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鸡屎藤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DS分析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何开家 刘布鸣 +3 位作者 董晓敏 陈露 陈明生 莫建光 《广西科学》 CAS 2010年第2期138-140,143,共4页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从广西3个不同产地的鸡屎藤中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定性定量分析,鉴定出60多种化学成分,3个产地鸡屎藤挥发油均含有的化学成分有20余种,其余的化学成分各有差异,相同化学成分的含量也有较大差异。...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从广西3个不同产地的鸡屎藤中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定性定量分析,鉴定出60多种化学成分,3个产地鸡屎藤挥发油均含有的化学成分有20余种,其余的化学成分各有差异,相同化学成分的含量也有较大差异。这将对其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规范生药品质,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屎藤 挥发油 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GC-MS联用法测定镰形棘豆石油醚浸提物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28
2
作者 郑尚珍 确生 +1 位作者 许先芳 沈序维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51-53,共3页
采用GC MS联用方法测定和鉴定了采自青海贵德地区的镰形棘豆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 ,共鉴定出 5 7个成分 ,占该部位的 86 70 % ,其中 (z,z,z) 9,12 ,15 十八碳三烯 1 醇 14 73 % ,(E) 1 (2 ,6 二羟基 4 甲氧基 ) 3 苯基 2 烯 1... 采用GC MS联用方法测定和鉴定了采自青海贵德地区的镰形棘豆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 ,共鉴定出 5 7个成分 ,占该部位的 86 70 % ,其中 (z,z,z) 9,12 ,15 十八碳三烯 1 醇 14 73 % ,(E) 1 (2 ,6 二羟基 4 甲氧基 ) 3 苯基 2 烯 1 酮 7 68% ,十六碳酸乙酯 6 4 9% ,亚麻油酸乙酯 4 3 5 % ,2 3 ,2 4 双氢豆甾醇 4 3 0 % ,2 苯基 5 ,7 二羟基双氢黄酮1 93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形棘豆 化学成分 gc-ms-ds联用法 石油醚浸提物 中草药 含量测定
下载PDF
人参挥发油的提取和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阎吉昌 张宏 +2 位作者 卫永弟 安占元 阎雪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3期46-50,共5页
应用GC-MS-DS联机分析人参挥发油是当前较好的方法[1],但人参挥发油的提取方法和GC-MS条件的选择明显影响人参挥发油这一复杂天然混合物的分离和鉴定。本工作严格控制提取条件,提高了挥发油收率,达0.96%;选择... 应用GC-MS-DS联机分析人参挥发油是当前较好的方法[1],但人参挥发油的提取方法和GC-MS条件的选择明显影响人参挥发油这一复杂天然混合物的分离和鉴定。本工作严格控制提取条件,提高了挥发油收率,达0.96%;选择最佳GC-MS条件,鉴定出76种化合物,该法稳定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挥发油 提取 gc-ms-ds
下载PDF
日本榧叶挥发油成分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金天大 张虹 +2 位作者 王洪泉 陈振德 郑汉臣 《中药材》 CAS CSCD 1997年第11期563-568,共6页
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研究了中国引种的日本榧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共分离出71个组分,鉴定了68个成分。所鉴定成分占挥发油总重量的96.364%。
关键词 日本榧 挥发油 gc-ms-ds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天然野生和种植药用蔓荆子化学成分研究──Ⅰ.天然野生和种植药用蔓荆子挥发油成分定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崔兆杰 罗伟丽 +1 位作者 李斌 许青 《药物分析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7-29,共3页
