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1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CTA结合CTP成像对偏头痛患者血管形态学及脑血流量改变的评价
1
作者 王莉娜 王向辉 +4 位作者 杨月娥 雍敏 杨立国 李野 毕纯龙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8期1023-1027,共5页
目的分析动态CT血管造影(CTA)结合CT灌注成像(CTP)在偏头痛患者血管形态学改变及脑血流量改变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08—2023-08大庆油田总医院收治的60例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存在先兆症状分为MA组(32例)和MoA组(28... 目的分析动态CT血管造影(CTA)结合CT灌注成像(CTP)在偏头痛患者血管形态学改变及脑血流量改变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08—2023-08大庆油田总医院收治的60例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存在先兆症状分为MA组(32例)和MoA组(28例),所有患者在偏头痛症状消失3 d后的非发作期(对照组)再次进行颅脑动态CTA与CTP检查,并与发作期进行对比,比较MA组、MoA组血管痉挛、血流量异常发生率、rCBF变化情况及不同脑叶镜像ROI区血流量AI值。结果MA组患者的血管痉挛发生率31.25%,rCBF增加发生率59.38%,均高于MoA组的7.14%、17.86%,rCBF减少的发生率25.00%,低于MoA组的64.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头痛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组、MoA组与对照组额叶、颞叶、枕叶、小脑、顶叶等不同脑叶镜像ROI区血流量AI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结合CTP检查能够较好地评价偏头痛患者血管形态学及脑血流量改变,可作为临床诊疗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动态ct血管造影 ct灌注成像 血管形态学 脑血流量
下载PDF
CT脑灌注成像(CTP)联合头颈CT血管成像(CTA)检查技术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丽 李敬 +4 位作者 王强 朱兆兴 陈刚 吴锋泽 魏久杰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5期819-822,829,共5页
目的:分析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中应用CT脑灌注成像(CTP)联合头颈CT血管成像(CTA)检查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诊疗的疑似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抽取符合标准的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在发病24h内接受头部CT平扫、CTP... 目的:分析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中应用CT脑灌注成像(CTP)联合头颈CT血管成像(CTA)检查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诊疗的疑似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抽取符合标准的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在发病24h内接受头部CT平扫、CTP、CTA检查。以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作为金标准,分析CTP联合CTA检查的诊断效能、不同部位脑灌注参数值和典型病例影像学资料。结果:CTP联合CTA检查的准确性、特异度、灵敏度均较高,且与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疑似急性脑梗死诊断的一致性良好(Kappa=0.683);经CTP联合CTA检查的梗死区MTT、TTP水平均高于半暗带和对照区,且CBV、CBF水平低于半暗带和对照区(P<0.05)。结论:采用CTP联合CTA检查技术早期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能够获得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可作为脑梗死的主要诊断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脑灌注成像 头颈ct血管成像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一站式CT血管成像(CTA)和CT灌注成像(CTP)结合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3
作者 徐丽莎 刘巧真 赵静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6期151-155,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一站式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和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结合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5月—2023年5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疑似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一站式CTA+CTP检...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一站式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和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结合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5月—2023年5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疑似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一站式CTA+CTP检查。以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为金标准,分析一站式CTA+CTP检查对急性脑梗死的检出情况、诊断效能、诊断符合率,比较急性脑梗死确诊患者梗死区、缺血半暗带区的患侧、健侧相关参数。结果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检出75例为急性脑梗死,一站式CTA+CTP检查共检出72例急性脑梗死。