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4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游离齿突小骨及寰枢椎不稳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建东 贾连顺 李家顺 《颈腰痛杂志》 2003年第4期246-248,共3页
游离齿突小骨 ( Os odontoideum)是齿突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 ,常导致寰枢椎不稳 ,引起脊髓压迫 ,严重者可导致瘫痪。本文综述了游离齿突小骨的发生原因、导致寰枢椎不稳的客观测量指标、齿突周围反应性软组织增生以及脊髓压迫程度等方面... 游离齿突小骨 ( Os odontoideum)是齿突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 ,常导致寰枢椎不稳 ,引起脊髓压迫 ,严重者可导致瘫痪。本文综述了游离齿突小骨的发生原因、导致寰枢椎不稳的客观测量指标、齿突周围反应性软组织增生以及脊髓压迫程度等方面。以协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齿突小骨 寰枢椎不稳 齿突畸形 原因 齿突周围反应性软组织增生 脊髓压迫
下载PDF
宁陕齿突蟾的补充描述及地理分布探讨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晓虹 李磊 +2 位作者 江建平 乔梁 杨杰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47-653,共7页
对采自河南省伏牛山区的角蟾科成体标本和蝌蚪进行形态学观察、测量和统计分析,并依据分子生物学比较结果,确定该标本为宁陕齿突蟾Scutiger ningshanensis。对其进行再研究发现,宁陕齿突蟾伏牛山居群与模式产地居群的主要特征共同之处为... 对采自河南省伏牛山区的角蟾科成体标本和蝌蚪进行形态学观察、测量和统计分析,并依据分子生物学比较结果,确定该标本为宁陕齿突蟾Scutiger ningshanensis。对其进行再研究发现,宁陕齿突蟾伏牛山居群与模式产地居群的主要特征共同之处为,吻端钝圆;瞳孔纵裂;肩背部前方有长方形深褐色斑,背部大疣粒断续相连形成4条纵行肤褶。补充描述了伏牛山居群的形态学特征和生态习性,伏牛山居群雌雄蟾的胸部均有两对密布角质刺的胸腺;雄蟾前臂粗壮,前臂内侧密布黑色角质刺;第1~3指着生黑色婚刺;雌蟾腋下散布大量白色疣粒;成熟卵径3mm、动物极黄灰色、植物极乳黄色;5月中旬至6月为繁殖季节;蝌蚪发育需越冬。宁陕齿突蟾在河南伏牛山的发现,使角蟾科动物的分布向东延伸了近4个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蟾科 齿突蟾属 宁陕齿突 补充描述
下载PDF
经颈前路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突骨折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4
3
作者 章军辉 宋跃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9-171,共3页
目的 :通过齿突的观测 ,为颈前路螺钉直接内固定治疗齿突骨折提供应用解剖学依据。方法 :测量 5 0例枢椎干燥标本的枢椎的高度、齿突基底部的外径和基底部皮质厚度。结果 :枢椎的高度为 3 8.3 2± 2 .1 1mm ,齿突基底部横径和矢径... 目的 :通过齿突的观测 ,为颈前路螺钉直接内固定治疗齿突骨折提供应用解剖学依据。方法 :测量 5 0例枢椎干燥标本的枢椎的高度、齿突基底部的外径和基底部皮质厚度。结果 :枢椎的高度为 3 8.3 2± 2 .1 1mm ,齿突基底部横径和矢径分别为 1 0 .5 1± 0 .83mm和 1 1 .65± 0 .92mm ,齿突基底部前、后及左、右侧的皮质厚度分别为 1 .62±0 .4 2mm、1 .5 5± 0 .3 1mm、1 .91± 0 .2 3mm和 2 .1 6± 0 .2 4mm。结论 :96%齿突不适合两枚直径 3 .5mm的螺钉固定 ,建议用直径 4 .5mm螺钉以 3 5~ 4 5mmm的深度和后倾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突 应用解剖学 齿突骨折 螺钉固定
下载PDF
枢椎软骨基质融合程度对齿突骨折类型影响的生物力学评估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小平 齐伟力 +2 位作者 黄志澎 孔抗美 王新家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65-668,672,共5页
目的:探讨枢椎软骨基质融合程度对齿突骨折类型的影响。方法:基于正常成人颈椎CT图像建立枢椎精细三维有限元模型。在齿突寰齿关节面上施加前后方向载荷,通过分别降低枢椎松质骨软骨基质融合部位的弹性模量以模拟该部位松质骨不同融合程... 目的:探讨枢椎软骨基质融合程度对齿突骨折类型的影响。方法:基于正常成人颈椎CT图像建立枢椎精细三维有限元模型。在齿突寰齿关节面上施加前后方向载荷,通过分别降低枢椎松质骨软骨基质融合部位的弹性模量以模拟该部位松质骨不同融合程度,分析枢椎齿突在两种不同约束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分布情况,以及枢椎发生骨折的可能类型。结果:两种约束条件下,枢椎有限元计算预测结果发现枢椎软骨基质的融合程度对枢椎高应力集中带分布无明显影响,最大von Mises等效应力值改变亦不明显。结论:枢椎体内软骨基质融合程度对齿突骨折类型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椎 齿突下软骨基质 齿突 骨折 有限元分析 应力
