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atistical Approach for Classification of Dinosaur Eggs from the Heyuan Basin at the Northeast of Guangdong Province 被引量:1
1
作者 Kohei TANAKA LU Junchang +4 位作者 LIU Yi HUANG Zhiqing Yoshitsugu KOBAYASHI HUANG Dong Darla K. ZELENITSKY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2期294-303,共10页
The Zhutian and Dafeng formations (Upper Cretaceous) of the Heyuan Basin in northeastern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have produced thousands of dinosaur eggs. Macromorphological features (egg diameter, egg shape, ou... The Zhutian and Dafeng formations (Upper Cretaceous) of the Heyuan Basin in northeastern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have produced thousands of dinosaur eggs. Macromorphological features (egg diameter, egg shape, outer surface texture, and shell thickness) of 461 eggs were analyzed using non-destructive techniques and subjected to statistical analyses in order to assess their diversity and taxonomic affinities. Three types (1, 2 and 3) of eggs were discerned based on shape and outer surface morphology. Type 1 eggs are spherical to ellipsoidal in shape and have a rough surface. Three subtypes (Type 1-A-l, l-A-2, and l-B) are apparent from scatter plots and cluster analyses of egg diameters and shell thickness. Type 2 eggs are elongate with linear ornamentation on the surface, and are comparable to eggs that belong to the oofamily Elongatoolithidae. Type 3 eggs are elongate with a smooth surface, and are assigned to the oofamily Prismatoolithidae. Macromorph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various egg types suggest that Type 1 could have been laid by ornithischian, sauropod or therizinosaur dinosaurs, Type 2 by oviraptorids, and Type 3 by troodontids. This study represents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macrofeatures of dinosaur eggs, and reveals taxonomic diversity in the dinosaurs that were laying eggs in the Upper Cretaceous Heyuan area heretofore unrecognized in skeletal rema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nosaur egg Nanxiong Group Late Cretaceous heyuan Basin guangdong China
下载PDF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Red Beds in the Northern Heyuan Basin,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被引量:1
2
作者 ZHANG Xianqiu LU Junchang +3 位作者 BIAN Geguo QIU Licheng HUANG Dong YUAN Weiqia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5期598-604,共7页
