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材料对鼠科动物的生殖毒性及致毒机理 被引量:1
1
作者 来子阳 胡献刚 周启星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24,共11页
纳米材料是近几年应用越来越多的一种新型材料,因此国内外科研单位对其毒性的研究也逐年增加。但是目前对鼠科动物生殖毒性及其机理的了解还相对较少,亟需大量研究填补此领域的空白。本文主要从亲代和子代2个方面阐述了纳米材料对鼠科... 纳米材料是近几年应用越来越多的一种新型材料,因此国内外科研单位对其毒性的研究也逐年增加。但是目前对鼠科动物生殖毒性及其机理的了解还相对较少,亟需大量研究填补此领域的空白。本文主要从亲代和子代2个方面阐述了纳米材料对鼠科动物的生殖毒性,从不同生物水平等方面概述了纳米材料对亲子两代鼠科动物的损伤效应及可能的机制。最后,试探性地提出了今后在纳米材料领域对鼠科动物生殖毒性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鼠科动物 亲代 子代 生殖毒性 致毒机理
下载PDF
针灸实验中非麻醉状态下鼠科动物固定方法应用国内外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姜珊 蒋广威 +4 位作者 尹磊淼 徐玉东 陈艳焦 杨永清 王宇 《上海针灸杂志》 2021年第12期1509-1514,共6页
针灸实验研究多以鼠科动物为实验对象。为便于针灸操作,多采用在非麻醉状态下固定实验动物。目前针灸研究中采用的动物固定方法包括束缚固定、置高台固定和悬吊固定。因不同固定方法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影响实验动物生理、病理... 针灸实验研究多以鼠科动物为实验对象。为便于针灸操作,多采用在非麻醉状态下固定实验动物。目前针灸研究中采用的动物固定方法包括束缚固定、置高台固定和悬吊固定。因不同固定方法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影响实验动物生理、病理指标,从而影响针灸疗效正确评估。该文通过梳理国内外针灸实验中不同固定方法对针灸效应干预的比较,为选择恰当的动物固定方法提供建议,以达到对针灸效应最小干预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学 动物() 非麻醉 固定方法 应激 综述
下载PDF
重庆巫山玉米洞遗址晚更新世鼠科动物化石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少坤 庞丽波 +2 位作者 吴雁 胡鑫 魏光飚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03-818,共16页
重庆市巫山县玉米洞遗址出土有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是华南中-晚更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晚更新世中-晚期的鼠科动物较为丰富,在层位上对应于MIS 4和MIS 2时期。形态学观察显示玉米洞的鼠科化石分别属于5属10种:笔... 重庆市巫山县玉米洞遗址出土有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是华南中-晚更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晚更新世中-晚期的鼠科动物较为丰富,在层位上对应于MIS 4和MIS 2时期。形态学观察显示玉米洞的鼠科化石分别属于5属10种:笔尾树鼠(未定种)Chiropodomys sp.、中华姬鼠Apodemus draco、大耳姬鼠A.latronum、小林姬鼠A.sylvaticus、郑氏攀鼠Vernaya zhengi、巨攀鼠V.giganta、爱氏巨鼠Leopoldamys edwardsi、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安氏白腹鼠N.andersoni和高原白腹鼠N.excelsior。这一组合既显示了浓厚的华南色彩,也有明显的自身特色,即Chiropodomys sp.的出现和N.excelsior占据优势地位。鼠科化石的生境分析表指示了晚更新世中-晚期玉米洞遗址与现代类似但更为湿冷的森林或森林灌丛环境。玉米洞遗址鼠科化石的研究丰富了中国中-晚更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中小哺乳动物化石的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洞遗址 鼠科动物化石 晚更新世 古环境
原文传递
广西扶绥岩亮洞与巨猿伴生的鼠亚科及其动物群的层序对比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元 王一飒 +3 位作者 王奕迪 秦超 秦大公 金昌柱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41-1054,共14页
