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先秦时期儒道美育思想的特质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彭修银 张宏亮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5-130,共6页
先秦的儒家美育思想和道家美育思想都各具特点。在美育手段上,儒家重诗、礼、乐,道家重"自然"和技术美育;在美育原则上,儒家强调"里仁为美",道家要求"道法自然";在美育目的上,儒家讲究成人入世,道家要培... 先秦的儒家美育思想和道家美育思想都各具特点。在美育手段上,儒家重诗、礼、乐,道家重"自然"和技术美育;在美育原则上,儒家强调"里仁为美",道家要求"道法自然";在美育目的上,儒家讲究成人入世,道家要培养人的自由心性;在美育方法上,儒家通过"实践教化"来实现美育,而道家侧重"不言之教"。儒家美育所崇扬的人格理想、人格境界及人的道德主体性,对于提高人类的精神价值具有积极的意义;而道家美育反对人为物役,主张天人合一、卫护精神自由等,对于当代人的物欲沉沦、精神家园失落和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等现代社会弊病具有直接的救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美育 儒家美育思想 道家美育思想
下载PDF
先秦诸子音乐美学思想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吕其玮 荣飞 《管子学刊》 CSSCI 2005年第2期80-84,共5页
春秋末年至战国末年,由于社会制度大变动,政治经济大发展,士大夫阶层空前壮大。他们纷纷著书立说,互相辩难,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一时期音乐美学思想也极为活跃。儒、道、墨、法、阴阳、杂各家先后提出了自己的音乐美学思想,各家内部... 春秋末年至战国末年,由于社会制度大变动,政治经济大发展,士大夫阶层空前壮大。他们纷纷著书立说,互相辩难,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一时期音乐美学思想也极为活跃。儒、道、墨、法、阴阳、杂各家先后提出了自己的音乐美学思想,各家内部既有继承,又有改造、发展,各家之间既有相互辩难,又有所交融。将诸子音乐美学思想加以比较,找出他们之间的异同,可以清晰地看出先秦诸子音乐美学思想的脉络,又可以更好地理解、继承先秦时期的思想家们留给我们的精神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家 音乐美学思想 比较
下载PDF
儒释道思想与中国山水画之“水”的意境 被引量:4
3
作者 胡悦晗 王公瑾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39-142,共4页
本文通过考察儒释道思想与中国山水画中"水"的意境的关联认为:儒家思想表现在对山水画整体的和谐统一观上;道家思想表现在通过"水"追求愉悦流畅的心情表达、水墨为上的观念形成、以及无墨处皆成妙境的意蕴;禅学思... 本文通过考察儒释道思想与中国山水画中"水"的意境的关联认为:儒家思想表现在对山水画整体的和谐统一观上;道家思想表现在通过"水"追求愉悦流畅的心情表达、水墨为上的观念形成、以及无墨处皆成妙境的意蕴;禅学思想表现在山水画中"水"的地位提升、"水"的审美趣味、"水"的表现风格与种类发展。儒释道思想为山水画之"水"的意境提供了价值依托,山水画之"水"的意境也是儒释道思想的一个展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释道思想 山水画 意境 审美
下载PDF
论庄子审美化的生态观 被引量:3
4
作者 时晓丽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4期121-124,共4页
庄子认为大自然有其独立的内在价值和客观规律,天地体现的是一种"大美"。天地万物本是一个有机整体,人是万物之一,人在对自然美的观照中,"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实现物性和人性的双重自由,爱护自然不仅是爱护自... 庄子认为大自然有其独立的内在价值和客观规律,天地体现的是一种"大美"。天地万物本是一个有机整体,人是万物之一,人在对自然美的观照中,"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实现物性和人性的双重自由,爱护自然不仅是爱护自己的生存之地,更在于爱护人类的精神家园。庄子主张人诗意地生存在大自然中,其思想具有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双重含义,是深刻的生态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审美 生态 道家 儒家
下载PDF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之我见 被引量:13
5
作者 彭吉象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22,共9页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由孔孟儒家美学、老庄道家美学和六祖慧能禅宗美学共同构成。从某种意义上讲,唐代三位杰出诗人杜甫、李白和王维就分别代表了这三家美学,并且在各自的人生态度和诗歌风格中鲜明地体现出来。
关键词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儒道禅美学
下载PDF
选择的西化:两种审美态度及其现代命运 被引量:1
6
作者 代迅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6-144,共9页
