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芒针透刺法结合Bobath技术对中风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1
作者 刘样 胡蓉 +2 位作者 唐森 邓杰 柳筱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51-0054,共4页
本研究旨在对比芒针透刺法结合Bobath技术和仅使用Bobath技术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时肌张力阻力矩的变化,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评分及躯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56例脑卒中后偏瘫上肢肌张力高的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 本研究旨在对比芒针透刺法结合Bobath技术和仅使用Bobath技术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时肌张力阻力矩的变化,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评分及躯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56例脑卒中后偏瘫上肢肌张力高的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有29例,观察组有27例。对照组是采用现代康复的常用神经生理学疗法中的Bobath技术改善上肢的肌张力,观察组是在神经生理学疗法中的Bobath技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芒针透刺法,取穴为患侧上肢的臑会与天井,四渎与外关,肩髃与臂臑,阳溪与透温溜等,两组的治疗都是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6次,共观察4个疗程。最终,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患侧上肢的肌肉紧张程度、改良Ashworth痉挛评估量表评分和FAM量表评分均有所增加(P<0.05)。观察组在这些方面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芒针透刺法结合Bobath治疗的综合作用对中风后患者的上肢痉挛性瘫痪有较好的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芒针透刺法和Bobath技术综合作用有关,因此有必要对中风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的芒针透刺结合治疗结合Bobath技术的推广,发挥芒针透刺法结合Bobath技术的综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针透刺 bobath技术 中风 上肢痉挛
下载PDF
穿戴式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结合Bobath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
2
作者 薛亚峰 郄淑燕 +2 位作者 王寒明 杨傲然 谭建 《西部医学》 2024年第6期846-849,854,共5页
目的探讨穿戴式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结合Bobath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平衡能力、下肢运动Fugl-Meyer功能量表(FMA)评分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1月—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7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数字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 目的探讨穿戴式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结合Bobath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平衡能力、下肢运动Fugl-Meyer功能量表(FMA)评分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1月—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7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数字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予以Bobath技术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穿戴式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训练,干预8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步态参数(步频、步速、跨步长比率)、平衡能力[Berg平衡量表(BBS)]、下肢运动功能FM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下肢肌力恢复情况(屈髋肌力、伸膝肌力)。结果干预前,两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步频、步速、跨步长比率、BBS评分、下肢FMA评分、MBI评分、屈髋肌力、伸膝肌力较干预前显著升高(均P<0.05),观察组步频、步速、跨步长比率、BBS评分、下肢FMA评分、MBI评分、屈髋肌力、伸膝肌力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穿戴式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结合Bobath技术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和平衡能力,促进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增强患者下肢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戴式外骨骼康复机器人 bobath技术 脑卒中 偏瘫 步态 平衡能力 下肢运动功能
下载PDF
基于上肢表面肌电图及神经传导速度评价新Bobath技术联合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偏瘫的作用
3
作者 马宁 白琳 +2 位作者 刘厚洋 张广飞 刘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605-610,共6页
目的 探讨新Bobath技术与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表面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01—2023-02榆林市第一医院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行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实验组行新Bo... 目的 探讨新Bobath技术与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表面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01—2023-02榆林市第一医院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行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实验组行新Bobath技术与电子生物反馈疗法,连续干预12周。观察2组上肢功能恢复优良率及干预前后上肢表面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关节运动速度、上肢功能(FMA评分)、日常活动能力(MBI评分)、肌张力(MAS评分)。结果 实验组干预12周后上肢功能恢复优良率86.67%高于对照组60.00%(P<0.05)。干预4、12周后,实验组肱二头肌及肱三头肌协同收缩率低于对照组[(30.34±2.78)%比(34.12±3.03)%,(13.78±1.66)%比(15.03±1.93)%,(20.22±2.02)%比(26.61±2.45)%,(10.01±1.02)%比(12.89±1.33)%,P<0.05],尺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传导速度高于对照组[(63.83±6.45) m/s比(59.91±6.38) m/s,(64.45±6.02) m/s比(61.08±6.42) m/s,(63.92±5.56) m/s比(61.01±5.19)m/s,(70.72±8.12)m/s比(66.13±7.46)m/s,(69.68±7.59)m/s比(65.41±6.33)m/s,(68.95±7.26)m/s比(64.78±7.05)m/s,P<0.05]。实验组干预4、12周后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运动速度高于对照组[(0.51±0.09)rad/s比(0.42±0.07)rad/s,(0.76±0.08)rad/s比(0.63±0.07)rad/s,(0.32±0.04)rad/s比(0.27±0.05)rad/s,(0.63±0.10)rad/s比(0.50±0.08)rad/s,(0.99±0.12)rad/s比(0.81±0.10)rad/s,(0.46±0.08)rad/s比(0.39±0.05)rad/s,P<0.05]。干预4、12周后实验组FMA、MBI评分高于对照组,M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Bobath技术联合电子生物反馈疗法能提高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恢复效果,增强神经传导速度,改善各关节运动状态,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电子生物反馈疗法 bobath技术 表面肌电图 神经传导速度 关节运动速度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双任务训练模式结合Bobath技术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