本文系统研究了产自广西扶绥岩亮洞与步氏巨猿下颌骨伴生的鼠亚科化石,包括:锡金小鼠(相似种)(Mus cf.M.pahari)、小巢鼠(Micromys minutus)、亚洲姬鼠(Apodemus asianicus)、细狨鼠(Hapalomys gracilis)、原始笔尾树鼠(Chiropodomys pr... 本文系统研究了产自广西扶绥岩亮洞与步氏巨猿下颌骨伴生的鼠亚科化石,包括:锡金小鼠(相似种)(Mus cf.M.pahari)、小巢鼠(Micromys minutus)、亚洲姬鼠(Apodemus asianicus)、细狨鼠(Hapalomys gracilis)、原始笔尾树鼠(Chiropodomys primitivus)、先社鼠(Niviventer preconfucianus)、安氏白腹鼠(Niviventer andersoni)、拟爱氏巨鼠(Leopoldamys edwardsioides)和始家鼠(相似种)(Rattus cf.R.pristinus),共计8属9种,其中包括了6个绝灭种,鼠亚科绝灭种的比例高达67%。研究表明,岩亮洞鼠亚科动物群的性质比重庆巫山龙骨坡的相关鼠类显得稍进步,但比湖北建始龙骨洞以及广西崇左泊岳山巨猿洞和三合大洞的鼠亚科组合都要原始,因此推测其时代为早更新世早期(可能距今约200万年)。此外,依据主要属种的形态差异和演化水平,本文还初步建立了广西左江流域更新世鼠亚科动物群的层序,从早到晚依次为:扶绥岩亮洞(距今约200万年)—崇左泊岳山巨猿洞(距今约180万年)—崇左三合大洞(距今约160-120万年)—木榄山智人洞(距今约11万年),这对于深入研究我国南方早更新世巨猿—中华乳齿象动物群的系统演化,以及探讨我国南方第四纪生物地层的划分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左江流域 早更新世 扶绥岩亮洞 动物 层序对比
下载PDF
陕西蓝田晚中新世灞河组鼠科化石(英文) 被引量:10
5
作者 邱铸鼎 郑绍华 张兆群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7-76,共10页
详细描述了陕西蓝田晚中新世灞河组发现的两种鼠科化石 :中华原裔鼠Progonomyssinensissp .nov .和Muridaegen .etsp .indet.。新种的特征是 :个体通常比ProgonomyscathalaiSchaub ,1 938大 ;下臼齿的唇侧齿带和附属尖很弱 ;三分之二的m... 详细描述了陕西蓝田晚中新世灞河组发现的两种鼠科化石 :中华原裔鼠Progonomyssinensissp .nov .和Muridaegen .etsp .indet.。新种的特征是 :个体通常比ProgonomyscathalaiSchaub ,1 938大 ;下臼齿的唇侧齿带和附属尖很弱 ;三分之二的m1具有一很小的中间前边尖(tma) ;M1的t1和t3偶见后刺 ,在个别的m1中有一短的中间脊 ;臼齿的尺寸落入P .woelferi的变异范围 ,但t6~t9间的连接没有该种那样常见 ,而t1 2较为明显。新种产于灞河组下部层位 ,其牙齿的大小和形态特征介于ProgonomyscathalaiSchaub ,1 938与P .woelferiBachmayeretWilson ,1 970之间。据此可证实 ,把灞河组下部层位的时代置于晚中新世早期 ,相当欧洲瓦里士期晚期或MN1 0的时代比较恰当。新种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它具有狭义Progonomys属的特征 ,而且是我国现知鼠科动物最古老的一种。未定种产于灞河组较上部层位 ,牙齿形态与Progonomyssinensis的相似 ,很可能与其有较接近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中新世 陕西蓝田 灞河组 化石 WILSON 形态特征 鼠科动物 亲缘关系 sp. NOV 新种 层位 中间 下部 牙齿
下载PDF
六种鼠组织中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变异的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何新霞 金晓玲 +2 位作者 周虞灿 郑祥建 沈晖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36-140,80,共5页
本文研究姬鼠属(Apodemus)2种鼠和鼠属(Ratus)4种鼠的心组织过氧化物酶和肝组织酯酶同工酶等位基因的变异。结果表明,6种鼠心组织过氧化物酶皆为4条区带,其中社鼠和白腹巨鼠的酶带泳动速度略快于褐家鼠和黄毛鼠... 本文研究姬鼠属(Apodemus)2种鼠和鼠属(Ratus)4种鼠的心组织过氧化物酶和肝组织酯酶同工酶等位基因的变异。结果表明,6种鼠心组织过氧化物酶皆为4条区带,其中社鼠和白腹巨鼠的酶带泳动速度略快于褐家鼠和黄毛鼠的酶带;鼠属4种鼠的酶带间距大致相同,而姬鼠属的酶带间距略大于鼠属,这种谱型的区别就所分析的6种鼠而言,可以认为是该同工酶表现的属间区别。肝组织酯酶区带较多,其酶带数和泳动速度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种间特征;泳动最快的酶带在姬鼠中是2条,在鼠属中是1条,可以认为是属间特征的区别。从9项生化指标的异同作动物配对比较,表明褐家鼠与黄毛鼠亲缘上较近,社鼠与白腹巨鼠亲缘上也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分类 过氧化物酶 酯酶 鼠科动物
