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CTA与3D-DSA对颅内动脉瘤影像诊断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徐睿 朱继 孙晓川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2029-2031,共3页
目的比较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3D-CTA)和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8年9月至2009年3月收治入院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79例,行3D-CTA、3D-DSA检查。研究并比较CTA和DSA影像特点。... 目的比较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3D-CTA)和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8年9月至2009年3月收治入院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79例,行3D-CTA、3D-DSA检查。研究并比较CTA和DSA影像特点。结果79例患者,阴性2例,余77例患者共检出83个动脉瘤。3D-DSA与3D-CTA准确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颅内动脉瘤影像学诊断上,3D-CTA和3D-DSA各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3D-CTA及3D-DSA影像诊断 被引量:2
2
作者 朱宗明 张宗军 +2 位作者 周长圣 贾传海 卢光明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97-1100,共4页
目的评价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及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双源CTA和DSA影像学资料,将其动脉瘤检出的敏感性、诊断符合率以及动脉瘤... 目的评价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及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双源CTA和DSA影像学资料,将其动脉瘤检出的敏感性、诊断符合率以及动脉瘤特征和载瘤血管的显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1例患者共检出动脉瘤56个。双源CTA检出49例54个动脉瘤,灵敏度为96.1%,符合率为97.4%;DSA检出49例54个动脉瘤,灵敏度为96.1%,符合率为97.9%。直径在3.1~5mm和5.1~10mm之间的动脉瘤的检出上,3D-CTA和3D-DSA相等。结论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上,3D-CTA和3D-DSA各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三维CT血管造影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ABCD^(3)评分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近期发生脑卒中的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钟才 韦英海 +2 位作者 欧阳强 庞霖霖 闫灵婉 《广西医学》 CAS 2022年第5期496-500,共5页
目的探讨ABCD^(3)评分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近期发生脑卒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20例TIA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ABCD^(3)评分和DSA检查。观察TIA患者入院后7 d内脑卒中的发生情况,采用Logis... 目的探讨ABCD^(3)评分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近期发生脑卒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20例TIA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ABCD^(3)评分和DSA检查。观察TIA患者入院后7 d内脑卒中的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BCD^(3)评分分级、DSA结果与TIA患者近期发生脑卒中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ABCD^(3)评分分级、DSA结果单独及二者联合预测TIA患者近期发生脑卒中的效果。结果220例患者中,有28例患者于入院后7 d内发生脑卒中,发生率为12.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BCD^(3)评分分级、DSA结果均与TIA患者近期发生脑卒中具有相关性(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BCD^(3)评分分级、DSA结果及二者联合预测TIA患者近期发生脑卒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9、0.782、0.854。结论ABCD^(3)评分联合DSA结果对TIA患者近期发生脑卒中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ABCD^(3)评分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脑卒中 近期 预测效果 联合
下载PDF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珑 刘建民 +6 位作者 洪波 许奕 王永春 赵文元 黄清海 张鑫 周晓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313-1315,共3页
目的 :评价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3D DSA)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 10 5个动脉瘤的 3D DSA与 2 D DSA图像进行比较 ,分析动脉瘤的形状、瘤颈的显示、血管内治疗的可行性、血管内治疗的工作角度及第一枚弹簧圈大小的... 目的 :评价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3D DSA)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 10 5个动脉瘤的 3D DSA与 2 D DSA图像进行比较 ,分析动脉瘤的形状、瘤颈的显示、血管内治疗的可行性、血管内治疗的工作角度及第一枚弹簧圈大小的选择。 结果 :与 2 D DSA相比 ,3D DSA能更清晰地显示动脉瘤的形状及瘤颈 ,更准确地判断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可行性 ,能提供多个血管内治疗的工作角度 ,使用 3D DSA能正确选择第一枚弹簧圈大小 ,准确判断动脉瘤的栓塞程度。结论 :3DDSA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能提供许多 2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血管内治疗 颅内动脉瘤 弹簧圈
