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lecular Systematic Studies on Chinese Mandarina Silkworm (Bombyx mandarina M.) and Domestic Silkworm (Bombyx mori L.) 被引量:5
1
作者 LU Cheng, YU Hong-shi and XIANG Zhong-huai( The Key Sericultural Laboratory of Agricultural Ministry, College of Silkworm and Silk engineering , Southwe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6)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49-358,共10页
Molecular systematic studies on mandarina silkworm (Bombyx mandarina M.) in 11 regions in China and 25 representative strains of domestic silkworm (Bombyx mori L.) were conducted using molecular biology techniques. Re... Molecular systematic studies on mandarina silkworm (Bombyx mandarina M.) in 11 regions in China and 25 representative strains of domestic silkworm (Bombyx mori L.) were conducted using molecular biology techniques.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analysis of DNA polymorphism and clustering of all the silkworm samples provide new evidence for the view that the domestic silkworm originated from the Chinese mandarina silkworm. On the basis of literature reviewing, a new hypothesis on the origin of the domestic silkworm was put forward. It was thought that the domestic silkworm was most probably domesticated from the Chinese mandarina silkworm of different ecotypes including monovoltinism, bivoltinism and multivoltinism; and that the domestic silkworm had the genetic background of monovoltinism, bivoltinism and multivoltinism at the very beginning of the domestication. The current strains of the domestic silkworm of different voltinism are the evolutionary results of thousands of years of rearing and artificial sele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mbyx mandarina m. bombyx mori L. DNA polymorphism Systematic evolution
下载PDF
Construction of Midgut Tissue-Specific cDNA Library of Bombyx mandarina M. and Isolation and Sequence Analysis of Serine Protease Gene Fragment
2
作者 王燕红 李兵 +4 位作者 王东 朱莎 赵华强 卫正国 沈卫德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08年第3期35-38,共4页
[Objective] The aim of the study is to construct cDNA library of midgut tissue of wild silkworm and isolate the serine protease gene. [Method] The midgut tissue-specific cDNA library of wild silkworm was constructed v... [Objective] The aim of the study is to construct cDNA library of midgut tissue of wild silkworm and isolate the serine protease gene. [Method] The midgut tissue-specific cDNA library of wild silkworm was constructed via cDNA Library Construction Kit (TaKaRa), then the serine protease gene was cloned via sequencing of the yielded cDNA library. [Result] The titer of cDNA library reached 6.2×105 pfu/ml, average insert size was about 1.2 kb. The serine protease gene cDNA fragment was obtained from colony sequencing (Accession No: EU672968). The nucleotide sequence of the cloned 854 bp fragment encodes 284 amino acid residues. Homology analyses showed some homology between putative amino acid sequence of the cloned fragment and amino acid sequences of serine proteases from other ten insects. [Conclusion] The results may avail to reveal the resistance of silkworm and wild silkworm to exotic intru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mbyx mandarina m. mIDGUT tissue cDNA LIBRARY SERINE PROTEASE gene Sequence analysis
