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细胞条件培养基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1
作者 刘丹阳 李永涛 +3 位作者 张海燕 李林 刘洋 沈雷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454-458,共5页
目的探讨MCF-7乳腺癌细胞条件培养基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正常环境下培养的BMSC为对照组,以MCF-7细胞条件培养基培养的BMSC为MCF-7条件培养基组,向MCF-7条件培养基组添加10 nmol/L GSK690693... 目的探讨MCF-7乳腺癌细胞条件培养基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正常环境下培养的BMSC为对照组,以MCF-7细胞条件培养基培养的BMSC为MCF-7条件培养基组,向MCF-7条件培养基组添加10 nmol/L GSK690693(Akt抑制剂)为Akt抑制剂组,向MCF-7条件培养基组添加10µmol/L Reparixin(CXCR1/2抑制剂)为CXCR1/2抑制剂组。MTT实验检测各组BMSC增殖情况,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凋亡实验检测各组BMSC凋亡率,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检测各组BMSC的迁移能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种细胞培养上清液和MCF-7细胞条件培养基中白细胞介素(IL)-8蛋白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各组BMSC的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磷酸化mTOR(p-mTOR)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CF-7条件培养基组BMSC的细胞增殖水平、迁移数目以及p-Akt和p-mTOR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增高,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与MCF-7条件培养基组相比,CXCR1/2抑制剂组和Akt抑制剂组BMSC的细胞增殖水平、迁移数目以及p-Akt和p-mTOR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MCF-7细胞条件培养基和MCF-7培养上清液中IL-8蛋白含量均较BMSC培养上清液中IL-8蛋白含量高(P<0.05)。结论MCF-7细胞条件培养基通过激活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BMSC增殖和迁移,抑制BMSC凋亡,其中IL-8-CXCR1/2轴发挥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肿瘤微环境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运动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下载PDF
基于传感器获取骨架信息的舞蹈动作分类
2
作者 陈琳 王晓飞 《信息技术》 2024年第10期141-147,共7页
为了对视频中的舞蹈动作规范性实现有效分类,提出了一种基于Kinect传感器获取人体骨骼运动数据的舞蹈分类方法。通过视频每帧中舞蹈动作的六个核心角度生成级联向量,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将高维向量投影到低维空间,结合线性判别分析(LDA... 为了对视频中的舞蹈动作规范性实现有效分类,提出了一种基于Kinect传感器获取人体骨骼运动数据的舞蹈分类方法。通过视频每帧中舞蹈动作的六个核心角度生成级联向量,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将高维向量投影到低维空间,结合线性判别分析(LDA)得到具有识别能力的特征向量。设计了基于校正线性单元(ReLU)的极限学习机分类器(ELMC),利用ReLU函数解决神经网络设计中的梯度消失问题,在不需权值学习的情况下实现了舞蹈动作的快速分类处理。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文中方法具有更好的分类结果且最大分类率可达到9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线性判别分析 极限学习机 舞蹈动作 骨骼关节数据
下载PDF
机械敏感离子通道Piezo1在压力侧正畸牙槽骨改建的动物实验研究
3
作者 杜育桂 何正权 +3 位作者 张一丹 白琳娜 李健怡 杨凯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229-234,共6页
