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9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nging human-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in medium mountains:the Apuseni Mts(Romania)as a case study 被引量:4
1
作者 TELBISZ Tamas IMECS Zoltan +1 位作者 MARl Laszlo BOTTLIK Zsolt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6年第9期1675-1687,共13页
The study of human-environment relationships in mountain areas is important for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asons, as many mountain areas suffer similar problems, such as depopulation, unemployment and natural ha... The study of human-environment relationships in mountain areas is important for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asons, as many mountain areas suffer similar problems, such as depopulation, unemployment and natural hazards. Medium mountains constitute a special case within mountains, because they are more populated but less attractive as tourist destinations than high mountains. In this context, the Apuseni Mts (Romania) are considered as a ease study. In this paper, we apply GIS-based, quantitative methods to characterize the strength and dynamics of human-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some environmental factors (elevation, relative height, slope, river distance, lithology, land cover, natural attractions) as well as historical population and recent tourism data. We found that population density has strong (r2〉0.8) relationships with all relief factors (elevation, relative height, slope, river distance), and that best-fit functions are nonlinear. We outlined the varying demographic scenarios by elevation zones and interpreted the historically switching sign of population change versus elevation relationship. We demonstrated that lithology also has an impact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although it is not independent from the relief effect. The land cover of the mainly cultural landscape is very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relief parameters (especially slope), which suggests good adaptation. We pointed out the dominance of karst objects in the natural tourism potential of the Apuseni Mts and also explored further components of real tourism (spas, heritage, towns). Finally, we concluded that the environmental settings investigated do in fact constrain the spatial framework of society, but soeio-economic changes in history can be explained from the side of society, which conforms to the theory of cultural possibil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environment relations ApuseniMountains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 Possibilism TOURISM KARST
下载PDF
Relationships Between Fractal Road and Drainage Networks in Wuling Mountainous Area:Another Symmetric Understanding of Human-Environment Relations 被引量:2
2
作者 LIU Cheng-liang DUAN De-zhong ZHANG Hong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4年第4期1060-1069,共10页
Symmetric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humans and their environment have been referred to as an extension of symmetries in the human geographical system and have drawn great attention. This paper explored the symmetry betw... Symmetric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humans and their environment have been referred to as an extension of symmetries in the human geographical system and have drawn great attention. This paper explored the symmetry between physical and human systems through fractal analysis of the road and drainage networks in Wuling mountainous