下载PDF
Screening of Deltamethrin Resistant Strain of Bombyx Mandarina 被引量:3
3
作者 赵华强 刘海涛 +3 位作者 王东 李兵 许雅香 沈卫德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09年第2期138-141,共4页
[ Objective ]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resistance development of deltamethrin through selection of dettamethrin resistant strain of wild silkworm ( Bombyx Mandarina), thus providing the basis for scie... [ Objective ]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resistance development of deltamethrin through selection of dettamethrin resistant strain of wild silkworm ( Bombyx Mandarina), thus providing the basis for scientific pesticide application and resistance management. [ Method] The wild silkworms collected from three different regions were reared indoors, and the sensitivity of their parents to deltamethrin was detected by topical application. The larvae in each generation were treated with deltamethdn in median lethal dose or so by.topical application. The mortality of larva was analyzed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oxicity regression equations and the calculation of the multiple or increased multiple of deltamethdn resistance.[Result] After the Qidong Bornbyx Mandarina (YQD) fed with mulberry leaves were selected for three generations indoors, the multiple of deltamethdn resistance of F, was 14.26, 1.2 times as great as that of Fo ; after the Bombyx Mandarina from mulberry garden of Soochow University (YSD) fed with mulberry leaves were selected for three generations indoors, the multiple of deltamethrin resistance of F4 was 16.48, 1.9 times as great as that of Fo ; after the Wujiang Bombyx Mandarina (YWJ) fed with artificial diets were selected for three generations indoors during six generations, the multiple of deltamethrin resistance of Fe was 18.67, 1.2 times as great as that of Fo. [ Conclusioa] With the selection in same dose, the resistance multiple of YSD increases more rapidly than that of YQD; under double selection of artificial diets and insecticide, the resistance multiple of YWJ increases more slowly than that of YQ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mbyx mandarina DELTAmETHRIN RESISTANCE
下载PDF
A Study on Artificial Hatching of Chinese Bombyx mandarina Moore
4
作者 ZHAO Hua-qiang XU Ya-xiang +4 位作者 WANG Dong LI Bing WEI Zheng-guo CHEN Yu-hua SHEN Wei-de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8年第4期502-506,共5页
