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6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mplatzer动脉导管封堵器-Ⅱ治疗伴发主动脉窦脱垂室间隔缺损患儿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左超 陈智 +4 位作者 肖云彬 杨舟 王祥 王野峰 向金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探讨Amplatzer动脉导管封堵器(ADO)-Ⅱ治疗伴发主动脉窦脱垂室间隔缺损(VSD)患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9月于湖南省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94例伴发主动脉窦脱垂VSD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60例,女34例,年龄为(4.7±... 目的探讨Amplatzer动脉导管封堵器(ADO)-Ⅱ治疗伴发主动脉窦脱垂室间隔缺损(VSD)患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9月于湖南省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94例伴发主动脉窦脱垂VSD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60例,女34例,年龄为(4.7±3.1)岁;主动脉窦轻中度脱垂83例,VSD为(4.12±0.97)mm,重度脱垂11例,VSD为(4.95±0.51)mm;VSD类型为膜周部54例,嵴内以上40例。分析VSD大小、主动脉窦脱垂程度与ADO-Ⅱ选择的关系,以及术后中期主动脉瓣反流、残余漏变化,明确ADO-Ⅱ对此类患儿的适用性。结果术后中期最终存留主动脉瓣轻度反流6例,多发于使用4-4 mm、5-4 mm型ADO-Ⅱ封堵器;残余漏10例,主要发生于使用5-4 mm、6-4 mm型封堵器。结论ADO-Ⅱ封堵器在置入形态良好状况下,适用于VSD<6 mm伴主动脉窦脱垂患儿。术后有一定的残余漏和主动脉脉瓣反流发生,但能满足介入治疗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主动脉窦脱垂 amplatzer动脉导管封堵器-Ⅱ
下载PDF
50岁以上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潘欣 关韶峰 +2 位作者 崔克俭 吴卫华 方唯一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480-483,共4页
目的评价经导管Amplatzer房间隔封堵器(ASO)治疗50岁以上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50岁以上ASD患者,与同期132例50岁以下ASD患者进行对照。两组术前均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筛查确定诊断,并评估右房... 目的评价经导管Amplatzer房间隔封堵器(ASO)治疗50岁以上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50岁以上ASD患者,与同期132例50岁以下ASD患者进行对照。两组术前均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筛查确定诊断,并评估右房右室内径和肺动脉收缩压,封堵前经食管超声(TEE)评价缺损大小和与周边组织关系。所有病例在透视及超声引导下经导管置入ASO堵闭ASD,并在术后3个月内随访超声检查。结果TEE测定ASD直径及球囊测定ASD伸展径两组无差异(P分别为0.22和0.07),但术前肺动脉收缩压50岁以上组较高(P<0.05)。两组中分别有40例(4041,97.5%)和127例(127132,96.2%)封堵成功。50岁以上组发生术中心脏压塞2例和术后心衰加重1例,50岁以下组发生封堵器脱落2例,前组患者在介入术中及随访早期更易发生缓慢性心律失常和房性心律失常(P分别为0.05和0.03)。两组术后心超随访示右房、右室内径分别由术前(46.6±8.9)mm、(49.1±10.2)mm和(40.9±9.5)mm、(42.2±8.6)mm缩小至(37.7±9.0)mm、(40.6±12.3)mm和(33.2±10.1)mm、(34.2±9.0)mm,肺动脉收缩压由术前(50.5±13.8)mmHg和(38.6±11.3)mmHg下降至(39.2±12.6)mmHg和(31.2±14.1)mmHg,均较术前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Amplatzer封堵器治疗50岁以上ASD患者的技术成功率与年轻患者相仿,短期疗效确切。但术中并发症相对较多,应规范操作程序。而封堵术后中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封堵术 老年 amplatzer封堵器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50岁以上 介入治疗 amplatzer房间隔封堵器 临床分析 肺动脉收缩压 ASD直径 继发孔房间隔缺损
下载PDF
