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_(2)地质封存与利用环境下水泥单矿C_(2)S的腐蚀速率
1
作者 王熹颖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6-653,共8页
在CO_(2)地质封存和利用过程中,固井水泥容易与井下的酸性介质CO_(2)发生碳酸化反应,腐蚀固井水泥石造成水泥石力学性能大幅度衰退。针对水泥石单矿C_(2)S在CO_(2)地质封存和利用环境中腐蚀反应速率不清晰的问题,通过SEM、XRD以及TG的... 在CO_(2)地质封存和利用过程中,固井水泥容易与井下的酸性介质CO_(2)发生碳酸化反应,腐蚀固井水泥石造成水泥石力学性能大幅度衰退。针对水泥石单矿C_(2)S在CO_(2)地质封存和利用环境中腐蚀反应速率不清晰的问题,通过SEM、XRD以及TG的测试方法,定量分析C_(2)S腐蚀产物的变化规律。根据腐蚀产物CaCO_(3)的摩尔生成率和非稳态扩散渗透模型拟合得到腐蚀反应产物CaCO_(3)的生成系数α。SEM实验结果表明,腐蚀反应后C_(2)S水泥单矿颗粒的表面均有较大改变,生成了部分腐蚀产物CaCO_(3);XRD结果表明,单矿C_(2)S腐蚀产物CaCO_(3)的晶型主要有方解石和文石;TG测试结果表明,C_(2)S水泥单矿随着腐蚀龄期的增加,腐蚀产物的量均明显增加。拟合结果表明,C_(2)S腐蚀产物生成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90℃下CaCO_(3)腐蚀产物的生成速率系数α最大为54.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_(2)s cO_(2)封存与利用 物相定量分析 cO_(2)腐蚀反应速率
下载PDF
基于N掺杂Ti_(3)C_(2)MXene量子点的荧光探针用于Hg2+和S2-的传感检测
2
作者 张慧莲 杨新杰 +6 位作者 李军 李泉 张福娟 张艳丽 王红斌 杨文荣 庞鹏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45,共8页
基于N掺杂Ti_(3)C_(2) MXene量子点(N-Ti_(3)C_(2) MQDs)荧光探针和配位相互作用,构建了一种检测Hg^(2+)和S^(2-)的“开-关-开”型荧光传感新方法.研究发现,制备的N-Ti_(3)C_(2) MQDs发射蓝色荧光(λem=440 nm),荧光量子产率为15.7%.Hg^... 基于N掺杂Ti_(3)C_(2) MXene量子点(N-Ti_(3)C_(2) MQDs)荧光探针和配位相互作用,构建了一种检测Hg^(2+)和S^(2-)的“开-关-开”型荧光传感新方法.研究发现,制备的N-Ti_(3)C_(2) MQDs发射蓝色荧光(λem=440 nm),荧光量子产率为15.7%.Hg^(2+)与N-Ti_(3)C_(2) MQDs表面的—NH2,—COOH,—OH等官能团产生选择性配位作用,导致N-Ti_(3)C_(2) MQDs体系荧光猝灭.当加入S^(2-)后,由于S^(2-)与Hg^(2+)之间强的结合力,形成HgS沉淀,从而使N-Ti_(3)C_(2) MQDs体系荧光恢复.基于该原理,构建了一种“开-关-开”型荧光传感方法,实现了对Hg^(2+)和S^(2-)的定量检测.N-Ti_(3)C_(2) MQDs探针的荧光强度与Hg^(2+)浓度在0.02~200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 nmol/L(S/N=3);与S^(2-)浓度在0.07~150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0 nmol/L(S/N=3).该方法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和选择性好等特点,并可用于水样中Hg^(2+)和S^(2-)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汞离子 硫离子 N掺杂Ti_(3)c_(2)MXene 量子点 荧光探针
下载PDF
Al_(2)O_(3)掺杂对γ-C_(2)S碳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明心昭 刘志超 +2 位作者 王发洲 胡曙光 胡传林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03-2010,共8页
本文研究了Al_(2)O_(3)掺杂对γ-C_(2)S熟料粒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Al_(2)O_(3)掺杂不会改变γ-C_(2)S的晶型,但显著改变了其形貌;纯相γ-C_(2)S颗粒表面褶皱较多,颗粒尺寸较大,掺杂Al_(2)O_(3)后γ-C_(2)S颗粒... 本文研究了Al_(2)O_(3)掺杂对γ-C_(2)S熟料粒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Al_(2)O_(3)掺杂不会改变γ-C_(2)S的晶型,但显著改变了其形貌;纯相γ-C_(2)S颗粒表面褶皱较多,颗粒尺寸较大,掺杂Al_(2)O_(3)后γ-C_(2)S颗粒表面褶皱消失而变得光滑;γ-C_(2)S碳化体的抗压强度与碳化程度随着Al_(2)O_(3)掺量的提高逐渐增加。通过碳化反应温升并结合碳酸钙衍射峰的半峰宽和X射线衍射仪(XRD)定量分析表明,Al_(2)O_(3)掺杂延缓了碳化放热,有利于碳化反应的持久进行,同时促进了碳酸钙晶粒的生长和数量的增加,从而使碳化程度更高,基体结构更加密实,因而抗压强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_(2)O_(3) γ-c_(2)s 碳化 碳酸钙 力学性能 半峰宽
下载PDF
