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5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es of risk factors and prognosis for new-onset atrial fibrilla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after dual-chamber pacemaker implantation 被引量:5
1
作者 Xiao-Li CHEN Xue-Jun REN +3 位作者 Zhuo LIANG Zhi-Hong HAN Tao ZHANG Zhi LUO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628-633,共6页
Objective To retrospectively identify risk factors and the prognosis for new-onset atrial fibrillation (AF)after implantation of dual-chamber pacemakers in elderly patients.Methods Consecutive patients aged >65year... Objective To retrospectively identify risk factors and the prognosis for new-onset atrial fibrillation (AF)after implantation of dual-chamber pacemakers in elderly patients.Methods Consecutive patients aged >65years who underwent their first implantation of a dual-chamber permanent pacemaker in Beijing Anzhen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3to May 2016were enrolled.Their complete program- ming and follow-up data were recorded.Follow-up end points included new-onset AF and 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Restdts Altogether,322patients were enrolled,with new-onset AF observed in 79(24.5%)during their follow-up.Multivariable analysis identified four independent predictors of new-onset AF in elderly patients after pacemaker implantation:hypertension (HR =3.040, 95%CI:1.09-3.05,P =0.00),age (HR =1.966,95%CI:1.57-3.68,P =0.01);left atrial enlargement (HR =1.645,95%CI:1.05-1.25,P = 0.03);high ventricular pacing rate (HR =1.137,95%CI:1.01-1.06,P =0.01).Univariabl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CHA2DS2-VASc score was also a risk factor for AF (HR =1.368,95%CI:1.178-1.589,P =0.002),whereas multivariable regression analysis did not. Kaplan-Meier survival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risk for ischemic strok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new-onset AF group than in the non-AF group (P <0.05).Conclusion Hypertension,age,left atrial enlargement,and high ventricular pacing rate were independent predictors of new-onset AF in elderly patients after implantation of a permanent pacemaker.New-onset AF increased the risk for ischemic stro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RIAL FIBRILLATION dual-chamber PACEMAKER Elderly Ischernic stroke
下载PDF
DYNAMIC BEHAVIOR ANALYSIS FOR LANDING-GEAR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DUAL-CHAMBER SHOCK-STRUTS 被引量:10
2
作者 Nie Hong Qiao Xin +1 位作者 Gao Zejun Zhou Lanqin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1991年第2期235-244,共10页
