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黔西南地区叠加褶皱及其对金矿成矿的意义 |
吴德超
刘家铎
刘显凡
阳正熙
张成江
李佑国
|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1
|
|
2
|
贵州黔西南地区布依族染料植物调查初报 |
张来
刘宁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04 |
19
|
|
3
|
黔西南地区所存明清碑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现状综述 |
徐海斌
吴俊
周会
高霞
|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
2016 |
3
|
|
4
|
黔西南地区早—中三叠世沉积岩相与LadinianCarnian期大海侵 |
李荣西
魏家庸
肖家飞
王兴理
D.J.Lehrmann
|
《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
2003 |
8
|
|
5
|
黔西南地区红色资源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
邱蕊
曲文涛
|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
2015 |
1
|
|
6
|
黔西南地区冰雹云VIL演变特征分析 |
王芬
李腹广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7
|
贵州省黔西南地区石漠化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刘云慧
龙俐
谷晓平
于飞
|
《贵州气象》
|
2008 |
4
|
|
8
|
论黔西南地区民族生态文化遗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
吴俊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
2018 |
1
|
|
9
|
中-晚二叠世黔西南地区台地边缘沉积特征 |
李蓉
田景春
时国
|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
2009 |
0 |
|
10
|
黔西南地区在抗战时期的战略地位及其贡献 |
唐春芳
刘文生
|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
2018 |
0 |
|
11
|
明清时期黔西南地区的攀附、正统性与社会建构分析——以贵州鲁屯李氏家族为个案 |
吴俊
杨秋萍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
2017 |
0 |
|
12
|
黔西南地区苔藓植物区系研究 |
王美会
熊源新
|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
2012 |
0 |
|
13
|
儒学在黔西南地区的传播及其特征 |
刘静
|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
2014 |
0 |
|
14
|
黔西南地区果蔗生产现状、问题及对策 |
王代谷
|
《现代农业科技》
|
2006 |
0 |
|
15
|
黔西南地区民居环境实测与气候适应性研究 |
张真真
胡一可
|
《南方建筑》
|
2020 |
5
|
|
16
|
黔西南地区煤系地层井壁稳定技术探讨 |
郝海洋
李勇
宋继伟
王虎
李勇
代云鹏
|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
2019 |
7
|
|
17
|
黔西南地区二叠系梁山组页岩气勘探潜力研究 |
徐卿
|
《中国煤炭地质》
|
2017 |
2
|
|
18
|
黔西南地区遥感构造与金矿的关系及找矿预测 |
况忠
龙胜清
曾禹人
黄欣欣
邬晓芳
|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2
|
|
19
|
黔西南地区火龙果园桃蛀螟的发生及防治 |
韦党扬
马骁
李兴忠
任建国
王俊丽
|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20
|
黔西南地区下石炭统旧司组页岩气成藏条件研究 |
高为
|
《中国煤炭地质》
|
2015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