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燕麦抗蚜性和抗BYDV病毒病鉴定及利用评价 被引量:12
1
作者 郭建国 郭满库 +4 位作者 郭成 魏宏玉 刘永刚 何苏琴 赵桂琴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75-583,共9页
【目的】明确燕麦品种对蚜虫和BYDV的抗性水平,筛选和推广一批广谱抗性的品种以确保燕麦生产安全。【方法】用等行距开畦条播方式种植鉴定圃。于灌浆期分别用模糊识别法和目测法调查圃内自然感染蚜虫和人工接种饲毒蚜虫的数量和病叶级数... 【目的】明确燕麦品种对蚜虫和BYDV的抗性水平,筛选和推广一批广谱抗性的品种以确保燕麦生产安全。【方法】用等行距开畦条播方式种植鉴定圃。于灌浆期分别用模糊识别法和目测法调查圃内自然感染蚜虫和人工接种饲毒蚜虫的数量和病叶级数,计算蚜害比值和平均严重度后进行抗蚜性和抗BYDV性评价。【结果】72份燕麦材料中,无免疫蚜虫和BYDV材料。抗蚜性评价结果表明,14份材料抗蚜、58份材料感蚜;抗BYDV性评价结果表明,自然接种后,9份材料抗病,63份材料感病,而人工接种后,6份材料抗病,66份材料感病。【结论】燕麦抗蚜和抗BYDV材料较少,抗蚜性与抗BYDV性之间有一定相关性,人工接种BYDV较自然感染BYDV易增加病害严重度。QO245-7和白燕2号对蚜虫分别表现中感,对BYDV一致表现抗病,是优质的抗蚜和抗BYDV材料,在今后大面积推广中可优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抗蚜性 bydv 鉴定
下载PDF
1992-1993年BYDV株系监测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周广和 杜志强 钱幼亭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7-18,共2页
1992-1993年BYDV株系监测研究周广和,杜志强,钱幼亭(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北京100094)监测大麦黄矮病毒(BYDV)株系类型及其分布、主流株系及其年度间差异,是大麦黄矮病(BYD)流行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 1992-1993年BYDV株系监测研究周广和,杜志强,钱幼亭(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北京100094)监测大麦黄矮病毒(BYDV)株系类型及其分布、主流株系及其年度间差异,是大麦黄矮病(BYD)流行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鉴定筛选麦类种质资源抗耐病性,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黄矮病 bydv株多 监测
下载PDF
大麦BYDV抗性的印迹杂交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赵彦宏 李润植 +3 位作者 刘征 焦芳婵 毛雪 张东旭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15-320,共6页
大麦抗黄矮病毒 (BYDV)育种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 ,就是常规生物学抗性检测技术不能准确地进行抗性检测和抗性基因筛选。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 ,以大麦黄矮病毒 PAV株系和 RPV株系基因组中的特异核酸序列为探针 ,应用斑点印迹杂交分析技术 ... 大麦抗黄矮病毒 (BYDV)育种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 ,就是常规生物学抗性检测技术不能准确地进行抗性检测和抗性基因筛选。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 ,以大麦黄矮病毒 PAV株系和 RPV株系基因组中的特异核酸序列为探针 ,应用斑点印迹杂交分析技术 ,建立了一套简单、快速、有效的 BYDV抗性检测方法和抗性基因 (Yd2 )的筛选方法 ;同时也建立了一套适用于大麦 BYDV抗性检测的较为有效的带毒蚜虫饲养和管理方法。选用了 12个已知抗性和基因型的大麦品种 (系 )进行抗性检测 ,结果证实了这一抗性检测技术体系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矮病毒 蚜虫 Yd2基因 抗性检测 斑点印迹杂交 bydv抗性 大麦
下载PDF
青海BYDV-GAV青稞分离物基因组克隆及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廷芳 吴淑华 +3 位作者 季英华 赵文浩 周益军 郭青云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00-906,共7页
