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7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单纯性视网膜色素上皮错构瘤伴黄斑裂孔一例
1
作者 闫淑 杜敏 杨凯转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46-847,共2页
患者,女,50岁,因右眼视力下降伴视物中心黑影遮挡1个月于2019年11月25日就诊于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患者自述视力好,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病病史,无近亲结婚史及家族遗传病史。入院视力检查右眼0.3,左眼0.8;双眼眼前节未见... 患者,女,50岁,因右眼视力下降伴视物中心黑影遮挡1个月于2019年11月25日就诊于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患者自述视力好,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病病史,无近亲结婚史及家族遗传病史。入院视力检查右眼0.3,左眼0.8;双眼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右眼黄斑中心凹偏颞下方见约0.5个视盘大小的圆形棕黑色隆起、边界清晰,左眼未见明显异常(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上皮 黄斑裂孔 右眼视力 患者自述 黄斑中心凹 医院眼科 视力检查 全身病
下载PDF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割术后C_(3)F_(8)与硅油填充的疗效比较
2
作者 温晓英 杨娜 +3 位作者 张月玲 马伟娜 付燕 耿任飞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805-809,共5页
目的:比较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后玻璃体腔内分别行硅油或C_(3)F_(8)填充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9-01/2022-08就诊于我院的45例45眼高度近视MHRD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硅油... 目的:比较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后玻璃体腔内分别行硅油或C_(3)F_(8)填充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9-01/2022-08就诊于我院的45例45眼高度近视MHRD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硅油组(23例)及C_(3)F_(8)组(22例),两组患者均常规三切口玻璃体切割手术,内界膜剥离后行内界膜填塞、自体血覆盖,硅油填充组行硅油填充,C_(3)F_(8)组行15%C_(3)F_(8)气体填充。两组患者分别观察最佳矫正视力(BCVA)、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裂孔的闭合及视网膜复位情况,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C_(3)F_(8)组、硅油组患者裂孔闭合率为77%、83%(P>0.05),视网膜复位率分别为95%、96%(P>0.05)。C_(3)F_(8)组、硅油组术后视力分别为0.99±0.34、1.22±0.37,C_(3)F_(8)组视力优于硅油组(t=-2.156,P=0.037),两组均较术前显著提高。术后12 mo,两组患者mfERG一阶函数1环(C_(3)F_(8)组114.27±26.37 nV/deg2,硅油组98.08±24.36 nV/deg2)及2环(C_(3)F_(8)组80.45±14.94 nV/deg2,硅油组67.73±15.33 nV/deg2)P1波反应密度较术前(1环P1波反应密度:C_(3)F_(8)组58.13±13.96 nV/deg2、硅油组55.30±10.48 nV/deg2;2环P1波反应密度:C_(3)F_(8)组51.18±8.19 nV/deg2、硅油组47.43±11.97 nV/deg2)明显增加(均P<0.05),C_(3)F_(8)组较硅油组增加明显(P<0.05)。硅油组与C_(3)F_(8)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无差异(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后玻璃体腔内分别行硅油或C_(3)F_(8)填充均可促进高度近视MHRD患者视网膜复位及黄斑裂孔闭合,而且在视功能恢复C_(3)F_(8)填充优于硅油填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高度近视 玻璃体切割术 硅油填充 C_(3)F_(8)填充
下载PDF
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玻璃体切割术后早期高眼压的药物治疗观察
3
作者 杨丽萍 王亚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050-053,共4页
研究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玻璃体切割术后早期高眼压的药物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收治的211例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玻璃体切割术后早期高眼压患者,随机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治疗... 研究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玻璃体切割术后早期高眼压的药物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收治的211例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玻璃体切割术后早期高眼压患者,随机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玻璃体切割术后早期高眼压患者经拉坦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可提升其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 玻璃体切割术 高眼压 拉坦前列素滴眼液 马来酸噻吗洛