4
作者 刘芳芳 马宁 +1 位作者 张广飞 李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4期167-170,共4页
目的分析双任务训练模式结合Bobath技术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方法择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 目的分析双任务训练模式结合Bobath技术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方法择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双任务训练模式结合Bobath技术进行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低于对照组,简化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躯干控制测试(TCT)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偏瘫侧下肢H波最大波幅(Hmax)和M波最大波幅(Mmax)、Hmax/Mmax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WHO生活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任务训练模式结合Bobath技术可加速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降低其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任务训练模式 bobath技术 脑卒中后偏瘫 上肢功能 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联合新Bobath技术在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康复护理干预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欧阳杰安 程少玲 李小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期157-160,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联合新Bobath技术在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康复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门诊收治的84例老年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n=42)和联合组(n=4... 目的探讨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联合新Bobath技术在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康复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门诊收治的84例老年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n=42)和联合组(n=42),其中常规组患者采用新Bobath疗法进行康复治疗,联合组采用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联合新Bobath技术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的改良Ashworth分级评定表、改良Barthel指数、简式Fugl-Meyer评分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量表的得分。结果干预后联合组的改良Ashworth分级评定疗效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简式Fugl-Meyer评分表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量表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联合新Bobath技术更能有效改善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 bobath技术 脑卒中 上肢
下载PDF
眼针结合新Bobath技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6
作者 黄坤 陈真 景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5期2145-2148,共4页
目的观察眼针结合新Bobath技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手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3年7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50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手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75例。观察组予以眼针结合新Bobath技术治... 目的观察眼针结合新Bobath技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手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3年7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50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手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75例。观察组予以眼针结合新Bobath技术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2组均治疗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手功能情况[采用改良Lindmark评分、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腕手功能评分、手关节活动度、改良Ashworth评分评估]及上肢运动功能情况[进行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TEF)评估],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改良Lindmark评分、FMA腕手功能评分、手关节活动度、STEF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改良Ashworth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上述各项评分及手关节活动度与对照组比较升高或降低更明显(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2.67%(62/75)比66.67%(50/75),P<0.05]。结论眼针结合新Bobath技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手功能障碍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患侧手和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增加手关节活动度,降低手部痉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恢复期 手功能障碍 眼针 bobath技术
下载PDF
药棒疗法联合Bobath技术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
7
作者 刘小平 吴丹丹 +3 位作者 何辉斌 樊露涛 魏星 虞颖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8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药棒疗法联合Bobath技术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1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试验组(n=40)。对照组予Bobath技术治疗... 目的:探讨药棒疗法联合Bobath技术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1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试验组(n=40)。对照组予Bobath技术治疗,试验组予药棒疗法联合Bobath技术治疗。对比两组肌力、肌张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肢体功能。结果:治疗3周后,试验组徒手肌力测定(MMT)评分较对照组高,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试验组Barthel指数(BI)、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棒疗法联合Bobath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可改善肌力,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肢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运动功能障碍 药棒疗法 bobath技术