下载PDF
中国齿突蛛属一新种(蜘蛛目 皿蛛科 微蛛亚科)
5
作者 费瑞 高久春 陈健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3期54-56,共3页
记述了来自我国四川省的一新纪录属齿突蛛属HaloratesHull,1911,一新种六斑齿突蛛H.sexastratussp.nov.所有种的标本均保存于白求恩医科大学生物教研室.
关键词 皿蛛科 微蛛亚科 齿突蛛属 蜘蛛目 六斑齿突
下载PDF
枢椎齿突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3
6
作者 张美超 张志凌 +1 位作者 夏虹 赵卫东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6-99,共4页
目的:建立枢椎的三维有限元(FE)模型,探讨在前、后方不同载荷下齿突的不同损伤机制和骨折类型。方法:对一例新鲜枢椎标本进行CT扫描,层厚1 mm,扫描图像转换后输入微机,通过软件PRO/E重建枢椎的三维立体模型,再转入有限元软件MARK并赋... 目的:建立枢椎的三维有限元(FE)模型,探讨在前、后方不同载荷下齿突的不同损伤机制和骨折类型。方法:对一例新鲜枢椎标本进行CT扫描,层厚1 mm,扫描图像转换后输入微机,通过软件PRO/E重建枢椎的三维立体模型,再转入有限元软件MARK并赋予此模型物理材料属性,然后模拟齿突骨折的受力条件,在齿突中性矢状面对齿突施加不同角度的载荷,分析各种条件下枢椎模型的应力、应变分布,探讨相应条件下可能导致的枢椎齿突骨折类型。结果:(1)对于齿突前部斜向后下方载荷,应力集中区从齿突前上部斜贯穿至后下部;对于齿突前部斜向后上方载荷,应力集中区从齿突前下部斜贯穿至后上部;齿突腰部始终保持高应力;(2)在齿突后部载荷下,其应力集中情况与前部载荷相似,不过应力集中区位置有所偏下。结论:(1)在齿突中性矢状面,齿突前部载荷容易导致齿突腰部发生断裂,形成枢椎齿突Ⅱ型骨折,也可能导致基底部发生断裂,形成枢椎齿突Ⅲ型骨折;(2)齿突后部载荷更容易导致基底部发生断裂,形成枢椎齿突Ⅲ型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椎 齿突 有限元 骨折 应力
下载PDF
宁陕齿突蟾蝌蚪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8
7
作者 陆宇燕 李丕鹏 +3 位作者 梁刚 李昂 周正彦 王勇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83-389,共7页
The Ningshan alpine toad Scutiger ningshanensis Fang, 1985 is a rare endemic toad living in alpine area of the Qinling Mts. in China. It has the most northeastern distribution of any species in the genus Scutiger. Onl... The Ningshan alpine toad Scutiger ningshanensis Fang, 1985 is a rare endemic toad living in alpine area of the Qinling Mts. in China. It has the most northeastern distribution of any species in the genus Scutiger. Only the holotype and allotype have been collected for the last 20 years during field surveys, and its biology is poorly studied. This report confirms that a special type of tadpole found in the type locality belongs to S.ningshanensis. A remarkable and uniform character of the tadpole is the presence of a golden “Y” shaped stripe on the posterior part of dorsum, similar to tadpoles of species of genus Vibrissaphora and Oreolalax lichuanensis (with a “U” stripe). The tadpole is morphologically typical of those which inhabit streams (Orton’s type Ⅳ larvae with LTRF I:5-5/I:5-5), but exhibits no special morphological