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8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 Neolithic cultures of Gansu-Qinghai region during the late Holocene Megathermal 被引量:17
1
作者 LIU Fenggui ZHANG Yili +3 位作者 FENG Zhaodong HOU Guangliang ZHOU Qiang ZHANG Haifeng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0年第3期417-430,共14页
The Holocene Megathermal is divided into early, middle and late periods, each having different impacts on the Neolithic cultures due to their different climate changing trends This study is based on a comparative anal... The Holocene Megathermal is divided into early, middle and late periods, each having different impacts on the Neolithic cultures due to their different climate changing trends This study is based on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information recorded in the Qinghai Lake, the western edge of the Loess Plateau and Zoige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Neolithic sites of the Gansu-Qinghai reg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early and middle periods towards warm and humid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Neolithic cultures with agriculture as the main sector in the Gansu-Qinghai region, furthermore a heyday of Yangshao Culture prosperity emerged. The Holocene entered the late period after the cold climate event at 5.9 ka BP in the Gansu-Qinghai region. Later the climate began to turn cold. However, at the 5.8-4.2 ka BP a relatively stable warm and humid climate created the 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ajiayao Culture of the Neolithic Age in this region, thus the distribution of its cultural heritage sites expanded towards high altitudes and high latitudes. From 4.2 ka BP onwards, the climate became cold and dry, which ha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Neolithic cultures of the Gansu-Qinghai region, leading to a dramatic change in the cultural characters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Qijia Culture around 4.2 ka BP. After a nearly 300 years of cold and dry period, the unified Neolithic farming culture completely collapsed. Afterwards an industrial division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farming and regional multiple cultures formed, and ultimately led to the end of primitive society and the starting of a civilized socie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nsu-Qinghai region Neolithic cultures climate change
下载PDF
Progress of Geological Survey Using Airborne 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 Data in the Gansu and Qinghai Regions 被引量:3
2
作者 ZHAO Yingjun QIN Kai +6 位作者 SUN Yu LIU Dechang TIAN Feng PEI Chengkai YANG Yanjie YANG Guofang ZHOU Jiaji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5期1783-1784,共2页
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 is now a frontier of the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Airborne 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 data have hundreds of narrow bands to obtain complete and continuous ground-object spectra. Theref... 