下载PDF
中华竹根鼠的犬瘟热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宇科 屠迪 陈铁桥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鼠科动物 犬瘟热 治疗 热诊断 中华 东非地区 野生动物 南部山区
下载PDF
六种鼠乳酸脱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位点变异的研究
8
作者 金晓玲 何新霞 +2 位作者 周虞灿 杨君清 于立群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4-149,81,共6页
用电泳比较分析了鼠科动物6个种的组织LDH同工酶的A、B、C亚基和SOD同工酶位点的种属差异。结果表明,LDH的A和B亚基在进化上的可变性程度不同。在被分析的2个属共6种鼠中,首次发现B亚基的结构具有属的特征,同属的... 用电泳比较分析了鼠科动物6个种的组织LDH同工酶的A、B、C亚基和SOD同工酶位点的种属差异。结果表明,LDH的A和B亚基在进化上的可变性程度不同。在被分析的2个属共6种鼠中,首次发现B亚基的结构具有属的特征,同属的鼠种B亚基泳动度相同,在垂直凝胶电泳板上处于同一泳动线上。不同属的鼠其B亚基泳动度不同,家鼠属的鼠B亚基比姬鼠属的泳动快;A亚基的结构既有属的特性,更具有种的特征,同属不同种的鼠A亚基泳动速度不同,表现为LDH同工酶带的间距不同。LDH的C亚基结构因鼠种不同而异,由C亚基组成的LDH-X带黄毛鼠位于自身的LDH-3和LDH-4之间,社鼠和褐家鼠此带位于自身的LDH-4和LDH-5之间,白腹巨鼠此带位于自身的LDH-5以外的阴极端,与黑线姬鼠此带的位置特征相同。SOD同工酶带只表现种的差异,其3条带泳动速度的改变具有协同而变的共同特点。被分析的鼠种经配对法比较生化特征的相同程度,初步表明黄毛鼠亲缘上与褐家鼠比较近,白腹巨鼠亲缘上又比其余3种鼠更近于姬鼠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科动物 生化分类 超氧化物歧化酶 乳酸脱氢酶
下载PDF
六种鼠苹果酸脱氢酶、血浆蛋白质和血红蛋白的变异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金晓玲 何新霞 +2 位作者 周虞灿 吴林富 干常春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17-221,239,共5页
本文分析了家鼠属(Rattus)4种鼠和姬鼠属(Apodemus)2种鼠的苹果酸脱氢酶、血浆中β1区和β2区蛋白质、血浆清蛋白、前清蛋白以及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变异。结果表明,MDH在进化上是比较保守的,其中MDHm和... 本文分析了家鼠属(Rattus)4种鼠和姬鼠属(Apodemus)2种鼠的苹果酸脱氢酶、血浆中β1区和β2区蛋白质、血浆清蛋白、前清蛋白以及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变异。结果表明,MDH在进化上是比较保守的,其中MDHm和MDHs2带在各鼠间位于同一泳动线上,仅MDHs1带的泳动速度出现属间和种间的微小差异;血浆中β1区和β2区的蛋白质带、清蛋白带以及前清蛋白带各鼠间出现明显的变异,表现为黑线姬鼠和社鼠在β1区出现2种多态型区带,褐家鼠在β2区也有2种多态型带;各鼠间的血红蛋白变异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区带数和主成分的泳动度显著不同,而且社鼠的Hb出现3种多态型,黄毛鼠出现2种多态型,其余各鼠的Hb皆为单态性。上述16项生化特性按相似和相异进行配对比较,初步表明黄毛鼠与褐家鼠亲缘上比较相近,白腹巨鼠要比其他3种鼠亲缘上更接近于黑线姬鼠,而社鼠与白腹巨鼠之间进化分歧相对地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科动物 血浆蛋白质 苹果酸脱氢酶
全文增补中
中华鼢鼠的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慧 《现代农业》 2014年第5期40-41,共2页
中华鼢鼠 (Myospalax fontanieri Milne-Edwards),为鼹形鼠科鼢鼠属的动物,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又名原鼢鼠、瞎老鼠、瞎瞎、瞎鼢、瞎狯、仔隆(藏语),属于动物界仓鼠科动物,主要栖息于中国华北、西北各地的农田、山林及草原中.
