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1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MIP6耦合模式对青藏高原积雪的未来预估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涛 高歌 +1 位作者 杜晓辉 陈华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1-910,共10页
基于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的历史模拟试验以及情景预估试验数据,分析了21世纪中(2035—2064年)、后期(2070—2099年)青藏高原积雪相对于参考期(1985—2014年)的变化。结果表明:相对于参考期,21世纪中、后期青藏高原平均年... 基于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的历史模拟试验以及情景预估试验数据,分析了21世纪中(2035—2064年)、后期(2070—2099年)青藏高原积雪相对于参考期(1985—2014年)的变化。结果表明:相对于参考期,21世纪中、后期青藏高原平均年积雪日数、平均积雪期均表现为减少,减少幅度总体随着人为辐射强迫的增加而加大;除低强迫情景外,21世纪后期的减少幅度均大于21世纪中期;空间上总体表现为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减少幅度大于西北部。21世纪中、后期青藏高原积雪初日均表现为推迟、积雪终日均表现为提前,积雪初日推迟天数是积雪终日提前天数的1.5~2.0倍;人为辐射强迫越高,积雪初(终)日推迟(提前)天数越多;相同情景下21世纪后期积雪初(终)日推迟(提前)天数均多于21世纪中期。降雪(气温)与年积雪日数呈正(负)相关;随着人为辐射强迫的增加,降雪对年积雪日数的相对贡献率总体呈增加趋势;空间特征表现为降雪(气温)对青藏高原南部和北部(东部和西部)的年积雪日数的相对贡献更大。7—12月降雪的减少幅度大于1—6月,这可能是积雪初日推迟天数多于积雪终日提前天数的重要原因。不同情景下青藏高原未来积雪变化差异明显,由此可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对减缓未来青藏高原积雪的减少速率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cmip6 积雪日数 积雪期 气温降雪贡献率
下载PDF
CMIP6模式对欧亚大陆冬季雪水当量的模拟能力评估及未来预估 被引量:1
2
作者 陈红 史学丽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9,共15页
基于第六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的模式模拟数据和欧洲宇航局GlobSnow卫星遥感雪水当量(Snow Water Equivalent,SWE)资料,评估了CMIP6耦合模式对1981~2014年欧亚大陆冬季SWE的模拟能力,并应用多模式集合平均结果预估了21世纪欧亚大陆... 基于第六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的模式模拟数据和欧洲宇航局GlobSnow卫星遥感雪水当量(Snow Water Equivalent,SWE)资料,评估了CMIP6耦合模式对1981~2014年欧亚大陆冬季SWE的模拟能力,并应用多模式集合平均结果预估了21世纪欧亚大陆SWE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CMIP6耦合模式对冬季欧亚大陆中高纬度SWE空间分布具有较好的再现能力,能模拟出欧亚大陆中高纬度SWE的主要分布特征;耦合模式对SWE变化趋势及经验正交函数主要模态特征的模拟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但多模式集合能提高模式对SWE变化趋势和主要时空变化特征的模拟能力;此外,多模式集合结果对欧亚大陆冬季SWE与降水、气温的关系也有较好的再现能力。预估结果表明,21世纪欧亚大陆东北大部分地区的SWE均要高于基准期(1995~2014年),而90°E以西的欧洲大陆SWE基本上呈现减少的特征;21世纪早期,4种不同排放情景下积雪变化的差异不大,但21世纪后期积雪变化的幅度差异较大,而且排放越高积雪变化的幅度越大,模式不确定性也越大;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欧亚大陆冬季未来积雪变化特征的空间分布与全球变化背景下局地气温、降水的变化密切相关,高温高湿的条件有利于欧亚大陆东北部积雪的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亚大陆雪水当量 cmip6 模式 冬季 模拟 预估
下载PDF
CMIP促进人结直肠癌对阿霉素耐药性的机制研究
3
作者 周丽 周大新 +1 位作者 谢方利 李祥兵 《肿瘤药学》 CAS 2024年第3期271-277,共7页
目的探讨CMIP对人结直肠癌阿霉素耐药性的影响。方法收集淮北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6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检测CMIP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CMIP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采用... 目的探讨CMIP对人结直肠癌阿霉素耐药性的影响。方法收集淮北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6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检测CMIP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CMIP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采用CCK8实验检测人结直肠癌HCT116、HT29细胞株的细胞增殖活力,并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运用catRAPID omics v2.0网站预测CMIP的潜在互作靶点,通过Metascape网站对CMIP的靶基因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CMIP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CMIP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存在相关性。