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ovel method for modeling the phase change of iron ore particles in the cohesive zone of a blast furnace 被引量:2
1
作者 Dianyu E Yingming Wen +3 位作者 Jiayun Dan Youyuan Jiang Guangchao Wei Jiaxin Cui 《Particu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52-261,共10页
Cohesive zone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stable operation of a blast furnace(BF),yet the complex phase change process of iron ore particles in this zone is still not well understood.In this study,a novel one-dimensiona... Cohesive zone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stable operation of a blast furnace(BF),yet the complex phase change process of iron ore particles in this zone is still not well understood.In this study,a novel one-dimensional(1D)unsteady phase change model was developed to elucidate the heat transfer and melting mechanisms of iron ore particles.After model validation,the effects of several key operating parameters(e.g.,particle diameter,gas velocity,initial temperature)on the phase change behavior of iron ore particles were analyzed,and the joint effect of multiple parameters was discussed.The results show that larger-sized iron ore particles possess lower specific surface areas,which in turn reduces their convective heat absorption capacity.Consequently,the distance from the solid-liquid phase interface to the particle surface increases,thereby slowing down the movement of the phase interface and pro-longing the melting duration of the particles.Increasing the gas velocity and the initial temperature does not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reducing the duration of the complete melting process.Under the specified conditions,it is observed that increasing the gas velocity by 3-fold and 9-fold results in a reduction of the melting duration by 2.4%and 8.3%,respectively.Elevating the initial temperature of iron ore particles results in a decrease in the core-to-surface temperature difference,a slower heating rate,and a shorter duration to achieve melting.Among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melting process,the particle diameter is found to be the most significant in terms of the liquid phase precipitation,mushy zone thickness,and core-to-surfac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f iron ore parti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st furnace Iron ore melting cohesive zone Heat transfer Phase change
原文传递
沙钢2号高炉低温滑料的原因及治理
2
作者 范寒鑫 赵华涛 +2 位作者 杜屏 卢瑜 张国良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1,共5页
沙钢2号高炉进入炉役末期,炉况频繁波动,出现低温滑料现象。通过对高炉已有生产操作数据的总结,认为,因边沿料速快、死焦堆肥大导致软熔带根部到死焦堆距离减小,是引起低温滑料的主要原因。当铁水[Si]含量长时间(4~8h)处于控制标准下限(... 沙钢2号高炉进入炉役末期,炉况频繁波动,出现低温滑料现象。通过对高炉已有生产操作数据的总结,认为,因边沿料速快、死焦堆肥大导致软熔带根部到死焦堆距离减小,是引起低温滑料的主要原因。当铁水[Si]含量长时间(4~8h)处于控制标准下限(0.40%~0.45%)以下,并出现大幅度下降(≥0.2%)时,应谨防高炉发生滑料。基于软熔带-死焦堆移动模型,采取将矿批由65.3t提升至67.3t、料速由6.78批/h降至6.60批/h、中心焦比例由25%降至20%边沿两挡矿石圈数从6圈减少至5圈等技术措施后,2号高炉低温滑料次数从月均5次降低至月均2次,治理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低温滑料 软熔带 死焦堆 铁水[Si]
