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督灸疗法联合易筋经“托天桩”功法在颈型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
1
作者 廖天南 刘栩豪 《四川中医》 2024年第1期192-195,共4页
目的:观察督灸疗法联合易筋经“托天桩”功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将82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以督灸疗法护理方案为对照组,以督灸疗法联合易筋经“托天桩”功法护理方案为试... 目的:观察督灸疗法联合易筋经“托天桩”功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将82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以督灸疗法护理方案为对照组,以督灸疗法联合易筋经“托天桩”功法护理方案为试验组,治疗5次/周,连续治疗4周。结果:两组患者VAS评分和N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的改善程度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TTM检测显示,两组患者的颈项部温度在接受治疗后,亦有明显变化且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临床疗效方面,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2%,高于对照组87.8%,P<0.05,两组临床疗效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督灸疗法联合易筋经“托天桩”功法护理方案,在颈型颈椎病的治疗上,具有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红外热断层扫描成像 督灸疗法 易筋经“托天桩”功法 颈型颈椎病
下载PDF
基于品管圈的护理干预联合红外线治疗仪对剖宫产产妇腹部切口愈合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2
作者 张红英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8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品管圈的护理干预联合红外线治疗仪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3年6月滕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40)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 目的探讨基于品管圈的护理干预联合红外线治疗仪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3年6月滕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40)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40)采用基于品管圈的护理干预联合红外线治疗仪干预。对比两组产妇的腹部切口愈合时间、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切口愈合时间为(7.33±1.75)d,短于对照组的(9.78±2.2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首次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4.30±3.12)h、(24.29±4.05)h、(6.30±1.02)d,均短于对照组的(27.26±4.33)h、(29.38±5.17)h、(7.72±1.55)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品管圈的护理干预联合红外线治疗仪能够促进剖宫产产妇腹部切口愈合,降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品管圈 护理干预 红外线治疗仪 切口愈合 术后恢复 并发症
下载PDF
远红外线治疗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朱兰芳 吴凤玲 殷明慧 《海军医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78-181,共4页
目的探讨远红外线治疗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远红外线治疗... 目的探讨远红外线治疗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远红外线治疗。记录2组患者血肿吸收时间及透析血流量差异;比较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疼痛程度[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和血管情况[血管内径、动脉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内并发症(渗血、栓塞、感染)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血肿吸收时间[(2.19±0.36)d]短于对照组[(3.75±0.92)d],且研究组透析血流量[(360.18±72.85)ml/min]大于对照组[(335.74±62.83)ml/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疼痛程度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管内径较治疗前增大,动脉RI较治疗前减小(P<0.05),且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内,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2.0%)较对照组(3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红外线治疗有利于缩短血液透析患者血肿吸收时间,提升透析血流量,改善其疼痛程度及血管情况,降低AVF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红外线治疗仪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疼痛 并发症
下载PDF
一期原位回植联合VSD技术治疗下肢完全皮肤脱套伤的临床疗效分析
4
作者 吴建科 黄永禄 +7 位作者 郭静 张汉霖 丁一 马国续 贾怀绪 张梓炀 张博闻 赵飞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883-886,共4页
目的 分析一期原位回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下肢完全皮肤脱套伤的疗效,为临床四肢大面积皮肤脱套伤的治疗提供借鉴。方法 收集下肢完全脱套伤(占体表面积20%以上)患者25例,研究组14例行一期剥脱皮肤原位回植联合VSD治疗,对照... 目的 分析一期原位回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下肢完全皮肤脱套伤的疗效,为临床四肢大面积皮肤脱套伤的治疗提供借鉴。方法 收集下肢完全脱套伤(占体表面积20%以上)患者25例,研究组14例行一期剥脱皮肤原位回植联合VSD治疗,对照组11例一期行彻底清创,VSD敷料覆盖,二期取对侧大腿皮植皮,观察对比植皮成活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评价远期患者功能恢复状况。结果 研究组14例患者脱套皮肤回植成活率为(90.65±2.25)%,对照组为(80.86±3.6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成活效果优为11例,良为2例,差为1例,对照组成活优为5例,良为3例,差为3例;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对照组为28%;2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肢皮肤大面积脱套伤行一期原位回植联合VSD治疗,回植皮肤成活率高,皮肤成活效果及肢体功能恢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脱套伤 原位回植 负压封闭引流 远红外线治疗
下载PDF