一站式CTA+CTP检查诊断急性脑梗死的灵敏度为90.67%(68/75),特异度为84.00%(21/25)、准确度为89.00%(89/100),kappa值为0.718。一站式CTA+CTP检查对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完全闭塞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4.12%(32/34)、96.30%(26/27)、100.00%(9/9)、100.00%(5/5)。梗死区患侧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均低于对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缺血半暗带区患侧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均低于健侧,且达峰时间高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一站式CTA+CTP检查在诊断急性脑梗死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及诊断符合率,可以对梗死区、缺血半暗带区准确快速区分,并有效评估动脉狭窄程度与闭塞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一站式ct血管成像 ct灌注成像 诊断效能
下载PDF
CTA成像对下肢血管闭塞病变的检出诊断分析
4
作者 赵佳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38-0141,共4页
探讨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graphy,CTA)对下肢血管闭塞病变的检出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我院收治疑似下肢血管闭塞病变患者62例,均对其进行CTA诊断,并以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 探讨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graphy,CTA)对下肢血管闭塞病变的检出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我院收治疑似下肢血管闭塞病变患者62例,均对其进行CTA诊断,并以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 为金标准,分析CTA成像诊断下肢血管闭塞病变的检出率、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结果 62例疑似下肢血管闭塞并患者经DSA诊断阳性58例、阴性4例。CTA诊断下肢血管闭塞病变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3.55%(58/62)、94.55%(52/55)、85.71%(6/7);CTA诊断0级狭窄符合率95.00%(76/80)、轻度狭窄符合率90.16%(55/61)、中度狭窄符合率88.89%(64/72)、重度狭窄符合率96.77%(90/93)、闭塞符合率98.04%(50/51)。CTA诊断主髂动脉段及股腘动脉段满意度较高,达到100.00%,CTA诊断图像满意度足部动脉<膝下动脉段<主髂动脉段、股腘动脉段(P<0.05)。结论 CTA成像诊断下肢血管闭塞病变与DSA诊断符合率较高,重度狭窄及闭塞诊断准确率较高。CTA成像在诊断主髂动脉、股腘动脉段中可获得较为满意及理想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a成像 下肢血管闭塞病变 检出 诊断
下载PDF
头颈联合CTA血管成像对于头颈部血管疾病的价值分析
5
作者 董安有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150-0153,共4页
探索头颈联合CTA血管成像在头颈部血管疾病的诊断中所发挥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01-2022.12我院收治的300例疑似头颈部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头颈联合CTA血管成像,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两... 探索头颈联合CTA血管成像在头颈部血管疾病的诊断中所发挥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01-2022.12我院收治的300例疑似头颈部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头颈联合CTA血管成像,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两种诊断的方式的检出结果及其准确度、特异度与敏感度,并对诊断后患者的血管狭窄性病变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的准确度为98.00%,诊断准确度较高,能帮助患者更快诊断。检查后,所有患者的特异度为60.00%(3/5),敏感度为98.64%(291/295)。敏感度与特异度相对较高。在血管狭窄性病变的检查中,DSA检查与CTA检查的结果无差异,P>0.05。结论 运用头颈联合CTA血管成像,能更为准确地诊断头颈部血管疾病疑似患者的情况,该项检查方式的敏感度与特异度较高,并且能较好地检查出患者的血管狭窄性病变情况,是一种较为优质的诊断方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联合cta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头部血管疾病 应用价值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CTP)联合CT血管造影(CTA)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进展为急性脑梗死(ACI)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张立峰 王文军 吴杰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186-0189,共4页
分析CT灌注成像联合CT血管造影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展为急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 从我院中选择1800例TIA患者做样本,对其执行CTP以及CTA检查。结合患者住院后实际情况,进行患者是否产生ACI的划分,形成ACI组和非ACI组。实现两组... 分析CT灌注成像联合CT血管造影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展为急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 从我院中选择1800例TIA患者做样本,对其执行CTP以及CTA检查。结合患者住院后实际情况,进行患者是否产生ACI的划分,形成ACI组和非ACI组。实现两组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max),血管狭窄程度,不同诊断下判定患者进展为ACI的预测结果分析。结果 两组对比上ACI组在脑部情况CBV、CBF指标均较非ACI组低,而MTT、Tmax较非ACI组高(P<0.05);血管狭窄程度ACI组高于非ACI组(P<0.05);执行CTP以及CTA均可在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上呈现出较好的表现,但联合诊断下诊断符合率更高(P<0.05)。结论 TIA进展为ACI各指标会呈现出明显变化,为帮助TIA患者更好地掌握自身情况,及时发现其进展至ACI的情况,实施CTP联合CTA诊断效果更加突出,值得临床优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ct血管造影 短暂性脑缺血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探讨64排螺旋CT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于亚颖 高丹丹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79-0082,共4页