过表达/敲低CMIP可促进/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过表达/敲低CMIP可促进/抵抗结直肠癌阿霉素耐药。通过catRAPID omics v2.0数据库共发现205个CMIP相关mRNA,GO和KEGG分析结果显示,CMIP可能通过多种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介导结直肠癌阿霉素耐药。结论CMIP可促进结直肠癌的发展和阿霉素耐药,具体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ip 结直肠癌 阿霉素 耐药性
下载PDF
基于CMIP6气候模式和两种水文模型综合集成预估的黄河源区未来40年流量变化
4
作者 刘义花 高歌 +3 位作者 翟建青 刘绿柳 温婷婷 孙永寿 《冰川冻土》 CSCD 2024年第2期675-687,共13页
基于两个共享社会经济低碳路径(SSP1-2.6、SSP2-4.5)下的CMIP6中的8个GCMs气候模式进行黄河源区2021—2060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预估。在此基础上,利用CMIP6中的8个GCMs气候模式分别驱动HBV、SWAT水文模型综合集成预估了黄河源区2021—206... 基于两个共享社会经济低碳路径(SSP1-2.6、SSP2-4.5)下的CMIP6中的8个GCMs气候模式进行黄河源区2021—2060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预估。在此基础上,利用CMIP6中的8个GCMs气候模式分别驱动HBV、SWAT水文模型综合集成预估了黄河源区2021—2060年流量的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SSP1-2.6、SSP2-4.5情景下,2021—2060年黄河源区呈暖湿化趋势,平均气温较基准期(1995—2014年)分别上升1.3℃、1.6℃,年降水量分别增加11.6%、11.5%。SSP1-2.6、SSP2-4.5情景下2021—2060年黄河源区年平均流量分别增多8.6%、8.5%;两种情景下黄河源区21世纪各年代际流量均增加,其中21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流量增幅小于40年代、50年代流量增幅。SSP1-2.6、SSP2-4.5情景下黄河源区2021—2060年6—8月流量减幅在1%以下,而3—5月和9—12月流量增幅为0.1%~2.1%。SSP1-2.6、SSP2-4.5情景下黄河源区蓄水期(9—11月)极端丰水流量增加2.5%~2.7%,SSP1-2.6情景下黄河源区2021—2060年汛期(6—8月)极端丰水流量总体增加0.1%,SSP2-4.5情景下黄河源区汛期极端丰水流量减少1.3%,SSP1-2.6、SSP2-4.5情景下黄河源区枯水期(12至次年5月)极端丰水流量减少0.7%~1.0%;黄河源区汛期(SSP1-2.6和SSP2-4.5情景)及枯水期(SSP1-2.6情景)极端枯水流量较基准期增加0.8%~1.9%,两种情景下黄河源区蓄水期极端枯水流量减少1.8%~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影响 流量预估 SWAT和HBV水文模型 cmip6气候模式 黄河源区
下载PDF
基于CMIP6的气候变化下资水流域径流响应研究
5
作者 隆院男 张雨林 +3 位作者 蒋昌波 莫军成 黄春福 宋昕熠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125,共12页
[目的]探究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资水流域的径流响应情况,为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制定防洪抗旱决策提供科学支持。[方法]基于3个CMIP6全球气候模式,通过构建流域SDSM降尺度模型和SWAT水文模型,预估了SSP1-2.6,SSP2-4.5和SSP5-8.5气候情景... [目的]探究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资水流域的径流响应情况,为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制定防洪抗旱决策提供科学支持。[方法]基于3个CMIP6全球气候模式,通过构建流域SDSM降尺度模型和SWAT水文模型,预估了SSP1-2.6,SSP2-4.5和SSP5-8.5气候情景下资水流域2030—2089年的气温与降水变化,并进一步探究流域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未来资水流域呈较显著暖湿化趋势,空间上流域全范围升温且以新宁、邵阳站附近增幅最大;降水增加区域主要集中在以冷水江为中心的中下游地区,减少区域位于洞口站以西。在此背景下,未来桃江站与邵阳站年均径流与流域降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邵阳站以上的上游区域可利用水资源量减小的可能性较大。枯水期流域水资源将面临更加紧缺的风险,且汛期有提前的趋势,主汛期水资源分配的均匀程度将上升。[结论]在气候暖湿化的背景下,资水流域水资源管理将遭遇更严峻的挑战,应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流域综合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ip6 气候变化 径流响应 资水流域 SDSM模型 SWAT模型
下载PDF
基于CMIP6耦合WRF的黄河上游复合干旱热浪事件演变规律
6
作者 门宝辉 吕行 +1 位作者 陈仕豪 王红瑞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08-919,共12页
