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sustaining the ecology and livestock industry of the Bayanbuluk Grasslands 被引量:1
1
作者 Adrian R WILLIAMS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2010年第1期57-63,共7页
A short visit to the Bayanbuluk Grassland in the Tianshan Mountains, Xinjiang, PRC, revealed a number of environmental and livestock production problems, including grassland degradation, loss of grassland biodiversity... A short visit to the Bayanbuluk Grassland in the Tianshan Mountains, Xinjiang, PRC, revealed a number of environmental and livestock production problems, including grassland degradation, loss of grassland biodiversity, soil erosion and flash flooding downstream, decreased pasture productivity, and poor livestock nutrition (especially in winter) leading to stock losses and flocks and herds of low productivity. This paper describes those problems and then suggests some solutions. Short duration, high intensity grazing could be one of the solutions to both improving grassland condition and improving livestock nutrition. Local production of fodder crops for feeding in winter and spring deserves testing, using adapted strains of Alfalfa (Medicago sativa) and trialling fodder root crop production. It is important to realise that the land management objectives of scientists, administrators, herders and farmers may be similar, and that there are opportunities for land improvement through working togeth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yanbuluk Grasslands Tianshan Mountains reversing grassland degradation improving livestock productivity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巴音布鲁克高寒湿地地表水的影响 被引量:22
2
作者 杨青 崔彩霞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97-403,共7页
通过对巴音布鲁克高寒湿地各特征气候要素的变化分析,研究了近50a来巴音布鲁克高寒湿地地表水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变化趋势和年际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巴音布鲁克湿地不论冬季还是年平均气温都没有明显的升高趋势,极端最高、最低气温也没有... 通过对巴音布鲁克高寒湿地各特征气候要素的变化分析,研究了近50a来巴音布鲁克高寒湿地地表水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变化趋势和年际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巴音布鲁克湿地不论冬季还是年平均气温都没有明显的升高趋势,极端最高、最低气温也没有明显变化,但夏季增温幅度高于新疆平均水平;夏季降水量占了全年降水量的68.4%,是巴音布鲁克湿地水体的主要来源.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降水量最少的时期,此后开始逐步增加;开都河的径流量自1987年后呈现逐步增加趋势,并与巴音布鲁克年降水量和年均气温存在良好的响应关系.气候变化对湿地水环境的影响直接关系到湿地的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湿地 地表水 巴音布鲁克
下载PDF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 surface water of Kaidu River Basin 被引量:14
3
作者 YANGOing CUICaixi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05年第1期20-28,共9页
