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385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E II AND MIXED MODE I-II ROCK FRACTURE RESEARCH
1
作者 于海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412-1412,共1页
of PhD thesis For the mode I rock fracture toughness measurement,three standard methods have been recommended by the ISRM,but there has not been a standard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mode II and mixed mode I-II r... of PhD thesis For the mode I rock fracture toughness measurement,three standard methods have been recommended by the ISRM,but there has not been a standard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mode II and mixed mode I-II rock fracture toughness. However mode II and mixed mode I-II fracturing of rock structures is more commonly observed than mode I in various geological and structural engineering settings. So it is of great important to thoroughly research these rock fracture problems and establish a standar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mode II or mixed mode I-II fracture toughness for rock materials. Based on the progress made for mode I rock fracture research,the cracked chevron notched Brazilian disk (CCNBD) specimen was also introduced for mode II and mixed mode I-II rock fracture toughness measurement. When the crack is orientated at an angle with respect to the diametrical loading,the crack of the CCNBD specimen is exposed to the mode II or mixed mode I-II stress distribution conditions. The solutions for stress intensity factors in the vicinity of the crack tip have been evaluated by the stepwise superimposition technique. In order to make sure that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is correct,numerical calculation method has been employed to calibrate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yielded by the dislocation method are correct and reliabl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 that the propagation of the crack in the CCNBD specimen is in its own plane and application of the energy superposition principle,the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of the mixed mode I-II has been defined in dimensionless terms as 212II2Imix])()[(***+=YYY. It was found that the curve of *mixY was concave. There exists a lowest point which corresponds to the maximum external load and indicates the crack has reached its critical state. Since the values of ***IIImix and YYY, are only dependent on the specimen geometry (qaaa and 10B,,),the critical values of ***IIImix and YYY, can be to known as long as the CCNBD specimen is prepared ready. It is only necessary to record the maximum load during the fracture tests. The fracture locus is very useful to know whether the crack in a rock structure has reached its critical condition. According to the amount of practical fracture testing data obtained,the rock fracturing locus was found to be 123IICII23ICI=+KKKK and the S-critical criterion was found to be more suitable for rock mixed mode I-II fracturing assess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Ⅰ-Ⅱ混合型 断裂 岩石稳定性
