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负向共刺激受体B/T淋巴细胞弱化因子(B and T lymphocyte attenuator,BTLA)在急性哮喘小鼠模型脾脏CD4+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特点及地塞米松对BTLA表达的影响。方法 18只BALB/C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地...目的研究负向共刺激受体B/T淋巴细胞弱化因子(B and T lymphocyte attenuator,BTLA)在急性哮喘小鼠模型脾脏CD4+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特点及地塞米松对BTLA表达的影响。方法 18只BALB/C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地塞米松治疗组。OVA联合AL(OH)3第1和第8天分别致敏和第15~17天激发,建立急性哮喘模型。HE染色观察3组气道炎症浸润情况;Elisa检测血清IL-4和IFN-γ;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CD4+T淋巴细胞BTLA表达变化。结果 HE染色哮喘组肺部小气道和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EOS)明显,上皮细胞增生;流式细胞仪检测哮喘组脾脏CD4+T淋巴细胞表面BTL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BTLA在地塞米松治疗组比哮喘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TLA在急性哮喘模型表达上调参与炎症调控;地塞米松能进一步上调BTLA表达,抑制气道炎症。展开更多
B/T淋巴细胞弱化因子(B and T lymphocyte attenuator,BTLA)是免疫调控中重要的检查点分子之一。BTLA属于CD28超家族,其蛋白质结构类似于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B/T淋巴细胞弱化因子(B and T lymphocyte attenuator,BTLA)是免疫调控中重要的检查点分子之一。BTLA属于CD28超家族,其蛋白质结构类似于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4,CTLA-4)。BTLA主要在B细胞和T细胞中表达,也被发现存在于其它一些先天免疫细胞,例如树突状细胞和单核细胞中。到目前为止,疱疹病毒入侵介质(herpesvirus entry mediator,HVEM)是在人类细胞中发现的BTLA的唯一配体。HVEM属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TNFR)超家族,其与BTLA的相互作用直接连接了CD28和TNFR两大家族。BTLA与HVEM的结合通常介导免疫抑制效应,并在维持免疫耐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研究发现,BTLA/HVEM通路除了提供负调控信号以外,还能促进T细胞的存活,这种双重信号系统的存在使得BTLA介导的免疫调控更加精细和复杂。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BTLA参与并影响了T细胞、B细胞及树突状细胞等介导的免疫调控,并因此在多种免疫相关疾病,例如炎症、肿瘤、感染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以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为基础,就BTLA在免疫调控及免疫相关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B、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B and T lymphocyte attenuator,BTLA)及其配体疱疹病毒侵入介体(herpes virus entry mediator,HVEM)在单纯疱疹性角膜基质炎(herpetic stromal keratitis,HSK)小鼠角膜组织中及外周血CD4+T细胞上的表达水...目的研究B、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B and T lymphocyte attenuator,BTLA)及其配体疱疹病毒侵入介体(herpes virus entry mediator,HVEM)在单纯疱疹性角膜基质炎(herpetic stromal keratitis,HSK)小鼠角膜组织中及外周血CD4+T细胞上的表达水平,探讨共抑制信号BTLA-HVEM是否参与了CD4+T细胞介导的HSK免疫病理反应。方法将106PFU的单纯疱疹病毒I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HSV-1)KOS毒株接种于BALB/c鼠的角膜上建立HSK动物模型,分别于角膜接种病毒前(0d),接种病毒后的第3、7、10、14、21天,用毛细管取小鼠的左眼眼眶静脉窦血1mL,分离淋巴细胞,行荧光抗体染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BTLA+T细胞和CD3+CD4+HVEM+T细胞阳性率;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小鼠角膜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TLA蛋白及HVEM蛋白在角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BALB/c鼠的角膜接种HSV-1后的1~5d,角膜擦拭液中均检测出HSV-1复制,表明小鼠感染了单纯疱疹病毒。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显示:角膜接种HSV-1后第3天,所有小鼠均患了急性上皮性角膜炎,并于感染后1周内痊愈,自病毒接种后第8天起,小鼠出现角膜基质炎的改变,表现为角膜基质呈灰白色混浊,角膜基质混浊于病毒接种后的第10天达到高峰,持续至第14天后逐渐减轻。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3+CD4+BTLA+T细胞和CD3+CD4+HVEM+T细胞的阳性率,在角膜接种病毒前(0d)分别为(3.15±0.60)%和(9.84±1.06)%,在角膜接种病毒后第10天(HSK疾病程度最严重时)分别增加到(20.47±3.15)%和(45.18±3.90)%(与0d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查HSK小鼠角膜组织中BTLA和HVEM的蛋白表达结果一致:HSK临床表现最严重时,即病毒接种后第10天时,BTLA蛋白和HVEM蛋白在角膜组织中表达最强,主要表达于角膜基质层内浸润的炎性细胞上,角膜上皮层和内皮层也有表达。结论在HSK小鼠模型中,BTLA及其配体HVEM蛋白在角膜组织中及外周血CD4+T细胞上表达明显增强,共抑制信号BTLA-HVEM参与了CD4+T细胞介导的HSK的免疫病理过程。展开更多
目的检测食管鳞癌组织中B、T淋巴细胞弱化因子(B and T lymphocyte attenuators,BTLA)的mRNA表达水平,研究食管鳞癌中BTLA的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目的检测食管鳞癌组织中B、T淋巴细胞弱化因子(B and T lymphocyte attenuators,BTLA)的mRNA表达水平,研究食管鳞癌中BTLA的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方法,分别检测食管鳞癌和对照组织中BTLA mRNA的表达量。结果食管鳞癌标本中BTLA mRNA的表达高于对照组[(8.8±2.6)×10~4(拷贝/μg RNA)vs.(9.2±3.4)×10~3(拷贝/μg R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TLA mRNA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与肿瘤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肿瘤分化程度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BTLA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增高,且与患者的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BTLA在食管癌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展开更多