Diapause eggs of Bombyx mandarina Moore from Wujiang, Jiangsu Province, China, were used to study the artificial hatching of B. mandarina Moo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ighest hatchability was obtained by instant... Diapause eggs of Bombyx mandarina Moore from Wujiang, Jiangsu Province, China, were used to study the artificial hatching of B. mandarina Moo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ighest hatchability was obtained by instant treatment with hydrochloric acid (HC1, specific gravity 1.065-1.075) for 5 rain under 46℃. After the B. mandarina eggs were cold stored at 5℃ for 40 days, the highest hatchability was obtained by treatment with HC1 (specific gravity 1.092) for 6 minutes under 47.8℃. For the B. mandarina eggs that were stored at 25℃ for 28 d and then cold-stored at 5℃ for 0-100 days, the highest hatchability was obtained by treatment with HCI (specific gravity 1.092) for 6 rain at 47.8℃. The longer the cold storage period, the higher was the hatchability. Acid treatment on diapause eggs of B. mandarina for 6 rains at 47.8℃ with hydrochloric acid (specific gravity 1.092) before hatching in spring could obviously shorten the hatching stage and increase the hatch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mbyx mandarina moore artificial hatching instant acid treatment acid treatment after chilling acidtreatment on diapause eggs after chilling
下载PDF
野桑蚕细胞色素P450家族CYP4M5基因的克隆和诱导表达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燕红 王东 +3 位作者 李兵 赵华强 许雅香 沈卫德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8-83,共6页
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系在生物体对外源化合物的代谢和内源化合物的调节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昆虫对杀虫剂产生抗性与单加氧酶系介导的代谢反应有关。以野桑蚕(Bombyxmandarina)中肠为材料,依据家蚕(Bombyxmori)基因组P450基因预测... 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系在生物体对外源化合物的代谢和内源化合物的调节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昆虫对杀虫剂产生抗性与单加氧酶系介导的代谢反应有关。以野桑蚕(Bombyxmandarina)中肠为材料,依据家蚕(Bombyxmori)基因组P450基因预测序列设计一对引物,采用RT-PCR方法克隆了一个P450家族基因的cDNA序列,命名为CYP4M5(GenBank登录号:EU273876)。序列分析表明,野桑蚕CYP4M5基因编码区长度为1 512 bp,编码503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8 kD,等电点7.8。同源性分析表明该基因与家蚕CYP4M5的同源性最高,达97.42%。分析鉴定了该基因在野桑蚕各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以及溴氰菊酯诱导24 h后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在正常野桑蚕幼虫体内,CYP4M5在脂肪体中的表达水平最高;野桑蚕经5 ng/μL溴氰菊酯药液处理后,CYP4M5在中肠和脂肪体中表达量分别增加1.1倍和4.4倍。推测该基因可能参与野桑蚕对杀虫剂的解毒代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桑蚕 细胞色素P450 CYP4m5基因 基因克隆 半定量RT-PCR
下载PDF
中国野桑蚕mtDNA中A+T丰富区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郑小坚 曹广力 +3 位作者 薛仁宇 陈淼 何泽 贡成良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48-352,共5页
对中国野桑蚕mtDNAA +T丰富区片段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在所测定的 72 0bp左右的片段中 ,A +T含量为 92 0 8% ,与不同家蚕品种的mtDNA相近 ,中国野桑蚕与家蚕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呈高度同源性 (98%以上 ) ;但与日本野桑蚕相比 ,中国野桑... 对中国野桑蚕mtDNAA +T丰富区片段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在所测定的 72 0bp左右的片段中 ,A +T含量为 92 0 8% ,与不同家蚕品种的mtDNA相近 ,中国野桑蚕与家蚕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呈高度同源性 (98%以上 ) ;但与日本野桑蚕相比 ,中国野桑蚕mtDNA的A +T丰富区片段 ,缺少 2个 12 6bp的重复单位 ,A +T含量低 0 9% ,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也较低 (72 % )。该片段与中系家蚕mtDNA比较 ,有 15个变异位点。对mtDNAA +T丰富区的中国野桑蚕和日本野桑蚕及中系、日系和韩国的 4个家蚕品种进行聚类分析表明 ,日本野桑蚕有可能由中国野桑蚕分化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桑蚕 mTDNA A+T丰富区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基于amy基因的中国野桑蚕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家蚕的系统发育关系 被引量:7