In this paper three types of dual- chamber shock- struts are considered in dynamic analyses of landing-gear behavior during impact and taxi. Their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re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according to calc... In this paper three types of dual- chamber shock- struts are considered in dynamic analyses of landing-gear behavior during impact and taxi. Their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re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according to calculation results, and some conclusions are presented.It is very helpful for selecting a suitable type of dual-chamber shock-strut in landing-gear desi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 BEHAVIOR ANALYSIS FOR LANDING-GEAR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dual-chamber SHOCK-STRUTS
下载PDF
双进气道结构下带凹腔补燃室燃烧特性数值研究
3
作者 王彦红 姚弘悦 东明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7,共10页
针对导弹应用固体冲压发动机补燃室的掺混燃烧问题,通过一次燃气的气相燃烧模型和硼燃料的KING燃烧模型,探究了双侧90°和双侧180°进气条件下带凹腔补燃室(后倾角范围为90°~150°)的温度场和流场分布情况.阐述了凹腔... 针对导弹应用固体冲压发动机补燃室的掺混燃烧问题,通过一次燃气的气相燃烧模型和硼燃料的KING燃烧模型,探究了双侧90°和双侧180°进气条件下带凹腔补燃室(后倾角范围为90°~150°)的温度场和流场分布情况.阐述了凹腔旋流效应及其对燃烧过程和燃烧产物的影响,进行了燃烧性能量化分析.数值结果表明:双侧180°进气条件下凹腔增大了燃料和空气的掺混空间,凹腔截面出现4个大对冲旋涡,掺混更加均匀,有利于燃烧组织,有效燃烧空间更大,补燃室出口总燃烧效率达到85%.双侧90°进气条件下凹腔截面形成逆时针单向旋涡,燃烧集中在狭小空间,对燃烧过程不利,补燃室出口总燃烧效率仅为55%.凹腔后倾角由90°提高到120°时,燃料和空气的掺混空间增大,促进了燃烧过程.凹腔后倾角继续提高到150°,凹腔空间增大改善燃烧的作用微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进气道结构 凹腔 补燃室 硼颗粒 燃烧过程
下载PDF
舰载机前起落架缓冲性能参数敏感性研究
4
作者 张飞 白春玉 +2 位作者 陈熠 杨正权 王计真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5-511,共7页
为了同时满足缓冲和突伸性能,舰载机前起落架常采用双腔缓冲器设计。以某型机前起落架为研究对象,建立前起落架缓冲性能分析动力学模型,并将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验证对比,验证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对缓冲器高、低压腔初始... 为了同时满足缓冲和突伸性能,舰载机前起落架常采用双腔缓冲器设计。以某型机前起落架为研究对象,建立前起落架缓冲性能分析动力学模型,并将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验证对比,验证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对缓冲器高、低压腔初始压力以及体积占比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高、低压腔初始充填压力和体积占比对起落架缓冲性能的影响有别于它们对突伸性能的影响,所以对舰载机前起落架缓冲器的设计需不断优化,同时兼顾缓冲和突伸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载机起落架 缓冲性能 双腔缓冲器 落震试验 落震动力学
下载PDF
预燃室及喷射阀对双燃料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周洪杰 张明 +3 位作者 席鸿远 周松 任建军 莫杰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4-143,共10页
基于三维仿真软件Converge构建了船用低速双燃料发动机仿真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模拟了不同预燃室通道和天然气喷射阀结构下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并分析了不同参数优化燃烧和降低排放的潜力.结果表明:对预燃室通道的研究中,适度增加... 基于三维仿真软件Converge构建了船用低速双燃料发动机仿真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模拟了不同预燃室通道和天然气喷射阀结构下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并分析了不同参数优化燃烧和降低排放的潜力.结果表明:对预燃室通道的研究中,适度增加预燃室通道直径和长度均会促进引燃油着火,加快主燃室燃烧进程,但直径过大会增加NO_(x)排放,长度过长会抑制着火并增大点火能量损失;增加通道角度同样会加速燃烧,但当其与扫气角度一致时,角度越大,NO_(x)排放越高;对天然气喷射阀的研究中,降低阀门位置、增大喷射角度和减小阀门直径均会降低甲烷逃逸量;喷射角度对主燃室涡流比的影响较大,当喷射角度与扫气角度相反时,喷射角度越大,燃烧越快,NO_(x)排放越低;适度减小阀门直径可提高天然气射流速度,进而加速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燃料发动机 预燃室 天然气喷射阀 排放特性