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es,BYDVs)病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发生危害的禾谷类作物病毒病害。2014年笔者在对青海重要作物病毒病调查时发现田间青稞作物上有疑似BYDVs危害的症状,利用BYDVs引物对田间采集的9份典型症状病样... 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es,BYDVs)病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发生危害的禾谷类作物病毒病害。2014年笔者在对青海重要作物病毒病调查时发现田间青稞作物上有疑似BYDVs危害的症状,利用BYDVs引物对田间采集的9份典型症状病样进行了RT-PCR检测,结果均扩增到目的条带(约300bp),随机抽选样品进行序列测定,BLAST分析结果显示其与BYDV-GAV同源性最为接近(99.2%)。为进一步明确该分离物的分类地位及基因组结构特征,根据已测定的BYDV-GAV序列设计全长扩增引物,利用分段法克隆了其全基因组序列,发现其全长为5 683bp,具有典型的黄症病毒属的特征,编码6个ORF,有4个非编码区(UTR)。基因组序列聚类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其与BYDV-GAV聚类于同一分支,与中国陕西渭南小麦分离物亲缘关系较近。以上结果说明,该分离物是BYDV-GAV的一个分离物,这是青海BYDV-GAV青稞分离物全基因组的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黄矮病毒 青稞 bydv-GAV 青海
下载PDF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监测1994~1995年BYDV株系 被引量:2
5
作者 杜志强 周广和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21-22,共2页
1994~1995年从我国南北主要冬、春麦区黄矮病发病田块采集BYDV标样,进行酶联免疫测定。1994年测定标样159株,其中GAV株系112株,占测定总数的70.44%;PAV株系8株,占测定总数的5.03%;与P... 1994~1995年从我国南北主要冬、春麦区黄矮病发病田块采集BYDV标样,进行酶联免疫测定。1994年测定标样159株,其中GAV株系112株,占测定总数的70.44%;PAV株系8株,占测定总数的5.03%;与PAV抗体和MAV抗体都不发生免疫反应的共39株,占24.53%。1995年测定了187株BYDV标样,GAV株系84株,占44.92%;PAV株系18株,占9.63%;PAV与GAV混合感染9株,占4.81%;阴性反应的76株,占40.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黄矮病 bydv 株系 酶联免疫吸附
下载PDF
不同BYDV抗性的小麦品种对介体麦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6
作者 代锦 娄鹏 相建业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65-168,共4页
在室内20℃条件下研究了大麦黄矮病抗性不同的3个小麦品种对介体麦二叉蚜和麦长管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抗性小麦品种对麦二叉蚜和麦长管蚜若蚜发育历期、存活率、成蚜寿命和生殖力有显著的影响,以张春20号对介体蚜虫... 在室内20℃条件下研究了大麦黄矮病抗性不同的3个小麦品种对介体麦二叉蚜和麦长管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抗性小麦品种对麦二叉蚜和麦长管蚜若蚜发育历期、存活率、成蚜寿命和生殖力有显著的影响,以张春20号对介体蚜虫的影响最大,小偃22号次之,小偃6号抗性最弱。通过麦二叉蚜和麦长管蚜在供试的3个小麦品种上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参数比较,小麦品种对介体蚜虫影响大小与小麦品种对大麦黄矮病抗性强弱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病性(bydv) 麦二叉蚜 麦长管蚜 生物学参数
下载PDF
BYDV抗性基因在冬小麦F_2中的遗传表达
7
作者 曹亚萍 张明义 +1 位作者 范绍强 王全亮 《山西农业科学》 2001年第3期3-6,共4页
用高抗BYDV的冬小麦品系R974 73与两个遗传背景不同的小麦品种杂交 ,对F1,F2 进行GAV株系的接种鉴定。结果表明 ,抗黄矮病性状的遗传变异和遗传决定度较高 ,其抗性遗传主要由基因效应控制 ,在组合R974 73×鲁麦 14号的F2 中呈 3∶1... 用高抗BYDV的冬小麦品系R974 73与两个遗传背景不同的小麦品种杂交 ,对F1,F2 进行GAV株系的接种鉴定。结果表明 ,抗黄矮病性状的遗传变异和遗传决定度较高 ,其抗性遗传主要由基因效应控制 ,在组合R974 73×鲁麦 14号的F2 中呈 3∶1分离比率 ,组合R974 73×临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ydv 冬小麦 抗病性 遗传 抗性基因 小麦
