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遗传病并不一定会遗传:遗传病概念的中文翻译与建议
1
作者 田盼辉 许玥 +1 位作者 张永清 王天云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73-676,共4页
从1865年孟德尔发现遗传学的基本定律到如今基因组学在医学中的广泛应用,医学遗传学取得了诸多进展,遗传病的概念也有了新的扩展。1972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专家组开始使用“Genetic Disease”来定义遗传病,... 从1865年孟德尔发现遗传学的基本定律到如今基因组学在医学中的广泛应用,医学遗传学取得了诸多进展,遗传病的概念也有了新的扩展。1972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专家组开始使用“Genetic Disease”来定义遗传病,而国内早期的遗传学教材使用“劣性遗传”来指代遗传病,后引入“Genetic Disease”和“Inherited Disease”等术语作为遗传病的英文翻译。在早期,人们普遍认为遗传病的发生都是由祖辈遗传下来的。但近些年的研究发现,遗传病并不一定会遗传,部分疾病其实是由后代中新产生的突变所引起。这类遗传病的发生虽然和遗传因素有关,但并不是由祖辈遗传下来的,如果仍然使用“Inherited Disease”或“Hereditary Disease”来翻译是不够准确的。为进一步规范“遗传病”概念的翻译及使用,本文系统梳理了其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探讨了不同英文翻译间的区别,以期为科学、准确地表述遗传病提供指导和建议,促进医学遗传学领域的规范交流与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遗传学 遗传病 中文翻译 新发突变 遗传变异
下载PDF
Whole-genome sequencing identifies novel genes for autism in Chinese trios
2
作者 Suhua Chang Jia Jia Liu +10 位作者 Yilu Zhao Tao Pang Xiangyu Zheng Zhirui Song Anyi Zhang Xuping Gao Lingxue Luo Yanqing Guo Jing Liu Li Yang Lin Lu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11期2368-2381,共14页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is a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 with high genetic heritability but heterogeneity.Fully understanding its genetics requires whole-genome sequencing(WGS),but the ASD studies utilizing WGS d...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is a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 with high genetic heritability but heterogeneity.Fully understanding its genetics requires whole-genome sequencing(WGS),but the ASD studies utilizing WGS data in Chinese population are limited.In this study,we present a WGS study for 334 individuals,including 112 ASD patients and their non-ASD parents.We identified 146 de novo variants in coding regions in 85 cases and 60 inherited variants in coding regions.By integrating these variants with an association model,we identified 33 potential risk genes(P<0.001)enriched in neuron and regulation related biological process.Besides the well-known ASD genes(SCN2A,NF1,SHANK3,CHD8 etc.),several high confidence genes were highlighted by a series of functional analyses,including CTNND1,DGKZ,LRP1,DDN,ZNF483,NR4A2,SMAD6,INTS1,and MRPL12,with more supported evidence from GO enrichment,expression and network analysis.We also integrated RNA-seq data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the variants on the gene expression and found 12 genes in the individuals with the related variants had relatively biased expression.We further presented the clinical phenotypes of the proband carrying the risk genes in both our samples and Caucasian samples to show the effect of the risk genes on phenotype.Regarding variants in noncoding regions,a total of 74 de novo variants and 30 inherited variants were predicted as pathogenic with high confidence,which were mapped to specific genes or regulatory features.The number of de novo variants found in patient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parents’ages at the birth of the child,and gender with trend.We also identified small de novo structural variants in ASD trios.The results in this study provided important evidence for understanding the genetic mechanism of AS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ISM whole-genome sequencing de novo variants inherited variants SNV structural variants
