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泥质砂岩电导率模型的分析及对比 被引量:11
1
作者 沈金松 苏本玉 +1 位作者 王智茹 于茜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85-393,共9页
通过对Hanai-Bruggeman电导率模型(H-B模型)与Archie公式、Waxman-Smith模型(W-S模型)和双水模型的电导率响应的对比分析,明确了Archie公式、Waxman-Smith模型的适用条件,总结了H-B电导率模型在高、低矿化度条件下的电导率响应特征。导... 通过对Hanai-Bruggeman电导率模型(H-B模型)与Archie公式、Waxman-Smith模型(W-S模型)和双水模型的电导率响应的对比分析,明确了Archie公式、Waxman-Smith模型的适用条件,总结了H-B电导率模型在高、低矿化度条件下的电导率响应特征。导出了与电测井数据相关的泥质砂岩储层电导率-饱和度响应方程。通过对H-B电导率模型的近似分析知道,在高孔隙度高渗透率和高矿化度条件下,H-B电导率模型可以退化为Archie型关系。对H-B模型在一定条件下进行适当简化与近似,导出了含油气泥质砂岩储层的电导率响应关系和利用测井数据计算含水饱和度的实用公式。分析得到,若测得岩石的电阻率和孔隙流体的电导率,通过二元混合模型和H-B电导率模型可以估算骨架的电导率,这为泥质砂岩附加导电性研究提供了理论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Hanai—bruggeman模型 电导率-饱和度模型 泥质砂岩储层 电导率响应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多孔硅微腔光学特性的气体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志全 张冉 +3 位作者 张乐欣 杨红艳 朱丹丹 白志华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4-57,共4页
当有机物分子吸附到多孔硅表面时,由于有机物分子在多孔硅的孔内的毛细冷凝作用,将引起多孔硅层有效折射率的变化,从而导致多孔硅微腔反射谱吸收峰峰位的变化.本文主要利用Bruggeman介电常数近似理论与传输矩阵的方法,建立了多孔硅微腔... 当有机物分子吸附到多孔硅表面时,由于有机物分子在多孔硅的孔内的毛细冷凝作用,将引起多孔硅层有效折射率的变化,从而导致多孔硅微腔反射谱吸收峰峰位的变化.本文主要利用Bruggeman介电常数近似理论与传输矩阵的方法,建立了多孔硅微腔的传感模型.使用多孔硅微腔的反射谱实验装置对多孔硅微腔进行了传感实验,结果证明多孔硅微腔传感元件可以实现对有机物蒸汽的检测,且分辨率较高,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短,可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硅微腔 种类辨别 传输矩阵 bruggeman介电常数近似理论 毛细冷凝 反射谱
下载PDF
有效介质理论在Ag-MgF_2复合纳米颗粒薄膜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王佩红 蔡琪 +1 位作者 王磊 孙兆奇 《真空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13-416,共4页
将描述弥散体系行为的Maxwell Garnett理论与Bruggeman理论应用于Ag MgF2 复合纳米颗粒薄膜 ,分别计算出该复合体系在 2 5 0nm~ 830nm波段范围内的光学常数n、k随波长λ的变化 ,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发现较之普遍采用的Maxwell Garn... 将描述弥散体系行为的Maxwell Garnett理论与Bruggeman理论应用于Ag MgF2 复合纳米颗粒薄膜 ,分别计算出该复合体系在 2 5 0nm~ 830nm波段范围内的光学常数n、k随波长λ的变化 ,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发现较之普遍采用的Maxwell Garnett理论 ,由Bruggeman理论计算出的n λ、k λ曲线的峰位、峰宽及峰位随Ag组分质量百分率的位移都与实验结果更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MgF2复合纳米颗粒薄膜 有效介质理论 Maxwell-Garnett理论 bruggeman理论 光学性质 电学性质
下载PDF
2.45GHz微波频率下有机二元体系溶液等效介电系数新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华伟 包建军 +1 位作者 杨晓庆 黄卡玛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28-832,共5页
介质混合物的等效介电系数是微波化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在微波频率下,利用微扰法测量了有机二元体系的等效介电系数.测试结果显示:在二元混合体系中,当两组元的等效介电系数实部接近而虚部相差较大或虚部接近而实部相差较大时,... 介质混合物的等效介电系数是微波化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在微波频率下,利用微扰法测量了有机二元体系的等效介电系数.测试结果显示:在二元混合体系中,当两组元的等效介电系数实部接近而虚部相差较大或虚部接近而实部相差较大时,介质混合物的等效介电系数的实部(或虚部)随体积比变化过程中,会出现大于其中任何一种组份的介电系数实部(或虚部)的峰值.本文中,利用对称Bruggeman理论对这一与C lausius-Mossotti、Onsager和K irkwood等传统理论相悖的新特性进行了合理的解释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频率 等效介电系数 混合溶液 bruggeman理论 新特性
下载PDF
Au-MgF_2复合纳米颗粒薄膜有效介质理论的颗粒尺寸效应修正 被引量:2
5
作者 江锡顺 曹春斌 +2 位作者 蔡琪 宋学萍 孙兆奇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62-965,共4页
