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ock-forming mechanism of Qingshanjiao intrusion in Dongguashan copper(gold) deposit, Tongling area, Anhui province, China
1
作者 刘忠法 邵拥军 +1 位作者 隗含涛 汪程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9期2449-2461,共13页
Dongguashan deposit is a large porphyry-skarn copper(gold) deposit in Tongling ore district. The Qingshanjiao intermediate acid intrusion of Yanshanian had a direct genetic relationship with mineralization. The magm... Dongguashan deposit is a large porphyry-skarn copper(gold) deposit in Tongling ore district. The Qingshanjiao intermediate acid intrusion of Yanshanian had a direct genetic relationship with mineralization. The magma origin, rock-forming dynamic background and rock-forming process were studied, and the rock-forming mechanism of Qingshanjiao intrusion was discussed, based on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detailed observation of petrography and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f petrochemistry, trace elements and REE geochemistry characteristics of Qingshanjiao intrus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Qingshanjiao rock body belongs to high-K calc-alkaline series with higher LREE elements, Th, Rb and Sr abundance, but depleted in HREE elements, Ba, Nb and Ta. The primary magma originated from the mantle-crust mixtures which were caused by basaltic magma of mantle mixing with syenite magma of partial melting of the lower crust, and the formation environment of Qingshanjiao intrusion was emplaced in the transitional environment from compression to extension. The Harker diagram and hybrid structures of plagioclase and potassium feldspar indicate that the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occurred in the process of magmatic evolution. The petrochemistry, trace elements and REE geochemistry characteristics indicate that the magma was contaminated by crustal material during the rock-forming.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Qingshanjiao intrusion was formed by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and assimilation and hybridization of mantle-crust magma in the transitional environment from compression to extension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ingshanjiao intrusion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rock-forming and geodynamic setting magma derivation rock-forming dongguashan copper(gold) deposit
下载PDF
Geochemical Behaviors of REE and Other Trace Elements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Strata-bound Skarns and Related Deposits:A Case Study of the Dongguashan Cu(Au)Deposit,Anhui Province,China 被引量:1
2
作者 LINGQicong LIUCongqia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46-257,共12页