原文传递
一例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的ATG7新发变异分析
3
作者 尚凌月 杨熙 +3 位作者 王颖忱 张锋 张晓金 吴燕华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37-443,450,共8页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是女性生育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POI的病因复杂多样,大部分患者的病因仍待研究,其中遗传因素占POI病因的20%~25%.本研究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WES)技术在一位汉族散发POI患者中发现ATG7基因的杂合c.1372G>A(p....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是女性生育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POI的病因复杂多样,大部分患者的病因仍待研究,其中遗传因素占POI病因的20%~25%.本研究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WES)技术在一位汉族散发POI患者中发现ATG7基因的杂合c.1372G>A(p.V458M)变异.ATG7(autophagy-related 7)是自噬相关基因,已有研究揭示该基因缺陷可导致小鼠出现POI表型.本研究发现的ATG7 c.1372G>A变异在千人基因组、ExAC和gnomAD 3个数据库的东亚人群中均无报道,SIFT、PolyPhen-2、MutationTaster和CADD 4种不同算法均预测其有害.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会发布的序列变异解读标准与指南,该变异属于致病变异.家系回访揭示该变异属于新发变异,健康父母均为野生型纯合子.生物信息学预测发现该变异对应的氨基酸位于蛋白质的α螺旋区域,且在多物种中高度保守,提示该变异很可能诱导蛋白质功能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自噬相关基因7 自噬 新发突变
下载PDF
3个中国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ADAR基因新变异的鉴定
4
作者 杨雪婷 郭可欣 +3 位作者 孙阳 王蓉蓉 马东来 张学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3年第2期259-264,共6页
目的对3个中国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DSH)家系进行临床特征分析及致病变异鉴定。方法收集3个中国DSH患者及其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并采集外周血,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WES)对3个DSH家系的先证者进行变异筛查,并使用Sanger测序技术进... 目的对3个中国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DSH)家系进行临床特征分析及致病变异鉴定。方法收集3个中国DSH患者及其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并采集外周血,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WES)对3个DSH家系的先证者进行变异筛查,并使用Sanger测序技术进行家系基因型-表型共分离验证,最后通过系列生物信息分析软件对新发现变异的致病性进行预测。结果3个中国DSH家系的先证者均表现为肢端色素沉着减少斑间杂色素沉着过度斑。WES结果发现3个先证者均携带ADAR基因(NM_001111.5)变异,先证者1携带ADAR基因c.3546T>G(p.Tyr1182*)无义变异,先证者2携带ADAR基因c.2770T>G(p.Tyr924Asp)错义变异,先证者3携带ADAR基因c.3116A>C(p.Lys1039Thr)错义变异。前两个变异均未在gnomAD和HGMD等公共数据库中收录,第三个变异在HGMD数据库中收录,人群频率为0。Sanger测序结果表明这3个家系中先证者的父母均未携带相应变异,提示这3个变异均为新发变异。这3个变异位点在不同物种中高度保守,且均位于双链RNA特异性腺苷脱氨酶蛋白的腺苷脱氨酶催化结构域。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学会(ACMG)指南,ADAR基因c.3546T>G无义变异被判定为致病(PVS1+PS2+PM2+PP3+PP4),c.2770T>G、c.3116A>C错义变异被判定为致病(PS2+PM1+PM2+PP3+PP4)以及(PS1+PS2+PM1+PM2+PP3+PP4)。结论ADAR基因的新发变异c.3546T>G、c.2770T>G和c.3116A>C可能分别是这3个中国DSH患者的发病原因,以上结果丰富了ADAR基因的突变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 全外显子组测序ADAR基因 新发变异
下载PDF
TNNI3基因突变致儿童扩张型心肌病1例并文献复习
5
作者 姚晓利 郭俊 +1 位作者 王芳洁 李巍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3年第3期60-63,67,共5页