下载PDF
新Bobath技术结合上肢机器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颜义君 强冰 +1 位作者 龚相鑫 邓迪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871-873,共3页
目的探讨新Bobath技术结合上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传统Bobath技术)和观察组(常规康复治疗+新Bobath技术+上肢机器人)各35例。于治疗前、治疗... 目的探讨新Bobath技术结合上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传统Bobath技术)和观察组(常规康复治疗+新Bobath技术+上肢机器人)各35例。于治疗前、治疗1、3个月后分别采用FMA、MBI评分评定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治疗前,两组FMA、MBI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1、3个月后,两组FMA、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时间点,观察组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肢功能改善状况更明显。结论新Bobath技术结合上肢康复机器人能有效治疗脑卒中偏瘫上肢运动功能障碍,降低后遗症发生率,提高患者上肢运动能力和ADL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bath技术 上肢康复机器人 脑卒中 上肢功能障碍
下载PDF
肩关节腔注射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新Bobath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疗效及对疼痛相关因子的影响
9
作者 熊玉鑫 张跃华 程艳秋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8期114-117,共4页
目的评价肩关节腔注射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新Bobath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疗效及对疼痛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取2017年6月至2020年2月于河南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脑卒中后肩痛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5例)... 目的评价肩关节腔注射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新Bobath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疗效及对疼痛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取2017年6月至2020年2月于河南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脑卒中后肩痛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5例)及对照组(43例)。入院后所有受试者均予以常规治疗措施,在此基础上,研究组予超声引导下肩关节腔内注射PRP联合新Bobath技术治疗,而对照组仅予新Bobath技术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MA-UE)、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通用量角器检测所有受试者肩关节被动活动范围,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FMA-U评分、肩关节前屈、外展及外旋被动ROM以及MMP-3水平、TNF-α水平、IL-1β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善程度是不相等的,但以研究组的改善程度最大(F时间=15.692,F时间=12.082,F时间=8.640,F时间=9.033,F时间=16.025,F时间=7.695,F时间=8.359,F时间=7.448,P时间<0.01)。结论与新Bobath技术干预比较,辅以超声引导下肩关节腔内注射PRP治疗更能够缓解脑卒中后肩痛,改善肩关节功能,同时可以显著降低血清疼痛相关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腔. 富血小板血浆 bobath技术 脑卒中后肩痛
下载PDF
Bobath技术联合五行音乐对偏瘫患者上肢关节活动程度的改善研究
10
作者 何毅 周泰石 +3 位作者 阎云龙 李昆 徐晖 龚全明 《微型计算机》 2024年第9期190-192,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Bobath技术联合五行音乐对偏瘫患者上肢关节活动程度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21—2023年出院的86例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人。对照组用Bobath技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用Bobath技术的同... 目的:研究分析Bobath技术联合五行音乐对偏瘫患者上肢关节活动程度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21—2023年出院的86例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人。对照组用Bobath技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用Bobath技术的同时联合五行音乐进行辅助治疗。治疗后,对两组偏瘫患者上肢肩肘腕关节的活动程度(AROM)进行测量评估。结果:观察组的上肢肩肘腕关节的活动程度(AROM)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肩关节活动角度、肘关节活动角度和平均手腕关节反应时间(RT)改善程度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obath技术联合五行音乐对偏瘫患者上肢关节活动程度的改善效果优于单纯运用Bobath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行音乐 bobath技术 偏瘫 上肢活动
下载PDF
中枢传导通路的新bobath技术干预对偏瘫患者的作用及预后分析
11
作者 康秀敏 高长越 廖伶艺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3期2017-2019,2023,共4页
目的研究基于中枢传导通路的新bobath技术对偏瘫患者干预作用及预后。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按照就医先后顺序差异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干预,试验组开展经基于中枢传... 目的研究基于中枢传导通路的新bobath技术对偏瘫患者干预作用及预后。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按照就医先后顺序差异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干预,试验组开展经基于中枢传导通路的新bobath技术干预。分析2组运动功能[简式Fug-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UE)]、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血流动力学[收缩峰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和平均血流速度(Vm)]以及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估简表(WHOQOL-BREF)]的差异,比较2组的干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FMA-UE以及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Vs、Vd以及Vm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生理、心理、环境以及社会关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干预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偏瘫患者经基于中枢传导通路的新bobath技术干预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中枢传导通路 bobath技术 生活质量 预后
下载PDF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及Bobath技术对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治疗效果对比
12