目的探讨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Piezo1在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压力侧牙槽骨中的表达及作用,并探究可能的信号通路。方法建立正畸牙移动模型,对不同时间点压力侧牙周组织中机械敏感离子通道Piezo1、破骨细胞数目、破骨细胞标记物(RANKL、OPG... 目的探讨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Piezo1在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压力侧牙槽骨中的表达及作用,并探究可能的信号通路。方法建立正畸牙移动模型,对不同时间点压力侧牙周组织中机械敏感离子通道Piezo1、破骨细胞数目、破骨细胞标记物(RANKL、OPG)、成骨标记物(Runx2、Osterix)和Wnt非经典信号通路(Wnt5a、CAMKⅡ)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压力侧破骨细胞数目增加,RANKL表达增加;Piezo1、OPG、Runx2、Osterix、Wnt5a及CAMKⅡ的表达先增高后下降。结论Piezo1可能参与了正畸牙移动过程中压力侧的牙槽骨改建,并通过Wnt非经典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Piezo1 正畸牙移动 骨改建
下载PDF
磁场成骨效应在口腔领域的应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4
作者 陈金泉 刘宇妍 +1 位作者 王国庆 孙秀梅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4期302-309,共8页
磁场是一种安全、无创的物理治疗方法。大量研究证实磁场具有良好的成骨效应,在加速正畸牙移动、促进种植体骨整合、促进骨折愈合和提高牵张成骨效果等方面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有望成为治疗口腔疾病的一种有效辅助手段。为更好地将磁... 磁场是一种安全、无创的物理治疗方法。大量研究证实磁场具有良好的成骨效应,在加速正畸牙移动、促进种植体骨整合、促进骨折愈合和提高牵张成骨效果等方面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有望成为治疗口腔疾病的一种有效辅助手段。为更好地将磁场应用于临床,本文就磁场在口腔领域的应用、对骨组织细胞的生物学效应和磁场调控骨代谢的分子机制三方面进行综述。磁场对骨组织细胞的生物学效应主要体现为促进成骨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降低骨细胞的凋亡率,对破骨细胞的影响则尚无定论。在分子层面,骨组织细胞感应并响应磁刺激,磁信号经位移电流、洛伦磁力和自由基对效应等机制转变为生物可识别的电信号,进而激活下游P2嘌呤能受体、腺苷受体信号通路、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信号通路、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和Notch通路等信号网络。此外,本文还探讨了影响磁场成骨效应的因素——磁场参数,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然而,磁场成骨效应的作用机制目前尚未明确,继续深入研究磁场的作用机制可为骨组织再生和牙周组织再生提供有效策略。另外,聚焦磁场的作用靶点,将磁场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可为口腔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 颌骨 成骨 骨吸收 信号转导 骨整合 骨折愈合 牙齿移动 骨延长
下载PDF
大麻素2型受体在加速正畸牙移动中的作用
5
作者 范登莹 翟浩嫣 +6 位作者 刘慧娟 赵圆 李东娜 乔星 康文静 朱德超 刘春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218,共7页
目的 探讨大麻素2型受体(CB2)在正畸过程中对小鼠正畸牙移动(OTM)速率和压力侧牙周组织改建的作用。方法 筛选CB2^(-/-)和同窝WT型各30只雄性小鼠,6周龄时建立牙齿移动模型,建模时间分别为0、3、7、14、21 d(n=6)后取材,经体视显微镜测... 目的 探讨大麻素2型受体(CB2)在正畸过程中对小鼠正畸牙移动(OTM)速率和压力侧牙周组织改建的作用。方法 筛选CB2^(-/-)和同窝WT型各30只雄性小鼠,6周龄时建立牙齿移动模型,建模时间分别为0、3、7、14、21 d(n=6)后取材,经体视显微镜测量牙移动距离;HE染色观察根压力区牙周组织变化;TRAP染色统计根压力区破骨细胞数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根压力区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阳性单核细胞和多核细胞的数量变化。结果 正畸牙移动距离测量结果显示,在21 d内,随着时间延长,牙齿移动距离逐渐增加,且3、7、14、21 d时CB2^(-/-)组牙齿移动距离均较WT小鼠增加;HE染色显示OTM第14天时CB2^(-/-)小鼠压力区牙周膜间隙宽度大于WT小鼠(P<0.000 1);TRAP染色显示14 d时,在第一磨牙远中根压力区硬骨板处,CB2^(-/-)小鼠的破骨细胞数量大于WT小鼠(P<0.001);MMP-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OTM 14 d时,在压力区牙周膜区域,CB2^(-/-)小鼠的MMP-9(+)单核细胞和MMP-9(+)多核细胞数量均大于WT小鼠(P<0.05)。结论 CB2可加速正畸力作用下牙齿移动速率。CB2缺失加速正畸牙移动是通过加速牙移动过程中压力侧骨吸收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素2型受体 正畸牙移动 压力区 骨改建 破骨细胞
下载PDF