目的报告1个罕见的扩张型心肌病(DCM)致病基因突变位点,探讨其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对1例TNNI3基因突变致DCM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集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基因组DNA,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对DCM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儿,... 目的报告1个罕见的扩张型心肌病(DCM)致病基因突变位点,探讨其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对1例TNNI3基因突变致DCM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集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基因组DNA,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对DCM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儿,女,1岁零6个月起病,急性期主要表现为纳差、精神萎靡伴少尿,活动量少.心脏彩超提示左心室、左心房明显扩大,左室射血分数33%,左室缩短率16%,临床诊断为DCM,无阳性家族史.核心家系全外显子测序结果显示,患儿在TNNI3基因存在c.465 G>A(p.Met155Ile)杂合错义突变,且为新生突变,其父母均不携带该突变.目前仅2例肥厚型心肌病报道过该突变.结论TNNI3基因的c.465 G>A(p.Met155Ile)突变为DCM的可能致病突变,可能产生进行性的心衰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TNNI3基因 新生突变
下载PDF
MEFV基因的新发突变导致周期性发热
6
作者 袁超 喻昕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52-55,共4页
对临床上发现的1例反复周期性发热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患者表现为周期性发热,每次发热伴随咽炎、扁桃体肿大化脓、淋巴结肿大,临床诊断为周期性发热-阿弗他口炎-咽炎-淋巴结炎(PFAPA)综合征。采集患者及家属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对患... 对临床上发现的1例反复周期性发热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患者表现为周期性发热,每次发热伴随咽炎、扁桃体肿大化脓、淋巴结肿大,临床诊断为周期性发热-阿弗他口炎-咽炎-淋巴结炎(PFAPA)综合征。采集患者及家属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对患者的基因组DNA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使用Sanger测序对突变进行验证。遗传分析发现,该患者携带MEFV基因的新发突变(c.334G>A,p.E112Q),导致PFAPA综合征。该突变尚未见报道,是MEFV基因的新突变位点。该研究扩展了PFAPA综合征的突变谱,有助于该疾病的临床诊断和遗传咨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性发热 MEFV基因 新发突变
下载PDF
极体测序技术在Van der Woude综合征患者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中的应用
7
作者 陈佳 吴兴武 +6 位作者 田莉峰 陈格 黄志辉 辛才林 赵琰 刘艳秋 伍琼芳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8-83,共6页
目的探讨极体测序技术在Van der Woude综合征患者胚胎植入前单基因遗传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例因IRF6基因新发变异导致的Van der Woude综合征女性患者,应用极体测序技术进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6枚卵经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 目的探讨极体测序技术在Van der Woude综合征患者胚胎植入前单基因遗传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例因IRF6基因新发变异导致的Van der Woude综合征女性患者,应用极体测序技术进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6枚卵经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受精后,分别顺序活检第一极体、第二极体和囊胚滋养外胚层细胞。活检细胞经全基因组扩增后,利用PCR联合Sanger测序的方法检测极体和胚胎的致病变异携带状态,推断对应胚胎的致病性。为预防因囊胚培养失败造成无可移植胚胎的情况,在囊胚形成前对1枚致病性低的优质胚胎进行玻璃化冷冻。此外,通过在夫妇双方以及特定基因型的极体和胚胎样本中对变异位点及其上下游1M区域内的17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进行靶向捕获高通量测序,连锁分析构建单体型。选择致病性低的胚胎移植,成功妊娠后进行产前诊断以及跟踪随访。结果成功获得第一极体和第二极体各6枚,其中11枚极体的变异位点检测成功。6枚胚胎中,1枚预测致病性低的胚胎在患者知情同意后于第4日(day 4,D4)玻璃化冷冻;1枚胚胎成功发育至囊胚,但致病性高;4枚胚胎囊胚培养失败。连锁分析成功构建出与致病变异紧密连锁的SNP单体型,胚胎单体型分析与Sanger测序结果吻合。移植致病性低的D4期冷冻胚胎,成功妊娠后,患者夫妇拒绝有创产前诊断。出生后新生儿随访未发现唇腭裂,脐血基因检测不携带致病变异。结论本研究利用卵母细胞极体测序的检测方法,为1例因IRF6基因新发变异导致的Van der Woude综合征女性患者进行胚胎植入前单基因遗传病检测,成功阻断了该病向子代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n der Woude综合征 新发变异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极体测序 等位基因脱扣