下载PDF
大麦抗BYDV的蚜虫获毒酶联免疫吸附法
8
作者 刘常宏 Haber,S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30-34,共5页
蚜虫获毒酶联免疫吸附法(AA-ELISA)是指用ELISA测定从染病植株上获毒蚜虫以反映品种抗BYDV的方法。经对带Yd2基因大麦品种877-16与感病品种Manley对比测定,按其方法接种3叶期第1叶片,传毒3d后... 蚜虫获毒酶联免疫吸附法(AA-ELISA)是指用ELISA测定从染病植株上获毒蚜虫以反映品种抗BYDV的方法。经对带Yd2基因大麦品种877-16与感病品种Manley对比测定,按其方法接种3叶期第1叶片,传毒3d后用无毒禾谷类蚜虫从第2叶片上取食获毒1d,采集5头作ELISA测定。AA-ELISA法测定OD值,Manley显著高于877-16,用ELISA直接测定无显著差异。用AA-ELISA法具有不破坏植株,可对同一部位重复测定,且蚜虫体软,易研碎抽提病毒,测定抗感品种差异明显等优点,具有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蚜虫获毒 酶联免疫吸附法 大麦 bydv
下载PDF
BYDV侵染对燕麦抗氧化防御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及多酚类氧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军 赵桂琴 +4 位作者 柴继宽 王苗苗 焦润安 孙雷雷 聂秀美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6-63,共8页
为探究燕麦在蚜虫和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BYDV)危害后的生理响应,本试验初步测定了接种蚜虫和大麦黄矮病毒后不同时间(0 d,7 d,14 d,21 d,28 d,35 d)叶片内抗氧化防御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及多酚类氧化酶的活性变化。... 为探究燕麦在蚜虫和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BYDV)危害后的生理响应,本试验初步测定了接种蚜虫和大麦黄矮病毒后不同时间(0 d,7 d,14 d,21 d,28 d,35 d)叶片内抗氧化防御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及多酚类氧化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危害时间的增加,丙二醛含量呈明显上升趋势,蚜虫+BYDV处理在接种后35 d丙二醛含量达到对照的1.4倍;过氧化物酶活性呈上升趋势,在接种后35 d较对照高14.36%,而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总体先上升后下降,分别在接种后21d和14 d达到最大值,为对照的8.78和1.73倍;苯丙氨酸解氨酶和多酚类氧化酶活性均呈上升趋势,在接种后35 d分别较对照高36.33%和203%。和蚜虫处理相比,蚜虫+BYDV处理造成的损伤更大,丙二醛、抗氧化防御酶及苯丙氨酸解氨酶和多酚类氧化酶活性变化更剧烈。本研究结果为探讨BYDV与燕麦的互作机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bydv 蚜虫 丙二醛 抗氧化酶 苯丙氨酸解氨酶 多酚类氧化酶
下载PDF
BYDV侵染对燕麦总酚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军 赵桂琴 +4 位作者 柴继宽 王苗苗 焦润安 孙雷雷 聂秀美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0年第5期29-35,共7页
为探究燕麦在蚜虫和大麦黄矮病毒(BYDV)为害后的生理响应,研究了接种蚜虫和BYDV后不同时间(0,7,14,21,28,35 d),燕麦叶片的总酚、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蚜虫为害和BYDV侵染对燕麦总酚和渗透调节物质有... 为探究燕麦在蚜虫和大麦黄矮病毒(BYDV)为害后的生理响应,研究了接种蚜虫和BYDV后不同时间(0,7,14,21,28,35 d),燕麦叶片的总酚、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蚜虫为害和BYDV侵染对燕麦总酚和渗透调节物质有显著影响。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总酚含量呈明显上升趋势,接毒处理(接种携带BYDV的蚜虫)在接种35 d后较不接毒对照高38.96%(P<0.05);可溶性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接种后21 d,接毒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接虫处理,且较对照高41.59%。;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下降,接种后28 d和35 d,接毒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较接虫处理分别降低了20.40%和15.81%;脯氨酸含量总体逐渐升高,接种后14~21 d,接毒处理脯氨酸含量持续升高并达到最大值,较接虫处理高27.02%(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bydv 蚜虫 总酚 渗透调节物质
