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4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表型在鉴别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与HLA-DR阴性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应用
1
作者 郜伟峰 单志娟 +4 位作者 周一平 裴新蕊 杨玉 侯艳军 周合冰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72-276,共5页
目的探讨免疫表型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和HLA-DR阴性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之间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至2024年间收治的42例APL患者和28例初治及复发的HLA-DR阴性AML患者。通过流式细胞免疫表型分析,比较两... 目的探讨免疫表型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和HLA-DR阴性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之间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至2024年间收治的42例APL患者和28例初治及复发的HLA-DR阴性AML患者。通过流式细胞免疫表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CD64、MPO、CD7、CD11c、CD9、CD123等抗原的阳性表达率。利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应用ROC曲线评估CD9和CD123的表达模式,以及CD64^(+)MPO^(+)CD7^(-)CD11c^(-)对APL的诊断价值。结果AML组患者的CD64、CD9、MPO阳性率显著低于APL组,而CD11c、CD7阳性率显著高于AP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64^(+)MPO^(+)CD7^(-)CD11c^(-)的综合抗原积分表达模式在鉴别诊断APL方面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859,敏感性为93.8%,特异性为75.0%,CD9/CD123的鉴别诊断APL的AUC^(ROC)为0.919,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84.0%;而联合应用CD9/CD123和综合抗原积分的诊断模式,AUC^(ROC)为0.955,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100%。结论CD9/CD123表达模式及CD64^(+)MPO^(+)CD7^(-)CD11c^(-)联合应用可作为鉴别诊断APL与HLA-DR阴性的AML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hla-dr阴性急性髓系白血病 流式细胞术 CD123 CD9
下载PDF
HLA-DR_4和HLA-DR_(53)与自身抗体检测对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价值 被引量:11
2
作者 谭立明 张玉红 +3 位作者 彭卫华 李华 陈娟娟 詹克勤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51-1354,共4页
目的探讨检测HLA-DR4、HLA-DR53及自身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意义,为相关研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175例RA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PCR-SSP法检测HLA-DR4、HLA-DR53,ELISA法检测抗环瓜氨酸抗体(anti-CCP)、抗Sa抗体(anti-Sa),免... 目的探讨检测HLA-DR4、HLA-DR53及自身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意义,为相关研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175例RA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PCR-SSP法检测HLA-DR4、HLA-DR53,ELISA法检测抗环瓜氨酸抗体(anti-CCP)、抗Sa抗体(anti-Sa),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ANA)、抗核周因子抗体(APF)和抗角蛋白抗体(AKA),回顾性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1)RA组HLA-DR4、HLA-DR53、anti-CCP、anti-Sa、ANA、APF和AKA敏感度为42.9%、55.4%、77.7%、40.6%、58.9%、47.4%、40.6%,APF、anti-CCP、antiSa对检测RA特异度高达100%,anti-CCP敏感度、约登指数最高。(2)HLA-DR4、HLA-DR53、AKA及ANA的OR值为3.417、2.643、33.452、34.333,与RA相关性较强。(3)一致性分析RA中HLA-DR4、HLA-DR53及自身抗体间高度一致。(4)anti-CCP、anti-Sa抗体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5、0.749,对诊断RA准确性较高,并联检测明显增大约登指数。结论 HLA-DR4、HLA-DR53及自身抗体间高度一致,是与RA关联较强的危险因素,联合检测对诊断RA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dr4 hla-dr53 类风湿关节炎 自身抗体
下载PDF
江西汉族人群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易感性与HLA-DR基因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谭立明 阙秋华 +6 位作者 彭卫华 李华 罗涵青 蔡利励 曹莉萍 叶倩 熊金旺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55-556,共2页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关节肿痛,继而导致软骨破坏,关节间隙变窄,晚期关节畸形,最终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HLA—DR基因位于人类第6号染色体HLA区域,其中包含...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关节肿痛,继而导致软骨破坏,关节间隙变窄,晚期关节畸形,最终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HLA—DR基因位于人类第6号染色体HLA区域,其中包含了许多与自身免疫病高度相关基因的基因群。