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veolar cleft reconstruction with vomerine bone:two surgical procedures in one step:a case series
1
作者 Luca Autelitano Maria Costanza Meazzini 《Plastic and Aesthetic Research》 2023年第1期643-655,共13页
Aim:Iliac crest(IC)is the most common source of bone for alveolar cleft repair,as it allows for harvesting a large amount of cancellous bone with a high rate of favorable outcomes.Its drawback is the donor-site morbid... Aim:Iliac crest(IC)is the most common source of bone for alveolar cleft repair,as it allows for harvesting a large amount of cancellous bone with a high rate of favorable outcomes.Its drawback is the donor-site morbidity.We propose a new technique for alveolar cleft grafting using vomerine bone(VB),which,through bone grafting,reconstructs the alveolus with the VB and simultaneously corrects the nasal septum deviation.Method:We performed 18 alveolar reconstructions with VB in patients with a small bony defect and septal deviation,which would benefit from septoplasty.A matched control group with IC bone grafting was selected.Panoramic X-rays were used for vertical assessment of ossification with the Bergland scale and CT scans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thickness of the grafted area in the VB and IC groups and compared with an independent samples T-test.A paired T-test compared angular measurements of the septal deviation pre-and post-vomerine grafting.Results:All grafts healed uneventfully,with no complications at the donor site and respiratory function was improved.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ossification height between VB and IC,the alveolar thickness at the occlusal and middle third was higher with IC.Septal deviation was reduced significantly.Conclusion:Alveolar graft from VB seems to be a viable alternative to IC in patients who present with a mild bony alveolar defect in addition to septal deviation,allowing combined procedures while reducing the morbidity of the donor s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veolar cleft bone graft vomerine bone SEPTOPLASTY
原文传递
Assessment of alveolar defect volume in unilateral cleft lip and palate patients using a free software program
2
作者 Patricia Picolli Luciane Macedo de Menezes +2 位作者 Márcia Brucker Fabiane Azeredo Susana Maria Deon Rizzatto 《Open Journal of Stomatology》 2013年第9期31-36,共6页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alveolar defect volume in unilateral cleft lip and palate (UCLP) subjects using computed tomography (CT) and a free software program to evaluate the intra- and inter-rater m...