REE and other trace elements in the altered marbles, massive skarns and ores, as well as garnet and quartz were determined in order to examine the behaviors of trace elements during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It is demo... REE and other trace elements in the altered marbles, massive skarns and ores, as well as garnet and quartz were determined in order to examine the behaviors of trace elements during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high-field-strength (HFS) elements Zr, Hf, Th and Nb were immobile while other trace elements were mobile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skarns and related deposits. REE and ore-forming elements such as Cu and Ag in hydrothermally-altered marbles and skarns were provided primarily by hydrothermal fluids. In the direction transverse of the strata, the more deeply the marbles were altered, the higher the total REE abundance and the larger the negative Eu anomalies would be. The chondrite-normalized REE patterns of skarns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marbles, but the former are distinguished by much higher REE contents and more remarkable negative Eu anomalies. Those patterns were apparently not inherited from the marble protolith, but were controlled by garnets, which were determined by the hydrothermal solutions involved in the infiltration metasomatism. The hydrothermal fluids are characterized by having slightly right-hand dipping REE patterns, being enriched in LREE and having strongly negative Eu anomalies. The uptake of REE from hydrothermal fluids during the growth of garnet crystals resulted in the garnets having similar REE patterns to the hydrothermal fluids. Based on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REE in skarns and the structures of the hosting strata, we can ge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transport path and pattern of the fluids involved in the formation of skarns and their related deposits. REE geochemistry investigation can help elucidate the genesis of skarns and skarn-related depos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ce element geochemistry REE strata-bound skarn dongguashan deposit Anhui China
下载PDF
Simulating experiment on the hydrothermal superimposing metallogenesis of the Dongguashan strata-bound copper deposit 被引量:3
3
作者 徐兆文 华明 +7 位作者 陆现彩 杨小男 饶冰 王云建 蒋少涌 陆建军 聂桂平 黄顺生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2007年第1期72-79,共8页