本文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出挥发油,并利用不同类型的毛细管柱,找出最佳色谱分离条件,再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系统将色谱分离出的35种成分进行鉴定,从中定性了21种成分,占总挥发油成分的60%。从GC-MS鉴定结果看,天... 本文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出挥发油,并利用不同类型的毛细管柱,找出最佳色谱分离条件,再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系统将色谱分离出的35种成分进行鉴定,从中定性了21种成分,占总挥发油成分的60%。从GC-MS鉴定结果看,天然野生蔓荆子比种植药用蔓荆子缺少了氯代甲烷、二氯甲烷、氯仿和1-甲氧基-4-(2-丙烯基)苯,因此,两者在挥发油成分上极为相似,有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蔓荆子 挥发油 gc-ms-ds 化学成分
下载PDF
溪黄草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被引量:14
6
作者 孟艳辉 邓芹英 许国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7-29,共3页
从中药溪黄草 [Rabdosia serra( Maxim.) Hara]中又分离得到一种无定形固体A和一种无色针状晶体 B,A经光谱数据分析鉴定为正十六酸 ( ) ;B经 GC- MS分析确定为 3种甾醇 :2 4 -甲基胆甾醇 ( ) ,豆甾醇 ( ) ,β-谷甾醇 ( ) ,其中化合... 从中药溪黄草 [Rabdosia serra( Maxim.) Hara]中又分离得到一种无定形固体A和一种无色针状晶体 B,A经光谱数据分析鉴定为正十六酸 ( ) ;B经 GC- MS分析确定为 3种甾醇 :2 4 -甲基胆甾醇 ( ) ,豆甾醇 ( ) ,β-谷甾醇 ( ) ,其中化合物 、 、 系首次从溪黄草 [Rabdosia serra( Maxi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黄草 羧酸 甾醇 gc-ms-ds 中药
下载PDF
中药郁金挥发油成分及挥发油中蜡质成分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汤敏燕 孙凌峰 +1 位作者 汪洪武 刘艳清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0年第4期74-78,共5页
对中药郁金挥发油成分进行 GC- MS- DS分析 ,共分离得到 137个气相色谱峰 ,鉴定出 73种成分 ,其中 36种为首次鉴定出。其次 ,作者对其挥发油中蜡质成分进行分离 ,经 GC- MS- DS分析得其主要成分为长直链烷烃和长直链脂肪酸。
关键词 郁金 挥发油 gc-ms-ds分析 蜡质成分 中药
下载PDF
椒蒿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安长新 杨卫新 +2 位作者 钟近洁 堵年生1 刑绥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91-591,共1页
关键词 椒蒿挥发油 化学成分 gc-ms-ds
下载PDF
不同贮存时间广陈皮挥发油的成分分析 被引量:40
9
作者 严寒静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8-219,共2页
目的:探讨贮存时间对广陈皮挥发油的影响。方法:用GC-MS-DS法分析不同贮存时间的广陈皮挥发油的成分和含量。结果:不同贮存时间的广陈皮药材挥发油的成分和含量都发生了变化,总体上呈现分子量较小的成分减少,分子量较大成分增加的趋势... 目的:探讨贮存时间对广陈皮挥发油的影响。方法:用GC-MS-DS法分析不同贮存时间的广陈皮挥发油的成分和含量。结果:不同贮存时间的广陈皮药材挥发油的成分和含量都发生了变化,总体上呈现分子量较小的成分减少,分子量较大成分增加的趋势。结论:贮存时间对广陈皮挥发油的成分和含量有一定的影响,其成分和含量可以供进行品质优良度鉴定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皮 挥发油 gc-ms-ds
下载PDF
红树植物叶片中脂肪酸组成及其资源价值 被引量:13
10
作者 卢昌义 林良牧 汪和海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54-459,共6页
采用气相色谱和色质联用仪分析发现我国不同地区主要红树植物种类叶片与非红树植物在脂肪酸组成上相似,但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对较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少;脂肪酸不饱和指数较低;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含量的比值较小.红树植物体... 采用气相色谱和色质联用仪分析发现我国不同地区主要红树植物种类叶片与非红树植物在脂肪酸组成上相似,但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对较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少;脂肪酸不饱和指数较低;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含量的比值较小.红树植物体内多不饱和脂肪酸种类多而且廿碳四烯酸和亚油酸含量较高,是潜在的脂肪酸资源.红树植物叶片凋落物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为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的鱼虾蟹提供必需脂肪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植物 脂肪酸组成 资源价值 叶片 gc-ms-ds
下载PDF
中药陈皮挥发油的成分分析 被引量:23
11
作者 严寒静 房志坚 +1 位作者 黄宁 黄炽宏 《广东药学》 2001年第1期17-18,共2页
采用GC MS DS法分析了三种来源的陈皮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含量 ,分别鉴定出化学成分 :茶枝柑 2 0种 ,行柑 11种 ,蕉柑