MoS_(2)/g-C_(3)N_(4)S型异质结的构建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马润东 郭雄 +3 位作者 施凯旋 安胜利 王瑞芬 郭瑞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76-1182,共7页
制备高效稳定的光催化剂对于光催化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超声辅助沉积加低温煅烧的方法制备了2H相MoS_(2)/g-C_(3)N_(4)S型异质结光催化剂(MGCD),并综合考察了材料的相结构、微观形貌、光吸收性能、X射线光电子能谱、电化学... 制备高效稳定的光催化剂对于光催化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超声辅助沉积加低温煅烧的方法制备了2H相MoS_(2)/g-C_(3)N_(4)S型异质结光催化剂(MGCD),并综合考察了材料的相结构、微观形貌、光吸收性能、X射线光电子能谱、电化学交流阻抗和光电流等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超声辅助沉积-煅烧处理,MoS_(2)微米球发生破碎分散结合在g-C_(3)N_(4)纳米片层表面上并形成异质结。可见光下5%MGCD(添加5%MoS_(2))对罗丹明B(RhB)在20 min时的降解率达到了99%,且样品重复使用5次后对RhB的降解率仍能达到95.2%,表现出良好的光催化性能及稳定性。从内建电场形成的角度进一步分析表明,异质结中MoS_(2)与g-C_(3)N_(4)间耦合形成的内建电场引起的能带弯曲可以有效引导载流子的定向迁移,并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从而提高了光催化反应效率。异质结光催化剂的自由基捕获实验表明:O_(2)^(–)和·OH在催化降解RhB中是主要的活性物种,h^(+)的贡献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相氮化碳 Mos_(2) s型异质结 稳定性 光催化机理
下载PDF
CCUS环境下水泥单矿C_(3)S的CO_(2)腐蚀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高强 梅开元 +3 位作者 王德坤 张力为 张春梅 程小伟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644-2653,共10页
在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井下,油井水泥因长期受井下高温、高压和高酸性流体的作用会遭受碳化腐蚀导致水泥环失效。为了模拟CO_(2)地质封存井下碳化腐蚀环境,本文将油井水泥的主要单相矿物硅酸三钙(C_(3)S)置于不同温度(30℃、60℃... 在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井下,油井水泥因长期受井下高温、高压和高酸性流体的作用会遭受碳化腐蚀导致水泥环失效。为了模拟CO_(2)地质封存井下碳化腐蚀环境,本文将油井水泥的主要单相矿物硅酸三钙(C_(3)S)置于不同温度(30℃、60℃、90℃),并密封在8.0 MPa的气相或液相的CO_(2)碳化环境下,采用XRD和TGA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分析水泥单矿C_(3)S受CO_(2)腐蚀环境的影响规律。根据非稳态Fick扩散的渗透理论模型,建立腐蚀产物定量分析结果与腐蚀龄期的数学模型,拟合得到C_(3)S受CO_(2)腐蚀后的产物生成系数,以此评价不同CO_(2)腐蚀因素对C_(3)S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在CO_(2)气相环境中,温度升高将显著加剧对C_(3)S的腐蚀且产生溶蚀现象;而在CO_(2)液相环境下,高温(90℃)使C_(3)S水化反应加剧并形成阻滞层,降低CO_(2)对C_(3)S的腐蚀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单矿c_(3)s cO_(2)腐蚀 ccUs 腐蚀动力学模型 渗透理论 物相变化
下载PDF
碳化MoS_(2)/掺硫g-C_(3)N_(4)异质结的合成及其在可见光下催化降解罗丹明B机理 被引量:3
6
作者 邱灵芳 马梦帆 +5 位作者 刘哲媛 陈建 李平 陈祥树 喜多英敏 多树旺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885-1892,共8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聚合物半导体类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降解有机物的活性,通过简单的水热法复合得到碳化MoS_(2)/掺硫g-C_(3)N_(4)异质结(MoSC/S-CN),并在可见光下研究其罗丹明B(RhB)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相较于纯g-C_(3)N_(4),最... 为了进一步提高聚合物半导体类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降解有机物的活性,通过简单的水热法复合得到碳化MoS_(2)/掺硫g-C_(3)N_(4)异质结(MoSC/S-CN),并在可见光下研究其罗丹明B(RhB)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相较于纯g-C_(3)N_(4),最优化的MoSC/S-CN样品对可见光的吸收范围得到明显拓宽,并且在100 min内对RhB的降解效率为92.5%,比纯g-C_(3)NQ性能提高68.83%。一系列的结构和光学性质表明,掺硫后再进一步与碳化MoS_(2)耦合可以协同作用于g-C_(3)N_(4),改善g-C_(3)N_(4)的能带结构,加速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有效提高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Mos_(2) 掺硫g-c_(3)N_(4) 半导体 异质结 可见光