下载PDF
毛虫形图中第一类和第二类Zagreb指数的研究与应用
2
作者 钱儒亮 田志伟 钟珍妮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2期221-224,共4页
本研究聚焦于探索毛虫形图中第一类和第二类Zagreb指数的基本性质。这些指数在化学、社会网络和生物网络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与图的能量、光谱半径等密切相关,为理解复杂网络提供新视角。毛虫形图作为特殊树状图,在化学图论中常用于模... 本研究聚焦于探索毛虫形图中第一类和第二类Zagreb指数的基本性质。这些指数在化学、社会网络和生物网络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与图的能量、光谱半径等密切相关,为理解复杂网络提供新视角。毛虫形图作为特殊树状图,在化学图论中常用于模拟有机分子结构。通过计算和证明指数的极值存在性和唯一性,本研究拓展了这些指数在毛虫形图中的应用,有助于深入理解指数的性质和为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启示。这一研究成果对未来的图论研究和指数应用具有积极意义,推动着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虫形图 第一类Zagreb指数 第二类Zagreb指数
下载PDF
CIN I-II行LEEP刀术后对妊娠结局及分娩方式的影响评估
3
作者 杨宇萍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16年第7期130-130,共1页
了解CIN I-II行LEEP刀术手术治疗后,随访病人孕后分娩情况,研究手术对妊娠结局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黔东南州人民医院妇科2014.5-2016.6 CIN I-II行LEEP手术的患者80例,术后随访其妊娠结局及分娩方式,并选取同时期产科无手术史... 了解CIN I-II行LEEP刀术手术治疗后,随访病人孕后分娩情况,研究手术对妊娠结局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黔东南州人民医院妇科2014.5-2016.6 CIN I-II行LEEP手术的患者80例,术后随访其妊娠结局及分娩方式,并选取同时期产科无手术史的健康妊娠妇女80案例,应用对比的方法了解患CIN I-II行LEEP刀术后对孕妇妊娠结局及分娩方式的影响。结果:患CIN I-II行LEEP刀手术患者的流产率为6.25%、阴道分娩率为78.75%、剖宫产率为15.00%。健康妊娠妇女的流产率为7.50%、阴道分娩率为77.50%、剖宫产率为15.00%。以上数据p>0.05。患CIN I-II行LEEP刀手术患者的早产率为11.25%、胎膜早破率为22.5%、产后颈裂伤率为7.50%、产后出血率为3.75%、新生儿低体质量率为8.75%\\新生儿窒息率为2.50%。健康妊娠妇女的早产率为2.50%、胎膜早破率为17.5%、产后颈裂伤率为2.50%、产后出血率为2.50%、新生儿低体质量率为6.25%新生儿窒息率为0.00%。以上数据可见两组产妇胎膜早破、产后宫颈裂伤、产后出血、新生儿低体质量和新生儿窒息这几项指标p>0.05,无统计学差异。产妇早产p<0.05,有统计学的差异。结论:患CIN I-II行LEEP刀对孕妇分娩方式没有影响,对孕妇妊娠结局基本没有太大的影响,它可在宫颈CIN I-II级治疗中被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CIN i-ii LEEP刀术 阴道分娩 临床治疗
原文传递
双相Ⅰ型障碍和双相Ⅱ型患者人口学和临床特征的比较
4
作者 周莉 谢依玲 +14 位作者 张婷婷 黄悦勤 周亮 刘燕 刘波 章杰 龚元东 李中才 李弼 李志鹏 曾庆园 沈宗霖 陈文明 刘肇瑞 卢瑾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1,共9页
目的:比较双相Ⅰ型障碍和双相Ⅱ型障碍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治疗特征和生理指标。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双相障碍的患者381例,其中Ⅰ型302例(79.27%),Ⅱ型74例(19.42%),其他特定及相关障碍5例(1.... 目的:比较双相Ⅰ型障碍和双相Ⅱ型障碍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治疗特征和生理指标。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双相障碍的患者381例,其中Ⅰ型302例(79.27%),Ⅱ型74例(19.42%),其他特定及相关障碍5例(1.31%)。用自编临床资料访谈表收集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因素分析。结果:与双相II型障碍相比,双相I型障碍患者更容易伴有精神病性特征(OR=5.75,95%CI:2.82~11.76),病程更长,接受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较多(OR=3.09,95%CI:1.02~9.35),尿酸、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浓度更高,汉族更常见(OR=11.50,95%CI:1.76~75.30)、受教育程度更低(OR=10.22,95%CI:1.16~89.77),更少有精神病家族史(OR=2.34,95%CI:1.01~5.42)。结论:双相Ⅰ型障碍和双相Ⅱ型障碍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治疗情况和生理指标有差异,可为探讨双相障碍的发病机制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Ⅰ型障碍 双相Ⅱ型障碍 临床特征 生理指标 治疗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技术的致密砂岩纯剪裂缝断裂过程实验
5
作者 王小军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7-184,共8页