复合干旱热浪事件较传统极端气候事件破坏性更强,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速,黄河上游作为气候敏感区受其影响尤其突出,刻画其特征并分析未来可能气候条件下的演变趋势对事件防控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 复合干旱热浪事件较传统极端气候事件破坏性更强,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速,黄河上游作为气候敏感区受其影响尤其突出,刻画其特征并分析未来可能气候条件下的演变趋势对事件防控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耦合天气预报研究模式WRF的未来气象数据动力降尺度方法。识别了黄河上游不同情景下的复合干旱热浪事件及其特征,揭示了复合事件与单一事件的区别,分析了复合干旱热浪事件的未来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历史期、SSP245和SSP585情景下复合干旱热浪事件较单一事件的温度升高3.8%、13.1%、13.5%,干旱指数降低5.8%、2.6%、2.6%,极端特征更加显著。(2)SSP245情景下复合干旱热浪事件特征呈西南高、东北低的空间分布形式,而在SSP585情景下以北部、东部区域分布最高。(3)未来各情景下区域整体复合干旱热浪事件特征呈显著上升趋势,其中SSP585的上升趋势高于SSP2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ip6 黄河上游 WRF模式 复合干旱热浪事件 MK趋势检验
下载PDF
优选CMIP6全球气候模式对贵州省未来气温变化的模拟
7
作者 张娇艳 杨益 +2 位作者 李扬 任曼琳 谭娅姮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24年第5期449-460,共12页
利用1986−2005年18个CMIP6气候模式及其同源的CMIP5气候模式和贵州省84个气象台站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资料,基于色度图和泰勒图,系统评估CMIP6模式对贵州省气温的模拟能力,并采用最佳模拟结果预估2023−2100年SSP1-2.6、SSP... 利用1986−2005年18个CMIP6气候模式及其同源的CMIP5气候模式和贵州省84个气象台站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资料,基于色度图和泰勒图,系统评估CMIP6模式对贵州省气温的模拟能力,并采用最佳模拟结果预估2023−2100年SSP1-2.6、SSP2-4.5和SSP5-8.5未来情景下贵州省气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CMIP6-MME(MME,多模式集合平均)对1986−2005年贵州省霜冻日数(FD)、生长季长度(GSL)、夏日日数(SU)、最低气温的最低值(TNN)及平均气温(Tav)的总体模拟能力最优;相对于参照期(1995−2014年),2023−2100年贵州省在SSP1-2.6、SSP2-4.5和SSP5-8.5情景下FD值呈现显著下降趋势,GSL、SU、TNN和Tav值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另外,21世纪各个阶段各情景下贵州省FD值(GSL、SU、TNN和Tav值)相对于参照期均表现为偏少(多)的特征,且排放越高,偏少(多)幅度越大,从空间分布来看,FD(GSL)值偏少(多)幅度自南向北增加,SU值偏多幅度自东北向西南增加,TNN和Tav值偏多幅度自西南向东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ip6 贵州省 气候变化预估 气温
下载PDF
Assessment of the Southern Ocea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Biases in CMIP5 and CMIP6 Models
8
作者 GAO Zhen ZHAO Shichang +2 位作者 LIU Qinyu LONG Shang-Min SUN Shantong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5期1135-1150,共16页
This work evaluates the performances of climate models in simulating the Southern Ocean(SO)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by a large ensemble from phases 5 and 6 of the 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CMIP5 and CMI... This work evaluates the performances of climate models in simulating the Southern Ocean(SO)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by a large ensemble from phases 5 and 6 of the 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CMIP5 and CMIP6).By combining models from the same community sharing highly similar SO SST biases and eliminating the effect of global-mean biases on local SST biases,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ensemble-mean SO SST bias at 70°-30°S decreases from 0.38℃ in CMIP5 to 0.28℃ in CMIP6,together with increased intermodel consistency.The dominant mode of the intermodel variations in the zonal-mean SST biases is characterized as a meridional uniform warm bias pattern,explaining 79.1% of the intermodel variance and exhibiting positive principal values for most models.The ocean mixed layer heat