下载PDF
MgO对烧结工艺及烧结矿冶金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9
3
作者 姜鑫 吴钢生 +2 位作者 魏国 李小钢 沈峰满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11,35,共5页
研究了MgO对烧结工艺及烧结矿冶金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烧结过程中不加或少加MgO,可提高烧结生产效率,获得冷态强度高、软熔带温度区间窄的烧结矿,从而提高高炉软熔带的透气性、降低料柱全压差。为保证高炉渣对MgO含量的要求,以... 研究了MgO对烧结工艺及烧结矿冶金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烧结过程中不加或少加MgO,可提高烧结生产效率,获得冷态强度高、软熔带温度区间窄的烧结矿,从而提高高炉软熔带的透气性、降低料柱全压差。为保证高炉渣对MgO含量的要求,以及确保烧结矿低的低温还原粉化率,提出了合理添加MgO的新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O 烧结矿 高炉 软熔带
下载PDF
基于熵权-可拓理论的高炉软熔带位置状态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被引量:16
4
作者 杨贵军 蒋朝辉 +2 位作者 桂卫华 阳春华 谢永芳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5-83,共9页
针对高炉(Blast furnace,BF)软熔带位置状态影响因素复杂多样且具有层次性和模糊性的特点,提出了基于熵权–可拓理论的高炉软熔带位置状态两级模糊综合评判的新方法.首先,在对高炉生产过程参数进行整理、分类的基础上,采用可拓理论和熵... 针对高炉(Blast furnace,BF)软熔带位置状态影响因素复杂多样且具有层次性和模糊性的特点,提出了基于熵权–可拓理论的高炉软熔带位置状态两级模糊综合评判的新方法.首先,在对高炉生产过程参数进行整理、分类的基础上,采用可拓理论和熵权法确定第一级评判的隶属矩阵和模糊权向量,进行一级模糊评判.其次,以一级评判结果矩阵构成第二级评判的隶属矩阵,并结合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确定的第二级模糊权向量,进行二级模糊评判.利用物元的可拓性定性分析和可拓集合论的关联函数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对高炉软熔带位置状态的两级模糊综合评判.最后,以某钢铁厂2 650 m3高炉为实例对其软熔带位置状态进行综合评判,所得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软熔带 可拓理论 熵权 层次分析法 两级模糊评判
下载PDF
高炉软熔带气体流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
5
作者 严定鎏 齐渊洪 +1 位作者 许海川 赫冀成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7,共3页
建立了气体流动的二维轴对称数学模型,对倒V形软熔带附近的气体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用阻力比的概念分析探讨了软熔带附近的气体流动,形象地再现了软熔带对气流的二次分布。
关键词 高炉 软熔带 数值模拟 气体流动
下载PDF
软熔带模型在宝钢2号高炉上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徐万仁 顾祥林 李肇毅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4-17,共4页
通过恢复炉身探测器使用和对模型几个重要传热参数的整定 ,使 2号高炉软熔带模型投入正常运行 ,模型计算可确定生铁生成量、焦炭消耗量、煤气流速和溶损碳量等参数 ,模型计算结果与高炉操作参数作线性回归 。
关键词 高炉 软熔带模型 改进 生产应用 炼铁
下载PDF
高炉冶炼钒钛烧结矿软熔滴落带物相组成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宋国才 苑天宇 陈小武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5-27,共3页
针对高炉冶炼钒钛烧结矿软熔滴落带的特点,对实验室软熔滴落装置模拟高炉条件制备的软熔带和滴落带试样进行了研究,弄清了这个区间的物相组成。
关键词 高炉 钒钛烧结矿 软熔带 滴落带 物相组成
下载PDF
锌对高炉软熔带性能及滴落带锌收入量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周进东 李九林 竺龙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41-246,共6页
采用醋酸锌水溶液浸泡法制备了不同锌含量的综合炉料(65%烧结矿+21%球团矿+14%块矿),通过初渣形成实验及对滴落物的化学分析,研究了有害元素锌对高炉初成渣形成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矿石中锌含量增高会导致滴落温度升高,软熔温度区... 采用醋酸锌水溶液浸泡法制备了不同锌含量的综合炉料(65%烧结矿+21%球团矿+14%块矿),通过初渣形成实验及对滴落物的化学分析,研究了有害元素锌对高炉初成渣形成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矿石中锌含量增高会导致滴落温度升高,软熔温度区间加宽,透气阻力指数增大,压差波动频繁,并且当炉料加锌量超过一定限度时,滴落初渣中(Zn)含量明显增大。这意味着,高炉锌负荷增加将导致软熔带变厚、透气性恶化以及压差不稳定,并且可能会加剧锌对高炉下部的破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锌负荷 初成渣 软熔带 滴落带