下载PDF
抗BYDV小麦—中间偃麦草易位系α-淀粉酶2同工酶的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陈孝 辛志勇 +4 位作者 肖世和 林志珊 徐惠君 杜丽璞 钱幼婷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6-20,共5页
对抗大麦黄矮病毒病的普通小麦—中间偃麦草易位系F94631和F94885-2进行抗性和α-淀粉酶2同工酶电泳图谱的研究,证明抗性基因和控制α-淀粉酶2形成的结构基因α-Amy-Ag^i2(α-Amy—X2)均位于中间偃麦草第7组染色体(7Ai-1或7X)长臂上.这... 对抗大麦黄矮病毒病的普通小麦—中间偃麦草易位系F94631和F94885-2进行抗性和α-淀粉酶2同工酶电泳图谱的研究,证明抗性基因和控制α-淀粉酶2形成的结构基因α-Amy-Ag^i2(α-Amy—X2)均位于中间偃麦草第7组染色体(7Ai-1或7X)长臂上.这两个基因都呈显性遗传.α-Amy-X2控制形成二条α-淀粉酶2特异酶带,可认为是7Ai—1长臂的生化标记.经BYDV抗性和α-淀粉酶2遗传分析,推断这两个基因位点相距为约29.4个遗传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偃麦草 大麦黄矮病毒病 淀粉酶 易位系 重组率
下载PDF
小冰麦异附加系中携带BYDV抗性基因染色体的微分离及其文库的建立 被引量:5
12
作者 万里红 王槐 +3 位作者 周奕华 卜秀玲 何孟元 陈正华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0年第8期10-14,共5页
采用微玻璃针法显微分离了小冰麦异附加系TAI 2 7中附加有中间偃麦草 (天蓝冰草 )的一对染色体 ,这对染色体上携带有抗大麦黄矮病的抗性基因。经过蛋白酶K消化和两轮寡聚核苷酸引物 PCR (degenerateoligonucleotideprimedPCR ,DOP PCR... 采用微玻璃针法显微分离了小冰麦异附加系TAI 2 7中附加有中间偃麦草 (天蓝冰草 )的一对染色体 ,这对染色体上携带有抗大麦黄矮病的抗性基因。经过蛋白酶K消化和两轮寡聚核苷酸引物 PCR (degenerateoligonucleotideprimedPCR ,DOP PCR)扩增后 ,用TAI 2 7和中间偃麦草的总DNA为探针的Southern杂交证明PCR产物确是来自这对小染色体。第二轮PCR产物被连接至pGEM Tvector中并转化大肠杆菌 ,获得小染色体DNA文库。初步分析文库共有 2× 10 5个克隆子 ,插入片段长度在 2 50~ 12 0 0bp之间 ,平均 530bp ,其中单、低拷贝序列占 57% ,中、高拷贝序列占 4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冰麦异附加系 大麦黄矮病 染色体 微切割 微克隆 抗性基因
下载PDF
小麦背景下BYDV抗性携带染色体的遗传行为 被引量:1
13
作者 唐顺学 梁辉 +3 位作者 李义文 贾双娥 李振声 贾旭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20-526,共7页
在鉴定遗4212中BYDV抗性携带染色体的染色体组起源以及被代换小麦染色体的基础上,研究了BYDV抗性携带染色体补偿小麦染色体的能力以及传递率等问题。结果表明,BYDV抗性携带染色体能较好补偿小麦第2、第5以及第7部分同源群的染色体;... 在鉴定遗4212中BYDV抗性携带染色体的染色体组起源以及被代换小麦染色体的基础上,研究了BYDV抗性携带染色体补偿小麦染色体的能力以及传递率等问题。结果表明,BYDV抗性携带染色体能较好补偿小麦第2、第5以及第7部分同源群的染色体;在二体代换系中,该染色体优先取代2D小麦染色体、而非2A、2B小麦染色体;(77-5433X遗4212)自交F2群体中共出现10种染色体组成类型,其中一种为非预期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较大而结构变异较少;该染色体的传递率以及携带该染色体配子的传递率分别为56.3%和33%,低于理论值75%和50%;并结合遗4212染色体组成鉴定结果探讨了相关结果产生的原因。染色体原位杂交是研究小麦背景下外源染色体遗传行为快速而准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行为 传递率 小麦 黄矮病 抗病育种
下载PDF
冬小麦抗BYDV材料粒重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曹亚萍 范绍强 张娟 《山西农业科学》 2002年第1期17-20,共4页