Amplatzer第Ⅱ代血管塞封堵膜周型室间隔缺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郭颖 刘廷亮 +2 位作者 余志庆 黄美蓉 高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84-287,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Amplatzer第Ⅱ代血管塞介入治疗膜周型室间隔缺损(VSD)的可行性。方法5例膜周型VSD患儿均采用Amplatzer第Ⅱ代血管塞进行封堵。封堵后行左心室、升主动脉造影以及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评价疗效,术后24 h和1... 目的:探讨应用Amplatzer第Ⅱ代血管塞介入治疗膜周型室间隔缺损(VSD)的可行性。方法5例膜周型VSD患儿均采用Amplatzer第Ⅱ代血管塞进行封堵。封堵后行左心室、升主动脉造影以及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评价疗效,术后24 h和1、3、6个月进行心电图、心脏彩超随访观察。结果心脏超声及左心室造影示膜周型VSD,左室面6.4~9.0 mm,部分假性室隔瘤形成,右室面分流口为2.1~2.9 mm,VSD上缘距主动脉瓣2.1~3.8 mm。每例患儿均置入1枚Amplatzer第Ⅱ代血管塞,置入的血管塞直径为4~10 mm,平均(6.8&#177;2.3) mm。术毕即刻造影检查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示1例患儿装置下缘存在细丝残余分流,术后1个月复查时残余分流消失。其余患儿封堵器位置、形态良好,无残余分流。所有患儿心电图检查均为窦性心律,无新出现的房室传导阻滞或束支传导阻滞。结论 Amplatzer第Ⅱ代血管塞可用于一些特殊类型尤其是伴有长管状的假性室隔瘤形成的VSD的介入治疗,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amplatzer第Ⅱ代血管塞 介入 amplatzer VASCULAR plugⅡ
下载PDF
Amplatzer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46例围术期护理体会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桂芝 曹国荣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9期81-81,共1页
关键词 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amplatzer封堵术 先天性心脏病 amplatzer封堵装置 治疗 围术期 先心病
下载PDF
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0
5
作者 宋治远 何国祥 +7 位作者 舒茂琴 胡厚源 迟路湘 张萍 仝识非 程训民 冉擘力 姚青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37-639,共3页
目的 评价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房间隔缺损 (ASD)及动脉导管未闭 (PDA)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5 0例(男 2 3例、女 2 7例 ,年龄 3~ 64岁 )中ASD 19例、PDA 3 1例 ,按常规在局麻或全麻下完成心导管检查及造影。ASD封堵时先用测量球囊... 目的 评价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房间隔缺损 (ASD)及动脉导管未闭 (PDA)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5 0例(男 2 3例、女 2 7例 ,年龄 3~ 64岁 )中ASD 19例、PDA 3 1例 ,按常规在局麻或全麻下完成心导管检查及造影。ASD封堵时先用测量球囊测ASD直径及选取Amplatzer封堵器 ,经传送装置将封堵器推送至左房 ,先后释放左、右侧盘 ,心脏超声证实ASD封堵完全、无残余分流、不影响二尖瓣活动时 ,再将Amplatzer封堵器完全释放。PDA患者先行主动脉弓降部侧位造影 ,测量PDA直径及选择Amplatzer蘑菇伞封堵器 ,经传送装置将封堵器置于未闭的动脉导管内 ,重复主动脉造影证实无残余分流时释放封堵器。结果 ① 19例ASD患者球囊测得的ASD直径为 2 3± 6( 13~ 3 1)mm ,所用封堵器直径为 17~ 40mm ,均一次性封堵成功。② 3 1例PDA患者中 3 0例用Amplatzer蘑菇伞封堵成功 ,1例PDA内径达 12mm者用直径 17mm的Amplatzer房间隔封堵器封堵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ASD及PDA具有操作简便、疗效肯定、创伤小、适应症广及并发症少的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amplatzer封堵器 心脏插管术
下载PDF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及其疗效评价 被引量:19
6
作者 蒋世良 黄连军 +8 位作者 戴汝平 赵世华 凌坚 金敬琳 郑宏 张戈军 曾筝 张岩 谢若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A09期19-21,共3页
目的:评价Amplatzer 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 的初步疗效。方法:自1998 年5 月~1999 年6 月,采用美国AGA 公司生产的Amplatzer 封堵器共施行47 例( 女37 例,男10 例)PDA 封... 目的:评价Amplatzer 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 的初步疗效。方法:自1998 年5 月~1999 年6 月,采用美国AGA 公司生产的Amplatzer 封堵器共施行47 例( 女37 例,男10 例)PDA 封堵术。平均年龄15-8 ±13-4 岁(0-9 ~48 岁) ,平均体重37-3 ±21-2 kg(6-5 ~82-0 kg) 。3 例为PDA 结扎术后再通。全部病例均经临床、心电图、X 线胸片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为PDA。局麻或全麻下穿刺右股静、动脉,先行右心导管检查及主动脉弓降部造影,以确定PDA的位置、形状及直径。选择大于所测PDA 最窄直径2 ~4 m m 的Amplatzer 封堵器,于透视下经6 F 输送鞘管将其封堵于PDA 处。10分钟后重复主动脉造影,若封堵器形状、位置满意,无或仅有微~少量残余分流时,可释放封堵器。重复右心导管检查后撤出导管,压迫止血。术后24 ~48 小时,1 ~13 个月行超声心动图、X 线胸片检查,观察残余分流情况、有无再通及封堵器位置等。结果:主动脉弓降部造影显示PDA 属Krichenko A 型45 例,B 型及E 型各1 例。PDA 最窄处直径平均为4-6 ±1-7 m m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介入疗法 amplatzer 疗效评价