中国美学的现代化是选择的西化,即根据中国美学的本土运作机制而作出的主动和积极的选择,换一个角度讲,这种选择的西化就是西方美学的中国化,中国美学的现代化是中国美学选择的西化和西方美学中国化的双向逆行运动,这是中西美学融合的... 中国美学的现代化是选择的西化,即根据中国美学的本土运作机制而作出的主动和积极的选择,换一个角度讲,这种选择的西化就是西方美学的中国化,中国美学的现代化是中国美学选择的西化和西方美学中国化的双向逆行运动,这是中西美学融合的基本途径。和世界上其他文明相比较,中国社会宗教色彩淡漠,以诗歌为代表的文艺的地位显赫,儒家的"诗教"和"乐教"观念及其艺术的实践,构成了中国传统和主流的审美态度,儒学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因此成为主流。道家的"虚无"、"静寂"等超越尘俗的非功利审美态度因与儒家抵触而偏安于山水画一隅,奠定了中国美学接受以康德为代表非功利主义美学的基础,康德美学在中国与在西方的地位并不相称。当代中国退居边缘的山水画最终被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挤压和收编,无论是在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领域,非功利主义的审美态度遭遇了同样的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美学 道家美学 审美态度
下载PDF
中国传统乐教与百年中国美育 被引量:3
7
作者 伏爱华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35-44,共10页
在孔子那里,乐已不限于教化的作用,而是关乎人生境界的形成。自孔子起,真正美学意义上的乐教传统开始形成,并在后世得以继承和发展。老、庄虽没有形成所谓的乐教思想,但老子的"大音希声"和庄子的"天籁"思想在今天... 在孔子那里,乐已不限于教化的作用,而是关乎人生境界的形成。自孔子起,真正美学意义上的乐教传统开始形成,并在后世得以继承和发展。老、庄虽没有形成所谓的乐教思想,但老子的"大音希声"和庄子的"天籁"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生命力。在中国美育的发展进程中,诸多美学家都将音乐教育作为他们美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音乐的修身养性功能,并达成完整人格,进而实现人生的最高境界。这无疑是受到了中国传统乐教的影响。中国传统乐教虽已衰微,却在百年中国美育乃至现代中国美育的进程中得到了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乐教 道家论乐 百年中国美育
下载PDF
儒道视域中的中国古典美学审丑意识考论 被引量:2
8
作者 董龙昌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1年第5期81-84,共4页
丑在中国古典美学中不是作为一种范畴而是作为一种思想意识而存在的,就其原初涵义而言,它与古代中国人的死亡意识息息相关。不同的生死观导致不同的美丑观。儒家重生、重德的思想使其审丑意识呈现为或忌讳审丑或将审丑转化为道德人格美... 丑在中国古典美学中不是作为一种范畴而是作为一种思想意识而存在的,就其原初涵义而言,它与古代中国人的死亡意识息息相关。不同的生死观导致不同的美丑观。儒家重生、重德的思想使其审丑意识呈现为或忌讳审丑或将审丑转化为道德人格美两种风貌,它主要指向伦理的维度;道家齐生死、一天人的思想使其审丑意识呈现为美丑互化和重视人的自然生命、自由精神两种特色,它主要指向美学的维度,是生命本真状态的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道家 生死观 美学 审丑意识
下载PDF
自由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精神 被引量:1
9
作者 寇鹏程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7-96,共10页
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精神是自由解放的超越精神。中国文化的主脉儒家文化是追求人格完满而来的心灵自由的文化,其"仁"的核心是一种超越个人私利的精神。道家文化是追求精神自由逍遥的文化,通过忘却来超越,达到自然与逍遥的境... 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精神是自由解放的超越精神。中国文化的主脉儒家文化是追求人格完满而来的心灵自由的文化,其"仁"的核心是一种超越个人私利的精神。道家文化是追求精神自由逍遥的文化,通过忘却来超越,达到自然与逍遥的境界。而禅宗文化是佛教的老庄化,追求自然适性的空灵自由。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自由精神使得中国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充满了美学精神的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美学精神 自由 儒家 道家 禅宗
下载PDF
中国艺术与中国美学的智慧 被引量:1
10
作者 彭吉象 《设计艺术研究》 2017年第2期1-5,18,共6页
