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atinib and gamabufotalin co-loaded lipid/Prussian blue nanoparticles for synergistic therapy to gastric cancer with metastasis 被引量:1
1
作者 Binlong Chen Yanzhong Zhao +5 位作者 Zichang Lin Jiahao Liang Jialong Fan Yanyan Huang Leye He Bin Liu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5期707-721,共15页
Due to the non-targeted release and low solubility of anti-gastric cancer agent,apatinib(Apa),a first-line drug with long-term usage in a high dosage often induces multi-drug resistance and causes serious side effects... Due to the non-targeted release and low solubility of anti-gastric cancer agent,apatinib(Apa),a first-line drug with long-term usage in a high dosage often induces multi-drug resistance and causes serious side effects.In order to avoid these drawbacks,lipid-film-coated Prussian blue nanoparticles(PB NPs)with hyaluronan(HA)modification was used for Apa loading to improve its solubility and targeting ability.Furthermore,anti-tumor compound of gamabufotalin(CS-6)was selected as a partner of Apawith reducing dosage for combinational gastric therapy.Thus,HA-Apa-Lip@PB-CS-6 NPs were constructed to synchronously transport the two drugs into tumor tissue.In vitro assay indicated that HA-Apa-Lip@PB-CS-6 NPs can synergistically inhibit proliferation and invasion/metastasis of BGC-823 cells via downregulating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and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In vivo assay demonstrated strongest anti-tumor growth and liver metastasis of HA-Apa-Lip@PB-CS-6 NPs administration in BGC-823 cells-bearing mice compared with other groups due to the excellent penetration in tumor tissues and outstanding synergistic effects.In summary,we have successfully developed a new nanocomplexes for synchronous Apa/CS-6 delivery and synergistic gastric cancer(GC)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atinib gamabufotalin Lipid/Prussian blue nanoparticles Gastric cancer
下载PDF
日蟾蜍它灵通过HSP90/突变p53途径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
2
作者 肖沛 李美玲 +1 位作者 周建林 周畅 《生命科学研究》 CAS 2023年第3期217-222,228,共7页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其p53基因的突变频率达80%以上。日蟾蜍它灵(gamabufotalin,CS-6)是日本蟾蜍的皮肤分泌物,有研究表明CS-6具有抗癌作用,但其对TNBC的作用和机制尚无报道。本文采用...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其p53基因的突变频率达80%以上。日蟾蜍它灵(gamabufotalin,CS-6)是日本蟾蜍的皮肤分泌物,有研究表明CS-6具有抗癌作用,但其对TNBC的作用和机制尚无报道。本文采用MTT法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了不同浓度CS-6对TNBC细胞系MDA-MB-468和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Western-blot检测了CS-6在外源和内源水平对p53和热休克蛋白90(heat shock protein 90,HSP90)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联合指数及等效线分析法考察了CS-6和HSP90的抑制剂坦螺旋霉素(tanespimycin,17-AAG)对MDA-MB-468和MDA-MB-231细胞增殖的协同作用。结果显示,CS-6明显抑制MDA-MB-468和MDA-MB-231细胞的增殖,其抑制增殖机制有可能与降解HSP90/突变p53有关;而且,CS-6和HSP90抑制剂17-AAG联合用药对抑制MDA-MB-468和MDA-MB-231细胞增殖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蟾蜍它灵(CS-6) 三阴性乳腺癌(TNBC) P53蛋白 热休克蛋白90(HSP90) 联合用药
下载PDF
干蟾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陈玉俊 项进 +1 位作者 顾维 许美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620-621,共2页
目的:探讨干蟾的化学成分。方法:硅胶柱层析分离,薄层层析和光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胆甾醇、β谷甾醇、脂蟾毒配基、华蟾毒精、蟾毒灵、日蟾毒它灵。
关键词 干蟾 脂蟾毒配基 华蟾毒精 蟾毒灵 化学成分
下载PDF
花背蟾蜍耳后腺分泌物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薇 徐利锋 张豁中 《沈阳药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2期98-102,共5页
作者对花背蟾蜍耳后腺分泌物的药效研究结果表明,其强心、升压等作用主要来自其氯仿提取物,作者应用中、低压液相色谱法,首次对花背蟾蜍分泌物的化学成分行进了分离,经UV,IR,~1H-NMR,MS鉴定确定了其中5种成分。分别为胆甾醇(Cholestero... 作者对花背蟾蜍耳后腺分泌物的药效研究结果表明,其强心、升压等作用主要来自其氯仿提取物,作者应用中、低压液相色谱法,首次对花背蟾蜍分泌物的化学成分行进了分离,经UV,IR,~1H-NMR,MS鉴定确定了其中5种成分。分别为胆甾醇(Cholesterol),南美蟾毒精(Marinobufagin),日蟾毒它灵(Gamabufotalin),远华蟾毒精(Telocinobufagin),阿根廷蟾毒精(Arenobufagin). 另外,花背蟾蜍耳后腺分泌物有特臭,作者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GC-MS鉴定,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背蟾蜍 化学成分