TRPV4通道在正畸牙齿移动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苏轩辰 刘亚丽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49-1053,共5页
正畸牙齿移动是临床正畸治疗的关键环节,通过在牙齿上施加合适的正畸力,正畸力传递至牙周会引起牙齿周围软硬组织的适应性改建。瞬时受体电位香草素受体4型通道蛋白(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4 channel,TRPV4)是一个作... 正畸牙齿移动是临床正畸治疗的关键环节,通过在牙齿上施加合适的正畸力,正畸力传递至牙周会引起牙齿周围软硬组织的适应性改建。瞬时受体电位香草素受体4型通道蛋白(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4 channel,TRPV4)是一个作用繁多、机制复杂的机械敏感性钙离子通道蛋白,在调控机械力的传导、炎症反应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陆续有研究者发现TRPV4通道也参与了正畸牙齿移动。本文就TRPV4通道在正畸牙齿移动中发挥的作用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正畸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素受体4型通道蛋白 正畸牙齿移动 骨重塑 牙周组织重塑
下载PDF
种植体与基台连接界面设计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江济民 王胤霖 +1 位作者 杨杭 何福明 《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692-698,共7页
种植体植入后的边缘骨水平维持是保证种植修复具有长期良好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种植体与基台连接界面设计的多个要素,均对边缘骨水平的维持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包括连接界面是否经历多次分离与再连接,是否使用平台转移,连接方式,连... 种植体植入后的边缘骨水平维持是保证种植修复具有长期良好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种植体与基台连接界面设计的多个要素,均对边缘骨水平的维持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包括连接界面是否经历多次分离与再连接,是否使用平台转移,连接方式,连接扭矩和连接面材料差异等,它们通过影响着连接界面的微间隙和微动,进而改变微渗漏和机械稳定性的大小,最终影响到种植体长期的临床疗效。该文将对种植体与基台连接界面不同设计要素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的综述,为临床诊疗过程中种植修复的基台选择和操作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段式种植体 种植体-基台界面 微间隙 微动 边缘骨水平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究针刺治疗小脑共济失调的选穴规律
8
作者 纵艳平 王茎 +3 位作者 曾永蕾 郭锦晨 高兵 李凌基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2099-2109,共11页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究针刺治疗小脑共济失调的选穴规律。【方法】以针刺治疗小脑共济失调的相关文献为检索内容,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究针刺治疗小脑共济失调的选穴规律。【方法】以针刺治疗小脑共济失调的相关文献为检索内容,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美国生物医学信息检索系统(PubMed)等各大数据库。将文献中符合条件的腧穴录入Microsoft Excel 2021软件表格内,建立针刺治疗小脑共济失调的腧穴频次频率、归经、特定穴、分布部位等信息的数据库。采用SPSS Modeler 18.0 Apriori算法、SPSS Statistics 25.0及SPSS modeler 18.0 Web复杂网络对纳入的处方腧穴进行关联规则分析、Ward聚类分析并绘制树状图及高频腧穴与核心处方的Web网络图。【结果】(1)共收录文献93篇,其中,针刺处方117条,穴位172个,穴位使用总频次1199次;(2)腧穴使用频数位居前10位的分别是风池、足三里、合谷、百会、三阴交、太冲、曲池、阳陵泉、完骨、天柱;(3)使用频数位于前5位的经脉分别是足少阳胆经、督脉、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阳膀胱经;(4)腧穴使用部位选择主要以头面颈项部及下肢部为主;(5)特定穴的使用频数最高的是交会穴;(6)针刺治疗小脑共济失调的高频穴位是风池-完骨、风池-天柱和风池-天柱-完骨。前31位高频腧穴(频率>10次)可分为9个有效聚类群。【结论】针刺治疗小脑共济失调形成了以“调神束骨,熄风止动”为主要治则,以远近配穴为主体的配伍规律,并重视多气多血之阳经的应用,呈现以风池-完骨-天柱为核心的基础穴位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小脑共济失调 数据挖掘 选穴规律 调神束骨 熄风止动 远近配穴
下载PDF