下载PDF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填塞联合硅油填充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伴视网膜脱离的效果评价
4
作者 卢国静 杜磊 +1 位作者 曾思雨 邢怡桥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38-646,共9页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膜填塞联合硅油填充在高度近视黄斑裂孔(HMMH)伴视网膜脱离(RD)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21年9月至2023年4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检查确诊的HMMH伴RD患者52例52眼,采用随机...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膜填塞联合硅油填充在高度近视黄斑裂孔(HMMH)伴视网膜脱离(RD)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21年9月至2023年4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检查确诊的HMMH伴RD患者52例52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个组,均行23G标准三通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其中内界膜(ILM)剥除组18例18眼,术中剥除ILM;ILM填塞组16例16眼,术中将翻转的ILM填塞裂孔;PRF填塞组18例18眼,使用PRF填塞裂孔。于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行眼压、最佳矫正视力(BCVA)测量,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量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于术前和术后6个月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测量浅层视网膜血流密度(SVD)和深层视网膜血流密度(DVD);以术后6个月为疗效判定点,对比3个组裂孔闭合率、视网膜复位率。结果术后6个月,ILM剥除组、ILM填塞组、PRF填塞组的裂孔闭合率分别为83.3%(15/18)、87.5%(14/16)和94.4%(17/18),各组间裂孔闭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拟合χ^(2)=1.180,P>0.05);各组视网膜全部复位。ILM剥除组、ILM填塞组、PRF填塞组术后BCVA均较术前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PRF填塞组CMT较ILM剥除组和ILM填塞组厚,各组术后各时间点CMT较术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术后6个月SVD和DVD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和随访期间各组均未见眼内炎、玻璃体积血等严重并发症。ILM填塞组观察到4眼Müller细胞过度增殖,ILM剥除组和ILM填塞组未见Müller细胞过度增殖。结论PRF填塞联合硅油填充可促进HMMH伴RD患者的裂孔愈合和视网膜复位,改善视力和血流密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裂孔 视网膜脱离 高度近视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 内界膜 Müller细胞
下载PDF
人羊膜填塞与内界膜翻转填塞对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疗效比较
5
作者 王楚翘 周激波 +3 位作者 姚腾腾 王泽淇 高慧芹 汪朝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2,共6页
目的对比玻璃体切割(PPV)联合人羊膜填塞术或内界膜翻转填塞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的疗效。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7月至2021年8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高度近视MHRD患者1... 目的对比玻璃体切割(PPV)联合人羊膜填塞术或内界膜翻转填塞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的疗效。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7月至2021年8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高度近视MHRD患者15例16眼。所有患者均接受PPV,根据术中黄斑裂孔填塞材料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人羊膜填塞组7例7眼和内界膜填塞组8例9眼。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测定术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采用裂隙灯显微镜联合前置镜、激光扫描检眼镜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眼底情况并判定黄斑裂孔闭合及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人羊膜填塞组6眼初次手术后视网膜即复位,内界膜填塞组所有术眼均实现一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初次手术后,人羊膜填塞组5眼黄斑裂孔闭合,内界膜填塞组8眼黄斑裂孔闭合,2个组间黄斑裂孔闭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间BCVA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时间)=4.420,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BCVA均优于术前值,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间BCVA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_(组别)=0.183,P>0.05)。人羊膜填塞组和内界膜填塞组分别有2眼和4眼出现术后一过性高眼压,给予降眼压治疗1周后均恢复正常。结论PPV联合人羊膜填塞术及内界膜填塞术治疗高度近视MHRD均安全有效,且人羊膜填塞术在伴随复杂的眼底情况时也能保持良好的视网膜解剖学复位及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割术 高度近视 黄斑裂孔 羊膜填塞 内界膜翻转填塞