The red beds of the northern Heyuan Basin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are more than 4,000 m thick. Based on the lithological characters, in ascending order these beds are divided into the Dafeng Formation, Zhutian F... The red beds of the northern Heyuan Basin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are more than 4,000 m thick. Based on the lithological characters, in ascending order these beds are divided into the Dafeng Formation, Zhutian Formation, and Zhenshui Formation of the Nanxiong Group, Shanghu Formation and Danxia Formation. The Nanxiong Group with relatively mature coarse clastic rocks attains about 2940 m in thickness. The Dafeng Formation is 837 m thick, consisting of conglomerates and sandy conglomerates; the Zhutian Formation, which is 1.200 m thick, consists of purplish red sandstone with gravels, poorly sorted sandstone, feldspathic quartzose sandstone banded granular conglomerate, siltstone, and sandy mudstone. The Zhutian Formation is rich in calcareous concretions. Heyuannia (Oviraptoridae) and turtle fossils were found in this formation. The Zhenshui Formation deposited to a thickness of 900 m consists of coarse sediments, including granular conglomerate, and gravelly sandstone with well developed cross-beddings; the Shanghu Formation, which is 820 m thick, consists of purplish red granular conglomerate coarse sandstone intercalated with fine si^tstone; the Danxia Formation characterized by the Danxia ~andform is composed of coarse c^astic gravels and sandy gravels. The lower part of the Nanxiong Group whence dinosaur eggs and derived oviraptorosaurs come, belongs to the Late Cretaceous. No fossils are found in the Shanghu Formation or the Danxia Formation, but their stratigraphic order of superposition on the Nanxiong Group clearly shows their younger 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yuan Basin red beds dinosaur eggs heyuannia (Oviraptoridae) CRETACEOUS guangdong
下载PDF
广东河源特色油茶产业现状与高质量发展对策 被引量:3
3
作者 林颖怡 汪勇 李颖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0,17,共6页
利用南方适宜地区的丘陵山地资源发展油茶产业是未来解决我国油脂行业自给率不足的一个重要途径。河源市是广东省特色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区域,有多年种植油茶的传统。在国家政策的激励下,河源市特色油茶产业虽得到一定发展,但也面临机遇... 利用南方适宜地区的丘陵山地资源发展油茶产业是未来解决我国油脂行业自给率不足的一个重要途径。河源市是广东省特色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区域,有多年种植油茶的传统。在国家政策的激励下,河源市特色油茶产业虽得到一定发展,但也面临机遇和挑战。通过文献调研和实地考察综述了河源市油茶产业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并针对当地油茶产业存在的良种资源缺乏、缺乏对油茶品种的科学性认识、配套资金补贴不充足、品牌知名度低、产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推进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增加油茶产业资金扶持力度、加强科技创新推广成果转化、加强推广宣传并打造全国知名品牌、有效整合资源优化加工生产布局等相应对策,促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产业 广东河源 发展历程 发展现状 高质量发展 对策
下载PDF
广东省强地震震源区地壳速度结构及其对板内地震成因的启示
4
作者 李伦 沈旭章 +2 位作者 董世贤 廖杰 赵凌峰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0-432,共13页