area. We found that both the road and drainage networks reflect weak clustering distributions. The evolution of the road network shared a significant self-organizing composition, while the drainage network showed obvious double fraetal characteristics. The geometric fractal dimension of the road network wa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drainage network. In addition, when assigned a weight relating to hierarchy or length, neither the road network nor drainage network showed a fractal property. These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the fractal evolution of the road network shared certain similarities with fractal distribution of the drainage network. The symmetry between the two systems resulted from an interactive process of destroying symmetry at the lower order and reconstructing symmetry at the higher order.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fractal dimensions of the rural-urban road network, the drainage network andthe urban system indicat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area was to achieve the symmetrical isomorphism of physical-human geographical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actal road network Fractal drainagenetwork SYMMETRY human-environment relation SELF-ORGANIZATION
下载PDF
Assessing China’s human-environment relationship 被引量:11
3
作者 YANG Yu LI Xiaoyun +4 位作者 DONG Wen POON P H Jessie HONG Hui HE Ze LIU Yi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9年第8期1261-1283,共23页
China’s coupled human-environment system(CHES) is assessed here via a systems schema that emphasizes the complex interactions of components and their attributes. In addition to the human and environment components, w... China’s coupled human-environment system(CHES) is assessed here via a systems schema that emphasizes the complex interactions of components and their attributes. In addition to the human and environment components, we identified two other components to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The four components are human activity intensity, resource carrying capacity, ecological constraints and system’s openness. Based on their interactions, we derived a cognitive schema for classifying the level of strain or stress of an area. The analysis draws on 11 indicators and 29 sub-indicators including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statistical data that are used to estimate the four components.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human activities are highly intense in a few geographical areas, particularly large urban systems and trade and investment zones on the eastern coastal areas. Nonetheless, these areas are also well-endowed in water resources and fertile soils although urban systems are increasingly stressed from negative pollution externalities. They are also open systems which allow them to bear a higher level of pressure and adjust accordingly. Desertification and soil erosion point to relatively fragile biophysical systems in the west and southwest, but human activities are still relatively less intense compared to their coastal counterparts. As a whole, only 14% of areas may be said to be relatively or highly strained. This however belies another one-third of areas that are currently unstable, and likely to become strained and thereby vulnerable in the near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upled human-environment relationship systems HUMAN activity intensity resource-carrying capacity ECOLOGICAL CONSTRAINT OPENNESS China
原文传递