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alveolar defect volume in unilateral cleft lip and palate (UCLP) subjects using computed tomography (CT) and a free software program to evaluate the intra- and inter-rater measurements, and to compare the cleft volume between age and affected side. The sample of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consisted of 20 UCLP individuals, 12 boys and 8 girls, mean age 10.3 ± 2.4 years at the beginning of orthodontic treatment. All subjects required alveolar bone grafting. CT scans of the cleft area were obtained prior to secondary bone grafting, and were analyzed using Image J. software program. The cleft volume was calculated based on axial cross-sectional CT images by two raters (orthodontist and radiologist) and by the same rater (orthodontist) at two different moments. Linear mixed model, Bland-Altman, Pearson’s and 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CC) were used. The mean cleft volume was 7.53 ± 1.55 mm3. The intra- and inter-rater measurements were reproducible (ICC = 0.976 and 0.963, respectively)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left volume related to age or cleft location. The assessment of cleft volume in UCLP using CT images and a free software program was a reproducible metho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relation between alveolar defect volume and age or cleft lo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veolar Process cleft PALATE COMPUTED Tomography VOLUMETRIC ASSESSMENT
下载PDF
牙槽突裂患者的牙种植治疗现状与研究进展
3
作者 戴雨薇 兰嵘 +1 位作者 吴轶群 王凤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4年第5期486-491,共6页
唇腭裂是常见的颌面部先天性发育异常,通常伴有牙槽突裂及天然牙缺失。牙槽突裂缺牙患者的传统修复常采用固定或可摘局部义齿治疗。随着骨移植和牙种植技术的出现,唇腭裂序列治疗中可采用牙种植修复技术以实现更为理想的功能和美学效果... 唇腭裂是常见的颌面部先天性发育异常,通常伴有牙槽突裂及天然牙缺失。牙槽突裂缺牙患者的传统修复常采用固定或可摘局部义齿治疗。随着骨移植和牙种植技术的出现,唇腭裂序列治疗中可采用牙种植修复技术以实现更为理想的功能和美学效果。然而,目前针对牙槽突裂患者的骨增量手术方案缺乏统一标准,患者早期不同的治疗方案会导致牙槽突裂骨增量区剩余骨量和形态存在差异,进而影响该区域种植体的植入。本文将对牙槽突裂患者的骨移植方案及其对后续牙种植修复的影响、唇腭裂患者牙种植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以及常见的治疗挑战进行概述,旨在促进唇腭裂患者获得更为理想的治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牙槽突裂 口腔种植 骨移植 骨重建
下载PDF
脱钙人牙基质材料辅助髂骨移植修复牙槽突裂的临床效果
4
作者 王改改 马平生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10期1247-1248,共2页
目的探讨脱钙人牙基质材料辅助髂骨移植修复牙槽突裂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牙槽突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髂骨松质骨移植治疗,观察组给予脱钙人牙基质材料辅助髂骨松质骨移植治疗,比较两组的修复成功率、咀嚼能力以及牙槽骨密度... 目的探讨脱钙人牙基质材料辅助髂骨移植修复牙槽突裂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牙槽突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髂骨松质骨移植治疗,观察组给予脱钙人牙基质材料辅助髂骨松质骨移植治疗,比较两组的修复成功率、咀嚼能力以及牙槽骨密度。结果观察组的修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内的MASA评分、牙槽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脱钙人牙基质材料辅助髂骨移植治疗牙槽突裂可显著提升修复成功率,改善患者的咀嚼能力,提升牙槽骨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骨移植 脱钙人牙基质 牙槽突裂 咀嚼能力 牙槽骨密度