下载PDF
经导管Amplatzer堵塞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评价 被引量:16
7
作者 周爱卿 高伟 +3 位作者 余志庆 王荣发 李奋 朱铭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95-197,共3页
为研究评价新的自膨性Amplatzer堵塞器关闭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于1998年8月至1999年2月应用Amplatzer堵塞器关闭PDA32例,年龄0.8~11岁(平均3.9岁),体重7~39kg(平均15.8kg),PDA最狭处直径2.3~6.43mm(平均3.5mm)。应用6F长鞘经股... 为研究评价新的自膨性Amplatzer堵塞器关闭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于1998年8月至1999年2月应用Amplatzer堵塞器关闭PDA32例,年龄0.8~11岁(平均3.9岁),体重7~39kg(平均15.8kg),PDA最狭处直径2.3~6.43mm(平均3.5mm)。应用6F长鞘经股静脉插至降主动脉递送堵塞器,术后10~15分钟作主动脉造影评价即刻疗效。关闭术后24小时、1月、3月、6月行彩色多普勒随访。结果:32例全部成功,术后无分流30例;少量分流2例,其中1例24小时彩色多普勒随访分流消失,另1例术后1月分流消失。平均手术时间42.5分钟,平均透视时间6.1分。无任何并发症。本文结果表明,应用Amplatzer堵塞器可成功关闭中大型PDA,该法简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有关方法学尚需更多病例总结及远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amplatzer 堵塞器 介入疗法
下载PDF
Amplatzer封堵器关闭动脉导管未闭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韩秀敏 朱鲜阳 +4 位作者 张玉威 金岩 邓东安 侯传举 全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 评价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PDA)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应用。方法 全组 5 1例 ,肺动脉收缩压 (84 .7± 13.5 ) (70~ 137)mmHg ,肺动脉平均压 (6 5 .0± 11.5 ) (4 2~ 97)mmHg ,PDA最窄处直径 (7.0±... 目的 评价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PDA)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应用。方法 全组 5 1例 ,肺动脉收缩压 (84 .7± 13.5 ) (70~ 137)mmHg ,肺动脉平均压 (6 5 .0± 11.5 ) (4 2~ 97)mmHg ,PDA最窄处直径 (7.0± 2 .4 ) (3~ 15 )mm。封堵成功后监测肺动脉压力、主动脉压力和血氧饱和度变化 ,决定能否行永久封堵。结果 除 1例为阻力性肺动脉高压未能封堵外 ,其他 5 0例患者封堵均获成功。术后肺动脉收缩压降至 (4 6 .1± 14 .9) (2 4~ 10 9)mmHg ,肺动脉平均压降至 (31.3± 11.6 ) (14~ 6 9)mmHg。术后 10min降主动脉造影显示 30例 (6 0 % )封堵完全 ,无残余分流 ,2 0例 (4 0 % )存在微量~少量残余分流。 2 4h及 1个月后仅 1例存在少量残余分流 ,6个月后未见残余分流、再通及封堵器移位。结论 采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PDA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latzer封堵器 动脉导管未闭 肺动脉高压 PDA 合并症 介入治疗
下载PDF
用Amplatzer导管封堵器介入闭合先天性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被引量:15
9
作者 任森根 康康 +6 位作者 吴丹宁 施红 吴锦章 杨梅 韩飞舟 周菲 朱志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6期407-409,共3页