下载PDF
三维容积重建技术在栓塞后颅内动脉瘤DSA随访中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5
5
作者 周兵 李明华 +3 位作者 王武 王珏 徐浩文 袁建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62-766,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容积重建技术(3D-VRT)在弹簧圈栓塞后颅内动脉瘤的DSA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介入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109例患者、共121枚颅内动脉瘤,术后所有患者均经历至少1次DSA随访。2名神经放射学专家分别对术后即刻和随访中的二维... 目的探讨三维容积重建技术(3D-VRT)在弹簧圈栓塞后颅内动脉瘤的DSA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介入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109例患者、共121枚颅内动脉瘤,术后所有患者均经历至少1次DSA随访。2名神经放射学专家分别对术后即刻和随访中的二维DSA造影(2D-DSA)、旋转血管造影(rotational angiography,RA)和3D-VRT成像进行分析,比较3种成像技术显示动脉瘤残留的能力。术后随访结果分为完全栓塞、瘤颈残留和瘤腔残留。若患者经历1次以上造影随访,评估最后一次随访结果。采用Kruskal-Wallis等级秩和检验对3种成像技术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Kappa检验评价2名观察者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121枚动脉瘤术后3D-VRT显示90枚完全栓塞,26枚瘤颈残留,5枚瘤腔残留。在随访造影中,2D-DSA发现完全栓塞、瘤颈残留和瘤腔残留分别为92枚、20枚和9枚,RA发现例数为86枚、23枚和12枚,3D-VRT为68枚、30枚和23枚,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52,P=0.0009)。2名观察者对于2D-DSA、RA和3D-VRT观察结果的Kappa值分别为0.545、0.582和0.748。结论 3D-VRT技术能够明显提高DSA造影随访中动脉瘤残留的检出率,值得在栓塞动脉瘤的造影随访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容积重建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旋转造影 随访
下载PDF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颅内小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杨显存 单萍 刘强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6期1055-1058,共4页
颅内动脉瘤作为临床常见的病症之一,其中针对直径小于3mm的微小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均具有一定的难度。近年来随着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的发展,明显提高了对颅内微小动脉瘤诊断的准确性和灵敏度,极大地降低了传统影像学检查和常... 颅内动脉瘤作为临床常见的病症之一,其中针对直径小于3mm的微小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均具有一定的难度。近年来随着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的发展,明显提高了对颅内微小动脉瘤诊断的准确性和灵敏度,极大地降低了传统影像学检查和常规DSA的漏诊率,成为诊断颅内动脉瘤新的金标准。本文综述了3D-DSA技术与传统影像学检查的对比及其在颅内小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瘤 三维重建 Three DIMENSION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3D-DSA)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分叉角度与分叉处动脉瘤形成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玮 何跃 +3 位作者 陈如东 李振强 杨勇 于加省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97-200,共4页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CA)分叉角度与分叉处动脉瘤的关系。方法选取成像质量较好的单侧MCA分叉处动脉瘤病人19例,应用3D-DSA造影获取三维图像,通过Philips三维工作站重建后获取患侧与健侧大脑中动脉分叉角度并进行同源配对t检验。结果患...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CA)分叉角度与分叉处动脉瘤的关系。方法选取成像质量较好的单侧MCA分叉处动脉瘤病人19例,应用3D-DSA造影获取三维图像,通过Philips三维工作站重建后获取患侧与健侧大脑中动脉分叉角度并进行同源配对t检验。结果患侧MCA分叉角度与健侧MCA分叉角度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0<0.05)。结论 MCA分叉处,分叉角度和动脉瘤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大脑中动脉分叉角度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三维重建技术在脑血管疾病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金山 《社区医学杂志》 2007年第04S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在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和治疗的价值。方法60例疑有脑血管病的患者均在3DDSA系统的操作床上行普通DSA,然后行三维重建成像处理,作出正确的诊断后,再根据3DDSA图片数据处理,拟定治疗方案。结果60例疑... 目的探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在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和治疗的价值。方法60例疑有脑血管病的患者均在3DDSA系统的操作床上行普通DSA,然后行三维重建成像处理,作出正确的诊断后,再根据3DDSA图片数据处理,拟定治疗方案。结果60例疑有脑血管病的患者行普通DSA检查,阳性率为90.0%,3DDSA处理后阳性率为95.0%。共确诊57例,其中脑动脉瘤29例,脑动静脉畸形16例,CCF 6例,烟雾病4例,血管狭窄2例。结论3DDSA能够提高脑血管病的检出率,明显优于普通DSA,对评价脑血管病的综合治疗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三维 脑血管病 显微手术