7
作者 杜周和 刘俊凤 +4 位作者 刘斌彬 董占鹏 余泉友 鲁成 陈义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38-1348,共11页
为探索中国野桑蚕Bombyx mandarina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家蚕B.mori的系统发育关系,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少数样本克隆测序)获得34个家蚕和野桑蚕样本淀粉酶基因amy序列片段(715bp)。分析发现56个多态性位点,鉴定出28种单倍型(haplotyp... 为探索中国野桑蚕Bombyx mandarina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家蚕B.mori的系统发育关系,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少数样本克隆测序)获得34个家蚕和野桑蚕样本淀粉酶基因amy序列片段(715bp)。分析发现56个多态性位点,鉴定出28种单倍型(haplotype);核苷酸多样性π=0.01390±0.00103,单倍型多样度Hd=0.988±0.011。核苷酸不配对分析(mismatchan alysis)和Fu’sFs检测表明中国野桑蚕曾发生过种群扩张。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遗野桑蚕传差异主要在种群内,种群间和地理组群间差异不显著。聚类树上34个样本聚为3枝/3蔟,野蚕和家蚕都不按地理区域或系统(类型)聚类,A枝由来自不同地区的野蚕和不同类型的家蚕混合构成,并且进一步分成3个亚枝,每一亚枝也同时包含家蚕和野蚕,B枝由3个家蚕和1个野蚕混合构成,C枝全部由来自不同地区的野蚕构成。网络分析没有发现"祖先单倍型"和优势单倍型。结果提示,淀粉酶基因是一个多态性丰富的分子标记,中国野桑蚕遗传多样性十分丰富,据此推测家蚕起源于多种生态类型混杂的野桑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野桑蚕 遗传多样性 系统发育 淀粉酶基因
下载PDF
野桑蚕肌球蛋白轻链2基因(MLC2)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许西奎 徐升胜 +2 位作者 李兵 许雅香 沈卫德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1-77,共7页
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克隆了野桑蚕间接飞行肌(in-direct flight muscle,IFM)的肌球蛋白轻链2(myosin light chain2,MLC2)基因(GenBank登录号:EU332913),其cDNA序列全长979 bp,包括63 bp的5′... 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克隆了野桑蚕间接飞行肌(in-direct flight muscle,IFM)的肌球蛋白轻链2(myosin light chain2,MLC2)基因(GenBank登录号:EU332913),其cDNA序列全长979 bp,包括63 bp的5′端非翻译区序列(5′-UTR)、603 bp的开放读码框(ORF)、终止密码子TAA和310bp的3′端非翻译区序列(3′-UTR)。克隆该基因的内含子序列并分析基因结构表明,该基因包括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编码201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质量约22.0 kD,等电点4.67。用在线软件SMART分析显示,野桑蚕MLC2蛋白有2个Ca2+结合基序(EFh)结构域,可以结合Ca2+,属于肌钙蛋白C超家族成员,并且含有保守的可以磷酸化的氨基酸残基,有可能具有磷酸化过程,参与肌动球蛋白ATPase活性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桑蚕 肌球蛋白轻链2基因 序列分析 Ca2+结合基序 磷酸化
下载PDF
野桑蚕羧酸酯酶基因(BmmCarE-2)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东 李兵 +4 位作者 王燕红 刘衬丽 赵华强 许雅香 沈卫德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50-657,共8页
羧酸酯酶参与昆虫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等杀虫剂抗性的产生。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方法克隆了一个野桑蚕羧酸酯酶全长基因(BmmCarE-2)。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包含1个1 623 bp的开放读码框,有57 bp的c... 羧酸酯酶参与昆虫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等杀虫剂抗性的产生。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方法克隆了一个野桑蚕羧酸酯酶全长基因(BmmCarE-2)。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包含1个1 623 bp的开放读码框,有57 bp的cDNA5′端非翻译区序列(5′UTR)和79 bp的cDNA3′端非翻译区序列(3′UTR),编码540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为EU328351。序列比对分析表明BmmCarE-2与家蚕羧酸酯酶基因BmCarE-2(GenBank登录号:DQ311250)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最高,达98.9%。利用半定量RT-PCR进行组织表达分析表明,BmmCarE-2在野桑蚕幼虫的头部和脂肪体表达量较高,在丝腺和中肠稍低,而在血液中的表达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桑蚕 羧酸酯酶基因 CDNA末端快速扩增 组织表达
下载PDF
中国野桑蚕Giemsa淡染性染色体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宋方洲 常平安 刘运强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10,共5页
