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3年南疆西部一次罕见暴雨的成因 被引量:28
1
作者 王江 李如琦 +3 位作者 黄艳 赵克明 李建刚 周雅蔓 《干旱气象》 2015年第6期910-917,共8页
利用新疆自动站逐小时雨量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从锋生作用和湿位涡特征出发,对2013年5月26~29日发生在南疆西部罕见暴雨的成因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暴雨过程是中亚低涡影响造成的,高空西南急... 利用新疆自动站逐小时雨量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从锋生作用和湿位涡特征出发,对2013年5月26~29日发生在南疆西部罕见暴雨的成因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暴雨过程是中亚低涡影响造成的,高空西南急流、低层偏东急流的耦合有利于次级环流的形成,对上升运动发展和水汽辐合抬升有重要作用;(2)降水出现在能量锋区上,暴雨中心位于等θse线密集且陡立的区域;(3)锋生函数与降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锋生的强度和伸展高度与降水的强度及持续时间有非常明显的相关性;(4)暴雨发生在700 h Pa湿位涡零线附近等值线密集区,湿位涡"上+下-"配置以及高湿位涡的下滑有利于对流发展和降水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低涡 锋生函数 湿位涡 暴雨 南疆西部
下载PDF
新疆南疆极端干旱区典型暴雨的水汽特征及触发机制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莫绍青 李耀辉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2-97,共16页
为加强对南疆暴雨过程的水汽特征和触发机理的认识,利用FNL和ERA5再分析资料、地面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 FY-2G静止卫星的黑体亮温(TBB)资料,对2019年6月24-28日南疆极端干旱区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南疆地区持续性强降水... 为加强对南疆暴雨过程的水汽特征和触发机理的认识,利用FNL和ERA5再分析资料、地面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 FY-2G静止卫星的黑体亮温(TBB)资料,对2019年6月24-28日南疆极端干旱区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南疆地区持续性强降水天气发生在"两槽两脊"的纬向环流形势下,巴湖低涡、伊朗高压脊和辐合线是导致此次强降水过程的主要天气系统。暴雨的水汽主要来自于大西洋、黑海、里/咸海、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沿着西北路径、偏西路径和西南路径到达南疆盆地。低空急流引导着偏西北和偏西路径的水汽输送到南疆盆地,西南路径的水汽则在南疆西部500 hPa气旋性风场、 200 hPa高空西南急流的引导下翻越青藏高原输送到南疆地区。水汽收支计算表明:水汽的输入主要集中在南边界对流层高层和北边界对流层低层和高层;水汽的输出集中在东边界对流层低层和高层。南疆盆地南侧高大陡峭地形(昆仑山脉)的阻挡,使得从北部侵入的主导气流在山前辐合生成的中尺度辐合线,是此次强降水的主要触发系统。辐合线以北的偏西北气流带来的水汽在山前堆积,在地形抬升作用下不断辐合并抬升,不稳定能量释放,对流系统在山前不断生成发展,造成和田等地区持续的强降水天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干旱区 暴雨 中亚低涡系统 水汽特征 地形辐合
下载PDF
2014年初夏喀什地区一次罕见的暴雨到大暴雨过程的综合分析
3
作者 希热娜依•铁里瓦尔地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20年第4期328-334,共7页
应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区域自动逐渐时观测资料、NCEP 1˚ &#215;1˚再分析场资料、FY-2号气象卫星资料及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对2014年6月18~23日喀什地区罕见连续性暴雨天气过程环流背景、高低空风场、物理量场及卫星雷达资料进行... 应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区域自动逐渐时观测资料、NCEP 1˚ &#215;1˚再分析场资料、FY-2号气象卫星资料及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对2014年6月18~23日喀什地区罕见连续性暴雨天气过程环流背景、高低空风场、物理量场及卫星雷达资料进行天气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分为两个时段,两个时段暴雨影响系统不同,第一时段为典型“东西夹攻”造成的复合型降水,第二时段为巴湖低涡引导冷空气南下与东移北收的中亚低槽合并造成对流性降水。中亚低涡、巴湖低涡和中低层切变是这次暴雨天气过程主要影响系统;中层西南气流、低层东风气流为暴雨产生提供充沛水汽;低层辐合、高层辐散配置,使垂直上升运动得到发展和加强,低层水汽迅速向上输送,同时引起热量、动量垂直输送,为暴雨形成提供有利动力和热力条件。地形在本次强降水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地形抬升和收缩作用使得辐合上升运动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中低层切边 中亚低涡 巴湖低涡 物理机制 中尺度对流复合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