近年来对HLA及其定位特异性候选易感基因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并在RA的免疫遗传研究方面明确了HLA—DR4与RA发病问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hla-dr4 hla-dr53 类风湿因子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易感性与HLA-DR基因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贺桂凤 谭立明 +7 位作者 阙秋华 彭卫华 李华 罗涵青 蔡利励 曹莉萍 叶倩 熊金旺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0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易感性与HLA-DR基因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75例RA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PCR-SSP法检测HLA-DR4和HLA-DR53基因分型、BNII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系统速率散射比浊法和乳胶凝集法同时定量和定性检测类风...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易感性与HLA-DR基因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75例RA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PCR-SSP法检测HLA-DR4和HLA-DR53基因分型、BNII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系统速率散射比浊法和乳胶凝集法同时定量和定性检测类风湿因子,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RA患者HLA-DR4和HLA-DR53等位基因发生的频率数分别为44%和56%,与对照组比较均P<0.01,结果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组间比较,P>0.05结果无显著性意义,其DR基因与RA的相对危险率分别为3.70和2.64,HLA-DR4高于HLA-DR53。②75例RA患者其速率比浊法和乳胶凝集法分别有59例阳性和44例阳性,两法经χ2检验,结果均P<0.01,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组间比较经χ2检验,P<0.05有显著性意义说明速率比浊法好于乳胶凝集法。③7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速率比浊法检测结果为198.59±379.21IU/ml,同对照组比较经t检验,P<0.01结果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RA患者其HLA-DR基因与RA的发生易感性明显有关,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hla-dr4 hla-dr53 类风湿因子
下载PDF
广西壮族人群类风湿关节炎患者HLA-DR53、DR4基因及其与抗-CCP抗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揭旭日 王小超 +1 位作者 陆翔 黄丹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817-818,共2页
目的探讨广西壮族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53、DR4基因发生的频率数及其与抗-CCP抗体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49例RA患者及54例健康体检者,采用PCR-SSP法检测HLA-DR53、DR4基因;ELISA法检测抗-CCP抗体。结果 1DR4基... 目的探讨广西壮族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53、DR4基因发生的频率数及其与抗-CCP抗体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49例RA患者及54例健康体检者,采用PCR-SSP法检测HLA-DR53、DR4基因;ELISA法检测抗-CCP抗体。结果 1DR4基因出现频率在RA患者与健康者相当(P>0.05)。2DR53基因出现频率在RA患者明显高于健康者(P<0.05)。3HLA-DR4基因阳性患者更易出现抗-CCP抗体阳性(P<0.05)。结论 1我区壮族人群DR4与RA的发病无相关。2DR4基因阳性RA患者更易出现抗-CCP抗体阳性。3DR53基因阳性RA者与抗-CCP抗体阳性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hla-dr53 hla-dr4 抗-CCP抗体
下载PDF
云南汉族与链球菌感染有关的银屑病患者HLA-DR易感基因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吴颖 吕昭萍 魏彩霞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5年第10期760-763,共4页
目的:发现云南汉族与链球菌感染相关的银屑病患者易感基因,探讨银屑病与感染和遗传的关系。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及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对36例咽部致病性链球菌培养阳性银屑病患者进行HLA-DR基因分型,并与28例云南汉族正常人HLA... 目的:发现云南汉族与链球菌感染相关的银屑病患者易感基因,探讨银屑病与感染和遗传的关系。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及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对36例咽部致病性链球菌培养阳性银屑病患者进行HLA-DR基因分型,并与28例云南汉族正常人HLA-DR分型结果比较。结果:银屑病患者HLA-DR7基因频率比正常人显著增高,HLA-DR15基因频率也增高;20例HLA-DR15阳性患者有19例与HLA-DR7连锁,而正常组无DR7与DR15连锁。结论:云南汉族与链球菌感染有关银屑病患者易感基因与HLA-DR7及DR15关联,推测这两个位点的等位基因连锁以共同对链球菌感染相关银屑病易感性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汉族 银屑病 链球菌感染 hla-dr hla-dr分型 银屑病患者 易感基因 基因研究 多聚酶链反应技术 序列特异性引物
下载PDF
HLA-DR/CD14在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8
7