原文传递
Waardenburg综合征4个家系的临床表型与基因变异分析
8
作者 王璐璐 毛璐 +3 位作者 许红恩 孙淑萍 左彬 卢伟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661-667,共7页
目的探讨4例Waardenburg综合征(WS)先证者的致病原因。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3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4例WS先证者及其家系为研究对象。先证者1为2岁11月龄女性患儿,于2021年11月3日因"言语不清2+年"就诊;先证者2... 目的探讨4例Waardenburg综合征(WS)先证者的致病原因。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3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4例WS先证者及其家系为研究对象。先证者1为2岁11月龄女性患儿,于2021年11月3日因"言语不清2+年"就诊;先证者2为10岁女性患儿,于2021年7月13日因"双耳听力差8年"就诊;先证者3为28岁男性患者,于2022年3月23日因"右耳听力下降10+年"就诊;先证者4为2岁龄男性患儿,于2022年3月9日因"左耳听力差1年"就诊。收集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病史资料,并进行听力学检查和颞部CT检查。提取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血样基因组DNA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并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先证者1表现为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双眼蓝色虹膜及内眦外移,存在父源PAX3:c.667C>T(p.Arg223 Ter)无义杂合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的变异评级指南,该变异评级为致病性变异(PVS1+PM2_Supporting+PP4),先证者1确诊为WSⅠ型。先证者2表现为右耳中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左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双眼蓝色虹膜及内耳发育畸形,存在SOX10:c.1018_1022del(p.Val340Serfs Ter60)移码杂合变异,先证者2的父母此位点为野生型,考虑为新发变异。根据ACMG的变异评级指南,SOX10:c.1018_1022del变异评级为致病性变异(PVS1+PM2_Supporting+PP4+PM6),先证者2确诊为WSⅡ型。先证者3表现为右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左耳听力未见异常。存在SOX10:c.23delC(p.Ser8TrpfsTer5)移码杂合变异,变异来源未知。根据ACMG的变异评级指南,SOX10:c.23delC变异评级为致病性变异(PVS1+PM2_Supporting+PP4),先证者3确诊为WSⅡ型。先证者4表现为左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右耳听力未见异常,存在母源性MITF:c.7G>T(p.Glu3 Ter)无义杂合变异。根据ACMG的变异评级指南,MITF:c.7G>T变异评级为致病性变异(PVS1+PM2_Supporting+PP4),先证者4确诊为WSⅡ型。结论本研究通过基因检测确诊了4例WS型患者,能够为WS家系提供了分子病因学诊断和遗传咨询,进一步增强了临床医师对WS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ARdeNBURG综合征 新发变异 PAX3基因 SOX10基因 MITF基因 家系
原文传递
一例重型Cornelia de Lange综合征患者的NIPBL基因变异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唐文婷 吴若豪 +3 位作者 孟哲 李晓娟 欧阳能太 梁立阳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5期535-538,共4页
目的分析1例重型Cornelia de Lange综合征(Cornelia de Lange syndrome,CdLS)患儿的NIPBL基因变异,明确其遗传学病因。方法提取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中DNA物质,应用全外显子基因组测序法检测相关基因变异,应用Sanger测序法验证变异。对可... 目的分析1例重型Cornelia de Lange综合征(Cornelia de Lange syndrome,CdLS)患儿的NIPBL基因变异,明确其遗传学病因。方法提取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中DNA物质,应用全外显子基因组测序法检测相关基因变异,应用Sanger测序法验证变异。对可疑变异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经全外显子基因组测序分析并经Sanger测序验证,发现患儿NIPBL基因第9外显子存在c.1507A>G(p.Lys503Glu)杂合错义变异,该变异为新发变异,且为未报道过的新变异。经PolyPhen-2、Mutation Taster、SIFT预测软件预测c.1507A>G(p.Lys503Glu)变异为可能有害变异,并经HomoloGene系统分析NIPBL蛋白第503位Lys在各种属间均高度保守,该位点氨基酸改变可导致编码的NIPBL原有蛋白功能发生障碍。而经过PubMed BLAST系统进一步分析发现该位点氨基酸的改变可通过影响Neuromodulin_N superfamily结构域的形成来导致NIPBL蛋白功能发生障碍的。结论NIPBL基因c.1507A>G(p.Lys503Glu)错义变异可能为该患儿罹患重型CdLS的致病原因,基因变异检测结果可以为家系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PBL基因 Cornelia de Lange综合征 新发变异 错义变异