B和T淋巴细胞弱化因子(B and T lymphocyte attenuator,BTLA)是继程序性死亡因子-1(programmed death-1,PD-1)、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ntigen-4,CTLA-4)后发现的第三个属于CD28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负性共刺激...B和T淋巴细胞弱化因子(B and T lymphocyte attenuator,BTLA)是继程序性死亡因子-1(programmed death-1,PD-1)、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ntigen-4,CTLA-4)后发现的第三个属于CD28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负性共刺激分子,抑制或下调T细胞的活化和细胞因子的产生。BTLA参与不同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本文根据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对BTLA在感染过程中的免疫作用做简要综述。展开更多
目的:基于T淋巴细胞PPAR-γ-核因子-κB通路探讨平喘固本膏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和治疗组[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目的:基于T淋巴细胞PPAR-γ-核因子-κB通路探讨平喘固本膏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和治疗组[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平喘固本膏]各5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白三烯D4(leukotriene D4,LTD4)、免疫功能、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及T淋巴细胞NF-κB活化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HMGB1、cAMP、LTD4、免疫功能、IL-10及T淋巴细胞NF-κB活化率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的基础上口服平喘固本膏可通过升高支气管哮喘患者T淋巴细胞源性IL-10水平从而抑制支气管哮喘患者T淋巴细胞NF-κB的活性及PPAR-γ-NF-κB通路。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研究负向共刺激受体B/T淋巴细胞弱化因子(B and T lymphocyte attenuator,BTLA)在急性哮喘小鼠模型脾脏CD4+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特点及地塞米松对BTLA表达的影响。方法 18只BALB/C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地塞米松治疗组。OVA联合AL(OH)3第1和第8天分别致敏和第15~17天激发,建立急性哮喘模型。HE染色观察3组气道炎症浸润情况;Elisa检测血清IL-4和IFN-γ;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CD4+T淋巴细胞BTLA表达变化。结果 HE染色哮喘组肺部小气道和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EOS)明显,上皮细胞增生;流式细胞仪检测哮喘组脾脏CD4+T淋巴细胞表面BTL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BTLA在地塞米松治疗组比哮喘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TLA在急性哮喘模型表达上调参与炎症调控;地塞米松能进一步上调BTLA表达,抑制气道炎症。
文摘目的研究B、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B and T lymphocyte attenuator,BTLA)及其配体疱疹病毒侵入介体(herpes virus entry mediator,HVEM)在单纯疱疹性角膜基质炎(herpetic stromal keratitis,HSK)小鼠角膜组织中及外周血CD4+T细胞上的表达水平,探讨共抑制信号BTLA-HVEM是否参与了CD4+T细胞介导的HSK免疫病理反应。方法将106PFU的单纯疱疹病毒I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HSV-1)KOS毒株接种于BALB/c鼠的角膜上建立HSK动物模型,分别于角膜接种病毒前(0d),接种病毒后的第3、7、10、14、21天,用毛细管取小鼠的左眼眼眶静脉窦血1mL,分离淋巴细胞,行荧光抗体染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BTLA+T细胞和CD3+CD4+HVEM+T细胞阳性率;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小鼠角膜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TLA蛋白及HVEM蛋白在角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BALB/c鼠的角膜接种HSV-1后的1~5d,角膜擦拭液中均检测出HSV-1复制,表明小鼠感染了单纯疱疹病毒。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显示:角膜接种HSV-1后第3天,所有小鼠均患了急性上皮性角膜炎,并于感染后1周内痊愈,自病毒接种后第8天起,小鼠出现角膜基质炎的改变,表现为角膜基质呈灰白色混浊,角膜基质混浊于病毒接种后的第10天达到高峰,持续至第14天后逐渐减轻。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3+CD4+BTLA+T细胞和CD3+CD4+HVEM+T细胞的阳性率,在角膜接种病毒前(0d)分别为(3.15±0.60)%和(9.84±1.06)%,在角膜接种病毒后第10天(HSK疾病程度最严重时)分别增加到(20.47±3.15)%和(45.18±3.90)%(与0d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查HSK小鼠角膜组织中BTLA和HVEM的蛋白表达结果一致:HSK临床表现最严重时,即病毒接种后第10天时,BTLA蛋白和HVEM蛋白在角膜组织中表达最强,主要表达于角膜基质层内浸润的炎性细胞上,角膜上皮层和内皮层也有表达。结论在HSK小鼠模型中,BTLA及其配体HVEM蛋白在角膜组织中及外周血CD4+T细胞上表达明显增强,共抑制信号BTLA-HVEM参与了CD4+T细胞介导的HSK的免疫病理过程。
文摘B和T淋巴细胞弱化因子(B and T lymphocyte attenuator,BTLA)是继程序性死亡因子-1(programmed death-1,PD-1)、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ntigen-4,CTLA-4)后发现的第三个属于CD28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负性共刺激分子,抑制或下调T细胞的活化和细胞因子的产生。BTLA参与不同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本文根据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对BTLA在感染过程中的免疫作用做简要综述。
文摘目的:基于T淋巴细胞PPAR-γ-核因子-κB通路探讨平喘固本膏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和治疗组[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平喘固本膏]各5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白三烯D4(leukotriene D4,LTD4)、免疫功能、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及T淋巴细胞NF-κB活化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HMGB1、cAMP、LTD4、免疫功能、IL-10及T淋巴细胞NF-κB活化率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的基础上口服平喘固本膏可通过升高支气管哮喘患者T淋巴细胞源性IL-10水平从而抑制支气管哮喘患者T淋巴细胞NF-κB的活性及PPAR-γ-NF-κB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