adaptations for life in torrent streams. The tadpoles usually remain on or near rocks or sand and are positively phototactic. From an analysis of the population ecology of the tadpoles, it appears that the reproductive period of the toad is from June to August,and that hatching occurs between August and September. Tadpoles complete metamorphosis in about three yea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陕齿突 蝌蚪 种群生态 生长 发育
下载PDF
齿突游离小骨的影像学测量与手术治疗 被引量:11
8
作者 倪斌 沈强 +3 位作者 刘祖德 陈德玉 袁文 贾连顺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3期1257-1259,共3页
目的 :对齿突游离小骨的影像学测量及其手术治疗进行研究。方法 :对已治疗的 45例齿突游离小骨进行分析 ,其中 38例采用 3种影像学测量方法来评价C1~ 2 不稳程度。所有病人均行后路融合术 ,其中寰枢椎融合 2 8例 ,枕颈融合 1 7例。结... 目的 :对齿突游离小骨的影像学测量及其手术治疗进行研究。方法 :对已治疗的 45例齿突游离小骨进行分析 ,其中 38例采用 3种影像学测量方法来评价C1~ 2 不稳程度。所有病人均行后路融合术 ,其中寰枢椎融合 2 8例 ,枕颈融合 1 7例。结果 :测量分析发现 ,上颈椎最大椎管矢状径 <1 3mm时有脊髓损害的危险。所有手术病人平均随访 6年 ,均取得牢固骨性愈合。 38例临床症状改善 ,4例无变化 ,3例加重。结论 :对于齿突游离小骨伴有脊髓压迫症状 ,或仅有枕颈部症状但影像学测量椎管矢状径减小接近 1 3mm这一临界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齿突游离小骨 影像学测量 手术治疗
下载PDF
齿突游离小骨的诊断及其外科治疗 被引量:8
9
作者 倪斌 贾连顺 +5 位作者 包聚良 戴力扬 袁文 陈德玉 陈雄生 叶晓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25-527,共3页
目的:探讨齿突游离小骨的诊断和治疗方式。方法:对25例齿突游离小骨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总结。术前诊断依据齿突基底部缺如的影像学表现。所有患者均行后路融合术,寰枢椎融合8例,枕颈融合术17例。结果:所有患者经6个月... 目的:探讨齿突游离小骨的诊断和治疗方式。方法:对25例齿突游离小骨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总结。术前诊断依据齿突基底部缺如的影像学表现。所有患者均行后路融合术,寰枢椎融合8例,枕颈融合术17例。结果:所有患者经6个月至18年随访,均获骨性融合,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当齿突游离小骨伴有寰枢椎不稳时,应行手术治疗。对寰枢椎能复位者选择寰枢椎融合,脱位不能复位者应行枕颈融合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突游离小骨 诊断 外科手术 寰枢椎不稳
下载PDF
经后路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游离齿突小骨伴寰枢椎脱位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辉 靳安民 +3 位作者 张力 周治来 段扬 闵少雄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58-1361,共4页
目的探讨后路复位内固定治疗游离齿突小骨伴寰枢椎脱位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7年3月-2010年10月,收治10例游离齿突小骨伴寰枢椎脱位患者,男6例,女4例;年龄20~65岁,平均39.8岁,术前摄颈椎正侧位X片,CT及MRI检查,评价脱位及脊... 目的探讨后路复位内固定治疗游离齿突小骨伴寰枢椎脱位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7年3月-2010年10月,收治10例游离齿突小骨伴寰枢椎脱位患者,男6例,女4例;年龄20~65岁,平均39.8岁,术前摄颈椎正侧位X片,CT及MRI检查,评价脱位及脊髓受压程度。术前经1-2周牵引,10例患者均属可复性脱位,10例患者均采用颈椎后入路,其中C1侧块、寰枢椎弓根螺钉固定9例,枕骨髁钉C2~C3椎弓根螺钉内固定1例,术后颈托固定3个月。结果手术时间2-3.5h,平均3h;术中出血量250~660ml,平均420ml,术后颈痛和神经损害表现均消失,10例患者均获随访6~52个月,平均22个月,患者均在6-8个月达到寰枢椎及寰枕骨融合,至末次随访,未发现螺钉松动、断钉和寰枢椎再移位现象。结论齿状突游离小骨是齿状突畸形最常见的类型,合并寰枢椎脱位后可致严重的脊髓损伤,采用后路内固定手术,能够重建寰枢椎的稳定性,实现即刻稳定,术后能最大限度保留患者头颈部活动度,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齿突 寰枢椎脱位 融合 后路内固定