下载PDF
DcMFC-AnMBR耦合系统处理含磺胺嘧啶养猪废水的性能研究
6
作者 司马聪 张新波 +4 位作者 程衍斌 王慧中 杜青 钟玲玲 Huu Hao NGO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8-75,共8页
构建了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厌氧膜生物反应器(DcMFC-AnMBR)耦合工艺系统,探究了耦合系统处理含磺胺嘧啶(SDZ)养猪废水的产电、污染物去除及产气性能,同时分析了SDZ影响下膜污染特征变化。结果表明:1.0 mg/L SDZ存在下DcMFC-AnMBR耦合系... 构建了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厌氧膜生物反应器(DcMFC-AnMBR)耦合工艺系统,探究了耦合系统处理含磺胺嘧啶(SDZ)养猪废水的产电、污染物去除及产气性能,同时分析了SDZ影响下膜污染特征变化。结果表明:1.0 mg/L SDZ存在下DcMFC-AnMBR耦合系统平均输出电压和库仑效率分别下降了6.11%和7%,耦合系统最大功率密度为35.34 mW/m^(2),COD去除率始终保持在98%,平均生物气产量为542.59 mL/d。同时,SDZ的存在使污泥混合液Zeta电位绝对值升高了25.83%,污泥平均粒径减小了14~16μm,可溶性微生物产物(SMP)和胞外聚合物(EPS)平均浓度分别上升了7.76%和35.43%。耦合工艺系统运行期间跨膜压差(TMP)始终在0附近,其污染缓解原因可能是电活性微生物对SMP和EPS进行了有效的氧化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 养猪废水 磺胺嘧啶 膜污染
下载PDF
一种应用于肺小结节术前定位的双腔同步注射器的设计
7
作者 宋伟伦 史爱华 +6 位作者 吕璐 张至轩 王天仁 余宸傲 李运浩 徐浩桢 张勇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12期37-40,共4页
目的设计一种可用于肺小结节术前定位的双腔同步注射器。方法双腔同步注射器由注射器内腔、注射器外腔以及双腔穿刺针组成,注射器内、外腔的推柄设计为环状卡槽状,双腔针体可分别连接注射器内、外腔,外针头前端设计有环状滤网。结果注... 目的设计一种可用于肺小结节术前定位的双腔同步注射器。方法双腔同步注射器由注射器内腔、注射器外腔以及双腔穿刺针组成,注射器内、外腔的推柄设计为环状卡槽状,双腔针体可分别连接注射器内、外腔,外针头前端设计有环状滤网。结果注射器内、外腔推柄的环状卡槽设计可同时推注两种液体,双腔针体可分别导流两种液体,外针头前端的环状滤网设计,增加了液体的接触面积,使得磁流体和葡萄糖酸钙离开针头后立即充分接触,迅速形成磁凝胶。结论成功设计出一种可同时推注两种液体的双腔同步注射器,适用于磁凝胶进行肺小结节的术前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小结节 术前定位 双腔同步注射器 磁示踪技术
下载PDF
双腔心脏起搏器术后心力衰竭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格日勒 郭欣君 +3 位作者 赵平 滕菲 刘鸿亚 许利冬 《中国医药》 2024年第4期490-494,共5页
目的 分析双腔心脏起搏器术后心力衰竭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10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首次安装永久性心房心室双感知双起搏双反应型(DDD)起搏器且心室起搏比例>40%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 目的 分析双腔心脏起搏器术后心力衰竭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10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首次安装永久性心房心室双感知双起搏双反应型(DDD)起搏器且心室起搏比例>40%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分别在术前和术后3、6个月检测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动态心电图、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并在随访结束后检测心功能参数。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术后发生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后6个月患者QRS时限、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NT-proBNP较高,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低,6MWT距离较短(均P<0.05)。术后6个月100例患者中41例发生心力衰竭。与无心力衰竭组比较,心力衰竭组QRS时限、左心房内径、LVESD、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NT-proBNP较高[(156±10)ms比(113±11)ms、(39.1±2.1)mm比(37.2±1.8)mm、(34±4)mm比(33±4)mm、(50±9)mm比(47±4)mm、(46±6)ml比(42±4)ml、(109±7)ml比(106±7)ml、(811±208)ng/L比(588±210)ng/L],LVEF较低[(48±4)%比(59±4)%],6MWT距离较短[(366±54)m比(538±58)m](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QRS时限、LVESV、LVEDV、LVEF、NT-proBNP、6MWT距离是患者术后发生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年龄以及NT-proBNP、6MWT距离等心功能参数均与DDD起搏器术后心力衰竭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心脏起搏器 心力衰竭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微生物燃料电池对膜生物反应器系统节能降耗的影响