下载PDF
小丑照护对唇腭裂伴牙槽突裂患儿及其照顾者干预效果的影响
5
作者 徐筱璐 胡万娟 +3 位作者 戚利莉 张瑾 张然 史亚伟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161-166,共6页
目的:探索小丑照护对唇腭裂伴牙槽突裂患儿及其照顾者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21年6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行唇腭裂伴牙槽突裂手术患儿104例,对照组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术后1个月内进行常规电话随访,观察组实施基于小丑照护... 目的:探索小丑照护对唇腭裂伴牙槽突裂患儿及其照顾者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21年6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行唇腭裂伴牙槽突裂手术患儿104例,对照组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术后1个月内进行常规电话随访,观察组实施基于小丑照护理念的干预方案,分为入院至术前1天、手术当天、术后第1天至出院、出院后1个月共4个阶段,评价干预后患儿的疼痛程度、焦虑情绪、生活质量、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患儿及其照顾者的焦虑情绪。结果:术后第3、5天,观察组患儿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7天,观察组患儿及其家属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丑照护能有效减轻唇腭裂伴牙槽突裂患儿术后疼痛,提高患儿生活质量,缓解患儿及其家属的焦虑情绪,促进疾病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牙槽突裂 小丑照护 儿童 家庭照顾者
下载PDF
骨钉骨膜联合髂骨松质骨植骨术修复替牙期唇腭裂牙槽突裂效果评价
6
作者 唐坤伦 何晓玲 陈丹 《上海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426-431,共6页
目的:评价骨钉骨膜联合髂骨松质骨植骨术修复替牙期唇腭裂牙槽突裂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62例替牙期唇腭裂牙槽突裂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式分为对照组(单纯髂骨松质骨植骨,n=42)和试验组(骨钉骨膜联合髂... 目的:评价骨钉骨膜联合髂骨松质骨植骨术修复替牙期唇腭裂牙槽突裂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62例替牙期唇腭裂牙槽突裂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式分为对照组(单纯髂骨松质骨植骨,n=42)和试验组(骨钉骨膜联合髂骨松质骨植骨,n=40)。比较2组植骨区存活骨量体积、移植骨整体和不同植骨区吸收率、植骨成功率、植骨成活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术后3、9个月植骨区存活骨量体积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且2组术后9个月植骨区存活骨量体积与术后3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3、9个月及3~9个月的移植骨吸收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且2组术后9个月移植骨吸收率与3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3、9个月鼻腔侧1/2区、牙槽嵴侧1/2区、唇侧1/2区和腭侧1/2区移植骨吸收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2组牙槽嵴侧1/2区移植骨吸收率显著高于鼻腔侧1/2区,腭侧1/2区显著高于唇侧1/2区(P<0.05)。试验组植骨成功率、植骨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钉骨膜联合髂骨松质骨植骨术可有效修复替牙期唇腭裂牙槽突裂,降低骨吸收率和并发症,提高成骨效果。术后骨量吸收主要发生于术后3个月内,且主要发生于牙槽嵴顶区、腭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钉 骨膜 髂骨松质骨植骨术 唇腭裂 牙槽突裂
下载PDF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不同材料植骨前后对上颌扩弓效应影响的生物力学分析
7
作者 王晓宇 王昊 厉松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92-96,共5页