泥河湾盆地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人类的适应行为 被引量:1
4
作者 裴树文 徐哲 +2 位作者 叶芷 马东东 贾真秀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39,共21页
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1.25-0.7 MaBP)是晚新生代最重要的气候变化时段之一。该时期大陆内部干旱化加剧,北半球冬季温度迅速下降,动植物群发生变化,对古人类的环境适应能力提出新的挑战。泥河湾盆地发育我国北方第四纪典型的河湖相沉积体... 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1.25-0.7 MaBP)是晚新生代最重要的气候变化时段之一。该时期大陆内部干旱化加剧,北半球冬季温度迅速下降,动植物群发生变化,对古人类的环境适应能力提出新的挑战。泥河湾盆地发育我国北方第四纪典型的河湖相沉积体系,其间富集众多早-中更新世旧石器时代遗址,是探讨更新世环境变化与人类适应行为的关键区域。本文选取盆地内岑家湾台地飞梁、麻地沟、岑家湾和东谷坨等重要遗址,通过多指标的统计分析,解读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古人类的适应策略。研究结果显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是古人类获取石器原料的途径,不同遗址利用者对不同原料的选择和利用主要和遗址距离原料的远近有直接关系,而针对不同原料类型采取的差异化开发策略,预示着古人类认知能力的提高。尽管锤击法是古人类常用的剥片技术,但是砸击技术可能与本地原料质量具有更直接的关系;作为锤击法的有效补充,砸击技术的运用或许与古人类的认知水平提高存在关联。石核和石片的特征表明,该时期古人类对石核开发利用程度显著提高,剥片技术多样化,灵活性增强,展示了计划性和认知能力的提高。对优质燧石原料的青睐一直是古人类制作石器的主要策略,该时期修理类产品不仅种类增多,加工方式多样化程度也相对较高,加工精细的小型刮削器、钻、尖状器、凹缺器、齿状器和多边修理工具等产品增多指示对多种功能的适应,暗示古人类对区域生态景观多元化的积极响应。古人类灵活的技术多样化策略可能与其认知水平的提高存在关联,而气候与环境波动造成的生存压力等多方面叠加因素,可能共同作用于古人类的认知行为上,促使人类调整技术,适应多变的区域环境。本研究对探讨泥河湾盆地更新世古人类生存行为演化与环境关系、人类对东亚高纬度半干旱区适应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河湾盆地 中更新世 气候转型期 人类适应行为 环境变动
下载PDF
Dynamics of Land Use/Land Cover Considering Ecosystem Services for a Dense-Population Watershed Based on a Hybrid Dual-Subject Agent and Cellular Automaton Modeling Approach
5
作者 Yutong Li Yanpeng Cai +3 位作者 Qiang Fu Xiaodong Zhang Hang Wan Zhifeng Yang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6期182-195,共14页
Land use/land cover represents the interactive and comprehensive influences between human activities and natural conditions,leading to potential conflicts among natural and human-related issues as well as among stakeh... Land use/land cover represents the interactive and comprehensive influences between human activities and natural conditions,leading to potential conflicts among natural and human-related issues as well as among stakeholders.This study introduced economic standards for farmers.A hybrid approach(CA-ABM)of cellular automaton(CA)and an agent-based model(ABM)was developed to effectively deal with social and land-use synergic issues to examine human–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and projections of land-use conversions for a humid basin in south China.Natural attributes and socioeconomic data were used to analyze land use/land cover and its drivers of change.The major modules of the CA-ABM are initialization,migration,assets,land suitability,and land-use change decisions.Empirical estimates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urban land-use conversion probability were captured using parameters based on a spatial logistic regression(SLR)model.Simultaneously,multicriteria evaluation(MCE)and Markov models were introduced to obtain empirical estimates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bability of ecological land conversion.An agent-based CA-SLR-MCE-Markov(ABCSMM)land-use conversion model was proposed to explore the impacts of policies on land-use conversion.This model can reproduce observed land-use patterns and provide links for forest transition and urban expansion to land-use decisions and ecosystem services.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land-use simulations under multi-policy scenarios,revealing the usefulness of the model for normative research on land-use manag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use/land cover human-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Agent-based model Cellular automaton