下载PDF
Ⅰ期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非融合治疗青少年GrauerⅡB型齿突骨折 被引量:5
11
作者 许楠健 陈云琳 +2 位作者 王小舟 蒋伟宇 马维虎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19年第3期254-259,共6页
目的:探讨Ⅰ期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非融合治疗青少年GrauerⅡB型齿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2月至2015年4月,采用Ⅰ期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非融合治疗19例不适合行前路齿突螺钉固定的GrauerⅡB型齿突骨折青少年患... 目的:探讨Ⅰ期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非融合治疗青少年GrauerⅡB型齿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2月至2015年4月,采用Ⅰ期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非融合治疗19例不适合行前路齿突螺钉固定的GrauerⅡB型齿突骨折青少年患者,其中男14例,女5例,年龄14~32(24.6±5.0)岁。术后复查CT显示骨折骨性愈合后取出内固定。在末次随访时(内固定拆除至少1年以上)采用动力位CT评估寰枢椎旋转活动度的保留情况。记录第1次手术前、第2次手术(拆除内固定)前、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对第2次手术(拆除内固定)前、末次随访时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术后2例患者出现枕颈部麻木、疼痛等枕大神经刺激症状,给予脱水、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1~2个月后症状缓解。所有患者获第2次手术(拆除内固定)术后1年以上随访,随访时间18~25(21.47±2.41)个月。术后骨折骨性融合的时间为6~10(8.21±1.27)个月。骨折骨性愈合即行Ⅱ期手术拆除内固定,期间无内固定失败。术后患者颈痛症状明显改善,VAS评分由术前的6.74±0.65下降到第2次手术(拆除内固定)术后末次随访时的0.42±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DI值由第2次手术(拆除内固定)前的(10.58±2.04)%下降到第2次手术(拆除内固定)术后末次随访时的(3.79±2.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2次手术(拆除内固定)术后末次随访时,动力位CT显示寰枢椎单侧旋转活动度达到向左(15.73±5.57)°,向右(15.55±5.78)°,寰枢椎总体旋转活动度为(31.28±10.71)°。结论 :Ⅰ期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非融合治疗不适合行前路齿突螺钉固定的青少年GrauerⅡB型齿突骨折,可以避免寰枢关节融合,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寰枢椎的旋转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突骨折 内固定术 寰枢椎融合 旋转 活动范围 青少年
下载PDF
齿突蟾属四个物种皮肤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15
12
作者 曹燕 谢锋 江建平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4-219,F0003,共7页
观察了齿突蟾属Scutiger2亚属、4物种[西藏齿突蟾S.(Scutiger)boulengeri、刺胸猫眼蟾S.(Aelu-rophryne)mammatus、木里猫眼蟾S.(A.)muliensis和胸腺猫眼蟾S.(A.)glandulatus]的体背、体腹皮肤及其腺体的组织形态学结构,结果表明:4个物... 观察了齿突蟾属Scutiger2亚属、4物种[西藏齿突蟾S.(Scutiger)boulengeri、刺胸猫眼蟾S.(Aelu-rophryne)mammatus、木里猫眼蟾S.(A.)muliensis和胸腺猫眼蟾S.(A.)glandulatus]的体背、体腹皮肤及其腺体的组织形态学结构,结果表明:4个物种不同部位的皮肤虽厚薄不一,但基本结构相同,由表皮和真皮组成。体背细胞层数比体腹少、表皮比体腹薄,但整体来说体背皮肤比体腹厚。皮肤毛细血管分布于表皮与真皮的相接处,并与表皮平行排列成一排,猫眼蟾亚属中皮肤毛细血管众多且凸入表皮,皮肤在呼吸中占有重要地位。真皮分为疏松层和致密层,疏松层中有大量腺体分布,包括粘液腺和颗粒腺两种。粘液腺周身分布,颗粒腺主要分布在体背部。色素细胞位于真皮浅层,呈不规则分支状或块状,体背色素层发达,体腹色素层也较发达,在齿突蟾属物种对低温、高海拔、强紫外辐射环境的生态适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在齿突蟾属4个物种的体背、体腹真皮疏松层里发现一种特殊物质,HE染色呈蓝色条带,看不出细胞结构,位于色素层的下方,初步认为是钙化层(lamina calcarea),是继三角枯叶蛙Megophrys nasuta中相似结构报道后,在角蟾科的又一类群中发现这一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突蟾属 皮肤 皮肤腺 钙化层 色素层 生态适应