9
作者 景瑞瑛 王思昊 +2 位作者 王健 万鹏 黄奕龙 《节能与环保》 2024年第11期46-54,共9页
在膜生物反应器(MBR)系统上负载双室型微生物燃料电池(MFC),比较其与传统MBR的COD去除效果以及其节能降耗效果。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传统MBR系统,MFC-MBR系统中COD去除率为91.5%,提高3.2%。MFC的最大功率密度值为41.7mW/m^(2),库伦效率达... 在膜生物反应器(MBR)系统上负载双室型微生物燃料电池(MFC),比较其与传统MBR的COD去除效果以及其节能降耗效果。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传统MBR系统,MFC-MBR系统中COD去除率为91.5%,提高3.2%。MFC的最大功率密度值为41.7mW/m^(2),库伦效率达到53.1%,且阳极交换电流密度为3.3×10^(-2)A/m^(2),因此该MFC具有较高的微生物产电活性和电子传递速率。MBR系统中污水泵、搅拌器、空气泵及膜清洗的耗电量分别为0.179kW·h/d、0.004kW·h/d、0.396kW·h/d及0.020kW·h/d,得到吨水能耗量为1.248kW·h/t;而MFC-MBR系统中空气泵及膜清洗的耗电量降低为0.277kW·h/d及0.009kW·h/d,得到吨水能耗量降低为0.978kW·h/t,实现节能21.6%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室型MFC MBR系统 产电性能 污水处理 节能降耗
下载PDF
基于改进POT模型的混凝土浇筑仓温度双控指标拟定
10
作者 周俊杰 樊仕文 +2 位作者 崔卫天 赵越 黄耀英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117,共8页
基于小概率法或最大熵法拟定浇筑仓温度双控指标时对样本数据的极端值保留程度欠缺,而现有文献关于温度双控指标拟定所选取的典型龄期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为避免混凝土浇筑仓温度超过容许最高温度,结合某混凝土坝在高温季节浇筑仓实测... 基于小概率法或最大熵法拟定浇筑仓温度双控指标时对样本数据的极端值保留程度欠缺,而现有文献关于温度双控指标拟定所选取的典型龄期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为避免混凝土浇筑仓温度超过容许最高温度,结合某混凝土坝在高温季节浇筑仓实测温度,采用POT模型拟定了混凝土浇筑仓在绝热温升半熟龄期下的温度双控指标。为了提高结果可靠性,选用基于3σ准则改进的阈值确定方法,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POT模型条件概率确定方法。工程实例分析表明:采用改进POT模型与典型小概率法拟定的温度双控指标较为接近,但由于POT模型重点考虑了极端条件下的浇筑仓温度,对极端事件概率下的估计更为准确,由此求出的温度双控指标更合理。此外,选取混凝土浇筑仓在绝热温升半熟龄期作为拟定温度双控指标的典型龄期更利于工程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双控指标 POT模型 浇筑仓 半熟龄期 小概率法
下载PDF
纯氢/混氢碳氢燃料喷嘴技术综述
11
作者 王雅芬 符鹏飞 +1 位作者 裴鑫岩 侯凌云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34,共12页
在民用飞机日益普及的时代,大气中飞机尾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发动机碳排放需要进一步降低,而氢能的使用为实现零碳排放提供了可能。介绍了氢气与不同碳氢燃料特性,阐述了氢作为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燃料的优势,以及纯氢/混... 在民用飞机日益普及的时代,大气中飞机尾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发动机碳排放需要进一步降低,而氢能的使用为实现零碳排放提供了可能。介绍了氢气与不同碳氢燃料特性,阐述了氢作为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燃料的优势,以及纯氢/混氢燃料在主燃烧室设计中带来的诸多挑战。基于氢气及航空煤油等碳氢燃料的基础特性,以纯氢气及以混氢燃料喷嘴技术为研究对象,总结和讨论了氢燃料在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中的应用及喷嘴设计技术。同时,考虑氢燃料的加入对燃烧稳定、排放和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阐述了氢燃料喷嘴发展的关键技术,包括氢燃烧组织及喷嘴设计、低NOX排放氢燃烧、氢燃烧防回火和氢燃烧不稳定抑制等技术,为氢燃料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喷嘴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嘴 纯氢燃料 混氢碳氢燃料 气液双燃料 氢能 燃烧室 航空发动机 燃气轮机
下载PDF
原代睾丸支持细胞分离纯化及双室培养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8
12
作者 周元陵 钟先玖 +2 位作者 吴鑫 钱海雷 金泰廙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8-211,共4页