Series of sedimentary hydrothermal-diplogenetic copper deposits have been found scattering in the region along the middle-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their metallogenetic mechanism is still in hot debate. ... Series of sedimentary hydrothermal-diplogenetic copper deposits have been found scattering in the region along the middle-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their metallogenetic mechanism is still in hot debate. In order to reveal the ore-forming kinetics of sedimentary process and hydrothermal superimposition, and evaluate the role of sedimentary pyrite in the enrichment and precipitation of copper, a set of simulating experiments on the reaction between pyrite and CuCl2 solution were conducted. According to the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e-forming fluid of the Dongguashan copper deposit, Anhui Province, 100 MPa was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al pressure, and the experimental temperatures were set at 450, 350, 250 and 150°C, respectively. The reactions between pyrite grains isolated from the Shimenkou strata-bound pyrite deposit and the solution with 0.2 mol/L CuCl2 and 1.0 mol/L NaCl were experimentally simulated. Then, variations in surface topography and surface chemistry of the experimental pyrite grains were documented using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 (SEM),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 Auger electron spectrometry (AES)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and the solution and newly formed minerals were analyzed using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ICP-AES) and X-ray diffraction (XRD) techniques. Desulphurization of pyrite surface was observed and new copper minerals were detected. It is proposed that pyrite can act as a geochemical barrier for the enrichment and precipitation of copper from the solution under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Furthermore, the ore-forming mechanism of sedimentary hydrothermal-diplogenetic copper deposits was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瓜山层控铜矿床 水热叠加 成矿作用 模拟实验
下载PDF
Dongguashan Copper Mine Produced 2,600.5 Tons Of Copper In January, With A Recovery Rate Of Over 88%
4
《China Nonferrous Metals Monthly》 2020年第3期16-16,共1页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Dongguashan Copper Mine of Tongling Nonferrous Metals Group Commenced to produce for all kinds of posts,including 1,000-meter underground stope,transportation lines.
关键词 dongguashan COPPER MINE COPPER In January A RECOVERY Rate Of OVER 88
原文传递
贵州冬瓜山大桥区域堆积体稳定性评价
5
作者 张晴毅 邱恩喜 +1 位作者 魏成武 潘宏宇 《四川地震》 2024年第2期15-23,共9页