下载PDF
澳洲γ-蟾蜍它灵的分离与分析
5
作者 高宝岩 孙云霞 +1 位作者 霍建中 栗凤珍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05-207,共3页
研究了澳洲 γ-蟾蜍它灵的分离与分析 ,采用液相制备色谱从二十多种甾体混合物中分离出 γ-蟾蜍它灵 ,经薄层色谱及红外光谱研究得到确认。
关键词 γ-蟾蜍它灵 液相制备色谱 薄层色谱 红外光谱 分离 中药分析
下载PDF
日蟾蜍它灵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6
作者 邹立君 史俊 +1 位作者 郭天林 王迅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1710-1711,共2页
目的探讨日蟾蜍它灵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20只,A组:大鼠仅暴露脑组织、不损伤;B组及C组均采用大鼠自由落体打击损伤模型致伤。C组在伤前5d,1次/d,腹腔注射日蟾蜍... 目的探讨日蟾蜍它灵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20只,A组:大鼠仅暴露脑组织、不损伤;B组及C组均采用大鼠自由落体打击损伤模型致伤。C组在伤前5d,1次/d,腹腔注射日蟾蜍它灵,余两组仅注射同体积的二甲亚砜。在伤后6、24h及48h测量各组大鼠脑脊液中谷氨酸含量及脑组织含水量;在伤后48h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COX-2蛋白表达情况及电镜下观察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C组在伤后6、24、48h时间点脑脊液谷氨酸含量及脑组织含水量均明显低于B组(P〈0.05)。在伤后48h,C组COX-2蛋白表达明显低于B组,电镜下神经元超微结构C组明显优于B组。结论:日蟾蜍它灵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部分是通过抑制COX-2蛋白表达,减少炎性反应及降低谷氨酸介导的神经毒性来发挥其保护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蟾蜍它灵 脑损伤 谷氨酸 环氧合酶-2 大鼠
下载PDF
HPLC-MS法同时测定六神丸中9种蟾蜍二烯内酯类化合物 被引量:19
7
作者 李娟 狄留庆 +3 位作者 李俊松 钱静 王恒斌 李全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00-705,共6页
目的建立HPLC-MS法同时测定六神丸中9种蟾蜍二烯内酯类化合物(和蟾蜍他灵、沙蟾毒精、远华蟾毒精、去乙酰华蟾毒它灵、蟾毒它灵、华蟾毒它灵、蟾毒灵、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方法。方法采用ODS-2(250 mm×4.6mm,5μm)色谱柱,以... 目的建立HPLC-MS法同时测定六神丸中9种蟾蜍二烯内酯类化合物(和蟾蜍他灵、沙蟾毒精、远华蟾毒精、去乙酰华蟾毒它灵、蟾毒它灵、华蟾毒它灵、蟾毒灵、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方法。方法采用ODS-2(250 mm×4.6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96 nm。HPLC-MS联用的色谱条件与HPLC分离基本条件一致,流动相为乙腈-0.2%甲酸水溶液。通过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扫描,对六神丸中9种蟾蜍二烯内酯类化合物进行分析鉴别。结果 9种蟾蜍二烯内酯类化合物均得到良好分离,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加样回收率均在92%~105%,RSD<5%。应用建立的HPLC-MS方法测定了10批六神丸中9种蟾蜍二烯内酯类化合物的量,分别为和蟾蜍他灵0.40~0.88 mg/g,沙蟾毒精0.32~0.83 mg/g,远华蟾毒精0.61~2.11 mg/g,去乙酰华蟾毒它灵0.15~0.32 mg/g,蟾毒它灵0.84~1.85 mg/g,华蟾毒它灵25.76~62.14 mg/g,蟾毒灵0.96~2.06 mg/g,华蟾酥毒基2.30~4.75 mg/g,脂蟾毒配基1.20~2.61 mg/g。结论所建立的定量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六神丸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神丸 蟾酥 蟾蜍二烯内酯 HPLC 和蟾蜍他灵 沙蟾毒精 远华蟾毒精 去乙酰华蟾毒它灵 蟾毒它灵 华蟾毒它灵 蟾毒灵 华蟾酥毒基 脂蟾毒配基
原文传递
蟾酥原浆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8种成分含量测定 被引量:7
8
作者 张东红 金辉辉 +4 位作者 刘星雨 方倩倩 姚建标 王伟 王如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90-495,共6页
目的建立蟾酥原浆HPLC指纹图谱及原浆中8种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对不同产地蟾酥原浆进行成分含量差异比较,同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96 nm,体积流量1.2 m 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建立蟾酥原浆指纹... 目的建立蟾酥原浆HPLC指纹图谱及原浆中8种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对不同产地蟾酥原浆进行成分含量差异比较,同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96 nm,体积流量1.2 m 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建立蟾酥原浆指纹图谱,测定8个成分含量,对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 18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12个共有峰,各样品相似度有所差异,8个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5),精密度、重复性RSD<0.5%,在30 h内稳定性较好(RSD<0.7%),日蟾毒它灵、沙蟾毒精、远华蟾蜍精、蟾毒它灵、华蟾毒它灵、蟾毒灵、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回收率平均值分别为103.7%、103.0%、102.9%、103.0%、103.9%、100.3%、103.4%、103.2%,且RSD均小于1.2%,8个成分含量测定结果及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可知不同产地原浆质量有所差异。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为蟾酥原浆质量把控提供一定依据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酥原浆 HPLC 日蟾毒它灵 沙蟾毒精 远华蟾蜍精 蟾毒它灵 华蟾毒它灵 蟾毒灵 华蟾酥毒基 脂蟾毒配基 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