[目的]通过建立双室培养模型,为探讨毒物或药物对睾丸支持细胞作用机制提供一个合适的体外研究方法。[方法]18d龄雄性SD大鼠,脱颈椎处死后,无菌条件下取睾丸组织,经胰蛋白酶和胶原酶二步消化后获得支持细胞,经接种、纯化和鉴定,获得纯度... [目的]通过建立双室培养模型,为探讨毒物或药物对睾丸支持细胞作用机制提供一个合适的体外研究方法。[方法]18d龄雄性SD大鼠,脱颈椎处死后,无菌条件下取睾丸组织,经胰蛋白酶和胶原酶二步消化后获得支持细胞,经接种、纯化和鉴定,获得纯度>95%支持细胞。培养液A为DMEM培养基和F12培养基按照1:1比例用去离水配制,每升培养基中含有20万单位青霉素和0.2g链霉素,用2%的碳酸氢钠调整pH值为7.2左右。培养液B为培养液A中加入维生素A、E(200ng/ml)和胰岛素(2μg/ml)。培养液C为B培养液中再加入卵泡刺激素(100ng/ml)和睾丸酮(10-8mol/L)。将制备好的支持(Sertoli)细胞混悬液按2.5×106个/ml浓度接种于24孔培养板内,培养条件为35℃(睾丸细胞的适宜温度),2%CO2恒温静止培养。测定3种不同培养液中培养的支持细胞形成的跨细胞上皮电阻值(transep-ithelialelectricalresistance,TER)。[结果]培养液加入维生素A、E和胰岛素后,支持细胞形成的TER有所升高,而培养液在加入睾丸酮和卵泡刺激素后,Sertoli细胞形成的TER则显著升高。培养第1天3种培养液中培养的Sertoli细胞形成的TER分别为33.85、31.38和34.26Ω/cm2,培养第13天分别为198.53、289.91和707.50Ω/cm2。[结论]Sertoli细胞双室培养模型可模拟体内状态的“血睾屏障”,为体外研究雄性生殖毒性机制提供一个合适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 支持细胞 原代培养 双室模型
下载PDF
小鼠容受性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的共培养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丽 周剑萍 +1 位作者 张炜 刘银坤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59-262,F002,共5页
建立一种较理想的体外子宫内膜立体共培养方法。方法:利用双室培养系统建立含有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共培养的系统,光镜、电镜观察上皮细胞形态学变化;细胞免疫组化鉴定细胞来源。结果:扫描电镜显示,培养的上皮细胞生长汇合,可见到微绒毛... 建立一种较理想的体外子宫内膜立体共培养方法。方法:利用双室培养系统建立含有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共培养的系统,光镜、电镜观察上皮细胞形态学变化;细胞免疫组化鉴定细胞来源。结果:扫描电镜显示,培养的上皮细胞生长汇合,可见到微绒毛细胞及局部有胞饮突的形成。透射电镜观察显示培养的上皮具有极性,表面有微绒毛,细胞间紧密连接及细胞间糖原沉积。结论:此方法可更好地模拟体内状态,是较理想的子宫内膜体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容受性 子宫内膜 上皮细胞 基质细胞 双室共培养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双腔体四振子压电泵设计及试验 被引量:8
14
作者 程光明 姜德龙 +1 位作者 孙晓锋 杨志刚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2010年第3期190-193,共4页
为提高压电泵的输出流量和输出压力,增强自吸性能,采用四片压电振子构建两个工作腔体的新型压电泵结构,即双腔四振子压电泵.在对该新型压电泵进行结构设计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给出了输出流量和输出压力的计算方法,并... 为提高压电泵的输出流量和输出压力,增强自吸性能,采用四片压电振子构建两个工作腔体的新型压电泵结构,即双腔四振子压电泵.在对该新型压电泵进行结构设计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给出了输出流量和输出压力的计算方法,并加工制造了四振子压电泵样机.对四振子压电泵在单腔体双振子、双腔双振子和双腔四振子工作方式下进行了试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腔体串联能够提高压电泵的输出流量和输出压力,双腔四振子压电泵在驱动电压为150 V AC,频率为120 Hz时,最大输出流量为1160 mL/min,而双腔双振子最大输出流量为650 mL/min(138 Hz),单腔双振子最大输出流量为250 mL/min(160 Hz);双腔四振子压电泵自吸高度可达到55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泵 压电驱动 双腔四振子 自吸 流量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对优化双腔起搏器房室间期的指导作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邓龙 李健 +5 位作者 陈福坤 李延广 林琨 单兆亮 王玉堂 时向民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222-225,245,共5页