目的探讨模拟采用不同材料进行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植骨前后,对上颌扩弓效应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选取1名11岁女性右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的CBCT数据,利用Ansys软件建立独立的上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以及模拟使用不同材料植骨后的上颌骨模型,... 目的探讨模拟采用不同材料进行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植骨前后,对上颌扩弓效应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选取1名11岁女性右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的CBCT数据,利用Ansys软件建立独立的上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以及模拟使用不同材料植骨后的上颌骨模型,对比分析各观察节点在三维方向上的位移及应力分布特征。结果植骨前扩弓效果显著、牙槽嵴前段扩弓量大于后段;而植骨后可产生扩弓效果,但扩弓幅度明显小于植骨前,且牙槽嵴后段扩弓量大于前段。植骨后各组的扩弓量随着材料弹性模量的减小而增加。植骨前扩弓应力主要集中于双侧牙槽嵴后段,并沿颧牙槽嵴支柱分布;植骨后扩弓牙槽嵴前段出现应力集中区并与后段相延续。植骨后各组的应力值随着材料弹性模量的升高而增加。结论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植骨前的扩弓效应优于植骨后,植骨前扩弓可将施加的扩弓力后移,而植骨后扩弓可将施加的扩弓力前移。在满足植骨要求的前提下,选择弹性模量小的材料可使上颌获得更大的扩弓量且承受较小的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上颌扩弓 牙槽嵴植骨 三维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牙槽突裂植骨术后的植骨效果评价 被引量:17
8
作者 吴军 王国民 +2 位作者 钱玉芬 毕玉升 陈振琦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4-286,共3页
目的通过牙CT的扫描及Matlab7.0软件的应用,评价牙槽突裂植骨术后的骨缺损区的体积变化。方法选取11名单侧完全性牙槽突裂患者,应用牙CT扫描及Matlab7.0软件计算植骨前和植骨后3个月的牙槽突裂空隙体积和所植入骨的体积,并计算术前后体... 目的通过牙CT的扫描及Matlab7.0软件的应用,评价牙槽突裂植骨术后的骨缺损区的体积变化。方法选取11名单侧完全性牙槽突裂患者,应用牙CT扫描及Matlab7.0软件计算植骨前和植骨后3个月的牙槽突裂空隙体积和所植入骨的体积,并计算术前后体积比值。结果植骨术后骨桥的体积与植骨前牙槽突裂隙的体积比值,最大值可达114.99%,最小值仅有13.36%,平均数为71.80%,变异系数为47.987。结论植骨后存活的骨桥体积变化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突裂 骨体积 植骨
下载PDF
小切口自体髂骨骨松质修复牙槽嵴裂及口鼻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陆斌 顾晓明 +2 位作者 孙沫逸 何黎升 封兴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28-431,共4页
目的 :分析小切口自体髂骨骨松质修复牙槽嵴裂的手术方法及影响植骨成功的因素。方法 :对同一术者所行牙槽嵴裂植骨术的唇腭裂患者 2 2例进行临床研究 ,所有患者均有术前及术后 6个月以上的完整资料。探讨植骨区X线影像的临床分级与手... 目的 :分析小切口自体髂骨骨松质修复牙槽嵴裂的手术方法及影响植骨成功的因素。方法 :对同一术者所行牙槽嵴裂植骨术的唇腭裂患者 2 2例进行临床研究 ,所有患者均有术前及术后 6个月以上的完整资料。探讨植骨区X线影像的临床分级与手术年龄、手术类型、裂隙类型等的关系。结果 :①植入骨成活率95 .8% ,临床成功率 91.7% ;② 18岁以上年龄组、完全性唇腭裂组、双侧唇腭裂组患者植骨的临床成功率相对较低 ;③本组病例均采用小切口 ,以骨移植用圆筒形取骨器切取髂骨骨松质 ,局部创伤小 ,术后疼痛轻。结论 :①以骨移植用圆筒形取骨器通过小切口切取自体髂骨骨松质是进行牙槽嵴裂植骨的一种良好方法 ;②良好植骨床的形成和植骨区无张力的严密缝合是保证牙槽嵴裂植骨成功的关键 ;植骨时机是植骨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③牙槽嵴裂的植骨效果与手术年龄、裂隙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 自体髂骨骨松质 修复 牙槽嵴裂 口鼻瘘 临床研究
下载PDF
牙槽突裂植骨吸收率的测量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勇 杨育生 +2 位作者 吴忆来 梁赟 王国民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8-311,共4页