淫羊藿苷对大鼠正畸牙移动后保持期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表达的影响
9
作者 李雪 周芳 +2 位作者 翟莎菲 黄硕 张佳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769-773,共5页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对大鼠正畸牙移动后保持期牙周组织的改建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40只6周龄雄性SD大鼠建立正畸牙移动模型,在牙移动21 d后进入保持期,随机将大鼠分为4组,淫羊藿苷组、对照组、淫羊藿苷...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对大鼠正畸牙移动后保持期牙周组织的改建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40只6周龄雄性SD大鼠建立正畸牙移动模型,在牙移动21 d后进入保持期,随机将大鼠分为4组,淫羊藿苷组、对照组、淫羊藿苷+保持丝组、保持丝对照组,每组10只。淫羊藿苷组和淫羊藿苷+保持丝组通过灌胃方式给予大鼠淫羊藿苷20 mg/(kg·d),对照组和保持丝对照组灌注等量生理盐水。在实验第1、3、7、14、21天处死大鼠,采集其上颌骨样本进行检测,确定出上颌第一磨牙远中移动复发距离。全部样本脱钙后制成切片,给予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RANKL表达的变化。结果淫羊藿苷及淫羊藿苷+保持丝组在第7、14和21天,牙移动复发距离小于对照组。免疫组化显示,在保持阶段给药期间,从第1天至21天,淫羊藿苷+保持丝组牙周膜组织中RANKL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淫羊藿苷影响牙槽骨的改建,可以降低破骨细胞活性,有利于正畸牙移动到位后的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正畸牙移动 保持期 牙槽骨改建
下载PDF
骨皮质切开术及改良术式加速正畸牙移动的临床研究进展
10
作者 钟恺靖 李博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7期562-568,共7页
加速正畸牙移动的辅助干预技术一直是正畸领域关注的热点。较长的正畸治疗周期常伴随多种潜在并发症,例如脱矿、龋坏、牙根吸收和牙龈炎症等。因此,使用加速正畸牙移动的辅助干预技术,缩短正畸治疗周期,可以为患者提供诸多益处,具有重... 加速正畸牙移动的辅助干预技术一直是正畸领域关注的热点。较长的正畸治疗周期常伴随多种潜在并发症,例如脱矿、龋坏、牙根吸收和牙龈炎症等。因此,使用加速正畸牙移动的辅助干预技术,缩短正畸治疗周期,可以为患者提供诸多益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加速正畸牙移动的辅助干预措施主要可以分为手术干预和非手术干预。其中,手术干预又以骨皮质切开术及其改良术式在临床最为常见,可以显著减少治疗时间,实现牙槽骨增量,扩大牙移动范围,但是会不可避免地造成创伤,存在诸多风险及限制因素,因而未能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多种骨皮质切开术的改良术式不断涌现,如微创骨皮质切开术、压电切开术、骨微穿孔术和盘状切开术等,有效减少了软、硬组织损伤,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临床操作较为简便。皮质切开及改良术式均能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正畸治疗的时间,并对牙周健康的恢复有促进作用,且其对牙周、牙体及牙髓组织不会造成不利影响,但是在临床应用时仍需要对牙周组织损伤、牙根吸收、牙髓活力丧失等潜在副作用及不足进行重点关注和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 骨皮质切开术 加速 正畸牙移动 局部加速现象 牙槽骨改建 牙周加速成骨正畸 牙根吸收
下载PDF
根尖型致密骨岛影响正畸牙齿移动的临床观察
11
作者 梁叶 申龙朵 +1 位作者 曹芳 戴静桃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10期780-788,共9页
目的探讨根尖型致密骨岛对正畸治疗牙齿移动的影响及其并发症,为正畸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回顾性分析2018~2022年于惠州口腔医院正畸科接受全口固定正畸治疗的33例根尖型致密骨岛患者。应用锥形束CT(cone... 目的探讨根尖型致密骨岛对正畸治疗牙齿移动的影响及其并发症,为正畸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回顾性分析2018~2022年于惠州口腔医院正畸科接受全口固定正畸治疗的33例根尖型致密骨岛患者。应用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分析治疗前根尖型致密骨岛的位置分布和包裹程度;分析治疗前、治疗后以及治疗后12个月位于根尖型致密骨岛的牙齿松动度、牙齿根尖区牙根外吸收的情况和吸收程度。结果33例正畸患者,年龄11~42岁,平均年龄16.7岁,中位数年龄15岁;根尖型致密骨岛均波及单个牙齿,均位于下颌,主要位于前磨牙-磨牙区,男12例(36.4%),女21例(6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尖型致密骨岛轻度包裹23例(69.7%),中度包裹10例(30.3%),无重度包裹。