budget further demonstrates that the SST biases at 70°-50°S primarily result from the excessive summertime heating effect from surface net heat flux.The biases in surface net heat flux south of 50°S are largely impacted by surface shortwave radiation from cloud and clear sky components at different latitudes.North of 50°S,the underestimated westerlies reduce the northward Ekman transport and hence northward cold advection in models,leading to warm SST biases year-round.In addition,the westerly biases are primarily traced back to the atmosphere-alone model simulations forced by the observed SST and sea ice.These results disclose the thermal origin at the high latitude and dynamical origin at the low latitude of the SO SST biases and underscor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deficiencies of atmospheric models in producing the SO SST bi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ern Ocean cmip5 cmip6 SST biases surface heat flux WESTERLIES atmospheric biases cloud simulation
下载PDF
CMIP5和CMIP6模式对1950~2014年中国陆地植被碳储量的模拟评估
9
作者 王一然 韩洋 +1 位作者 张倩 曹富强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1-301,共21页
选取两套植被碳密度数据和首次至第九次(1950~2018年)中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基于遥感的土地覆盖数据,对比评估CMIP5和CMIP6地球系统模式对中国陆地植被碳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趋势的模拟能力,并进一步探究CMIP5和CMIP6土地变化数据的异... 选取两套植被碳密度数据和首次至第九次(1950~2018年)中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基于遥感的土地覆盖数据,对比评估CMIP5和CMIP6地球系统模式对中国陆地植被碳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趋势的模拟能力,并进一步探究CMIP5和CMIP6土地变化数据的异同对植被碳储量模拟结果的影响。1995~2004年多模式平均结果表明,CMIP5和CMIP6模式均高估了中国植被碳储量,分别为28.0±6.0 Pg(C),25.3±7.7 Pg(C),两套参考数据分别为18.1 Pg(C)和18.7 Pg(C)。CMIP6模式对植被碳空间分布的模拟优于CMIP5模式,其各项泰勒评分(TSS)指标均显著提高,模式间不确定性有所减小。1950~1990年,CMIP5和CMIP6模拟的中国区植被为碳源,分别为-89.4 Tg(C)a^(-1)和-58.2 Tg(C)a^(-1),且于1980年代显著增强,分别为-256.6 Tg(C)a^(-1)和-171.0 Tg(C)a^(-1)。1990~2014年CMIP5模式中植被碳源减弱[-48.1 Tg(C)a^(-1)],而CMIP6模式中植被则转变为碳汇[42.8 Tg(C)a^(-1),P<0.05]。CMIP5与CMIP6模式对中国植被碳源汇模拟的差异和模式的土地变化情况密切相关,相较于CMIP5模式,CMIP6模式的土地变化数据(LUH2)和中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更吻合,1980年代后模式森林覆盖度的变化趋势与清查结果更为接近。本研究显示目前用于CMIP模拟的LUH1、LUH2数据与中国森林和农田在过去65年的变化情况有较大差异,采用更准确的土地变化数据对提高下一代CMIP模式植被碳模拟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ip5 cmip6 植被碳储量 森林覆盖度 土地利用变化
下载PDF
基于CMIP6模式对青藏高原平均降水的模拟评估与预估 被引量:1
10
作者 季玉枝 杨小玲 +2 位作者 周波涛 徐昕 王元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1-316,共16页
青藏高原降水对区域气候和水循环有着重要影响,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研究青藏高原的降水分布及趋势变化十分必要.以1995-2014年青藏高原观测降水为基准态,评估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中20个模式对青藏高原年和季节平均降水... 青藏高原降水对区域气候和水循环有着重要影响,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研究青藏高原的降水分布及趋势变化十分必要.以1995-2014年青藏高原观测降水为基准态,评估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中20个模式对青藏高原年和季节平均降水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CMIP6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出青藏高原降水从东南向西北减少的空间分布特征,但模式模拟仍存在湿偏差,平均降水偏差达到1.3 mm·d^(-1).而且对于冬季模拟降水,模式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模式标准差在3 mm·d^(-1)以上.在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5-8.5和SSP2-4.5情景下,基于20个模式的模式集合(AMME)与择优选取的五个模式组成的集合(BMME)对中期(2045-2065年)和长期(2081-2100年)平均降水的未来预估,整体上青藏高原未来降水将有所增加,SSP5-8.5情景增幅大于SSP2-4.5,长期降水增幅大于中期.中期降水变化与长期分布一致,除了冬季和秋季南部地区、夏季东部地区表现为降水减少之外,其他大部分地区表现为全年和季节平均降水量的增加.BMME预估全年和季节平均降水增幅往往大于AMME.未来年平均降水的增加主要来源于春季降水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ip6模式 青藏高原 平均降水 模式评估 预估