关键词 中华鼢 防治方法 生活习性 鼠科动物 中国华北 动物 农田
下载PDF
袋鼠“粗颌病”死亡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斌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3年第12期185-186,共2页
袋鼠属有袋目、袋鼠科动物,原产于澳大利亚,其主要以灌木嫩枝叶、青草和柔软植物为食物。在袋鼠圈养过程中,其口腔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由于其发病率及复发率都较高,是危害袋鼠最大最广的疾病,其症状为往往由于牙周炎继发上颌骨或下颌... 袋鼠属有袋目、袋鼠科动物,原产于澳大利亚,其主要以灌木嫩枝叶、青草和柔软植物为食物。在袋鼠圈养过程中,其口腔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由于其发病率及复发率都较高,是危害袋鼠最大最广的疾病,其症状为往往由于牙周炎继发上颌骨或下颌骨骨髓炎及全身毒血症而死亡。根据查找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 口腔疾病 鼠科动物 澳大利亚 嫩枝叶 复发率 发病率
下载PDF
与猫等大的老鼠
12
《大自然探索》 2009年第11期7-7,共1页
新几内亚的巴布亚岛因生活着众多的啮齿目动物而闻名于世,光是岛上的鼠科动物就超过57种。最近,科学家又在岛上的一个千米深的大坑里发现了一个“失落世界”,那里竟然栖息着许多以前只在科幻电影中才出现的动物:长着毒牙的蛙类、打... 新几内亚的巴布亚岛因生活着众多的啮齿目动物而闻名于世,光是岛上的鼠科动物就超过57种。最近,科学家又在岛上的一个千米深的大坑里发现了一个“失落世界”,那里竟然栖息着许多以前只在科幻电影中才出现的动物:长着毒牙的蛙类、打呼噜的鱼类和体形看起来同猫一样大的老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科动物 新几内亚 幻电影 火山喷发 学家 啮齿目
下载PDF
毛丝鼠的饲养管理技术
13
作者 王卓龙 于亚艳 孙广忠 《中国畜禽种业》 2010年第2期66-68,共3页
毛丝鼠(拉丁名:Chinchillidae)学名南美洲栗鼠.属于哺乳纲啮齿目豪猪亚目美洲栗鼠科动物,因其酷似宫崎俊创作的电影TOTORO中的卡通龙猫,所以后来被香港人改名叫“龙猫”。毛丝鼠(别名琴其拉),目前人工饲养的有长尾毛丝鼠和短... 毛丝鼠(拉丁名:Chinchillidae)学名南美洲栗鼠.属于哺乳纲啮齿目豪猪亚目美洲栗鼠科动物,因其酷似宫崎俊创作的电影TOTORO中的卡通龙猫,所以后来被香港人改名叫“龙猫”。毛丝鼠(别名琴其拉),目前人工饲养的有长尾毛丝鼠和短尾毛丝鼠两种。20世纪30年代美国,加拿大便开始了毛丝鼠的饲养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丝 饲养管理技术 鼠科动物 人工饲养 南美洲 啮齿目 哺乳纲 拉丁名
下载PDF
投资风险警示录之麝香鼠
14
作者 江玲 《河南科技(乡村版)》 2007年第5期15-15,共1页
麝香鼠是原产于北美洲的一种小型食草动物(鼠类),原名青根貂,又名麝猩等。麝香鼠是它在中国被使用最广泛的名字。这是因为雄性麝香鼠体内能分泌一种类似于麝香和灵猫香的香料。这是它和其他鼠科动物最大的区别,也是它最有吸引力的... 麝香鼠是原产于北美洲的一种小型食草动物(鼠类),原名青根貂,又名麝猩等。麝香鼠是它在中国被使用最广泛的名字。这是因为雄性麝香鼠体内能分泌一种类似于麝香和灵猫香的香料。这是它和其他鼠科动物最大的区别,也是它最有吸引力的地方。而一些不法炒种者正是利用了麝香鼠这特点来行骗。河北省农民李喜富就是其中的一个上当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 投资风险 食草动物 鼠科动物 北美洲 灵猫香 吸引力 河北省
下载PDF
麝鼠的饲养管理
15
作者 李义才 《农村新技术》 2014年第2期29-30,共2页
麝鼠俗称麝香鼠、水耗子,为脊索动物门、哺乳纲、啮齿目、仓鼠科动物,是一种水陆两栖动物,原产北美洲,先后在我国黑龙江、新疆、山东、青海、江苏、广东、贵州等地饲养。雄性麝鼠在4~9月繁殖期间能通过生殖系统的麝鼠腺分泌出麝鼠... 麝鼠俗称麝香鼠、水耗子,为脊索动物门、哺乳纲、啮齿目、仓鼠科动物,是一种水陆两栖动物,原产北美洲,先后在我国黑龙江、新疆、山东、青海、江苏、广东、贵州等地饲养。雄性麝鼠在4~9月繁殖期间能通过生殖系统的麝鼠腺分泌出麝鼠香,具有浓烈的芳香味。麝鼠香既可以代替麝香作为名贵中药材,又是制作高级香水的原料,价格昂贵。麝鼠可作为一种新的动物药材,解决香料资源日益紧缺的难题,必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养殖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现将其饲养技术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养管理 脊索动物 名贵中药材 经济增长点 鼠科动物 两栖动物 生殖系统