不同包裹程度的根尖型致密骨岛在正畸治疗中均未发现牙齿移动困难以及拔牙间隙关闭不全。位于根尖型致密骨岛的牙齿在治疗前牙齿松动患者1例(3.0%),治疗后牙齿松动患者6例(18.2%),治疗后12个月牙齿松动患者2例(6.1%)。治疗后以及治疗后12个月的牙齿松动患者均增加,为I度松动,其中治疗前和治疗后牙齿松动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牙齿松动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和治疗后12个月牙齿松动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位于根尖型致密骨岛的牙齿吸收表现出轻度吸收26例(78.8%),中度吸收7例(21.2%),无重度吸收。治疗后12个月位于根尖型致密骨岛的牙齿吸收表现出轻度吸收25例(75.8%),中度吸收8例(24.2%),无重度吸收。牙根吸收的严重程度在治疗前和治疗后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和治疗后12个月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尖型致密骨岛在正畸治疗中未发现影响牙齿的移动,正畸治疗后牙齿松动数量增加,牙齿发生轻中度根尖区牙根外吸收,可能存在根尖区牙根外吸收的潜在风险,建议在正畸过程中密切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型致密骨岛 正畸 牙齿移动 锥形束CT 根尖区牙根外吸收 包裹程度 牙齿松动 吸收程度
下载PDF
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自噬的作用
12
作者 王天琦 廖成成 +4 位作者 刘建国 陈鹿鹿 赵飘 肖琳琳 管晓燕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4期5558-5564,共7页
背景:正畸力通过多种信号通路激活牙周组织自噬,进一步增强或减弱相关细胞(牙周膜细胞、骨细胞、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等)的活性来促进牙周重塑。目的:综述目前正畸力介导牙周组织自噬的研究进展和其对正畸牙齿移动的影响。方法:在PubMed... 背景:正畸力通过多种信号通路激活牙周组织自噬,进一步增强或减弱相关细胞(牙周膜细胞、骨细胞、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等)的活性来促进牙周重塑。目的:综述目前正畸力介导牙周组织自噬的研究进展和其对正畸牙齿移动的影响。方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设置检索时限为2010-2023年,总结了2010年以来正畸与自噬相关研究进展,最终纳入76篇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与结论:(1)正畸力可通过牙周机械感受器和其造成的无菌性炎症引发一系列生物化学信号的转变,进而引起牙周组织自噬。(2)自噬通过级联放大的信号通路如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河马通路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等,产生相应反馈从而促进牙周组织改建,最终实现牙齿的移动与稳定。正畸力诱导的自噬可差异性调节牙齿压力侧骨吸收和张力侧骨形成,相关靶点在正畸临床治疗的应用中具有良好前景。(3)然而,正畸力与自噬的机制较为复杂,现有研究仅停留在探究自噬对正畸牙齿移动的作用,自噬与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的相互调节作用、涉及相关通路上游机械受体及信号通路间的交互作用均需要进一步的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牙齿移动 自噬 信号通路 牙周组织 骨重塑 骨吸收 骨形成 力学生物学 综述
下载PDF
盐酸双吗啡肽对耐药食管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13
作者 石晓丽 苏治国 +4 位作者 张英 杨国帅 彭温暖 王晨 马霖 《精准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547-551,共5页
目的 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小分子抑制剂盐酸双吗啡肽(Dorsomorphin)对耐药食管癌EC109/PTX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MTT实验检测不同浓度盐酸双吗啡肽对EC109/PTX细胞增殖的影响并确定后续实验的浓度。以筛选出的1μmol/L盐... 目的 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小分子抑制剂盐酸双吗啡肽(Dorsomorphin)对耐药食管癌EC109/PTX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MTT实验检测不同浓度盐酸双吗啡肽对EC109/PTX细胞增殖的影响并确定后续实验的浓度。