下载PDF
内界膜剥除术与内界膜翻转遮盖术对特发性黄斑裂孔术后视力及视网膜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唐余 管莉娜 +2 位作者 陈嘉玉 韩爽 张正培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34-138,共5页
目的评估内界膜(ILM)翻转遮盖术与ILM剥除术在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手术中的效果,观察2种手术方法对黄斑裂孔闭合方式及术后视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2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IMH患者54例(54眼)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 目的评估内界膜(ILM)翻转遮盖术与ILM剥除术在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手术中的效果,观察2种手术方法对黄斑裂孔闭合方式及术后视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2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IMH患者54例(54眼)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2组,采用ILM剥除术28例(28眼),采用ILM翻转遮盖术26例(26眼),比较2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孔闭合形态及视网膜外层结构。结果术后6个月时,剥除组和翻转组平均视力(LogMAR)分别为0.85±0.25和0.71±0.19,2组视力较术前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_(1)=12.67,P1<0.001;t_(2)=11.47,P_(2)<0.001)。术后视力翻转组较剥除组更好(t=2.20,P=0.033)。术后6个月时,剥除组黄斑裂孔(MH)成功闭合24例(85.7%),其中U型闭合11例(45.8%),EZ完整10例(41.7%),外界膜(ELM)完整17例(70.8%);翻转组MH成功闭合24例(92.3%),U型闭合18例(75.05%),EZ完整16例(66.7%),EIM完整20例(83.3%),翻转遮盖组术后U型闭合及EZ、ELM恢复均高于剥除组。结论2种手术方式在提高MH闭合率方面均有有效性,ILM翻转遮盖术更有利于裂孔沿着原有解剖形态愈合,有效恢复术后视网膜外层结构,提高患者预后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裂孔 内界膜 闭合形态 视网膜外层结构
下载PDF
视网膜内界膜翻转填塞联合自体血覆盖与空气填充对大孔径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疗效对比
7
作者 丁亚丽 王静 +1 位作者 朱忠桥 黄磊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11期1213-1216,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视网膜内界膜翻转填塞联合自体血覆盖与空气填充治疗大孔径特发性黄斑裂孔(IMH)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2月西安市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120例大孔径(裂孔直径>400µm)IM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 目的对比分析视网膜内界膜翻转填塞联合自体血覆盖与空气填充治疗大孔径特发性黄斑裂孔(IMH)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2月西安市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120例大孔径(裂孔直径>400µm)IM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视网膜内界膜翻转填塞+空气填充治疗,观察组行视网膜内界膜翻转填塞+自体血覆盖治疗,比较两组的术后裂孔闭合率,术前和术后1个月、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视网膜外界膜(ELM)缺损直径、椭圆体带(EZ)缺损直径、黄斑裂孔(MH)直径,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裂孔闭合率(98.33%)高于对照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和3个月,两组BCVA均明显优于术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ELM缺损直径、EZ缺损直径、MH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ELM缺损直径、EZ缺损直径、MH直径均明显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视网膜内界膜翻转填塞联合自体血覆盖治疗大孔径IMH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改善患者视力,促进黄斑裂孔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径特发性黄斑裂孔 视网膜内界膜翻转填塞 自体血覆盖 空气填充 裂孔闭合率
下载PDF
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术后视网膜光敏感度变化的临床观察
8
作者 徐冲 冯超 吴建华 《临床眼科杂志》 2024年第3期198-202,共5页