目的: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比较牙槽突裂植骨术后不同时间骨量的变化及吸收率。方法:选取单侧完全性牙槽突裂患者,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患者术前牙槽突裂隙,利用GE AW4.1软件感兴趣区(ROI)体积测量法对其术后1周、3个月、6个月的牙槽部植骨... 目的: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比较牙槽突裂植骨术后不同时间骨量的变化及吸收率。方法:选取单侧完全性牙槽突裂患者,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患者术前牙槽突裂隙,利用GE AW4.1软件感兴趣区(ROI)体积测量法对其术后1周、3个月、6个月的牙槽部植骨进行体积测量,获得体积变化数据。结果:术后3个月,植入骨量丧失35.74%;术后6个月,植入骨量丧失55.89%,且在牙槽部颊侧形成良好骨桥的前提下,植入骨在空间上仍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在腭侧较少有骨桥形成。结论:牙槽突裂植入骨存在一定吸收,而且随着时间推移,骨量吸收相应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突裂 三维重建 ROI体积测量法
下载PDF
大龄腭裂患者同期腭裂修复与齿槽嵴裂植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11
作者 毛驰 马莲 李晓京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23-325,共3页
目的 :探讨 8岁以上单侧完全性腭裂患者同期腭裂修复与齿槽嵴裂植骨的可行性及植骨效果。方法 :对 38例同期腭裂修复与齿槽嵴裂植骨的腭裂患者作回顾性研究。患者年龄 8~ 2 4岁 ,平均年龄为 14 7岁。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恢复... 目的 :探讨 8岁以上单侧完全性腭裂患者同期腭裂修复与齿槽嵴裂植骨的可行性及植骨效果。方法 :对 38例同期腭裂修复与齿槽嵴裂植骨的腭裂患者作回顾性研究。患者年龄 8~ 2 4岁 ,平均年龄为 14 7岁。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恢复和创口愈合情况。术后随访 12月以上 ,对随访的X线片进行植骨效果的客观评价。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 ,平均手术时间比单纯改良兰氏腭裂修复手术多 37min ,没有明显增加术中出血量 ,患者术后恢复好 ,无创口感染和植入骨暴露 ,植骨的临床成功率为 89 5 % ,与单纯齿槽嵴裂植骨相近。结论 :大龄腭裂患者的同期腭裂修复和齿槽嵴裂植骨是安全和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齿槽嵴裂 植骨 修复
下载PDF
锥形束CT在评估牙槽突裂骨缺损体积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2
作者 何锦泉 欧阳可雄 +5 位作者 王朝俭 张君伟 黄珞 王伟奇 陈伦秋 朴正国 《口腔疾病防治》 2016年第5期293-296,共4页
目的研究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在牙槽突裂植骨修复术前预测植骨量的准确性。方法选择14例单侧牙槽突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通过CBCT扫描获取患者上颌骨影像数据并导入Mimics软件,用该软件测量牙槽突裂骨缺损体积。在术中通过5 m... 目的研究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在牙槽突裂植骨修复术前预测植骨量的准确性。方法选择14例单侧牙槽突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通过CBCT扫描获取患者上颌骨影像数据并导入Mimics软件,用该软件测量牙槽突裂骨缺损体积。在术中通过5 mL注射器测量植入牙槽突裂隙中的松质骨骨量,获得牙槽突裂骨缺损的实际体积,并与术前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4例患者接受了牙槽突裂植骨术,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前用CBCT和Mimics软件测量得到的牙槽突裂骨缺损体积为(2.78±0.70)mL,术中实际测量得到的牙槽突裂骨缺损体积为(2.88±0.70)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CBCT预测牙槽突裂骨缺损体积准确率为(95.09±2.56)%。结论术前CBCT结合Mimics软件可精确计算牙槽突裂骨缺损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突裂 骨移植 骨缺损 体积测量 锥形束CT
下载PDF
倍骼生修复牙槽突裂的初步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3
作者 袁奎封 来庆国 +4 位作者 綦成 郭秀会 石荣纪 徐欣 魏奉才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65-468,共4页
目的:观察人工骨修复材料-倍骼生治疗牙槽突裂的临床效果。方法:牙槽突裂患者39例,年龄6~12岁,随机分成2组,A组25例,用自体髂骨松质骨行牙槽突裂移植修复;B组14例,应用倍骼生修复牙槽突裂。结果:A、B两组牙槽突裂植骨区X线片均示成骨良... 目的:观察人工骨修复材料-倍骼生治疗牙槽突裂的临床效果。方法:牙槽突裂患者39例,年龄6~12岁,随机分成2组,A组25例,用自体髂骨松质骨行牙槽突裂移植修复;B组14例,应用倍骼生修复牙槽突裂。结果:A、B两组牙槽突裂植骨区X线片均示成骨良好,尖牙可在植骨区萌出。经统计学分析,A、B两组牙槽突裂植骨术的临床治疗成功率无显著差别,但不同牙槽突裂类型的临床治疗成功率有显著差别,即完全性牙槽突裂的临床治疗成功率显著低于单纯性牙槽突裂组。结论:新型骨修复生物活性材料倍骼生修复牙槽突裂骨性裂隙区可以成骨,尖牙可在移植区萌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突裂 人工合成材料 髂骨 倍骼生