原文传递
一例Wiedemann-Steiner综合征患儿的KMT2A移码变异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若豪 唐文婷 +2 位作者 邱坤银 张旭 孟哲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6期630-633,共4页
目的对1例Wiedemann-Steiner综合征(Wiedemann-Steiner syndrome,WDSTS)患儿的KMT2A基因进行变异分析,明确其可能的致病原因,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提取患儿及双亲外周血DNA,应用一家三口全外显子基因组测序法(trio-whole exome sequ... 目的对1例Wiedemann-Steiner综合征(Wiedemann-Steiner syndrome,WDSTS)患儿的KMT2A基因进行变异分析,明确其可能的致病原因,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提取患儿及双亲外周血DNA,应用一家三口全外显子基因组测序法(trio-whole exome sequencing,trio-WES)检测相关基因变异,通过Sanger测序法验证检出的变异。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经trio-WES分析结果显示患儿KMT2A基因第27外显子检出c.10488dupG(p.Leu3498Thrfs*41)杂合移码变异,该变异为未见报道过的新变异(noval);经Sanger测序验证患儿父母均未检出该变异,属于新发变异(de novo)(PS2),且在主要人群基因频率数据库中均不存在(PM2)。c.10488dupG(p.Leu3498Thrfs*41)经MutationTaster变异预测软件预测,结果提示为有害变异(disease-causing);经HomoloGene系统分析KMT2A基因编码的KMT2A是一类修饰与早期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重要组蛋白修饰酶,其第3498位Leu在哺乳动物至无脊椎动物之间均高度保守,它的改变会导致编码蛋白完整性受损,进而影响蛋白功能(PP3);进一步通过BLAST系统分析,c.10488dupG变异导致编码蛋白第3498位Leu变为Thr,导致编码蛋白在第3539位即提前终止编码,最终引起多个参与组蛋白修饰和识别的关键结构域丢失,生物学活性丧失(PVS1+PM1)。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该变异判定为致病性变异(PVS1+PS2+PM1+PM2+PP3)。结论KMT2A基因c.10488dupG(p.Leu3498Thrfs*41)变异可能为该患儿罹患WDSTS的原因,KMT2A新致病变异的检出丰富了KMT2A基因的变异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MT2A基因 Wiedemann-Steiner综合征 新发变异 移码变异
原文传递
GRIN2A基因变异所致癫痫失语疾病谱临床表型及基因型分析
11
作者 马昂 梅道启 +6 位作者 张耀东 梅世月 王媛 马远宁 郭建梅 张文乾 段勇涛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3-132,共10页
目的探讨经二代测序确诊的GRIN2A基因变异所致癫痫失语疾病谱患儿的临床表型特征及基因变异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2年11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5例以癫痫起病的癫痫失语疾病谱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二代测序... 目的探讨经二代测序确诊的GRIN2A基因变异所致癫痫失语疾病谱患儿的临床表型特征及基因变异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2年11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5例以癫痫起病的癫痫失语疾病谱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二代测序方法对先证者进行全外显子基因组测序,证实5例均为GRIN2A基因变异患儿,并通过一代Sanger测序对家系成员进行验证以确认变异来源,对GRIN2A基因变异特点进行分析。结果5例确诊为GRIN2A基因变异所致癫痫失语疾病谱的患儿中,男女比例为4∶1,起病年龄范围为1.5~4.4岁。临床表型均有癫痫发作,4例有语言及智能发育落后;3例共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癫痫发作表现为局灶性发作或继发全面性发作;应用抗癫痫药物均得到有效控制。5例患儿中例1的基因变异源于父亲杂合变异,例2~5均为新发变异,分别为c.2107C>T(p.Gln703*)无义变异、c.2284G>A(p.Gly762Arg)错义变异、c.2197del(p.Ala733Glnfs*3)移码变异、c.2511G>A(p.Trp837*)无义变异、c.1651+1G>C剪切位点变异。经查阅文献,5例的基因变异位点均未见相关报道。结论癫痫失语疾病谱是一种起病复杂的癫痫综合征,不同基因变异位点可能有不同表型,发作形式以局灶性发作为主,部分可继发全面性发作,应用抗癫痫药物能够有效控制发作。GRIN2A基因变异为癫痫失语疾病谱的遗传学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IN2A基因 癫痫 癫痫失语疾病谱 新发变异
原文传递
MORC2基因新发变异导致DIGFAN综合征1例的遗传学分析
12
作者 谢波波 范歆 +5 位作者 魏贤达 桂宝恒 韦小娇 马云婷 俸诗瀚 陈玉君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34-238,共5页