下载PDF
基于CMIP6的秦岭北麓未来极端降水洪涝风险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璐莹 霍艾迪 +3 位作者 赵志欣 钟芳倩 王星 陈建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5-60,66,共7页
随着全球变暖,极端降水的风险评估已成为学术界和各国政府广泛关注的焦点。为准确分析秦岭北麓在全球变暖情景下未来洪涝灾害事件风险时空分布,基于CMIP6降水数据、地理数据及社会经济数据,采用博弈论组合赋权法结合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 随着全球变暖,极端降水的风险评估已成为学术界和各国政府广泛关注的焦点。为准确分析秦岭北麓在全球变暖情景下未来洪涝灾害事件风险时空分布,基于CMIP6降水数据、地理数据及社会经济数据,采用博弈论组合赋权法结合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对未来两种情景(SSP245和SSP585)、两个时段(2040—2060年和2070—2090年)的洪涝灾害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危险性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于蓝田县和山区低洼地区,随着年份及情景的变化,危险性有明显的增高趋势;2)脆弱性较高的地区主要在周至县、鄠邑区和长安区北部及山区公路地区;3)极端降水洪涝致灾风险等级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蓝田县和临潼区,不同情景下洪涝致灾风险随时间呈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风险分析 极端降水指数 cmip6 秦岭北麓
下载PDF
CMIP6全球气候模式对山东极端气温模拟能力评估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珊珊 刘布春 +4 位作者 刘园 韩锐 杨凡 刘观止 车红蕾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24年第1期91-100,共10页
利用Delta法统计降尺度处理第6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情景数据,基于中心化均方根误差(RMSE)、相关系数(R)、标准差(STD)和年际变率技巧评分(Ts),综合评估10个CMIP6模式的情景数据对山东极端气温指数的模拟能力,筛选模拟效果较... 利用Delta法统计降尺度处理第6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情景数据,基于中心化均方根误差(RMSE)、相关系数(R)、标准差(STD)和年际变率技巧评分(Ts),综合评估10个CMIP6模式的情景数据对山东极端气温指数的模拟能力,筛选模拟效果较好的气候模式。结果表明:对表征强度的极端气温指数TXx和TNx模拟中,在降尺度后有超过50%的模式模拟山东地区两个极端气温指数的绝对偏差中位数比降尺度前更接近观测值,对表征频次的极端气温指数TR、SU、FD和ID模拟中,有超过60%的模式绝对偏差中位数比降尺度前更接近观测值;使用等级排序法,比较10个模式的模拟能力得出,CMCC-ESM2得分为178分、NorESM2-MM得分为191分,TaiESM1得分为191分,将这3个模式作为优选模式;优选模式集合平均模拟各极端气温指数的误差百分率低于所有模式的集合平均,经优选后,指数TXx、TNx、TR和ID的误差百分率绝对值平均分别由4.2%、2.2%、28.67%和14.3%降至3.3%、1.8%、23.58%和9.7%,优选前后指数SU的误差百分率均在±1%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ip6 模式评估 极端气温指数 Delta降尺度方法 山东
下载PDF
基于CMIP6的黄河流域极端降水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安兰 张强 +2 位作者 宋金帛 王港 吴文欢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0-284,共15页
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降水灾害风险增加,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对区域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黄河流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中国国家战略.因此本文对黄河流域极端降水事件过去及未... 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降水灾害风险增加,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对区域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黄河流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中国国家战略.因此本文对黄河流域极端降水事件过去及未来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1)1975−2014年,空间分布上各极端降水指数呈现西北低、东南高的格局.