下载PDF
高炉软熔带形态变化的热模型实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车传仁 赵雪飞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6年第1期25-29,共5页
利用三维动态热模型探讨了高炉内软熔带的形态及形成位置.结果表明,随中心矿焦比降低,能够形成充分发展的倒V型软熔带.总矿焦比增大时,软熔带顶点位置降低.喷煤比增大则中心软熔层位置逐渐升高,而鼓风富氧率升高时中心软熔层位... 利用三维动态热模型探讨了高炉内软熔带的形态及形成位置.结果表明,随中心矿焦比降低,能够形成充分发展的倒V型软熔带.总矿焦比增大时,软熔带顶点位置降低.喷煤比增大则中心软熔层位置逐渐升高,而鼓风富氧率升高时中心软熔层位置逐渐降低.中心加焦法是发展倒V型软熔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软熔带 矿焦比 喷煤 热模型
下载PDF
原位TiN/O′-Sialon复相材料的抗渣侵蚀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薛向欣 谢朋 +2 位作者 杨建 段培宁 姜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089-1094,共6页
采用静态熔滴法,模拟高炉软熔带渣成分,研究了原位TiN/O′ Sialon复相材料的抗渣侵蚀性能并与其他材料进行了对比。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残渣的物相,对材料被侵蚀部位采用电子探针方法进行显微结构观察和元素分布分析,测量蚀损层的平均... 采用静态熔滴法,模拟高炉软熔带渣成分,研究了原位TiN/O′ Sialon复相材料的抗渣侵蚀性能并与其他材料进行了对比。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残渣的物相,对材料被侵蚀部位采用电子探针方法进行显微结构观察和元素分布分析,测量蚀损层的平均深度。结果表明:材料被侵蚀后结构发生变化,可大致分为渣带、渗透带和未变带;随材料中TiN含量的增加,材料的蚀损深度减小,渣带和渗透带变窄,抗渣侵蚀性能增强;TiN/O′ Sialon的抗渣侵蚀性能优于O′ Sialon和ZrO2/O′ Sialon;随侵蚀温度升高、侵蚀时间延长和渣中FeO含量增大,材料的蚀损深度增加,其中侵蚀温度的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TiN/O'-Sialon材料 高炉 软熔带渣 抗渣侵蚀性能 蚀损深度 复相材料
下载PDF
基于CFD方法的宝钢1号高炉冶炼过程模型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云涛 宋文刚 毛晓明 《宝钢技术》 CAS 2018年第5期54-59,共6页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建立了宝钢1号高炉(1BF)的多相流冶炼过程模型,对高炉内部多相物质的流动、质量转递和热传递行为同时进行模拟。该模型开发了具有层状结构的软熔带模型,能够细致呈现炉内软熔带形状和位置。倒V字形软熔带决...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建立了宝钢1号高炉(1BF)的多相流冶炼过程模型,对高炉内部多相物质的流动、质量转递和热传递行为同时进行模拟。该模型开发了具有层状结构的软熔带模型,能够细致呈现炉内软熔带形状和位置。倒V字形软熔带决定炉内煤气流二次分布,其状态受到高炉入炉焦比显著影响;不同焦比条件下软熔带状态变化规律较为合理。模型计算得到的气相和固相温度分布结果与1BF典型工况特征一致;炉喉处气相、固相的温度差接近100 K,在炉内高温区间的气固相最高温差达到493 K;煤气流分布模拟结果反映了宝钢开放中心、兼顾边缘的高炉操作特点。模型可根据高炉布料制度来调整径向O/C比和粒径分布,研究布料制度对软熔带影响,为高炉操作制度优化和高炉"黑匣子"炉内冶炼可视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CFD 多流体模型 数值模拟 软熔带
下载PDF
武钢6号高炉布料实践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怀远 裴汉钢 +1 位作者 周国钱 杨佳龙 《炼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13,共4页
通过布料方程计算及开炉顶检修方孔观察,调整炉喉截面积矿焦比的分布,形成合理的料面形状。6号高炉通过对炉顶布料的探索,形成了适合武钢原燃料条件的布料模式,保持炉况长期稳定顺行,取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关键词 高炉 布料 料面 矿焦比 软熔带
下载PDF
软熔带模型在宝钢2号高炉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万仁 顾祥林 李肇毅 《宝钢技术》 CAS 2002年第1期1-3,47,共4页
通过恢复炉身探测器的使用和对模型几个重要传热系数的整定 ,使 2号高炉软熔带模型投入正常运行 。
关键词 高炉 软熔带模型 改进 炼铁 炉身探测器
下载PDF
高炉过程数值解析及其在软融带推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汪政富 杨天钧 倪学梓 《冶金能源》 1993年第5期23-29,共7页
建立了高炉过程数学模型,包括高炉内炉料分布、温度分布及煤气运动模型,以及以上述模拟为基础进一步建立起的高炉内软融带性态推断模型,后者可方便地推断高炉内软融带的整体形状及位置。高炉过程的数值解析及软融带推断形成了比较完整... 建立了高炉过程数学模型,包括高炉内炉料分布、温度分布及煤气运动模型,以及以上述模拟为基础进一步建立起的高炉内软融带性态推断模型,后者可方便地推断高炉内软融带的整体形状及位置。高炉过程的数值解析及软融带推断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炉内状况分析体系,在实际高炉生产中的应用表明,该体系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数学模型 软融带 炼铁
下载PDF