稳定板块内部的强地震(震级大于和等于6.0级的地震)是如何孕育与发生的一直以来是悬而未决的科学问题。广东省的阳江洋边湾、河源新丰江水库与汕头南澳岛位于稳定的华南陆块内部,是广东省地震活动最为活跃的三个区域,有强震发生的历史,... 稳定板块内部的强地震(震级大于和等于6.0级的地震)是如何孕育与发生的一直以来是悬而未决的科学问题。广东省的阳江洋边湾、河源新丰江水库与汕头南澳岛位于稳定的华南陆块内部,是广东省地震活动最为活跃的三个区域,有强震发生的历史,是理解板内强震孕育与发生的理想窗口。而这些强震区域的地壳结构与物理性质是理解强震孕育构造背景与发生机制的关键基础。本文基于阳江与河源已构建的上地壳速度结构,结合区域地震活动性分析,对比与总结汕头南澳岛与北美新马德里强震区的孕震构造背景,揭示广东省强震震源区与地震活跃区的地壳结构与物理性质、强震孕震与发震构造背景以及两者关系,进而探讨广东省强震发生的成因机制。结果显示广东省的强震倾向于发生于NE-SW向与NW-SE向断层交汇处。这些断层交汇处呈现低地震波速度特征,在发震深度范围(8~15 km深)地震b值较小(<1.0)。低地震波速度与低地震b值特征指示断层交汇处为稳定华南陆块的局部薄弱带,易于构造应变能积累。此外,流体参与的孔隙压力增大或荷载增大等局部地壳应力扰动可能是触发广东省强震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本文提出进一步加强板内强震发生的应力积累方式和持续时间,以及孔隙水压力增大的物理机制等研究,可加深认识板内强震的发生过程及其控制因素,助力粤港澳地区的地震危险性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性 强地震 速度结构 板内地震 广东省 河源 阳江 汕头
下载PDF
广东河源市2024年4月暴雨洪水成因分析
5
作者 陈宇 曾丹丹 林浩 《中国防汛抗旱》 2024年第10期96-101,共6页
2024年4月,广东河源市出现持续强降水过程,具有强对流猛烈、累计雨量大、超警戒河流多、极端性显著、致灾风险高等特点。多项气象水文特征值均突破4月同期历史极值,东江近年来首次发生编号洪水。面对严峻形势,河源市各级部门通力合作,... 2024年4月,广东河源市出现持续强降水过程,具有强对流猛烈、累计雨量大、超警戒河流多、极端性显著、致灾风险高等特点。多项气象水文特征值均突破4月同期历史极值,东江近年来首次发生编号洪水。面对严峻形势,河源市各级部门通力合作,成功防御强降雨,实现不死人、少损失目标。对河源市2024年4月暴雨洪水进行总结并剖析成因,为今后河源市水灾害防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洪水 气候成因 水灾害防御 广东河源市
下载PDF
1971-2020年河源市高温热浪变化特征分析
6
作者 胡琼文 林洁 +3 位作者 张权 林伟彬 刘裕强 曾钦文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8期115-119,共5页
基于河源市5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71—2020年日最高气温数据,采用统计学、Mann-Kendall(M-K)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河源市各地高温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71—2020年河源市高温热浪频次、持续时间和强度总体呈现增加趋势,... 基于河源市5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71—2020年日最高气温数据,采用统计学、Mann-Kendall(M-K)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河源市各地高温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71—2020年河源市高温热浪频次、持续时间和强度总体呈现增加趋势,空间上呈东多西少趋势,高温日数平均增加速率为0.46 d/a,每年平均出现107.7 d高温日和21.02次高温热浪事件,高温日和高温热浪事件主要出现在6—9月,高峰期在7—8月;龙川县高温天气出现频繁且持续时间较长,是河源市最热的地方,龙川县的高温日数年际变化存在较强的波动性,在1971—1988年和1999—2007年期间有两个上升期,用M-K检验和滑动t检验方法,龙川县高温存在两个突变点;用小波分析法分析得出河源市各地高温热浪周期性并不显著,只有和平县2006—2018年2~6年的周期,以及紫金县1994—2016年准2年、准5年的周期和1982—2006年准12年的周期通过显著性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热浪 气候特征 小波分析 副热带高压 广东河源 1971—2020年
下载PDF
地震自动编目处理系统在2023年广东河源M4.3地震序列中的应用
7
作者 梁明 刘军 +3 位作者 洪玉清 林庆西 姜喜姣 田平 《华南地震》 2023年第4期119-125,共7页
利用广东省地震局地震监测技术及软件研发创新团队研发的两套地震自动编目处理系统,对2023年2月11日广东河源M4.3地震主震前1天以及后7天广东台网记录的连续波形数据进行了处理,并结合人工编目结果,对该时段内系统自动检测结果进行详细... 利用广东省地震局地震监测技术及软件研发创新团队研发的两套地震自动编目处理系统,对2023年2月11日广东河源M4.3地震主震前1天以及后7天广东台网记录的连续波形数据进行了处理,并结合人工编目结果,对该时段内系统自动检测结果进行详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系统1自动检测的地震数量是人工目录的2.67倍,事件匹配率较高,而系统2自动检测的地震数量约为人工目录的二分之一,ML1.0级以下地震事件匹配率较低。两套系统自动检测结果均为地震事件,无误触发,自动检测事件真实率为100%。与人工目录结果对比,两套系统产出的发震时刻、震中位置、震源深度、Pg和Sg震相到时等均偏差较小,可靠度较高。综合来看,两套系统都具备地震自动编目的能力;其中,系统1处理大震后较密集余震的能力较强,可以产出完备性较好的地震目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自动编目 深度学习 广东河源地震
下载PDF
广东河源盆地蛋化石 被引量:9
8
作者 方晓思 张志军 +3 位作者 张显球 卢立伍 韩迎建 李佩贤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82-686,共5页