时间变化上,除年降水量、中雨时间、5日最大降水量呈微弱的下降趋势外,其余各指数均呈上升趋势但不显著,极端降水事件较少.2)2015−2100年,各极端降水指数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各极端降水指数的多年均值在空间分布格局上与历史时期相似,排放升高,辐射力变大,极端降水指数呈现显著增加的区域面积不断扩大.在SSP1-2.6情景和SSP2-4.5情景下,黄河流域呈现显著增加的区域集中于西南部,而在SSP3-7.0和SSP5-8.5情景下,除西南地区外,东部大部分地区极端降水呈显著增加,除年降水量外,其余各极端降水指数随着排放升高呈现显著减小趋势的区域逐渐集中于甘肃、青海两省.3)黄河流域四季的年均降水量均呈上升趋势,不同季节均具有湿润化的发展趋势.除宁夏外,其他地区的日最大降水量和5日最大降水量2种指数在四季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各地区这2种指数的最大值集中在7月份,预估未来时期黄河流域的暴雨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夏季.本研究可为黄河流域极端降水的防范提供有效依据,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cmip6 时空变化特征 黄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CMIP6的气候变化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径流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樊迪 曾思栋 +2 位作者 刘欣 阳林翰 夏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4-202,共9页
探讨未来气候变化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水文过程的影响对其调水规划及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4种SSPs-RCPs情景下CMIP6中12个全球气候模式的输出结果,驱动DTVGM模型研究21世纪气候变化对西线工程水源区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S... 探讨未来气候变化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水文过程的影响对其调水规划及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4种SSPs-RCPs情景下CMIP6中12个全球气候模式的输出结果,驱动DTVGM模型研究21世纪气候变化对西线工程水源区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SSP1-2.6、SSP2-4.5、SSP3-7.0和SSP5-8.5情景下,2021—2100年南水北调西线工程3个水源区气温、降水量、径流量均较基准期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增幅随着辐射强度的升高而增大,其中金沙江水源区年径流量及年代际径流量变化较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更为明显。未来各月平均径流也呈现出随年代增加的趋势,但不同月份增幅存在差异,枯水期月径流量相对基准期的变化较小,丰水期增量较大。根据径流与气温、降水相关分析结果,径流量对降水的改变更为敏感,降水量的变化始终对径流具有显著影响,气温对径流量的影响程度随辐射强度的升高而逐渐变大。研究结果可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适应气候变化影响及水资源综合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径流变化 DTVGM模型 cmip6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
下载PDF
基于CMIP6数据的北极海冰未来分布和变化趋势分析
15
作者 施旭东 何涛 +3 位作者 李敏 李丙瑞 刘思萌 谢玲玲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4年第6期35-46,共12页
文章基于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的情景模式比较子计划的4种强迫情景,利用6个模式的输出数据对北极海区海冰密集度和海冰厚度的未来空间分布和长期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结合海面气温分析了其对海冰变化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 文章基于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的情景模式比较子计划的4种强迫情景,利用6个模式的输出数据对北极海区海冰密集度和海冰厚度的未来空间分布和长期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结合海面气温分析了其对海冰变化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强迫情景下2030年、2040年和2050年北极大部分海域海冰密集度均超过50%,海冰厚度约为1.5 m左右,其中东格陵兰海、巴伦支海、喀拉海和楚科奇海部分海域海冰密集度和厚度相对较小。2015—2050年两者整体均呈现下降的特征,部分海区的海冰密集度在高强迫情景下每年降低最大可超1%。2050年高强迫情景的季节变化结果显示,大部分海区冬春季海冰密集度超过90%,且各月均呈现下降趋势。海冰厚度方面,冬春夏大部分海区海冰厚度超过1 m,而秋季大部分海区海冰厚度小于等于0.5 m。12月至翌年5月全域海冰厚度以减小为主,其余月份却出现小范围海冰厚度增加的区域。至2100年的长期变化趋势方面,北冰洋中心区、东格陵兰海和楚科奇海海冰密集度和海冰厚度均随时间增加而减小,其中北冰洋中心区减小速率最大,同时三个海区海面气温将在未来持续增温。此外,海面气温的空间分布和长期变化趋势均与海冰密集度间存在较明显的相反变化特征,说明了气温对海冰的可能影响。本研究可为未来北极海冰在不同的强迫情景下的变化特征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ip6数据 海冰密集度 海冰厚度 海面气温 海冰变化