To reveal the changing trend and annual distribution of the surface water hydrology and the local climate in the Bayanbuluk alpine-cold wetlands in the past 50 years, we used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different rank... To reveal the changing trend and annual distribution of the surface water hydrology and the local climate in the Bayanbuluk alpine-cold wetlands in the past 50 years, we used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different rank precipitation days, evaporation, water vapor pressure, relative humidity, dust storm days and snow depth to analyze their temporal variations. We conclude that there were no distinct changes in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and no obvious changes in the maximum or minimum temperatures. Precipitation in warm season was the main water source in the wetlands of the study area and accounted for 92.0% of the annual total. Precipitation dropped to the lowest in the mid-1980s in the past 50 years and then increased gradually. The runoff of the Kaidu River has increased since 1987 which has a good linear response to the annual precipitation and mean temperature in Bayanbuluk alpine-cold wetland. Climate change also affected ecosystems in this area due to its direct relations to the surface water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e change Kaidu River surface water WETLAND bayanbuluk
下载PDF
基于Budyko模型的巴音布鲁克山区暖季人工增水作业效果分析
4
作者 刁鹏 李刚 +1 位作者 袁先雷 温春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63-1972,共10页
降水量作为人工增水效果分析常用指标,受地理、经济、技术等影响,往往可研究分析的代表性数据站点数量较少,一定程度上对区域性效果检验精度造成影响。为此,基于1973—2018年的5—9月巴音布鲁克气象站逐日气象资料和开都河上游大山口水... 降水量作为人工增水效果分析常用指标,受地理、经济、技术等影响,往往可研究分析的代表性数据站点数量较少,一定程度上对区域性效果检验精度造成影响。为此,基于1973—2018年的5—9月巴音布鲁克气象站逐日气象资料和开都河上游大山口水文站逐月径流量资料,利用Bu⁃dyko模型构建径流模拟方程,并运用序列试验检验、不成对秩和检验以及t检验等统计方法,以降水量、径流量等作为指标,探讨该区域暖季不同统计指标对人工增水作业效果检验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基于Budyko模型得出的径流量与降水量不但相关性极高(R2=0.9971,P<0.001),而且速率与趋势变化一致,表明模拟径流量不仅能准确反映降水量变化趋势,还能代表降水对径流的影响量。(2)将实测径流量、模拟径流量和降水量作为统计变量,利用不对称秩和检验及t检验,分析得出人工增水作业后,降水量与径流量增加显著(P<0.02)。(3)降水量作为统计指标检验功效最好,人工增水作业开展后只需增值11.59%就能显著检验出效果,而模拟径流量相比实测径流量的检验功效值低3.72%,说明检验功效有提升。(4)选取统计显著性水平90%的置信区间,得出作业期(1994—2018年)比历史期(1973—1993年)的暖季月均降水量绝对增加值为5.38 mm,相对增率为12.05%;模拟径流量绝对增加值为4.53 m^(3)·s^(-1),相对增率为14.7%;实测径流量绝对增加值为28.48 m^(3)·s^(-1),相对增率为18.48%,表明巴音布鲁克山区暖季人工增水作业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增水 统计分析 效果评估 巴音布鲁克山区
下载PDF
天山巴音布鲁克盆地汛期水资源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刁鹏 李刚 张玮煊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2年第6期51-58,共8页
利用1982—2018年巴音布鲁克气象站逐日气象资料和开都河上游大山口水文站逐月径流量资料,采用Morlet小波分析、气候敏感与水量平衡法、时间序列分析等,分析了汛期(5—9月)巴音布鲁克盆地地表径流量变化趋势及气候变化与人工增水作业对... 利用1982—2018年巴音布鲁克气象站逐日气象资料和开都河上游大山口水文站逐月径流量资料,采用Morlet小波分析、气候敏感与水量平衡法、时间序列分析等,分析了汛期(5—9月)巴音布鲁克盆地地表径流量变化趋势及气候变化与人工增水作业对径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近37年巴音布鲁克盆地汛期地表径流量呈增加趋势,突变年份为1989年,存在14、22、4和7a的周期变化,具有17~27、11~16 a和4~8 a的丰枯位相交替变化特征。降水量是影响径流量变化的主导气候因素,对径流量变化的平均影响率为73.1%。因人工增水因素影响,盆地的降水可分为自然降水和人工催化降水,其中自然降水在历史期(1982—1993年)为69.5%,作业前期(1994—2006年)为59.28%,作业后期(2007—2018年)为74.56%,而人工催化降水在人工增水期(1994—2018年)对径流量变化的平均影响率为7.93%,表明径流量对降水的依赖程度正大幅增加,同时人工增水作业对径流量也有一定增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增水 降水量 径流量 统计检验 巴音布鲁克盆地
下载PDF
中天山巴音布鲁克盆地暖季降水日变化特征
6
作者 刁鹏 周雪英 +1 位作者 尼米才仁·努加 刘长墉 《干旱区地理》 2024年第12期2093-2103,共11页