作者 李薇 谢闻悦 +3 位作者 张卫云 张璇 张玉新 高贵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HLA-DR/CD14的表达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4月-2009年4月的住院患者140例,其中ICU急重症疾病组101例,其他疾病组39例,以同期20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HL...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HLA-DR/CD14的表达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4月-2009年4月的住院患者140例,其中ICU急重症疾病组101例,其他疾病组39例,以同期20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HLA-DR/CD14表达率,并测定急重症疾病组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析CRP与HLA-DR/CD14表达率的关系。在急重症疾病组中选择15例患者,分别于急诊入院后的第1、4、8、12、16、20天取外周血,动态观察HLA-DR/CD14表达率的变化及其与病程发展、临床症状的关系。结果急重症疾病组HLA-DR/CD14表达率(38.64%±14.15%)显著低于其他疾病组(56.04%±21.01%,P<0.05)及正常对照组(76.33%±7.82%,P<0.01),且其他疾病组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急重症疾病组HLA-DR/CD14表达率与CRP水平呈负相关(r=-0.704,P<0.01)。对急重症疾病组15例患者进行动态观察显示:其中6例死亡患者HLA-DR/CD14表达率随病程进展呈持续下降状态,始终未能纠正,直至死亡;另外9例存活患者随病程好转,HLA-DR/CD14表达率逐渐上升至正常水平,临床症状也随之明显改善直至治愈。结论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HLA-DR/CD14表达率与感染及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急重症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免疫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抗原 CDL4 hla-dr抗原 感染
下载PDF
乙肝疫苗无、弱应答与HLA-DR2、7、9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钱毅 梁雪梅 +5 位作者 邹东 章廉 胡章勇 张明霞 文维群 侯金林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63-465,共3页
目的研究广东汉族人群乙肝疫苗无、弱应答水平与 HL A- DR2、7、9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对 140 0名广东籍汉族学生进行重组乙肝疫苗标准接种 ,末次接种后第 8周检测血清抗 - HBs抗体水平 ,对无、弱应答者和强应答者通过PCR- SSP法检测 ... 目的研究广东汉族人群乙肝疫苗无、弱应答水平与 HL A- DR2、7、9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对 140 0名广东籍汉族学生进行重组乙肝疫苗标准接种 ,末次接种后第 8周检测血清抗 - HBs抗体水平 ,对无、弱应答者和强应答者通过PCR- SSP法检测 HL A- DR2、7、9。结果无、弱应答组携带 HL A- DR2、7、9的频率分别为 5 .0 8%、15 .2 5 %和 19.49% ;强应答组携带 HL A- DR2、7、9的频率分别为 2 .2 2 % ,17.7%和 2 0 % ;2组的 HL A- DR2和 HL A- DR7间比较 ,P<0 .0 5 ;HL A- DR9间比较 ,P>0 .0 5。结论广东汉族人群乙肝疫苗无、弱应答与 HL A- DR7相关 ,与 HL A- DR2的低携带有关 ,而与 HL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dr 乙肝疫苗 免疫应答 乙型肝炎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与Rh1对树突状细胞表达HLA-DR、CD25、CD44、CD54、CD11c及E-selectin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毅 郝钰 +1 位作者 邱全瑛 黄启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6-48,52,共4页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1和Rh1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表面分子CD25、HLA-DR、CD44、ICAM-1、CD11c及E-selectin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Rg1和Rh1分别加入成熟DC中,刺激一定时间后,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并用图像分析法分析结果。...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1和Rh1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表面分子CD25、HLA-DR、CD44、ICAM-1、CD11c及E-selectin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Rg1和Rh1分别加入成熟DC中,刺激一定时间后,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并用图像分析法分析结果。结果除E-selectin外,Rg1和Rh1均可不同程度地促进HLA-DR、CD25、CD11c、CD44和ICAM-1的表达。结论Rg1、Rh1可增强DC表面促进T细胞活化的第一、二类信号系统分子的表达,提高其抗原递呈能力,并促进DC-T细胞簇的形成而活化初始T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人参皂苷 CD25 hla-dr CD44 ICAM-1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检测HLA-DR与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欧阳毅 姜燕 +5 位作者 谭立明 李华 蔡利励 曹莉萍 叶倩 熊金旺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6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与HLA-DR基因及自身抗体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235例RA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PCR-SSP法检测HLA-DR4和HLA-DR53基因分型;ELISA法检测抗CCP、RA33抗体。结果 RA患者HLA-DR4和HLA-DR53等位...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与HLA-DR基因及自身抗体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235例RA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PCR-SSP法检测HLA-DR4和HLA-DR53基因分型;ELISA法检测抗CCP、RA33抗体。结果 RA患者HLA-DR4和HLA-DR53等位基因发生的频率数分别为42.98%和56.60%,组间及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RA的相对危险率分别为3.96和2.77;RA患者抗CCP、RA33抗体分别为72.34%和37.44%,组间及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RA患者在患病率不变的情况下,HLA-DR4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均高于HLA-DR53,抗CCP抗体敏感性和特异性等指标高于抗RA33抗体。结论 HLA-DR4基因与RA的发生易感性明显相关,联合检测抗CCP、RA33抗体可提高RA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hla-dr4 hla-dr53 抗CCP抗体 抗RA33抗体