下载PDF
CMIP6模式对中国北方季风区盛夏降水的模拟能力评估
16
作者 杨柳 赵俊虎 +2 位作者 毛明策 李永生 刘刚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9-562,共14页
基于站点降水观测资料和多种模式评估方法,评估了参加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六阶段(CMIP6)的30个全球模式对1961~2014年我国北方季风区盛夏(7~8月)降水气候态和主模态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1)大多数模式均能再现北方季风区盛夏气候态... 基于站点降水观测资料和多种模式评估方法,评估了参加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六阶段(CMIP6)的30个全球模式对1961~2014年我国北方季风区盛夏(7~8月)降水气候态和主模态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1)大多数模式均能再现北方季风区盛夏气候态降水呈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对空间分布模拟能力最好的4个模式为MPI-ESM-1-2-HAM、MPI-ESM1-2-HR、MPI-ESM1-2-LR和E3SM-1-0。(2)综合衡量对气候态、第一模态及其年际变率模拟能力最好的4个模式为NESM3、E3SM-1-0、GFDL-ESM4和MPI-ESM1-2-LR。(3)综合衡量对气候态、第二模态及其年际变率模拟能力最好的5个模式为EC-Earth3-Veg、EC-Earth3、E3SM-1-0、NESM3和MPI-ESM1-2-HR。(4)多模式集合平均的模拟能力好于大部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季风区 盛夏降水 主模态 cmip6 模式 模式评估
下载PDF
CMIP5模式对江淮流域极端气候指数的模拟评估及预估
17
作者 吴晶璐 汤剑平 +4 位作者 吴建秋 黄文彦 雷正翠 姚丽娜 蒋骏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3期93-103,共11页
基于1976-2005年淮河流域260个区域站点观测资料及CMIP5中19个全球气候模式模拟的16个极端气候指数格点资料,利用空间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方法对CMIP5各模式和多模式集合模拟的极端气候指数分别进行评估,并研究在RCP4.5情境下CMIP5优... 基于1976-2005年淮河流域260个区域站点观测资料及CMIP5中19个全球气候模式模拟的16个极端气候指数格点资料,利用空间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方法对CMIP5各模式和多模式集合模拟的极端气候指数分别进行评估,并研究在RCP4.5情境下CMIP5优选模式的多模式集合预估2016-2045年和2071-2100年的江淮流域极端气候指数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CMIP5中有11个模式与站点观测的空间相关系数较高。其中,CCSM4、CMCC-CM模拟TXx的结果最好,ACCESS1-0、MPI-ESM-LR、MPI-ESM-MR和GFDL-ESM2M对于TNn具有较好的模拟能力,ACCESS1-0、CMCC-CM对Rx1day具有良好的模拟能力。(2)CMIP5多模式集合模拟结果能很好地再现1976-2005年R95p、R99p、CDD的空间分布特点,但是对GSL、CSDI及极端气候强度指数模拟的结果与站点资料偏差较大。(3)在RCP4.5情境下,CMIP5多模式集合模拟的江淮流域极端气候指数中,在2016-2045年的TXx普遍增加了1.0℃左右,TNn在安徽省北部和河南省东部增加了约1.8℃,Rx1day和Rx5day的高增长区集中在河南省北部;2071-2100年,TXx和TNn增长幅度大于2.1℃,Rx1day和Rx5day各站点增长幅度的差异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候指数 cmip5 江淮流域
下载PDF
基于CMIP6模式评估结果对未来青藏高原降水多情景预估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博渊 胡芩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72,共14页
青藏高原作为气候敏感区域,其降水对东亚水文循环和气候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对于其变化的研究十分重要。降水是全球水文循环的重要变量,是受气候变化影响的重要气候系统之一,为了探究全球气候模式对青藏高原降水的模拟能力以及探究在新... 青藏高原作为气候敏感区域,其降水对东亚水文循环和气候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对于其变化的研究十分重要。降水是全球水文循环的重要变量,是受气候变化影响的重要气候系统之一,为了探究全球气候模式对青藏高原降水的模拟能力以及探究在新模式、新情景下未来降水可能变化,本文使用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6阶段(CMIP6)最新的31个气候模式逐月降水资料,以及国家气候中心所提供的CN05.1降水观测数据集,评估CMIP6模式对青藏高原降水的模拟能力,并择优选择模式在不同共享社会经济路径情景下(SharedSocioeconomicPathway,SSP)进行高原未来降水预估。结果表明:1995-2014年青藏高原观测降水分布模态特征为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并且降水集中在夏季,大部分模式可以模拟出降水分布和季节性趋势但几乎都有高估降水的现象,多模式平均降水高出观测102%;总体上CMIP6最新模式对于青藏高原降水模拟能力较差,模式相对于观测的平均相对偏差指数为102%,说明大部分模式表现不理想,定量分析所有模式后选出EC-Earth3-Veg-LR, MPI-ESM1-2-LR, EC-Earth3-Veg, MRI-ESM2-0为模拟较优模式,可大致反映出青藏高原的降水特性;气候模式在SSP1-2.6情景下青藏高原降水增长最慢,SSP5-8.5增长最快;从辐射强迫较弱情景SSP1-2.6到较强情景SSP5-8.5,近期(2021-2040年)高原降水增幅在各情景下难发现较大差别,但中期(2041-2060年)和末期(2081-2100年)有明显增长,说明碳排放强度对近期影响较小而对长期影响大;未来降水增幅主要发生在念青唐古拉山以南地区,从季节性来看夏季增幅最大,其次是春季、秋季,增幅最小的是冬季,因此应当注重青藏高原未来夏季和春季的降水变化,做好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cmip6模式 评估 未来预估