作者 许婉娜 吴伟鹏 丁洁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6期88-90,共3页
目的浅析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及Bobath技术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30例采用PNF技术;对照组30例采用Bobath技术治疗... 目的浅析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及Bobath技术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30例采用PNF技术;对照组30例采用Bobath技术治疗,对比躯干功能和肢体运动能力、生活独立能力、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躯干功能和肢体运动能力评估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功能评分、健康功能评分、生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PNF技术及Bobath技术均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但PNF技术更有助于患者躯体和肢体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 bobath技术 脑卒中偏瘫 康复效果
下载PDF
新Bobath技术联合上肢智能等速训练器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13
作者 闫俊棚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6期2962-2965,共4页
目的探讨新Bobath技术联合上肢智能等速训练器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于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至河南省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就诊的96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探讨新Bobath技术联合上肢智能等速训练器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于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至河南省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就诊的96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新Bobath技术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上肢智能等速训练器干预,两组均连续干预4周。对比干预前、干预4周后上肢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表(FMA)、改良Ashworth痉挛评价量表(MAS)]、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改良巴氏指数评定表(MBI)]。结果干预4周后,两组FMA评分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4周后,两组MAS评分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4周后,两组NIHS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4周后,两组MBI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Bobath技术联合上肢智能等速训练器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和神经功能,降低上肢偏瘫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痉挛性偏瘫 bobath技术 上肢智能等速训练器
下载PDF
Bobath技术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康复中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胡琴琴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4年第10期44-48,共5页
Bobath技术是通过对姿势的控制,构建合适的身体图式,有助于增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运动能力。单独用Bobath技术或与其他治疗联合,如中医疗法、经颅磁刺激等,皆可提高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Bobath技术的概念在我国尚未达成统一,目前... Bobath技术是通过对姿势的控制,构建合适的身体图式,有助于增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运动能力。单独用Bobath技术或与其他治疗联合,如中医疗法、经颅磁刺激等,皆可提高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Bobath技术的概念在我国尚未达成统一,目前尚无评价其临床疗效的标准,这是现阶段存在的难题。本文概述了Bobath技术的概念,重点介绍了Bobath技术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康复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以期为临床护理人员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上肢康复中应用Bobath技术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bobath技术 偏瘫 上肢康复
下载PDF
新Bobath技术联合血塞通片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15
作者 郭金龙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4期5-7,15,共4页
目的:探究新Bobath技术联合血塞通片在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3年9月枣庄市峄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密闭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两组均口服血塞通片,... 目的:探究新Bobath技术联合血塞通片在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3年9月枣庄市峄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密闭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两组均口服血塞通片,对照组采用常规运动训练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新Bobath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步行稳定性、运动功能及生命质量。结果: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Tinetti步态评估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脑卒中生命质量测定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新Bobath技术联合血塞通治疗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提高患者步行稳定性及运动功能,从而改善其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脑卒中 bobath技术 血塞通片 运动功能 生命质量
下载PDF
床边徒手肢体运动训练联合新Bobath技术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中的治疗效果
16
作者 任会云 刘娟 +2 位作者 朱婕 张军伟 袁彤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24期4092-4096,共5页