浮针扫散法对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疗效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万方 李小冬 李子瑜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3年第5期32-36,共5页
目的:研究浮针扫散法联合红外光治疗仪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72例腰背MP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治疗组给予浮针扫散法联合红外光治疗仪治疗,对照组给... 目的:研究浮针扫散法联合红外光治疗仪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72例腰背MP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治疗组给予浮针扫散法联合红外光治疗仪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中医针刺联合红外光治疗仪治疗,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麦吉尔(McGill)疼痛问卷简表(SF-MPQ)评分、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RMDQ)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7.9%,高于对照组70.6%(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段2组疼痛评级指数总分(PRI)、视觉模拟定级(VAS)、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RMDQ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浮针扫散法联合红外光治疗仪疗法能够有效地治疗腰背MPS,改善患者腰部功能,减轻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痹病 腰痛 浮针扫散法 红外光治疗仪 针灸
下载PDF
Far infrared-emitting ceramics decrease Freund's adjuvant-induced inflammatory hyperalgesia in mice through cytokine modulation and activation of peripheral inhibitory neuroreceptors 被引量:1
6
作者 Ralph Fernando Rosas Aline Armiliato Emer +5 位作者 Ana Paula Batisti Daniela Dero Ludtke Bruna Lenfers Turnes Franciane Bobinski Francisco Jose Cidral-Filho daniel fernandes martins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CAS CSCD 2018年第6期396-403,共8页
Objective: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far infrared-emitting ceramics (cFIRs) in a model of persistent inflammatory hyperalgesia and to elucidate the possible ... Objective: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far infrared-emitting ceramics (cFIRs) in a model of persistent inflammatory hyperalgesia and to elucidate the possible mechanisms of these effects. Methods: Mice were injected with 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 (CFA) and treated with cFIRs via place- ment on a pad impregnated with cFIRs on the bottom of the housing unit for different periods of time. Mice underwent mechanical hyperalgesia and edema assessments,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interleukin-1β (IL-1β) and IL-10 levels were measured. Twenty-four hours after CFA injection and 30 min before cFIR treatment, mice were pretreated with a nonselective adenosinergic antagonist, caffeine, the selective adenosine receptor A antagonist, 1,3-dipropyl-8-cyclopentylxanthine (DPCPX), the selective cannabinoid receptor type 1 antagonist, AM281, the selective cannabinoid receptor type 2 antagonist, AM630, or the nonselective opioid receptor antagonist, naloxone, and mechanical hyperalge- sia was assessed. Results: cFIRs statistically (P 〈 0.05) decreased CFA-induced mechanical hyperalgesia (82.86 ±5.21)% in control group vs (56.67±9.54)% in cFIR group) and edema ((1699.0 ± 77.8) gm in control group vs (988.7±107.6) gm in cFIR group), cFIRs statistically (P 〈 0.05) reduced TNF-α (0.478± 0.072) pg/mg of protein in control group vs (0.273 ±0.055) pg/mg of protein in cFIR group) and IL-113 ((95.81 ± 3.95) pg/mg of protein in control group vs (80.61 ±4.71)pg/mg of protein in cFIR group) levels and statistically (P〈 0.05) increased IL-10 ((18.32 ±0.78) pg/mg of protein in control group vs (25.89 ±1.23) pg/mg of protein in cFIR group) levels in post-CFA-injected paws. Peripheral pre-administration of inhibitory neuroreceptor antagonists (caffeine, DPCPX, AM281, AM630 and naloxone) prevented the analgesic effects of cF1Rs (P 〈 0.05).Conclusion: These data provide additional support for the use of cFIRs in the treatment of painful inflam- matory conditions and contribute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neurobiological mechanisms of the ther- apeutic effects of cFI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ENOSINE CANNABINOID far infrared-emitting ceramics Integrative therapy Inflammatory pain Opioid receptors
原文传递
远红外磁疗贴配合中药脐疗治疗血虚肠燥型卒中后便秘临床研究
7
作者 胡蝶 徐静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7期205-209,共5页