对来自重庆、陕西、湖北等 3个不同地域的野桑蚕染色体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3个不同地域的野桑蚕染色体数目都为n =2 8,2n =5 6 ;均在粗线期染色体观察到了与家蚕类似的Giemsa淡染性区域 ,并对其进行了组型分析 ,从细胞遗传学的角度探... 对来自重庆、陕西、湖北等 3个不同地域的野桑蚕染色体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3个不同地域的野桑蚕染色体数目都为n =2 8,2n =5 6 ;均在粗线期染色体观察到了与家蚕类似的Giemsa淡染性区域 ,并对其进行了组型分析 ,从细胞遗传学的角度探讨了野桑蚕与家蚕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桑蚕 染色体 Giemsa淡染性
下载PDF
野桑蚕钠离子通道蛋白基因Bmmpara的克隆与选择性剪接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华强 宋丽莉 +1 位作者 李兵 沈卫德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35-441,共7页
昆虫的钠离子通道蛋白是许多神经毒性药物的作用靶标。根据家蚕钠离子通道蛋白基因(GenBank登录号:EU688970)序列设计引物,分段RT-PCR克隆了野桑蚕钠离子通道蛋白基因Bmmpara(GenBank登录号:EU688972)。序列分析表明,Bmmpara基因的cDNA... 昆虫的钠离子通道蛋白是许多神经毒性药物的作用靶标。根据家蚕钠离子通道蛋白基因(GenBank登录号:EU688970)序列设计引物,分段RT-PCR克隆了野桑蚕钠离子通道蛋白基因Bmmpara(GenBank登录号:EU688972)。序列分析表明,Bmmpara基因的cDNA长5553bp,编码1851个氨基酸,与家蚕基因组序列比对,存在34个外显子,其中第2、22、27外显子存在选择性剪接。根据Bmmpara序列和家蚕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方法克隆到3段野桑蚕基因组序列,长度分别为1632、536和3220bp。进一步将Bmmpara编码氨基酸序列与野桑蚕基因组比对,发现有a(ENDLGRTKKKK)、b(GL-KAALCGRCVSS)、c(SLINFVAALCGAGGIQAFKTMRTLRALRPLRAMSRMQGMRV)3个选择性微外元,可能存在6种选择性剪接,构成野桑蚕钠离子通道蛋白不同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桑蚕 钠离子通道蛋白基因 基因克隆 选择性剪接
下载PDF
利用杆状病毒Bac-to-Bac系统在家蚕表达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E蛋白和M蛋白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丹 BHASKAR Roy +5 位作者 李兴华 杨华军 周芳 缪云根 云涛 刘光清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55-859,共5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是一种严重危害养猪业的传染性病原。PRRSV病毒的E蛋白和M蛋白基因是开发PRRSV病毒新型疫苗的目标基因。利用杆状病毒Bac-to-Bac表达系统,将PRRSV病毒的E蛋白和M蛋白的基因亚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是一种严重危害养猪业的传染性病原。PRRSV病毒的E蛋白和M蛋白基因是开发PRRSV病毒新型疫苗的目标基因。利用杆状病毒Bac-to-Bac表达系统,将PRRSV病毒的E蛋白和M蛋白的基因亚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HTb中,获得重组转移质粒pFastBacHTb-E和pFastBacHTb-M,转化大肠杆菌Bm DH10 Bac感受态细胞,获得重组杆粒BmNPV Bacmid-E、BmNPV Bacmid-M,将这些重组杆粒转染家蚕培养细胞Bm5,获得重组病毒BmNPV-E和BmNPV-M。将2种重组病毒分别接种5龄起蚕,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在重组Bacmid DNA转染的Bm5细胞和感染重组病毒的家蚕幼虫血细胞中分别检测到分子质量约20 kD和18 kD的E蛋白和M蛋白,表明PRRSV病毒的E蛋白和M蛋白在家蚕培养细胞及幼虫体内获得了表达,为利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研制PRRSV的新型疫苗与诊断试剂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Bac-to-Bac表达系统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E蛋白 m蛋白
下载PDF
中国野桑蚕mtDNA COⅡ-ATPase 6基因区域的序列测定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泽 陈淼 +3 位作者 郑小坚 曹广力 薛仁宇 贡成良 《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05年第1期1-7,共7页
对中国山东青州野桑蚕mtDNACOⅡ-ATPase6基因区域进行了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测定的1.9kb左右的片段中,含有COⅠ基因的部分序列、tRNA-Leu基因、COⅡ基因、tRNA-Lys基因、tRNA-Asp基因、ATPase8基因、ATPase6基因和部分COⅢ基因... 对中国山东青州野桑蚕mtDNACOⅡ-ATPase6基因区域进行了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测定的1.9kb左右的片段中,含有COⅠ基因的部分序列、tRNA-Leu基因、COⅡ基因、tRNA-Lys基因、tRNA-Asp基因、ATPase8基因、ATPase6基因和部分COⅢ基因,该片段的基因组织结构与其他家蚕/野桑蚕的基本一致,显示蚕类线粒体基因排列的保守性。COⅡ、ATPase8、ATPase6三个结构基因不同家蚕/野桑蚕之间的比对分析表明,它们在核苷酸水平、氨基酸水平的同源性很高。结构基因密码子与其他蚕类的相似;3个tRNA基因(tRNA-Leu、tRNA-Lys、tRNA-Asp)的碱基错配率高,TψC环缺乏相对保守的T-ψ-C-Pu-A序列,各臂的碱基配对数、各环碱基数目变化较大。以COⅡ、ATPase8、ATPase6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进行家蚕/野桑蚕的分子进化分析表明,家蚕同中国野桑蚕的亲缘关系最近,是家蚕起源于中国野桑蚕的又一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桑蚕 mTDNA 序列分析 分子进化
