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6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虎山风景区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研究
1
作者 唐嘉泽 刘富军 丁蒙阳 《江西科学》 2024年第4期758-767,共10页
自然风景区要发展生态旅游,应该遵循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游客规模和环境容量相适应。龙虎山旅游资源丰富,是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地,对其进行旅游环境容量测算,对于促进龙虎山风景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价值与实践意义。结... 自然风景区要发展生态旅游,应该遵循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游客规模和环境容量相适应。龙虎山旅游资源丰富,是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地,对其进行旅游环境容量测算,对于促进龙虎山风景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价值与实践意义。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龙虎山风景区龙虎山园区展开实地调研,建立了龙虎山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指标体系,并从旅游资源(空间)容量、旅游经济发展容量、旅游生态容量、旅游心理容量、旅游地地域社会容量5方面对龙虎山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进行了测算,依据加权评价得出现状条件下龙虎山风景区生态旅游环境年容量为874万人次,其中受观光车数量限制的旅游经济发展容量即为风景区生态旅游发展的“短板”。根据龙虎山风景区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短板,提出了加强资源开发、强化社区参与、加强游客分流、实行弹性门票等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虎山 生态旅游 旅游环境容量 保护性开发
下载PDF
游客视野下江西龙虎山的遗产价值研究
2
作者 张柔然 湛伟利 +1 位作者 吕颖 李相逸 《世界建筑导报》 2024年第1期12-15,共4页
公众参与是世界遗产事业中的重要工作环节,国际遗产学界呼吁不仅要重视官方和专家话语对遗产价值的构建,更应重视民众对遗产价值的理解所形成的话语。本文以江西龙虎山世界自然遗产地为例,梳理官方对遗产价值的构建,并通过分析游客的网... 公众参与是世界遗产事业中的重要工作环节,国际遗产学界呼吁不仅要重视官方和专家话语对遗产价值的构建,更应重视民众对遗产价值的理解所形成的话语。本文以江西龙虎山世界自然遗产地为例,梳理官方对遗产价值的构建,并通过分析游客的网络游记评论探索从个人的视角如何阐释龙虎山的遗产价值。研究发现游客一方面认同官方话语对龙虎山自然价值的诠释,另一方面也感受到龙虎山道教文化和崖墓文化的价值。本文还发现不同主体之间对遗产价值的认知存在差异,游客会根据自身经历、情感对遗产价值进行更丰富、细腻的阐释。在遗产申报与管理中应纳入游客等非权威利益相关者对遗产的记忆与理解,实现遗产多元价值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遗产 龙虎山 游客话语 遗产价值
下载PDF
鹰潭市龙虎山风景区:“赋码亮证”带农促收
3
作者 《江西农业》 2024年第15期11-11,共1页
江西兰之丹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位于鹰潭市龙虎山风景区,成立于2020年,拥有员工32人,其中柔性研发人员12人,专业从事铁皮石斛、黄精及其他中药材的种植、加工、销售。该公司通过“公司+科研院所+合作社+脱贫户”的模式,吸纳建档立卡脱贫户... 江西兰之丹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位于鹰潭市龙虎山风景区,成立于2020年,拥有员工32人,其中柔性研发人员12人,专业从事铁皮石斛、黄精及其他中药材的种植、加工、销售。该公司通过“公司+科研院所+合作社+脱贫户”的模式,吸纳建档立卡脱贫户参与铁皮石斛产业的发展,目前已带动周边农民专业合作社3个、农户102户,帮助农户增收近10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户 农民专业合作社 赋码 研发人员 建档立卡 铁皮石斛 农户增收 龙虎山风景区
下载PDF
基于AHP法与模糊分析法的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景观资源综合评价
4
作者 管国凤 《现代园艺》 2024年第6期28-30,35,共4页
在对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应用AHP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景观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龙虎山景观资源各具特色,景观资源质量、类型及空间分布存在较大差异,且发展程度失衡;景观资源开发利用深度较低,景区游览项目结... 在对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应用AHP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景观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龙虎山景观资源各具特色,景观资源质量、类型及空间分布存在较大差异,且发展程度失衡;景观资源开发利用深度较低,景区游览项目结构单一。据此评价结果提出龙虎山风景名胜区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虎山风景名胜区 景观资源评价 层次分析法(AHP) 模糊综合评价法