软熔带对煤气流动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15
作者 于海彬 陈义胜 《包头钢铁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通过建立高炉内煤气流动的二维轴对称数学模型来模拟倒V型软熔带附近的气体流动,模拟结果清晰地反映了软熔带对气流的二次分布.在形成倒V型软熔带时,煤气多数沿焦炭带向上流动,此时煤气呈现树枝状;在炊熔带以上的高炉区域煤气逐步向中... 通过建立高炉内煤气流动的二维轴对称数学模型来模拟倒V型软熔带附近的气体流动,模拟结果清晰地反映了软熔带对气流的二次分布.在形成倒V型软熔带时,煤气多数沿焦炭带向上流动,此时煤气呈现树枝状;在炊熔带以上的高炉区域煤气逐步向中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软熔带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高炉软熔带数学模型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彭兴东 金永龙 张军红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2004年第5期332-334,共3页
为了快速地确定高炉内软熔带的形状和位置,根据质量传输原理和热量传输原理,结合国内2500m3高炉检测装置的实际情况,建立了软熔带数学模型,并对某厂2500m3高炉进行了分析,推断出了该高炉在不同操作条件下软熔带的形态,并初步分析了软熔... 为了快速地确定高炉内软熔带的形状和位置,根据质量传输原理和热量传输原理,结合国内2500m3高炉检测装置的实际情况,建立了软熔带数学模型,并对某厂2500m3高炉进行了分析,推断出了该高炉在不同操作条件下软熔带的形态,并初步分析了软熔带的形状和位置与操作参数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软熔带 数学模型
下载PDF
高炉中修开炉关键技术及宝钢实践
17
作者 孙国军 陈永明 张海洋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0-64,共5页
结合宝钢高炉中修开炉实践,对高炉中修开炉关键技术如开炉料结构、上下部操作制度、加风节奏的把控、炉缸的加热,以及第一炉渣铁的排放等进行了总结。认为高炉开炉采用开放中心的布料制度能够快速形成中心气流,有利于炉况的稳定顺行;根... 结合宝钢高炉中修开炉实践,对高炉中修开炉关键技术如开炉料结构、上下部操作制度、加风节奏的把控、炉缸的加热,以及第一炉渣铁的排放等进行了总结。认为高炉开炉采用开放中心的布料制度能够快速形成中心气流,有利于炉况的稳定顺行;根据炉料化学反应的进程,加风节奏建议按照四个阶段进行控制;开炉第一炉铁水温度比新开高炉要低,不必追求第一炉铁水1500℃以上的高温;出好第一炉铁非常关键,采用预埋氧枪的方式有利于渣铁的排放,按照体积置换计算实际装入的料批数作为开铁口时机是科学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中修开炉 风量 软熔带 死铁层
下载PDF
模糊矩阵在高炉软融带可视化中的应用
18
作者 成健 李绍珍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3年第6期620-622,共3页
高炉软融带的位置和形状对高炉内的热交换、还原过程以及透气性能有极大的影响 ,针对此提出了将模糊矩阵的知识应用于高炉软融带的形状预测模型 .该模型通过构造模糊矩阵和隶属函数 ,计算隶属度的方法 ,将各个参数归一化 ,充分利用综合... 高炉软融带的位置和形状对高炉内的热交换、还原过程以及透气性能有极大的影响 ,针对此提出了将模糊矩阵的知识应用于高炉软融带的形状预测模型 .该模型通过构造模糊矩阵和隶属函数 ,计算隶属度的方法 ,将各个参数归一化 ,充分利用综合信息 ,为高炉软融带的形状预测提供了较为准确而有效的手段 .经过检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矩阵 高炉 软融带 可视化
下载PDF
无钟炉顶高炉“漏斗形”料面建立与维护方法的探讨
19
作者 高新运 《山东冶金》 CAS 2007年第1期23-25,共3页
高炉解剖研究成果表明,软熔带一般是倒“V”形,软熔带中的“焦窗”起“透气”作用“。平坦形”和“馒头形”料面均影响高炉透气性,不利于高炉顺行,分析溜槽布料与料面形状的关系也表明“漏斗形”料面是炉况稳定的合理料面。并提出通过... 高炉解剖研究成果表明,软熔带一般是倒“V”形,软熔带中的“焦窗”起“透气”作用“。平坦形”和“馒头形”料面均影响高炉透气性,不利于高炉顺行,分析溜槽布料与料面形状的关系也表明“漏斗形”料面是炉况稳定的合理料面。并提出通过使用附加焦或正常料焦批等建立与维“护漏斗形”料面的简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无钟炉顶 软熔带 料面形状 漏斗形料面
下载PDF
武钢3200m^(3)高炉炉身中下部冷却壁损坏机理探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肖志新 李红 +2 位作者 卢正东 郑华伟 张正东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14,共6页
对武钢6、7号两座3200m^(3)高炉炉役后期炉身中下部冷却壁集中损坏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其损坏机理:①9段铜冷却壁损坏主要形式是结厚渣皮的频繁脱落和热应力作用;②10段铸钢冷却壁损坏主要形式为壁体断裂损坏和龟裂;③高炉炉身中下部... 对武钢6、7号两座3200m^(3)高炉炉役后期炉身中下部冷却壁集中损坏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其损坏机理:①9段铜冷却壁损坏主要形式是结厚渣皮的频繁脱落和热应力作用;②10段铸钢冷却壁损坏主要形式为壁体断裂损坏和龟裂;③高炉炉身中下部出现干湿混合料层时,既能缓解一部分固态炉料的摩擦破环,也能使该部透气性得到一定地抑制,是一种较好的保护壁体的料层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高炉 炉身 炉役后期 冷却壁 软熔带 损坏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