下载PDF
中国野桑蚕mtDNA中Cyt b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波 郑小坚 +2 位作者 薛仁宇 曹广力 贡成良 《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07年第1期1-6,共6页
通过PCR的方法,对中国青州野桑蚕mtDNA中Cytb基因及侧翼序列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所获得的序列长度为1761nt,含有完整的Cytb基因t、RNA-ser基因及ND6和ND1基因的部分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所测定的Cytb基因与中国安康野桑蚕、日本野桑... 通过PCR的方法,对中国青州野桑蚕mtDNA中Cytb基因及侧翼序列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所获得的序列长度为1761nt,含有完整的Cytb基因t、RNA-ser基因及ND6和ND1基因的部分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所测定的Cytb基因与中国安康野桑蚕、日本野桑蚕、中系夏芳家蚕、中系C-108家蚕、日系Aojuku家蚕和韩国Backokjam家蚕的Cytb基因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基于线粒体Cytb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的分子系统进化分析显示,中国青州野桑蚕与家蚕的亲缘关系较近,表明家蚕可能起源于中国野桑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桑蚕 mTDNA 细胞色素B基因 分子进化
下载PDF
家蚕突变系镇江野败(szm)的遗传不育性初探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阳春 郭锡杰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8-292,共5页
将家蚕(Bombyxmori)和野桑蚕(Bombyxmandarina)杂交培育多代后发现并分离出一个遗传不育的自然突变系统,定名为镇江野败szm(Mandarina Sterility of Zhenjiang)。该系统表现为95%不育卵、3%可育卵和2%中间型,以3%可育卵继代,后代雌、雄... 将家蚕(Bombyxmori)和野桑蚕(Bombyxmandarina)杂交培育多代后发现并分离出一个遗传不育的自然突变系统,定名为镇江野败szm(Mandarina Sterility of Zhenjiang)。该系统表现为95%不育卵、3%可育卵和2%中间型,以3%可育卵继代,后代雌、雄比例正常,性状稳定遗传。经遗传分析,该突变性状对正常表现为隐性。经组织解剖证实其产生原因可能是雄性精液分泌物失调、精荚异常、雄性外生殖器异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突变系 遗传不育 镇江野败
下载PDF
野桑蚕乙酰胆碱酯酶1型基因(Bmmace1)5′端非翻译区序列的剪切方式分析
16
作者 李兵 王东 +5 位作者 王燕红 赵华强 许雅香 卫正国 陈玉华 沈卫德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58-662,共5页
通过5′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的方法,克隆了野桑蚕乙酰胆碱酯酶1型基因(Bmmace1)的cDNA 5′端非翻译区序列(5′UTR)区域,与家蚕乙酰胆碱酯酶1型基因(Bmace1)的cDNA 5′UTR(242个碱基)进行比较分析表明,Bmmace1的5′UTR包含有231个碱基... 通过5′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的方法,克隆了野桑蚕乙酰胆碱酯酶1型基因(Bmmace1)的cDNA 5′端非翻译区序列(5′UTR)区域,与家蚕乙酰胆碱酯酶1型基因(Bmace1)的cDNA 5′UTR(242个碱基)进行比较分析表明,Bmmace1的5′UTR包含有231个碱基,存在2个位点的点突变和一段连续11个碱基的缺失。通过克隆和测序分析野桑蚕基因组中Bmmace1的5′UTR片段,表明Bmmace1和Bmace1基因的RNA剪切都遵循GT-AG规则,但在其cDNA 5′UTR的RNA剪接过程中可能存在差异,Bmmace1在其cDNA上游+33处存在比Bmace1少剪接的序列TGATTTGAAGG,而在其基因组中5′UTR的TGATTTGAAGG序列下游-4位点缺失ACAGA序列。研究结果可为深入探讨Bmmace1基因与野桑蚕产生抗药性的关系提供基础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桑蚕 乙酰胆碱酯酶基因 剪切方式
下载PDF
基于mtDNA ND1基因的家蚕进化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越 胡小龙 +2 位作者 曹广力 薛仁宇 贡成良 《江苏蚕业》 2009年第1期5-9,共5页
对中国青州野桑蚕mtDNA中ND1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野桑蚕ND1基因全长为933bp,编码310个氨基酸残基,A+T含量较高,达78.7%;同源性分析显示,不同来源的家蚕和野蚕ND1基因在核苷酸水平和氨基酸水平具有很高的相似性;以ND1基... 对中国青州野桑蚕mtDNA中ND1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野桑蚕ND1基因全长为933bp,编码310个氨基酸残基,A+T含量较高,达78.7%;同源性分析显示,不同来源的家蚕和野蚕ND1基因在核苷酸水平和氨基酸水平具有很高的相似性;以ND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氨基酸残基序列进行了家蚕及野桑蚕的分子进化分析,进一步证明家蚕起源于中国野桑蚕。用mtDNA的ND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Blast家蚕的基因组序列,发现家蚕基因组中存在与ND1基因部分区域同源的序列,表明家蚕基因组中存在起源于线粒体的假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桑蚕mtDNA Nd1基因 假基因 分子进化