采用Griffing方法Ⅰ ,利用 6× 6完全双列杂交 ,对冬小麦单株粒重、单穗粒重和千粒重 3个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这 3种粒重的遗传符合加性 -显性遗传模型 ,细胞质作用对千粒重影响较小 ,株粒重和穗粒重则存在明显的核... 采用Griffing方法Ⅰ ,利用 6× 6完全双列杂交 ,对冬小麦单株粒重、单穗粒重和千粒重 3个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这 3种粒重的遗传符合加性 -显性遗传模型 ,细胞质作用对千粒重影响较小 ,株粒重和穗粒重则存在明显的核质互作 ;3个抗病材料中 ,临抗 1号的单株产量的特殊配合力方差最大 ,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较高 ,后代组合中存在极显著差异 ,是一个优良的抗病丰产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粒重 配合力 黄萎病 抗病育种
下载PDF
我国小麦抗BYDV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曹亚萍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1-114,共4页
本文论证了小麦抗 BYDV育种的重要性 ,阐明了自 5 0年代发现 BYDV以后 ,科学家们首先将抗BYDV基因由小麦近缘种导入普通小麦 ,育成双二倍体 ,再作为中间材料培育成异附加系和异代换系 ,进而利用 Ph突变体、组织培养、分子原位杂交等途... 本文论证了小麦抗 BYDV育种的重要性 ,阐明了自 5 0年代发现 BYDV以后 ,科学家们首先将抗BYDV基因由小麦近缘种导入普通小麦 ,育成双二倍体 ,再作为中间材料培育成异附加系和异代换系 ,进而利用 Ph突变体、组织培养、分子原位杂交等途径 ,育成易位系材料 ,最终应用于抗病育种的过程 ;明确了不同偃麦草与不同小麦杂交 ,导入的抗 BYDV基因位点不同 ,从而扩大了抗源的多样性 ,同时也引起了遗传规律的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大麦黄矮病毒 遗传育种 抗病育种 黄矮病
下载PDF
中国大麦黄矮病毒及BYDV-GAV株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乔世英 闫佳会 郭青云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0期103-111,共9页
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BYDVs)隶属于黄症病毒科(Luteovirdae)黄症病毒属(Luteovirus),由该病毒引起的小麦黄矮病最早在美国发生并报道,此后在国外其他地域也曾有过发生报道。在我国,小麦黄矮病最早于1960年在陕西、... 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BYDVs)隶属于黄症病毒科(Luteovirdae)黄症病毒属(Luteovirus),由该病毒引起的小麦黄矮病最早在美国发生并报道,此后在国外其他地域也曾有过发生报道。在我国,小麦黄矮病最早于1960年在陕西、甘肃发生并报道,近年来,在我国其他地区也有发生,该病害被称为麦类作物上的“癌症”,对麦类作物生产影响较大,为害严重时,造成麦类作物产量大幅降低。BYDV株系的划分依据为其传毒介体蚜虫的传播专化性,即一个病毒株系只能由一种或两种蚜虫进行传播,根据ICTV国际病毒委员会分类系统报道,目前国际上确定的该病毒株系有BYDV-MAV、BYDV-PAV、BYDV-RMV、BYDV-SGV等,我国鉴定有BYDV-PAV、BYDV-GPV、BYDV-GAV、BYDV-RMV 4个株系,GAV为我国流行株系。主要从BYDV的为害症状、株系分化、传播介体、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病害防治方面进行相关综述,着重介绍BYDV-GAV株系的抗性鉴定、抗性基因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病害的抗病育种和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类作物 大麦黄矮病毒 bydv-GAV株系 抗病基因 病害防治
下载PDF
秋春两季感染BYDV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小麦黄矮病的流行分析
17
作者 张新瑞 郭满库 胡冠芳 《甘肃科学学报》 1994年第2期19-22,共4页
本文通过秋季和春季分别对16个冬小麦品种接种,研究不同时期感染BYDV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秋季还是春季感染BYDV病毒,都对小麦的千粒重、产量、生物学产量有严重影响,秋季染病的小麦,其病情指数比春季感染的... 本文通过秋季和春季分别对16个冬小麦品种接种,研究不同时期感染BYDV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秋季还是春季感染BYDV病毒,都对小麦的千粒重、产量、生物学产量有严重影响,秋季染病的小麦,其病情指数比春季感染的高出约一倍,感病越早,损失越严重。通过观察小麦黄矮病在田间的增长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黄矮病 接种期 产量 小麦
