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竹笋象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玉鹏 陈青 +3 位作者 唐超 金启安 温海波 彭正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7309-7311,共3页
竹笋象甲是危害竹笋的象甲科害虫。综述了其主要种类、生物学特性、预测预报与防治等相关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趋势进行了探讨,旨在为防治竹笋象甲的发生与危害提供参考。
关键词 竹笋象甲 研究进展 研究趋势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竹象虫头管仿生模型抗扭转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许顺 佟金 +1 位作者 马云海 李默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16,共6页
多层复合管在工程领域中应用广泛,但对其抗扭性质研究却较匮乏。为揭示竹象虫头管的抗扭转机理,该文利用电子扫描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和纳米压痕测试仪对竹象虫头管的内部结构、组成成分和纳米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得出,竹象虫头管... 多层复合管在工程领域中应用广泛,但对其抗扭性质研究却较匮乏。为揭示竹象虫头管的抗扭转机理,该文利用电子扫描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和纳米压痕测试仪对竹象虫头管的内部结构、组成成分和纳米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得出,竹象虫头管是由组织形貌、成分、力学性质各异的多种结构组成的多层中空复合管,其中外层主要为致密的几丁质,内层根据组织形貌又可分为轴向层和周向层,轴向层由片状脂类或糖类聚合物排列而成,周向层主要由纤维-蛋白基质排列而成,加强筋径向分布在管壁中,贯通多个轴向和周向层。其中,周向层的弹性模量、硬度和刚度最大。在头管结构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仿生管模型,并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仿生管模型进行扭转分析,揭示了竹象虫头管多层排列的合理性。同时优化结果表明,提高内层材料的弹性模量,可以增加多层复合管的抗扭能力。该研究可为多层复合管抗扭转能力的增强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 有限元法 模型 多层复合管 竹象虫 扭矩
下载PDF
药食两用动物类中药竹象鼻虫开发价值浅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成颜芬 甘丽 刘芳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124-126,共3页
竹象鼻虫为民间常见虫类中药,祛风湿止痹痛等疗效显著。本文通过相关文献的查阅与走访调研,总结分析竹象鼻虫的资源现状、化学成分、药食两用价值,发现竹象鼻虫资源丰富,药用安全、有效、方便。建议变害为益,发挥竹象鼻虫使用价值,同时... 竹象鼻虫为民间常见虫类中药,祛风湿止痹痛等疗效显著。本文通过相关文献的查阅与走访调研,总结分析竹象鼻虫的资源现状、化学成分、药食两用价值,发现竹象鼻虫资源丰富,药用安全、有效、方便。建议变害为益,发挥竹象鼻虫使用价值,同时加强竹象鼻虫药效物质基础与安全性研究,建立其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象鼻虫 化学成分 药用价值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福建省毛竹林竹笋象种类及危害调查 被引量:2
4
作者 肖春辉 《福建林业科技》 2009年第4期55-58,共4页
通过对福建省毛竹林主要笋期竹笋象种类及危害情况进行调查、鉴定,结果表明:福建省毛竹林竹笋象种类主要有5种:竹笋万纹象(Otidognathus rubriceps Chevrolot)、一字竹笋象(O.davidis(Fairmaire))、小竹笋象(O.nigropictusFab.)、三星... 通过对福建省毛竹林主要笋期竹笋象种类及危害情况进行调查、鉴定,结果表明:福建省毛竹林竹笋象种类主要有5种:竹笋万纹象(Otidognathus rubriceps Chevrolot)、一字竹笋象(O.davidis(Fairmaire))、小竹笋象(O.nigropictusFab.)、三星竹象虫(Otidognathussp.)、大竹笋象(Cyrtotrachelus longi manus(Fabricius)),其中笋万纹象、三星竹象虫为福建省分布的新记录种。竹笋万纹象和一字竹笋象的分布数量最大,二者占竹笋象的66.7%,也是造成竹笋生长不良、新竹畸形、断梢的主要原因,小竹笋象、三星竹象虫的二次危害加重了毛竹林的受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笋象种类 形态特征 危害情况 福建省
下载PDF
竹象虫后翅结构力学和空气动力学特性
5
作者 许顺 王鹏宇 +3 位作者 崔舒然 陈晓明 王骏冲 付辰琦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24-1834,共11页
为研究长足大象甲后翅结构特性和飞行过程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建立长足大象甲后翅翅脉特征曲线的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均匀载荷、垂直载荷和扭转载荷3种不同载荷下的静态分析和模态分析。基于嵌套网格法在Fluent软件中模拟后... 为研究长足大象甲后翅结构特性和飞行过程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建立长足大象甲后翅翅脉特征曲线的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均匀载荷、垂直载荷和扭转载荷3种不同载荷下的静态分析和模态分析。基于嵌套网格法在Fluent软件中模拟后翅上下扑动,分析不同扑动幅值、扭转角度和扑动频率下的后翅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长足大象甲后翅翅脉分布具有良好的结构刚度和承载能力,在受到不同载荷时,位移和应力的变化较小,结构稳定性较强,并且后翅振动频率为90.312 Hz,与同类昆虫相比,更符合微型扑翼飞行翼研发要求。此外,模拟试验表明长足大象甲后翅可以通过改变扑动幅值、扭转角度和扑动频率来提高升力和推力以实现特技飞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象虫 仿生 气动特性 升力系数 阻力系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