目的 研究Amplatzer导管封堵器 (ADO)介入闭合先天性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VSD)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确定其适应证和并发症。方法  2 0 0 1年 5月至 2 0 0 2年 1 2月 ,经导管闭合先天性膜周部VSD 4 1例 ,VSD直径 4~ 1 2 .8(平均 6... 目的 研究Amplatzer导管封堵器 (ADO)介入闭合先天性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VSD)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确定其适应证和并发症。方法  2 0 0 1年 5月至 2 0 0 2年 1 2月 ,经导管闭合先天性膜周部VSD 4 1例 ,VSD直径 4~ 1 2 .8(平均 6 .0 )mm ,其上缘距离主动脉右冠瓣 4 .5~ 1 2 (平均 6 .6 )mm。心导管资料示QP/QS 1 .4~ 2 .6 (平均 1 .7) ,肺动脉收缩压 1 9~ 34(平均 2 5 )mmHg。 4 1例膜周部VSD中 ,1 8例伴有膜部膨出瘤。结果  4 1例VSD均顺利闭合成功 ,选用的ADO尺寸为 6 / 4~ 1 6 /1 4mm。术后心脏杂音立即消失 ,选择性左心室造影及经胸超声心动图均无明显残余分流。胸片示肺血管影较术前减少。心电图有 1 2例出现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1例出现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均在 1~ 2周内自行消失。随访 2~ 2 1个月 ,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一步改善 ,未见ADO移位、主动脉瓣或三尖瓣返流及其他并发症。结论 用ADO介入闭合先天性膜周部VSD是完全可行的 ,而且具有操作简便、安全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latzer导管封堵器 介入治疗 闭合先天性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适应证 并发症 心脏导管插入术
下载PDF
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心房间隔缺损及其疗效评价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戈军 刘延玲 +3 位作者 戴汝平 曾筝 李澎 蒋世良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A09期7-10,共4页
目的:经导管置入Amplatzer 封堵器治疗二孔型心房间隔缺损(ASD,中央型) ,并对其疗效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全组34 例,年龄31-00 ±15-74 岁(5 ~53 岁) ,体重50-69 ±16-62 kg... 目的:经导管置入Amplatzer 封堵器治疗二孔型心房间隔缺损(ASD,中央型) ,并对其疗效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全组34 例,年龄31-00 ±15-74 岁(5 ~53 岁) ,体重50-69 ±16-62 kg(18 ~79 kg) ,术前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 检查示ASD直径平均为16-94 ±5-38 m m(6 ~28 m m) 。所有病例均在透视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 监视下经导管置入Amplatzer 封堵器封堵ASD。术后24 小时、1 个月、3 个月及1 年分别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 、心电图及X 线胸片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34 例ASD 直径的球囊测量值为21-82 ±5-31 m m(8 ~32 m m) ,选择的封堵器直径为23-62 ±5-52 m m(10 ~34 m m) 。34 例封堵器置入均获得成功,技术成功率为100 % ,术中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无急诊手术病例。34 例术后即刻TEE 显示10 例(29-4 % ) 存在微量~少量残余分流。术后24 小时行TTE 检查示3 例(8-8 % ,残余少量左向右分流;术后1 个月TTE 示2 例(5-9 % ) 存在少量分流。X 线胸片检查:全部显示肺血减少、右心房室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心房间隔缺损 介入疗法 amplatzer
下载PDF
Amplatzer封堵器栓塞肺血管瘘道畸形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杨剑 黄连军 +4 位作者 蒋世良 赵世华 徐仲英 张岩 张戈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236-238,共3页
目的 评价Amplatzer封堵器作为新型栓塞材料在治疗肺血管瘘道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 肺血管瘘道畸形 5例 ,包括肺动静脉瘘 4例与肺动脉左房瘘 1例 ,采用Amplatzer封堵器对供血动脉行经导管封堵治疗。结果  5例栓塞均获得技术成功 ,未... 目的 评价Amplatzer封堵器作为新型栓塞材料在治疗肺血管瘘道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 肺血管瘘道畸形 5例 ,包括肺动静脉瘘 4例与肺动脉左房瘘 1例 ,采用Amplatzer封堵器对供血动脉行经导管封堵治疗。结果  5例栓塞均获得技术成功 ,未见封堵器脱落移位 ,局部右向左分流消失 ,股动脉血氧饱和度由术前 78.2 %上升至术后 94 .5 %。结论 Amplatzer封堵器用于肺血管瘘道畸形的经导管治疗安全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latzer封堵器 肺血管瘘 瘘道畸形 供血动脉
下载PDF
术中应用Amplatzer封堵器关闭婴儿多发性肌部室间隔缺损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锦纷 高伟 +2 位作者 祝忠群 陈会文 张玉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4期344-345,共2页
