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Features of Three Adjacent Eastern Mediterranean Urbanized Watersheds
1
作者 Nour Abboud Elias Michel Maatouk +1 位作者 Zeinab Matar Veronique Kazpard 《Open Journal of Modern Hydrology》 CAS 2024年第3期153-173,共21页
Landscape urbanization broadly affects ecosystems in coastal watersheds, but, until now, the influence of nonpoint source urban inputs on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 amount, composition, and source is poorly unders... Landscape urbanization broadly affects ecosystems in coastal watersheds, but, until now, the influence of nonpoint source urban inputs on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 amount, composition, and source is poorly understood. To understand how DOM composition varied with urbanization, fluorescence excitation-emission matrices (EEMs) were determined for urban and non-urban waters from upstream to downstream sites along three adjacent coastal watersheds that flow into the Mediterranean Sea. Two humic DOM fluorescent components (humic-like and fulvic-like peaks) and two proteinic components (tyrosine-like and tryptophane-like peaks) were identified by EEM fluorescenc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urbanization had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DOM concentration and composition, with urban waters having a high degree of DOM variation due to different land uses surrounding each body of water. Urban waters show a higher DOM fluorescence index (FI), the highest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protein-like manifested also by BIX values, and a lower value of the humification index (HIX) than non-urban waters which were dominated by allochthonous inputs. In addition, the EEM was compared in dry and wet season where higher DOM amounts and FI appeared in summer due to autochthonous production coming from algae growth compared to allochthonous input from rainfall dominated in wet season. The concentration of DOC increased from upstream to downstream for the three rivers, especially Beirut River. The increase in DOC values was observed in both dry and wet seasons by 39 and 19 times respectively compared to upstream (0.93 - 0.91 mg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 EEM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autochthonous/allochthonous dom Urbanization Upstream/Downstream Wet/Dry Season
下载PDF