下载PDF
急诊三维CTA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治的应用
9
作者 周厚杰 刘宏斌 +2 位作者 郭强 郝建忠 庄奇敏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8年第19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急诊三维CTA(CT血管成像)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中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2008年间3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入院时行急诊三维CTA的临床资料。结果急诊三维CTA可绝大多数清晰显示颅内1~4级脑... 目的探讨急诊三维CTA(CT血管成像)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中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2008年间3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入院时行急诊三维CTA的临床资料。结果急诊三维CTA可绝大多数清晰显示颅内1~4级脑血管异常,包括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静脉畸形等。结论急诊三维CTA检查能快速发现颅内血管病变异常,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急诊 三维CTA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DSA)
下载PDF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中的价值
10
作者 赵广春 齐县伟 牛亚飞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7年第05Z期4-5,共2页
目的 评价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24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常规数字减影(2D-DSA)的基础上,再行3D-DSA技术,并进行三维重建,对其结果进行分析,以便确定血管内治疗的可行性、血... 目的 评价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24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常规数字减影(2D-DSA)的基础上,再行3D-DSA技术,并进行三维重建,对其结果进行分析,以便确定血管内治疗的可行性、血管内治疗的最佳工作角度及第一枚弹簧圈大小的选择、动脉瘤是否填密.结果 24例中,行3D-DSA技术共检出16例20个动脉瘤,与2D-DSA相比,3D-DSA技术能更清晰显示动脉瘤形状、瘤颈及其与载瘤动脉的关系,更准确判断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可行性,能提供血管内治疗的最佳工作角度,能正确决策第一枚弹簧圈大小的选择及准确判断动脉瘤栓塞程度.结论 3D-DSA对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能提供许多2D-DSA不能提供的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瘤 三维
下载PDF
3D-DSA与MSCTA在肾动脉狭窄检查中价值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顺强 郭濴 +1 位作者 史大鹏 任宇婧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4年第8期799-800,共2页
目的比较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imension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3D-DSA)与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CT angiography,MSCTA)在肾动脉狭窄检查中的应用价值,评价MSCTA在肾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优势。方法 50例拟... 目的比较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imension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3D-DSA)与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CT angiography,MSCTA)在肾动脉狭窄检查中的应用价值,评价MSCTA在肾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优势。方法 50例拟诊肾动脉狭窄患者,分别行肾动脉MSCTA及3D-DSA检查,比较2种方法在肾动脉狭窄程度诊断上的差异。结果 MSCTA诊断肾动脉狭窄〈50%者9例,≥50%~75%者21例,〉75%~99%者19例,完全闭塞1例;3D-DSA分别诊断11、20、18、1例;以3D-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MSCTA评价肾动脉狭窄程度的符合率为92%。结论 MSCTA诊断肾动脉狭窄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有创的3D-DSA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狭窄 多层螺旋CT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原文传递
颅内动脉瘤103例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丁小灵 任明山 +2 位作者 李淮玉 何玉圣 邓克学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0年3月我院10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发病、临床表现、影像资料。结果 103例患者中共查出126个颅内动脉瘤。其中单发84例,多发性颅内动脉瘤19例(15例有2个动脉瘤,...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0年3月我院10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发病、临床表现、影像资料。结果 103例患者中共查出126个颅内动脉瘤。其中单发84例,多发性颅内动脉瘤19例(15例有2个动脉瘤,4例有3个动脉瘤)。1例合并动静脉畸形,1例合并颈内动脉颅外段夹层动脉瘤,1例合并烟雾病。未破裂的颅内动脉瘤15例,占14.6%(15/103)。后交通动脉瘤最多见,占32.5%(41/126)。动脉瘤直径1.5~35mm不等,其中2.0~4.9mm者占61.9%(78/126)。结论 采用适宜的影像学检查及时诊断颅内动脉瘤并及时血管内治疗,可明显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磁共振血管造影 CT血管造影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