下载PDF
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创业活跃度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孙洁晶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9-89,共11页
高技术产业集聚具有知识溢出效应、技术引领效应和创新驱动效应,对提高区域创新创业活跃度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21年中国2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选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判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创业活跃度的影响及作用... 高技术产业集聚具有知识溢出效应、技术引领效应和创新驱动效应,对提高区域创新创业活跃度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21年中国2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选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判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创业活跃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创业活跃度的影响存在先增大后减小的倒“U”型特征。中介机制分析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加速人力资本流动和加强环境规制,对区域创新创业活跃度产生先增大后减小的非线性影响。异质性分析显示,高技术产业集聚对东部地区、沿海城市和资源型城市区域创新创业活跃度的影响效应较为显著。空间分析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对邻近区域创新创业活跃度的空间溢出效应表现为倒“U”型特征。基于此,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业应营造高技术产业集聚新环境、完善要素配置新机制、定制差异化区域发展新方案,以促进区域创新创业活跃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集聚 区域创新创业活跃度 融资约束 人力资本流动 环境规制
下载PDF
医学-环境人文:人类世疾病观照下的生态批评新趋势——斯科特·斯洛维克教授访谈录
7
作者 孟庆粉 姜礼福 斯科特·斯洛维克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04-112,共9页
21世纪以来暴发的多次全球性疫情成为“人类世疾病”的重要表征,促使人文学者深入思考人类健康和环境健康之间的关系,催生了“医学-环境人文”这一生态批评新领域。在这篇访谈中,生态批评全球领军人物斯科特·斯洛维克(Scott Slovic... 21世纪以来暴发的多次全球性疫情成为“人类世疾病”的重要表征,促使人文学者深入思考人类健康和环境健康之间的关系,催生了“医学-环境人文”这一生态批评新领域。在这篇访谈中,生态批评全球领军人物斯科特·斯洛维克(Scott Slovic)教授阐述了医学-环境人文这一新兴研究领域,探讨了该领域的缘起、必要性、核心概念和理论意义,剖析了医学-环境人文的阐释范式、批评话语,并结合具体文本开展示范性的案例分析。这有助于国内学者加深对该国际学术前沿领域的认识,并更好地将批评话语运用于研究实践,开拓生态批评的新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环境人文 《布鲁姆斯伯里医学-环境人文手册》 人类世疾病 生态批评
下载PDF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孙铭 王茗旭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2-114,共13页
基于扩展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利用中国城市面板数据解析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降低碳排放水平,且该结果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就其作用机制而言,数字经济能够通过强化环境规制、... 基于扩展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利用中国城市面板数据解析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降低碳排放水平,且该结果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就其作用机制而言,数字经济能够通过强化环境规制、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和促进产业集聚的方式降低碳排放。进一步考虑数字经济减排效应的空间关联特征后发现,数字经济发展不仅可以促进本地区碳减排,还有助于降低邻近地区的碳排放。异质性检验表明,在中心城市和高创新能力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显著降低了碳排放,但在外围城市数字经济的碳减排效应不显著,在低创新能力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显著增加了碳排放;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均显著降低了碳排放,且碳减排效应从中西部地区到东部地区呈递减趋势。据此提出大力支持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产业集聚、做好环境规制和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为数字经济发展降低碳排放提供畅通渠道,推进本地区和邻近地区协同碳减排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碳排放 环境规制 产业集聚 人力资本
下载PDF
数字贸易发展会降低雾霾污染吗?——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晶 徐玉冰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3,共11页