中国艺术具有迥异于西方艺术的特殊形态,蕴含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当代语境下,中国艺术要走向世界,一方面要运用现代的艺术语言;另一方面,要坚持自己独特的艺术精神。与西方艺术和西方美学强调美与真的统一不同,中国艺术与中国美学... 中国艺术具有迥异于西方艺术的特殊形态,蕴含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当代语境下,中国艺术要走向世界,一方面要运用现代的艺术语言;另一方面,要坚持自己独特的艺术精神。与西方艺术和西方美学强调美与真的统一不同,中国艺术与中国美学更强调美与善的统一,这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心理。儒家、道家、禅宗作为中国艺术与中国美学的思想基础,分别道说了人与社会之和、人与自然之和、人与人心之和,构成了中国艺术与中国美学独特的智慧箴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 中国美学 儒家 道家 禅宗
下载PDF
中华传统“茶文化”情结的生命意趣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鹏飞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73-76,共4页
中华茶文化可谓是一种关乎茶事认知集合形态的人类现象,并是人群、茶事、文化的整合融通。儒茶:和衷共济,宁静致远;道茶:法天顺地,自然超脱;佛茶:任性随缘,清虚淡远。中国茶文化凝聚了儒、道、佛文化的哲思精髓,并体认着华夏文化哲学的... 中华茶文化可谓是一种关乎茶事认知集合形态的人类现象,并是人群、茶事、文化的整合融通。儒茶:和衷共济,宁静致远;道茶:法天顺地,自然超脱;佛茶:任性随缘,清虚淡远。中国茶文化凝聚了儒、道、佛文化的哲思精髓,并体认着华夏文化哲学的崇主体、尚道德、重体验和求感通的审美旨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儒茶 道茶 佛茶 生命意趣
下载PDF
从“先王之乐”到“寂寞无听”——浅谈阮籍音乐美学思想的转变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晴岚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20-22,共3页
魏晋之际混乱血腥的政治环境造成"名士少有全者"。阮籍的音乐美学思想随着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变化而变化。以"高平陵事件"为代表的政治事件粉碎了阮籍来自于"儒家"根深蒂固的入世理想,并极大地影响到... 魏晋之际混乱血腥的政治环境造成"名士少有全者"。阮籍的音乐美学思想随着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变化而变化。以"高平陵事件"为代表的政治事件粉碎了阮籍来自于"儒家"根深蒂固的入世理想,并极大地影响到他音乐美学思想的价值取向:由"儒家"转变为"道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籍 音乐美学思想 转变 儒家 道家
下载PDF
“道”的美学意蕴论析
13
作者 倪武业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66-70,160,共6页
分析儒、道两家对"道"的理解和追求不仅是在分析其哲学、政治思想,更是在分析其美学思想,因为对于一种成熟、有影响的文化思想来说,其蕴涵的道论、人论、美论、文艺论等等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更何况我国古代的"道"... 分析儒、道两家对"道"的理解和追求不仅是在分析其哲学、政治思想,更是在分析其美学思想,因为对于一种成熟、有影响的文化思想来说,其蕴涵的道论、人论、美论、文艺论等等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更何况我国古代的"道"论本来就具有深刻的美学意韵。基于以上考虑,笔者认为,"道"是我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甚至可以把它上升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范畴之列。而厘清儒道两家"道"范畴涵指的殊异与审美特征,对于深入领会、确切把握中国美学之精髓及其它相关范畴,将不无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道家 美学范畴
下载PDF
儒道禅思想在审美人格中的融通
14
作者 李灿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5-7,共3页
中国传统的儒道禅思想对理想人格的表述虽存在较大差异,但从审美角度而言却达到了内在的融合与统一,在当今新的历史语境下对这种融通所作的科学阐析将有利于我们对这三种思想求同存异,扬长避短,从而引导中国传统的审美人格在新时代的重... 中国传统的儒道禅思想对理想人格的表述虽存在较大差异,但从审美角度而言却达到了内在的融合与统一,在当今新的历史语境下对这种融通所作的科学阐析将有利于我们对这三种思想求同存异,扬长避短,从而引导中国传统的审美人格在新时代的重建与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人格 融通
下载PDF
斯奈德的诗学话语与世界多元美学观念
15
作者 徐文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20-24,共5页
素有美国禅宗诗人之称的斯奈德自称主张“儒释道”合一,而斯奈德诗歌对儒释道诗学观念的接受是在美国梭罗等人的生态美学传统上的发展,形成一种互相联系又有各自话语价值的多元美学。本文集中评析了儒家诗学的天人合一与入世观念、道... 素有美国禅宗诗人之称的斯奈德自称主张“儒释道”合一,而斯奈德诗歌对儒释道诗学观念的接受是在美国梭罗等人的生态美学传统上的发展,形成一种互相联系又有各自话语价值的多元美学。本文集中评析了儒家诗学的天人合一与入世观念、道家的隐逸山水情怀与禅宗的人伦关系,提出其诗歌美学主体仍然是结合了禅宗与道家的美学话语,这是斯奈德将历史现实与未来相融合的一种美国诗歌新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奈德 美国禅宗诗 儒释道美学 生态诗学