在研究Au-MgF2复合纳米颗粒薄膜体系的光学行为时,Maxwell-Garnett理论及Bruggeman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之间存在一些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于Maxwell-Garnett理论及Bruggeman理论未考虑复合体系中金属纳米颗粒的尺寸效应。文章在考虑尺... 在研究Au-MgF2复合纳米颗粒薄膜体系的光学行为时,Maxwell-Garnett理论及Bruggeman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之间存在一些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于Maxwell-Garnett理论及Bruggeman理论未考虑复合体系中金属纳米颗粒的尺寸效应。文章在考虑尺寸效应修正的基础上,得出了Maxwell-Garnett及Brugge-man理论结果;这些结果与实验值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薄膜 有效介质理论 Maxwell—Garnett理论 bruggeman理论 颗粒尺寸效应
下载PDF
颗粒填充型复合材料有效导热系数的数值计算方法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星 王玉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43-147,共5页
基于Monte Carlo随机摆放方法,建立颗粒填充型两相复合材料的随机分布模型。应用有限差分法对导热微分方程进行离散,获得差分格式的热传导方程。将复合材料模型中的微观随机结构单元的数据信息导入计算机,应用循环迭代法对差分格式热传... 基于Monte Carlo随机摆放方法,建立颗粒填充型两相复合材料的随机分布模型。应用有限差分法对导热微分方程进行离散,获得差分格式的热传导方程。将复合材料模型中的微观随机结构单元的数据信息导入计算机,应用循环迭代法对差分格式热传导方程进行求解,实现了对二维稳态导热温度场的数值模拟。采用此方法对可以理论求解的特殊情形进行模拟验证,结果表明其准确可靠。同时模拟了导热增强颗粒含量、颗粒与基体的导热系数比对复合材料有效导热系数的影响,并将模拟结果与Maxwell-Eucken、Bruggeman模型进行了比较,发现该方法的模拟结果在低填充量时与Maxwell-Eucken模型、在高填充量时与Bruggeman模型吻合良好。研究表明所述方法能够较好地计算颗粒填充型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填充型复合材料 有效导热系数 MONTE CARLO方法 有限差分法 数值计算 Maxwell-Eucken模型 bruggeman模型
下载PDF
掺杂对随机取向团簇粒子辐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类成新 冯东太 吴振森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55-1060,共6页
利用Bruggeman有效介质理论得到了占有不同体积份额杂质的团簇粒子的等效复折射率.采用离散偶极子近似方法对包含有不同化学成分的随机取向团簇粒子的散射相函数、消光、吸收、散射效率因子、单次散射反照率以及不对称因子等辐射特性参... 利用Bruggeman有效介质理论得到了占有不同体积份额杂质的团簇粒子的等效复折射率.采用离散偶极子近似方法对包含有不同化学成分的随机取向团簇粒子的散射相函数、消光、吸收、散射效率因子、单次散射反照率以及不对称因子等辐射特性参量进行了数值计算,深入探讨了掺杂量对随机取向团簇粒子辐射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掺杂对随机取向团簇粒子的辐射特性产生显著的影响,并且此影响随着粒子尺度参量的变化而变化.这一工作对研究多种化学成分组成的混合气溶胶的辐射及气候效应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簇粒子 辐射特性 bruggeman有效介质理论 离散偶极子近似方法
下载PDF
一种缺陷态光子晶体的气敏传感理论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乐欣 张冉 李志全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475-1478,共4页
利用Bruggeman介电常数近似理论,毛细冷凝作用以及一维光子晶体传输矩阵的理论分析方法,对多孔硅微腔被一定浓度的有机物蒸汽吸附时的传感特性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建立了其光学传感模型,并用计算机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多孔硅微腔的传感模型... 利用Bruggeman介电常数近似理论,毛细冷凝作用以及一维光子晶体传输矩阵的理论分析方法,对多孔硅微腔被一定浓度的有机物蒸汽吸附时的传感特性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建立了其光学传感模型,并用计算机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多孔硅微腔的传感模型进行了理论仿真,得出了饱和情况下有机物蒸汽折射率与峰位漂移量间的线性关系以及乙醇蒸汽浓度与微腔反射谱透射峰峰位漂移量间的函数关系曲线,为多孔硅微腔传感元件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传感 多孔硅微腔 bruggeman介电常数近似 传输矩阵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有效介质理论碳纤维的介电常数计算 被引量:2
9
作者 秦思良 王庆国 +1 位作者 曲兆明 雷忆三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309-312,共4页