为了对贵州冬瓜山大桥区域堆积体稳定性进行初步分析,为桥梁选址提供技术支持。通过详细的工程地质调查、钻探等手段,查明冬瓜山大桥区域堆积体分为D1、D2、D3三个区域,初步判定D1、D2区堆积体处于变形阶段、D3区堆积体稳定。采用极限... 为了对贵州冬瓜山大桥区域堆积体稳定性进行初步分析,为桥梁选址提供技术支持。通过详细的工程地质调查、钻探等手段,查明冬瓜山大桥区域堆积体分为D1、D2、D3三个区域,初步判定D1、D2区堆积体处于变形阶段、D3区堆积体稳定。采用极限平衡分析方法与有限差分数值分析对堆积体稳定性、岩土体应力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D1区堆积体前缘在暴雨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堆积体沿基岩面整体滑动可能性较小,浅层潜在滑动趋势显著;2)D2区堆积体浅层滑动体在天然与暴雨工况下均不稳定,深层滑动体在两种工况下均处于稳定状态,D2区堆积体整体处于稳定状态。D2区堆积体浅层粉质黏土滑移趋势显著,沿深层潜在滑动面和基岩面整体滑动的可能性小;3)D3区堆积体处于稳定状态,堆积体沿着基岩面整体滑动的可能性较小。建议对D1区潜在前缘深层滑动体进行加固防护;对D2区浅层滑动体进行防护设计;对D3区采用加强堆积体范围内截排水措施和变形观测等综合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积体 定性分析 极限平衡方法 数值模拟 稳定性分析 冬瓜山大桥 贵州省
下载PDF
安徽铜陵地区层控矽卡岩矿床构造控矿模式与找矿标志——以冬瓜山铜矿C_(2)-P_(1)层控矿体为例
6
作者 李孜腾 施珂 +1 位作者 王宁 吴硕 《安徽地质》 2024年第2期106-110,114,共6页
层控矽卡岩矿床是铜陵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矿床类型。相对于区域和矿田尺度,矿床、矿体级次的构造对矿质局部富集的控制作用研究较薄弱。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冬瓜山C_(2)-P_(1)层间构造带矿体为代表,开展了大比例尺构造精细解... 层控矽卡岩矿床是铜陵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矿床类型。相对于区域和矿田尺度,矿床、矿体级次的构造对矿质局部富集的控制作用研究较薄弱。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冬瓜山C_(2)-P_(1)层间构造带矿体为代表,开展了大比例尺构造精细解剖,分析了层间构造带中次级构造的控矿特征,梳理了研究区的构造体系成生规律,总结了构造控矿模式和找矿标志,为铜陵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同类型矿床的找矿增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控矿床 构造控矿 冬瓜山铜矿
下载PDF
铜陵冬瓜山铜矿成矿流体特征和演化 被引量:28
7
作者 徐兆文 黄顺生 +5 位作者 倪培 陆现彩 陆建军 方长泉 华明 蒋少涌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6-41,共6页
本文通过对安徽铜陵冬瓜山铜矿床内石英闪长斑岩中石英斑晶和夕卡岩矿物中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及流体氢、氧同位素的研究认为 ,早期夕卡岩的形成可能涉及到高温岩浆流体过程 ,而在成矿过程中 ,以热液流体为主 ,至少发生了两次构造减压沸... 本文通过对安徽铜陵冬瓜山铜矿床内石英闪长斑岩中石英斑晶和夕卡岩矿物中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及流体氢、氧同位素的研究认为 ,早期夕卡岩的形成可能涉及到高温岩浆流体过程 ,而在成矿过程中 ,以热液流体为主 ,至少发生了两次构造减压沸腾作用。第一次发生于静岩压力约为 112 MPa,流体温度主要介于 4 30~ 4 6 5℃之间 ,盐度介于 7.9%~ 5 3.7% (Na Cl eq.)之间 ,结果生成大量石英和磁铁矿 ;第二次发生于静岩压力约为 83.6 MPa,流体温度集中在 340~ 389℃之间 ,盐度介于 6 .6 %~ 5 2 .1% (Na Cl eq.)之间。在成矿近于结束时 ,有少量大气降水混入 ,形成了少量低温、低盐度流体。此外 ,保存在石英斑晶和早期夕卡岩矿物中的高温岩浆流体也曾发生沸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流体 特征和 冬瓜山铜矿床 演化 石英闪长斑岩 沸腾作用 岩浆流体 流体温度 流体包裹体 夕卡岩 显微测温 安徽铜陵 氧同位素 成矿过程 热液流体 大气降水 磁铁矿 低盐度 矿物 斑晶 高温 早期 压力
下载PDF
安徽铜陵冬瓜山铜(金)矿床成矿模式 被引量:51
8
作者 陆建军 郭维民 +4 位作者 陈卫锋 蒋少涌 李娟 颜晓蓉 徐兆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857-1864,共8页
长江中、下游断裂坳陷带是我国重要的铜、金、铁、硫成矿带,存在一系列块状硫化物矿床及与其伴生的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矿床。本文以铜陵矿集区冬瓜山铜、金矿床为例,探讨了这类矿床的成矿模式。冬瓜山矿床主要由层状硫化物矿体组成,伴有... 长江中、下游断裂坳陷带是我国重要的铜、金、铁、硫成矿带,存在一系列块状硫化物矿床及与其伴生的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矿床。本文以铜陵矿集区冬瓜山铜、金矿床为例,探讨了这类矿床的成矿模式。冬瓜山矿床主要由层状硫化物矿体组成,伴有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矿体。层状硫化物矿体产于晚泥盆世砂岩和晚石炭世碳酸盐岩之间,具明显的层控特征,矿体下盘发育细脉—网脉状硫化物矿化以及硅化和绢云母化,矿体中伴有热水沉积岩,矿石具典型的沉积构造。燕山期岩浆热液对层状矿体进行了叠加和改造,改变了矿石的结构构造和矿石成分。黄铜矿交代黄铁矿变斑晶呈环斑结构或脉状交代结构,交代磁黄铁矿呈交代假象结构或交代残留结构。矽卡岩型矿体中黄铜矿的δ^(65)Cu 值为0.09‰~0.83‰,集中在0.23‰~0.83‰。层状矿体中黄铜矿的δ^(65)Cu 值为0.45‰~0.78‰,与矽卡岩矿体中黄铜矿的^(65)Cu 值大致相当,这说明两类矿体中的铜具有相同的来源。铜、氢和氧同位素研究表明,冬瓜山矿床铜来自岩浆岩,叠加的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流体。提出了冬瓜山矿床属喷流沉积—岩浆热液叠生成因的成矿模式:在晚石炭世,海底喷流成矿作用形成了块状硫化物矿床,矿石成分以硫、铁为主;燕山期岩浆热液一方面对块状硫化物矿床进行改造,致使其富集铜等成矿物质,另一方面与围岩相互作用形成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同位素 海底喷流沉积成矿作用 岩浆热液成矿作用 成矿模式 冬瓜山铜 金矿床