下载PDF
旅游目的地映象的对应分析——以江西庐山、龙虎山、三清山、井冈山为例 被引量:27
5
作者 毛端谦 张捷 +1 位作者 包浩生 郭来喜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3-28,共6页
应用对应分析方法对江西省庐山、龙虎山、三清山、井冈山的16个旅游映象属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庐山、龙虎山、三清山游客对江西旅游地映象最深的是名山风光、自然生态、名胜古迹,井冈山游客对江西旅游地映象最深的是革命胜地、名山... 应用对应分析方法对江西省庐山、龙虎山、三清山、井冈山的16个旅游映象属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庐山、龙虎山、三清山游客对江西旅游地映象最深的是名山风光、自然生态、名胜古迹,井冈山游客对江西旅游地映象最深的是革命胜地、名山风光、自然生态。从综合来看,四山游客对江西省旅游地映象的共性是名山风光、自然生态、革命胜地、名胜古迹位于前列,对宗教、其他、特色旅游、人造景观映象不深。四山旅游资源映象与其旅游资源特色及其产品密切相关,但不完全一致。与传统的调查数据的一般分析相比,对应分析方法研究旅游地映象具有优良的特性。在本研究中以图示方式简明直观地揭示了旅游目的地映象的总体特征、不同旅游目的地映象的差异性与相似性,对于旅游竞争市场开发规划有实际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映象 龙虎山 三清 井冈 对应分析 旅游映象 映象属性 江西 旅游资源
下载PDF
江西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白垩系辫状河相沉积及其丹霞地貌发育特征 被引量:23
6
作者 朱志军 黄宝华 +2 位作者 郭福生 郑海峰 姜勇彪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9-387,共9页
通过野外露头及相关室内研究,分析了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及邻区白垩系辫状河相沉积特征及其与丹霞地貌发育规律关系。研究认为: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地貌发育除了与冲积扇相沉积有关外,还与辫状河相沉积有关,表现为辫状河道巨厚砂体为... 通过野外露头及相关室内研究,分析了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及邻区白垩系辫状河相沉积特征及其与丹霞地貌发育规律关系。研究认为: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地貌发育除了与冲积扇相沉积有关外,还与辫状河相沉积有关,表现为辫状河道巨厚砂体为丹霞丘陵地貌发育提供物质基础;发育于辫状河道中呈小型透镜体或扁平状、脉状体的河床滞留沉积和洪泛沉积,易风化剥蚀形成溶蚀风化崩塌型丹霞地貌。此外,多期河道的多旋回沉积交错叠置形成楔状交错层理,其层系上下界面平直,层系厚度在小范围内变化很快,层系内细层的倾向相反,为后期风化剥蚀提供了条件,易形成溶蚀风化崩塌型丹霞地貌。进一步研究发现丹霞丘陵地貌、溶蚀风化崩塌型丹霞地貌分布与辫状河相沉积平面展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吻合度较高。本文首次研究了辫状河沉积体系与丹霞地貌发育特征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 丹霞地貌 白垩系 辫状河相沉积
下载PDF
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地貌成景系统特征及其演化 被引量:36
7
作者 郭福生 姜勇彪 +2 位作者 胡中华 刘林清 李虹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5-201,共7页
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内分布着大量以石寨、石墙、巷谷、峰林、石峰、石柱、石崖、巷谷、一线天、造型石等景观类型,它们形成于晚白垩系龟峰群,是我国典型的丹霞地貌分布区之一。其形成不仅与红层、构造及流水等外营力等构成了丹霞地貌的... 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内分布着大量以石寨、石墙、巷谷、峰林、石峰、石柱、石崖、巷谷、一线天、造型石等景观类型,它们形成于晚白垩系龟峰群,是我国典型的丹霞地貌分布区之一。其形成不仅与红层、构造及流水等外营力等构成了丹霞地貌的成景系统因素有关,而且也与它们在信江盆地内的空间位置相关,共同制约着不同位置上丹霞地貌的演化进程及其景观总体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霞地貌 成景系统 演化模式 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
下载PDF
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地貌特征及与国内其他丹霞地貌的对比 被引量:26
8
作者 姜勇彪 郭福生 +3 位作者 胡中华 孙传敏 刘林清 黄宝华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3-360,共8页