河源盆地沉积了白垩系—古近系,笔者将这套地层划分为3个岩石地层单位,新建仙塘组和东源组,沿用格岭组。在河源除发现恐龙骨骼、恐龙脚印、龟鳖化石外,于白垩系东源组中还产有大量蛋化石。该组蛋化石的分布,下部以圆形蛋为主,中—上部... 河源盆地沉积了白垩系—古近系,笔者将这套地层划分为3个岩石地层单位,新建仙塘组和东源组,沿用格岭组。在河源除发现恐龙骨骼、恐龙脚印、龟鳖化石外,于白垩系东源组中还产有大量蛋化石。该组蛋化石的分布,下部以圆形蛋为主,中—上部多见长形蛋。报道了三王坝村副圆形蛋(新种)ParaspheroolithussanwangbacunensisFangsp.nov.、风光村树枝蛋(新种)Den-droolithusfengguangcunensisFangsp.nov.和瑶屯巨形蛋Macroolithusyaotunensis、长形长形蛋Elongatoolithuselong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系 蛋化石 广东河源
下载PDF
广东省河源市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姜喜东 林媚珍 +1 位作者 陈志云 刘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9729-9731,9767,共4页
采用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广东省河源市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的森林资源动态变化。时间上,1985-2004年近20年的变化结果表明,林业用地面积减少761.1×103hm2;有林地面积减少171.2×103hm2;森林覆盖率提高31.7个... 采用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广东省河源市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的森林资源动态变化。时间上,1985-2004年近20年的变化结果表明,林业用地面积减少761.1×103hm2;有林地面积减少171.2×103hm2;森林覆盖率提高31.7个百分点;无林地面积减少600.9×103hm2;森林蓄积量增加2708.4×104m3;消耗量小于生长量。同时力求找到动态变化的原因,并预测其发展方向。空间上,有林地主要分布在河源市的北部和邻近边界山地地区,灌木林与疏林地分布在中部地区,无林地主要集中在城区中心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动态变化 广东省河源市
下载PDF
基于“全域+”理念的广东河源古竹镇特色小镇总体规划实践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可石 冯晓 卓想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6-80,共5页
特色小镇建设是探索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手段。由于特色小镇规划的多元复合性,需改变传统小城镇规划模式,引入"全域+"理念,从"全层面""全空间""全要素""全方位"4个层面梳理规划策略,并... 特色小镇建设是探索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手段。由于特色小镇规划的多元复合性,需改变传统小城镇规划模式,引入"全域+"理念,从"全层面""全空间""全要素""全方位"4个层面梳理规划策略,并结合广东省河源市古竹镇特色小镇总体规划实践,从资源分析、空间格局、产业建构、交通连接、生态控制、系统更新6个维度提出具体策略,以期为我国特色小镇规划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 特色小镇 总体规划 古竹镇 河源市 广东省
下载PDF
广东河源盆地晚白垩世霸王龙类牙齿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吕君昌 刘艺 +2 位作者 黄志青 袁伟强 黄东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01-704,共4页
河源盆地晚白垩世东源组发现的霸王龙类牙齿化石估计长度大于10cm。从其大小和形态判断,应为霸王龙类的牙齿。牙齿保存部分稍微弯曲,中部横截面呈微弱的D形。牙齿的釉质非常薄,釉质脱落后暴露出的牙齿部分显示出明显的纵向条纹。牙齿的... 河源盆地晚白垩世东源组发现的霸王龙类牙齿化石估计长度大于10cm。从其大小和形态判断,应为霸王龙类的牙齿。牙齿保存部分稍微弯曲,中部横截面呈微弱的D形。牙齿的釉质非常薄,釉质脱落后暴露出的牙齿部分显示出明显的纵向条纹。牙齿的牙本质厚度在不同方向上变化较大,且牙本质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该牙齿化石的发现,为以后在该区晚白垩世地层中发现霸王龙类骨骼化石提供了确凿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霸王龙类牙齿 晚白垩世 河源盆地 广东
下载PDF
地方政府地震风险预防与应急准备:实践、挑战及对策——基于广东河源市的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卢文刚 蔡裕岚 +1 位作者 方冰 李晓婷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72-81,共10页
地震是广东河源市常见的自然灾害,频发的地震和作为城市重大风险源的新丰江水库可能诱发地震的双重影响对河源市地震应急预防准备工作提出严峻挑战,提升河源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地震应急能力尤为重要。根据对河源市地震应急预防准备工作... 地震是广东河源市常见的自然灾害,频发的地震和作为城市重大风险源的新丰江水库可能诱发地震的双重影响对河源市地震应急预防准备工作提出严峻挑战,提升河源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地震应急能力尤为重要。根据对河源市地震应急预防准备工作现状的实地调研访谈、问卷调查和分析,阐述了河源市在地震应急预防准备工作进行的实践探索、待改善的方面,在借鉴国内外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河源市地震预防与应急准备工作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应急管理 应急预防准备 应急预案 广东河源
下载PDF