采用M-G方程、Bruggeman方程和广义M-G方程计算了复合材料内碳纤维的介电常数。结果表明:当纤维长径比较大时,3个方程均可以计算出碳纤维的介电常数,并且数量级和趋势保持一致;广义M-G和M-G方程的计算结果较为一致,而Bruggeman方程则小... 采用M-G方程、Bruggeman方程和广义M-G方程计算了复合材料内碳纤维的介电常数。结果表明:当纤维长径比较大时,3个方程均可以计算出碳纤维的介电常数,并且数量级和趋势保持一致;广义M-G和M-G方程的计算结果较为一致,而Bruggeman方程则小于其余两者的计算结果;当碳纤维浓度上升至渗流浓度附近时,3个方程计算结果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偏离,表明3个方程均适用于低浓度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方程 bruggeman方程 广义M-G方程 介电常数 碳纤维
下载PDF
数学模拟方法研究导电剂形貌对锂离子电池高倍率放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靳尉仁 卢世刚 庞静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675-1684,共10页
制备了正极中只含有一种导电剂(KS-6或Super-P)的锂离子电池,比较了它们的倍率放电性能并对放电过程进行了模拟。以Super-P为正极导电剂的电池15C放电容量为1C容量的84.3%,以KS-6为正极导电剂的电池15C放电容量为1C容量的21.8%,前者的... 制备了正极中只含有一种导电剂(KS-6或Super-P)的锂离子电池,比较了它们的倍率放电性能并对放电过程进行了模拟。以Super-P为正极导电剂的电池15C放电容量为1C容量的84.3%,以KS-6为正极导电剂的电池15C放电容量为1C容量的21.8%,前者的倍率放电性能明显优于后者。数学模拟结果显示,以KS-6为导电剂的正极的Bruggeman系数为3.1,以Super-P为导电剂的正极的Bruggeman系数为2.76,前者明显大于后者,认为这是由于KS-6的片状形貌使其容易相互平行排列造成的。大电流放电时,以KS-6为导电剂的正极中出现了电解质耗竭而导致该区域内电化学反应停止的现象,从而导致电池放电容量急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剂形貌 数学模拟 倍率放电性能 bruggeman系数 电解质传输
下载PDF
随机取向内外混合凝聚粒子辐射特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类成新 吴振森 冯东太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692-2696,共5页
采用离散偶极子近似方法对随机取向混合凝聚粒子在内外混合状态下的光学截面、单次散射反照率以及非对称因子等辐射特性参量进行了数值计算,详细讨论了混合方式、混合比等因素对混合凝聚粒子辐射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混合凝聚粒子的混... 采用离散偶极子近似方法对随机取向混合凝聚粒子在内外混合状态下的光学截面、单次散射反照率以及非对称因子等辐射特性参量进行了数值计算,详细讨论了混合方式、混合比等因素对混合凝聚粒子辐射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混合凝聚粒子的混合方式对非对称因子的影响非常大,对散射截面和单次散射反照率的影响比较大,但是对吸收和消光截面的影响不明显。随着凝聚粒子中基本粒子粒径和数量的增大,非对称因子、散射截面以及单次散射反照率受混合方式的影响变得愈加明显。此外,混合比的变化对不同混合状态下的凝聚粒子的辐射特性参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此影响随着基本粒子粒径和数量的变化而显著变化。混合比相同情况下,所有外混合凝聚粒子的散射截面均大于内混合凝聚粒子的散射截面,而单次散射反照率却相应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凝聚粒子 辐射特性 bruggeman有效介质理论 离散偶极子近似方法
下载PDF
纳米多孔氮化铌薄膜红外宽带光响应特性
12
作者 赵雨辰 郑家欢 +2 位作者 王勇 席晓莉 宋海智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00-307,共8页
具有超导绝缘相变特性的纳米多孔超导薄膜在红外光电探测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而其在红外波段的宽带光响应特性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为此,本文以纳米多孔氮化铌(NbN)薄膜为主要对象,研究了其在780—5000nm的近、中红外波长范围内的光... 具有超导绝缘相变特性的纳米多孔超导薄膜在红外光电探测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而其在红外波段的宽带光响应特性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为此,本文以纳米多孔氮化铌(NbN)薄膜为主要对象,研究了其在780—5000nm的近、中红外波长范围内的光响应特性.首先,采用Drude模型拟合的方法,不仅将对实验数据拟合的精度提高了约17%,而且得到了中红外波段的NbN光学参数;进而,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分析了加载纳米多孔NbN薄膜的背面对光器件的光响应特性,并给出了能够将纳米多孔薄膜简化为均匀薄膜的Bruggeman等效模型,从而可以将纳米多孔NbN薄膜光响应特性的仿真维度由三维降为一维;最后,基于等效模型和传输矩阵法,对加载纳米多孔NbN薄膜的背面对光器件在近、中红外波段内的光吸收特性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一方面,使用Bruggeman等效模型简化设计过程并不会影响最终结果的正确性;另一方面,仅仅是加载较为简单的光学腔,即可使得探测器的薄膜光吸收率在近、中红外宽带设计时均大于82%,在近红外双波长设计时均大于93.7%,并且多孔薄膜结构具有天然的极化不敏感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多孔NbN薄膜 红外宽带光响应 bruggeman等效模型 器件结构设计
下载PDF
运用有效介质理论模拟银薄膜的光学特性
13
作者 黄文彬 肖桂娜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52-456,共5页