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者接受玻璃体手术后视网膜光敏感度的临床变化并探讨其与黄斑区视网膜血流密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32例(32只眼)IMH患者纳入本组研究。所有患者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被非随机分为两... 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者接受玻璃体手术后视网膜光敏感度的临床变化并探讨其与黄斑区视网膜血流密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32例(32只眼)IMH患者纳入本组研究。所有患者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被非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接受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填塞手术。B组患者接受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翻转覆盖手术。主要观察指标为中心视网膜光敏感度(0°~5°范围)、外周视网膜光敏感度(5°~10°范围),其他观察指标包括: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视网膜浅层血流密度、视网膜深层血流密度、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比较各观察指标在两组间的差异,并分析视网膜光敏感度与视网膜血流密度、脉络膜厚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患者术后BCVA均得到明显改善,中心视网膜光敏感度在出现明显改善,视网膜浅层、深层血流密度和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明显增加,两组患者术后中心视网膜光敏感度的变化均与视网膜浅层、深层血流密度的变化之间呈负相关。结论玻璃体手术治疗IMH后黄斑部中心视网膜光敏感度在术后早期就出现明显提高,而黄斑中心视网膜光敏感度的改善与视网膜血流密度的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裂孔 玻璃体切除术 视网膜光敏感度
下载PDF
双眼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并发左眼黄斑裂孔1例报告
9
作者 王彦彦 张艳艳 易全勇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10期1382-1383,共2页
1病例.患者女,64岁,因“左眼视物变形4 d”入住宁波市眼科医院,患者既往双眼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hronic 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CSC),病史6年余,未规律治疗,否认全身疾病及用药史。眼科检查:裸眼视力右眼0.4... 1病例.患者女,64岁,因“左眼视物变形4 d”入住宁波市眼科医院,患者既往双眼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hronic 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CSC),病史6年余,未规律治疗,否认全身疾病及用药史。眼科检查:裸眼视力右眼0.4,左眼0.06,双眼矫正不提高;双眼眼压14 mmHg(1 mmHg≈0.133 kPa),角膜透明,前房清,瞳孔圆,晶状体轻度混浊,玻璃体混浊,双眼后极部黄白色细点状病灶,见图1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混浊 黄斑裂孔 眼科医院 裸眼视力 细点状 用药史 后极部 规律治疗
下载PDF
需求层次理论指导的护理模式在黄斑裂孔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10
作者 高英 郭家勋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1期103-104,共2页
目的探讨需求层次理论指导的护理模式在黄斑裂孔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黄斑裂孔手术患者,按照入组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需求层次理论指导的护理模式。比... 目的探讨需求层次理论指导的护理模式在黄斑裂孔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黄斑裂孔手术患者,按照入组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需求层次理论指导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自我感受负担、疾病认知及应激反应。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身体、情感、经济负担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疾病、手术、预后、出院认知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需求层次理论指导的护理模式可减轻黄斑裂孔患者术后感受负担及手术应激,增强其对疾病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层次理论 护理 黄斑裂孔
下载PDF
特发性黄斑裂孔痊愈患者白内障摘除联合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的视功能和视觉生存质量分析
11
作者 高小明 戚雪敏 +3 位作者 李小萍 刘鸿飞 朱益波 范正娟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4期447-450,共4页
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IMH)痊愈患者白内障摘除联合多焦点人工晶体(MIOL)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收集IMH痊愈并发白内障患者10例10眼,其中男5例5眼,女5例5眼,均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MIOL植入,其中植入ZMB00型人工晶体9例9眼... 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IMH)痊愈患者白内障摘除联合多焦点人工晶体(MIOL)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收集IMH痊愈并发白内障患者10例10眼,其中男5例5眼,女5例5眼,均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MIOL植入,其中植入ZMB00型人工晶体9例9眼,ZXR00型1例1眼,分别在术前和术后3个月观察最佳矫正远视力(BCDVA)、裸眼远视力(UCDVA)、裸眼近视力(UCNVA)、对比敏感度(CS)和中文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量表(VFQ-25)。结果术后3个月BCDVA、UCDVA和UCNVA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非眩光CS阈值较术前在各个频段上均有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眩光CS术后各个频段阈值与术前相比均有提高,但仅6.3°、4.0°、2.5°、1.6°频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VFQ-25总体分值、总体视力、近距离活动、远距离活动及社会角色限制评分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IOL能为IMH痊愈患者提供良好的术后远视力和近视力,并改善视功能相关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裂孔 白内障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视功能