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的洈水水库鱼类群落营养结构 被引量:1
2
作者 姚鸿伟 林子木 +3 位作者 陈敏建 钟可儿 马吉顺 周琼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29,共10页
为调查山谷型水库的鱼类群落营养结构及其食物资源利用情况,基于碳(δ^(13)C)、氮(δ^(15)N)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了湖北省洈水水库2020年夏季与秋季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并运用贝叶斯混合模型评价4种潜在碳源(颗粒有机物、陆生植物、周丛藻... 为调查山谷型水库的鱼类群落营养结构及其食物资源利用情况,基于碳(δ^(13)C)、氮(δ^(15)N)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了湖北省洈水水库2020年夏季与秋季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并运用贝叶斯混合模型评价4种潜在碳源(颗粒有机物、陆生植物、周丛藻类和有机碎屑)对不同食性鱼类的贡献。结果表明:洈水水库鱼类群落的营养结构存在季节差异,鱼类群落的营养层次(NR)、基础食物来源(CR)、生态位总空间(TA)、群落的整体密度(NND)、聚集均匀程度(SDNND)和核心生态位空间(SEAc)等参数为夏季高于秋季,表明夏季食物源多样性高、营养冗余程度低、食物网结构更加复杂而稳定。洈水水库夏季和秋季鱼类均依赖外源性碳源,但两个季节的利用方式存在显著差异(P<0.05)。整体上,陆生植物在两个季节对洈水水库鱼类的碳源贡献最大,但夏季周丛藻类为次重要碳源,秋季有机碎屑为次重要碳源,颗粒有机物(POM)在两个季节均不重要。夏季和秋季对外源碳的依赖程度最高的鱼类均为黄尾鲴(碎屑食性鱼类),对外源碳的依赖程度最低的鱼类为鳙(滤食性鱼类)和团头鲂(植食性鱼类)。在夏季和秋季共有的9种鱼类中,肉食性鱼类(鳜、蒙古鲌)、杂食性鱼类(鲤、鲫)与碎屑食性鱼类(黄尾鲴)营养级变化显著。夏季鱼类营养级范围为2.5—3.5,平均3.01,而秋季鱼类营养级范围为2.9—3.8,平均3.32。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不同食性鱼类的营养级发现,秋季鱼类的营养级普遍高于夏季(P<0.05)。研究揭示洈水水库鱼类夏季和秋季的碳源利用存在显著差别,鱼类的营养级秋季普遍高于夏季,这主要是由于洈水水库秋季的低水位不利于陆生植物进入水生食物网,鱼类食物资源竞争加剧、捕食作用加强所致。基于贝叶斯混合模型分析鱼类食物资源的利用情况表明:植食性鱼类和杂食性鱼类的鱼苗投放时间应选在早春(2—3月),碎屑食性鱼类鱼苗的投放时间在秋、冬季更加合适,这将为研究山谷型水库鱼类群落的营养结构及渔业结构调整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洈水水库 稳定同位素 鱼类群落 营养结构 内/外源碳 大水面渔业
下载PDF
米仓山震旦系灯影组流体充注特征及油气成藏过程
3
作者 邓宾 田腾振 +7 位作者 李泽奇 吴娟 李文正 鲁鹏达 姜华 曹涛 孙玮 刘树根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11,共14页
随着深层—超深层海相油气的勘探新发现,四川盆地北缘米仓山区域海相碳酸盐岩因具备优质的烃源岩条件被广泛关注,但其复杂的成藏、改造和调整过程尚未明确。文章使用扫描电镜、流体包裹体、U—Pb年代学等手段,聚焦米仓山震旦系灯影组成... 随着深层—超深层海相油气的勘探新发现,四川盆地北缘米仓山区域海相碳酸盐岩因具备优质的烃源岩条件被广泛关注,但其复杂的成藏、改造和调整过程尚未明确。文章使用扫描电镜、流体包裹体、U—Pb年代学等手段,聚焦米仓山震旦系灯影组成藏流体活动和沥青特征,揭示其多期成藏改造与调整过程。米仓山灯影组储层普遍发育纤维状—细晶白云石(486Ma±5Ma)→中—粗晶白云石(413Ma±5Ma)→鞍状白云石(268Ma±8Ma)→石英/萤石/铅锌矿(205Ma±10Ma)→沥青(123Ma±4Ma)5期流体活动过程;储层溶蚀孔洞普遍形成团块状、环边状原位沥青和角砾状、破碎状异位沥青。空间对比揭示,米仓山古隆起—山前带—前陆盆地总体体现出沥青丰度减少、原位沥青相对增加、异位沥青相对减少的特征;结合矿物充填序列表明,上寒武统—志留系细晶白云石、中—粗晶白云石主要富含低成熟度有机烃包裹体,中—上二叠统鞍形白云石和上三叠统石英等矿物捕获包裹体成熟度相对较高。综上所述,沥青和包裹体特征显示米仓山古隆起和山前带在二叠纪—侏罗纪先后成为古油气聚集中心(即生气中心和储气中心),晚期构造变形使原生古油藏破坏,油气运聚中心转移至前陆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仓山 灯影组 原位沥青 异位沥青 烃类包裹体
下载PDF
济阳坳陷古近系超高压成因探讨 被引量:22
4
作者 包友书 张林晔 +3 位作者 李钜源 张守春 张蕾 王宇蓉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21,共5页