采用金属真空热蒸发技术制备了不同厚度的银薄膜,并用UV-2500型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对其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应用Maxwell-Garnett和Bruggeman理论模拟了薄膜的折射率、消光系数、透射率以及光吸收系数随波长变化的曲线,并与实验结果进行... 采用金属真空热蒸发技术制备了不同厚度的银薄膜,并用UV-2500型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对其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应用Maxwell-Garnett和Bruggeman理论模拟了薄膜的折射率、消光系数、透射率以及光吸收系数随波长变化的曲线,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消光系数的峰位、透射率曲线的谷位及其移动趋势与实验结果一致,同时对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薄膜 吸收光谱 光学常数 Maxwell—Garnett理论 bruggeman理论
下载PDF
一种新型光学传感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14
作者 张乐欣 张冉 李志全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29-133,共5页
当多孔硅处于有机物蒸汽环境时,由于自身的多孔结构和巨大的比表面积,有机物蒸汽分子将迅速地吸附到多孔硅的表面,并在多孔硅的孔内发生毛细冷凝作用,这将引起多孔硅层有效折射率的变化,从而导致多孔硅微腔反射谱透射峰峰位的变化。本... 当多孔硅处于有机物蒸汽环境时,由于自身的多孔结构和巨大的比表面积,有机物蒸汽分子将迅速地吸附到多孔硅的表面,并在多孔硅的孔内发生毛细冷凝作用,这将引起多孔硅层有效折射率的变化,从而导致多孔硅微腔反射谱透射峰峰位的变化。本文主要利用Bruggeman介电常数近似理论与光子晶体传输矩阵的方法,建立了多孔硅微腔的理论传感模型。使用光学实验装置对多孔硅微腔进行了传感实验,证明多孔硅微腔可以实现对有机物蒸汽分子种类的检测,且分辨率较高,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短,可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硅光学微腔 传感器 传输矩阵 bruggeman介电常数近似理论 毛细冷凝
下载PDF
基于有效介质理论的煤岩界面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程园新 韩楠楠 +2 位作者 丁恩杰 赵端 王昕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3-128,共6页
为解决目前依靠人工进行煤岩界面识别存在的问题,研究煤岩界面的自动识别技术,依据煤岩介电特性的差异,利用Bruggeman有效介质理论,建立基于煤含量检测的煤岩分界模型,并以煤岩混合介质粉末为例,进行试验验证。通过模拟煤含量实时变化... 为解决目前依靠人工进行煤岩界面识别存在的问题,研究煤岩界面的自动识别技术,依据煤岩介电特性的差异,利用Bruggeman有效介质理论,建立基于煤含量检测的煤岩分界模型,并以煤岩混合介质粉末为例,进行试验验证。通过模拟煤含量实时变化的煤岩混合介质,实时地获得煤岩混合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利用上述模型进行混合物煤含量的计算,并与阈值进行比较,判定采煤机截割状态。测试结果表明:在0.01~30 MHz的检测频率内,煤岩混合介质的煤含量均能通过此方法计算得到,在0.5~30 MHz内,理论煤含量与实际煤含量的相对误差较小,平均可控制在2.60%以下。该模型的计算结果均可以较准确地识别煤岩界面,为实现井下无人化开采提供一种新的煤岩识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电特性 bruggeman有效介质理论 煤含量 煤岩识别
下载PDF
金属磁性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左手特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珍叶 《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60-64,共5页
研究了具有单轴各向异性的单畴铁磁颗粒复合体系实现左手特性的可能性.应用LLG方程,计算了复合体系中磁性颗粒的平均磁导率,并通过有效媒质理论Bruggeman方程得到纳米磁性金属颗粒复合体系的有效介电常数eε和有效磁导率μe及其在有限... 研究了具有单轴各向异性的单畴铁磁颗粒复合体系实现左手特性的可能性.应用LLG方程,计算了复合体系中磁性颗粒的平均磁导率,并通过有效媒质理论Bruggeman方程得到纳米磁性金属颗粒复合体系的有效介电常数eε和有效磁导率μe及其在有限频率下的响应特性,以及该磁性金属颗粒体系的波矢k和平均波印廷矢量Sω与频率之间的变化关系.当一束平面波(其波长远大于磁性颗粒尺寸)在该复合介质中传播时,我们发现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波矢k和平均波印廷矢量Sω的矢量点积小于零,即Sω.Re(k)<0,即在该频率范围内此磁性金属颗粒复合材料具有左手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金属 左手 bruggeman方程
下载PDF
Vapor Sensing Theoretical Study on Optical Microcavities
17
作者 ZHANG Le-xin ZHANG Ran LI Zhi-quan 《Semiconductor Photonics and Technology》 CAS 2007年第3期200-205,共6页