关键词 陈皮 挥发油 gc-ms-ds 中药 化学成分
下载PDF
虎奶菇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锦忠 张志强 +1 位作者 张丽明 黄年来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8-10,共3页
为建立虎奶菇质量标准 ,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顺次提取虎奶菇菌核中的次生产物 ,经制备型HPLC分离和 GC-MS-DS检测 ,检查出 1 9种成分 ,其中烷烃 1 4种 ,占 74%,而且大多数在乙酸乙酯提取液中被检出 ;脂肪酸类 3种 ,在甲醇的提取... 为建立虎奶菇质量标准 ,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顺次提取虎奶菇菌核中的次生产物 ,经制备型HPLC分离和 GC-MS-DS检测 ,检查出 1 9种成分 ,其中烷烃 1 4种 ,占 74%,而且大多数在乙酸乙酯提取液中被检出 ;脂肪酸类 3种 ,在甲醇的提取液和乙酸乙酯的碱萃取液中被检出 :酯类 2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奶菇 化学成分 质量标准 HPLC 甲醇提取液 gc-ms-ds
下载PDF
岗松油的质量分析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刘布鸣 赖茂祥 +4 位作者 梁凯妮 陈勇 严克俭 蔡全玲 李耀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39-542,共4页
目的 :对岗松油进行分析鉴定 ,为岗松油的质量标准提供方法和依据。方法 :用气相色谱 质谱 计算机分析技术、薄层色谱和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岗松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 ,并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主要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从岗松油... 目的 :对岗松油进行分析鉴定 ,为岗松油的质量标准提供方法和依据。方法 :用气相色谱 质谱 计算机分析技术、薄层色谱和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岗松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 ,并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主要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从岗松油中分离出 5 0多个组分 ,确认了其中的 38种成分 ,占色谱总馏出峰面积的 94 %以上 ,建立了用薄层色谱和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评价岗松油内在质量的方法。结论 :不同产地、不同采集期岗松油化学成分既有共同点 ,也有不同点 ,芳樟醇等成分可以作为质量分析的指标性和指纹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松油 气相色谱 薄层色谱 中药材 化学成分
下载PDF
五种瓜蒌皮挥发性有机酸的分析 被引量:45
14
作者 巢志茂 刘静明 +2 位作者 王伏华 刘岱 杨立新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1期673-674,共2页
栝楼属植物栝楼、双边栝楼、大子栝楼、湖北栝楼和王瓜等5种果皮的挥发性有机酸,经甲基化、GC和GC-MS-DS分析,表明均含有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月桂酸和肉豆蔻酸等15种长链脂肪酸。
关键词 瓜蒌皮 栝楼属 挥发性 有机酸
下载PDF
豫北平原栽培金银花精油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30
15
作者 王国亮 朱信强 +4 位作者 王金凤 贾卫疆 袁焱明 南蓬 袁萍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268-270,共3页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和毛细管气相色谱标准样叠加法分析了河南豫北平原栽培金银花干花蕾和鲜花精油的化学成分。从二者的精油中分别鉴定了27个和30个单萜及倍半萜类化合物。二者成分基本一致,其主要成分为芳樟醇、香...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和毛细管气相色谱标准样叠加法分析了河南豫北平原栽培金银花干花蕾和鲜花精油的化学成分。从二者的精油中分别鉴定了27个和30个单萜及倍半萜类化合物。二者成分基本一致,其主要成分为芳樟醇、香叶醇、香树烯、丁香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油 金银花 化学成分
下载PDF
中药姜黄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2
16
作者 汤敏燕 汪洪武 孙凌峰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3期274-277,共4页
采用GC MS DS对中药姜黄挥发油进行系统分析 ,共分离得到 10 2个气相色谱峰 ,鉴定出 70种化合物 ,其中α 侧柏烯 ,β 侧柏烯 ,2 辛醇 ,cis 芳樟醇氧化物 ,(+) 香芹酮 ,紫苏醇 ,γ 瑟林烯等 2 5种化合物为首次鉴定 .