下载PDF
-10℃条件下掺氯化镁溶液的γ-C_(2)S碳化性能研究
7
作者 谭益成 刘志超 王发洲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3-79,共7页
γ-C_(2)S是一种高活性的碳化固结胶凝材料,在与CO_(2)反应过程中对环境温度敏感性低,可用于制备负温建筑材料。本工作研究了-10℃条件下掺氯化镁溶液γ-C_(2)S碳化养护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和硬化体的碳化产物组成、强度与反应程度发展规... γ-C_(2)S是一种高活性的碳化固结胶凝材料,在与CO_(2)反应过程中对环境温度敏感性低,可用于制备负温建筑材料。本工作研究了-10℃条件下掺氯化镁溶液γ-C_(2)S碳化养护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和硬化体的碳化产物组成、强度与反应程度发展规律以及微观形貌。结果表明:未掺MgCl_(2)的γ-C_(2)S样品在-10℃碳化养护后强度发展缓慢,24 h后仅有10.83 MPa。掺入不同浓度MgCl_(2)溶液后,碳化体早期与后期强度均提升明显,0.5 h和24 h抗压强度最高可分别增至22.14 MPa和178.56 MPa。γ-C_(2)S在-10℃下碳化产物以方解石为主,并含有少量文石,掺氯化镁溶液后由于Mg^(2+)对Ca^(2+)的取代形成部分镁方解石。MgCl_(2)一方面通过降低溶液冰点使体系内在-10℃下仍存在液态水,为碳化过程提供反应环境,另一方面能促进Ca^(2+)溶出和碳化反应的进程。两者的协同效应保证γ-C_(2)S在-10℃条件下碳化养护仍能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c_(2)s 负温建筑材料 碳化养护 Mgcl_(2) 抗压强度
下载PDF
Ti_(3)C_(2)辅助的Mo掺杂Zn_(0.5)Cd_(0.5)S双功能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8
作者 牛杰 王亮 李春虎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87-1495,共9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Mo掺杂的Zn_(0.5)Cd_(0.5)S并使其与Ti_(3)C_(2)纳米片复合,通过XRD、SEM、TEM、XPS、UV-vis DRS、荧光光谱和瞬态光电流表征方法分析了光催化剂的晶体结构、表面组成、微观形貌和光电性能。结果表明,Mo的掺杂改变了Zn_...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Mo掺杂的Zn_(0.5)Cd_(0.5)S并使其与Ti_(3)C_(2)纳米片复合,通过XRD、SEM、TEM、XPS、UV-vis DRS、荧光光谱和瞬态光电流表征方法分析了光催化剂的晶体结构、表面组成、微观形貌和光电性能。结果表明,Mo的掺杂改变了Zn_(0.5)Cd_(0.5)S的晶格和能带结构,Ti_(3)C_(2)的负载增加了光催化活性位点并加快了电子转移速率。在可见光照射下,通过降解四环素溶液同时产氢考察了光催化剂的活性。在Mo掺杂与负载Ti_(3)C_(2)的协同作用下,60 min内,四环素(TC)的降解率可达70%,氢气产量达883μmol/(g·h)。自由基捕获实验证明,光催化降解过程的主要活性物质为光生空穴,产氢过程为光生电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_(0.5)cd_(0.5)s Mo掺杂 Ti_(3)c_(2) 双功能光催化剂
下载PDF
Promoting photocarriers separation in S-scheme system with Ni_(2)P electron bridge:The case study of BiOBr/Ni_(2)P/g-C_(3)N_(4) 被引量:6
9
作者 Nannan Chen Xuemei Jia +5 位作者 Heng He Haili Lin Minna Guo Jing Cao Jinfeng Zhang Shifu Chen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2期276-287,共12页
Constructing step-scheme(S-scheme)heterojunctions can considerably facilitate separation and transfer of photocarriers,as well as promote strong redox ability.The interface resistance of heterojunctions immediately af... Constructing step-scheme(S-scheme)heterojunctions can considerably facilitate separation and transfer of photocarriers,as well as promote strong redox ability.The interface resistance of heterojunctions immediately affects photocarrier separation and determines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Herein,we constructed a novel Bi OBr/Ni_(2)P/g-C_(3)N_(4) heterojunction using Ni_(2)P as a novel electron bridge to