目的:观察远红外磁疗贴配合中药脐疗治疗血虚肠燥型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血虚肠燥型卒中后便秘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乳果糖口服溶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远红外磁疗贴配合... 目的:观察远红外磁疗贴配合中药脐疗治疗血虚肠燥型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血虚肠燥型卒中后便秘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乳果糖口服溶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远红外磁疗贴配合中药脐疗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便秘症状严重程度量表(CCS)、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评分;比较2组首次排便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77.08%(P<0.05),首次排便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CC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GIQLI评分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CC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GIQL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红外磁疗贴配合中药脐疗治疗血虚肠燥型卒中后便秘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便秘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便秘 血虚肠燥型 中药脐疗 远红外磁疗贴 便秘症状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中红外与短波红光综合治疗仪的临床应用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杨景发 刘玉颖 李同锴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6-58,共3页
说明了“双红治疗仪”在理疗科的四大类疾病患者的临床应用及结果 ;
关键词 双红治疗仪 中红外 短波红光 临床应用 红外理疗 红光治疗
下载PDF
远红外线照射联合马铃薯外敷治疗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8
9
作者 黄家莲 李亚洁 +2 位作者 梁云芳 冯桂娟 尹银定 《护理学报》 2013年第12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远红外线照射联合新鲜马铃薯片外敷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用随机数字法,将90例动静脉内瘘因穿刺失败等发生皮下血肿伴疼痛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用远红外线照射联合新鲜马铃薯片外敷... 目的探讨远红外线照射联合新鲜马铃薯片外敷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用随机数字法,将90例动静脉内瘘因穿刺失败等发生皮下血肿伴疼痛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用远红外线照射联合新鲜马铃薯片外敷;两对照组分别用50%硫酸镁湿敷和喜疗妥乳膏外擦,对比观察3组间皮下血肿伴疼痛的治疗效果,并对6月后内瘘血管狭窄、栓塞等并发症及血流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较硫酸镁组和喜疗妥组疼痛完全消失时间短,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内瘘皮下血肿消退时间比较,观察组较两对照组血肿消退快,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6个月发生内瘘血管狭窄及内瘘血流量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3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在6个月内瘘血管栓塞发生率方面,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红外线照射联合马铃薯片外敷可有效治疗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伴疼痛,减少内瘘血管狭窄,提高内瘘的通畅率,延长内瘘使用时间,效果优于单独使用50%硫酸镁湿敷或喜疗妥外擦。此护理方法无创、安全且简单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红外线 马铃薯 动静脉内瘘 皮下血肿 血液透析
下载PDF
远红外照射治疗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保护作用的探讨 被引量:10
10
作者 顾燕萍 金蕾 严嘉伟 《中国医学装备》 2015年第8期47-50,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远红外照射治疗的原理和机制,探讨远红外照射治疗对动静脉内瘘功能的保护意义。方法:总结并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原因及危害,结合临床治疗结果,分析远红外照射治疗对动静脉内瘘的干预及保护作用。结果:长期进行... 目的:通过分析远红外照射治疗的原理和机制,探讨远红外照射治疗对动静脉内瘘功能的保护意义。方法:总结并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原因及危害,结合临床治疗结果,分析远红外照射治疗对动静脉内瘘的干预及保护作用。结果:长期进行远红外照射治疗对动静脉内瘘功能维持起到极为有效的干预及保护作用。结论:通过分析远红外照射治疗的原理和机理,总结动静脉内瘘失功原因,阐明远红外照射治疗对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保护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红外线照射治疗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失功
下载PDF
红外/红光治疗仪缓解慢性软组织损伤症状的临床试验 被引量:13
11
作者 倪天庆 胡思源 孙庆 《天津中医药》 CAS 2012年第4期346-348,共3页
[目的]评价迈能MPET800红外/红光治疗仪,缓解慢性软组织损伤引起疼痛等症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66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CQ-61型红外线治疗器,理疗14 d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综合疗效及局部疼痛疗效有效率优于对... [目的]评价迈能MPET800红外/红光治疗仪,缓解慢性软组织损伤引起疼痛等症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66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CQ-61型红外线治疗器,理疗14 d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综合疗效及局部疼痛疗效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压痛、局部肿胀及功能障碍疗效有效率与对照组无差异。[结论]本仪器可缓解慢性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局部疼痛、压痛、功能障碍、局部肿胀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 红光治疗仪 慢性软组织损伤 临床试验
下载PDF
红外/红光治疗仪联合护理干预对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7
12