下载PDF
病理性近视并发黄斑裂孔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后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姣 张小燕 +3 位作者 原越 李从心 温莹 毕宏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07-710,共4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病理性近视黄斑裂孔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7-01/2019-01于我院确诊的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患者18例19眼,将其分为病理性近视组(9例10眼)和非病理性近视组(9例9眼),均接受玻璃体切除...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病理性近视黄斑裂孔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7-01/2019-01于我院确诊的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患者18例19眼,将其分为病理性近视组(9例10眼)和非病理性近视组(9例9眼),均接受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术后随访3~23mo,观察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最佳矫正视力(BCVA)、视物变形症状及黄斑裂孔闭合情况。结果:末次随访时,病理性近视组术后BCVA提高6眼,不变2眼,下降2眼,黄斑裂孔完全闭合7眼(70%),裸露型闭合2眼(20%),未闭合1眼(10%);非病理性近视组术后BCVA提高6眼,不变2眼,下降1眼,黄斑裂孔完全闭合8眼(88%),裸露型闭合1眼(11%)。术前两组患者眼轴长度有明显差异,眼轴长度与末次随访时黄斑裂孔闭合率呈负相关(rs=-0.477,P=0.039)。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可有效改善最佳矫正视力,但病理性近视患者裂孔闭合率低于非病理性近视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近视 黄斑裂孔 玻璃体切除术 内界膜剥除术 黄斑裂孔闭合 眼轴
下载PDF
基于血流OCT对特发性黄斑裂孔术后疗效的评估价值
13
作者 戚雪敏 高小明 +3 位作者 刘鸿飞 朱益波 范正娟 卓优儿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3期348-350,共3页
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因黄斑中心凹处全层神经上皮层的缺失造成视力下降、中心暗点和视物变形,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气体填充是治疗IMH的有效方法~([1])。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改进,尽管IMH术后闭合率达到90%以上~... 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因黄斑中心凹处全层神经上皮层的缺失造成视力下降、中心暗点和视物变形,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气体填充是治疗IMH的有效方法~([1])。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改进,尽管IMH术后闭合率达到90%以上~([2-3]),视力也得到部分提升,但仍有多数患者术后视力恢复不佳~([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裂孔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下载PDF
眼部训练联合综合护理对特发性黄斑裂孔术后患者眼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安蔺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59-0162,共4页
分析眼部训练联合综合护理对特发性黄斑裂孔术后患者眼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78例特发性黄斑裂孔术后患者按照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n=39例)和观察组(n=39例);对照组实施综合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联合眼部训练。结果 ... 分析眼部训练联合综合护理对特发性黄斑裂孔术后患者眼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78例特发性黄斑裂孔术后患者按照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n=39例)和观察组(n=39例);对照组实施综合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联合眼部训练。结果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为特发性黄斑裂孔术患者进行眼部训练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帮助患者恢复视力,提升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部训练 综合护理 特发性黄斑裂孔 视力 综合护理 特发性黄斑裂孔
下载PDF
眼部训练联合综合护理对特发性黄斑裂孔术后患者眼功能恢复的影响
15