目的比较超声心动图指导下优化房室间期与经验性优化房室间期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2014年5-12月在我院行双腔起搏器置入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术后1周先给予经验性程控房室间期,B组术后1周先应用超声心动图指导优... 目的比较超声心动图指导下优化房室间期与经验性优化房室间期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2014年5-12月在我院行双腔起搏器置入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术后1周先给予经验性程控房室间期,B组术后1周先应用超声心动图指导优化房室间期。术后3个月时评估纽约心功能分级(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functional class,NYHA),6 min步行距离实验(6-minute walk distance test,6MWT)。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主动脉瓣口速度时间积分(velocity time integral,VTI)等。检验脑钠肽前体(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Pro-BNP)水平等综合评价心功能,互换两组程控方法。术后6个月再次随访,观察心功能各项指标。进行自身前后配对比较两种程控方法对心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种程控方法对患者起搏比例无影响。A组6个月时LVEF、VTI、6MWT、Pro-BNP等心功能指标优于3个月时[LVEF(56.2±3.3)%vs(60.7±4.3)%,P=0.038;VTI(22.6±4.5)cm vs(25.1±4.6)cm,P=0.027;6MWT(327.4±128.6)m vs(396.5±115.1)m,P=0.015;Pro-BNP(298.6±198.6)pg/ml vs(118.3±156.4)pg/ml,P=0.028]。B组3个月时LVEF、VTI、6MWT、Pro-BNP等心功能指标优于6个月时[LVEF(59.2±5.6)vs(58.2±4.2),P=0.024;VTI(25.2±4.9)cm vs(23.1±3.9)cm,P=0.014;6MWT(379.8±108.7)m vs(364.8±113.7)m,P=0.039;Pro-BNP(187.5±157.6)pg/ml vs(243.4±186.9)pg/ml,P=0.014]。两组NYHA和LVEDD无明显改变。结论超声心动图指导下优化房室间期有助于维护心功能,超声心动图可作为双腔起搏器优化房室间期的有效指导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起搏器 房室间期 超声心动图 心功能
下载PDF
双腔起搏器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并心力衰竭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孟素荣 彭健 +2 位作者 宋跃明 祝善俊 林春梅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220-221,共2页
目的评估双腔起搏器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并心力衰竭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20例缓慢性心律失常心衰病人经锁骨下静脉植人DDD型起搏器,对比分析术前及术后1~2周X线胸片、放射性核素门控心室显影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结果所有患者... 目的评估双腔起搏器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并心力衰竭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20例缓慢性心律失常心衰病人经锁骨下静脉植人DDD型起搏器,对比分析术前及术后1~2周X线胸片、放射性核素门控心室显影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结果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明显改善,术后心胸比例、射血分数(EF)、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均明显好转[分别为0.70±0.13vs0.61±0.12、0.29±0.09vs0.38±0.10、2.30±0.81vs3.34±0.75(L/min)、1.31±0.71vs1.98±0.49(L/min·m2),P<0.05或P<0.01]。结论DDD起搏器治疗能显著改善缓慢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可作为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并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起搏器 心动过缓 心力衰竭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老年患者双腔起搏器置入术后发生心房颤动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17
作者 陈晓丽 任学军 +4 位作者 韩智红 王云龙 汪烨 梁卓 高茂龙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3期190-193,共4页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双腔(DDD型)起搏器置入术后发生心房颤动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在北京安贞医院首次置入DDD型永久起搏器,65岁及以上的老年患者261例,起搏器术后常规程控随访至2年,读取起搏器内存储信息,...