江西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地貌景观发育于信江盆地中生代红层中,以发育老年早期孤峰、峰林、残丘类地貌景观为特征,是我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好的地区之一。断裂切割、岩性差异、流水侵蚀和重力崩塌作用,是造成丹霞地貌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 江西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地貌景观发育于信江盆地中生代红层中,以发育老年早期孤峰、峰林、残丘类地貌景观为特征,是我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好的地区之一。断裂切割、岩性差异、流水侵蚀和重力崩塌作用,是造成丹霞地貌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所处盆地内位置、出露的红层性质以及构造发育特征的不同,也影响地貌发育的特色。目前国内所发现的丹霞地貌主要分布于东南、西南和西北地区。由于它们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地壳活动特征、自然地理条件的不同,丹霞地貌的成因机制也不相同。阐述了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地貌景观类型及其特色,并着重研究丹霞地貌景观的成因机制,以及与其他地质公园、遗产地进行比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虎山 世界地质公园 丹霞地貌 成因机制
下载PDF
旅游者入游感知距离与旅游空间行为研究——以江西省龙虎山为例 被引量:20
9
作者 解杼 张捷 +2 位作者 刘泽华 余颖 郭来喜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396-400,共5页
采用现场问卷资料及基于语义差异的量表法对旅游者感知距离进行了研究,以江西省龙虎山景区为例,结合距离衰减及入游距离方面的理论分析了感知距离,阐释了山地旅游者入游感知距离的统计学特征及与入游距离之间的分布和联系.并从旅游者外... 采用现场问卷资料及基于语义差异的量表法对旅游者感知距离进行了研究,以江西省龙虎山景区为例,结合距离衰减及入游距离方面的理论分析了感知距离,阐释了山地旅游者入游感知距离的统计学特征及与入游距离之间的分布和联系.并从旅游者外显特征、旅游目的、消费行为等方面解释感知距离对旅游空间行为的影响,讨论了不同的山地旅游者的旅游空间行为特征与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者 入游距离 旅游空间行为 江西 龙虎山 感知距离 旅游目的 消费行为
下载PDF
丹霞地貌危岩景观分类及可持续开发对策--以龙虎山景区为例 被引量:15
10
作者 郭福生 姜伏伟 +3 位作者 胡中华 吴知勇 姜勇彪 蒋兴波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9-106,共8页
从可持续开发的角度,根据稳定程度将丹霞地貌景观分为危岩景观和稳定景观,并依据规模大小、外观形态、失稳模式、旅游价值和灾害性,将危岩景观进行了简要分类。在龙虎山丹霞地貌景观特征和旅游开发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该区危岩景观的类... 从可持续开发的角度,根据稳定程度将丹霞地貌景观分为危岩景观和稳定景观,并依据规模大小、外观形态、失稳模式、旅游价值和灾害性,将危岩景观进行了简要分类。在龙虎山丹霞地貌景观特征和旅游开发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该区危岩景观的类型进行了划分,分析了危岩景观的开发现状、潜在威胁和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岩景观 景观保护 丹霞地貌 旅游开发 龙虎山
下载PDF
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地学旅游资源及其特征分析 被引量:28
11
作者 姜勇彪 郭福生 +1 位作者 胡中华 孙传敏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23-28,共6页
江西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拥有丰富、独特的地学旅游资源,它是一个集地质、地貌、人文、自然生态景观为一身的综合性地质公园,具有极高的科研和旅游观赏价值。地貌景观主要以丹霞地貌为主体,兼有火山岩地貌和构造地貌。其中以丹霞地貌景... 江西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拥有丰富、独特的地学旅游资源,它是一个集地质、地貌、人文、自然生态景观为一身的综合性地质公园,具有极高的科研和旅游观赏价值。地貌景观主要以丹霞地貌为主体,兼有火山岩地貌和构造地貌。其中以丹霞地貌景观最具特色,它是国内老年早期丹霞地貌的典型,以孤峰、峰林、残丘等丹霞地貌景观为特色。丹霞景观与道教文化、崖墓葬文化、佛教文化融合。龙虎山是道教文化、崖墓文化发祥地之一,有许多数千年的道观、佛教庙宇和儒家书院。同时,公园有丰富的自然生态景观,生物资源典型多样。文章主要阐述了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地学旅游资源及其特色,并着重研究丹霞地貌景观的典型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虎山 世界地质公园 地学旅游资源 丹霞地貌
下载PDF
龙虎山丹霞地貌“旅游景观价值—游客审美感知”探讨 被引量:13
12
作者 冯淑华 沙润 +1 位作者 康勇卫 林妙花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4-107,112,共5页