目的探讨床边徒手肢体运动训练联合新Bobath技术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3年12月在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 目的探讨床边徒手肢体运动训练联合新Bobath技术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3年12月在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53~75(64.18±5.27)岁;病程40~69(55.13±6.58)d;卒中类型:脑出血23例,脑梗死17例。对照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52~75(63.59±5.43)岁;病程39~69(54.38±7.28)d;卒中类型:脑出血28例,脑梗死12例。对照组采用新Bobath技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床边徒手运动训练。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满意度,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上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肩关节活动度(前屈、外展、外旋)、生活质量[改良Barthel指数(MBI)]。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90.00%(36/40)比70.00%(28/40)、92.50%(37/40)比75.00%(30/40)](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3.13±0.48)分比(3.41±0.53)分],FMA评分、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40.50±5.72)分比(37.77±5.68)分、(63.33±6.48)分比(59.66±5.12)分](均P<0.05);观察组前屈、外展、外旋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71.84±8.51)°比(67.32±8.19)°、(89.50±4.32)°比(84.77±4.68)°、(40.33±3.13)°比(36.52±3.07)°](均P<0.05)。结论床边徒手肢体运动训练联合新Bobath技术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减轻疼痛,治疗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床边徒手肢体运动训练 bobath技术 卒中康复
下载PDF
bobath技术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卒中后偏瘫临床观察
17
作者 陈伟 刘丹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9期1794-1796,共3页
目的:观察bobath技术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疗效。方法: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两组均用bobath技术治疗,研究组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功能性步行能力量表(FAC)、Berg平衡量表(BBS)、10米... 目的:观察bobath技术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疗效。方法: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两组均用bobath技术治疗,研究组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功能性步行能力量表(FAC)、Berg平衡量表(BBS)、10米最大步行速度(10MWS)、日常活动能力量表(BI)和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以及步长、步速和步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bobath技术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偏瘫 bobath技术 补阳还五汤
下载PDF
镜像治疗结合Bobath技术对偏瘫患者FMA评分的影响和机制探讨
18
作者 王亚茹 魏凤才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7期1370-1374,共5页
目的:探讨镜像治疗结合Bobath技术对偏瘫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的影响和机制。方法:2020年10月—2022年10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进行康复治疗的93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常规康复训练)和研究组(47例,镜像... 目的:探讨镜像治疗结合Bobath技术对偏瘫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的影响和机制。方法:2020年10月—2022年10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进行康复治疗的93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常规康复训练)和研究组(47例,镜像治疗结合Bobath技术)。将2组患者治疗后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Barthel(BI)量表评分,以及Berg量表评分,治疗前后血清血神经营养素-3(NT-3)、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以及治疗前后上、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5.74%,比对照组的80.43%高;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比对照组低,而BI、Berg评分均相较于治疗前上升,且研究组比对照组高;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NT-3、NGF水平均相较于治疗前上升,且研究组比对照组高;治疗后2组患者上肢、下肢FMA评分均相较于治疗前上升,且研究组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镜像治疗结合Bobath技术治疗偏瘫患者,有助于减轻神经受损状况,加速肢体功能、平衡功能的恢复,提升日常生活水平,改善神经细胞因子,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像治疗 bobath技术 偏瘫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影响 机制
下载PDF
针刀联合新Bobath技术治疗中风后上肢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疗效观察
19
作者 文雯 杨琼 +3 位作者 杨俊荣 唐念珍 熊常清 邬鸿波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2期76-78,共3页
目的:分析中风后上肢肌张力增高采用针刀联合新Bobath技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2—9月重庆市长寿区中医院收治的中风后上肢肌张力增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基础药物及新Bobath技术治疗,... 目的:分析中风后上肢肌张力增高采用针刀联合新Bobath技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2—9月重庆市长寿区中医院收治的中风后上肢肌张力增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基础药物及新Bobath技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小针刀松解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上肢痉挛程度、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上肢痉挛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联合新Bobath技术治疗中风后上肢肌张力增高,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可以有效改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上肢肌张力增高 针刀 bobath技术
下载PDF
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联合新Bobath技术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康复干预中的应用
20
作者 苏利剑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192-0195,共4页
探讨改良式强制性运动疗法与新的Bobath技术联合应用于脑卒中后偏瘫病人的上肢功能。方法 对4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23例。实验组采用改良式强制性锻炼方法及新保必思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采用弗-梅耶尔评分分... 探讨改良式强制性运动疗法与新的Bobath技术联合应用于脑卒中后偏瘫病人的上肢功能。方法 对4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23例。实验组采用改良式强制性锻炼方法及新保必思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采用弗-梅耶尔评分分法及巴瑟尔生活指数评定两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两组在治疗前后的抑郁、焦虑、抑郁、焦虑、抑郁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Fugl-Meyer(Fugl-Meyer)、Barthel(Barthel)评分(89.67±3.26)、Barthel(74.56±7.32)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能力方面,实验组的平均(75.30±8.25)也明显高于对照组(58.83±7.74),P<0.05,具有显著性。结论 将改进的强迫运动疗法与新Bobath技术相结合,用于中风偏瘫病人的康复训练,能在短期内明显提高其运动、生活自理能力,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 bobath技术 脑卒中偏瘫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