下载PDF
HLA-DRB1*14和*15等位基因与肝癌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11
作者 黄爱春 吴继周 +5 位作者 吴健林 陈务卿 韦颖华 罗双艳 宁秋悦 李兰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420-422,共3页
目的探讨HLA-DRB1*14和*15等位基因与肝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以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病例组,以13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PCR-SSP方法对研究对象外周血的HLA-DRB1等位基因进行检测,分析其表达与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性。结果 HLA-DRB1*1... 目的探讨HLA-DRB1*14和*15等位基因与肝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以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病例组,以13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PCR-SSP方法对研究对象外周血的HLA-DRB1等位基因进行检测,分析其表达与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性。结果 HLA-DRB1*14在病例组中的分布频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χ2=9.925,P=0.002,OR=3.450,95%CI:1.555~7.655),HLA-DRB1*15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60,P=0.262,OR=1.538,95%CI:0.723~3.274)。结论 HLA-DRB1*14可能是原发性肝癌的易感基因,HLA-DRB1*15可能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位基因 肝肿瘤 hla-dr抗原
下载PDF
丙泊酚持续小剂量镇静对大面积烧伤患者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胡超 杨红明 +3 位作者 魏雪菁 马丽 冯永强 褚万立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99-501,共3页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CD14+单核细胞HLA-DR抗原的表达规律及丙泊酚持续小剂量镇静对HLA-DR抗原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1年11月收治的烧伤面积大于30% TBSA的严重烧伤患者30例,其中17例给予常规治疗(常规治疗组),13例除常...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CD14+单核细胞HLA-DR抗原的表达规律及丙泊酚持续小剂量镇静对HLA-DR抗原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1年11月收治的烧伤面积大于30% TBSA的严重烧伤患者30例,其中17例给予常规治疗(常规治疗组),13例除常规治疗外还应用丙泊酚持续小剂量镇静治疗(丙泊酚治疗组),分别于镇静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5、7天抽取外周静脉血,流式细胞仪检测CD14+单核细胞表面HLA-DR抗原表达情况。另取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结果大面积烧伤患者入院24h内CD14+单核细胞表面HLA-DR抗原表达率(25.07%±14.83%)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76.45%±7.96%,P<0.01)。常规治疗组治疗后第3、5天CD14+单核细胞表面HLA-DR抗原表达率(分别为27.76%±11.36%、27.11%±14.49%)明显低于丙泊酚治疗组(分别为35.44%±11.55%、37.47%±1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7天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丙泊酚可能通过抑制应激激素的过度释放而减轻烧伤患者的过度应激反应,进而改善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异丙酚 烧伤 镇静 hla-dr抗原
下载PDF
结直肠癌围手术期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69、HLA-DR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祥安 吴琼 +4 位作者 虞黎明 邹镇洪 蔡磊 熊妮 杨刚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7-9,共3页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CD69、HLA-DR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0例结直肠癌患者(观察组)术前、术后第5、10天外周血T淋巴细胞CD69、HLA-DR的表达,并与同期检测1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CD69、HLA-DR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0例结直肠癌患者(观察组)术前、术后第5、10天外周血T淋巴细胞CD69、HLA-DR的表达,并与同期检测1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CD69、HLA-DR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术前CD69、HLA-DR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CD69、HLA-DR表达水平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HLA-DR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与其余临床病理参数无关(P均﹥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外周血T淋巴细胞CD69、HLA-DR表达明显降低,术后逐渐升高;检测二者表达有助于病情判断,进一步指导结直肠癌免疫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围手术期 T淋巴细胞 CD69 hla-dr
下载PDF
不同时期血管瘤内皮细胞黏附分子和HLA-DR的表达 被引量:5