下载PDF
中国传统民居中的美学思想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海萍 谷言 《山西建筑》 2010年第32期5-6,共2页
分别从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儒、道、禅宗美学"出发,研究分析了中国传统民居所体现出的美学价值,指出中国传统民居充分展示了中庸的美、自然的美、意境的美,内容丰富,风格独特。
关键词 传统民居 儒学 道家 禅宗 美学
下载PDF
儒道思想及其审美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契合 被引量:2
17
作者 任建灵 华海镜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85-88,共4页
儒道思想及其审美情趣二者相互融合、相互补充,对中国园林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着重论述了儒家、道家主要思想及其审美情趣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契合,体现在中国园林之仁、礼、出世、君子比德、道法自然等,并从二者对中国古典园林的... 儒道思想及其审美情趣二者相互融合、相互补充,对中国园林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着重论述了儒家、道家主要思想及其审美情趣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契合,体现在中国园林之仁、礼、出世、君子比德、道法自然等,并从二者对中国古典园林的选址、结构、布局及具体手法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具体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道家 审美 归隐 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
下载PDF
儒道禅文化的自我觉解与心理和谐修养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鑫 杜德章 《社会心理科学》 2008年第1期37-42,87,共7页
心理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本要素之一,而不同层次的自我意识间的和谐又是心理和谐的核心。通过对当代中国人心理现状的分析,发现在自我意识的层次中缺乏高层精神性自我对各层自我的整合,是影响个体心理和谐因素中最根本的。儒道禅文化对... 心理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本要素之一,而不同层次的自我意识间的和谐又是心理和谐的核心。通过对当代中国人心理现状的分析,发现在自我意识的层次中缺乏高层精神性自我对各层自我的整合,是影响个体心理和谐因素中最根本的。儒道禅文化对宇宙自我的觉解及其对各层自我的关照,对增进当代中国人心理和谐具有极大理论意义和可操作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道 禅文化 自我觉解 心理和谐
下载PDF
浅析苏轼自然审美观形成的语境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卉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10-12,共3页
宋代文豪苏轼的诗词散文豪迈旷达,内容丰富,风格独特。政治上的不顺激发起苏轼对自然美的追求,他游山历水,创作了大量讴歌自然的诗文,其自然审美观也日趋饱满丰富。苏轼的自然审美观来自于"入世"的佛家、"忘世"的... 宋代文豪苏轼的诗词散文豪迈旷达,内容丰富,风格独特。政治上的不顺激发起苏轼对自然美的追求,他游山历水,创作了大量讴歌自然的诗文,其自然审美观也日趋饱满丰富。苏轼的自然审美观来自于"入世"的佛家、"忘世"的道家、"出世"的佛家,三者融会贯通,催化了苏轼自然审美观的形成,并在其诗词文章中得以体现,传诸后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自然审美观 语境分析 儒家入世思想 道家自乐思想 佛家禅宗思想
下载PDF
探析东方美学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漆炫烨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7年第8期70-71,共2页
东方美学是隶属于美学范畴,具有东方特色的的思想与意向,它包含了儒家、道家和禅宗思想对于"美"的本质探索与讨论。要谈论东方美学,就必须要从中国的儒家、道家与禅宗思想来深入研究,通过这三种古老学派的核心思想来提炼东方... 东方美学是隶属于美学范畴,具有东方特色的的思想与意向,它包含了儒家、道家和禅宗思想对于"美"的本质探索与讨论。要谈论东方美学,就必须要从中国的儒家、道家与禅宗思想来深入研究,通过这三种古老学派的核心思想来提炼东方美学中"美"的本质与内涵。儒家学派认为,"美"即是"善";而道家学派认为,"美"即"自由";禅宗学则派认为,"美"即为"超脱",正是这三种独特而深刻的思想组成了东方美学的脉络。随着现代设计观念逐步发展成熟,东方美学不断的影响着现代设计的审美与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美学 儒学 道学 禅宗 哲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