When the organic vapors absorbed to the surface of porous silicon(PS), capillary condensation takes place due to the porous structure of the PS layer, accordingly resulting in the effective refractive index changing. ... When the organic vapors absorbed to the surface of porous silicon(PS), capillary condensation takes place due to the porous structure of the PS layer, accordingly resulting in the effective refractive index changing. For PS multi-layer microcavities, the different resonant peaks shift in the reflectivity spectrum of porous silicon microcavities(PSMs). The optical sensing model is set up by applying Bruggeman effective medium approximation theory, capillary condensation process and transfer matrix theoretically analytical method of one-dimensional photonic crystals. At the same time, comprehensively researched on are the sensing characteristics of PSMs which are exposed to give concentration organic vapors. At last, made is the theoretical simulation for sensing model of the PSMs in case of saturation by using computer numerical calculation, and found is the linearity relation between the refractive index of organic solvent and the peak-shift. At the same time deduced is the peak-shift as a function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ethanol vap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Ms vapor sensing bruggeman effective medium approximation theory capillary condensation transfer matrix numerical calculation
下载PDF
Study of Effectiv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Additive Free Electrodes Using a Homogenization Method
18
作者 Subash Dhakal Seshasai Srinivasan 《Journa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19年第7期249-266,共18页
Conductive additives are used in the cathode of a Li-ion battery to improv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However,these additives can negatively impact the ionic conductivity and specific capacity of the battery.Therefore,d... Conductive additives are used in the cathode of a Li-ion battery to improv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However,these additives can negatively impact the ionic conductivity and specific capacity of the battery.Therefore,design of additive-free cathodes is gaining attention in the research community.In this paper,we explore the effectiv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randomly generated two-phase conductive-free cathode microstructures using a mathematical homogenization method.Over thousand microstructures with various combinations of particle size,volume fraction and conductivity ratios are considered to evaluate effectiv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values using this method.An explicit formulation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results to provide a simple method for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 conductivity values.The intrinsic properties of each phase of the microstructure are used to obtain the effectiv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values.With the microstructure geometry information being