数据足迹视域下的南粤古驿道旅游地形象感知研究——以河源粤赣古驿道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伍新蕾 《科技和产业》 2020年第6期64-68,共5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的旅游消费比例日益增长,游客体验交互效应及价值共创成为常态。旅游数字足迹挖掘与研究,有利于以游客体验核心价值、最佳利益为出发点,构建服务型企业管理制度层面的口碑及业界诚信...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的旅游消费比例日益增长,游客体验交互效应及价值共创成为常态。旅游数字足迹挖掘与研究,有利于以游客体验核心价值、最佳利益为出发点,构建服务型企业管理制度层面的口碑及业界诚信,从而实现企业、员工与游客最终的共赢。基于南粤古驿道旅游地形象感知研究视角,选取河源粤赣古驿道为研究区域,运用ROST网络文本分析、百度指数等数据挖掘方法,从多维度、多视角开展旅游地形象感知研究,对河源粤赣古驿道及其沿线景区开发、游客满意度优化提供针对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足迹 粤赣古驿道 旅游地 形象感知 河源
下载PDF
河源客家文化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动漫文化发展研究及探索
14
作者 李默尘 刘红琴 《特区经济》 2022年第12期41-44,共4页
本文试从粤港澳大湾区动漫文化与河源客家文化发展的现状与契机、河源客家文化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动漫文化发展研究的意义、河源客家文化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动漫文化的困境与对策三个层面进行分析研究,以此着手对河源客家文化融入粤港澳大... 本文试从粤港澳大湾区动漫文化与河源客家文化发展的现状与契机、河源客家文化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动漫文化发展研究的意义、河源客家文化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动漫文化的困境与对策三个层面进行分析研究,以此着手对河源客家文化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动漫文化发展进行研究及探索。结果显示,对河源客家文化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动漫文化的发展研究及探索必能对河源客家文化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源 客家文化 粤港澳大湾区 动漫 研究
下载PDF
广东省河源地区MN血型基因频率调查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璐 陈丽红 +2 位作者 庄运芳 刘丽华 梁延连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4年第14期2052-2054,共3页
目的 调查广东河源地区MN血型基因频率.方法 用血清学方法对随机抽取的1000例河源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样进行MN血型分型,同时以序列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鉴定其中血清学凝集反应有疑问的样本的基因型,并进行相关统计学计算.结... 目的 调查广东河源地区MN血型基因频率.方法 用血清学方法对随机抽取的1000例河源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样进行MN血型分型,同时以序列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鉴定其中血清学凝集反应有疑问的样本的基因型,并进行相关统计学计算.结果 基因分型结果与血清学分型结果相符.广东河源地区献血人群MN血型MM、MN、NN表型的频率分别为0.316、0.493、0.191;M、N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5625、0.4375;经x2检验,结果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随机输血MN血型抗原不配合概率为0.3711.结论 该调查填补了广东河源地区MN血型基因频率数据的空白,为临床输血的调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血型 基因频率 基因分型 广东河源地区
下载PDF
广东河源市黄村地热田地热地质特征及地热流体化学特征 被引量:6
16
作者 邱辉 朱育坤 +2 位作者 李朋 罗强 张轩国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91-1400,共10页
广东河源市黄村地热田是该区域一个典型的开启水热型地热系统。黄村地热田具有明显的控热导水构造,地温场受导水导热断裂控制,温度从断裂带向外逐渐降低。通过一系列的地热流体化学特征分析发现,研究区地热流体为碱性淡水,水化学类型为H... 广东河源市黄村地热田是该区域一个典型的开启水热型地热系统。黄村地热田具有明显的控热导水构造,地温场受导水导热断裂控制,温度从断裂带向外逐渐降低。通过一系列的地热流体化学特征分析发现,研究区地热流体为碱性淡水,水化学类型为HCO_(3)-Na型,具有强循环特点,SiO_(2)含量达到理疗矿泉水标准,但F元素含量严重超标。通过各样点的Na-K-Mg组和Cl-SO_(4)-HCO_(3)组离子分析,得出地热流体处于水-岩作用的初级阶段,且混入了大比例冷水,利用硅-焓混和模型计算出了冷水混入比例为72%~75%。使用SiO_(2)温标和硅-焓混合模型对热储温度进行了估算,综合分析认为石英温标估算值(T_(石英)=141.9~146.2℃)作为热储温度最为合适,进一步计算出热流的循环深度2759~2856 m。综合研究认为黄村地热田地热能开发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地质特征 化学特征 地热流体 黄村地热田 河源 广东