reduce the interfacial resistance of photocarriers between Bi OBr and g-C3N4.The as-prepared 10% BiOBr/Ni2P/g-C_(3)N_(4) sample exhibited outstanding visible-light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for methyl orange and rhodamine B removal,with degradation efficiencies of 91.4% and 98.9%,respectively.The excellent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Bi OBr/Ni_(2)P/g-C_(3)N_(4) was mainly attributed to the synergistic effects of the Ni2P cocatalyst and S-scheme heterojunction,which not only reduced the interface resistance but also retained the strong redox potential of the photocarriers.In addition,the formation of the S-scheme system was supported by active oxygen species investigation,current-voltage curves,and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s.This work provides a guideline for the design of highly efficient S-scheme photocatalysts with transition metal phosphates as electron bridges to improve photocarriers sepa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Br/Ni_(2)P/g-c_(3)N_(4) s-scheme Interfacial electron transfer Electron-bridge Photocatalysis
下载PDF
Dual transfer channels of photo-carriers in 2D/2D/2D sandwich-like ZnIn2S4/g-C_(3)N_(4)/Ti_(3)C_(2) MXene S-scheme/Schottky heterojunction for boosting photocatalytic H2 evolution 被引量:8
10
作者 Lele Wang Tao Yang +4 位作者 Lijie Peng Qiqi Zhang Xilin She Hua Tang Qinqin Liu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0期2720-2731,共12页
Construction of multi-channels of photo-carrier migration in photocatalysts is favor to boost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solar energy by promoting the charge separation and transfer.Herein,a ternary ZnIn_(2)S_(4)/g-C_(3... Construction of multi-channels of photo-carrier migration in photocatalysts is favor to boost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solar energy by promoting the charge separation and transfer.Herein,a ternary ZnIn_(2)S_(4)/g-C_(3)N_(4)/Ti_(3)C_(2) MXene hybrid composed of S-scheme junction integrated Schottky-junction was fabricated using a simple hydrothermal approach.All the components(g-C_(3)N_(4),ZnIn_(2)S_(4) and Ti_(3)C_(2) MXene)demonstrated two-dimensional(2D)nanosheets structure,leading to the formation of a 2D/2D/2D sandwich-like structure with intimate large interface for carrier migration.Furthermore,the photogenerated carriers on the g-C_(3)N_(4) possessed dual transfer channels,including one route in S-scheme transfer mode between the g-C_(3)N_(4) and ZnIn_(2)S_(4) and the other route in Schottky-junction between g-C_(3)N_(4) and Ti_(3)C_(2) MXene.Consequently,a highly efficient carrier separation and transport was realized in the ZnIn_(2)S_(4)/g-C_(3)N_(4)/Ti_(3)C_(2) MXene