14
作者 秦兴军 邱攀 +4 位作者 王绪凯 孙长伏 李庆昌 韩昱晨 关晓峰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21-425,共5页
目的:探讨黏附分子对血管瘤增殖退化病理生理演变过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应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增殖期血管瘤及退化期血管瘤的细胞间黏附分子-3(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3,ICAM-3)、CD34和有核细胞表面的组织相容性抗原DR... 目的:探讨黏附分子对血管瘤增殖退化病理生理演变过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应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增殖期血管瘤及退化期血管瘤的细胞间黏附分子-3(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3,ICAM-3)、CD34和有核细胞表面的组织相容性抗原DR型(Histocompatibilityantigens-DR,HLA-DR)在血管内皮细胞上的表达情况,将2个时期进行比较;同时以血管畸形及正常皮肤为对照。采用行×列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ICAM-3和CD34均在增殖期血管瘤高表达(分别为26/28和28/28),而退化期低表达或不表达(分别为20/22和20/22),2个时期差异有显著性(P<0.001);而血管畸形和正常皮肤几乎不表达,这与不同时期血管瘤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HLA-DR则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高分化阶段密切相关,增殖期基本不表达(4/28),在分化好的退化期高表达(17/22),2个时期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ICAM-3、CD34可能在血管形成早期发挥作用,介导内皮细胞间黏附,参与血管瘤发病和消退的病理过程。HLA-DR可能与内皮细胞成熟表型的获得及活化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免疫组化 ICAM-3 CD34 hla-dr
下载PDF
艾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及对肠上皮细胞HLA-DR抗原的影响 被引量:30
15
作者 吴焕淦 潭卫林 +2 位作者 陈汉平 施征 华雪桂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2-16,共5页
临床研究共收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151例,随机分成隔药灸 Ⅰ组(65例)、隔药灸Ⅱ组(56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隔药灸 Ⅰ组,近期痊愈率达 53.8%,总有效率为 92.3%;隔药灸 Ⅱ组,近期痊愈50.0%,总有效... 临床研究共收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151例,随机分成隔药灸 Ⅰ组(65例)、隔药灸Ⅱ组(56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隔药灸 Ⅰ组,近期痊愈率达 53.8%,总有效率为 92.3%;隔药灸 Ⅱ组,近期痊愈50.0%,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近期痊愈率30.0%,总有效率为66.7%。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抑制和/或消除肠上皮细胞HLA-DR抗原的表达,增加(强)T_8~+细胞数与功能,调整T淋巴细胞亚群间的比例关系而使结肠粘膜病变得以有效地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隔药饼灸 hla-dr抗原 艾灸
下载PDF
HIV感染者/AIDS患者外周血CD_(38) HLA-DR分子在CD_4^+ CD_8^+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 被引量:14
16
作者 汪习成 吴昊 +5 位作者 李太生 冯鲜妮 徐斌 邱志峰 徐莲芝 汪俊韬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3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 观察国内艾滋病病毒 (HIV)感染者 /艾滋病 (AIDS)患者外周血CD38、HLA DR分子在CD+4 、CD+8T淋巴细胞上表达的变化 ,并探讨这些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5 1例正常对照、14例HIV感染者和 3 6例AIDS患者的外周血CD... 目的 观察国内艾滋病病毒 (HIV)感染者 /艾滋病 (AIDS)患者外周血CD38、HLA DR分子在CD+4 、CD+8T淋巴细胞上表达的变化 ,并探讨这些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5 1例正常对照、14例HIV感染者和 3 6例AIDS患者的外周血CD+4 、CD+8T淋巴细胞表面的CD38、HLA DR分子的表达 ,用分枝DNA(bDNA)法检测 11例HIV感染者和 18例AIDS患者的血浆病毒载量。结果 CD+4 HLA DR+细胞百分比显示 ,AIDS组显著高于正常组及HIV组 ;CD+8HLA DR+T细胞百分比显示HIV组与AIDS组间无差异 ,而它们均显著高于正常组。CD+8、CD38+细胞百分比则是AIDS组 >HIV组 >正常组 ,CD+8CD38+、CD+8HLA DR+、CD+4 HLA DR+细胞百分比与病毒载量显著正相关。结论 在HIV感染过程中 ,HLA -DR+、CD38+在CD+4 、CD+8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均显著增加 ,反映T淋巴细胞异常激活 ;尤其是CD+8CD38+细胞百分比随着疾病进展逐渐升高 ,预示疾病进展程度。在评价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免疫状况时 ,不仅要考虑免疫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感染 CD38 hla-dr 病毒载量 表达
下载PDF
HLA-DR、DQ基因多态性与遵义地区汉族流行性出血热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罗军敏 孙万邦 +4 位作者 黄学贵 冯继红 张忆雄 宋明英 姚新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42-844,848,共4页