下载PDF
铜陵冬瓜山层控矽卡岩型铜金矿床的成因机制:硫同位素制约 被引量:25
9
作者 徐晓春 尹滔 +3 位作者 楼金伟 陆三明 谢巧勤 褚平利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739-2750,共12页
冬瓜山铜金矿床是铜陵矿集区乃至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的一个重要矿床。矿床上部受石炭系层位控制,发育层状、似层状层控矽卡岩型矿体;下部受岩体及其接触带控制,在岩体及其接触带围岩中发育脉状、细脉浸染状矿体。上部层控矽卡岩型矿体... 冬瓜山铜金矿床是铜陵矿集区乃至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的一个重要矿床。矿床上部受石炭系层位控制,发育层状、似层状层控矽卡岩型矿体;下部受岩体及其接触带控制,在岩体及其接触带围岩中发育脉状、细脉浸染状矿体。上部层控矽卡岩型矿体中的矿石类型以含铜(金)石英硫化物为主,矿石硫化物矿物的硫同位素组成显示主要成矿阶段的硫同位素基本达到了平衡。矿石矿物中的硫化物和硫酸盐的硫同位素组成对比表明,冬瓜山矿床与斑岩型矿床相似,而与Sedex型和VHMS型矿床不同。结合矿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和矿石矿物共生组合关系,根据硫同位素储库效应,认为冬瓜山矿床硫化物阶段成矿热液中的含硫物种以H2S为主(XH2S>0.99),硫化物的结晶沉淀对成矿热液的δ34S值影响不大。应用大本模式,高温岩浆来源的热液与熔体之间的硫同位素分馏Δ34S为0‰~+5‰,依据岩浆岩全岩硫同位素组成可以确定岩浆来源热液的硫同位素组成为+0.3‰~+12.0‰。在高温(600~350℃)硅酸盐阶段和氧化物阶段,硬石膏与成矿热液之间的硫同位素分馏Δ34S为+5.0‰~+19.0‰,而在高温(450~350℃)氧化物阶段后期及低温(350~200℃)硫化物阶段,黄铁矿与成矿热液之间的硫同位素分馏Δ34S分别为-1.0‰~0‰和0‰~+1.5‰。据此计算的含硫矿物硫同位素组成理论值与冬瓜山矿床实测值基本一致,显示成矿热液流体中的硫源为岩浆来源。综合前人对区域及冬瓜山矿床的研究,本文认为冬瓜山矿床为与燕山期岩浆作用密切相关的层控矽卡岩型铜金矿床。岩浆及其平衡热液中较高的总硫同位素组成暗示岩浆混染了区域沉积地层中广泛发育的膏盐成分。虽然硫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区域沉积岩成岩过程中经历了明显的海水沉积作用和细菌硫酸盐还原作用,但冬瓜山矿床矿石没有保存海西期沉积成矿的硫同位素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同位素 物理化学条件 矿床成因 冬瓜山铜金矿床
下载PDF
安徽铜陵矿集区冬瓜山矿床:一个叠加改造型铜矿 被引量:35
10
作者 曾普胜 裴荣富 +5 位作者 侯增谦 蒙义峰 杨竹森 田世洪 徐文艺 王训诚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6-113,共8页
通过对安徽铜陵地区冬瓜山大型铜矿床详细的野外观察和室内分析对比 ,笔者认为 ,冬瓜山矿床是一个海西期同生沉积的块状硫化物被燕山期岩浆成矿作用叠加而形成的大型铜矿床。经过岩浆叠加改造 ,底部的纹层状含燧石富水高镁碳酸盐岩变为... 通过对安徽铜陵地区冬瓜山大型铜矿床详细的野外观察和室内分析对比 ,笔者认为 ,冬瓜山矿床是一个海西期同生沉积的块状硫化物被燕山期岩浆成矿作用叠加而形成的大型铜矿床。经过岩浆叠加改造 ,底部的纹层状含燧石富水高镁碳酸盐岩变为蛇纹石 (滑石 )岩 ;胶黄铁矿、黄铁矿大部分变为磁黄铁矿。这种变质过程是在一种近于封闭的等化学条件下完成的 ,类似角岩化。在有岩浆加入的条件下形成交代夕卡岩 ,这类夕卡岩明显地晚于封闭条件下形成的层状“夕卡岩”。通过岩浆的叠加改造 ,在温度场作用下产生的排金效应使金向上部温度较低的场所富集 ,使矿床中金品位由下而上显著增大 (下部 0 .15× 10 - 6 ,上部 16 .4 7× 10 - 6 ) ,岩浆叠加改造过程中 ,排金效应是金矿床形成的机制之一。同时 ,海西期沉积喷流型块状硫化物矿床与燕山期岩浆成矿作用的叠加是形成大型—超大型铜 (金 )矿床的前提条件之一。也是铜陵地区夕卡岩能形成大型铜矿床的内在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加改造 岩浆 夕卡岩 铜矿床 矿集区 燕山期 成矿作用 磁黄铁矿 品位 角岩
下载PDF
安徽铜陵冬瓜山铜矿床的叠加改造成矿机制:来自矿石结构的证据 被引量:18
11
作者 郭维民 陆建军 +2 位作者 章荣清 招湛杰 徐兆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23-1232,共10页