伴随着数字技术在全球贸易领域加快渗透,数字贸易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动力,这必定给贸易参与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重大变革。采用2010—2019年8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贸易发展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贸易发展... 伴随着数字技术在全球贸易领域加快渗透,数字贸易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动力,这必定给贸易参与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重大变革。采用2010—2019年8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贸易发展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贸易发展可以显著降低贸易参与国的雾霾污染水平。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字贸易对雾霾污染小的经济体的污染降低作用显著,但对雾霾污染大的经济体雾霾污染降低的作用并不显著。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数字贸易对雾霾污染有显著的降低作用,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数字贸易对雾霾污染的作用不显著。无论是数字贸易出口还是数字贸易进口都会降低一个国家的雾霾污染水平。中介效应模型结果发现数字贸易可以通过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降低雾霾污染,且这种影响机制会受到国家环境技术创新能力的调节,即环境技术创新水平增强了人力资本的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贸易 雾霾污染 环境技术创新 人力资本
下载PDF
工商业与人权视野下企业环境责任履行的激励机制研究
10
作者 王怀勇 朱峰 《人权法学》 2024年第5期62-83,153,154,共24页
“企业中心主义”的环境责任理论难以为企业履行环境责任提供充分的内外驱动力,工商业与人权视角则会为要求和激励企业履行环境责任提供一种补充性理解,以及更强的理论和实践支撑。审视当前企业环境责任履行激励机制可以发现,其虽已经... “企业中心主义”的环境责任理论难以为企业履行环境责任提供充分的内外驱动力,工商业与人权视角则会为要求和激励企业履行环境责任提供一种补充性理解,以及更强的理论和实践支撑。审视当前企业环境责任履行激励机制可以发现,其虽已经形成了若干实践形式,但仍然面临适用标准不完善、社会层面环保响应不到位及责任履行体系欠缺的问题。基于此,应当以人权理念、制度经验及相关规范性文件的实践为有益指引和参考,完善企业履责激励的适用标准,加强环境人权的社会化教育,健全企业环境人权的尽责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商业与人权 企业环境责任 激励机制
下载PDF
基于人因验证的大学教学楼空间改造策略研究——以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学楼为例
11
作者 曾忠忠 达尔曼·阿布来提 张波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4期67-70,共4页
文章以北京交通大学建艺学院教学楼为例,探讨了基于人因验证的教学空间改造策略,并采用人因虚拟环境实验方法评估了改造前后的使用感受。研究发现,在空间设计上,针对教学楼不同区域的使用需求,采取了分区设计、开放式布局、多功能性设... 文章以北京交通大学建艺学院教学楼为例,探讨了基于人因验证的教学空间改造策略,并采用人因虚拟环境实验方法评估了改造前后的使用感受。研究发现,在空间设计上,针对教学楼不同区域的使用需求,采取了分区设计、开放式布局、多功能性设计等策略,提高了教学楼空间的利用率和舒适度;在功能分区上,采用了功能区分明、交通流线清晰的设计,使教学楼的功能更加明确和合理。通过人因验证实验,研究发现改造后的教学楼空间在舒适性、视觉环境、听觉环境等方面都得到了改善,同时也提高了用户对教学楼空间的整体满意度。文章旨在为教学楼的建设和改造提供新思路和方法,促进教学空间与新教育理念的相互适应,同时也为人因环境评估技术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学楼 空间转型 人因环境评估 人因验证 教学模式
下载PDF
自主与协同: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的跨学科建构
12
作者 柯坚 李章鸿 《新文科教育研究》 2024年第2期5-15,141,共12页
环境问题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生产系统必须予以回答、予以回应的重大问题、前沿问题。环境与环境问题的话语生成和社会建构,既来源于人类生产与生活活动中所遭受的来自自然环境的现实困扰和感性认知,更是通过从自然科学到人文社会科... 环境问题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生产系统必须予以回答、予以回应的重大问题、前沿问题。环境与环境问题的话语生成和社会建构,既来源于人类生产与生活活动中所遭受的来自自然环境的现实困扰和感性认知,更是通过从自然科学到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化及跨学科交叉的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得以建构。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以及国家环境保护实践的主体性,决定了基于国家和民族的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主性之必然。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相关学科在初始发展阶段,并未能够真正地深植到中国的实践土壤。建构中国环境人文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需要立足中国场域、面向中国实践,推进自主理论建构和知识创新。环境人文社会科学内部学科之间存在着学科知识封闭、学科交叉不足的问题,学科之间尚未真正形成学科知识的有机联系和学科交叉的有效机制。推动环境人文社会科学自主协同知识体系的建构,是我国环境人文社会科学体系化发展及其跨学科知识生产机制创新的内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人文社会科学 知识体系 知识自主性 知识协同性 跨学科
下载PDF
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哲学意蕴与环境治理创新
13
作者 张保伟 汤茂玥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97,共7页
基于个人主义的传统环境治理体系,与环境治理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的本质要求之间存在极大的落差和张力,面临治理实践的多重困境。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提出确立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的定位,对环境治理形成了一种新的认知框架和... 基于个人主义的传统环境治理体系,与环境治理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的本质要求之间存在极大的落差和张力,面临治理实践的多重困境。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提出确立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的定位,对环境治理形成了一种新的认知框架和解决方案,是理念、目标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体,因而具有治理哲学的意涵。环境治理从个人主义转向生命共同体,带来了主体、思维、手段、制度等方面的治理创新。具体表现为治理主体从个体主体转向治理共同体,治理思维从人对自然的单向治理转向双向建构,治理手段从个体关注转向关系和共同体,治理制度从主体性规范转向结构性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个人主义 环境治理创新