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 is now a frontier of the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Airborne 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 data have hundreds of narrow bands to obtain complete and continuous ground-object spectra. Therefore, they can be effectively used to identify these grotmd objects which are difficult to discriminate by using wide-band data, and show much promise in geological survey. At the height of 1500 m, have 36 bands in visible to the CASI hyperspectral data near-infrared spectral range, with a spectral resolution of 19 nm and a space resolution of 0.9 m. The SASI data have 101 bands in the shortwave infrared spectral range, with a spectral resolution of 15 nm and a space resolution of 2.25 m. In 2010,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deployed an airborne CASI/SASI hyperspectral measurement project, and selected the Liuyuan and Fangshankou areas in the Beishan metallogenic belt of Gansu Province, and the Nachitai area of East Kunlun metallogenic belt in Qinghai Province to conduct geological survey. The work period of this project was three yea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 Progress of Geological Survey Using Airborne 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 Data in the gansu and Qinghai regions maps
下载PDF
Emergy-based study on eco-economic system of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a case of Gansu province,China 被引量:5
3
作者 Xue, Bing Chen, XingPeng +3 位作者 Geng, Yong Yang, Mian Yang, FuXia Hu, XiaoFen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2010年第3期207-213,共7页
Taking Gansu province as a model case,this study provides an integrated analysis on the eco-economic system of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 based on emergy synthesis theory. Through calculating the values of renewable em... Taking Gansu province as a model case,this study provides an integrated analysis on the eco-economic system of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 based on emergy synthesis theory. Through calculating the values of renewable emergy flow,non-renewable resources,imported emergy,exported emergy,waste emergy,and total emergy during the period of 1978-2007,the performance of Gansu eco-economic system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renewable emergy flow within the province basically remained steady state which was estimated at 2.99×1022 solar emjoules (sej) from 1978 to 2007. The imported emergy and exported emergy were estimated at 3.75×1017 sej and 2.99×1020 sej in 1978 and increased to 1.07×1022 sej and 1.44×1022 sej respectively in 2007. The nonrenewable emergy flow was estimated at 1.62×1022 sej and increased to 1.85×1023 sej,with annual growth rate of 8.7%,while the estimated total emergy was 4.58×1022 sej in 1978 and increased to 2.11×1023 sej in 2007,with annual growth rate of 5.41%. Our results indicate a deteriorate situation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he region. The rapid economic growth in the past thirty years was based on a great consumption of nonrenewable resource and caused continuous decrease in the capacit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environmental loading ratio was 0.53 in 1978,increased to 6.06 in 2007,indicating a rapid degradation of the regional environment quality. We calculated that the actual population was 1.53 times the renewable resource population in 1978,increased to 7.06 times in 2007. During the period of 1978-2007,the emergy rose from 2.45×1015 sej/(capita·a) to 8.07×1015 sej/(capita·a). Our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emergy density presented a trend of gradual increase,and then the emergy currency ratio in Gansu decreased from 7.08×1013 sej/Chinese Yuan to 7.82×1012 sej/Chinese Yu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ergy analysis economic geography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id and semi-arid area gansu province