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双腔(DDD型)起搏器置入术后发生心房颤动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在北京安贞医院首次置入DDD型永久起搏器,65岁及以上的老年患者261例,起搏器术后常规程控随访至2年,读取起搏器内存储信息,记录心房、心室起搏百分比,心房高频事件(AHRE)发生的时间及频率,分析发生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结果:共入组261例患者,平均年龄为(70.3±5.0)岁,男性149例,女性112例,起搏器程控随访(24.0±2.3)个月,共67例发生心房颤动(25.7%),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166,95%CI:1.09~1.25,P<0.05),高血压(OR:3.240,95%CI:1.57~6.68,P<0.05)、左心房内径(OR:1.145,95%CI:1.05~1.25,P<0.05)、心室起搏百分比(OR:1.037,95%CI:1.01~1.06,P<0.05)是心房颤动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高血压、左心房内径、心室起搏百分比与老年患者双腔起搏器置入术后心房颤动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双腔起搏器 心房颤动 危险因素
下载PDF
678例双腔起搏器安置术中导线入路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琪 姜萌 +4 位作者 金艳 周笙珩 章隆泉 毛家亮 何奔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07-309,共3页
目的讨论双腔起搏器安置术中导线入路的选择对手术过程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以来安置双腔起搏器患者,比较选择不同静脉入路所需曝光百分比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共入选678例。腋静脉入路需曝光者最多... 目的讨论双腔起搏器安置术中导线入路的选择对手术过程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以来安置双腔起搏器患者,比较选择不同静脉入路所需曝光百分比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共入选678例。腋静脉入路需曝光者最多,其次为双径路者,锁骨下静脉及颈外静脉入路最少。头静脉及锁骨下静脉入路成功率较高,均在80%以上。但不同入路并发症相似。结论除传统的头静脉外,包括腋静脉在内的不同导线入路均是可选择的途径,术前及术中明确靶血管解剖结构是合理选择手术方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导线静脉入路 双腔起搏器 腋静脉 头静脉
下载PDF
双气室油气悬挂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桑志国 董明明 +1 位作者 赵凯 顾亮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99-504,共6页
建立了具有优越的隔振特性的双气室油气悬挂的数学模型,基于谐波平衡法推导出了悬挂系统的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表达式.公式表明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是激振频率和响应振幅的函数.分析了悬挂系统的主副蓄能器刚度和节流阀阻尼系数等关键参... 建立了具有优越的隔振特性的双气室油气悬挂的数学模型,基于谐波平衡法推导出了悬挂系统的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表达式.公式表明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是激振频率和响应振幅的函数.分析了悬挂系统的主副蓄能器刚度和节流阀阻尼系数等关键参数对于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的影响,并通过双气室油气悬挂特性实验验证了数学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气室 谐波平衡法 等效刚度 等效阻尼
下载PDF
一种微型化制造的双腔结构芯片原子钟^(87)Rb蒸汽腔(英文)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绍良 徐静 +1 位作者 张志强 吴亚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63-1468,共6页
碱金属蒸汽腔是芯片原子钟(CSACs)中重要的核心部件之一,其微型化制造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同时也非常具有挑战性。采用MEMS技术批量化制作了具有双腔结构的芯片原子钟87Rb蒸汽腔阵列。在阳极键合过程中,通过原位化学反应产生纯净的87Rb... 碱金属蒸汽腔是芯片原子钟(CSACs)中重要的核心部件之一,其微型化制造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同时也非常具有挑战性。采用MEMS技术批量化制作了具有双腔结构的芯片原子钟87Rb蒸汽腔阵列。在阳极键合过程中,通过原位化学反应产生纯净的87Rb元素蒸汽,缓冲气体(N2)采用反充的方法充入到87Rb蒸汽腔内以保证缓冲气体的压强可以精确的控制。所设计的双腔结构可以防止原位化学反应中产生的杂质阻挡光路,从而能够提高探测到的光信号的强度。通过原子钟桌面系统测试,得到了87Rb元素D1线的光学吸收谱和用于芯片原子钟锁频的误差信号,在90℃时,87Rb元素D1线纠偏信号的线宽(波峰与波谷间距)可达到0.53 kHz。测试结果表明,双腔结构的87Rb蒸汽腔满足芯片原子钟或其他芯片级原子器件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7Rb蒸汽腔 芯片原子钟 相干布居数囚禁(CPT) 双腔结构 MEMS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