分析64排螺旋CT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MRI检查和CTA检查。对比应用效果。结果 CTA检出率更高;CTA成像质量评分高于MRI,且扫描... 分析64排螺旋CT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MRI检查和CTA检查。对比应用效果。结果 CTA检出率更高;CTA成像质量评分高于MRI,且扫描时间更短。结论 在头颈部血管病变诊断中,CTA的诊断价值更高,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和评估血管的状况,从而准确判断患者的血管功能和病变的严重程度,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准确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 头颈部ct血管成像技术 应用价值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CTA)技术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效果
8
作者 张娟 高丹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001-0004,共4页
分析CT血管造影(CTA)技术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0月本院7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CTA技术诊断,以数字减影造影(DSA)为金标准,分析CTA技术诊断结果。结果 CTA诊断准确率是97.14%,灵敏度是97.1... 分析CT血管造影(CTA)技术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0月本院7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CTA技术诊断,以数字减影造影(DSA)为金标准,分析CTA技术诊断结果。结果 CTA诊断准确率是97.14%,灵敏度是97.10%,特异性是100.00%。DSA检查与CTA检查左冠主支、左回旋支、左前降支、左主干检出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CTA检查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不仅具有操作便捷、简单、无创等优势,而且诊断准确率,可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数据参考,值得临床采纳、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成像 ct血管造影 冠心病 数字减影造影
下载PDF
多期CT血管成像对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短期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张远 王浩 +1 位作者 朱杰 宋彬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15,共6页
目的:探讨多期CT血管成像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IS)血管内治疗短期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3例接受血管内治疗的AIS患者,按随访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mRS评分≤2)组和预后不良(mRS评分>2)组。通过改良Tan评分... 目的:探讨多期CT血管成像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IS)血管内治疗短期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3例接受血管内治疗的AIS患者,按随访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mRS评分≤2)组和预后不良(mRS评分>2)组。通过改良Tan评分评估多期CT血管成像显示的侧支循环情况,侧支循环不良为闭塞大脑中动脉区域的侧支循环小于对侧1/2,侧支循环良好为闭塞大脑中动脉区域的侧支循环大于对侧1/2。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性能,DeLong检验比较AUC间的差异。结果:Logistic回归显示,较低入院NIHSS评分和动脉晚期侧支循环良好是AIS患者短期预后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AUC分别为0.72(0.65~0.79)和0.75(0.68~0.81)。两者联合时AUC可达0.79,显著高于单一预测因素(DeLong检验,均P<0.05)。结论:动脉晚期侧支循环良好和较低入院NIHSS评分是血管内治疗短期预后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联合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为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血管内治疗 ct血管成像 预后
下载PDF
优化双下肢动脉能谱CT血管造影成像方案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莹莹 张珂 +3 位作者 何辰宇 孙宏亮 王蕾 谢晟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2-246,共5页