下载PDF
唇腭裂合并的单侧牙槽突裂大鼠模型的建立和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许悦 陈振琦 +2 位作者 吴军 李壬媚 刘广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11-1114,1142,共5页
目的建立唇腭裂合并的上颌骨缺损(牙槽突裂)大鼠模型,并研究其稳定性。方法以7周龄SD大鼠作为实验对象,于右侧上颌制备4mm×4mm×3mm的牙槽突裂,模拟建立唇腭裂合并的上颌骨缺损大鼠模型。根据术后骨缺损区的处理方式将模型大... 目的建立唇腭裂合并的上颌骨缺损(牙槽突裂)大鼠模型,并研究其稳定性。方法以7周龄SD大鼠作为实验对象,于右侧上颌制备4mm×4mm×3mm的牙槽突裂,模拟建立唇腭裂合并的上颌骨缺损大鼠模型。根据术后骨缺损区的处理方式将模型大鼠分为对照组(骨缺损区不予特殊处理)和实验组(骨缺损区予以骨蜡填塞),每组10只。两组大鼠分别于术毕即刻和术后4、8周时点分批处死后制备模型标本;利用显微CT(MicroCT)进行三维重建,观察和定量检测骨缺损区新骨形成情况,分析和比较两组模型的稳定性。结果 MicroCT三维图像重建显示,在术后8周时点,对照组有大量新骨充填于缺损区,缺损区明显缩小;而实验组仅断端边缘有少量新骨形成,缺损区无明显缩小。定量分析显示,对照组和实验组术后4周时点的新骨形成百分比分别为54.35%和16.53%,术后8周时点的新骨形成百分比分别为93.12%和29.30%,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建立模拟唇腭裂合并的上颌骨缺损(牙槽突裂)大鼠模型,利用骨蜡填塞骨缺损区能显著提高模型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突裂 植骨 显微CT
下载PDF
颏部骨移植修复牙槽裂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祖兵 钟林生 +2 位作者 傅豫川 黄洪章 李宏礼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5-128,共4页
16例单侧唇腭裂伴牙槽裂和1例双侧唇腭裂伴牙槽裂患者,用下颌正中联合区骨移植修复牙槽裂,术后随访时间平均18个月。术后6个月,咬合X线片证明移植骨完全愈合,再造牙槽突的形态满意且无牙周并发症。手术后6个月X线片见供区... 16例单侧唇腭裂伴牙槽裂和1例双侧唇腭裂伴牙槽裂患者,用下颌正中联合区骨移植修复牙槽裂,术后随访时间平均18个月。术后6个月,咬合X线片证明移植骨完全愈合,再造牙槽突的形态满意且无牙周并发症。手术后6个月X线片见供区愈合。下颌骨正中联合区骨移植有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手术时间短而且可避免供区瘢痕等优点。本研究结果表明下颌正中联合区骨可用作为整复牙槽裂的供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移植 牙槽裂 唇腭裂
下载PDF
先天性单侧完全性牙槽突裂患者植骨后上唇高度及鼻翼基底的改变 被引量:5
16
作者 焦建军 柴丛娜 +3 位作者 靳书滨 张学强 马超 李慧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46-1250,共5页
背景:牙槽突裂植骨是目前常见的修复唇腭裂患者牙槽突骨缺损的方法,但是在国内,关于牙槽突裂植骨对上唇高度改变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测量牙槽突裂植骨后上唇及鼻翼基底的改变情况。方法:46例确诊为先天性单侧牙槽突裂的患者(平均年龄... 背景:牙槽突裂植骨是目前常见的修复唇腭裂患者牙槽突骨缺损的方法,但是在国内,关于牙槽突裂植骨对上唇高度改变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测量牙槽突裂植骨后上唇及鼻翼基底的改变情况。方法:46例确诊为先天性单侧牙槽突裂的患者(平均年龄为9.85岁),这些患者均采用自体髂骨作为供骨源,平均植入骨量为2.98 cm^3。通过统一的照相方法,获得患者的正面照、侧面照及仰头鼻底照。通过对患者面部固定位置的点进行测量,对患者的上唇高度、上唇投影、鼻翼基底植骨前比例指数和植骨后比例指数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随访时间为6个月,结果显示,上唇高度5组测量数据均显示牙槽突裂植骨后上唇高度显著延长,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上唇投影测量数据显示上唇投影后更加明显,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鼻翼基底4组测量数据中,有3组数据显示牙槽突裂植骨后鼻翼基底显著抬高,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果提示,在单侧完全性牙槽突裂患者中,通过牙槽突裂植骨可抬高鼻翼基底及延长上唇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突 唇裂 骨移植 组织工程 组织构建 骨组织工程 先天性单侧完全性牙槽突裂 植骨 上唇高度 鼻翼基底 比例指数
下载PDF