目的探讨1例发育迟缓、生长落后、面部畸形和轴突神经病变(DIGFAN)患儿的临床表现和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21年3月22日因"身材矮小、智力发育落后"就诊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内分泌遗传代谢门诊的1例患儿作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1例发育迟缓、生长落后、面部畸形和轴突神经病变(DIGFAN)患儿的临床表现和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21年3月22日因"身材矮小、智力发育落后"就诊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内分泌遗传代谢门诊的1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采集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样,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确定候选变异,并对其家系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利用生物信息软件对变异位点进行致病性评估及蛋白模拟分析。结果患儿为10岁9月龄男性,存在身材矮小、智力发育落后、语言和运动发育迟缓、面部畸形等临床特征。基因测序提示患儿MORC2基因存在c.800T>C(p.Leu267Pro)杂合变异,Sanger测序验证为新发变异。该变异所在的氨基酸Leu267在不同物种间高度保守。Leu267位于MORC2蛋白的ATP酶结合区的核糖体蛋白S5结构域,Leu267Pro可能通过影响ATP酶的空间构象和活性,从而影响MORC2蛋白的功能。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基因变异评级相关指南,c.800T>C评级为可能致病性变异(PS2+PM2Supporting+PP2+PP3)。结论MORC2基因c.800T>C(p.Leu267Pro)变异考虑为该DIGFAN患儿的遗传学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疾病 发育迟缓 生长落后 面部畸形 轴突神经病变 MORC2基因 新发变异 儿童
原文传递
BCL11A基因变异所致Dias-Logan综合征1例患儿的遗传学分析
13
作者 李林飞 罗淑颖 +5 位作者 张耀东 尚清 张万存 刘磊 张小慢 梅世月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9期1096-1099,共4页
目的对1例Dias-Logan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基因变异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7月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就诊的1例言语障碍、自幼精神运动发育迟缓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采集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静... 目的对1例Dias-Logan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基因变异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7月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就诊的1例言语障碍、自幼精神运动发育迟缓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采集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静脉血样并提取基因组DNA。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确定可疑致病变异后,应用Sanger测序在该家系中进行验证。本研究通过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查(伦理号:2023-K-011)。结果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全面发育迟缓、小头畸形、特殊面容及行为异常,基因检测结果提示患儿BCL11A基因存在c.561_567delACACGCA(p.Q187fs*7)杂合移码变异,父母未携带该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相关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该变异被判定为致病性(PVS1+PS2+PM2_Supporting)。结论BCL11A基因杂合变异可能是导致该患儿Dias-Logan综合征的遗传学病因,为临床决策和遗传咨询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s-Logan综合征 BCL11A基因 新发变异
原文传递
精子嵌合变异及其对后代的影响
14
作者 杨晓旭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5-541,共7页
基因组嵌合变异会导致同一个体生殖细胞和体细胞基因组不同。嵌合变异包含不同变异类型,其中新发变异指患者父母中无法检测但患者可以检测的变异,大规模人类家系基因组和遗传分析表明80%的子代新发变异来源于父方染色单体,即来源于精子... 基因组嵌合变异会导致同一个体生殖细胞和体细胞基因组不同。嵌合变异包含不同变异类型,其中新发变异指患者父母中无法检测但患者可以检测的变异,大规模人类家系基因组和遗传分析表明80%的子代新发变异来源于父方染色单体,即来源于精子嵌合变异。本文综述了精子嵌合变异的类型和已有的检测策略,同时讨论了近期有关父亲精子嵌合变异导致后代遗传疾病的原因。笔者团队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多达5%~20%的临床表型相关的新生变异可在父亲的精子中检测为早期胚胎发育或生殖干细胞嵌合变异,并且可以作为罕见遗传病和复杂遗传病的重要预测指标。基于这些已有的研究结果,笔者认为在未来的研究中,进行大规模新发变异检测和人口水平的遗传筛查将大幅度提升对子代的遗传风险判断,并且可以有效提高人口遗传健康。在临床推广新生变异的父亲精子检测将显著提高疾病人群分层的效率并提高筛查再生育风险的效率。环境、生活因素等通过精子对后代健康的影响、对变异特征的塑造,以及实验室条件下对精子变异的定向控制将是本领域新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现象 精子嵌合变异 等位基因比例 新发变异 综述
原文传递
SYNGAP1相关智力障碍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分析