以筛选出的1μmol/L盐酸双吗啡肽的浓度作为试验组,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处理EC109/PTX细胞48 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盐酸双吗啡肽对EC109/PTX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两组EC109/PTX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采用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两组EC109/PTX细胞中Vimentin、E-cadherin、N-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1μmol/L盐酸双吗啡肽对EC109/PTX细胞的细胞抑制率为(9.89±1.12)%。培养第48小时时,对照组和实验组EC109/PTX细胞的凋亡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EC109/PTX细胞的迁移率和细胞穿膜率显著降低(t=85.42、19.65,P<0.05)。Western blotting实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中Vimentin、N-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t=19.40、41.79,P<0.05),N-cadherin蛋白表达量显著增高(t=58.12,P<0.05)。结论 BMP抑制剂盐酸双吗啡肽能影响耐药食管癌细胞中EMT相关蛋白表达,从而抑制耐药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4 Dorsomorphin 抗药性 肿瘤 食管肿瘤 细胞运动 肿瘤浸润 上皮-间质转化 基因表达调控 肿瘤
下载PDF
种植支抗辅助内收前牙的头影测量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许燕玲 房兵 +4 位作者 毛丽霞 冯贻苗 夏韫晖 娄新田 吴勇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通过X线头影测量,探讨种植支抗与传统强支抗内收前牙的量,以及牙槽骨改建的程度。方法:26例正畸治疗患者,上牙槽骨前突,UD-SN角、U1-SN角大于正常一个标准差,轻度拥挤,正畸需拔除第一前磨牙。分为实验组(种植支抗)14例,其中男3例,... 目的:通过X线头影测量,探讨种植支抗与传统强支抗内收前牙的量,以及牙槽骨改建的程度。方法:26例正畸治疗患者,上牙槽骨前突,UD-SN角、U1-SN角大于正常一个标准差,轻度拥挤,正畸需拔除第一前磨牙。分为实验组(种植支抗)14例,其中男3例,女11例,年龄20~54岁(平均25岁);对照组(传统强支抗)12例,男1例,女11例,年龄18~30岁(平均21岁)。正畸前后分别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分析测量前后牙及牙槽骨的变化,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前牙内收量2组比较,种植支抗组显著大于传统强支抗组,牙槽骨改建的变化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前牙内收时垂直方向的变化,种植支抗组无变化,传统支抗组上颌切牙伸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磨牙近中移动,种植支抗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移动量无统计学意义,而传统支抗组上颌第一磨牙在近中移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正畸治疗中种植支抗辅助治疗牙槽骨前突和内收前牙,可获得最大程度的前牙内收;支抗牙近中移动量微小;相应的牙槽骨改建变化在种植支抗组与传统支抗组间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支抗 牙槽骨改建 头影测量分析
下载PDF
正畸驱动的骨皮质切开术对巨噬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燕 朱琳琳 +5 位作者 王思雨 张舒婷 孙雯 李琥 张瀚文 严斌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82-589,共8页
目的:研究正畸牙周围骨皮质切开所诱导的局部微环境对巨噬细胞产生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骨皮质切开辅助正畸组和传统正畸组各30只,加力后分别于3、5、7、14、21 d处死实验动物并对颌骨进行Micro-CT扫描,三维重建后测... 目的:研究正畸牙周围骨皮质切开所诱导的局部微环境对巨噬细胞产生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骨皮质切开辅助正畸组和传统正畸组各30只,加力后分别于3、5、7、14、21 d处死实验动物并对颌骨进行Micro-CT扫描,三维重建后测量移动牙周围牙槽骨骨密度,并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观察牙周组织中CD68、CD11b、CD86及CD163阳性细胞数。将112只8周龄成年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牙槽骨皮质切开组及对照组各56只,并分别于3、5、7、14、21、28、42 d处死实验动物并取新鲜的牙槽骨组织悬液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共培养,RT-PCR检测CD11b、CD68、白介素(IL)-6、IL-1β、IL-10及精氨酸酶(Arg)-1的m 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65以及STAT3磷酸化水平。