作者 赵玄真 李真 孙书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99-0202,共4页
分析眼部训练联合综合护理对特发性黄斑裂孔术后患者眼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78例特发性黄斑裂孔术后患者按照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n=39例)和观察组(n=39例);对照组实施综合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联合眼部训练;比较两... 分析眼部训练联合综合护理对特发性黄斑裂孔术后患者眼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78例特发性黄斑裂孔术后患者按照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n=39例)和观察组(n=39例);对照组实施综合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联合眼部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眼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视力恢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1、3周观察组患者视力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为特发性黄斑裂孔术患者进行眼部训练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帮助患者恢复视力,提升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部训练 综合护理 特发性黄斑裂孔
下载PDF
改良黄斑裂孔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丽华 高立新 +3 位作者 王薇 刘力苇 唐思梦 侯艳丽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28-1131,共4页
目的:比较改良黄斑裂孔手术与传统黄斑裂孔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的疗效。方法:连续选取2014-04/2017-06就诊于我院的IMH患者28例28眼,接受我院同一医师独立完成的手术治疗,分为两组。A组13例为传统玻璃... 目的:比较改良黄斑裂孔手术与传统黄斑裂孔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的疗效。方法:连续选取2014-04/2017-06就诊于我院的IMH患者28例28眼,接受我院同一医师独立完成的手术治疗,分为两组。A组13例为传统玻璃体切除内界膜剥除术联合C3F8填充治疗组(简称传统组),B组15例为改良吲哚菁绿染色内界膜剥除联合黄斑裂孔整复空气填充治疗组(简称改良组)。所有患者在术后1wk,1、3、6mo复查。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末次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手术时间、末次复查时裂孔的闭合率、俯卧时间。结果:两组患者裂孔闭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BCVA较术前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术前和术后BCV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手术时间较A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俯卧时间较A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组相比,改良吲哚菁绿染色内界膜剥除联合黄斑裂孔整复空气填充可以获得同样较高的裂孔闭合率,而且手术操作步骤简化,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器械进出切口的次数,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患者俯卧时间明显缩短,舒适度高、依从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裂孔 内界膜剥除 黄斑裂孔整复 吲哚菁绿
下载PDF
一例大面积视网膜有髓神经纤维伴黄斑裂孔病案分析
17
作者 陈洪静 王瑶 秦学维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3期1-4,共4页
分析了一则孕妇左眼大面积视网膜有髓神经纤维伴黄斑裂孔病例,并运用眼科视力、OCT、眼底彩超检查等提供的数据,通过中国知网、pubmed等数据库检索相关论文进行佐证。左眼大面积视网膜有髓神经纤维伴黄斑裂孔诊断明确,相关论文对视网膜... 分析了一则孕妇左眼大面积视网膜有髓神经纤维伴黄斑裂孔病例,并运用眼科视力、OCT、眼底彩超检查等提供的数据,通过中国知网、pubmed等数据库检索相关论文进行佐证。左眼大面积视网膜有髓神经纤维伴黄斑裂孔诊断明确,相关论文对视网膜有髓神经纤维伴黄斑裂孔治疗报道多为其他眼病术中偶然发现,未进行针对治疗,术后相关眼部症状得到改善。研究发现,视网膜有髓神经纤维伴黄斑裂孔病例罕有报道,两者相关性及视网膜有髓神经纤维治疗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有髓神经纤维 黄斑裂孔
下载PDF
特发性黄斑裂孔OCT形态特点对视力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高建萍 郭小健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2293-2295,共3页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进行对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的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者术前术后的裂孔形态观察,分析影响视力预后的因素,为有效预测术后视力提供潜在指标。方法:选取患者32例(男7例,女25例)行玻璃体切割联合...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进行对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的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者术前术后的裂孔形态观察,分析影响视力预后的因素,为有效预测术后视力提供潜在指标。