15
作者 丁燕霞 江雨 陆妹 《慢性病学杂志》 2024年第1期7-12,共6页
目的探讨突触Ras GTP激活蛋白1(synaptic ras GTPase activating protein 1,SYNGAP1)基因变异导致SYNGAP1相关智力障碍患儿的临床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2014年1月至2021年11月诊治的4例SYNGAP1... 目的探讨突触Ras GTP激活蛋白1(synaptic ras GTPase activating protein 1,SYNGAP1)基因变异导致SYNGAP1相关智力障碍患儿的临床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2014年1月至2021年11月诊治的4例SYNGAP1相关智力障碍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分子遗传学特点及治疗转归情况。并以“SYNGAP1基因”“精神发育迟滞5型”“SYNGAP1 gene”“autosomal dominant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al disorder-5(MRD5)”为检索词,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等数据库,选取有SYNGAP1基因变异及相关临床资料的文献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本研究中4例和文献检索中6例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中重度的智力障碍、认知障碍、严重语言障碍、行为学障碍、发育迟缓、癫痫及自闭症等;4例移码突变,2例无义突变,2例错义突变,2例剪切突变;头颅MRI检查中5例正常,1例示两侧枕顶叶深部脑室体后部旁白质多发异常信号,1例左侧大脑半球脑沟增宽,轻度脑积水,1例左侧额叶中线旁皮层下及左侧脑室前角旁FLAIR高信号,1例侧脑室轻度扩张,1例左侧脑室增大,右额颞脑沟增深增宽;脑电图2例正常,7例改变包括慢波放电,广泛多棘波、双侧同步或不同步发放尖慢、棘慢、多棘慢综合波、双侧大量高棘-高幅尖慢波,可呈节律性阵发、双侧全导少量极高幅尖慢波节律性阵发、背景波增多等。7例共患癫痫患儿中4例抗癫痫治疗效果差,2例治疗后癫痫发作次数减少,1例文献缺失。结论SYNGAP1相关智力障碍主要表现为智力障碍,运动及语言发育迟缓、癫痫等,抗癫痫治疗效果欠佳,全外显子测序有助于明确诊断,多为新发变异,以移码突变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GAP1基因 智力障碍 癫痫 全外显子测序 新发变异
原文传递
SLC35A2基因新生变异致先天性糖基化障碍1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董燕 张珂 +5 位作者 杜开先 史晓依 史亚丽 徐瑞娟 贾天明 李肖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0-64,共5页
先天性糖基化障碍(CDG)是一组累及多器官系统的遗传代谢性疾病,相对罕见。我院收治1例SLC35A2基因相关CDG患者,临床表现为成串痉挛发作、发育迟缓、多发畸形等。家系3人全外显子基因组测序发现SLC35A2基因新生杂合错义变异:c.844G>A(... 先天性糖基化障碍(CDG)是一组累及多器官系统的遗传代谢性疾病,相对罕见。我院收治1例SLC35A2基因相关CDG患者,临床表现为成串痉挛发作、发育迟缓、多发畸形等。家系3人全外显子基因组测序发现SLC35A2基因新生杂合错义变异:c.844G>A(p.Gly282Arg),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指南预测为可能致病性突变。此位点国内尚未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糖基化障碍 SLC35A2基因 癫痫性脑病 新生变异
原文传递
CUX2基因变异致发育性癫痫性脑病67型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志晓 梅道启 +1 位作者 梅世月 马婷婷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6-74,共9页
目的总结经全外显子组测序确诊的发育性癫痫性脑病67型的临床表型及CUX2 基因的变异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1例于2021年1月就诊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并确诊为CUX2基因变异相关发育性癫痫性脑病67型患儿的临床资料, 对其临床特... 目的总结经全外显子组测序确诊的发育性癫痫性脑病67型的临床表型及CUX2 基因的变异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1例于2021年1月就诊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并确诊为CUX2基因变异相关发育性癫痫性脑病67型患儿的临床资料, 对其临床特点、基因检测、头颅影像学、脑电图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案等进行总结, 每3个月对患儿进行1次随访。同时对CUX2基因变异导致发育性癫痫性脑病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先证者为女童, 年龄6岁4个月, 主要临床表现为局灶性起源进展为双侧强直-阵挛发作, 智力、语言、运动发育落后, 伴自闭行为、多动性障碍、不自主拍手动作。视频脑电图背景活动慢;醒-睡各期广泛性棘慢波、多棘慢波发放, 睡眠期双侧前头部棘慢波、尖形慢波发放。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平扫及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T2-FLAIR)薄层扫描结果提示左侧海马较右侧信号增高, 稍肿胀;1个月后复查MRI及T2-FLAIR示左侧海马信号仍稍高, 较前有所减低, 海马体积稍减小。染色体拷贝数分析结果未见异常;全外显子组测序示CUX2基因存在c.1768G>A(p.Glu590Lys)杂合错义变异, 父母均为野生型, 为已报道的新生致病变异。文献复习共检索到4篇相关文献, 包含10例CUX2 基因c.1768G>A(p.Glu590Lys)新发杂合错义变异的病例;目前尚未见国内有相关病例报道。结论发育性癫痫性脑病67型相对罕见, 主要临床特征为癫痫发作、全面性发育迟缓、运动障碍、手足徐动症、自闭及多动障碍。CUX2基因c.1768G>A(Glu590Lys)杂合错义变异可能是其遗传学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癫痫性脑病 CUX2基因 癫痫 错义变异 新生变异