目的优化双下肢动脉能谱CT血管造影(CTA)成像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疑诊双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患者双下肢动脉能谱CTA资料,经重建获得40~80 keV(间隔5 keV)单能量(共9种)及100 kVp混合能量图像,对比双下肢动脉在不同图像中的C... 目的优化双下肢动脉能谱CT血管造影(CTA)成像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疑诊双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患者双下肢动脉能谱CTA资料,经重建获得40~80 keV(间隔5 keV)单能量(共9种)及100 kVp混合能量图像,对比双下肢动脉在不同图像中的CT值、噪声(SD)值、信噪比(SNR)及对比度噪声比(CNR);针对50、60 keV单能量和100 kVp混合能量图像质量及血管节段的可诊断性进行主观评估,观察40、45、50、60 keV单能量和100 kVp混合能量图像的自动去骨能力。结果40~80 keV范围内,随keV升高,各动脉在图像中的CT值、SD值、SNR及CNR均逐渐降低。相比100 kVp,腘动脉(PA)及其近端动脉的CT值、CNR及SNR均在40~55 keV图像中升高(P均<0.05);50~55 keV图像中SD值升高(P均<0.05),而60 keV图像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及60 keV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及可诊断动脉节段数与100 kV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A以远节段的SNR及CNR在各单能量图像及100 kVp图像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CT值在40~45 keV图像中、SD在40 keV图像中均高于100 kVp(P均<0.05),但SD在45 keV与100 kVp图像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 keV图像中,PA以远节段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及可诊断节段数均高于60 keV及100 kVp(P均<0.05)。40 keV图像对9例(9/30,30.00%)、45 keV图像对6例(6/30,20.00%)不能自动去骨,50及60 keV、100 kVp对30例(30/30,100%)均可自动去骨。结论行双下肢动脉能谱CTA时,对PA及其近端节段以60 keV单能量成像较佳,对其以远或双下肢全程则以50 keV单能量成像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动脉 ct血管成像 能谱ct
下载PDF
CT血管成像对ACI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及侧支循环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飞 马新强 +3 位作者 耿云平 姜涛 米玉霞 张冉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分析、探究CT血管成像技术在ACI患者颈动脉狭窄、侧支循环等病情诊断方面的成效。方法对我院2021.3-2022.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一般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对CT血管成... 目的分析、探究CT血管成像技术在ACI患者颈动脉狭窄、侧支循环等病情诊断方面的成效。方法对我院2021.3-2022.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一般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对CT血管成像技术(CTA)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以临床出具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血管成像技术(CTA)在临床上的诊断价值,评估此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效能。结果与临床金标准相比,CTA诊断技术具有较高的临床评估价值[Kappa>0.8~1.0,曲线下面积(AUC)>0.9,P<0.01];CTA诊断技术在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等方面与临床金标准具有一定的一致性[Kappa>0.6~0.8,曲线下面积(AUC)>0.7~0.9,P<0.01];而在评估侧支循环临床诊断中,CTA诊断技术与临床金标准具有一致性,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Kappa>0.8~1.0,曲线下面积(AUC)>0.9,P<0.01]。结论以临床“金标准”的诊断结果为依据分析,CTA诊断技术能够对ACI患者出现病变的血管形态及侧支循环状态等进行全面的评估,CTA诊断结果可为治疗工作提供准确性相对较高且客观的医学依据,确实是评估ACI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侧支循环状态的可靠办法;而与DSA技术相比,CTA与之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说明在病情发作早期为ACI患者实施CTA检查可获悉颈动脉的狭窄及侧支循环状态,有利于改善患者群体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成像 ACI患者 颈动脉 狭窄程度 侧支循环 研究情况
下载PDF
GE256排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中常规呼吸训练与特殊呼吸训练对质控影响的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艳艳 黄慧敏 +1 位作者 龙淼淼 刘铁 《影像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4-8,共5页
目的:研究GE256排Revolution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中患者常规训练呼吸与特殊训练呼吸对心率、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应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扫描,结合冠状动脉追踪冻结技术(SSF... 目的:研究GE256排Revolution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中患者常规训练呼吸与特殊训练呼吸对心率、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应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扫描,结合冠状动脉追踪冻结技术(SSF)行CCTA检查。共纳入108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54例患者采取特殊训练呼吸训练方式,B组54例患者行常规训练呼吸,对两组的心率、图像质量、辐射剂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患者心率慢于B组(P<0.05,t=2.14);A组患者的3支冠状动脉主干(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图像质量显著优于B组(Fisher's exact P=0.010);两组之间的辐射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GE256排Revolution CCTA检查中,特殊呼吸训练在提高CCTA图像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 呼吸训练 图像质量 心率 辐射剂量