下载PDF
陕甘宁红色旅游流的网络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苏卉 刘晓宇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开展陕甘宁红色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研究,可以指导目的地旅游网络结构优化,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运用地理信息技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陕甘宁红色旅游流整体网络特征、网络节点特征... 开展陕甘宁红色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研究,可以指导目的地旅游网络结构优化,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运用地理信息技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陕甘宁红色旅游流整体网络特征、网络节点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陕甘宁红色旅游流网络结构松散,密度低,呈现典型的“核心-边缘”特征;红色旅游流网络凝聚特征显著,地域集中性强,跨区域合作有待强化;延安革命纪念馆等关键节点功能地位突出,网络极化效应显著;核心节点对周边节点存在“虹吸效应”。研究进一步从构建多极化红色旅游流网络体系、推动红色旅游与相关业态协调发展和创新融合等方面就推动陕甘宁红色旅游流网络优化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 红色旅游流 网络结构特征
下载PDF
丝绸之路甘肃段明清传统木构建筑转角结构演进研究
5
作者 孟祥武 卢萌 叶明晖 《新建筑》 2024年第2期139-143,共5页
古丝绸之路沿线甘肃境内尚有大量的传统木构建筑实物遗存,其形制存在着明显的交融性及差异性;该区域内等级较高的是歇山建筑,转角结构的区别尤为突出。文章从转角结构的类型出发,运用建筑形制年代学的分析方法,梳理丝绸之路甘肃段沿线... 古丝绸之路沿线甘肃境内尚有大量的传统木构建筑实物遗存,其形制存在着明显的交融性及差异性;该区域内等级较高的是歇山建筑,转角结构的区别尤为突出。文章从转角结构的类型出发,运用建筑形制年代学的分析方法,梳理丝绸之路甘肃段沿线重镇典型传统建筑转角结构的形制特征和演进机制,从而明晰沿线木构建筑的分布特征与地域差异,挖掘地方建筑营造体系发展脉络的深刻内涵,以期完善该区域的大木营造理论,并由此映射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甘肃地区 转角结构 建筑类型学 地区性
下载PDF
革命课程话语的诞生——论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的课程改革
6
作者 刘正伟 水鑫怡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124,共13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的课程改革,创造性地建构了承载着红色文化的革命课程话语,其形成经历了全民族抗战的国防课程、提高质量的正规化课程、联系实际的本土化课程、转向文化知识的新型正规化课程四个历史阶段。革命课程话语的知...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的课程改革,创造性地建构了承载着红色文化的革命课程话语,其形成经历了全民族抗战的国防课程、提高质量的正规化课程、联系实际的本土化课程、转向文化知识的新型正规化课程四个历史阶段。革命课程话语的知识谱系与内涵集中地反映在政治、国文、历史三科之中,表现出贯穿唯物主义精神,促进语言文字大众化,以人民为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等价值取向。革命课程话语的文化实践与价值意蕴体现在充分发挥育人价值,发扬人的主体自觉性;推动民族解放与独立,形成民族认同;造就民族国家共同体,并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承载红色文化,形成革命的优良传统,探索出了一条本土化的中国课程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革命文化 课程话语 课程改革
下载PDF
明代藏传佛教在甘青地区的传播与发展
7
作者 丁柏峰 《高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34-41,共8页
甘青地区是我国藏传佛教流布的重要地区,明代是藏传佛教在这一地区传播与发展的关键时期。有明一代,由于统治者的大力扶持,加之具有深厚的信仰基础,藏传佛教成为这里占据主导性地位的意识形态。明王朝对这里采取“因其俗尚,用僧徒化导... 甘青地区是我国藏传佛教流布的重要地区,明代是藏传佛教在这一地区传播与发展的关键时期。有明一代,由于统治者的大力扶持,加之具有深厚的信仰基础,藏传佛教成为这里占据主导性地位的意识形态。明王朝对这里采取“因其俗尚,用僧徒化导”的怀柔政策,只要该宗教领袖具有一定的实力,不论是属于藏传佛教哪一教派,都根据其信众多寡和实力大小授予相应的封号,以示优宠。同时,将在内地行之已久的僧司制度移植到了西北地区,使其成为管理该区域内部各种宗教事务的官方机构。明政府还在甘青地区敕建了瞿昙寺、大崇教寺、弘化寺等大批寺院,有力地推动了该地区藏传佛教寺院的兴建。藏传佛教格鲁派兴起以后,引起了明王朝的高度重视,其宗教领袖释迦也失被明政府封为“大慈法王”,格鲁派与明王朝的联系日渐密切。在明政府的支持与推动下,明代中后期在甘青地区形成了格鲁派传播与发展的高潮,大批寺院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拔地而起,一些其他教派寺院也相继改宗格鲁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藏传佛教 甘青地区
下载PDF
地理环境对藏传佛教在甘青地区传播与发展的影响
8
作者 丁柏峰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7-25,共9页
甘青地区是我国藏传佛教流布的重要地区,是藏传佛教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个区域。宗教产生与传播的前提是和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协调、适应,藏传佛教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藏传佛教在甘青地区的传播与发展和此地... 甘青地区是我国藏传佛教流布的重要地区,是藏传佛教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个区域。宗教产生与传播的前提是和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协调、适应,藏传佛教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藏传佛教在甘青地区的传播与发展和此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发展,以及甘青地区的地理区位都密切相关。青海和西藏山水相连,青海省以及甘肃部分地区与西藏自治区共同构成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主体。由于地理的、宗教的、军事的、政治的、民族的,以及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西藏与甘青地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相互牵动与影响非常明显。甘青地区尤其青海和甘南地区成为藏传佛教的重要传播区域,而甘肃其他区域作为农牧交错的过渡地区,在吐蕃王朝势力强大时也几乎被其全部占领,也受到藏传佛教文化程度不一的影响。甘青地区是重要的多民族聚居区,也是控厄西北的核心地带,又是中原联结新疆、西藏等地的锁钥之地,甘青不稳则新疆、西藏必失。甘青地区这种不可替代的区位特征,对历代王朝在这里所推行的藏传佛教的政策具有深刻影响,继而对藏传佛教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环境 甘青地区 藏传佛教