作者 张颖 赵小兰 +1 位作者 成雪兰 陈燕梅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目的:探讨红外/红光治疗仪联合前列地尔及护理干预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红外/红光治疗仪... 目的:探讨红外/红光治疗仪联合前列地尔及护理干预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红外/红光治疗仪及护理干预治疗,均以14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足背动脉血流量、踝肱指数(ABI)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足背动脉血流量、踝肱指数(ABI)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红外/红光治疗仪联合前列地尔及护理干预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红光治疗仪 前列地尔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护理
下载PDF
远红外线照射疗法对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的影响 被引量:34
13
作者 肖光辉 王玉柱 《中国血液净化》 2014年第12期845-847,共3页
目的评价远红外线照射疗法对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新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的影响。方法选择于我院就诊并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手术患者80名,随机进入对照组、治疗组。由同一名术者选用相同的术式完成动静脉内瘘成形手术,术后治疗组给予远红外... 目的评价远红外线照射疗法对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新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的影响。方法选择于我院就诊并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手术患者80名,随机进入对照组、治疗组。由同一名术者选用相同的术式完成动静脉内瘘成形手术,术后治疗组给予远红外线照射,对照组不进行远红外线照射,两组患者于术后第1,2,3个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别测定流出静脉内径及血流量,并于3个月时应用生理成熟内瘘穿刺进行血液透析,观察透析泵控血流量,出现穿刺损伤情况,评价两组患者内瘘生理成熟及临床成熟率。结果共80名患者入组,其中治疗组39名,对照组38名患者完成观察,治疗组第2,3个月内瘘直径分别为0.45±0.12mm,0.47±0.11mm,高于对照组内径0.42±0.11ml/min,0.43±0.19ml/min(P=0.040,P=0.030);治疗组第2,3个月时内瘘血流量分别为525.4±175.8,574.2±204.3,高于对照组487.8±187.4ml/min,523.2±238.2ml/min,(P=0.000,P=0.010);治疗组3个月时生理成熟率高于对照组(97.4%比89.5%;P=0.040),临床成功率高于对照组(94.9%比84.2%;P=0.040)。结论远红外线照射可改善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促进内瘘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终末期肾脏病 远红外线照射 血液透析 成熟
下载PDF
远红外温热治疗仪治疗功能性便秘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施正华 徐伟 +3 位作者 陈棣兰 罗励 葛永盛 王华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2期1118-1119,1123,共3页
目的:客观评价远红外温热治疗仪对功能性便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对照的研究方法。从2008年3月至2008年6月来我院肛肠科就诊的患者中随机选取了满足纳入标准的功能性便秘患者60例,均符合罗马Ⅲ标准,按随机方案... 目的:客观评价远红外温热治疗仪对功能性便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对照的研究方法。从2008年3月至2008年6月来我院肛肠科就诊的患者中随机选取了满足纳入标准的功能性便秘患者60例,均符合罗马Ⅲ标准,按随机方案纳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年龄:试验组平均48.87岁(30岁~70岁),对照组47.57岁(29岁~68岁);性别:两组很巧合均为男5例,女25例;本病治疗史:试验组无治疗史7例,有治疗史23例;对照组:无治疗史10例,有治疗史20例,两组病例均无脱落和剔除。实验步骤:受试者和衣仰卧于治疗床上,调节温度旋钮到42℃-55℃,在此温度范围内根据患者个体对温度的实验舒适灵敏度而调整适当的实验温度,按下负离子发生器开关。每天一次,每次60min,共10天。于前、中、后分别进行功能性便秘症状评分。结果:试验组临床治愈率23.33%,显效率36.37%,有效率40.0%;对照组临床治愈率16.67%,显效率30.0%,有效率33.33%,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红外温热治疗仪与温热电位治疗仪对功能性便秘有类似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远红外温热治疗仪 临床研究
下载PDF
红外/红光治疗仪联合新型敷料在糖尿病足溃疡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颖 赵小兰 成雪兰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红外/红光治疗仪联合新型敷料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效果。方法:将57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敷料换药;治疗组采用新型敷料联合红外/红光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足背动... 目的:探讨红外/红光治疗仪联合新型敷料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效果。方法:将57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敷料换药;治疗组采用新型敷料联合红外/红光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足背动脉血流速度、踝肱指数(ABI)、溃疡面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者患者足部动脉血流速度、ABI值及溃疡面分泌物细菌阴性例数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外/红光治疗仪联合新型敷料治疗糖尿病足溃疡能够获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溃疡 红外/红光治疗仪 新型敷料
下载PDF
远红外贴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6
作者 邱运华 宋晓耘 +3 位作者 杨剑锋 郑金州 余奎 周细秋 《西部中医药》 2020年第3期123-125,共3页
目的:观察远红外贴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26例采用随机对照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3例,试验组远红外贴外敷联合补肾活血方口服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治... 目的:观察远红外贴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26例采用随机对照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3例,试验组远红外贴外敷联合补肾活血方口服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前列腺体积、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前列腺体积较治疗前减小(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红外贴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在减小前列腺体积方面疗效优于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良性 生活质量 外治法 红外贴 补肾活血方 中医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远红外线疗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维护的影响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杨振华 吴霞珺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年第11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远红外线(FIR)疗法对于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状况、减少AVF并发症、提高AVF充盈度、改善血流量,进而改善患者透析质量及舒适度等方面的影响。