heterojunction.This ternary sample exhibited wide light response from 200 to 1400 nm and excellent photocatalytic H_(2) evolution of 2452.1μmol∙g^(–1)∙h^(–1),which was 200,3,1.5 and 1.6 times of g-C_(3)N_(4),ZnIn_(2)S_(4),ZnIn_(2)S_(4)/Ti_(3)C_(2) MXene and g-C_(3)N_(4)/ZnIn_(2)S_(4) binary composites.This work offers a paradigm for the rational construction of multi-electron pathways to regulate the charge separation and migration via the introduction of dual-junctions in catalytic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al carrier transfer channel Photocatalytic H2 evolution ZnIn_(2)s_(4)/g-c_(3)N_(4)/Ti_(3)c_(2)MXene composite s-scheme schottky-junction
下载PDF
漂浮型Bi_(2)WO_(6)/C_(3)N_(4)/碳布S型异质结光催化材料用于高效净化水体环境 被引量:1
11
作者 蔡铭洁 刘艳萍 +2 位作者 董珂欣 陈晓波 李世杰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9期239-251,共13页
近年来,水污染成为人类生存面临的巨大危机,如何治理水污染,特别是如何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抗生素和重金属存在着很多挑战.采用先进、绿色且高效的光催化技术可有效去除水污染,因而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但粉末状光催化剂易团聚、难分... 近年来,水污染成为人类生存面临的巨大危机,如何治理水污染,特别是如何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抗生素和重金属存在着很多挑战.采用先进、绿色且高效的光催化技术可有效去除水污染,因而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但粉末状光催化剂易团聚、难分离回收等问题限制了其工业应用.近年来,人们发现将粉末状光催化剂固定在柔性大表面积且电荷传导性能良好的碳布上可以有效克服上述缺点.g-C_(3)N_(4)具有高光还原活性、高稳定性和低成本的优点,因而在环境净化领域具有突出的应用潜力.但单一组分的C_(3)N_(4)/碳布仍存在氧化能力弱、光生载流子分离效率低等问题.将其与高光催化氧化活性且能带位置匹配的Bi_(2)WO_(6)共同构筑具有强内建电场和保留最大氧化还原能力的S型异质结,是一种有效策略,有望开发出高效、可回收的可见光光催化体系.本文以柔性、大的碳布为基底,通过热聚合-溶剂热法将C_3N4和富含氧空位的Bi_(2)WO_(6)原位生长在碳纤维上,制备出了富含氧空位的S型Bi_(2)WO_(6)C_(3)N_(4)/CF布状光催化剂,并用于可见光照射下高效光催化降解抗生素和还原Cr(VI).宏观图像、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结果表明,富含氧空位的Bi_(2)WO_(6)和C_(3)N_(4)纳米片均匀地生长在碳纤维上形成了2D/2D/1D分级易回收的布状结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表明了Bi_(2)WO_(6)上氧空位、低价氧化态Bi^((3-x)+)和W^((5-x)+)的生成.与C_(3)N_(4)/CF(Bi_(2)WO_(6)CF)相比,Bi_(2)WO_(6)C_(3)N_(4)/CF在可见光照射下的光催化降解盐酸四环素和还原六价铬的效率分别提高了0.5(1.1)倍和30.2(19.8)倍.系统实验证明Bi_(2)WO_(6)C_(3)N_(4)/CF布状光催化剂较好的光催化性能归因于三个方面:(1)碳纤维编织而成的分级Bi_(2)WO_(6)C_(3)N_(4)/CF布结构可以暴露丰富的活性位点、促进污染物的富集以及加强界面电荷转移和空间分离;(2)缺陷工程协同S型光生载流子分离路径促进了电子和空穴的高效分离;(3)柔性可漂浮的布状结构赋予了其良好的易回收性和可循环利用性.此外,该布状光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环境普适性和毒性缓释作用,可以在不同影响因素下保持良好的光催化活性且降解中间产物毒性减弱.XPS结果中电子结合能的变化和功函数分析进一步确认了其S型光生载流子分离路径,并通过自由基捕获实验和电子自旋共振波谱仪系统研究了光催化反应机理:Bi_(2)WO_(6)C_(3)N_(4)/CF布状光催化剂通过S型光生载流子分离路径促进了超氧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生成,在降解盐酸四环素的过程中空穴和超氧自由基为主要活性物种,而在还原六价铬过程中电子和超氧自由基为主要活性基团.综上,本文采用缺陷工程结合碳布基底的S型异质结构筑策略,开发出高性能、易回收、稳定的漂浮型光催化体系,为高效净化水体环境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_(2)WO_(6)/c_(3)N_(4)/碳布 氧空位 s型异质结 可漂浮光催化剂 可回收利用 内部电场
下载PDF
140℃高温下SiO_(2)晶态对硅酸三钙水化产物的影响
12