分析了济阳坳陷古近系压力场分布特征,并用地化分析数据和地层压力及油气显示等相关资料分析了地层超压与含油气性的关系:济阳坳陷地层超压可分为"自源超压"和"它源超压"2种类型。烃源岩残留烃演化与地层自源超压... 分析了济阳坳陷古近系压力场分布特征,并用地化分析数据和地层压力及油气显示等相关资料分析了地层超压与含油气性的关系:济阳坳陷地层超压可分为"自源超压"和"它源超压"2种类型。烃源岩残留烃演化与地层自源超压演化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几乎所有的超压储集层均具有一定的油气显示;深洼陷带油气藏剩余压力与油气充注程度总体上具有正相关关系。研究表明,济阳坳陷地层超压主要是来自于烃源岩的高压含烃流体注入储集层后形成异常高压。根据渗流理论分析、运移模拟实验和地层原油黏度变化特点,分析了液态烃生成的间接增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坳陷 古近系 生烃增压 自源超压 它源超压
下载PDF
滇西一些新生代飞来峰的构造演化 被引量:7
5
作者 王二七 王世锋 +1 位作者 樊春 王刚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0-180,I0005-I0006,共13页
在印度和欧亚大陆相互作用下,滇西三江造山带在新生代中期发生了强烈的东西向缩短,地壳物质的大规模推覆作用形成众多的飞来峰。野外调查发现:这些飞来峰中有的在就位后没有再发生过变形,如分布在兰坪—思茅盆地中段的无量山东北山麓一... 在印度和欧亚大陆相互作用下,滇西三江造山带在新生代中期发生了强烈的东西向缩短,地壳物质的大规模推覆作用形成众多的飞来峰。野外调查发现:这些飞来峰中有的在就位后没有再发生过变形,如分布在兰坪—思茅盆地中段的无量山东北山麓一带的一系列上三叠统灰岩飞来峰;有的飞来峰在就位后再次遭受到强烈的变形,如分布在兰坪盆地金顶一带的上三叠统灰岩飞来峰,在渐新世时与下伏岩层一同卷入了强烈的褶皱变形;分布在大理地区鹤庆盆地西侧的中三叠统灰岩飞来峰因受到后期东西向伸展构造的破坏,已被改造成分选极差的重力滑塌沉积。这些古近纪飞来峰由于在就位后再次发生了变形,所以不应称之为飞来峰,应称为异地岩或者是外来岩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造山带 飞来峰 褶皱 重力滑塌 异地岩 原地岩
下载PDF
陆相断陷盆地超厚煤层异地成因的探讨 被引量:8
6
作者 吴冲龙 王根发 +1 位作者 李绍虎 周江羽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63-67,共5页
目前国内外有关煤层成园模式的研究较为薄弱,我国许多中、小型断陷盆地中所特有的超厚煤层至今成因不明。笔者如实地将煤层作为沉积体看待,深入到煤层中去考察和分析其各种成因标志,将它与煤层顶、底板的成因标志分析结合起来,并且通过... 目前国内外有关煤层成园模式的研究较为薄弱,我国许多中、小型断陷盆地中所特有的超厚煤层至今成因不明。笔者如实地将煤层作为沉积体看待,深入到煤层中去考察和分析其各种成因标志,将它与煤层顶、底板的成因标志分析结合起来,并且通过聚煤期的盆地构造一沉积演化研究、有机地球化学研究和成煤物质堆积的动力学物理模拟来确定煤层形成机制,在大量实际观察的基础上提出了"异地—亚原地—原地混合堆积模式";介绍了这方面研究的进展及存在问题,并且提出了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断陷盆地 超厚煤层 聚煤模式 异地堆积 异地--原地混合堆积 成因
下载PDF
广西两种三水铝石铝土矿成矿的差异性 被引量:13
7
作者 谌建国 刘云华 许俊文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9年第B05期251-256,共6页
广西2种岩溶型三水铝石铝土矿都是含三水锅石和针铁矿的大型矿床,但二者成矿过程通异。平果式铝土矿是在晚白垩世至老第三纪湿热海洋性气候下,硬水锅石被泥石流搬运至异地,经受了年积温104℃,降水量近2.0m/a的强烈大气降水淋滤。... 广西2种岩溶型三水铝石铝土矿都是含三水锅石和针铁矿的大型矿床,但二者成矿过程通异。平果式铝土矿是在晚白垩世至老第三纪湿热海洋性气候下,硬水锅石被泥石流搬运至异地,经受了年积温104℃,降水量近2.0m/a的强烈大气降水淋滤。生成三水锅石贵港式原地残积矿床的更新世成矿期气温和降水量均低于前者,低水活度导致铁矿物中的赤铁矿的高含量。热力学稳定性图解显示:平果式三水铝石-针铁矿组合稳定在t=27℃,a(H2O)≥0.88的高铝体系中;贵港式针铁矿-赤铁矿组合稳定在t=22℃,a(H2O)=0.724的低铝体系中。均不含软水铝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型 三水铝石铝土矿 原地生成 广西 铝矿床
下载PDF
青海省五道梁地层剖面晚第三系沉积物与古土壤辨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黄成敏 王成善 +1 位作者 李亚林 伊海生 《山地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428-434,共7页