通过对龙虎山丹霞地貌类型及其地质遗迹、人文景观的分析,按景区空间组合及代表性景观构建了旅游景观谱系。对这些景观进行评价和游客感知度调查,形成游客感知率与景观评价值矩阵,并用坐标法将矩阵划分为4个象限,分析其间的耦合性、差... 通过对龙虎山丹霞地貌类型及其地质遗迹、人文景观的分析,按景区空间组合及代表性景观构建了旅游景观谱系。对这些景观进行评价和游客感知度调查,形成游客感知率与景观评价值矩阵,并用坐标法将矩阵划分为4个象限,分析其间的耦合性、差异性和产生机理。结果显示,总体上符合景观赋分值高、游客感知度高,景观赋分值低、游客感知度低的规律,但对一些典型地质遗迹,专家的评价与游客的感知度相差较大。游客仍以直观的山水审美为主,对其蕴含的科学性认知不够。地质遗迹科考产品和科普产品开发不足,尚未形成大众产品。比较不同游客群体的审美感知差异,为旅游产品的市场细分提供依据,并提出丹霞地貌景区建设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霞地貌 旅游景观价值 游客审美感知 龙虎山
下载PDF
以道教文化优势打造特色旅游景区——江西龙虎山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分析 被引量:18
13
作者 熊伯坚 邹淑珍 李良杰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5-88,共4页
本文从分析龙虎山旅游资源的优势出发,针对龙虎山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旅游产品单一、结构不合理、特色缺乏等问题,提出了龙虎山旅游开发应突出道教文化优势,并提出了对其进行深度开发的对策思路,以期为龙虎山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一... 本文从分析龙虎山旅游资源的优势出发,针对龙虎山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旅游产品单一、结构不合理、特色缺乏等问题,提出了龙虎山旅游开发应突出道教文化优势,并提出了对其进行深度开发的对策思路,以期为龙虎山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虎山 道教文化 旅游开发
下载PDF
广西龙虎山猕猴种群生态特征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骏 冯敏 李艳红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64-271,共8页
1988~1995年,采用定点观察法和绝对计数与相对计数结合法对龙虎山猕猴种群生态作了调查研究。1990年核心区有猕猴14群,500只左右,猴群密度1.6群/km2,种群密度55.6只/km2.猴群大小平均33.8... 1988~1995年,采用定点观察法和绝对计数与相对计数结合法对龙虎山猕猴种群生态作了调查研究。1990年核心区有猕猴14群,500只左右,猴群密度1.6群/km2,种群密度55.6只/km2.猴群大小平均33.8±23.1(n=6)只。一般每隔4~5年分群一次,猴群群体年均增长率14.8%,种群年均增长率为9.7%。猴群中成年猴性比为7.6±6.5(n=12),1~3岁组的性比为0.74±0.61(n=4),群内未成年猴比例为67.7±3.1%(n=12)。发情交配期最早11月12日,最晚次年1月20日,高峰期12月上旬,持续3个月.产仔期最早4月1日,最晚8月14日,高峰期5月上旬,持续时间4个半月.繁殖率45.5%~100%,平均75.4±13.2%(n=21)。新生猴死亡率较低,新生猴性比(雌:雄)平均0.74±0.34(n=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种群生态 亚热带 龙虎山
下载PDF
龙虎山旅游资源评价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力 赵小敏 郝仕龙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83-288,共6页
开展龙虎山旅游资源的评价研究 ,是进行龙虎山旅游风景区开发宏观决策、制定龙虎山旅游区规划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该文采用资源价值、景点规模、旅游条件等综合指标 。
关键词 旅游资源评价 资源价值 景点规模 评价程序 评价方法 龙虎山
下载PDF
丹霞地貌景区安全格局的构建及实证研究——以龙虎山为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冯淑华 沙润 +2 位作者 刘成文 王红美 唐丽萍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0-135,共6页
丹霞地貌景区是一个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地区,随着旅游活动的深入开展,人类的干扰现象日益显著,维持景区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格局受到严重威胁.本文从地域综合体的角度,建立丹霞地貌景区"景观——生态——旅游"复合空间格局.通过... 丹霞地貌景区是一个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地区,随着旅游活动的深入开展,人类的干扰现象日益显著,维持景区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格局受到严重威胁.本文从地域综合体的角度,建立丹霞地貌景区"景观——生态——旅游"复合空间格局.通过对景观、生态和旅游等三大子系统的分析评价和空间整合,构建了景区安全格局,同时论述了构建中的理论和方法.根据该类地貌景观特点,对景观敏感度的评价方法进行了补充修正,并将地质灾害因子纳入生态环境脆弱性的评价中,然后以龙虎山仙水岩景区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霞地貌 安全格局 “景观——生态——旅游”复合空间格局 龙虎山
下载PDF