下载PDF
ISO-3D辅助计算机导航下齿突骨折的前路螺钉内固定治疗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波 田伟 +3 位作者 王永庆 刘波 李勤 袁强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8期24-26,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ISO-3D辅助计算机导航下前路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突骨折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外伤致齿突Ⅱ型骨折和浅Ⅲ型骨折齿突骨折患者27例,在全麻下行ISO-3D辅助计算机导航下前路螺钉内固定。考察围手术期情况及1 a复查状况。结果所有患者均... 目的探讨ISO-3D辅助计算机导航下前路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突骨折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外伤致齿突Ⅱ型骨折和浅Ⅲ型骨折齿突骨折患者27例,在全麻下行ISO-3D辅助计算机导航下前路螺钉内固定。考察围手术期情况及1 a复查状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70~180 min、平均110 min,出血量30~100 ml、平均56 ml。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或延迟愈合发生。术后1 a复查,24例骨折愈合,3例骨折线仍存在,上颈椎无不稳定发生。螺钉固定稳定,无折断、松动、脱出或骨质内豁出等内固定失败发生。颈椎左右旋转40°~70°、平均51°。无相应神经症状出现或加重。结论 ISO-3D辅助计算机导航下齿突骨折的前路螺钉内固定提高了手术的精确度和安全性,减少了放射暴露剂量,手术时间并未显著延长,应用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齿突 脊柱骨折 内固定器
下载PDF
齿突Ⅱ型骨折后枕颈部三维运动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双石 刘景发 +6 位作者 朱青安 钟世镇 卢智勇 欧阳钧 翟文亮 卢海俊 李忠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29-231,共3页
目的:研究齿突Ⅱ型骨折后枕颈部三维运动的变化规律,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采用11具新鲜尸体的枕颈部骨韧带标本(C0~C3),应用脊柱三维运动测量及分析系统,对标本施加1.53Nm的纯力偶矩,就齿突... 目的:研究齿突Ⅱ型骨折后枕颈部三维运动的变化规律,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采用11具新鲜尸体的枕颈部骨韧带标本(C0~C3),应用脊柱三维运动测量及分析系统,对标本施加1.53Nm的纯力偶矩,就齿突Ⅱ型骨折后的枕颈部三维运动范围进行测量。结果:①寰枕关节的三维运动在齿突骨折后虽有增加,但无显著性意义;②寰枢关节三维运动范围有显著性增加的表现在旋转运动、前屈运动及屈伸、侧屈主运动时的藕合旋转运动。结论:齿突骨折后引起枕颈部不稳的主要原因系寰枢关节的轴向旋转不稳和前移不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突 骨折 枕颈中 三维运动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齿突蟾动物肌肉线粒体DNA提取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莫邦辉 袁水全 +2 位作者 郑渝池 郭骁才 曾晓茂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49-250,共2页
以1号冷冻保存(-20℃)的齿突蟾标本为材料,建立一种动物肌肉线粒体DNA的快捷提取方法.取10 g冷冻保存的肌肉组织,在研钵中剪碎,液氮研磨成粉;然后加SE缓冲液混匀,转入10 mL离心管静置10 min;上清液转入2 mL的Eppendorf管,1 000×g离... 以1号冷冻保存(-20℃)的齿突蟾标本为材料,建立一种动物肌肉线粒体DNA的快捷提取方法.取10 g冷冻保存的肌肉组织,在研钵中剪碎,液氮研磨成粉;然后加SE缓冲液混匀,转入10 mL离心管静置10 min;上清液转入2 mL的Eppendorf管,1 000×g离心10 min,取上清液,再12 000×g离心15 min,沉淀即为线粒体;最后用SDS碱裂解法分离得到mt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突 动物肌肉 线粒体DNA 提取方法 MTDNA