辨别沉积地层剖面中的古土壤层(原位沉积)具有重要的地学意义。论文拟以青海省五道梁地层剖面为例,尝试从剖面样品外部形态特征与内部性质探讨晚第三纪或更早之前沉积物与古土壤辨析方法。形态特征包括沉积物的色调、层次结构、生物扰... 辨别沉积地层剖面中的古土壤层(原位沉积)具有重要的地学意义。论文拟以青海省五道梁地层剖面为例,尝试从剖面样品外部形态特征与内部性质探讨晚第三纪或更早之前沉积物与古土壤辨析方法。形态特征包括沉积物的色调、层次结构、生物扰动作用、植物根系等分析基本排除了研究地层剖面中的层段为古土壤。沉积物中较高的CaCO3含量、较低的铁游离度,均<20%,反映出沉积物源的风化程度低,都说明沉积物形成时的气候条件湿热程度不高。样品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等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地层剖面沉积物是经过异地搬运、沉积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古土壤 原位沉积 异地搬运
下载PDF
华北盆地南部早二叠世早期聚煤作用的成因机制 被引量:12
9
作者 胡益成 廖玉枝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9年第B05期111-115,共5页
华北盆地南部早二叠世早期形成的海陆交替相含煤地层,含有多达30余层煤。这些为数众多的煤层在其形成过程中,受到海水进退和风暴潮2种动力作用的控制。频繁的海水进退,虽然多次为本区的聚煤场所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未能给滨海沼泽... 华北盆地南部早二叠世早期形成的海陆交替相含煤地层,含有多达30余层煤。这些为数众多的煤层在其形成过程中,受到海水进退和风暴潮2种动力作用的控制。频繁的海水进退,虽然多次为本区的聚煤场所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未能给滨海沼泽内泥炭物质的持续堆积带来足够的时间。频繁的风暴潮作用对策煤场所既有破坏性又有建设性:风暴上升流可以强烈地侵蚀滨海沼泽的泥炭层,风暴下降流又可将大量的泥炭物质携带到浅海环境再沉积;风暴上升流可以在平缓开阔的潮汐地带上建造成平行海岸线的沙脊,使沙脊靠陆一侧成为新的聚煤场所,下一次较大的风暴上升流又可荡平这些新建立起来的聚煤场所。因此本区的聚煤作用既复杂又特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表海 海水进退 风暴潮作用 聚煤作用 煤矿床
下载PDF
海洋沉积作用的物源控制 被引量:20
10
作者 何起祥 《海洋地质动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13,共6页
源与汇的关系是研究海陆相互作用和海平面变化及其沉积响应的钥匙。边缘海的一大特点是它的双陆源体系。中国边缘海背靠中国大陆,来自陆地的陆源碎屑物质是主要的物质来源,岛弧侵蚀作用提供的岛源物质是另一个重要的物质来源,二者交替... 源与汇的关系是研究海陆相互作用和海平面变化及其沉积响应的钥匙。边缘海的一大特点是它的双陆源体系。中国边缘海背靠中国大陆,来自陆地的陆源碎屑物质是主要的物质来源,岛弧侵蚀作用提供的岛源物质是另一个重要的物质来源,二者交替形成的沉积序列是弧后盆地的重要的沉积学特征。陆架沉积物的物源随着海平面的变化发生互换。低位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的陆源物质主要来自陆地,而海侵体系域的物源主要来自残留砂的侵蚀和再造。源汇互换是正确认识陆架沉积物分布规律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的收支平衡 边缘海 源汇互换 岛源物质 架源物质
下载PDF
内源性和外源性植物乳杆菌发酵对梨汁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卢嘉懿 李汴生 阮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20,共7页
乳酸菌菌种是影响发酵果蔬汁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以梨汁为对象,使用内源性植物乳杆菌和外源性市售植物乳杆菌LP-115进行单一或复合发酵,分析各菌种在梨汁中增殖代谢产酸情况,利用静态-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质联用(GC-MS)测定各... 乳酸菌菌种是影响发酵果蔬汁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以梨汁为对象,使用内源性植物乳杆菌和外源性市售植物乳杆菌LP-115进行单一或复合发酵,分析各菌种在梨汁中增殖代谢产酸情况,利用静态-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质联用(GC-MS)测定各梨汁发酵前后挥发性风味物质以及游离氨基酸、酚类物质的变化。内源性植物乳杆菌和外源性植物乳杆菌均能在梨汁中进行良好代谢,内源性植物乳杆菌在梨汁中增殖代谢表现更优,最终达到的活菌数更高(10. 0 lg CFU/m L)、pH更低(3. 30),酚类物质、游离氨基酸保存性更佳,能更好地适应梨汁发酵。乳酸菌发酵对梨汁风味有显著改变,内源性植物乳杆菌倾向于将醛类物质氧化为酸,而外源性植物乳杆菌则倾向于将醛类物质还原成为醇类。两者混合发酵时存在协同作用,在增殖代谢产酸、丰富挥发性风味物质,游离氨基酸和酚类物质得到保存方面均优于菌种单一发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发酵果蔬汁 内源性菌种 外源性菌种 挥发性风味物质 游离氨基酸 酚类物质