降水日变化作为最基本的气候变化形式,能更准确揭示气候变化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为此,基于2017—2023年巴音布鲁克盆地18个气象观测站点5—9月(暖季)的逐时降水资料,对该区域小时尺度降水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巴音布鲁克盆地... 降水日变化作为最基本的气候变化形式,能更准确揭示气候变化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为此,基于2017—2023年巴音布鲁克盆地18个气象观测站点5—9月(暖季)的逐时降水资料,对该区域小时尺度降水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巴音布鲁克盆地暖季降水量、降水频次及降水强度的日变化特征基本一致,但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具有差异性。其中年尺度上,降水量、降水强度多在昼间增加,降水频次则在夜间增加;月尺度上,三者多在下午至前半夜时段增多,而一天内,18:00—24:00时段不仅降水易发,且降水量多、强度大,07:00—10:00时段则相反。(2)小时雨强(R1)以R1≤2.0 mm量级为主,不仅降水量大,降水频次也多,其次为2.1 mm≤R1≤4.0 mm量级。(3)过程降水量(R)在午后时段不仅频发,且贡献最大,其中以0.1mm≤R≤6.0mm的小雨降水过程为主,但R≥12.1mm的大到暴雨降水过程贡献最大。(4)在不同持续时间降水中,6h以上的长历时降水贡献最大,但1~3h的短历时降水易频发,且多出现在15:00—20:00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季 降水日变化 降水持续性 巴音布鲁克
下载PDF
轮叶马先蒿危害现状及防除对策 被引量:21
7
作者 柳妍妍 胡玉昆 +3 位作者 于建梅 李凯辉 高国刚 王鑫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78-782,共5页
轮叶马先蒿(Pedicularis myriophylla)在新疆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地大面积发生,于2004-2005年5月初对其生物学特性、传播方式、分布面积、群落数量特征等进行了观测和调查,并对其进行分析,以了解害草轮叶马先蒿在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地的分布... 轮叶马先蒿(Pedicularis myriophylla)在新疆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地大面积发生,于2004-2005年5月初对其生物学特性、传播方式、分布面积、群落数量特征等进行了观测和调查,并对其进行分析,以了解害草轮叶马先蒿在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地的分布情况及其对畜牧业的危害现状。结果表明:轮叶马先蒿的危害面积已高达4.11×104hm2,5月下旬是其种子萌发最活跃时期,产种量高,种子传播是主要的传播方式。将轮叶马先蒿分布面积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发生区,且随着危害程度的增加,轮叶马先蒿密度和盖度显著增大,而群落的多样性、均匀度和物种丰富度却逐渐降低。轮叶马先蒿种群的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逐渐增加,禾本科和杂类草的生物量有降低的趋势。针对当地的群落问题,提出了人工和化学防除,同时应建立合理的草地放牧体系,控制和规定合理的草地载畜量,并与围封、补播、施肥等草地改良措施相结合,有效控制轮叶马先蒿的危害和蔓延,改善当地的生态与环境,使当地群落健康、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音布鲁克 高寒草地 轮叶马先蒿(Pedicularis myriophylla) 害草 传播方式 群落数量 新疆
原文传递
基于WRF模式的新疆巴音布鲁克盆地强降雨天气数值模拟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刘洋 李诚志 +2 位作者 刘志辉 邓兴耀 朱金焕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8-37,共10页
为了验证中尺度数值模式WRF中参数化方案对新疆中天山地带巴音布鲁克盆地天气模拟的适用性,以寻找对该区域天气模拟WRF模式中最优参数化方案组合。利用WRF模式对新疆中天山地带巴音布鲁克盆地2场强降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选取2种不同的... 为了验证中尺度数值模式WRF中参数化方案对新疆中天山地带巴音布鲁克盆地天气模拟的适用性,以寻找对该区域天气模拟WRF模式中最优参数化方案组合。利用WRF模式对新疆中天山地带巴音布鲁克盆地2场强降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选取2种不同的边界层参数化方案(YSU,MYJ),2种不同的云动力参数化方案(GrellFreitas,Grell-3),3种不同的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Lin,WSM6,Thompson),3种不同的长短辐射参数化组合方案(New Goddard/New Goddard,Dudhia/RRTM,GFDL/GFDL),组成36种参数化方案组合。模式模拟采用双层嵌套的方式,其中内层嵌套区域为4 km精度,对中天山地带巴音布鲁克盆地进行数值模拟。同时,借助气象部门的自动站观测资料,与小时降雨量、空气温度、10 m风速、表面大气压强等边界层结构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评估不同参数化方案的模拟差异。得出最优参数化方案组合:陆面参数化方案为YSU方案,云动力方案为Grell-Freitas方案,云微物理方案为WSM6,长波辐射和短波辐射参数化方案为Duhia/RRTM。各边界层参数化方案组合均能够模拟出降雨趋势变化特征,但最优参数化方案组合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仍然存在一些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F模式 参数化方案 强降雨天气 数值模拟 巴音布鲁克盆地 新疆