纯剪应力状态下致密砂岩断裂过程是理解致密砂岩破坏失效机理的关键,然而在纯剪应力状态下,初始裂缝是发育扩展为I型裂缝或II型裂缝却一直有所争议。本文基于新型光学测量技术数字图像相关法和双切边压缩实验理论方法,开展了双切边压缩... 纯剪应力状态下致密砂岩断裂过程是理解致密砂岩破坏失效机理的关键,然而在纯剪应力状态下,初始裂缝是发育扩展为I型裂缝或II型裂缝却一直有所争议。本文基于新型光学测量技术数字图像相关法和双切边压缩实验理论方法,开展了双切边压缩实验并通过数字图像相关法得到了位移和应变场。实验结果表明:双边开槽压缩实验能在槽尖(预制裂缝尖端)产生纯剪应力状态;致密砂岩试件起裂过程包含2个阶段的I型裂缝,第一阶段裂缝从槽尖起裂,第二阶段裂缝从试件中心两槽尖相连区域起裂。本文研究成果为数字图像技术应用在岩石断裂力学领域提供了新思路,对分析水力压裂中致密砂岩纯剪裂缝的演化规律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相关法 纯剪应力 致密砂岩 水力压裂 I型裂缝 II型裂缝
下载PDF
MXene/PMS利用EDTA-Cu催化降解EDTA-Cd性能与机理
6
作者 宋浩然 徐一航 +9 位作者 陈龙雨 赵群 李晨 曹妍 张林丰 胡学伟 刘树根 李英杰 李杰 田森林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729-6740,共12页
在不添加低价态过渡金属条件下,MXene/PMS利用乙二胺四乙酸铜(EDTA-Cu)实现了乙二胺四乙酸镉(EDTA-Cd)的高效降解和Cd的回收.EDTA-Cd和总Cd在30min内的去除率达到80%和95%.增加MXene、PMS和Cu^(2+)浓度均显著增强了EDTA-Cd和总Cd的去除... 在不添加低价态过渡金属条件下,MXene/PMS利用乙二胺四乙酸铜(EDTA-Cu)实现了乙二胺四乙酸镉(EDTA-Cd)的高效降解和Cd的回收.EDTA-Cd和总Cd在30min内的去除率达到80%和95%.增加MXene、PMS和Cu^(2+)浓度均显著增强了EDTA-Cd和总Cd的去除.反应体系主要活性物种是羟基自由基(HO^(·))和硫酸根自由基(SO_(4)^(·-)).在p H值3.0~9.0范围内保持了优异的性能,对Cl^(-)、HCO_(3)^(-)、HPO_(4)^(2-)和腐殖酸具有良好的耐受性.MXene活化PMS将EDTA-Cu氧化破络,释放出游离Cu离子,并触发Cu(Ⅱ)/Cu(Ⅰ)价态循环,强化了PMS的活化,从而实现了EDTA-Cu/Cd的高效降解.MXene对Cu和Cd离子具有优异的吸附能力,实现了重金属的回收.本研究利用重金属络合物本身含有的过渡金属,开发了一种同步实现重金属络合物氧化破络与重金属回收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络合物 Mxene 单过硫酸盐 Cu(Ⅱ)/Cu(Ⅰ)循环
下载PDF
基于条件加权似然方法的BOIN12设计的改进研究
7
作者 夏天 张语澄 +1 位作者 杨文韫 言方荣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1,17,共6页
目的基于条件加权似然方法对BOIN12设计进行改进,解决试验药物毒性和有效性出现延迟的情况下的最优剂量探索问题。方法利用条件加权似然方法给出延迟情况下的似然函数,对毒性率和条件有效率进行估计。通过模拟将改进后的BOIN12设计与其... 目的基于条件加权似然方法对BOIN12设计进行改进,解决试验药物毒性和有效性出现延迟的情况下的最优剂量探索问题。方法利用条件加权似然方法给出延迟情况下的似然函数,对毒性率和条件有效率进行估计。通过模拟将改进后的BOIN12设计与其他Ⅰ-Ⅱ期设计方法进行比较,评估其性能。结果模拟研究表明,在多个不同场景下,改进后的设计仍然具有优良的统计性能,同时大大缩短了试验时长。结论改进后的设计可以解决Ⅰ-Ⅱ期试验中的毒性和有效性同时延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加权似然 Ⅰ-Ⅱ期设计 BOIN12设计 延迟效应
下载PDF
分期针刺法治疗对BrunnstromⅠ~Ⅱ期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程芳 赵辉 +5 位作者 杨晓静 沈菲 张静 高宏波 袁玉欣 郝建雯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6期31-36,共6页
目的:研究肢体运动功能及神经缺损程度变化相关性与BrunnstromⅠ~Ⅱ期脑卒中患者应用分期针刺法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20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146例脑卒中分期为BrunnstromⅠ~Ⅱ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4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研究肢体运动功能及神经缺损程度变化相关性与BrunnstromⅠ~Ⅱ期脑卒中患者应用分期针刺法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20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146例脑卒中分期为BrunnstromⅠ~Ⅱ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4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73例)、常规组(73例);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常规组患者采用传统针刺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分期针刺治疗;采用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MA)、日常活动Barthel指数(BI)、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IHSS)及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肢体功能评分、日常活动指数、神经功能损伤及认知功能变化并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的血清甘氨酸(Gly)、血-氨基丁酸(