下载PDF
光老化聚苯乙烯对河口内源溶解性有机质生成和转化的影响
12
作者 闫文罡 杨健 +5 位作者 王前进 赵好轩 王乾 杨传玺 高雅 肖宜华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7-217,共11页
微塑料(MPs)向水体环境释放有机质影响有机碳库引起了广泛关注,但MPs如何影响水体内源溶解性有机质(DOM)的生成和转化仍不清晰.本研究通过聚苯乙烯微塑料(PS-MPs)与河口原水样的共培养实验研究了MPs对浮游藻类生产和微生物转化DOM的影响... 微塑料(MPs)向水体环境释放有机质影响有机碳库引起了广泛关注,但MPs如何影响水体内源溶解性有机质(DOM)的生成和转化仍不清晰.本研究通过聚苯乙烯微塑料(PS-MPs)与河口原水样的共培养实验研究了MPs对浮游藻类生产和微生物转化DOM的影响.结果表明,PS-MPs能够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培养42 d时PS-MPs对叶绿素a的抑制率达到了67.3%,光老化过程能够增强PS-MPs对叶绿素a的抑制作用.PS-MPs可以通过释放有机质使水中溶解性有机碳(DOC)浓度升高,42d时光照PS-MPs处理组DOC浓度为48.2 mg·L^(-1),显著高于空白光照对照组(16.4 mg·L^(-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PS-MPs处理组DOM吸收系数显著增加,分子芳香性降低.三维荧光光谱耦合平行因子分析(EEM-PARAFAC)解析出3类DOM荧光组分:陆源类腐殖质C1组分(λ_(Ex)/λ_(Em)=255(310)nm/444 nm)、微生物源类腐殖质C2组分(λ_(Ex)/λ_(Em)=240(290)nm/354 nm)和自生源类蛋白C3组分(λ_(Ex)/λ_(Em)=265 nm/334 nm).在光照培养42 d时,PS-MPs处理组DOM总荧光强度(1.36R.U.)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0.725 R.U.),荧光强度的增加主要来源于类腐殖质C1组分荧光强度的增加,但光老化PS-MPs处理组DOM荧光强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水体微生物16S rRNA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PS-MPs存在时水体变形菌属等专性厌氧异养微生物丰度增加,蓝细菌等产氧性原核微生物丰度下降.本研究结果对于准确评估MPs污染对水体有机碳库的影响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MPs) 溶解性有机质(dom) 光老化 内源 三维荧光光谱 微生物
原文传递
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春季水华期间悬浮物动态 被引量:14
13
作者 徐耀阳 王岚 +1 位作者 韩新芹 蔡庆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63-969,共7页
在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春季藻类水华期间开展了水体悬浮物动态研究.调查结果表明:总悬浮物浓度的中位数是6.80mg·L-1,波动范围是0.66~134.92mg·L-1,从河口到库尾入库点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无机悬浮物空间格局与总悬浮物基本相... 在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春季藻类水华期间开展了水体悬浮物动态研究.调查结果表明:总悬浮物浓度的中位数是6.80mg·L-1,波动范围是0.66~134.92mg·L-1,从河口到库尾入库点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无机悬浮物空间格局与总悬浮物基本相似,而有机悬浮物空间格局与总悬浮物差异较大,与叶绿素a较为相似.回归分析表明:库湾中部水域叶绿素a与总悬浮物、有机悬浮物均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分别解释了总悬浮物、有机悬浮物总变异的66.7%~96.7%和58.9%~85.5%;在库湾两端(河口与库尾)叶绿素a与悬浮物参数均没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在库湾中部水域,有机悬浮物比无机悬浮物更能解释总悬浮物的变异;在库湾两端,无机悬浮物比有机悬浮物更能解释总悬浮物的变异.这意味着库湾中间水域总悬浮物的动态主要受有机悬浮物内源性生产的影响,而河口或库尾总悬浮物的动态主要受外源性的无机悬浮颗粒物输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库湾 春季水华 悬浮物动态 外源性输入 内源性生产
原文传递