下载PDF
话语转变与政治动员——论陕甘宁文艺运动中的“下乡入伍”
9
作者 冯超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6-152,共7页
“下乡入伍”是抗战时期的一项重要文化政策和实践。与重口号宣传而轻组织动员的国统区大后方相比,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下乡入伍”作为延安知识分子了解、反映边区军民生活的重要途径,不仅得到了边区机关、学校及各类协... “下乡入伍”是抗战时期的一项重要文化政策和实践。与重口号宣传而轻组织动员的国统区大后方相比,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下乡入伍”作为延安知识分子了解、反映边区军民生活的重要途径,不仅得到了边区机关、学校及各类协会的高度重视和有效组织,成为陕甘宁文艺运动的一个部分;更因为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划分为各具特征的前后两期,在起到知识分子话语转变作用的同时,也对边区军民民族、国家意识的培养及其对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政策制度的接受认可方面,发挥出巨大的政治动员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下乡入伍 话语转变 政治动员
下载PDF
20世纪40年代陕甘宁边区的食盐运输合作事业——以南区合作社运输队为个案
10
作者 姜建芳 姜雪婷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21-26,共6页
20世纪40年代,食盐的运输和外销是封锁环境下陕甘宁边区财政自给自足的依靠。为确保按期收到公盐,便利人民运输并提高边区运输力量,党和政府提倡广泛地“组织起来”,发展食盐运输合作事业。在党政的坚强领导下,南区合作社运输队历经三... 20世纪40年代,食盐的运输和外销是封锁环境下陕甘宁边区财政自给自足的依靠。为确保按期收到公盐,便利人民运输并提高边区运输力量,党和政府提倡广泛地“组织起来”,发展食盐运输合作事业。在党政的坚强领导下,南区合作社运输队历经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创造和积累了一套有效经验,带动边区盐运成功地突破个体运输局限,成为全边区食盐运输合作事业的模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40年代 陕甘宁边区 食盐运输合作事业 南区合作社运输队
下载PDF
百年中国法治历史中的陕西党史元素
11
作者 韩伟 《榆林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2-76,共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模式,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法治的探索成果,是从革命时期局部执政到当代中国治国理政法治经验的总结。党领导法治的历史,特别是中共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蕴含着丰富的陕西党史元素,不仅体现在局部执政的法治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模式,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法治的探索成果,是从革命时期局部执政到当代中国治国理政法治经验的总结。党领导法治的历史,特别是中共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蕴含着丰富的陕西党史元素,不仅体现在局部执政的法治建设、依规治党的经验,还体现为陕西党史中的红色法制历程。总结和凝练党领导法治历史中的陕西元素,有助于理解当代中国的法治,拓展陕西党史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依法治国 党史 陕甘宁边区 根据地法律史
下载PDF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乡村党员教育研究
12
作者 王今诚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3-102,共10页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持续开展党员教育,以提高农民党员的思想认识与政治水平,引导广大乡村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和政治方向,围绕党的政治路线和中心工作,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切为战胜日本帝国主义而奋斗。在中共中央、西北局(...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持续开展党员教育,以提高农民党员的思想认识与政治水平,引导广大乡村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和政治方向,围绕党的政治路线和中心工作,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切为战胜日本帝国主义而奋斗。在中共中央、西北局(边区党委、边区中央局)领导下,边区乡村党员教育以西北局高干会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乡村党员教育中的教条主义、主观主义比较严重,教学方式以照本宣科为主,教育形式主要是流动训练班,教材内容艰深、枯燥无味。后一阶段,结合全党整风,较好地纠正了党员教育中存在的偏差,面向乡村党员干部的扫盲教育与政治教育取得显著效果,基本实现了巩固和发展党员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抗战时期 陕甘宁边区 乡村党员教育 乡村党支部
下载PDF
甘肃省暖季降水日变化特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子涵 王基鑫 +3 位作者 刘维成 王勇 张君霞 郭润霞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
