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料1,5-二硫杂螺[5,5]十一烷的合成
1
作者 黄秀锦 刘长春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46-347,350,共3页
以环己酮和1,3-丙二硫醇为原料,TiSiW12O40/TiO2作催化剂,合成了一种新型香料化合物1,5-二硫杂螺[5,5]十一烷,并用元素分析、IR、1H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n(环己酮)∶n(1,3-丙二硫醇)=1.0∶1.2,催化剂用量约为环己酮质量的4%,... 以环己酮和1,3-丙二硫醇为原料,TiSiW12O40/TiO2作催化剂,合成了一种新型香料化合物1,5-二硫杂螺[5,5]十一烷,并用元素分析、IR、1H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n(环己酮)∶n(1,3-丙二硫醇)=1.0∶1.2,催化剂用量约为环己酮质量的4%,反应3 h,目标产物的收率为86.5%。催化剂无需处理可直接重复使用8次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料 1 5一二硫杂螺[5 5]十一 合成
下载PDF
两种3,5-二氨基苯甲酰氨基脂肪酸的合成与表征
2
作者 李士锋 鞠军 +3 位作者 李红 聂鑫 廖春泉 于世钧 《辽宁化工》 CAS 2007年第11期745-747,760,共4页
以3,5-二硝基苯甲酰氯、4-氨基丁酸和11-氨基十一烷酸为原料,合成了两种超支化聚酰胺AB2型单体——4-(3,5-二氨基苯甲酰氨基)丁酸和11-(3,5-二氨基苯甲酰氨基)十一烷酸。改进了含有两个硝基的羧酸类化合物还原成氨基酸类化合物的方法,... 以3,5-二硝基苯甲酰氯、4-氨基丁酸和11-氨基十一烷酸为原料,合成了两种超支化聚酰胺AB2型单体——4-(3,5-二氨基苯甲酰氨基)丁酸和11-(3,5-二氨基苯甲酰氨基)十一烷酸。改进了含有两个硝基的羧酸类化合物还原成氨基酸类化合物的方法,采用钯炭催化加氢还原,简化了实验操作及后处理,产品收率达91.2%和93.8%。通过FT-IR、1H NMR和13C NMR对相关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3 5-二氨基苯甲酰氨基)丁酸 11-(3 5-二氨基苯甲酰氨基)十一 合成 表征
下载PDF
含手性轴的季戊四醇双缩醛的NMR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孙小强 于树玲 +3 位作者 杨扬 蒋卫华 黄华银 常丽萍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4-540,共7页
采用1D和2D梯度场NMR技术(包括1D1H NMR,13C NMR,DEPT,2D1H-1HCOSY,HSQC,HMBC),对3,3′-二(2,4-二氯苯基)-2,4,2′,4′-四氧杂螺[5.5]十一烷的4个亚甲基呈现的4组裂分峰进行了明确的归属,也对化合物中其它1H和13C NMR谱信号进行了全归属... 采用1D和2D梯度场NMR技术(包括1D1H NMR,13C NMR,DEPT,2D1H-1HCOSY,HSQC,HMBC),对3,3′-二(2,4-二氯苯基)-2,4,2′,4′-四氧杂螺[5.5]十一烷的4个亚甲基呈现的4组裂分峰进行了明确的归属,也对化合物中其它1H和13C NMR谱信号进行了全归属,为四氧杂螺双缩醛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提供了充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NMR) 归属 2D NMR 3 3′-二(2 4-二氯苯基)-2 4 2′ 4′-四氧杂螺 [5 5]十一
下载PDF
新型液晶材料主链聚缩醛螺胞二醚的合成 被引量:2
4
作者 梁娅 魏荣宝 张杰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54-657,共4页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利用苯甲醛与季戊四醇,合成了聚缩醛螺胞二醚的模型化合物3,9 二苯基 2,4,8,10 四氧杂螺[5·5] 十一烷,并在此基础上利用1,4 苯二甲醛与季戊四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成功地合成了标题化合物.考察了催化剂、反应物的摩...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利用苯甲醛与季戊四醇,合成了聚缩醛螺胞二醚的模型化合物3,9 二苯基 2,4,8,10 四氧杂螺[5·5] 十一烷,并在此基础上利用1,4 苯二甲醛与季戊四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成功地合成了标题化合物.考察了催化剂、反应物的摩尔比、带水剂、反应温度等对反应的影响,利用FTIR、HNMR对模型化合物及标题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标题产品的最高收率可达850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高分子 液晶材料 聚缩醛螺胞二醚 合成 结构表征 苯甲醛 季戊四醇 3 9-二苯基-2 4 8 10-四氧杂螺[5·5]-十一
下载PDF
硬棘软珊瑚醋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5
作者 于洋 刘真 +1 位作者 林文翰 季宇彬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研究硬棘软珊瑚醋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其中3个环丁烯内酯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S)-13-(2-羟基-3... 目的研究硬棘软珊瑚醋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其中3个环丁烯内酯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S)-13-(2-羟基-3,4-二甲基-5-氧代-2,5-二氢呋喃-2-基)十三烷酸(1)、(S)-11-(2-羟基-3,4-二甲基-5-氧代-2,5-二氢呋喃-2-基)十一烷酸(2)、羟基二氢博伏内酯(3);1个嘌呤类化合物,鉴定为1,3-二甲基黄嘌呤(4);7个甾体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孕甾-20-烯-3-酮(5)、孕甾-1,4,20-三烯-3-酮(6)、3β-羟基-孕甾-20-烯(7)、3β-羟基-孕甾-5,20-二烯(8)、20-羟基-孕甾-1,4-二烯-3-酮(9)、20-羟基-孕甾-1-烯-3-酮(10)、17β-羟基-雄甾-1-烯-3-酮(11)。结论环丁烯内酯类化合物是首次从该属软珊瑚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和2为新化合物,而硬棘软珊瑚醋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主要为甾体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棘软珊瑚 (S)-13-(2-羟基-3 4-二甲基 5 氧代-2 5-二氢呋喃-2-基)十三 (S)-11-(2-羟基-3 4-二甲基-5-氧代-2 5-二氢呋喃-2-基)十一 羟基二氢博伏内酯 环丁烯内酯类 嘌呤类 甾体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