下载PDF
齿突形态的测量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16
作者 瞿东滨 金大地 +1 位作者 江建明 陈祥鋆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38-339,共2页
目的 :了解国人齿状突的形态特点 ,为齿突螺钉设计及固定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测量6 0例枢椎干骨形态、3 0例齿突基底部的内径及合适进钉角度。结果 :国人枢椎总高度为 3 6 .8± 2 .4mm ,齿突长度为 14 .0± 1.2mm ;基底部冠... 目的 :了解国人齿状突的形态特点 ,为齿突螺钉设计及固定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测量6 0例枢椎干骨形态、3 0例齿突基底部的内径及合适进钉角度。结果 :国人枢椎总高度为 3 6 .8± 2 .4mm ,齿突长度为 14 .0± 1.2mm ;基底部冠状外径为 8.9± 1.0mm ,冠状内径为 6 .1± 0 .5mm ;合适的进钉角度为16°± 3°。结论 :绝大部分国人齿突不适合两枚 3 .5mm螺钉固定。齿突螺钉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国人齿突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 骨螺钉 齿突骨折 骨折固定术 测量
下载PDF
西藏齿突蟾蝌蚪的发育和群体年龄结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宋志明 黄大明 常城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0年第2期187-193,共7页
西藏齿突蟾是一种冷域性两栖动物,其蝌蚪和幼蟾大多群集在海拔2100—2400米的山区溪流或草丛中。6—7月初孵出蝌蚪,冰下越冬,经五年发育成幼蟾。由5月份所得蝌蚪的群体年龄结构统计,一和二龄蝌蚪占79%,三年以上个体明显减少,五龄变态... 西藏齿突蟾是一种冷域性两栖动物,其蝌蚪和幼蟾大多群集在海拔2100—2400米的山区溪流或草丛中。6—7月初孵出蝌蚪,冰下越冬,经五年发育成幼蟾。由5月份所得蝌蚪的群体年龄结构统计,一和二龄蝌蚪占79%,三年以上个体明显减少,五龄变态幼蟾仅占2%。四龄个体的死率最高,仅有32%的四龄蝌蚪变成五龄幼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齿突 蝌蚪 发育 群体年龄
下载PDF
颈椎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齿突骨折合并寰枢关节脱位 被引量:6
18
作者 周建伟 马华松 +3 位作者 邹德威 谭荣 王晓平 郑蕊 《脊柱外科杂志》 2011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在治疗齿突骨折合并寰枢关节脱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2月~2009年3月,对9例齿突骨折合并寰枢关节脱位患者采用颈椎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为19~56岁...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在治疗齿突骨折合并寰枢关节脱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2月~2009年3月,对9例齿突骨折合并寰枢关节脱位患者采用颈椎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为19~56岁,平均39岁;新鲜齿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7例,陈旧性骨折脱位2例。齿突骨折按照Anderson-D’Alonzo分型:Ⅱ型7例,Ⅲ型2例。术前神经功能按照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评分为9.0~15.0分,平均11.2分。结果术中无椎动脉、脊髓和神经根损伤发生。9例患者均完全复位,术后3~6 d在颈托保护下下床活动。术后随访3~20个月,平均15个月,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术后12个月时复查X线片显示所有的骨折已经愈合,内固定位置好,无内置物松动、断裂。术后12个月JOA评分为13.0~17.0分,平均15.4分,同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P<0.05)。结论应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齿突骨折合并寰枢关节脱位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 枢椎 齿突 脱位 脊柱骨折 骨钉