下载PDF
野桑蚕Bmand-Sxl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2
18
作者 宋艳 柳学广 +3 位作者 司马杨虎 朱晓苏 徐丽 徐世清 《江苏蚕业》 2009年第1期14-18,共5页
鳞翅目(Lepidoptera)扩充是危害农林业的主要害虫类群,生殖和遗传控制是其生物控制的重要发展方向。Sxl是果蝇性别决定调控网络中的关键基因。本文根据家蚕的Bm-Sxl基因序列(NCBI:AB207267.1,AB207268.1),克隆了野桑蚕2条Bmand-Sxl基因... 鳞翅目(Lepidoptera)扩充是危害农林业的主要害虫类群,生殖和遗传控制是其生物控制的重要发展方向。Sxl是果蝇性别决定调控网络中的关键基因。本文根据家蚕的Bm-Sxl基因序列(NCBI:AB207267.1,AB207268.1),克隆了野桑蚕2条Bmand-Sxl基因序列,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原核表达了其中一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桑蚕 sxl基因
下载PDF
野桑蚕GST-Omega1基因在草地贪夜蛾Sf9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晓英 李兵 +1 位作者 贡成良 沈卫德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96-1001,共6页
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s)是昆虫的重要解毒酶之一。为了研究野桑蚕Bombyxmandarina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在真核表达系统中的表达情况。本研究通过RT-PCR从野桑蚕中肠中获得GST-Omega1基因的cDNA序列,该基因的... 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s)是昆虫的重要解毒酶之一。为了研究野桑蚕Bombyxmandarina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在真核表达系统中的表达情况。本研究通过RT-PCR从野桑蚕中肠中获得GST-Omega1基因的cDNA序列,该基因的开放读码框为771bp,编码256个氨基酸。对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用NCBI的蛋白质Conserved Domains工具进行在线分析,结果显示GST-Omega1的氨基酸序列中具有Cys38和8个GSH结合位点的Omega类基因保守序列。对所获得的基因克隆进表达载体pFastBacHT b中获得pFast-GST-Omega1,将其转化DH10Bac感受态细胞,获得Bac-GST-Omega1重组病毒DNA,用脂质体法转染草地贪夜蛾Sf9细胞,获得重组病毒。对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能检测到一条分子量约为33kD的特异性条带,与推导的融合蛋白大小相符,该目的蛋白的表达量占总蛋白的14.4%。目的蛋白经His.Bind树脂纯化,用Lineweaver-Burk作图法测定其K和V,结果显示其K为2.81μmol/L,V为2.70μmol/(mg.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桑蚕 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 克隆 表达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SF9细胞
下载PDF
野桑蚕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BmmGSTs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轶岭 林明君 +2 位作者 张宇 马明珍 黄浩然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53-558,共6页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在昆虫对外源物质的解毒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克隆野桑蚕的BmmGSTs1基因,获得了cDNA序列,BmmGSTs1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621 bp,编码206个氨基酸,推导蛋白质分子质量为23.53 kD,理论等电点为6.36。野桑蚕与家蚕的GSTs1...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在昆虫对外源物质的解毒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克隆野桑蚕的BmmGSTs1基因,获得了cDNA序列,BmmGSTs1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621 bp,编码206个氨基酸,推导蛋白质分子质量为23.53 kD,理论等电点为6.36。野桑蚕与家蚕的GSTs1氨基酸序列相似度最高,为99.51%。通过qRT-PCR方法测定BmmGSTs1基因在野桑蚕幼虫各组织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该基因在脂肪体、中肠和马氏管的表达量较高,而在丝腺、表皮和血淋巴的表达量相对较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野桑蚕添食微量氰戊菊酯农药后24 h、48 h,脂肪体和中肠组织BmmGSTs1基因的转录水平均显著上调,推测BmmGSTs1基因表达上调可能与野桑蚕对氰戊菊酯的耐受性有关。上述结果为进一步研究BmmGSTs1基因的功能及其在野桑蚕耐农药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桑蚕 谷胱甘肽S-转移酶 克隆 组织 表达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