原文传递
一例KDM6A新发变异所致的Kabuki综合征2型伴继发性肺部感染患儿的治疗与基因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伟 孙维巍 +1 位作者 沈暐 周浩泉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7期678-680,共3页
目的探讨1例表现为反复感染、多发畸形以及异常面容的患儿的遗传学病因。方法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患儿以"发热咳嗽"为代主诉就诊,具有睑裂细长、睫毛长等特殊面容。基因检测提示其KDM6A基因发生非三... 目的探讨1例表现为反复感染、多发畸形以及异常面容的患儿的遗传学病因。方法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患儿以"发热咳嗽"为代主诉就诊,具有睑裂细长、睫毛长等特殊面容。基因检测提示其KDM6A基因发生非三联体缺失,既往未见报道。该变异可导致移码并提前终止转录,父母该位点为野生型。患儿因免疫低下导致严重的继发性肺炎,经抗感染及免疫球蛋白治疗后好转。结论结合实验室、影像学及基因检测结果,患儿最终被诊断为Kabuki综合征2型。Kabuki综合征相关的免疫缺陷可能导致常规抗感染治疗无效,值得临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DM6A基因 新发变异 Kabuki综合征2型 继发性肺部感染
原文传递
产前染色体微阵列分析结果为新发临床意义不明变异胎儿的随访结果
19
作者 顾雷雷 刘威 +3 位作者 周春香 曹培暄 朱湘玉 李洁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442-445,共4页
目的探讨产前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结果为新发临床意义不明变异(VOUS)胎儿的临床预后。方法以2017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产前诊断中心接受检测的6826例胎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CMA检测的结果,对判定为新... 目的探讨产前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结果为新发临床意义不明变异(VOUS)胎儿的临床预后。方法以2017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产前诊断中心接受检测的6826例胎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CMA检测的结果,对判定为新发VOUS的胎儿进行随访。结果在6826例胎儿中,506例为VOUS,其中237例进行了溯源检测,24例为新发变异。有效随访20例,随访时间范围为出生后4~26个月,其中4例引产,4例出生后出现临床表型,12例未见异常。结论建议对VOUS进行溯源检测,并对携带新发VOUS的胎儿进行持续随访,以明确VOUS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临床意义不明变异 新发变异 胎儿
原文传递
新发EYA1基因杂合缺失变异所致鳃-耳综合征型耳聋一个家系的遗传学诊断
20
作者 李晶晶 亢鸿飞 孔祥东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9期1128-1133,共6页
目的探究1个鳃-耳综合征(BOS)型耳聋家系的基因变异类型,明确可能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21年5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遗传与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1个BOS型耳聋家系为研究对象。采集本研究BOS型耳聋家系的临床资料,抽取先证者及其父母... 目的探究1个鳃-耳综合征(BOS)型耳聋家系的基因变异类型,明确可能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21年5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遗传与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1个BOS型耳聋家系为研究对象。采集本研究BOS型耳聋家系的临床资料,抽取先证者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样,提取基因组DNA。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对先证者进行基因检测,应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LPA)对测序结果进行家系验证,应用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分析技术对先证者及其父母进行亲缘关系鉴定,对候选变异进行致病性分析。结果先证者为6岁女性,临床主要表现为内耳畸形合并双侧鳃裂瘘管的先天性重度耳聋。WES检测发现先证者第8号染色体q13.3处存在2466 kb的杂合缺失,该区域覆盖EYA1基因。MLPA检测证实先证者EYA1基因的全部18个外显子均存在杂合缺失,其父母未携带该基因缺失变异,提示为新发变异。STR分析支持先证者与其父母的生物学亲缘关系。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与ClinGen联合制订的相关指南,该变异被评级为致病性变异(PVS1+PS2+PM2_Supporting+PP4)。结论EYA1基因杂合缺失变异可能是本研究BOS型耳聋家系的遗传学病因,为临床诊断该家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鳃-耳综合征 耳聋 EYA1基因 新发变异 基因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