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材料中Fe^(2+)含量对Mn-Zn功率铁氧体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海华 冯则坤 +1 位作者 于晓凌 何华辉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1-13,共3页
研究了原材料中Fe2+含量对Mn-Zn铁氧体材料的电阻率ρ、功耗PL、居里温度TC、起始磁导率μi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原材料中Fe2+含量多,电阻率ρ低,涡流损耗Pe高;原材料中Fe2+含量少,磁滞损耗Ph大,居里温度TC、饱和磁化强度Ms、起... 研究了原材料中Fe2+含量对Mn-Zn铁氧体材料的电阻率ρ、功耗PL、居里温度TC、起始磁导率μi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原材料中Fe2+含量多,电阻率ρ低,涡流损耗Pe高;原材料中Fe2+含量少,磁滞损耗Ph大,居里温度TC、饱和磁化强度Ms、起始磁导率μi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含量 磁性能 MN-ZN铁氧体 磁导率 饱和磁化强度 功耗 居里温度 电阻率 亚铁含量 锰锌铁氧体
下载PDF
Fe_2O_3含量对MnZn铁氧体中Fe^(2+)量、磁性能及导电机制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文强 朱朝辉 +3 位作者 刘东 应耀 姜力强 车声雷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2015年第2期1-5,共5页
通过测量MnZn铁氧体的磁性能及Fe2+、Mn3+含量,考察了MnZn铁氧体中的Fe2+含量与配方中Fe2O3、MnO含量的关系及其对MnZn铁氧体磁性能的影响,并探究了MnZn铁氧体的导电机制。结果表明:随着(Fe2O3)a(MnO)b(ZnO)c主组成配方中a值递增(52.55... 通过测量MnZn铁氧体的磁性能及Fe2+、Mn3+含量,考察了MnZn铁氧体中的Fe2+含量与配方中Fe2O3、MnO含量的关系及其对MnZn铁氧体磁性能的影响,并探究了MnZn铁氧体的导电机制。结果表明:随着(Fe2O3)a(MnO)b(ZnO)c主组成配方中a值递增(52.55≤a≤53.35)、b值递减(38.33≥b≥37.52),呈现出Fe2+、Mn3+含量均增加的趋势。随着Fe2+含量增加,Pcv谷底温度向低温方向移动,Pcv(min)先减后增,Pcv(20/70/100℃)均先减后增,均在Fe2+含量=1.55%附近达到最小值;起始磁导率μi(20/70/100℃)均先增后减。根据Pcv-Fe2+含量和μi-Fe2+含量两个关系图在Fe2O3=53.15mol%附近出现极值点这一现象,初步推测铁氧体Znα2+Mnβ-x2+Mnx3+Fey2+Feχ-y3+O4+σ(0.1794≥α≥0.1786,0.754≥β≥0.734,0.0031≤x≤0.0040,0.051≤y≤0.070)的导电机制为:y<0.064时小极化子间的束缚能主导,y>0.064时电子跃迁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ZN 铁氧体 Fe^2+含量 电位滴定 磁性能 导电机制
下载PDF
Fe^(2+)对铝件磷化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谢守德 李新立 +3 位作者 李安忠 邢宏楠 霍莹 谭伍永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5-58,共4页
在铝件磷化液中加入Fe2+,以提高磷化膜的均匀致密程度和Zn2Fe(PO4 )2·4H2O(P相)含量,通过SEM(扫描电镜)、XRD(X射线衍射)和膜重测试等方法研究了Fe2+含量对磷化膜的形貌、晶体结构和膜重等的影响。结果表明,Fe2+的加入使铝件锌系... 在铝件磷化液中加入Fe2+,以提高磷化膜的均匀致密程度和Zn2Fe(PO4 )2·4H2O(P相)含量,通过SEM(扫描电镜)、XRD(X射线衍射)和膜重测试等方法研究了Fe2+含量对磷化膜的形貌、晶体结构和膜重等的影响。结果表明,Fe2+的加入使铝件锌系磷化成膜均匀、致密,膜重减轻,磷化膜形貌从片状、针状逐步转变为颗粒状,磷化膜中Zn2Fe(PO4 )2·4H2O增多,表面Fe2+的加入确实能够改善磷化膜的致密性和提高P相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件磷化 Fe^2+含量 磷化膜
下载PDF
复方补血胶囊中Fe^(3+)含量测定 被引量:1
4
作者 田晨煦 陈文 洪成林 《农垦医学》 2001年第5期291-292,共2页