下载PDF
CMIP6模式模拟的人类活动和自然强迫对全球地表气温多尺度变化的影响
19
作者 徐川 赵天保 +1 位作者 张京朋 陶丽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7-491,共15页
量化人类活动在气候变化中的定量贡献是气候变化检测归因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也是提高气候变化预测和预估水平的重要科学基础.本文基于最新的第6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多模式历史归因模拟试验(DAMIP),检测了人为因素(ANT)和自... 量化人类活动在气候变化中的定量贡献是气候变化检测归因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也是提高气候变化预测和预估水平的重要科学基础.本文基于最新的第6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多模式历史归因模拟试验(DAMIP),检测了人为因素(ANT)和自然因素(NAT)对近百年(1915—2014年)全球地表气温多尺度变化的影响,归因了温室气体(GHG)、气溶胶(AA)、土地利用(LU)等不同人为因素对全球地表气温长期变化的相对贡献及南北半球差异.结果显示,近百年来人为因素引起的全球陆地实际增温约为1.1℃(0.8℃~1.3℃),对南北半球的贡献则分别约为0.7℃和1.2℃;全球大多数区域人为排放GHG和AA的显著作用在1960—1980年期间就能够被检测到,其中北半球AA的冷却作用要超前于GHG的增温效应;气候系统内部自然变率是调制大多数区域气温年代际(10~30年)及多年代际变率(30~60年)的主导因子,而人为和自然外强迫在全球地表气温年代际变率中的方差贡献约为5%~20%,但二者在北半球尤其在东亚和欧洲中高纬度地区地表气温多年代际变率中的方差贡献可达50%.人为因素强迫可使近50年(1965—2014)极端高温事件的发生风险概率增加3倍,其中北半球发生风险要高于南半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ip6模式 多尺度气温变化 人类活动 检测归因
下载PDF
CMIP6模式对北半球春季积雪覆盖度的评估及预估
20
作者 王旭蕾 孙慧 +3 位作者 郭辉 萨楚拉 孟凡浩 罗敏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97-1415,共19页
积雪是对气候变化响应最敏感的自然要素之一,对地表的辐射平衡和水循环有着重要影响,全球积雪覆盖面积约为46×10~6 km2,且98%分布在北半球,由于积雪具有独特的辐射(高表面反照率)和热(低热传导率)特性,其变化对陆地和大气之间的能... 积雪是对气候变化响应最敏感的自然要素之一,对地表的辐射平衡和水循环有着重要影响,全球积雪覆盖面积约为46×10~6 km2,且98%分布在北半球,由于积雪具有独特的辐射(高表面反照率)和热(低热传导率)特性,其变化对陆地和大气之间的能量平衡和水循环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近几十年来北半球积雪覆盖面积减少趋势明显,尤其春季最明显,基于观测数据评估CMIP6模式数据对于积雪覆盖面积的模拟能力,应用多模式平均评估未来时期积雪覆盖度的变化情况。本文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美国国家气候数据中心(NOAA/NCDC)的积雪产品为参考数据,采用泰勒技巧评分、相对偏差等方法,对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六阶段(CMIP6)发布的1982-2014年北半球春季积雪覆盖度(SCF)数据进行评估,并选取排名前三的模式的集合平均预估未来(2015-2099年)不同排放情景下SCF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历史时期(1982-2014年)从整体上看,积雪覆盖度呈现出高纬高,低纬低,青藏高原和亚洲东部等高海拔地区较同纬地区高的特点,北半球的积雪覆盖度呈减少趋势地区为68.37%,积雪覆盖度呈现增加趋势的区域面积占北半球总面积的31.63%,与参考数据相比,CMIP6各模式模拟北半球春季SCF在大部分地区表现为减少特征,多数CMIP6模式高估了青藏高原地区的SCF,大多模式的SCF结果呈减少趋势的地区大于参考区域,并且低估了3月、4月和5月的SCF。总体来看,各模式模拟SCF的能力存在差异,其中NorESM2-MM、CESM2、BBC-CSM2-MR、NorESM2-LM和CESM2-WACCM综合模拟能力最优,模拟能力最差的是MIROC-ES2L、MPI-ESM1-2-LR和MPIESM-1-2-HAM。而多模式集合平均(MME)的模拟能力在各方面都优于多数单个模式,其综合模拟能力泰勒得分与NorESM2-MM模式和CESM2-WACCM模式均为最高的0.984,在空间分布、年际变化趋势、年内变化三个方面,CMIP6各模式模拟北半球春季SCF的能力差异显著,CMIP6 MME模拟的北半球春季SCF更接近观测数据(CMIP6各模式的偏差值为-14.27%~5.96%,CMIP6 MME的偏差值为-2.3%),相对于1982-2014年参考时段,21世纪末期(2067-2099年)北半球春季SCF在大部分地区表现为减少特征,随着排放强度的提高,SCF的减少程度愈加显著,SCF呈减少的地区也愈加扩大,在2015-2099年期间,不同排放情景下SCF的变化在2040年之前较一致,2040年之后,SSP1-2.6情景下SCF维持稳定状态,在SSP2-4.5情景下呈微弱减少趋势,在SSP5-8.5情景下则呈显著减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覆盖度 北半球 cmip6 评估 预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