下载PDF
高抗BYDV的Yd2基因在西藏青稞种质资源中的分布
18
作者 徐齐君 《西藏农业科技》 2018年第A01期57-60,共4页
黄矮病是麦类作物的重要病害,麦类作物的黄矮病是由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简称BYDV)引起的,以蚜虫为介体进行持久性非增殖方式传播,近年来,在西藏青稞种植区域造成青稞减产。Yd2基因是目前发现在大麦中对BYDV抗性最... 黄矮病是麦类作物的重要病害,麦类作物的黄矮病是由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简称BYDV)引起的,以蚜虫为介体进行持久性非增殖方式传播,近年来,在西藏青稞种植区域造成青稞减产。Yd2基因是目前发现在大麦中对BYDV抗性最有效的基因。本研究选取1215份西藏青稞种质资源材料,通过Yd2基因的检测,筛选出携带Yd2基因的材料共7份,并对Yd2基因在西藏青稞种质资源中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这些研究为将Yd2基因在青稞抗黄矮病育种上奠定材料与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大麦黄矮病毒(bydv) Yd2基因
下载PDF
BYDV GAV编码蛋白质的定位、互作及致病相关功能研究
19
作者 韩晓玉 李庆伦 +7 位作者 姜兴林 王贺 杨灵玲 史亚娟 李洪连 陈琳琳 杨雪 施艳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0-156,共7页
大麦黄矮病毒引起的小麦黄矮病是我国小麦生产上重要的病毒病。BYDV GAV株系是我国小麦黄矮病的主要病原,目前有关BYDV GAV编码蛋白质P1、P2和CP的功能研究鲜有报道,因此,研究P1、P2和CP的功能,可为深入研究BYDV GAV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 大麦黄矮病毒引起的小麦黄矮病是我国小麦生产上重要的病毒病。BYDV GAV株系是我国小麦黄矮病的主要病原,目前有关BYDV GAV编码蛋白质P1、P2和CP的功能研究鲜有报道,因此,研究P1、P2和CP的功能,可为深入研究BYDV GAV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通过Mega 7.0构建系统进化树,对BYDV GAV株系编码蛋白质P1、P2和CP的核苷酸序列进行同源进化分析;通过构建P1、P2和CP的YFP表达载体,转化GV3101农杆菌后浸润本氏烟,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确定3个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构建BYDV GAV 5个编码蛋白质的双分子荧光互补载体,转化GV3101农杆菌后分别与P1、P2和CP共浸润本氏烟叶片,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确定这3个蛋白质与其他病毒蛋白质的体内互作情况;通过构建P1、P2和CP的马铃薯X病毒(PVX)异源表达载体,转化GV3101农杆菌后接种本氏烟,接种后5 d观察症状形成,并采集系统叶进行病毒积累量检测,研究3个蛋白质对该病毒致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BYDVs的4种分离物中,PAV与GAV在核苷酸水平上的亲缘关系最近。BYDV GAV编码的P1、P2和CP蛋白亚细胞定位均为核质;在植物体内P1存在自身互作;PVXCP接种后5 d即可观察到系统叶褪绿并能够检测到病毒的积累,而PVX、PVXP1、PVXP2处理未能观察到症状且不能检测到病毒的积累;接种后10 dPVX、PVXP1和PVXP2处理能够检测到病毒的积累,表明CP促进了PVX症状的形成和致病进程。综上,P1可能通过自身互作参与病毒的侵染过程,CP可以促进病毒的侵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黄矮病毒GAV株系 定位 互作 致病
下载PDF
小偃麦中5和中4抗黄矮病(BYDV)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秦风 朱象三 +2 位作者 任芝英 赵玉侠 金欣藻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59-62,共4页
根据介体蚜虫传毒力和植株病毒含量抗性指标,小偃麦中5和中4高抗小麦黄矮病(BYDV)及其该病毒主要株系GPV和DAV。抗病性持久、稳定。
关键词 小偃麦 小麦黄矮病 抗病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