下载PDF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分布、危害与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任宇 曹文庚 +3 位作者 肖舜禹 李祥志 潘登 王帅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42,共25页
[研究目的]镉、铬、铅、铜和锌等重金属是土壤中的典型有害元素。过量摄入会抑制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其在土壤中的分布受到原生地质背景成因和矿山开采、大气沉降、农药化肥施用等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然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重金... [研究目的]镉、铬、铅、铜和锌等重金属是土壤中的典型有害元素。过量摄入会抑制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其在土壤中的分布受到原生地质背景成因和矿山开采、大气沉降、农药化肥施用等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然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需要进一步识别,对于典型重金属的危害作用需要进行全面的梳理揭示。[研究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内容,整理典型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空间分布特征,总结土壤重金属对生物的影响作用,综述人体暴露在高重金属的土壤与地下水环境下的毒性作用及针对性修复方式。[研究结果]受到原生地质背景和人类活动下土地利用类型的共同影响,造成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具有显著的空间变异性。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含量不同,会对土壤微生物与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同效应的影响,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累积。当重金属在人体中累积含量过高,会对人体的不同器官和系统产生破坏,威胁人体健康。[结论]应该综合考虑污染方式、污染水平和暴露途径等因素进行针对性的重金属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含量分布 微生物 植物 人体危害 环境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人性化设计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与实践
15
作者 王欣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11期123-125,共3页
人性化设计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该理念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的需求、感受与体验,致力于创造出舒适、和谐、具有人文关怀的环境空间。在应用中,设计师需充分考虑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点,合理布局空间,选用环保材... 人性化设计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该理念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的需求、感受与体验,致力于创造出舒适、和谐、具有人文关怀的环境空间。在应用中,设计师需充分考虑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点,合理布局空间,选用环保材料,营造宜人的光影与色彩效果。通过实践,人性化设计不仅提升了环境的艺术美感,更促进了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增强了空间的实用性和情感价值。因此,人性化设计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 设计理念 环境艺术设计 应用 实践
下载PDF
价值回归背景下国际碳交易制度的完善
16
作者 徐军华 易倩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7-50,共14页
《巴黎协定》国际碳交易制度体现了环境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的多维价值目标,这是对《京都议定书》时期碳交易实践的价值纠偏,也是对制度初衷的价值回归。然而,价值实现的关键在于制度规范与价值目标的契合度。以“价值——... 《巴黎协定》国际碳交易制度体现了环境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的多维价值目标,这是对《京都议定书》时期碳交易实践的价值纠偏,也是对制度初衷的价值回归。然而,价值实现的关键在于制度规范与价值目标的契合度。以“价值——原则——规则”作为分析框架,解析国际碳交易制度的功能价值,可知公平、环境完整性、人权保障和可持续发展应作为其核心原则。通过对国际碳交易规则与原则的匹配度检视,发现存在“国家自主贡献”的充分性和公平性评估机制缺失、资金和技术以及能力建设缺乏履约执行机制、人权保障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存在“建设性模糊”、ITMOs实现核心原则具有不确定性等问题。故此,完善“国家自主贡献”的自证和跟踪机制、落实资金和能力建设支持机制、构建国际碳交易原则评估体系以及加强ITMOs规则的指导性是制度完善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碳交易制度 公平原则 环境完整性 可持续发展 人权保障
下载PDF
草地植物生殖分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睿儿 张艳丽 刘苗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48-1965,共18页
植物生殖分配调控着植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从而影响种群的更新速度,最终改变群落结构及演替方向。因此,研究植物生殖分配对草地生态系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方法,系统地梳理了草地生态系统植物生殖分配... 植物生殖分配调控着植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从而影响种群的更新速度,最终改变群落结构及演替方向。因此,研究植物生殖分配对草地生态系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方法,系统地梳理了草地生态系统植物生殖分配的相关研究理论及影响因素,学者们先后基于最优控制理论、生活史理论和生物量分配理论提出光合补偿机制、养分循环假说、时间限制假说、r/k策略、资源可用性假说等,以解释自然环境因素、植物自身因素和人为干扰因素等调控植物生殖分配的机制。然而,草地植物对诸多因素(植株形态性状、自然灾害、放牧、刈割、外源养分添加等)的生殖分配响应仍存在争议,且复杂因素(气候变化、生境条件、植物间竞争等)及多因素协作的过程和驱动机制不清晰。基于此,建议从多维度解析草地植物生殖分配策略及驱动机制,以期为促进草地生态系统更新及正向演替、提高草地资源利用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生态系统 生殖权衡 分配理论 驱动机制 自身因素 环境因素 人为干扰