Observation and implication of the paleo-cave sediments in Ordovician strata of Well Lundong-1 in the Tarim Basin
14
作者 SUN Shu ZHAO WenZhi +3 位作者 ZHANG BaoMin LIU JingJiang ZHANG Jing SHAN XiuQi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3年第4期618-627,共10页
Well Lundong-1 is located in the periclinal area on the eastern flank of the Tahe-Lunnan paleo-uplift in the Tarim Basin. A 25-m-high cave fill sequence was observed in the Upper Ordovician interval of the well at 680... Well Lundong-1 is located in the periclinal area on the eastern flank of the Tahe-Lunnan paleo-uplift in the Tarim Basin. A 25-m-high cave fill sequence was observed in the Upper Ordovician interval of the well at 6800-6825m. A third cut of cores was obtained from the top of the cave.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were obtained by studying the cave sediments and depositional sequence, and by undertaking paleontological and elemental geochemistry analyses. 1. The cave sediments contain abundant brachiopod, gastropod, echinoderm, ostracod, and acritach fossils, which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wo groups: cave autochthonous and cave allochthonous fossils (from collapse breccia dissolution or transportation by underflow). The fossils indicate that the cave was formed before the Carboniferous and partly-filled and buried during Carboniferous resubsidence. 2. Elemental geochemistry shows that the mud that filled the cave is sourced from calcareous paleo-soil and weathered crust that came from a salty environment with poor water circulation. 3.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cave occurred in three stages. The first stage occurred after the deposition of the Late Ordovician Lianglitage Formation, the second stage took place after the deposition of the Late Ordovician Sangtamu Formation, and the last stage happened after Silurian deposition. Major dissolution occurred in the latter two stages as a result of bedding-confined deep underflow karstification. Based 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cave formation history, favorable paleokarst targets can be predicted and estimated to aid paleogeography and paleokarstology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ve filling and depositional sequence cave autochthonous fossils cave allochthonous fossils bedding karst Well Lundong-1 Tarim Basi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