目的报道1例小婴儿肌部多发性室间隔缺损(VSD)术中镶嵌治疗的初步经验。方法正中胸骨切口开胸,在食管超声的导引下,在跳动心脏的右心室表面导入Amplatzer封堵器关闭2处肌部VSD。结果成功封堵2处肌部VSD,术后恢复顺利。结论将手术和介入... 目的报道1例小婴儿肌部多发性室间隔缺损(VSD)术中镶嵌治疗的初步经验。方法正中胸骨切口开胸,在食管超声的导引下,在跳动心脏的右心室表面导入Amplatzer封堵器关闭2处肌部VSD。结果成功封堵2处肌部VSD,术后恢复顺利。结论将手术和介入治疗结合的镶嵌治疗小婴儿肌部VS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肌部 镶嵌治疗 封堵器 婴儿 amplatzer封堵器 肌部室间隔缺损 多发性室间隔缺损 术中应用 小婴儿 关闭
下载PDF
经导管Amplatzer房间隔封堵器关闭儿童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应用限度及技术探讨 被引量:10
13
作者 周爱卿 高伟 +3 位作者 余志庆 李奋 孙锟 张玉琦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390-392,共3页
为探讨Amplatzer房间隔封堵器 (ASO)在儿童中的应用限度 ,并进行方法学评价 ,共有68例符合手术指征的继发孔型ASD患儿接受了经导管ASO封堵术。术中经右上肺静脉造影、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TEE)测量ASD位置、大小及周围关系 ,并以扩张球囊... 为探讨Amplatzer房间隔封堵器 (ASO)在儿童中的应用限度 ,并进行方法学评价 ,共有68例符合手术指征的继发孔型ASD患儿接受了经导管ASO封堵术。术中经右上肺静脉造影、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TEE)测量ASD位置、大小及周围关系 ,并以扩张球囊测量ASD伸展直径 ,按此选择等于或大于其1mm~2mm的封堵器 ;对于>25mm伸展直径的ASD或房缺主动脉根部前缘缺如的ASD ,所选ASO应大于其2mm~4mm。房缺前缘近主动脉根部的缺如并不影响装置的成功放置 ,但房缺后上缘是否有足够距离对手术的成功是决定性的。手术操作按常规进行。术后即刻行TEE或TTE检查观察治疗效果 ,此后定期检查评价疗效。结果68例患儿ASD术前TEE直径 (13.26±4.74)mm ,球囊伸展直径 (15.96±5.44)mm ,选用封堵器腰部直径 (10~32)mm,平均 (16.35±5.81)mm。68例均一次手术封堵成功 ,技术成功率100 % ;65例术后即刻TEE/TTE检查示完全封堵无分流 ,完全封堵率95.6% ;3例术后发生无血液动力学意义的少量残余分流 ,残余分流率4.4 % ,2例24小时后TTE复查分流消失 ,1例1年后消失。除2例装置释放后曾出现一过性房性早搏 (2.9 %)外 ,无其它并发症发生。结果表明虽然ASO对堵塞继发孔型房缺安全有效、无并发症、无死亡率、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多次回撤与重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 amplatzer房间隔封堵器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应用限度 技术 堵塞术
下载PDF
动脉导管未闭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Amplatzer法封堵治疗的临床应用──12例初步报告 被引量:8
14
作者 黄连军 蒋世良 +6 位作者 赵世华 徐仲英 郑宏 张戈军 金敬琳 张庆桥 戴汝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5-197,共3页
目的:评价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SPH)的初步疗效。方法:对 12例(女 9例,男 3例)PDA合并 SPH患者实施封堵治疗。其中10例采用 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 目的:评价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SPH)的初步疗效。方法:对 12例(女 9例,男 3例)PDA合并 SPH患者实施封堵治疗。其中10例采用 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 2例采用 Amplatzer房间隔缺损封堵器。结果:全组12例PDA封堵器均放置成功。11例PDA封堵后30分至1小时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平均压均明显降低。1例封堵术后即刻肺动脉压无变化。术后36小时彩色多普勒估测肺动脉压明显下降,封堵术后30分降主动脉造影,无残余分流9例,微量残余分流2例,少量残余分流1例。全组术后24~48小时彩色多普勒检查,动脉水平左向右分流均完全消失。无重要并发症发生。随访1~24个月(平均8个月),患者症状改善,11例心脏缩小,无1例发生再通。 结论:采用 Amplatzer法封堵治疗 PDA合并 SPH,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amplatzer 肺动脉高压 治疗 临床应用 病例报告
下载PDF
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Amplatzer封闭器介入外科手术治疗的对比研究(英文)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杨荣 孔祥清 +9 位作者 盛燕辉 曹克将 许迪 陈明龙 秦建伟 陈亦江 陈广明 吴延虎 陈亮 骆金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4期33-36,共4页