龙虎山丹霞地貌特征对道教文化传承之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志文 郭福生 +1 位作者 孙丽 张文秀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47-651,657,共6页
在野外考察并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龙虎山丹霞地貌及其组合与道教文化传承的内在关系,结果显示:丹霞地貌宏观上"色渥如丹、灿若明霞"的颜色契合了道教崇尚紫色与红色的文化心理,碧水丹山"圆、柔、平、静"的... 在野外考察并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龙虎山丹霞地貌及其组合与道教文化传承的内在关系,结果显示:丹霞地貌宏观上"色渥如丹、灿若明霞"的颜色契合了道教崇尚紫色与红色的文化心理,碧水丹山"圆、柔、平、静"的组合形态符合道教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思想理念;微观上枕山面水、俯临平原、左右丹山环卫的地貌组合特征符合道教"枕山环水面屏、气聚风藏"的风水理论;造型精美、形态逼真且种类丰富的微地貌为道教传说提供了丰富的自然原型。这些独特地貌及其组合使道教在龙虎山传承逾1900a,创造和传承了内涵丰富、底蕴深厚、影响深远的道教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虎山 丹霞地貌特征 道教文化传承
下载PDF
龙虎山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与新形势下的对策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志文 郭福生 +2 位作者 孙丽 黄宝华 周林图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209-214,共6页
文章介绍了龙虎山旅游资源的特色与类型,分析了现阶段的开发状况与存在问题,以此为基础探讨了新形势下旅游开发的对策,即根据自己的特色,坚持建设以碧水丹山、道教文化、崖墓文化等为主导,火山岩地貌、民俗文化、山水文化等旅游资源共... 文章介绍了龙虎山旅游资源的特色与类型,分析了现阶段的开发状况与存在问题,以此为基础探讨了新形势下旅游开发的对策,即根据自己的特色,坚持建设以碧水丹山、道教文化、崖墓文化等为主导,火山岩地貌、民俗文化、山水文化等旅游资源共同开发的综合性旅游景区,打造科学名山、数字名山、生态名山和文化名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虎山 旅游资源类型 开发现状 存在问题 开发对策
下载PDF
广西龙虎山植物功能群物种多样性垂直格局 被引量:3
19
作者 梁铭忠 蒋忠诚 +1 位作者 沈利娜 徐淑庆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1年第3期308-312,共5页
以样带法沿海拔梯度调查了广西龙虎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常绿植物功能群及落叶植物功能群物种多样性。垂直格局分析表明:乔木层α多样性垂直格局没有随海拔变化的明显规律;乔木层α多样性垂直格局在常绿植物功能群与落叶植物功能群之... 以样带法沿海拔梯度调查了广西龙虎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常绿植物功能群及落叶植物功能群物种多样性。垂直格局分析表明:乔木层α多样性垂直格局没有随海拔变化的明显规律;乔木层α多样性垂直格局在常绿植物功能群与落叶植物功能群之间差异较大,而在常绿植物功能群与群落物种多样性格局之间比较一致;乔木层β多样性垂直格局在群落、常绿植物功能群、落叶植物功能群之间大体一致;植物物种多样性垂直格局是垂直梯度上多种环境因子综合作用及不同植物功能群对垂直梯度环境因子不同响应的结果。地形和岩性的生态梯度分析表明:α多样性垂直格局与地形变化较一致,但没有随岩性变化而变化的明显规律;群落β多样性、落叶植物功能群β多样性与常绿植物功能群的β多样性垂直格局随岩性变化的趋势大体一致,但没有表现出随地形变化的明显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多样性 Β多样性 垂直格局 植物功能群 广西龙虎山
下载PDF
GIS在龙虎山旅游管理和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叶张煌 杨志 刘林清 《地理空间信息》 2006年第6期16-18,共3页
江西龙虎山以其秀美多姿的丹山碧水、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和千古未解的崖墓之谜而享誉海内外。近年来,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龙虎山在旅游管理和宣传方面略显滞后,阻碍了龙虎山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旅游地理信息系统(TGIS)在旅游业... 江西龙虎山以其秀美多姿的丹山碧水、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和千古未解的崖墓之谜而享誉海内外。近年来,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龙虎山在旅游管理和宣传方面略显滞后,阻碍了龙虎山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旅游地理信息系统(TGIS)在旅游业中的强大功能及广泛应用出发,探讨了GIS在龙虎山旅游管理和开发中的作用,并以MAPGIS为开发平台,设计开发了龙虎山旅游信息管理系统,以期能为龙虎山的旅游管理注入新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IS MAPGIS 组件式GIS 龙虎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