长江中、下游地区块状硫化物矿床普遍受到燕山期岩浆及其热液的改造与叠加。本文以铜陵冬瓜山矿床为例,探讨这类矿床的成矿机制。该矿床主要由层状硫化物矿体组成,伴有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矿体。野外地质观察及室内矿相学的研究表明,冬瓜... 长江中、下游地区块状硫化物矿床普遍受到燕山期岩浆及其热液的改造与叠加。本文以铜陵冬瓜山矿床为例,探讨这类矿床的成矿机制。该矿床主要由层状硫化物矿体组成,伴有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矿体。野外地质观察及室内矿相学的研究表明,冬瓜山层状矿体中矿石遭受了强烈的热变质作用及热液交代作用。进变质过程中形成的结构主要为黄铁矿受燕山期岩浆侵入所引起的热变质作用转变为磁黄铁矿、磁铁矿时所形成的交代结构。退变质过程则以磁黄铁矿的退火结构、黄铁矿变斑晶生长和六方磁黄铁矿的形成为特征。热液交代结构主要表现为单斜与六方磁黄铁矿的交生结构以及黄铜矿对磁黄铁矿、黄铁矿的交代结构。黄铜矿普遍交代经历过热变质作用的磁黄铁矿、黄铁矿,表明层状矿体中的铜可能主要来自于燕山期岩浆热液的叠加。磁黄铁矿、黄铁矿的存在对于黄铜矿从岩浆热液中沉淀具有重要意义。上述矿石结构特征表明冬瓜山铜矿床的形成可能经历了三个阶段:①石炭纪海底喷流和热水沉积作用形成了以硫、铁为主的块状硫化物矿床;②燕山期岩浆侵入所引起的热变质作用使层状硫化物矿体中的黄铁矿转变为磁黄铁矿以及磁铁矿,并经历了一个缓慢的冷却过程;③岩浆热液叠加致使层状硫化物矿体富集铜,并形成新的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石结构 冬瓜山铜矿床 叠加改造 铜陵
下载PDF
安徽铜陵冬瓜山矿床中磁黄铁矿矿石结构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被引量:23
12
作者 郭维民 陆建军 +1 位作者 章荣清 徐兆文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5-414,共10页
安徽铜陵冬瓜山矿床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大型层状硫化物矿床,磁黄铁矿为矿床中的主要硫化物矿物。该矿床主要由层状硫化物矿体组成,伴有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矿体。在层状矿体上部,磁黄铁矿主要为块状构造,而层状矿体下部,磁黄铁... 安徽铜陵冬瓜山矿床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大型层状硫化物矿床,磁黄铁矿为矿床中的主要硫化物矿物。该矿床主要由层状硫化物矿体组成,伴有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矿体。在层状矿体上部,磁黄铁矿主要为块状构造,而层状矿体下部,磁黄铁矿多为层纹状、条带状构造,具有显著的沉积结构构造特征。野外地质观察及室内矿相学研究表明,层状矿体中磁黄铁矿矿石遭受了强烈的变质作用及热液交代作用。进变质过程中形成的结构主要为胶黄铁矿转变为黄铁矿以及进一步变质转变为磁黄铁矿、磁铁矿时形成的交代残留结构。退变质过程则以磁黄铁矿的退火、黄铁矿变斑晶的生长和单纯六方磁黄铁矿的形成为特征。岩浆热液对单纯六方磁黄铁矿的交代作用形成了单斜和六方磁黄铁矿的交生结构。这些结构特征表明层状矿体中的磁黄铁矿并不是岩浆热液成因,而主要为石炭纪同生沉积胶黄铁矿、黄铁矿在燕山期岩浆侵入所引起的热变质作用下脱硫所形成,并在热变质作用之后又受到岩浆热液的叠加交代。磁黄铁矿的结构特征显示冬瓜山矿床的形成经历了同生沉积、热变质、热液交代等多个阶段,支持其为同生沉积-叠加改造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磁黄铁矿 矿石结构 喷流沉积 叠加改造 冬瓜山矿床 铜陵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多金属矿床中灰泥丘的发现及其意义——以武山和冬瓜山铜矿为例 被引量:42
13
作者 蒋少涌 丁清峰 +4 位作者 杨水源 朱志勇 孙明志 孙岩 边立曾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44-756,共13页
通过对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武山铜矿和冬瓜山铜矿层状硫化物矿体的详细研究,发现了大量具有层圈状构造、层纹状构造或不规则同心环状构造的矿石。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经光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和碳氧同位素分析等,认为这类矿石在宏观构... 通过对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武山铜矿和冬瓜山铜矿层状硫化物矿体的详细研究,发现了大量具有层圈状构造、层纹状构造或不规则同心环状构造的矿石。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经光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和碳氧同位素分析等,认为这类矿石在宏观构造上显示出类似于灰泥丘的孔洞系统,微观上又发现了细菌等微生物结构,判断其属于一种矿化的灰泥丘。资料显示,灰泥丘产出的环境为陆坡相,水深明显大于台地相,并且灰泥丘与热水喷流沉积成矿作用关系密切,在国内外许多热水喷流沉积成因矿床中均发现有灰泥丘。本文所研究的两个矿床中灰泥丘构造矿石保存状况略有不同,冬瓜山铜矿灰泥丘构造矿石保留了大量显示原生热水喷流沉积成因的组构、并发现细菌等微生物结构,碳-氧同位素组成也显示原始沉积特征;而武山铜矿灰泥丘构造矿石则显示出受热液改造的矿石组构和碳-氧同位素组成特征,暂未发现细菌等微生物结构。冬瓜山和武山铜矿灰泥丘构造矿石的发现,有力地佐证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在海西期曾发生过热水喷流沉积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武山铜矿 冬瓜山铜矿 灰泥丘 热水喷流沉积成矿
下载PDF