目的 对继发孔房间隔缺损 (ASDⅡ )的Amplatzer间隔封闭器 (ASO)介入和外科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1998年 5月~ 2 0 0 2年 12月接受ASO治疗的 72例和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 6 6例ASDⅡ病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ASO组和... 目的 对继发孔房间隔缺损 (ASDⅡ )的Amplatzer间隔封闭器 (ASO)介入和外科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1998年 5月~ 2 0 0 2年 12月接受ASO治疗的 72例和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 6 6例ASDⅡ病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ASO组和外科组技术成功率分别为 97.2 % (70 /72例 )和 10 0 % ;ASO组的手术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外科组 (71.8± 11.6 )min和 (15 8.4± 31.8)min ;(8.8± 2 .3)d和 (2 6 .9± 9.9)d ,(P<0 .0 5 ) ;ASO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外科组 (7.1%和 2 2 .7% ,P <0 .0 5 ) ;ASO组无病人接受输血 ,外科组接受输血率 89.1% (5 9/6 6例 ) ;ASO组费用明显高于外科组 (4 .4 5± 0 .5 3)万元和 (1.87± 0 .5 4 )万元 ,(P <0 .0 5 )。结论 继发孔ASD的ASO治疗在有适应症的范围内可替代外科手术 ,降低ASO费用有助于更广泛推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amplatzer间隔封闭器 心脏外科手术 对比研究
下载PDF
Amplatzer封堵器试验性关闭动脉导管未闭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16
作者 代政学 张玉顺 +4 位作者 贾国良 王树祥 李寰 吴栋梁 王小燕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1期1924-1926,共3页
目的  Amplatzer封堵器试验性关闭动脉导管未闭(PDA) ,评价其在 PDA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 (SPH)患者封堵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对 7(男 4,女 3)例 PDA合并 SPH患者实施 PDA封堵器堵塞 PDA试验 ,观察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平均压有无降... 目的  Amplatzer封堵器试验性关闭动脉导管未闭(PDA) ,评价其在 PDA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 (SPH)患者封堵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对 7(男 4,女 3)例 PDA合并 SPH患者实施 PDA封堵器堵塞 PDA试验 ,观察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平均压有无降低及血氧饱和度变化 ,以此分析肺血管病变是否可逆 .结果  7例重度肺动脉高压者 ,肺动脉收缩压11.3~ 18.7(12 .8± 4.9) k Pa,平均压为 6 .9~ 12 .3(9.1±2 .5 ) k Pa,其中 2例血氧饱和度小于 90 % ,6例试封堵术后30 min~ 1h肺动脉收缩压降至 6 .0~ 13.1(7.6± 3.1) k Pa,肺动脉平均压降至 2 .7~ 8.3(4 .4± 2 .8) k Pa,行永久性封堵治疗 . 1例肺动脉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 ,为阻力性肺动脉高压 ,不宜进行封堵治疗 .结论 对于 PDA伴严重肺动脉高压者 ,Amplatzer封堵器关闭 PDA试验是鉴别肺动脉高压是否为阻力性肺动脉高压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在 Am -platzer法封堵器治疗 PDA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 (SPH)的病例选择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amplatzer封堵器 肺动脉高压
下载PDF
应用Amplatzer偏心性封堵器介入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 被引量:32
17
作者 马依彤 杨毅宁 +2 位作者 汤宝鹏 木胡牙提 王疆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3年第2期60-62,共3页