作者 袁彬 范鸿飞 +3 位作者 徐璧华 罗伟强 赵树海 朱金亮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93-197,共5页
目前,在G级油井水泥中加入SiO_(2)是降低其水化产物在温度高于110℃下力学性能衰退的主要手段。然而,SiO_(2)晶体形态不同,导致水泥水化产物不同,耐高温性能也不同。为了探究SiO_(2)晶体形态对水泥水化产物的影响,笔者以油井水泥的主要... 目前,在G级油井水泥中加入SiO_(2)是降低其水化产物在温度高于110℃下力学性能衰退的主要手段。然而,SiO_(2)晶体形态不同,导致水泥水化产物不同,耐高温性能也不同。为了探究SiO_(2)晶体形态对水泥水化产物的影响,笔者以油井水泥的主要成分硅酸三钙(C_(3)S)为研究对象,采用核磁共振、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和扫描电镜以及能谱等手段分析了晶体SiO_(2)(石英砂)和非晶体SiO_(2)(微硅)对C_(3)S水化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SiO_(2)通过填充孔隙以及转化水化产物,能有效防止C_(3)S水化产物在高温下强度衰退,以及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增加。微硅比石英砂更活跃,能迅速与Ca(OH)_(2)发生火山灰反应生成次生水化硅酸钙。此外,SiO_(2)还能将高钙硅比的水化硅酸钙(针硅钙石(Ca_(2)SiO_(3)(OH)_(2))、羟硅钙石(Ca_(6)Si_(2)O_(7)(OH)_(6))和重硅钙石(Ca_(5)(SiO_(4))_(2)(OH)_(2)))转化为低钙硅比的水化硅酸钙(雪硅钙石(Ca_(5)Si_(6)O_(16)(OH)_(2)·4H_(2)O)、白钙沸石(Ca_(4)Si_(6)O_(15)(OH)_(2)·3H_(2)O)、水硅钙石(CaSi_(2)O_(5)·2H_(2)O)和新硅钙石(Ca_(3)Si_(6)O_(12)(OH)_(6)·5H_(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三钙(c_(3)s) siO_(2) 晶体形态 水化产物 高温
下载PDF
前驱体膜处理工艺制备高性能碳基CsPbIBr_(2)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思奇 张海明 +2 位作者 何青辰 李育洁 王汝峰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330-338,共9页
全无机CsPbIBr_(2)钙钛矿材料由于兼顾了光学性能和稳定性而受到人们广泛关注.然而,传统一步旋涂法下制备的CsPbIBr_(2)薄膜通常存在较多缺陷,导致电池器件效率难以提升.考虑到常规反溶剂法工艺窗口较窄且重复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前驱... 全无机CsPbIBr_(2)钙钛矿材料由于兼顾了光学性能和稳定性而受到人们广泛关注.然而,传统一步旋涂法下制备的CsPbIBr_(2)薄膜通常存在较多缺陷,导致电池器件效率难以提升.考虑到常规反溶剂法工艺窗口较窄且重复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前驱体膜处理工艺以制备高效稳定的碳基CsPbIBr_(2)电池.以异丙醇(IPA)作为反溶剂,通过调控前驱体膜中二甲基亚砜(DMSO)的蒸发速率进而调整钙钛矿的形核位置,并在IPA中加入了硫氰酸胍(C_(2)H_(4)N_(4)S)作为钝化剂来调控钙钛矿的成核及结晶过程.结果表明,优化后的CsPbIBr_(2)薄膜致密性有明显提升,结晶性以及晶粒的取向性有所改善,具有更好的载流子分离和传输效率.制备的电池器件光电转换效率最高达到6.71%,与参比器件5.29%的效率相比提升了近21.16%.此外,经前驱体膜处理工艺后制备的钙钛矿电池具备更高的稳定性.本研究旨在提出一种新的制备技术来提高全DMSO溶剂体系下无机钙钛矿薄膜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PbIBr_(2) 太阳能电池 前驱体膜处理工艺 硫氰酸胍 异丙醇
下载PDF
MgO掺杂对γ-C_(2)S烧结及碳化性能研究
14
作者 杨凤鸣 赵思雪 +3 位作者 芮雅峰 张政 赵文静 郑永超 《新型建筑材料》 2024年第12期91-96,共6页
研究了MgO对γ-C_(2)S烧结性能、碳化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MgO掺量不超过10%时有助于提高γ-C_(2)S的自粉化特性。同时,部分Mg元素会与Ca和Si结合,生成新相镁硅钙石(Merwinite)。碳化结果表明,当MgO掺量为1%时,熟料体系的... 研究了MgO对γ-C_(2)S烧结性能、碳化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MgO掺量不超过10%时有助于提高γ-C_(2)S的自粉化特性。同时,部分Mg元素会与Ca和Si结合,生成新相镁硅钙石(Merwinite)。碳化结果表明,当MgO掺量为1%时,熟料体系的力学性能和碳化性能达到最佳,其抗压强度达到了91.07 MPa,比空白组提高了37.09%,而对应的CO_(2)封存量也达到了258.29 g/kg。这可能是Mg元素提高了γ-C_(2)S的碳化反应活性,而新相镁硅钙石也具有较好的碳化活性,进而促进了碳化产物的生成,抗压强度也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c_(2)s MgO 碳化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下载PDF
一步法构建S型BaTi_(2)O_(5)/g-C_(3)N_(4)异质结用于增强光催化析氢
15
作者 李亚莹 杨惠娟 +5 位作者 李吉利 李晔飞 任伟 闻瑾 肖琪 许景三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7期2142-2152,共11页