GABA)水平、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变化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FMA评分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比较常规组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FMA评分、BI指数和MMSE评分明显升高且NIHS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常规组治疗后,研究组BrunnstromⅡ期比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常规组治疗后,研究组的Gly、GABA与SOD水平明显升高且Lp-PLA2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FMA评分与NIHSS评分之间呈现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BrunnstromⅠ~Ⅱ期脑卒中患者进行分期针刺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unnstromⅠ~Ⅱ期 脑卒中 分期针刺法 肢体运动功能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9
作者 黄中超 黄婷婷 +1 位作者 卢雪明 史晓娜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7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72-4(CA72-4)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组...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72-4(CA72-4)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组别、胃癌病情进展者血清TNF-α、PGⅠ、PGⅡ、CEA、CA72-4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血清指标水平对胃癌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TNF-α、PGⅡ、CEA、CA72-4水平高于对照组,PGⅠ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期胃癌患者血清TNF-α、PGⅡ、CEA、CA72-4水平高于早期胃癌患者,PGⅠ水平低于早期胃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研究组80例患者为阳性样本,以对照组40例患者为阴性样本,五项联合诊断胃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单项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清TNF-α、PGⅡ、CEA、CA72-4呈高表达,而PGⅠ呈低表达,且与胃癌进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其水平有助于提高胃癌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肿瘤坏死因子-α 胃蛋白酶原Ⅰ 胃蛋白酶原Ⅱ 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72-4
下载PDF
基于长桑君脉法运用小建中汤合大柴胡汤治疗平人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10
作者 林春梅 张双喜 +1 位作者 罗琼熙 代镇宇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1722-1729,共8页
【目的】客观评价小建中汤合大柴胡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为该方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80例平人型(根据长桑君脉法脉息术,患者1 min内脉搏与... 【目的】客观评价小建中汤合大柴胡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为该方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80例平人型(根据长桑君脉法脉息术,患者1 min内脉搏与呼吸次数的比值为4~5)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瘀热证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小建中汤合大柴胡汤治疗,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6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胃镜评分、病理积分及胃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36/40),对照组为60.00%(24/40)。组间比较(χ^(2)检验),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胃镜评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胃镜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病理积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病理总积分及治疗组的胃窦、胃角、胃体的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2组患者的胃窦、胃角、胃体的胃黏膜异型增生和慢性炎症以及对照组的胃窦、胃角、胃体的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胃功能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II(PGⅡ)、胃泌素17(G-17)水平均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6)安全性方面,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结论】小建中汤合大柴胡汤能明显提高平人型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瘀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和病理积分,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桑君脉法 小建中汤 大柴胡汤 慢性萎缩性胃炎 脾虚瘀热证 胃蛋白酶原Ⅰ(PGⅠ) 胃蛋白酶原II(PGⅡ) 胃泌素17(G-17)