下载PDF
人工智能冠脉CT血管成像在冠心病及其冠脉病变程度诊断中的一致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展展 张永强 +2 位作者 杜娟 阮成伟 张通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26-528,共3页
目的分析人工智能(AI)冠脉CT血管成像(CCTA)应用于冠心病及其冠脉病变程度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01月~2023年12月期间的疑似冠心病患者70例,对所有患者均予以CCTA扫描,并将图像上述至工作站,由AI影像辅助诊断平台进行分析,同... 目的分析人工智能(AI)冠脉CT血管成像(CCTA)应用于冠心病及其冠脉病变程度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01月~2023年12月期间的疑似冠心病患者70例,对所有患者均予以CCTA扫描,并将图像上述至工作站,由AI影像辅助诊断平台进行分析,同时邀请放射科诊断医师手动对图像进行分析,评估不同方法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并利用Kapaa检验分析AI诊断与冠脉造影。放射科诊断医师在CAD-RADS分级方面的一致性。结果7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为阳性(管腔狭窄程度≥50%)40例,阴性(管腔狭窄程度<50%)30例。以冠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AI诊断的灵敏度为92.50%,特异度为90.00%,准确度91.43%,其诊断结果与放射科医师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D-RADS分级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AI诊断与放射科医师诊断的一致性良好(Kappa=0.945,P<0.05),AI诊断与冠脉造影的一致性良好(Kappa=0.963,P<0.05)。结论AI辅助CCTA在冠心病及其冠脉病变诊断中具有较高诊断效能,且CAD-RADS分级与放射科诊断医师具有良好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冠心病 冠脉ct血管成像 诊断效能 冠脉病变程度 一致性
下载PDF
CTA/CTP评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14
作者 周新华 陈良义 张丹彤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4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A)/CT灌注成像(CTP)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2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均在入院后接受CTA及CTP检查,分析其影像资料,探究CTA及CTP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A)/CT灌注成像(CTP)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2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均在入院后接受CTA及CTP检查,分析其影像资料,探究CTA及CTP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脑血容量(CBV)比较:缺血半暗带>健侧>梗死区(P<0.05);脑血流量(CBF)比较:健侧>缺血半暗带>梗死区(P<0.05);平均通过时间(MTT)、目标组织中浓度达峰时间(TTP)、目标组织中所有残余功能全部达峰时间(Tmax)比较:健侧<缺血半暗带<梗死区(P<0.05)。CTA检出左侧、右侧大脑中动脉(MCA)闭塞或狭窄分别59例(29.50%)、91例(45.50%),左侧、右侧颈内动脉(ICA)闭塞分别16例(8.00%)、12例(6.00%),双侧ICA狭窄为6例(3.00%);代偿分支血管显影基本满意129例(64.50%),显影不足71例(35.50),其余16例(8.00%)患者CTA影像资料显示无异常,敏感度为92.00%。预后不良组患侧CBV、CBF小于预后良好组,MTT、TTP、Tmax长于预后良好组,代偿血管建立比例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CBV、CBF、MTT、TTP、Tmax对介入治疗预后均有一定的预测效能(P<0.05),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9、0.815、0.673、0.713、0.710,其中CBV预测效能最高,敏感性为83.20%,特异性为73.33%。结论CTA/CTP可反映大脑、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代偿分支建立情况,也可反映血流灌注情况,在介入治疗合理时机的判断方面可提供准确依据,提高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成像 ct灌注成像 缺血性脑血管 介入治疗 指导 预后
下载PDF
急性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肺动脉壁内血肿CT血管成像表现与预后
15
作者 周璐 王姝文 +2 位作者 刘豆豆 孙明华 葛英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6-540,共5页
目的观察急性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D)合并肺动脉壁内血肿(PAIH)CT血管成像(CTA)表现,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急性Standford A型AD合并PAIH患者(PAIH组)及55例无PAIH的急性Standford A型AD患者(对照组)资料,对比2... 目的观察急性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D)合并肺动脉壁内血肿(PAIH)CT血管成像(CTA)表现,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急性Standford A型AD合并PAIH患者(PAIH组)及55例无PAIH的急性Standford A型AD患者(对照组)资料,对比2组主动脉及冠状动脉CTA表现,观察PAIH组术后15天血肿吸收情况,根据2组出院后1年内主动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析急性Standford A型AD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PAIH组升主动脉最宽径大于对照组[(5.22±0.57)cm vs.(4.54±0.45)cm,t=6.963,P<0.001],主动脉瓣、窦管结合部、右冠窦、无冠窦及右冠状动脉更易受累,且更易出现心包积液和胸腔积液(P均<0.05)。PAIH组42例接受手术治疗,13例因病情危重未能接受手术治疗而死亡;术后15天其中36例血肿范围较前缩小。对103例完成随访,其中63例预后良好、40例预后不良。年龄及合并PAIH是急性Standford A型AD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OR=1.07、4.71)。结论急性Standford A型AD合并PAIH的CTA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预测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肺动脉 血肿 ct血管成像