作为一种将太阳能有效转化为化学物质的方法,异质结光催化已被广泛研究.然而,开发高性能异质结光催化系统的主要挑战在于实现各组分之间电子的高效转移.本文通过将BaTi_(2)O_(5)纳米棒与g-C_(3)N_(4)薄片相结合,构建了一种新型S型异质... 作为一种将太阳能有效转化为化学物质的方法,异质结光催化已被广泛研究.然而,开发高性能异质结光催化系统的主要挑战在于实现各组分之间电子的高效转移.本文通过将BaTi_(2)O_(5)纳米棒与g-C_(3)N_(4)薄片相结合,构建了一种新型S型异质结光催化剂.通过一步浸渍-还原法在g-C_(3)N_(4)纳米片上优先沉积Pt纳米颗粒作为助催化剂,增强了界面接触和强电子相互作用,这对光催化性能的提升至关重要.实验结果显示,所构建的P tImp/20BaTi_(2)O_(5)/g-C_(3)N_(4)光催化剂的最佳析氢速率为2587μmol g^(−1) h^(−1),并且在循环后依旧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光电化学分析和理论计算进一步表明,BaTi_(2)O_(5)/g-C_(3)N_(4)异质结的构建导致了交错能带排列的形成和电荷载流子动力学的改善.这项工作凸显了利用新型S型异质结和可行的助催化剂促进光催化发展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TizOs/g-c N_(4) s-scheme heterojunction cocata-lyst charge carrier dynamics photocatalytic H_(2)evolution
原文传递
转炉终渣低全铁控制研究和应用
16
作者 史进强 闫龙格 +1 位作者 高福彬 王玉刚 《山西冶金》 CAS 2024年第9期34-37,共4页
借鉴国内外学者对降转炉终渣全铁和炉渣脱磷的研究,结合120 t转炉生产实际,对40Cr钢进行了终渣低全铁控制实验。实验本着“前期渣早化,提高冶炼前期渣脱磷率,过程渣化透不返干”的原则,枪位由三段式优化为五段式,通过终点低枪位搅拌,在... 借鉴国内外学者对降转炉终渣全铁和炉渣脱磷的研究,结合120 t转炉生产实际,对40Cr钢进行了终渣低全铁控制实验。实验本着“前期渣早化,提高冶炼前期渣脱磷率,过程渣化透不返干”的原则,枪位由三段式优化为五段式,通过终点低枪位搅拌,在促进金—渣界面反应和促进脱磷反应的同时,加速降低渣中FeO的含量,在满足终点磷钢种要求的同时,达到降低渣中全铁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渣中w(TFe)平均为13.59%,较实际生产降低了2.50%。脱磷率平均为92.4%,较实际生产提高了2.8%。通过炉渣矿相分析,验证了降低渣中FeO,可以促进渣中磷的富集、固磷相C_(2)S的生成、长大。工业推广应用后,转炉终渣全铁控制在14.6%,实现了中高碳钢转炉终渣高拉碳低磷低全铁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碳钢 高拉碳 脱磷 终渣低TFe 固磷相c_(2)s
下载PDF
利用加速碳化技术激发钢渣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淑梅 庞才良 +5 位作者 宋杰光 朱亮亮 赖正博 吴晗啸 陈光林 陈平 《萍乡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108-112,共5页
钢渣是炼钢过程中排出的废渣,钢渣组成中的硅酸钙组分可以与CO_(2)发生碳化反应生成大量不规则的CaCO_(3)和具有胶凝性的SiO_(2)胶体,将钢渣变为具有一定强度的胶凝性材料。文章通过通入CO_(2)对γ-C_(2)S和钢渣进行加速碳化的方式,测... 钢渣是炼钢过程中排出的废渣,钢渣组成中的硅酸钙组分可以与CO_(2)发生碳化反应生成大量不规则的CaCO_(3)和具有胶凝性的SiO_(2)胶体,将钢渣变为具有一定强度的胶凝性材料。文章通过通入CO_(2)对γ-C_(2)S和钢渣进行加速碳化的方式,测试不同碳化时间对钢渣试块抗压强度的影响,结合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其硬化机理,探索了加速碳化实现激发钢渣活性的可能性。结果显示:加速碳化可以有效激发钢渣的活性,CO_(2)在有水分的条件下与其中的硅酸钙组分生成CaCO_(3)和SiO_(2)胶体,可以增加钢渣试块的强度,有效地改善其性能。经过24h的加速碳化强化处理,钢渣试样固碳量约为7.07%,钢渣试块的抗压强度达到58.95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c2s 钢渣 碳化产物 胶凝材料 活性
下载PDF
碱度对转炉渣中磷富集的影响
18
作者 吴旭峰 王多刚 《炼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2-46,88,共6页
基于离子和分子共存理论,通过理论计算与试验研究了1673 K时转炉渣中磷的富集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转炉渣中形成的复杂分子主要为2FeO·SiO_(2)、CaO·SiO_(2)、2CaO·SiO_(2)(C2S)以及3CaO·SiO_(2)四种硅酸盐复杂分子... 基于离子和分子共存理论,通过理论计算与试验研究了1673 K时转炉渣中磷的富集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转炉渣中形成的复杂分子主要为2FeO·SiO_(2)、CaO·SiO_(2)、2CaO·SiO_(2)(C2S)以及3CaO·SiO_(2)四种硅酸盐复杂分子和3FeO·P_(2)O_(5)、4FeO·P_(2)O_(5)、2CaO·P_(2)O_(5)、3CaO·P_(2)O_(5)(C3P)以及4CaO·P_(2)O_(5)五种磷酸盐分子,其中C2S的质量作用浓度显著高于另外三种硅酸盐,C3P的质量作用浓度的数量级显著高于另外四种磷酸盐,其分别在碱度为1.8和1.7时达到峰值;磷主要富集于C_(2)S-C_(3)P固溶体中,随着碱度的增加,磷富集可能性(NC_(2)S-C_(3)P)先逐渐增大,在碱度为1.75时达到峰值,随后逐渐降低;磷富集程度(RC_(2)S-C_(3)P)与分配比(LPs/l)与碱度的变化趋势一致,RC_(2)S-C_(3)P和LPs/l分别在碱度为2.2和1.9时达到峰值,分别为87.1%和11.4;工业试验显示炉渣的脱磷能力在碱度约为1.8时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集 c_(2)s-c_(3)P 转炉