利用2013—2022年4—10月甘肃省340个气象站点逐1 h降水观测资料,揭示了甘肃省暖季降水在日变化尺度上的精细化演变特征,并分区域进行讨论分析,为甘肃省极端降水事件的研究提供科学参考。结果表明:(1)甘肃暖季降水量和降水强度日变化峰... 利用2013—2022年4—10月甘肃省340个气象站点逐1 h降水观测资料,揭示了甘肃省暖季降水在日变化尺度上的精细化演变特征,并分区域进行讨论分析,为甘肃省极端降水事件的研究提供科学参考。结果表明:(1)甘肃暖季降水量和降水强度日变化峰值主要出现在10:00—13:00,降水频率日峰值在夜间22:00—01:00居多。降水日变化季节性差异明显,中南部有较为集中的秋雨分布。(2)降水日变化区域性特征鲜明,祁连山区、甘肃中部和高原边坡的降水时段主要在白天,午间较强的降水强度主导着降水量的白天峰值;河西西部降水量和降水频率日峰值多出现在夜间,但短时较强降水在18:00—21:00有一定突发性;陇东南和陇东地区降水呈非均匀分布,在降水频率夜间峰值影响下夜雨频繁,但降水较强的时段分别在午后和早晨。(3)不同持续时间降水特征不同,持续时间在6 h及以下的短时降水,降水日变化多呈“双峰型”。持续时间在6 h以上的降水日变化近似于“单峰型”,多在傍晚开始,夜间达到峰值,于次日中午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变化 暖季降水 不同区域 不同持续时间 甘肃省
下载PDF
黄土高原典型丘陵沟壑区的滑坡灾损土地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14
作者 朱牛 刘桦 +4 位作者 王金牛 宿星 石凝 罗栋梁 盖艾鸿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06-1323,共18页
我国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滑坡是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之一。陇中黄土丘陵区地处黄土高原西段的黄河流域上游,一直以来是滑坡事件的高发区,因其突发性造成的次生灾害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较大隐患。近年来随着社会防治力度与投... 我国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滑坡是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之一。陇中黄土丘陵区地处黄土高原西段的黄河流域上游,一直以来是滑坡事件的高发区,因其突发性造成的次生灾害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较大隐患。近年来随着社会防治力度与投入加大,该区域有关滑坡的理论研究和技术修复手段有了较为全面的提升,特别在生态修复研究与实践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该区域现有的针对性研究方法与灾损土地的修复手段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与不足。因此,本文就陇中黄土丘陵区滑坡的影响因素和现有修复模式进行综述,首先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手段图示研究区域的环境概况,进而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系统概括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内容,并就目前滑坡灾损土地修复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关解决办法,以期能够全面阐述滑坡灾损治理的必要性,为未来滑坡治理梳理潜在的研究方向,促进滑坡治理更好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中地区 黄土丘陵 地质灾害 修复模式 人类活动 文献计量分析
下载PDF
陕甘宁革命遗址时空分布特征及保护利用策略研究
15
作者 来嘉隆 张亦弛 +2 位作者 宇文浩然 徐萌 伍艾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9-337,共9页
陕甘宁革命遗址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历程,具有十分重要且特殊的地位.通过对陕甘宁革命遗址时空分布耦合特征的梳理,提出相应的保护利用策略,既是落实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的政策要求,也是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弘扬革命... 陕甘宁革命遗址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历程,具有十分重要且特殊的地位.通过对陕甘宁革命遗址时空分布耦合特征的梳理,提出相应的保护利用策略,既是落实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的政策要求,也是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弘扬革命精神的必要举措.选取陕甘宁片区1 316处革命遗址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最近邻指数、核密度分析、空间基尼系数、标准差椭圆等量化方法,系统研究陕甘宁革命遗址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革命遗址整体性强,不同类别的遗产凝聚区域不同.(2)革命遗址空间分布不均匀,围绕延安形成强核心特征,以延安为核心逐步呈现宏观区域差异.(3)革命遗址伴随着时间重心不断迁移,空间中的流线移动现象表明革命遗址在空间上呈现多要素节点特征.(4)建议对陕甘宁革命遗址进行全要素全时空的整体保护,构建“一圣地、两节点、四线路、五组团”的陕甘宁革命遗址活化利用网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片区 革命遗址 时空分布 整体性
下载PDF
黄河流域自然保护地空间格局演变与影响因素研究——以青甘宁片区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束任天 肖景义 +3 位作者 杨延霞 孔祥丹 张又文 单洪腾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8-236,284,共10页
自然保护地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构建黄河流域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具有现实意义。以黄河流域青甘宁片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地为案例地,基于2003-2021年306个自然保护地点数据,借助ArcGIS 10.8空间分析工具,运用核密度... 自然保护地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构建黄河流域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具有现实意义。以黄河流域青甘宁片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地为案例地,基于2003-2021年306个自然保护地点数据,借助ArcGIS 10.8空间分析工具,运用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等方法,从类型、密度等方面,对研究区域内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的时空格局进行研究;运用空间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地理探测器对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青甘宁黄河流域自然保护地空间结构类型为凝聚型和随机型;2)从分布密度上看,呈现出以省会及重点城市为核心,以黄河为轴的点状集聚与线状扩张并存的演变态势;3)自然保护地空间格局方向分布变化不显著,方向与黄河在该区域的流向一致;4)影响流域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的因素依次为社会因素(0.6260)>自然因素(0.5797)>经济因素(0.5413),影响因素存在双因子增强和非线性增强。社会因素成为首要因素与青甘宁地区的自然人文环境密切相关,影响因素在共同作用下最终形成了自然保护地空间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青甘宁片区 自然保护地 空间格局 影响因素 地理探测器