目的:探讨HLA-DR、DQ基因多态性与遵义地区汉族流行性出血热(EHF)的关联性。方法:采用群体研究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100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患者组)和100例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进行HLA-DR、DQ基因分... 目的:探讨HLA-DR、DQ基因多态性与遵义地区汉族流行性出血热(EHF)的关联性。方法:采用群体研究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100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患者组)和100例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进行HLA-DR、DQ基因分型,比较其等位基因频率(GF),并计算其相对危险度(RR)。结果:EHF患者组HLA-DRB1*16基因频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RR=3.58,χ2=4.916,P=0.0266<0.05);患者组HLA-DQ各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研究提示在遵义地区汉族人群中,HLA-DRB1*16基因与EHF呈正相关,HLA-DRB1*16基因可能是EHF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dr DQ基因 流行性出血热(EHG) 关联性
下载PDF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HLA-DR的变化 被引量:5
18
作者 宋强 宋素芹 +3 位作者 李杰 张明珙 张茂宏 张玉华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97年第A03期225-227,共3页
采用一组单克隆抗体及免疫酶标技术,对4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ITP)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HLA-DR的表达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CD4+细胞减少,CD8+细胞增加,CD4+/CD8+细胞比值减低或倒置,HLA-DR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 采用一组单克隆抗体及免疫酶标技术,对4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ITP)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HLA-DR的表达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CD4+细胞减少,CD8+细胞增加,CD4+/CD8+细胞比值减低或倒置,HLA-DR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临床经免疫抑制治疗有效的ITP患者,T细胞亚群及HLA-DR的异常表达得到纠正。说明ITP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失调在ITP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 T淋巴细胞 辅助细胞 抑制细胞 hla-dr
下载PDF
Ⅱ类抗原反式激活因子与HLA-DR抗原的关系及其意义(英文) 被引量:5
19
作者 徐开林 李慧 +6 位作者 潘秀英 李振宇 鹿群先 张颖 主鸿鹄 杜冰 曾令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47-151,共5页
本研究探讨Ⅱ类抗原反式激活因子(CIITA)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表达时相的关系和差异,及STAT1-α反义寡核苷酸(STAT1-αAS)对CIITA和HLA-DR的抑制作用。分离健康志愿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给予不同剂量干扰素-γ(IFN-γ)后,用RT-PCR法检... 本研究探讨Ⅱ类抗原反式激活因子(CIITA)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表达时相的关系和差异,及STAT1-α反义寡核苷酸(STAT1-αAS)对CIITA和HLA-DR的抑制作用。分离健康志愿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给予不同剂量干扰素-γ(IFN-γ)后,用RT-PCR法检测CIITAmRNA,Westernblot分析HLA-DR抗原表达,然后给予不同浓度STAT1-αAS和STAT1-α寡核苷酸有义链(STAT1-αS),再次检测CIITAmRNA和HLA-DR的表达。结果表明:CIITAmRNA在IFN-γ作用后5小时开始表达,14小时达峰值;HLA-DR在28小时后可被检测出,52小时达高峰。5、10和20μmol/LSTAT1-αAS作用于细胞后,CIITA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在S组明显高于AS处理组(P<0.01),S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HLA-DR的表达可被STAT1-αAS抑制,AS组仅为对照组的64.3%(P<0.01),S组与对照组间仍无差异;STAT1-αAS作用后,HLA-DR变化同CIITA。结论:CIITAmRNA表达与HLA-DR表达呈正相关且早于后者;STAT1-αAS可特异性抑制CIITA和HLA-DR的表达,并能预防T淋巴细胞激活,CIITA在移植免疫病因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类抗原反式激活因子 hla-dr STAT1-α 反义寡核苷酸 干扰素-Γ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与HLA-DR基因多态性的关联 被引量:8
20
作者 罗军敏 孙万邦 +1 位作者 宋明英 张忆雄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5-286,共2页
目的 探讨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DR(HLA DR)基因多态性与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性引物 (PCR SSP)DNA分型技术对遵义地区汉族 3 9例HFRS患者和2 8例健康对照进行HLA DR基因分型。... 目的 探讨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DR(HLA DR)基因多态性与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性引物 (PCR SSP)DNA分型技术对遵义地区汉族 3 9例HFRS患者和2 8例健康对照进行HLA DR基因分型。结果 HLA DRB3 基因频率在HFRS患者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 (RR =5 .0 4,χ2 =9 988,P <0 0 1) ;HLA DRB1 0 90 12基因频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 (RR =0 2 4,χ2 =7 2 16,P <0 0 1) ;其它等位基因频率在患者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遵义地区汉族人群中 ,肾综合征出血热可能与HLA DRB3 基因呈正相关 ,与HLA DRB1 0 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dr基因 分型 肾综合征出血热 PCR-SSP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