目的 应用Amplatzer偏心性封堵器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 (perimembraneventicularseptaldefect,PMVSD)并对近期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6例PMVSD患者均经胸超声心动图确诊 ,术中经左心室造影明确缺损直径为 3~ 9mm ,平均 5 5mm ;经左心系... 目的 应用Amplatzer偏心性封堵器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 (perimembraneventicularseptaldefect,PMVSD)并对近期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6例PMVSD患者均经胸超声心动图确诊 ,术中经左心室造影明确缺损直径为 3~ 9mm ,平均 5 5mm ;经左心系统、室间隔缺损处、右心系统建立导丝轨迹 ,沿导丝经传送鞘管送直径 6~ 12mm(平均 8mm)的Amplatzer封堵器至缺损处行封堵 ;术后 2 4h、1月、3月分别行经胸超声及X线检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全组技术成功率 10 0 % ,术中未发生任何重要并发症。全部患者封堵后无一例存在残余分流 ,术后即刻完全封堵率 10 0 % ;术后 2 4h、1月及 3月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无残余分流 ,X线检查全部显示肺血减少 ,心胸比例不同程度缩小。 1例患者术后出现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1月随访时消失。结论 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偏心性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PMVSD是一种成功率高、近期疗效可靠的介入方法 ,其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latzer 偏心性封堵器 介入治疗 膜部室间隔缺损 疗效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第二代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经导管封堵冠状动脉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8
作者 杨舟 陈智 +3 位作者 黄希勇 王祥 向金星 曾闵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56-757,共2页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coronary artery fistulas,CAF)属少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多主张早期干预。既往的干预方法主要为外科开胸手术,近年来国内外各大型心脏中心采取介入封堵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湖南省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2012年至201...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coronary artery fistulas,CAF)属少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多主张早期干预。既往的干预方法主要为外科开胸手术,近年来国内外各大型心脏中心采取介入封堵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湖南省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2012年至2013年应用ADO-Ⅱ封堵器封堵小型冠状动脉瘘7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瘘 amplatzer 经导管封堵 介入封堵治疗 封堵器 心脏中心 心腔 临床观察 湖南省儿童医院 开胸手术
下载PDF
Amplatzer血管塞子堵闭儿童先天性肺动静脉瘘 被引量:7
19
作者 吴琳 盛锋 +2 位作者 刘芳 黄国英 陆颖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7年第6期486-487,共2页
关键词 先天性肺动静脉瘘 amplatzer 肺血管疾病 塞子堵闭 儿童 外科手术治疗 介入治疗 PAVFs
下载PDF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房间隔缺损 被引量:58
20
作者 张玉顺 贾国良 +3 位作者 何争 栾荣华 张军 王晓敏 《心脏杂志》 CAS 2000年第5期379-381,共3页
目的 :应用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并对其疗效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全组共 6例 ,年龄38± 13岁 (2 0~ 5 5岁 )。在透视及食管超声心动图监视下经导管置入 Am platzer封堵器封堵房间隔缺损。术后即时行食管超声心动... 目的 :应用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并对其疗效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全组共 6例 ,年龄38± 13岁 (2 0~ 5 5岁 )。在透视及食管超声心动图监视下经导管置入 Am platzer封堵器封堵房间隔缺损。术后即时行食管超声心动图 ,术后 2 4h、1月、3月分别行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全组疗效均佳 ,未见残余分流。结论 :应用 Am platzer封堵器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是有效的非手术方法 ,操作简便 ,成功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介入治疗 amplatzer封堵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