下载PDF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疾病防治工作的成就、经验及当代价值研究
17
作者 翁攀峰 李恩昌 吕一军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05,共5页
陕甘宁边区的疾病防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起点之一,为新中国提出“预防为主”等四大卫生方针奠定了基础。本文分析了陕甘宁边区在疾病防治上面临的严峻挑战,呈现了中国共产党为应对这些挑战进行的制度创新以及疾病... 陕甘宁边区的疾病防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起点之一,为新中国提出“预防为主”等四大卫生方针奠定了基础。本文分析了陕甘宁边区在疾病防治上面临的严峻挑战,呈现了中国共产党为应对这些挑战进行的制度创新以及疾病防治体系的重新构建,认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最大的特点是坚持人民性与公益性。这揭示了新中国成立后乃至当前我国疾病防治体制形成的历史渊源,为新时代卫生发展提供历史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 中国共产党 疾病防治 当代价值
下载PDF
共生理论视域下的甘青地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苏娟 耿楚萱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1期79-85,共7页
甘青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民族迁徙、民族杂居、民族融合等现象一直普遍存在,其民间音乐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态势,各民族音乐文化相互交融、互通有无、共生共存共荣。本文着重从甘青地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共生的... 甘青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民族迁徙、民族杂居、民族融合等现象一直普遍存在,其民间音乐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态势,各民族音乐文化相互交融、互通有无、共生共存共荣。本文着重从甘青地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共生的背景、表现特质、核心理念与动力机制等三个方面进行剖析,阐释甘青地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不断分化、融合和重构、再生的内在机制,在某种意义上,它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形成的缩影和典型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青地区 民族民间音乐 文化共生
下载PDF
农业电商发展中的农产品物流问题与对策研究
19
作者 杨洋 吕剑平 《物流科技》 2024年第6期30-33,共4页
现阶段,农村发展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而要实现农村经济的高效发展,就需要为农产品的对外输出提供一个良好的物流环境。因此,农产品物流问题成为农村发展的关键。在我国,由于农产品的质量、数量、产量规模等总体水平... 现阶段,农村发展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而要实现农村经济的高效发展,就需要为农产品的对外输出提供一个良好的物流环境。因此,农产品物流问题成为农村发展的关键。在我国,由于农产品的质量、数量、产量规模等总体水平参差不齐,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导致农民的收入水平总体偏低。究其原因在于我国农村地区的物流系统还不完善,这是造成目前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农产品物流状况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及农产品生产与消费有着重要影响。一方面,在农产品物流的影响下,可以有效地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物流的发展可以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除此之外,物流的进步还可以指导农业生产,促进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甘肃地域辽阔,人口稀少,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其农业生产高度商品化,物流运输以大宗农产品为主要方式,具有明显区别于其他区域的特点,有一定的代表性,文章旨在通过分析甘肃的物流发展对农业的影响,探讨农业电商发展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地区 农产品物流 电子商务
下载PDF
陕甘宁边区烈士褒扬工作的历史考察
20
作者 薛泽伟 方海兴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4-61,共8页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通过制定烈士褒扬政策、建立褒扬机构和举办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等方式,维护烈士权益、保障烈属生活,并通过宣扬烈士的光荣事迹和英烈精神,教育革命群众和革命队伍。这些工作不仅凝聚了人心,动员了社...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通过制定烈士褒扬政策、建立褒扬机构和举办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等方式,维护烈士权益、保障烈属生活,并通过宣扬烈士的光荣事迹和英烈精神,教育革命群众和革命队伍。这些工作不仅凝聚了人心,动员了社会力量,也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和革命意识,弘扬了民族道义,不仅是党和政府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更是民族道义的彰显,在革命战争时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陕甘宁边区 烈士褒扬 情感意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