原文传递
气候变化对天山山区高寒盆地水资源变化的影响——以巴音布鲁克盆地为例 被引量:14
9
作者 姚俊强 杨青 +1 位作者 韩雪云 刘洋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67-1173,共7页
巴音布鲁克盆地河流的径流演变过程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利用气候敏感法和水量平衡法,定量分析变化期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巴音布鲁克盆地变化期(1994—2010年)的年径流量比基准期(1960—1993年)增加了27.29%... 巴音布鲁克盆地河流的径流演变过程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利用气候敏感法和水量平衡法,定量分析变化期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巴音布鲁克盆地变化期(1994—2010年)的年径流量比基准期(1960—1993年)增加了27.29%,其中约66.52%是由气候变化引起的。气候变化对径流量影响的主导因素是降水量的变化,降水量变化对巴音布鲁克盆地径流增加的贡献率为62.67%,而受温度升高引起冰川融水量增加对径流量的影响为21.28%,人类活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为12.2%,其中还包括盆地土壤水量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气候变化 降水量 径流量 天山山区 巴音布鲁克盆地
原文传递
新疆巴音布鲁克高山草地物种丰富度与生产力的关系 被引量:16
10
作者 安尼瓦尔.买买提 杨元合 +3 位作者 郭兆迪 方精云 潘伯荣 胡玉昆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89-294,共6页
利用野外调查的物种丰富度和生物量资料,对位于新疆天山中段巴音布鲁克草地的20个样地进行群落数量分类,揭示每种群落类型的物种丰富度和生产力特征,在此基础上,考察了群落内和群落间物种丰富度与生产力的关系,并探讨其形成机制。结果表... 利用野外调查的物种丰富度和生物量资料,对位于新疆天山中段巴音布鲁克草地的20个样地进行群落数量分类,揭示每种群落类型的物种丰富度和生产力特征,在此基础上,考察了群落内和群落间物种丰富度与生产力的关系,并探讨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利用TWINSPAN将20个样地划分为6个群落类型(亚高山草原、亚高山草甸化草原、亚高山草原化草甸、亚高山草甸、高山草甸和高山沼泽草甸)。6个草地群落类型地上生物量、物种丰富度差异明显:就地上生物量而言,亚高山草原和亚高山草甸较低,高山沼泽草甸和高山草甸较高,而亚高山草甸化草原和亚高山草原化草甸处于两者之间;就物种丰富度而言,亚高山草甸和高山草甸较高,亚高山草原和高山沼泽草甸较低,而亚高山草甸化草原和亚高山草原化草甸处于两者之间。群落内物种丰富度与生产力的关系表现出多种形式:亚高山草原、亚高山草甸和高山草甸的物种丰富度与生产力呈正相关,亚高山草甸化草原的物种丰富度与生产力呈负相关,而亚高山草原化草甸和高山沼泽草甸的物种丰富度与生产力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群落间物种丰富度与生产力呈现“单峰”关系。群落内生产力范围不够大,可能是群落内未能观察到“单峰”关系的原因;环境异质性是导致群落间出现“单峰”关系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草地 物种丰富度 生产力 生态尺度 巴音布鲁克 新疆
原文传递
巴音布鲁克地区植物物候时空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庆 艾里西尔·库尔班 肖昊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18-1426,共9页
植物物候是反映气候变化最显著、直观的指标,对理解气候变化与植物物候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不同的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反馈存在差异,科学分析气候变化趋势下多种生态系统植物物候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对理解植物物候变... 植物物候是反映气候变化最显著、直观的指标,对理解气候变化与植物物候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不同的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反馈存在差异,科学分析气候变化趋势下多种生态系统植物物候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对理解植物物候变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多种生态系统交错分布的巴音布鲁克为研究区域,基于MODIS NDVI时间序列,得到了研究区物候的空间格局特征、时空变化特征以及与海拔和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植被返青期主要于4月上旬至5月下旬,枯黄期主要于9月中旬至10月中旬;(2) 2001—2017年,研究区植物返青期总体上呈提前趋势,其中草原、草甸和沼泽提前显著。枯黄期在北部呈提前趋势,在南部呈推迟趋势,其中高山植被和草原枯黄期提前显著;(3)植被的返青期总体上随着海拔的升高而推迟,枯黄期总体上随着海拔的升高而提前,各生态系统植被间的物候期差异随着海拔的升高而缩短。(4)研究区植物返青期与春季气温呈显著负相关,其中高山植被受5月气温影响较大,草原和沼泽受4月气温影响较大,草甸受4月和5月气温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物候 NDVI 空间格局 气候变化 巴音布鲁克 新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