结果:牙槽骨皮质切开初期,骨皮质切开辅助正畸组和传统正畸组大鼠牙槽骨密度均降低,且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5),同时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前者CD68、CD11b、CD86及CD163阳性细胞比率显著高于后者(P<0.05)。与牙槽骨组织悬液共培养后,牙槽骨皮质切开组巨噬细胞表面标记物CD11b和CD68的表达量在共培养第3天时开始逐渐增多,在14 d左右达到峰值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1型巨噬细胞标记物IL-6及IL-1β及M2型巨噬细胞标记物IL-10及Arg-1表达量在14 d左右到达峰值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65蛋白以及磷酸化的STAT3蛋白表达量分别于共培养第5、7天和第7、14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畸驱动的骨皮质切开术通过活化并促进巨噬细胞的分型进而影响牙槽骨密度并促进牙齿的移动,其中NF-κB及JAKSTAT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骨 骨皮质切开 正畸牙移动 炎症 巨噬细胞 骨密度
下载PDF
麝香酮对外源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颅骨缺损大鼠体内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侯费祎 谢兴文 +2 位作者 李慎松 邵宏斌 张莲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043-2048,共6页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多向分化干细胞,在骨折愈合和中有着重要作用。如何促进其在体内迁移,进而促进骨缺损的修复,有着重要研究意义。目的:研究不同浓度麝香酮对外源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迁移的影响,探讨其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及...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多向分化干细胞,在骨折愈合和中有着重要作用。如何促进其在体内迁移,进而促进骨缺损的修复,有着重要研究意义。目的:研究不同浓度麝香酮对外源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迁移的影响,探讨其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及其引经理论初探。方法:建立大鼠颅骨缺损的大鼠模型;贴壁筛选法提取干细胞,取第3代细胞,利用DAPI进行标记,然后尾静脉回植入颅骨缺损的大鼠体内。分别以0,42,84,168μL/kg麝香酮灌胃1次。结果与结论:与高剂量麝香酮组和空白组相比,低、中剂量麝香酮组骨缺损部分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数量增加,干细胞因子和Fractalkine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提示中低剂量麝香酮具有促进外源性干细胞在体内的迁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移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麝香酮 颅骨缺损 DAPI 细胞迁移 干细胞因子 FRACTALKINE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不同时机牙移动对SD大鼠牙槽突裂植骨区骨改建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壬媚 许悦 +1 位作者 陈振琦 刘广鹏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96-100,共5页
目的:评价牙移动产生的功能性刺激对SD大鼠牙槽突裂植骨区骨改建的影响,探讨植骨后牙移动的合适时机。方法:选择16只56天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按照已建立的外科诱导SD大鼠双侧牙槽突裂模型要求造裂,填塞骨蜡8周后,在双侧裂隙区同... 目的:评价牙移动产生的功能性刺激对SD大鼠牙槽突裂植骨区骨改建的影响,探讨植骨后牙移动的合适时机。方法:选择16只56天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按照已建立的外科诱导SD大鼠双侧牙槽突裂模型要求造裂,填塞骨蜡8周后,在双侧裂隙区同时植入大鼠自体髂骨松质骨,左侧为牙移动侧,分别在植骨后即刻、2周、4周、8周近中移动左侧第二磨牙进入植骨区,右侧为对照侧,第二磨牙不进行任何处理。加力牙移动4周后处死动物。通过Micro-CT扫描标本,运用Mimics 10.01软件计算双侧植骨区骨量,采用SAS 9.0软件包对双侧植骨区骨量进行配对t检验,对双侧植骨区骨量的差值进行组间方差分析。结果:各组的牙移动侧植骨区骨量均多于对照侧。0周组牙移动侧与对照侧植骨区骨量差值为0.87mm3,无显著差异(P>0.05);2周组和4周组牙移动侧与对照侧植骨区骨量的差值分别为1.7mm3和1.77mm3,有显著差异(P<0.05);8周组牙移动侧与对照侧植骨区骨量的差值为3.47mm3,有显著差异(P<0.01),8周组两侧植骨区骨量差值的均数与0周组、2周组和4周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牙移动对植骨区的功能性刺激能抑制植骨区的骨吸收。植骨8周后的牙移动抑制植骨区移植骨吸收的作用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突裂植骨 牙移动 骨改建 MICRO-CT