下载PDF
裂隙岩体贯通及锚固止裂路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忠昶 杨庆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17-722,共6页
压剪应力作用的裂隙岩体其裂纹尖端附近存在塑性屈服区.将裂隙岩体单元与锚索单元的节点完全重合,应用等效应变与降温法施加锚索单元的预应力,裂纹采用八节点等参单元退化后的奇异单元进行模拟,从应变角度出发,应用塑性区最短距离判据... 压剪应力作用的裂隙岩体其裂纹尖端附近存在塑性屈服区.将裂隙岩体单元与锚索单元的节点完全重合,应用等效应变与降温法施加锚索单元的预应力,裂纹采用八节点等参单元退化后的奇异单元进行模拟,从应变角度出发,应用塑性区最短距离判据得到了不同锚固条件下含两条不同倾角共线裂纹的裂纹尖端附近的最短塑性区距离、裂纹的扩展方向、裂纹扩展后岩桥之间的有效距离等,并分析了裂隙岩体的锚固止裂机制.结果表明,预应力锚索加固对裂隙岩体的压缩效应远大于剪切效应.锚固条件下倾角为30°~60°的裂纹扩展后岩桥之间有效距离增大,锚固条件越好,裂纹尖端塑性区的最短距离越小,预应力锚索的加固止裂效果越明显.锚固附加应力场使得0°、90°裂纹附近岩体的正应力或侧向应力得到增加,锚固条件越好,裂纹尖端的塑性区最短距离越大,在进行锚固设计时,应合理布置锚固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短塑性区距离 i-ii型复合裂纹 锚固止裂 扩展路径
下载PDF
血清sHLAG、PGⅠ、PGⅡ与早期胃癌的关系及与窄带成像技术的联合诊断价值
12
作者 史琦玉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08-213,共6页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人白细胞抗原-G(sHLAG)、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与早期胃癌的关系及与窄带成像技术(NBI)的联合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3年4月于沧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82例胃黏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人白细胞抗原-G(sHLAG)、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与早期胃癌的关系及与窄带成像技术(NBI)的联合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3年4月于沧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82例胃黏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80例,胃良性病变102例。在病理确诊前行血清sHLAG、PGⅠ、PGⅡ和NBI检查。结果 胃癌组血清sHLAG、PGⅡ高于胃良性病变组,而PGⅠ低于胃良性病变组(P<0.05)。不同TNM、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浸润程度胃癌患者的sHLAG、PGⅠ、PG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endall′s tau-b相关性分析显示,sHLAG、PGⅡ与TNM、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浸润程度呈正相关(P<0.05);PGⅠ与TNM、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浸润程度呈负相关(P<0.05)。4项联合诊断准确率、敏感度分别高于sHLAG、PGⅠ、PGⅡ、NBI单独诊断(P<0.05)。结论 血清sHLAG、PGⅠ、PGⅡ在早期胃癌患者中呈异常表达,且与NBI联合有利于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人白细胞抗原-G 胃蛋白酶原Ⅰ 胃蛋白酶原Ⅱ 早期胃癌 窄带成像技术
下载PDF
矿山尾矿库库区防渗设施设计要点
13
作者 齐小丹 孙雷 张连强 《矿业工程》 CAS 2024年第5期48-51,共4页
尾矿库设计中,根据尾矿性质、库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条件综合确定防渗设施的型式,防治尾矿库对环境的污染。结合具体工程案例,就尾矿库库区防渗设施的型式进行总结分析,并对尾矿库采用防渗设施后进行坝体稳定分析,提出通过设置合理... 尾矿库设计中,根据尾矿性质、库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条件综合确定防渗设施的型式,防治尾矿库对环境的污染。结合具体工程案例,就尾矿库库区防渗设施的型式进行总结分析,并对尾矿库采用防渗设施后进行坝体稳定分析,提出通过设置合理有效的排渗设施是尾矿库安全稳定的可靠保障,对库区防渗设施设计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第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渗透系数 人工防渗层 导排层
下载PDF
配筋率对混凝土Ⅰ-Ⅱ复合型断裂过程声发射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巩妮娜 胡少伟 +1 位作者 范向前 蔡小宁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5-63,共9页