关键词 复方补血胶囊 Fe^2+含量 测定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H_(2)O_(2)诱导小鼠睾丸间质TM3细胞铁死亡模型的构建
5
作者 王佳 马丽媛 +2 位作者 母春兰 刘春莲 焦海燕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469-474,共6页
目的 构建并鉴定H_(2)O_(2)诱导小鼠睾丸间质TM3细胞铁死亡模型。方法 常规培养TM3细胞,采用MTS法选择H_(2)O_(2)的处理浓度,设置TM3细胞常规培养组(T组)、2 mmol·L^(-1)H_(2)O_(2)处理TM3细胞1 h组(H_(2)O_(2)-T组)、1μmol·... 目的 构建并鉴定H_(2)O_(2)诱导小鼠睾丸间质TM3细胞铁死亡模型。方法 常规培养TM3细胞,采用MTS法选择H_(2)O_(2)的处理浓度,设置TM3细胞常规培养组(T组)、2 mmol·L^(-1)H_(2)O_(2)处理TM3细胞1 h组(H_(2)O_(2)-T组)、1μmol·L^(-1)GSH过氧化物酶4抑制剂(RSL3)处理TM3细胞1 h组(RSL3-T组)和3μmol·L^(-1)i FSP1处理TM3细胞24 h组(i FSP1-T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ROS)水平;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的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Phen-Green-SK荧光探针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Fe2+含量;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形态结构。结果 根据MTS法选择2 mmol·L^(-1)H_(2)O_(2)处理TM3细胞;与T组相比,H_(2)O_(2)-T组ROS水平、MDA和LPO含量均上升(P均<0.001)、SOD活性下降(P <0.001);细胞内Fe2+含量上升(P<0.01),与RSL3-T组和i FSP1-T组相比,H_(2)O_(2)-T组细胞内LPO、Fe2+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透射电镜结果显示,H_(2)O_(2)-T组细胞线粒体变小皱缩,嵴减少,外膜破裂,与RSL3-T组和i FSP1-T组相似。结论 H_(2)O_(2)可诱导小鼠睾丸间质细胞TM3细胞发生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活性氧 脂质过氧化物 线粒体 Fe^(2+)含量
下载PDF
自然铜炮制方法改进的探讨
6
作者 楼冠峰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2003年第8期457-457,共1页
目的 :探讨自然铜炮制方法的改进。方法 :对自然铜用煅法、炒法进行炮制 ,对外观及有效成分 Fe2 + 含量进行比较。结果 :煅法与炒法炮制的自然铜外观与 Fe2 + 含量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用炒法炮制自然铜具有耗时短、易煅透。
关键词 自然铜 煅法 炒法 Fe^2+含量 中药炮制
下载PDF
带钢酸洗液中不溶物含量透光法检测技术
7
作者 陈于勤 王传荟 《轧钢》 2023年第4期125-128,共4页
带钢酸洗时氧化铁皮中的一些不溶物随着酸洗液的循环使用不断积聚,影响酸洗效果和设备的稳定运行。为及时掌握酸洗液中不溶物的含量,解决传统分析方法检测周期长、无法满足连续生产的问题,研究了通过透光率测定酸洗液中不溶物含量的方... 带钢酸洗时氧化铁皮中的一些不溶物随着酸洗液的循环使用不断积聚,影响酸洗效果和设备的稳定运行。为及时掌握酸洗液中不溶物的含量,解决传统分析方法检测周期长、无法满足连续生产的问题,研究了通过透光率测定酸洗液中不溶物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酸洗液颜色深浅主要受溶液中Fe^(2+)含量影响,不同酸洗液因溶液颜色深浅不同,光的透过率不同,但均在单色光波长为690 nm处有最大透光率;将滤除不溶物的酸洗液作为基准液,以纯水做参比测定基准液透光率,再以基准液为参比测定样品透光率,即可排除酸洗液颜色的干扰;利用透光率法检测酸洗液中不溶物含量的检测周期仅需10 min,检测偏差小于2%,能够为酸洗液中不溶物去除工艺的及时调整起到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洗液 不溶物 透光率 单色光波长 Fe^(2+)含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