64层三维CT骨量预测在牙槽突裂植骨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习伟宏 邵益森 +1 位作者 严俊峰 王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63-666,共4页
目的:研究64层三维CT在牙槽突裂植骨修复术前预测植骨量的准确性。方法:对12例行牙槽突裂植骨修复术的患者术前利用64层三维CT测量牙槽突裂缺损体积,术中用印模排水法测量实际牙槽突缺损体积,对所得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术中排水法... 目的:研究64层三维CT在牙槽突裂植骨修复术前预测植骨量的准确性。方法:对12例行牙槽突裂植骨修复术的患者术前利用64层三维CT测量牙槽突裂缺损体积,术中用印模排水法测量实际牙槽突缺损体积,对所得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术中排水法测量实际牙槽突缺损体积与术前CT预测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体积测量结果之间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0.998,P<0.01)。术前CT预测牙槽突缺损体积准确性为(96.78±1.96)%。结论:术前64层三维CT扫描可较精确地计算牙槽突裂缺损的体积,可用于预测植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CT 体积测量 牙槽突裂
下载PDF
扩弓后单侧完全性牙槽突裂的骨移植修复 被引量:7
18
作者 任战平 李锦峰 +4 位作者 文星 周洪 文抑西 范建谊 刘建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6年第2期164-165,i0006,共3页
目的:研究单侧完全性牙槽突裂畸形患者扩弓后骨移植修复的效果,为唇腭裂序列治疗后期正畸和正颌外科治疗提供临床基础。方法:对23例恒牙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伴发牙弓狭窄的牙槽突裂畸形患者进行快速扩弓并保持半年后,采用自体髂骨松... 目的:研究单侧完全性牙槽突裂畸形患者扩弓后骨移植修复的效果,为唇腭裂序列治疗后期正畸和正颌外科治疗提供临床基础。方法:对23例恒牙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伴发牙弓狭窄的牙槽突裂畸形患者进行快速扩弓并保持半年后,采用自体髂骨松质骨颗粒移植修复进行研究,对术后随访的X线片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临床应用该方法治疗23例牙槽突裂患者,术后随诊3个月以上,临床观察牙槽突裂已修复,X线片显示骨密度接近正常骨质,移植骨块清晰可见,有较好的术后愈合效果。结论:正畸扩弓技术牙槽突裂骨移植修复术是唇腭裂序列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矫治伴有牙槽突裂的上牙弓缩窄畸形的唇腭裂患者,应在植骨手术前行扩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突裂 扩弓 骨移植
下载PDF
Bio-Oss与引导骨再生胶原膜联合植入牙槽嵴裂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霍峰 计福忠 +4 位作者 王峰 徐晓清 王笑茹 陈启新 张晓维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40-241,共2页
目的 观察进入青春期唇腭裂的患者鼻畸形修复及牙槽嵴裂同期植入天然多孔骨无机材料 (Bio -Oss)及可吸收双层生物胶原膜 (Bio -Gide)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30例同期行牙槽嵴裂植入天然多孔骨无机材料及可吸收双层生物胶原膜与鼻畸形修... 目的 观察进入青春期唇腭裂的患者鼻畸形修复及牙槽嵴裂同期植入天然多孔骨无机材料 (Bio -Oss)及可吸收双层生物胶原膜 (Bio -Gide)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30例同期行牙槽嵴裂植入天然多孔骨无机材料及可吸收双层生物胶原膜与鼻畸形修复进行研究 ,对术后随访的X线片进行效果客观评价。结果 随访 6~ 12月 ,其中 1例拆线后牙龈处伤口裂开 ,但无Bio -Oss颗粒脱出 ,经换药伤口愈合。其余效果满意。结论 对于错过植骨最佳时期进入青春期的患者 ,牙槽嵴裂植入天然多孔骨无机材料能够代替植入的松质骨 ,避免再开辟第二术区给患者造成痛苦 ,联合应用可吸收双层生物胶原膜 ,进一步保障了植入天然多孔骨无机材料的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OSS 引导 骨再生 胶原膜 牙槽嵴裂 临床观察 唇腭裂
下载PDF
唇腭裂患者牙槽突裂的修复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18
20
作者 吴军 钱玉芬 王国民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351-354,共4页
本文对牙槽突裂修复的历史、修复时间、植骨材料的选择、植骨效果及与正畸治疗的关系进行了综述,对牙槽突裂植骨的评价和正畸治疗的新方法进行分析,对牙槽突裂患者的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 牙槽突裂 植骨 正畸治疗 唇腭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