方法:比较我院血液净化中心60例采用AVF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 目的:探讨远红外线(FIR)疗法对于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状况、减少AVF并发症、提高AVF充盈度、改善血流量,进而改善患者透析质量及舒适度等方面的影响。方法:比较我院血液净化中心60例采用AVF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在使用FIR疗法前和使用6个月后AVF流量、透析中可达到血流量、透析中血压、透析中高血压及低血压发生次数、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活性等变化情况。结果:FIR疗法使用6个月后患者AVF流量和透析中血流量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透析充分性亦高于治疗前(P<0.05),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活性低于治疗前(P<0.05),透析中高血压及低血压发生次数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1)FIR疗法安全、可靠,不会增加护士穿刺难度。(2)FIR疗法能提高AVF流量及透析中血流量,提高透析充分性。(3)FIR疗法对于患者透析中的血压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有利于改善患者对于透析的耐受度,改善透析舒适度。(4)FIR疗法有利于改善AVF血管炎症状态及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远红外线疗法 自体动静脉内瘘 血流量
下载PDF
YDB—Ⅲ型急慢性软组织损伤药物导入治疗仪 被引量:2
18
作者 种银保 齐悦国 +1 位作者 杨跃模 施书景 《医疗卫生装备》 CAS 1999年第3期4-5,共2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具有远红外电磁波辐射、电刺激和药物离子导入治疗仪的多种物理因子综合治疗软组织损伤的机理、仪器的性能特征、结构原理及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电刺激 软组织损伤 药物导入治疗仪
下载PDF
肿瘤合并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围全身热疗期肌钙蛋白I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吕凯荣 赵华斌 +2 位作者 韩洪涛 苑玉环 刘芳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目的观察肿瘤合并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行远红外线体表照射全身高热治疗(全身热疗)时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的动态变化。方法40例ASAⅡ-Ⅲ级肿瘤合并缺血性心脏病择期行全身热疗患者,以热疗前cTnl≥0.3μg/L为阳性,将患者分为阴性组和... 目的观察肿瘤合并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行远红外线体表照射全身高热治疗(全身热疗)时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的动态变化。方法40例ASAⅡ-Ⅲ级肿瘤合并缺血性心脏病择期行全身热疗患者,以热疗前cTnl≥0.3μg/L为阳性,将患者分为阴性组和阳性组。分别于热疗前、麻醉诱导后、出热疗舱和热疗后6h对2组患者进行血清cTnI的动态检测,记录围全身热疗期心电改变和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出热疗舱及热疗后6h的cTnI均显著高于热疗前(P〈0.05或P〈0.01);阳性组出热疗舱及热疗后6h时点的cTnI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全身热疗后心电改变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心脏事件发生率亦高于阴性组。结论全身热疗前cTnI升高对评价肿瘤合并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危险性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缺血性心脏病 远红外线 体表照射 光疗法 肌钙蛋白Ⅰ 评价
下载PDF
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联合替诺福韦酯对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及血清辅助性T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静 史娜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9年第5期566-569,572,共5页
目的:探讨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联合替诺福韦酯对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及血清辅助性T细胞(Th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5月邯郸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探讨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联合替诺福韦酯对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及血清辅助性T细胞(Th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5月邯郸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替诺福韦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联合替诺福韦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Th1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Th2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肝纤维化指标[Ⅳ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及层粘连蛋白(LN)]水平、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2.69%(43/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54%(3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FN-γ、IL-2、IL-4及IL-10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Ⅳ-C、HA、PC-Ⅲ、LN、ALT及AS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69%(4/52)、9.62%(5/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联合替诺福韦酯能明显改善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纤维化指标水平,平衡血清Th1/Th2水平,恢复肝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 替诺福韦酯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辅助性T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