方法:选取患者32例(男7例,女25例)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膨胀气体充填手术的IMH患者,对其均进行术前术后的OCT检查和眼科常规检查。取随访期间最佳矫正视力(BCVA),利用OCT的分析模式,分别测量手术前黄斑裂孔的最小直径、基底直径、裂孔高度、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用SPSS13.0软件包,比较术前黄斑裂孔自身形态测量值与术后BCVA的相关性。结果:术后BCVA与术前黄斑裂孔的最小直径和基底直径(r=-0.524,-0.610,P<0.01)呈负相关;与裂孔高度,黄斑区视网膜厚度(r=-0.064,0.003,P>0.05)无明显相关性;与术前黄斑裂孔(maculer hole index,MHI),临床观察,取MHI=0.5为分界值,MHI≥0.5组的患者术后视力明显优于MHI<0.5组(Mann-Whitney Test,P<0.01);手术治疗后的IMH患者BCVA较术前明显提高。结论:黄斑裂孔的最小直径,基底直径越小,术后视力恢复越好。MHI计算简便,MHI≥0.5的患者手术后视力恢复较好,可作为手术选择的指标。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裂孔 玻璃体切割术 内界膜剥除术 OCT 黄斑裂孔指数 术后最佳矫正视力
下载PDF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伴有板层黄斑裂孔相关视网膜前增生膜的全层黄斑裂孔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舟 周群 +1 位作者 李轻宸 曹文捷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94-497,共4页
目的:观察伴有板层黄斑裂孔相关视网膜前增生膜(LHEP)的全层黄斑裂孔(FTMH)患者玻璃体切除术后的视力改善和解剖学闭合情况。方法:回顾性临床病例研究。纳入2018-01/2022-01本院确诊为FTMH患者28例28眼,根据是否有LHEP分为有LHEP组12例1... 目的:观察伴有板层黄斑裂孔相关视网膜前增生膜(LHEP)的全层黄斑裂孔(FTMH)患者玻璃体切除术后的视力改善和解剖学闭合情况。方法:回顾性临床病例研究。纳入2018-01/2022-01本院确诊为FTMH患者28例28眼,根据是否有LHEP分为有LHEP组12例12眼,无LHEP组16例16眼。两组患者均行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a最佳矫正视力(BCVA)、裂孔愈合情况、椭圆体带和外界膜(ELM)连续性、眼压、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前BCVA(LogMAR)有LHEP组为0.80±0.17,无LHEP组为0.92±0.27(t=1.406,P=0.172);术后1a有LHEP组为0.54±0.14,无LHEP组为0.39±0.10(t=3.399,P=0.002)。两组患者术后1a BCVA较术前均显著改善(t_(有LHEP组)=4.029,P_(有LHEP组)=0.001;t_(无LHEP组)=7.445,P_(无LHEP组)=0.001);两组患者手术前后BCVA(LogMAR)差值有LHEP组为0.27±0.16,无LHEP组为0.52±0.26(t=3.153,P=0.002)。术后1a两组患者裂孔均愈合,愈合率均为100%。有LHEP组20%(2/12)患者椭圆体带闭合,无LHEP组56%(9/16)(P_(椭圆体带)=0.04);有LHEP组25%(3/12)患者ELM闭合,无LHEP组69%(11/16)(P_(ELM)=0.027)。有LHEP组2眼术后发生一过性的眼压升高,无LHEP组3眼。两组患者玻璃体切除术后均未并发显著白内障及严重并发症。结论:与无LHEP的FTMH患者比较,有LHEP的FTMH患者玻璃体切除术后BCVA提高较小,尽管裂孔愈合,但椭圆体带和ELM闭合率较低,连续性中断持续时间较长,预后需进一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裂孔 板层黄斑裂孔相关视网膜前增生膜 玻璃体切除术 板层黄斑裂孔
下载PDF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内界膜的超微结构及生物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璐 魏雁涛 +4 位作者 方冬 张钊填 张婷 蒋欣桐 张少冲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82-487,共6页
目的研究高度近视黄斑裂孔(HM-MH)患者内界膜的超微结构及生物力学性能的变化。方法收集2017年8—12月在中山眼科中心确诊并行手术治疗的HM-MH患者14例14眼内界膜,另选择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者16例16眼内界膜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内界... 目的研究高度近视黄斑裂孔(HM-MH)患者内界膜的超微结构及生物力学性能的变化。方法收集2017年8—12月在中山眼科中心确诊并行手术治疗的HM-MH患者14例14眼内界膜,另选择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者16例16眼内界膜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内界膜标本进行Ⅳ型胶原蛋白和层黏连蛋白免疫荧光染色,并行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检测。结果HM-MH组与IMH组内界膜的超微结构均为均质的网状结构,Ⅳ型胶原蛋白均位于内界膜玻璃体面,层黏连蛋白位于内界膜的视网膜面。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结果显示,HM-MH组的平均内界膜厚度为(1.01±0.17)μm,较IMH组的(1.92±0.21)μm明显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80.P<0.001);HM-MH组内界膜的僵硬度为(2.86±0.33)MPa,明显大于IMH组的(0.88±0.23)M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50,P<0.001)。HM-MH组内界膜的僵硬度与眼轴长度呈正相关(r=0.832,P<0.001),但IMH组内界膜僵硬度与眼轴长度无明显相关性(r=0.104,P=0.825)。结论与IMH患者相比,HM-MH患者内界膜变薄、僵硬程度增加,该发现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HM-MH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 特发性黄斑裂孔 内界膜 Ⅳ型胶原蛋白 超微结构 生物力学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