下载PDF
大型机载油箱电位分布与静电击穿仿真研究
18
作者 刘豪正 刘祎 +3 位作者 高经诚 郭晨阳 范菊莉 冯诗愚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8-363,共6页
低导电性的航空燃油在流经管路阀门等结构时会带有一定量的静电荷,这些静电荷最终会汇入燃油油箱。对于载油量较大的不规则飞机油箱,静电规律的数值计算与试验测量均不便展开。本文采用数值仿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对油箱在充油过... 低导电性的航空燃油在流经管路阀门等结构时会带有一定量的静电荷,这些静电荷最终会汇入燃油油箱。对于载油量较大的不规则飞机油箱,静电规律的数值计算与试验测量均不便展开。本文采用数值仿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对油箱在充油过程中静电电位分布、静电放电电位和静电打火能进行仿真计算,并且对油位高度以及初始电荷密度对油箱静电放电及打火可能性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计算充油过程中产生静电放电所需的最小击穿电压和产生静电带有的能量,对油箱内电位是否会引起静电击穿和引燃油箱内混合气体进行分析,为静电引起的油箱爆炸的风险评估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与环境工程 静电放电 帕邢定律 飞机油箱 航空安全
下载PDF
三峡水库支流甲烷排放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毛羽丰 何蕊序 +6 位作者 李宏 杨胜发 余薇薇 叶开来 林彤 白小霞 何强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33,共17页
甲烷(CH_(4))对全球温室效应有着较大的贡献。三峡水库自2003年蓄水以来,其CH_(4)排放问题已受到广泛关注。但三峡水库反季节的运行方式,使支流库湾CH_(4)的产生和传输过程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进而导致其CH_(4)排放效应尚不十分明确。本... 甲烷(CH_(4))对全球温室效应有着较大的贡献。三峡水库自2003年蓄水以来,其CH_(4)排放问题已受到广泛关注。但三峡水库反季节的运行方式,使支流库湾CH_(4)的产生和传输过程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进而导致其CH_(4)排放效应尚不十分明确。本文综述了三峡水库支流CH_(4)排放的研究进展,典型支流的CH_(4)排放通量普遍高于干流,位于三峡水库库尾的部分支流CH_(4)排放通量高于三峡水库库首及库中支流。大多数典型支流的CH_(4)通量在夏季均达到全年峰值,而在冬季高水位运行期均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同时本文主要从水环境条件、水动力条件、人类活动及气象条件4个方面阐述了三峡水库支流CH_(4)排放的影响因素。1)水环境条件:支流水华后藻类衰亡分解过程会驱动CH_(4)释放,且藻类的演替过程会加剧CH_(4)的产生;温度可以直接影响CH_(4)的生成速率和消耗速率,也能通过促进藻的生长间接影响CH_(4)排放;支流相对较低的甲烷氧化菌丰度是其CH_(4)通量较高的原因之一。2)水动力条件:蓄水期CH_(4)主要以扩散的方式进行释放,支流较低的流速促进了悬浮物的沉积,上游沉积物中的CH_(4)含量高于下游;泄水期CH_(4)主要以冒泡的方式进行释放,下游沉积物中TOC急剧增加,但干流的入侵会削弱支流的温度分层,破坏藻类生长环境,间接影响CH_(4)通量。3)人类活动:农业耕作使支流水体中的营养物浓度增加,甲烷氧化菌的丰富度降低,细菌群落的营养相关代谢增强;建设用地扩大、支流筑坝增加抑制了有机物的传输,增加了水体中的产CH_(4)底物,促进了CH_(4)的产生。4)气象条件:降雨会携带更多营养物质进入支流,同时会增加水体浊度、破坏水体的温度分层,从而对CH_(4)的产生和传输过程造成影响。最后对未来的研究热点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三峡水库CH_(4)排放的控制和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支流 甲烷排放 水环境条件 水动力条件 人类活动 气象条件
下载PDF
青藏高原源头河流水体溶解性有机物组分及其关键调控因素
20
作者 王旭 蒋浩 +2 位作者 谭香 张全发 王伟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40-1051,共12页
水体溶解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是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含量及组分的变化与生态系统功能密切相关。以青藏高原东缘龙苍沟流域27条Strahler 1级源头河流为研究对象,采用DOM荧光特性表示组分特征,同时调查各河... 水体溶解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是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含量及组分的变化与生态系统功能密切相关。以青藏高原东缘龙苍沟流域27条Strahler 1级源头河流为研究对象,采用DOM荧光特性表示组分特征,同时调查各河流地理特征、气候特征和水化学特征,探究源头河流DOM含量和组分的关键调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溶解性有机碳(DOC)浓度在0.35—1.50 mg/L之间,平均值为0.85 mg/L。荧光指数(Fluorescence index,FI)的均值分别为0.91和1.11,类色氨酸与类酪氨酸比值(Trypto/Tyro)的均值为0.76,新鲜度指数β/α均值为0.61,表明蛋白质的生物可利用性较差、微生物活性较低。随着海拔的降低,龙苍沟流域河流DOC浓度降低,DOM组分外源性降低,而微生物生物活性升高(P<0.05)。DOM组分受地形、流域面积和气候因素影响不显著(P>0.05)。荧光指数FI、新鲜度指数β/α与Ca^(2+)/Mg^(2+)和NO_(3)^(-)浓度显著正相关(P<0.05)。逐步回归结果显示,海拔、坡降、温度、pH、氧化还原电位、DOC浓度、Ca^(2+)/Mg^(2+)和NO_(3)^(-)浓度都对DOM组分起到了一定作用(P<0.05)。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在Strahler 1级源头河流中Ca^(2+)/Mg^(2+)和NO_(3)^(-)浓度是驱动DOM组分海拔变异的主要环境因素。综合以上分析,随着海拔降低,岩石风化加剧,同时人类活动的增加引起NO_(3)^(-)浓度的增加改变了水化学环境,导致DOM组分品质改善。对源头河流DOM组分空间变异和调控因素进行了研究,加深对源头河流有机物代谢过程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头河流 溶解性有机物组分 环境因素 人类活动 岩石风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