下载PDF
种植支抗辅助内收前牙后牙槽骨的改建 被引量:10
18
作者 房兵 许燕玲 +4 位作者 毛丽霞 冯贻苗 夏韫晖 娄新田 吴勇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28-33,共6页
目的:探讨种植支抗在大幅度内收前牙后牙槽骨的改建状况。方法:12例正畸治疗患者,上牙槽前突,UD-SN、U1-SN大于正常一个标准差,轻度拥挤,正畸需拔除第一前磨牙,以种植支抗辅助内收切牙。其中,男3例,女9例,年龄20~54岁,平均25岁;正畸治... 目的:探讨种植支抗在大幅度内收前牙后牙槽骨的改建状况。方法:12例正畸治疗患者,上牙槽前突,UD-SN、U1-SN大于正常一个标准差,轻度拥挤,正畸需拔除第一前磨牙,以种植支抗辅助内收切牙。其中,男3例,女9例,年龄20~54岁,平均25岁;正畸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头颅CT、三维重建,确定每颗牙的正中矢状面、牙长轴,分别在牙槽嵴、牙根1/2、根尖3个平面,测量每颗前牙的唇、腭侧牙槽骨厚度,分析牙槽骨随牙移动的改建程度。测量数据应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测量数据显示,牙槽嵴区牙槽骨唇侧增厚,舌侧变薄;在根中和根尖处,唇侧变薄,舌侧增厚。牙相对于牙槽骨作倾斜移动,正畸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牙根尖移向唇侧骨皮质,牙根颈部移向牙槽骨舌侧;在个别牙发现牙根的唇侧骨皮质开窗,根尖明显穿破骨皮质,横断面可见根尖处骨皮质断裂、不连续。结论:种植支抗增强了正畸移动牙的能力,但牙移动中仍无法避免倾斜移动,牙槽骨腭侧致密的骨皮质改建缓慢,限制了牙的移动。在种植支抗辅助正畸治疗中,应避免盲目及过度矫正,造成牙周支持组织永久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支抗 牙槽骨 牙移动 三维CT
下载PDF
投掷手榴弹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诚 忻鼎亮 +1 位作者 张世民 刘大雄 《体育科研》 2004年第3期38-41,共4页
本文应用运动生物力学影像测试图数分析方法研究投掷手榴弹中肱骨骨折问题。实验测试共进行3次(两次实弹投掷,一次实验室模拟测试),测试数据表明:投掷姿势不正确是造成肱骨螺旋性骨折原因之一,特别应注意投弹臂的肘部一定要在引臂时从... 本文应用运动生物力学影像测试图数分析方法研究投掷手榴弹中肱骨骨折问题。实验测试共进行3次(两次实弹投掷,一次实验室模拟测试),测试数据表明:投掷姿势不正确是造成肱骨螺旋性骨折原因之一,特别应注意投弹臂的肘部一定要在引臂时从肩后往上翻。经常纠正士兵的错误姿势能避免或减少骨折现象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投掷姿势 图数分析方法 运动生物力学
下载PDF
核心结合因子α1与正畸牙移动中牙槽骨改建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时函 陈远萍 +2 位作者 史瑞新 韩光红 陈扬熙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07-511,共5页
目的:通过对大鼠实验性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的核心结合因子α1(core binding factor α1,cbfα1)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研究cbfα1在牙槽骨改建过程中与成骨细胞分化的相关性。方法:选用8周龄雄性成年Wistar大鼠42只,随机分为加力0... 目的:通过对大鼠实验性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的核心结合因子α1(core binding factor α1,cbfα1)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研究cbfα1在牙槽骨改建过程中与成骨细胞分化的相关性。方法:选用8周龄雄性成年Wistar大鼠42只,随机分为加力0、1、3、5、7、10、14d组,每组6只。分别在固定加力装置后0、1、3、5、7、10、14d时处死动物,制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Dunnett检验,研究正畸牙移动过程中cbfα1的表达变化。结果:在正常大鼠的牙周组织中,cbfα1呈弱阳性表达。各加力组中cbfα1的阳性表达随时间变化呈先升高后回降的趋势,压力区的牙槽骨表面cbfα1阳性表达显著低于张力区牙槽骨表面(P<0.01)。结论:cbfα1参与了正畸牙移动的骨改建过程,与成骨细胞的分化密切相关,从而促进了牙周组织的改建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结合因子Α1 牙移动 骨改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