为了探讨配筋率对混凝土Ⅰ-Ⅱ复合型断裂过程及声发射特征的影响,通过4组直偏裂缝钢筋混凝土三点弯曲梁开展Ⅰ-Ⅱ复合型断裂试验及声发射信号采集,并分析试验结果。结果表明:随着配筋率的增加,失稳荷载近似线性增加,配筋率影响混凝土Ⅰ... 为了探讨配筋率对混凝土Ⅰ-Ⅱ复合型断裂过程及声发射特征的影响,通过4组直偏裂缝钢筋混凝土三点弯曲梁开展Ⅰ-Ⅱ复合型断裂试验及声发射信号采集,并分析试验结果。结果表明:随着配筋率的增加,失稳荷载近似线性增加,配筋率影响混凝土Ⅰ-Ⅱ复合型断裂模式;裂缝稳定扩展过程中振铃计数出现若干个峰值,累计计数的突变可以表征Ⅰ-Ⅱ复合型断裂临界状态,且3个参数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声发射峰频点均呈现分频段集中的现象,从85%荷载水平开始,140~155 kHz的频段占比减小,30~45 kHz频段占比增加,临近失稳临界状态时峰频分布趋于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筋率 混凝土 i-ii复合型断裂 声发射参量
下载PDF
基于3D-ILC含偏心内裂纹半圆弯拉断裂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志韬 王海军 +3 位作者 汤雷 赵初 李汉章 苏正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122,131,共13页
断裂力学是各行业的基础学科之一。半圆弯拉(SCB)试验为该领域经典试验,目前含裂纹的SCB研究多为底部切口等表面裂纹或穿透型裂纹研究。内裂纹和内部类裂纹缺陷是材料的固有属性,但是对于SCB内裂纹扩展规律研究较少。基于3D-ILC(三维激... 断裂力学是各行业的基础学科之一。半圆弯拉(SCB)试验为该领域经典试验,目前含裂纹的SCB研究多为底部切口等表面裂纹或穿透型裂纹研究。内裂纹和内部类裂纹缺陷是材料的固有属性,但是对于SCB内裂纹扩展规律研究较少。基于3D-ILC(三维激光疲劳内裂纹)技术,分析了表面无任何影响的情况下凭空生成任意参数的纯内裂纹,在SCB试样中生成内裂纹,对含内裂纹试样进行SCB试验,分析了裂纹生长过程、应力双折射规律、Ⅰ-Ⅱ-Ⅲ型裂纹扩展面、破坏形态、宏微观断口特征,开展数值模拟,得到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分布规律及扩展路径,与物理试验一致。结果表明:(1)基于3D-ILC的SCB内裂纹及Ⅰ-Ⅱ-Ⅲ型扩展断裂规律明显,3D-ILC为断裂力学中的内裂纹问题研究提供了有力工具;(2)应力云纹在内裂纹处显示应力集中,SCB整体云纹在内裂纹处发生明显变异;(3)SCB试样从预制裂纹处发生压剪型起裂,发生Ⅰ-Ⅱ-Ⅲ型裂纹扩展,分为光滑区和撕裂区,持续生长转变为动态断裂进而破坏,动态断口存在裂纹分叉出现雾化区、羽毛区特征;(4)根据M积分和最大周向应力准则,对试样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试样内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分布规律及扩展路径,与试验结果一致。结论与成果对断裂力学领域的SCB试验、内裂纹、Ⅰ-Ⅱ-Ⅲ型断裂问题、裂纹扩展路径模拟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ILC 三维内裂纹 i-ii-III复合裂纹 断裂力学 半圆弯拉试验 脆性材料
下载PDF
Ⅰ-Ⅱ复合型裂纹脆性断裂的最小J_2准则 被引量:30
16
作者 赵艳华 徐世烺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4-98,共5页
实际工程的结构中,裂纹多处于复合型状态,因此复合型裂纹断裂的理论研究有着更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以Ⅰ-Ⅱ复合型裂纹为研究对象,将偏应力张量的第二不变量2J作为判定依据,预测了裂纹起裂的角度以及开裂荷载,并与一些实验... 实际工程的结构中,裂纹多处于复合型状态,因此复合型裂纹断裂的理论研究有着更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以Ⅰ-Ⅱ复合型裂纹为研究对象,将偏应力张量的第二不变量2J作为判定依据,预测了裂纹起裂的角度以及开裂荷载,并与一些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符合得也较好。计算结果进一步表明了在裂纹起裂引起的应变能转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形状改变比能这一事实,由此得出了另一个结论是在裂纹尖端,平行于裂纹方向的应力级数展开式中非奇异项对裂纹的开裂角度以及开裂荷载是有影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性断裂 最小J2准则 Ⅰ-Ⅱ复合型裂纹 偏应力张量 开裂荷载 断裂力学 混凝土材料
下载PDF
中医辨证结合西医分期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班文明 倪代梅 +9 位作者 谢道俊 丁超 王朝亮 刘磊 陈伟 徐兵 王静 马峰 朱伟 肖杰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34-236,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高血压脑出血不同西医分期辨证使用自拟中药汤剂治疗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将280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0例)给予调控血压与颅内压,吸氧,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使用脑保护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 