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伯利亚高压对两湖盆地冬季PM_(2.5)异常变化的驱动作用
1
作者 姚婧妍 白永清 +5 位作者 赵天良 熊洁 周悦 朱燕 孙晓芸 张玲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312-3321,共10页
利用华中地区两湖(湖南-湖北)盆地2015~2022年1月PM_(2.5)浓度观测数据,结合2000~2021年中国1km分辨率近地表PM_(2.5)浓度再分析数据集(CHAP)、ERA5气象再分析资料,借助统计相关性分析、大气环流异常诊断和数值模拟等方法,探究了东亚冬... 利用华中地区两湖(湖南-湖北)盆地2015~2022年1月PM_(2.5)浓度观测数据,结合2000~2021年中国1km分辨率近地表PM_(2.5)浓度再分析数据集(CHAP)、ERA5气象再分析资料,借助统计相关性分析、大气环流异常诊断和数值模拟等方法,探究了东亚冬季风(EAWM)系统中西伯利亚高压强度(SHI)与两湖盆地冬季PM_(2.5)异常变化的关联与物理机制.结果表明,在剔除人为排放长期变化对PM_(2.5)影响的基础上,两湖盆地2015~2022年1月观测PM_(2.5)年际变化与同期SHI相关性达到-0.82(P<0.05,n=7,剔除疫情年影响),并且2000~2019年1月PM_(2.5)再分析与SHI年际变化也呈显著负相关-0.77(P<0.05,n=20),揭示了以SHI表征的东亚冬季风强度变化主导了两湖盆地冬季PM_(2.5)年际变化的气候特征.EAWM背景下西伯利亚高压是调制两湖盆地冬季大气扩散能力和PM_(2.5)年际异常的一个关键影响系统.SHI强(弱)年,对流层中高层大气纬向型环流偏弱(强),高空西风分量减弱(增强),东亚大槽加深(减弱),中低层为异常偏北(南)风,有利(不利)冷空气入侵南下,增强(减弱)两湖盆地通风系数,从而调制了区域PM_(2.5)异常变化.通过FLEXPART-WRF模拟也验证了西伯利亚高压通过调控两湖盆地大气扩散能力和本地源贡献,进而影响局地PM_(2.5)浓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湖盆地 PM_(2.5)年际异常 东亚冬季风(EAWM) 西伯利亚高压 chap数据集 FLEXPART-WRF
下载PDF
“十三五”时期黄河流域PM_(2.5)时空分布规律及多尺度社会经济影响机制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耿佳辰 沈石 程昌秀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63-1175,共13页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新时代的重大战略任务。探究黄河流域PM_(2.5)浓度的时空变化趋势,并分析其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对该地区的大气污染防治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时间序列趋势估计、空间自相关分析、地...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新时代的重大战略任务。探究黄河流域PM_(2.5)浓度的时空变化趋势,并分析其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对该地区的大气污染防治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时间序列趋势估计、空间自相关分析、地理探测器和地理加权回归方法,揭示了“十三五”时期年黄河流域不同尺度(全流域以及61个地级市)PM_(2.5)浓度值和变化趋势的时空分异特征,定量探究了社会经济因素对PM;浓度的影响机制及其时空过程。结果表明:(1)在“十三五”时期,黄河流域的PM_(2.5)污染情况整体好转,其浓度呈波动下降的趋势,平均每年下降约4.2μg/m^(3),彰显了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的重要成效;(2)山东、河南、山西和陕西的PM_(2.5)浓度值较高,但山东、河南改善速度较快,山西和陕西改善速度较慢;(3)以目前的改善速率推算,在黄河流域61个地级市中,54个市将能够完成“十四五”规划中PM_(2.5)浓度下降10%的目标,而咸阳、西安、榆林、太原、临汾、运城、晋城7市将难以完成;(4)人口密度、工业企业数、土地利用强度是导致黄河流域PM;浓度升高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其解释力均达到50%以上;(5)从2015—2019年,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和人口密度的主要影响区域均转移至黄河流域中部地区,建议山西、陕西、内蒙古应作为下一阶段治理工作关注的重点区域;(6)促进与环境承载力相协调的城乡发展、控制工业规模并提高其环保水平,是进一步治理黄河流域大气污染的重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污染防治 时间序列估计 空间自相关 地理探测器 地理加权回归 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规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