关键词 姜黄 挥发油 化学成分分析 中药
下载PDF
我国东北产当归属药用植物挥发油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严仲铠 牛志多 +2 位作者 潘宁 徐国经 杨秀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7期35-37,共3页
对东北产的五种当归属药用植物根和果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及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分析。共鉴定出59个化合物。α-蒎烯,月桂烯,对-聚伞花素为五种植物根、果共有成分,为开发东北地区该属资源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当归属 挥发油 气相色谱 质谱
下载PDF
腰果壳液的蒸馏及其馏分的色-质谱联用分析 被引量:20
18
作者 林金火 胡炳环 陈文定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3-39,共7页
用蒸馏法从商品腰果壳液中提取主成分腰果酚。采用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仪对蒸馏馏分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常压或减压蒸馏均能得到腰果壳液的主成分。减压蒸馏可大大提高馏分的得率,在真空度1999.832Pa进行减压蒸馏时,最高... 用蒸馏法从商品腰果壳液中提取主成分腰果酚。采用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仪对蒸馏馏分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常压或减压蒸馏均能得到腰果壳液的主成分。减压蒸馏可大大提高馏分的得率,在真空度1999.832Pa进行减压蒸馏时,最高得率为72%;得率约60%时,其残留物尚能得以利用。蒸馏馏分为淡黄色油状液体,其中含有约75%的腰果酚、10%其它酚类化合物和15%的烷基苯;其颜色比原腰果壳液浅得多。该主馏分腰果酚带有饱和(10%)、单烯(59.9%)、双烯(17.7%)和三烯(12.5%)的长侧碳链,其总不饱和度比原腰果壳液主成分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果壳液 腰果酚 蒸馏 色谱-质谱
下载PDF
樱草杜鹃的挥发油成分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雯洁 李忠琼 +4 位作者 余珍 丁靖垲 迪庆晋美 鲁茸此称 白玛丹增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86-390,共5页
樱草杜鹃是著名藏药“达里”的原植物,花和叶均为药用部位,由于二者在性味、功用及临床应用上有一定差异,本文分别对其所含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共鉴定了106个化合物.
关键词 樱草杜鹃 挥发油 气相色谱
下载PDF
香薷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何福江 石晓峰 +5 位作者 李洪刚 田义杰 杨建萍 粟武 程捷恺 赵毅军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0-22,共3页
本文应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系统对香薷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以玻璃毛细管柱OV-101分离出31个峰,用质谱法鉴定出25个成分。其主要成分为β-去氢香薷酮(44.32%)、香薷酮(16.66%)、2... 本文应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系统对香薷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以玻璃毛细管柱OV-101分离出31个峰,用质谱法鉴定出25个成分。其主要成分为β-去氢香薷酮(44.32%)、香薷酮(16.66%)、2-甲氧基-1,3,5-三甲基苯(10.02%)、香橙烯(8.69%)、d-香芹酮(5.70%)、柠檬烯(5.31%)与4-甲基二叔丁基苯酚(1.34%)等。占总挥发油的92.03%以上。同时又应用气相色谱归一化法计算其各成分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薷 挥发油 β-去氢香薷酮 香薷酮 GC/MS/D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