铜陵矿集区冬瓜山矿床斑岩-矽卡岩型矿床成矿作用过程中的Cu同位素地球化学行为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王跃 朱祥坤 +2 位作者 毛景文 程彦博 李志红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413-2422,共10页
本文报道了长江中下游铜陵矿集区内冬瓜山斑岩-矽卡岩型Cu-Au矿床中硫化物、石英闪长岩体和赋矿围岩的Cu同位素组成特征.其中,硫化物的δ^65 Cu变化范围为-0.54‰~0.95‰,变化范围较大,达1.5‰,表明高温成矿体系下铜同位素发生分馏,铜... 本文报道了长江中下游铜陵矿集区内冬瓜山斑岩-矽卡岩型Cu-Au矿床中硫化物、石英闪长岩体和赋矿围岩的Cu同位素组成特征.其中,硫化物的δ^65 Cu变化范围为-0.54‰~0.95‰,变化范围较大,达1.5‰,表明高温成矿体系下铜同位素发生分馏,铜同位素具有示踪高温成矿作用过程的潜力.不同空间位置的黄铜矿的铜同位素组成呈现出空间分带特征,表现为从岩体和斑岩型矿体→近岩体矽卡岩→矽卡岩型矿体,随着远离岩体,黄铜矿的铜同位素组成逐渐变重.导致斑岩-矽卡岩型矿床铜同位素出现空间分带的主要原因是矿化过程中铜同位素发生分馏.并且,对于冬瓜山矿床来讲,导致铜同位素组成空间分带的分馏不是发生在Cu在气-液两相之间分配的过程中,而是发生在硫化物从流体中沉淀出来的过程中.在硫化物的沉淀过程中,铜的重同位素优先在流体中富集,轻同位素在沉淀中富集,随着流体向外迁移,硫化物沉淀的进行,残余热液流体会逐渐富集铜的重同位素.硫化物的铜同位素组成可以用来反演和指示成矿流体的迁移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瓜山矿床 斑岩-矽卡岩型矿床 Cu同位素 硫化物沉淀 成矿流体迁移
下载PDF
安徽冬瓜山铜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红阳 杨秋荣 +3 位作者 李英杰 侯增谦 杨竹森 蒙义峰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51-556,共6页
冬瓜山铜矿床发育上部层状矿体和下部浸染状—脉状矿体,地球化学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垂向变化和二元结构性。从下部浸染状—脉状矿化岩石到上部层状块状矿石,CaO、MgO、Fe2O3、FeO、Cu、Au、Zn、Ag、As等含量和δ18O、δ12C值总体逐渐增高,... 冬瓜山铜矿床发育上部层状矿体和下部浸染状—脉状矿体,地球化学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垂向变化和二元结构性。从下部浸染状—脉状矿化岩石到上部层状块状矿石,CaO、MgO、Fe2O3、FeO、Cu、Au、Zn、Ag、As等含量和δ18O、δ12C值总体逐渐增高,SiO2、Al2O3、TiO2、K2O、Na2O、Pb、Hg、Sb、Mo、REE等含量和流体包裹体温度379·3℃→135·0℃及δ34S值总体逐渐降低。硬石膏δ34S值为+14·8‰^+20·5‰,黄铁矿δ34S值为+2·7‰^+7·9‰,含矿硅质岩δ18O为+12·0‰,含铜矿石中菱铁矿δ18O平均值为+13·97‰。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冬瓜山铜矿床为海底热水喷流沉积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床 二元结构 地球化学 安徽冬瓜山
下载PDF
安徽冬瓜山矽卡岩铜矿石榴石成分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被引量:12
16
作者 郑震 杜杨松 +3 位作者 曹毅 高志伟 杨爽 东前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5-242,共8页
对安徽铜陵冬瓜山铜矿石榴石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成因探讨。野外调查及镜下观察发现,冬瓜山铜矿石榴石分为两期形成,第Ⅰ期石榴石环带发育,颜色较深,呈褐-棕黄色;第Ⅱ期石榴石呈他形-半自形穿切Ⅰ期,颜色较浅,呈浅黄-蜡白... 对安徽铜陵冬瓜山铜矿石榴石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成因探讨。野外调查及镜下观察发现,冬瓜山铜矿石榴石分为两期形成,第Ⅰ期石榴石环带发育,颜色较深,呈褐-棕黄色;第Ⅱ期石榴石呈他形-半自形穿切Ⅰ期,颜色较浅,呈浅黄-蜡白色,具非均质性。石榴石主量、稀土元素的等离子光谱(LA-ICP-MS)分析结果显示这两期石榴石有较大差别:第Ⅰ期石榴石钙铁榴石组分含量较高,可达94.14%,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元素富集、Eu正异常的右倾曲线;第Ⅱ期石榴石则相对富铝,钙铝榴石组分含量达44.06%,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重稀土元素略微富集、Eu负异常的平缓曲线。这些特征表明,第Ⅰ期石榴石为岩浆成因,形成于较氧化环境;第Ⅱ期石榴石为热液交代成因,形成于较还原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石 主量元素 稀土元素 矽卡岩 冬瓜山 安徽
下载PDF
安徽铜陵冬瓜山铜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2
17
作者 徐晓春 陆三明 +2 位作者 谢巧勤 楼金伟 褚平利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865-1874,共10页