下载PDF
硅酸二钙碳化结合珍珠光泽釉的研究
19
作者 黄康 付琼 +2 位作者 杨宇航 张运华 陈艳林 《新型建筑材料》 2023年第6期103-108,共6页
利用硅酸二钙(C_(2)S)常压碳化生成CaCO_(3)作为粘结剂将珠光颜料固定于陶瓷坯体上,制备出具有珍珠光泽的免烧釉,无需经过高温烧结。考察了吸水率、碳化时间、水胶比及β/γ-C_(2)S质量比对CaCO_(3)含量的影响;最后通过XRD、TG、FTIR和... 利用硅酸二钙(C_(2)S)常压碳化生成CaCO_(3)作为粘结剂将珠光颜料固定于陶瓷坯体上,制备出具有珍珠光泽的免烧釉,无需经过高温烧结。考察了吸水率、碳化时间、水胶比及β/γ-C_(2)S质量比对CaCO_(3)含量的影响;最后通过XRD、TG、FTIR和SEM等手段分析了釉中C_(2)S和CaCO_(3)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并通过三维景深光学显微镜评价了釉层表面珠光效果。结果显示:当B^(3+)掺量为1.0%时,对β-C_(2)S晶型稳定效果最好;当m(γ-C2S)∶m(β-C_(2)S)=80∶20、吸水率为15.34%、碳化时间2 h、水胶比为8时,可得到最高含量的CaCO_(3);当珠光颜料掺量为20%时,可获得最佳的珠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光颜料 β-c_(2)s γ-c_(2)s 免烧珍珠光泽釉 碳化养护
下载PDF
多组分纳米纤维体系中载流子动力学的有效级联调制及其高效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吕娜 荆雪东 +3 位作者 许瑶 鲁巍 刘奎朝 张振翼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5-95,共11页
利用半导体作为催化剂,将水光催化还原为H_(2),为缓解全球能源危机以及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一种经济环保的途径。优化调控载流子动力学行为对提高半导体光催化分解水还原为绿色燃料-H_(2)的活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基于半导体异质... 利用半导体作为催化剂,将水光催化还原为H_(2),为缓解全球能源危机以及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一种经济环保的途径。优化调控载流子动力学行为对提高半导体光催化分解水还原为绿色燃料-H_(2)的活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基于半导体异质结效应或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的敏化过程来设计和调控半导体基异质结构体系已成为调控载流子动力学行为的一种经典策略。然而,通过精细设计异质结构,合理耦合上述敏化过程,实现载流子动力学的级联调制,从而获得高效的光催化产H_(2)活性仍然任重道远。在本文中,我们通过原位氧化(g-C_(3)N_(4)的剥离和Ag_(2)S)和还原(Ag)反应,将等离激元Ag纳米颗粒(NPs)和两种不同的半导体Ag_(2)SNPs和g-C_(3)N_(4)纳米片(NSs)组装在电纺TiO_(2)纳米纤维(NFs)中,形成了一种新型四元异质组分纳米纤维(HNFs)体系。结合时间分辨光致发光光谱,3D时域有限差分模拟以及对照实验,我们证明了等离激元AgNPs和g-C_(3)N_(4)NSs由于吸收光谱重叠可以诱导从AgNPs到与其相邻的g-C_(3)N_(4)NSs上的等离激元共振能量转移,从而促进上述四元HNFs体系中g-C_(3)N_(4)上光生载流子的产生。同时,由Ag NPs产生的等离激元热电子能够进一步转移到与其相接触的TiO_(2)、g-C_(3)N_(4)、以及Ag_(2)S组分上,促进体系中光生载流子的产生和分离。而且,g-C_(3)N_(4)/TiO_(2)异质界面处的能带结构属于“II型”异质结,而TiO_(2)/Ag_(2)S异质界面处的能带结构属于“I型”异质结。这样可以在gC_(3)N_(4)/TiO_(2)/Ag_(2)S异质界面构建连续的“能带阶梯”,使光生电子从g-C_(3)N_(4)跨越TiO_(2)转移到Ag_(2)S上,从而促进光生电荷-载流子的分离和迁移。因此,将等离激元共振能量转移,热电子转移过程和连续的“能带阶梯”诱导的载流子分离过程合理地整合在所制备的四元Ag/Ag_(2)S/g-C_(3)N_(4)/TiO_(2)HNFs中,从而实现了光生载流子产生、分离和迁移的有效级联调制。因此,在模拟太阳光的照射下,最优的Ag/Ag_(2)S/g-C_(3)N_(4)/TiO_(2)HNFs光催化产H_(2)速率与等比例随机机械混合的TiO_(2)NFs、gC_(3)N_(4)NSs、AgNPs和Ag_(2)SNPs光催化产H_(2)速率相比高~9倍。这种新颖的载流子动力学级联调制为开发高光活性半导体基异质结构体系,实现太阳能-燃料转换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联调制 载流子动力学 Ag/Ag_(2)s/g-c_(3)N_(4)/TiO_(2)异质结复合纳米纤维 宽光谱响应 光催化产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