utilized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 properties,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is formulation are expected to be more accurate and reliable than those obtained using the popular Bruggeman’s approximation,providing better estimates of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Finally,the significance of incorporation of micro-structural information to model cathodes is highlighted by studying the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of Li-ion battery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IUM ion additive-free electrode HOMOGENIZATION EFFECTIVE CONDUCTIVITY bruggeman particle size
下载PDF
新型原油含水率及密度智能在线分析系统应用总结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爱东 林振胜 陈亮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3年第6期36-39,64,共5页
新型原油含水率及密度智能在线分析系统基于微波共振原理,配置在线组分自动修正功能,适用于进口原油和国产原油,免维护,无周期性清洗需求。首套分析系统将含水分析仪安装在主管,后为了提升油水混合效果,改为旁路安装。在确保油水混合均... 新型原油含水率及密度智能在线分析系统基于微波共振原理,配置在线组分自动修正功能,适用于进口原油和国产原油,免维护,无周期性清洗需求。首套分析系统将含水分析仪安装在主管,后为了提升油水混合效果,改为旁路安装。在确保油水混合均匀的前提下,当含水率低于1%时,测量不确定度小于±0.05%;当含水率在1%~20%时,测量不确定度小于读数的±5%;当含水率在20%~50%时,测量不确定度小于±1%;当含水率在50%~100%时,测量不确定度小于±5%;密度测量不确定度为±0.2 kg/m^(3)。应用表明,该系统在管输原油的计量交接或监督、电脱盐进料和常减压进料的实时监控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含水率 密度 智能 在线分析 微波共振 布吕格曼方程 多点油品采样器
下载PDF
时域反射光谱法研究酰胺-醇混合物的介电驰豫(英文)
20
作者 RAMACHANDRAN K. SIVAGURUNATHAN P. +1 位作者 DHARMALINGAM K. MEHROTRA S. C.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08-1514,共7页
Using 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 (TDR),dielectric relaxation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on binary mixtures of amides (N-methylformamide (NMF) and N,N-dimethylformamide (DMF)) with alcohols (1-butanol,1-pentanol,1-hexanol... Using 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 (TDR),dielectric relaxation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on binary mixtures of amides (N-methylformamide (NMF) and N,N-dimethylformamide (DMF)) with alcohols (1-butanol,1-pentanol,1-hexanol,1-heptanol,1-octanol,and 1-decanol) for various concentrations over the frequency range from 10 MHz to 10 GHz at 303 K. The Kirkwood correlation factor and excess dielectric constant properties were determined and discussed to yield information on the molecular interactions of the systems. The relaxation time varied with the chain length of alcohols and substituted amides were noticed. The Bruggeman plot shows a deviation from linearity. This deviation was attributed to some sort of molecular interaction which may take place between the alcohols and substituted amides. The excess static permittivity and excess inverse relaxation time values varied from negative to positive for all the systems indicating that the solute-solvent interaction existed between alcohols and substituted amides for all the dynamics of the mix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电松弛 时域反射计 氨基化合物 甲醇 混合试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