下载PDF
安徽繁昌癞痢山东裂隙堆积新发现的早更新世鼠科化石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元 黄柏挺 +2 位作者 王一飒 徐繁 金昌柱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9-255,共17页
中国长江流域沿岸的洞穴和裂隙堆积物中常含有属种丰富的更新世哺乳动物群,其中小哺乳动物化石由于标本数量多且演化速率快,因此在第四纪生物地层对比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系统研究了产自长江下游南岸的安徽繁昌癞痢山东裂隙的鼠科... 中国长江流域沿岸的洞穴和裂隙堆积物中常含有属种丰富的更新世哺乳动物群,其中小哺乳动物化石由于标本数量多且演化速率快,因此在第四纪生物地层对比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系统研究了产自长江下游南岸的安徽繁昌癞痢山东裂隙的鼠科化石,包括:Apodemus cf.A.asianicus、Micromys minutus、Chiropodomys cf.C.primitivus、Vandeleuria sp.、Niviventer cf.N.preconfucianus、Leopoldamys sp.、Berylmys cf.B.bowersi和Rattus sp.,共计8属8种,其中绝灭种和现生种的比例分别为37.5%和25%。依据化石属种的形态差异和演化水平,东裂隙鼠科动物群的性质比安徽繁昌人字洞和重庆巫山龙骨坡都要明显进步,比湖北建始龙骨洞的鼠科组合也显得稍进步,兼具早—中更新世的特点,但更偏向早更新世,其地质时代很可能为早更新世晚期。此外,本文还初步建立了长江流域早更新世鼠科动物群的层序,从早到晚依次为:安徽繁昌人字洞(距今约220–256万年)和重庆巫山龙骨坡(距今约220–250万年)—湖北建始龙骨洞(距今约120–160万年)—安徽繁昌癞痢山东裂隙(估计距今约78–120万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安徽繁昌 癞痢山东裂隙 早更新世 鼠科动物 生物地层
原文传递
龙猫魏氏梭菌感染的诊治
17
作者 王新 吴洪涛 +2 位作者 金辉 陈晨 赵玉军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6年第3期85-85,共1页
关键词 魏氏梭菌 感染 诊治 鼠科动物 19世纪 安第斯山脉 防水性能 保护动物 人工饲养
下载PDF
旱獭人工养殖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山西 《农村实用技术》 2006年第4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人工养殖技术 旱獭 鼠科动物 饲养管理技术 经济动物 蛋白食品 保温性 化妆品 关节炎 毛皮
下载PDF
犬瘟热及其治疗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振梅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第3期115-115,共1页
犬瘟热是一种传染病,由犬瘟热病毒引起,一般感染犬、鼬、鼠科动物,传染性强,致病率高,流行速度快,同时,该病还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细菌感染、病毒感染,严重的会侵害动物的脑细胞,威胁犬的生命。该病至今没有理想的治疗措施。宠物犬... 犬瘟热是一种传染病,由犬瘟热病毒引起,一般感染犬、鼬、鼠科动物,传染性强,致病率高,流行速度快,同时,该病还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细菌感染、病毒感染,严重的会侵害动物的脑细胞,威胁犬的生命。该病至今没有理想的治疗措施。宠物犬价格高昂,饲养管理水平要求高,一旦感染此病,死亡率及经济损失较大,因此,探讨犬瘟热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瘟热病毒 治疗 细菌感染 饲养管理水平 鼠科动物 流行速度 病毒感染 经济损失
下载PDF
龙猫的饲养管理技术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瑞 《农村实用技术》 2008年第11期52-54,共3页
龙猫学名毛丝鼠(Chinchilla lanigera),又称绒鼠,属啮齿目豪猪亚目毛丝鼠科动物。原产南美洲安第斯山区。因其用途广泛,经济效益高,现已被许多国家人工饲养。
关键词 饲养管理技术 鼠科动物 经济效益 人工饲养 毛丝 啮齿目 南美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