下载PDF
机器学习方法构建基于CT血管成像预测颅内动脉瘤破裂模型的研究
16
作者 黄建宁 周少旦 +4 位作者 叶禹彤 何飞 胡瑞光 赵凡玉 胡瑞婷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0期32-34,共3页
目的 探讨机器学习方法(LASSO回归)构建基于CT血管成像(CTA)预测颅内动脉瘤破裂模型的价值研究。方法收集13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A检查结果,根据是否破裂分为破裂组(103例)和未破裂组(30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和CTA检查... 目的 探讨机器学习方法(LASSO回归)构建基于CT血管成像(CTA)预测颅内动脉瘤破裂模型的价值研究。方法收集13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A检查结果,根据是否破裂分为破裂组(103例)和未破裂组(30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和CTA检查参数差异;分别使用Logistic回归和LASSO回归筛选与动脉瘤破裂相关的危险因素,再构建预测模型。结果与未破裂组患者相比,破裂组患者糖尿病史例数、不规则瘤体形态例数以及合并子囊例数较多、入射角度较高。单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糖尿病史、瘤体形态合并子囊数、入射角度与动脉瘤破裂相关,使用这4个指标构建的模型其对动脉瘤破裂的预测效能中等,AUC值为0.766。LASSO回归筛选出糖尿病史、瘤形态、数量、宽度、入射夹角和子囊数均与颅内动脉瘤破裂显著相关,构建的模型其预测效能较高,AUC值为0.902。结论糖尿病史、瘤体形态,合并子囊、入射角度与动脉瘤破裂相关,LASSO回归构建的预测模型能较好地预测颅内动脉瘤破裂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破裂 LASSO回归分析 ct血管成像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对急性大核心脑梗死早期血管内治疗效果的预测效能
17
作者 郑素洁 刘芳 +3 位作者 姜鑫钊 郭舜源 耿昱 史宗杰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638-642,共5页
目的分析CT灌注成像对急性大核心脑梗死早期血管内治疗效果的预测效能。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2年11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接受早期血管内治疗的急性大核心脑梗死患者54例,根据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观察... 目的分析CT灌注成像对急性大核心脑梗死早期血管内治疗效果的预测效能。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2年11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接受早期血管内治疗的急性大核心脑梗死患者54例,根据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观察组)23例和预后不良组(对照组)31例。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CT灌注成像等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T灌注成像与急性大核心脑梗死早期血管内治疗临床预后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CT灌注成像对急性大核心脑梗死早期血管内治疗效果的预测效能。结果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不匹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IHSS评分和不匹配率均是急性大核心脑梗死早期血管内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均P<0.05)。ROC曲线显示,不匹配率预测急性大核心脑梗死早期血管内治疗预后良好的AUC为0.660(95%CI:0.509~0.811,P=0.046),最佳截断值为2.30,灵敏度为0.696,特异度为0.645。结论CT灌注成像与急性大核心脑梗死早期患者血管内治疗临床预后密切相关,有一定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核心脑梗死 ct灌注成像 早期血管内治疗 临床预后
下载PDF
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联合3D打印技术在早期肺癌患者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18
作者 王贵刚 董跃华 +3 位作者 魏玉磊 杜晖 张丽美 杨燕君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4-548,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联合3D打印技术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于本院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87例早期NSCLC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术前采取... 目的:探讨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联合3D打印技术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于本院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87例早期NSCLC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术前采取常规CT检查患者44例(常规组)、3D-CTBA联合3D打印技术检查患者43例(联合组),以手术结果为标准,比较2组各指标的差异。结果:常规组和联合组的病变定位准确率分别为95.45%(42/44)、100%(43/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2.001,P值=0.157)。与常规组相比,联合组的术中出血量、胸管引流量降低(P<0.05),切缘宽度增加(P<0.05),手术时间、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缩短(P<0.05)。联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95%,低于常规组的31.82%(P<0.05)。结论:使用3D-CTBA联合3D打印技术有助于提高早期NSCLC患者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效果,包括准确定位病灶、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肺段切除术 ct支气管血管成像 3D打印技术