安徽铜陵冬瓜山铜金矿床是狮子山矿田中埋藏深度和地质储量最大的矿床,同时发育层控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矿体。该矿床流体成矿从早期到晚期经历了多个矿化阶段。本文选取了钾长石化阶段、矽卡岩化阶段、早石英硫化物阶段和晚石英硫化物阶... 安徽铜陵冬瓜山铜金矿床是狮子山矿田中埋藏深度和地质储量最大的矿床,同时发育层控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矿体。该矿床流体成矿从早期到晚期经历了多个矿化阶段。本文选取了钾长石化阶段、矽卡岩化阶段、早石英硫化物阶段和晚石英硫化物阶段矿石中石英的原生流体包裹体进行了 ICP-MS 分析,结果表明,各成矿阶段石英流体包裹体微量元素的陆壳标准化分布曲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显示成矿流体具有统一的来源和演化;流体包裹体的 REE 配分曲线与岩浆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相似,均为平缓右倾型,轻稀土明显富集,LREE/HREE 比值与岩浆岩接近,显示成矿热液具有深部岩浆来源的特征。流体包裹体微量元素的直接分析显示成矿流体为矿质富集的热液流体,且各成矿阶段热液流体中的成矿元素含量高低的变化与相应阶段的矿化强度及矿石品位高低变化相一致,早石英硫化物阶段是矿质集中富集的最佳阶段,至晚石英硫化物阶段可能有浅部热液流体的混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 成矿流体特征和演化 冬瓜山铜金矿床
下载PDF
安徽铜陵冬瓜山铜、金矿床两阶段成矿模式 被引量:30
18
作者 陆建军 华仁民 +2 位作者 徐兆文 高剑峰 李娟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678-690,共13页
冬瓜山铜金矿床包括层状硫化物矿体、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矿体。层状硫化物矿体具层状形态和层控特征,矿石具块状、层纹状和揉皱状构造。燕山期岩浆岩及其岩浆流体对层状矿体进行了叠加和改造,改变了其结构构造、矿物组合和矿石成分,并在... 冬瓜山铜金矿床包括层状硫化物矿体、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矿体。层状硫化物矿体具层状形态和层控特征,矿石具块状、层纹状和揉皱状构造。燕山期岩浆岩及其岩浆流体对层状矿体进行了叠加和改造,改变了其结构构造、矿物组合和矿石成分,并在其上叠加蚀变和矿化。层状矿体中的铜是由含铜流体交代块状硫化物矿石形成的。冬瓜山铜金矿床经历了两次成矿作用:第一成矿阶段,在石炭纪中期,海底喷流作用形成了块状硫化物矿床,矿石成分以疏、铁矿为主;第二成矿阶段,燕山期岩浆侵入,一方面岩浆热液与围岩相互作用发生矽卡岩化、硅化、钾长石化、石英绢云母化和青磐岩化,形成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矿体,另一方面岩浆流体对块状硫化物矿体进行叠加改造,致使块状硫化物矿体富集铜等成矿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状硫化物矿床 岩浆热液成矿作用 成矿模式 冬瓜山铜金矿床 安徽
下载PDF
安徽铜陵冬瓜山铜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演化 被引量:11
19
作者 邱士东 谢玉玲 +3 位作者 徐九华 王葆华 杨竹森 蒙义峰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4-212,共9页
对安徽铜陵冬瓜山矿床内矽卡岩矿物、石英、方解石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和显微测温分析、群体包裹体气液相成分分析、单个包裹体气液相成分激光拉曼探针分析,探讨了成矿流体的特征及演化。研究表明,该矿床与燕山期岩浆热液有关的... 对安徽铜陵冬瓜山矿床内矽卡岩矿物、石英、方解石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和显微测温分析、群体包裹体气液相成分分析、单个包裹体气液相成分激光拉曼探针分析,探讨了成矿流体的特征及演化。研究表明,该矿床与燕山期岩浆热液有关的成矿流体,从早期矽卡岩阶段,经中期石英硫化物阶段,至晚期石英方解石阶段,是从高温、高盐度、富钾流体演化至中高温、中高盐度、富CO2(CH4)流体再至中低温、低盐度流体。成矿流体中的主要挥发分为H2O、CO2、CH4,并含少量C2H6、H2S、N2等,液相成分中的阳离子以Na+、K+为主,有少量Ca2+、Mg2+等,阴离子除Cl-外,SO42-的含量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流体包裹体 富钾流体 富CO2(CH4)流体 冬瓜山铜矿床 安徽
下载PDF
安徽铜陵冬瓜山层控矽卡岩铜矿床形成过程——来自磁黄铁矿的证据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杨爽 杜杨松 +2 位作者 曹毅 张智宇 刘绍锋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4-60,共7页
冬瓜山铜矿床是安徽铜陵地区代表性的层控矽卡岩型铜矿床之一,磁黄铁矿是冬瓜山铜矿床中广泛分布的矿石矿物。野外调研与矿相学观察显示,该矿床中的磁黄铁矿矿石具有沉积、热变质和热液交代结构构造。矿物学研究表明,不同矿石中的磁黄... 冬瓜山铜矿床是安徽铜陵地区代表性的层控矽卡岩型铜矿床之一,磁黄铁矿是冬瓜山铜矿床中广泛分布的矿石矿物。野外调研与矿相学观察显示,该矿床中的磁黄铁矿矿石具有沉积、热变质和热液交代结构构造。矿物学研究表明,不同矿石中的磁黄铁矿成分差异较大,其Fe含量变化于57.78%~60.67%之间,分属高温六方相和低温单斜相,主要由黄铁矿变质脱硫而成。冬瓜山铜矿的形成可能经历了早期沉积作用、中期热变质作用和晚期岩浆热液交代作用等复杂成矿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瓜山层控矽卡岩铜矿床 磁黄铁矿 形成过程 安徽铜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