下载PDF
广东东源地震与震磁响应
17
作者 叶向顶 张慧 张帆 《华南地震》 2014年第3期104-108,共5页
采用地磁短周期日变之低点位移方法和加卸载响应比法,分析了广东东源县2012~2013年间三次MS4.0~4.8级地震的震磁响应,发现震前震中周边台站均存在有不同程度的低点位移异常和加卸载响应比异常情况。
关键词 广东河源 震磁响应 低点位移 加卸载响应比
下载PDF
河源市源城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 被引量:3
18
作者 谢立新 《林业调查规划》 2022年第4期74-80,共7页
河源市是广东省绿色发展的示范区之一。源城区为市辖区,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生态河源”,维护生态安全中地位十分重要。依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通过查阅档案、文献等资料,采用分布式测算方法评估... 河源市是广东省绿色发展的示范区之一。源城区为市辖区,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生态河源”,维护生态安全中地位十分重要。依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通过查阅档案、文献等资料,采用分布式测算方法评估了7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结果表明,2019年河源市源城区7项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为332140.8万元,单位面积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20.2万元/hm^(2)。各项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按大小排序为森林游憩、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保护、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环境、保育土壤和营养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森林经营 河源市源城区 广东
下载PDF
河源市南药产业发展探讨 被引量:4
19
作者 缪勇强 陈晶 潘河彤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4期78-80,82,共4页
本文对河源市南药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基础优势和面临的形势展开分析研究,认为河源市南药产业存在产业分散、规模较小,环节初始、附加值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市场信息、技术指导匮乏,农户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从相关规划和配套... 本文对河源市南药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基础优势和面临的形势展开分析研究,认为河源市南药产业存在产业分散、规模较小,环节初始、附加值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市场信息、技术指导匮乏,农户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从相关规划和配套政策、发展定位、发展路径、空间布局、发展目标等方面提出了南药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方向。笔者认为,河源基本确立起南药产业初步发展的态势,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长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药产业 发展现状 发展思路 广东河源
下载PDF
广东河源地区脑梗死患者氯吡格雷CYP2C19相关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国重 邵雪 +2 位作者 何锦照 马国奋 陈雁威 《临床医学工程》 2019年第10期1449-1450,共2页
目的分析广东河源地区脑梗死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特点,以利于指导用药和疾病防治。方法对316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测,并比较与梅州地区和汕头地区差异。结果在316份检测标本中,快代谢型(CYP2C19*1/*1)占40.82%,中代谢型(CYP2C19*1/*2、C... 目的分析广东河源地区脑梗死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特点,以利于指导用药和疾病防治。方法对316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测,并比较与梅州地区和汕头地区差异。结果在316份检测标本中,快代谢型(CYP2C19*1/*1)占40.82%,中代谢型(CYP2C19*1/*2、CYP2C19*1/*3)占43.04%,慢代谢型(CYP2C19*2/*2、CYP2C19*2/*3、CYP2C19*3/*3)占16.14%。与同为客家族群的广东梅州地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广东汕头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河源地区脑梗死患者CYP2C19基因主要为中代谢型及快代谢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2C19 脑梗死 广东河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