下载PDF
IQon光谱CT冠状动脉CTA多参数成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19
作者 陈钦 李华灿 +3 位作者 郑春红 金佳熙 苏煜敏 许杨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9期164-168,共5页
目的探讨IQon光谱计算机断层扫描(CT)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多参数成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包括斑块性质、心肌缺血、心肌纤维化等方面。方法于2021年1—12月采用IQon光谱CT多参数成像对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的100例患者进... 目的探讨IQon光谱计算机断层扫描(CT)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多参数成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包括斑块性质、心肌缺血、心肌纤维化等方面。方法于2021年1—12月采用IQon光谱CT多参数成像对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的100例患者进行检查,其中50例健康体验者为正常组,50例为疑似冠心病组。对所有受试者行光谱冠状动脉平扫检查,并进行钙化评分。对疑似冠心病组受试者注入对比剂,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并通过后处理软件获得虚拟平扫图像、有效原子序数图、碘密度图、多期相心肌碘密度图和延迟扫描心肌图像。对各种图像进行分析,评价其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并计算最佳碘密度阈值。结果普通平扫和虚拟平扫所得钙化评分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appa=0.871)。有效原子序数图能够区分钙化和非钙化斑块,碘密度图能够反映斑块内碘分布。多期相心肌碘密度图能够显示心肌灌注情况,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碘密度阈值为30 HU时,对心肌缺血的诊断敏感度为90%,特异度为94%。结论IQon光谱CT冠状动脉CTA多参数成像对冠心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够提供综合的解剖和功能信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Qon光谱ct 冠状动脉cta 多参数成像 冠心病
下载PDF
心血管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联合CT血流储备分数预测阻塞性冠心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价值
20
作者 周建昌 纪丽萍 +3 位作者 蒙志宏 张帆 曹宇佳 李文慧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59-463,共5页
目的 探讨心血管磁共振(CMR)心肌灌注成像联合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参数对阻塞性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2年6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180例阻塞性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 目的 探讨心血管磁共振(CMR)心肌灌注成像联合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参数对阻塞性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2年6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180例阻塞性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行CT血管成像及CMR心肌灌注成像检查,并通过现场随访或电话随访等方式,收集患者1年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ROC曲线评估不同的预测模型对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预测效能。结果 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患者共45例为观察组,其余135例为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年龄、男性占比、吸烟者占比、总胆固醇水平、合并糖尿病者占比、合并高脂血症者占比、首过灌注时间及心肌延迟强化信号值等指标升高,CT-FFR及最大上升斜率(Slopemax)指标则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以上指标进一步做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男性、吸烟、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及首过灌注时间、心肌延迟强化信号值是阻塞性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T-FFR及Slopemax是其保护因素(P<0.05)。仅使用临床参数(包括年龄、性别、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1(95%CI:0.645~0.812);CMR心肌灌注成像联合CT-FFR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3(95%CI:0.713~0.873);在CMR心肌灌注成像联合CT-FFR的基础上加入临床参数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3(95%CI:0.835~0.952)。结论 CMR心肌灌注成像联合CT-FFR是阻塞性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在临床模型基础上加入CMR心肌灌注成像联合CT-FFR可显著提高对阻塞性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 ct血流储备分数 阻塞性冠心病 血管不良事件 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