下载PDF
覆膜和齿突尖韧带的影像-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金月 刘筠 +5 位作者 郝彩仙 靳颖 乔辉 王建 杨筠 程金宝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725-1728,共4页
目的观察覆膜和齿突尖韧带的断面解剖形态及CT、MR表现。方法采用经甲醛溶液固定的正常成人尸体头颈部标本12具,其中3具用于大体解剖观察,3具制成5.0mm厚的冰冻切片,6具制成0.5mm厚的薄层切片;各选取51例健康志愿者,分别行CT和MR检查。... 目的观察覆膜和齿突尖韧带的断面解剖形态及CT、MR表现。方法采用经甲醛溶液固定的正常成人尸体头颈部标本12具,其中3具用于大体解剖观察,3具制成5.0mm厚的冰冻切片,6具制成0.5mm厚的薄层切片;各选取51例健康志愿者,分别行CT和MR检查。结合大体和断面解剖,分析覆膜和齿突尖韧带的CT和MR表现,并在MR上测量覆膜(包括硬膜)厚度。结果大体和断层解剖均能清晰显示覆膜的位置、形态及走行。覆膜在CT和MR上的显示率均为100%(51/51),齿突尖韧带在CT和MR上的显示率分别为29.4%(15/51)和43.1%(22/51)。齿突尖韧带与覆膜在枕骨基底部融合,不易分离。正中矢状面是显示覆膜和齿突尖韧带的理想层面。覆膜(包括硬膜)厚度在男女性别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覆膜和齿突尖韧带结构的显示,MR优于CT,尤其是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DWI)的显示效果最佳。CT和MR均能较好地显示覆膜和齿突尖韧带,结合大体和断层解剖进行研究,可为覆膜和齿突尖韧带创伤、畸形及感染等病变的诊断提供影像解剖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 齿突尖韧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解剖
下载PDF
成人新鲜齿突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军 倪斌 +5 位作者 谢宁 王新伟 周许辉 卢旭华 郭翔 陈飞 《脊柱外科杂志》 2014年第3期133-137,共5页
目的总结应用前路齿突拉力螺钉或后路寰枢椎植骨融合技术治疗成人新鲜齿突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46例成人齿突骨折患者,男29例,女17例;年龄19-68岁,平均40.5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枕颈部疼痛和活动... 目的总结应用前路齿突拉力螺钉或后路寰枢椎植骨融合技术治疗成人新鲜齿突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46例成人齿突骨折患者,男29例,女17例;年龄19-68岁,平均40.5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枕颈部疼痛和活动受限,其中7例患者伴有神经功能障碍,术前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9-14分,平均12.7分。根据Anderson-D’Alonzo分型,Ⅱ型骨折33例(71.7%),Ⅲ型骨折13例(28.3%)。8例患者有不同程度寰椎前脱位,术前寰齿间距(atlanto-dens interval,ADI)3-7 mm,平均4.3 mm,术前进行颅骨牵引术,均可复位。采用前路齿突拉力螺钉或后路寰枢椎植骨融合术治疗,随访患者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影像学观察寰枢椎复位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未发生椎动脉和脊髓损伤。共置入25枚齿突螺钉和84枚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术后X线片及三维CT检查显示25枚齿突螺钉位置均较好,3枚寰椎椎弓根螺钉内倾角不够,螺钉部分穿破椎动脉孔内侧壁,椎动脉造影未见椎动脉损伤;1枚寰椎椎弓根螺钉内倾角过大,螺钉部分穿破椎管内侧壁,未出现新的神经损伤症状;其余螺钉位置满意。术后ADI为1-2.5 mm,平均1.6 mm。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36个月,平均23个月,术后6个月随访时神经功能明显改善,JOA评分为14-17分,平均16.2分,平均改善率为89.3%。1例行前路齿突螺钉内固定术的患者齿突骨折端硬化,有明显的骨不连发生,其余患者均在术后6个月获得骨性融合,融合率为97.8%;随访期间未发现螺钉松动、移位、螺钉断裂和寰枢椎再移位、失稳现象。结论选择前路齿突拉力螺钉或后路寰枢椎植骨融合技术治疗成人新鲜齿突骨折,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突 寰椎 枢椎 脊柱骨折 内固定器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