目的探讨急性高血压脑出血不同西医分期辨证使用自拟中药汤剂治疗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将280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0例)给予调控血压与颅内压,吸氧,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使用脑保护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160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急性高血压脑出血超急性期、急性期、恢复期3期病机特点,分别采用杏林I、Ⅱ、Ⅲ号(杏林I号:全瓜萎、胆南星、天麻、钩藤、菊花、石菖蒲、生大黄、枳实,杏林Ⅱ号:半夏、白术、天麻、桃仁、丹参、当归尾、茯苓、三七、苏木,杏林III号:生黄芪、党参、白术、全当归、桃仁、赤芍、川芎、广地龙、鸡血藤、桑寄生、炒杜仲、怀牛膝)配合针灸(上肢:肩髑、合谷、曲池穴,下肢: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昆仑穴;口角歪斜者加地仓、夹车穴)施治;两组疗程均为30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肿量、血肿吸收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血肿吸收率[(0.84±0.18)%]高于对照组[(0.59±0.15)%,P〈0.05],治疗后NDS评分[(13.1±11.3)分]低于对照组[(20.3±12.0)分];且治疗组总有效率(95.0%)明显优于对照组(72.5%,P〈0.05)。结论运用自拟中药汤剂配合针灸结合西医分期辨证施治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疗效显著,药剂价廉,无毒副作用,使用方法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急性 中医辨证 西医分期 杏林I Ⅲ号 针灸
下载PDF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天然水中微量铁的形态 被引量:8
18
作者 田莉玉 刘淑芹 高敏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91-292,共2页
研究了用抗坏血酸为还原剂,使二价铁离子与邻菲啰啉(phen)形成螯合物,用硝基苯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有机相中的铁。方法检出限为1.7ng·ml^(-1),回收率为98.0%~109.6%,线性范围为0~10.0μg·ml^(-1)(原水相),线性相... 研究了用抗坏血酸为还原剂,使二价铁离子与邻菲啰啉(phen)形成螯合物,用硝基苯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有机相中的铁。方法检出限为1.7ng·ml^(-1),回收率为98.0%~109.6%,线性范围为0~10.0μg·ml^(-1)(原水相),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4。测定结果与ICP-AES法结果对照相对误差小于9.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测定 天然水 微量分析 形态分析 邻菲啰琳 萃取
下载PDF
胃癌患者及其化疗后胃蛋白酶原与胃泌素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0
19
作者 马颖杰 曹邦伟 +2 位作者 李琴 俞静 马妮娜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3期186-189,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及其化疗后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的变化。方法选择北京友谊医院418例胃癌患者纳入研究。用免疫放射法测定了其血清胃泌素17(G-17)、血胃蛋白酶原Ⅰ(PGⅠ)及胃蛋白酶原Ⅱ(PGⅡ)并计算PGⅠ/PGⅡ的比值即PGR。其中,279...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及其化疗后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的变化。方法选择北京友谊医院418例胃癌患者纳入研究。用免疫放射法测定了其血清胃泌素17(G-17)、血胃蛋白酶原Ⅰ(PGⅠ)及胃蛋白酶原Ⅱ(PGⅡ)并计算PGⅠ/PGⅡ的比值即PGR。其中,279例进展期胃癌化疗患者,比较化疗前后血清PGⅠ、PGR及G-17水平。同时纳入100例正常对照者和100例萎缩性胃炎患者,观察血清PGⅠ、PGR及G-17水平。结果①正常对照组血清PGⅠ、PGR、G-17值分别为149.76±57.45μg/L、10.11±2.30、29.56±12.03 pg/ml,萎缩性胃炎组为115.72±40.87μg/L、7.09±2.02、37.62±15.05 pg/ml,胃癌组为76.75±20.88μg/L、3.90±1.81、54.59±18.77 pg/m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PGⅠ、PGR降低,G-17水平升高(P<0.05),胃癌患者血清PGⅠ、PGR进一步明显降低,G-17水平显著升高(P<0.01)。②早期胃癌组PGⅠ、PGR、G-17分别为80.11±21.18μg/L、4.39±2.95、48.11±16.99pg/ml,进展期胃癌组PGⅠ、PGR、G-17分别为59.74±11.78μg/L、2.79±0.99、58.88±19.0 pg/ml,与早期胃癌组相比,进展期胃癌患者血清PGⅠ、PGR降低,G-17水平显著升高(P<0.05)。③进展期胃癌组化疗前PGⅠ、PGR、G-17分别为59.74±11.78μg/L、2.79±0.99、58.88±19.02 pg/ml,化疗后病情出现进展组分别为26.23±17.73μg/L、1.09±0.49、76.89±32.19 pg/ml,患者在化疗后病情出现进展时PGⅠ、PGR进一步降低,G-17升高(P<0.05)。④以上各组PGⅡ水平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化疗后PGⅠ水平下降提示应行进一步胃镜检查。胃癌患者化疗过程中测定PGⅠ、G-17水平可起到监测患者病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胃泌素 胃蛋白酶原Ⅰ 胃蛋白酶原Ⅱ
下载PDF
Ⅰ-Ⅱ复合型尖V形切口脆断准则 被引量:9
20
作者 梁拥成 郭万林 +1 位作者 刘一华 刘小妹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3-409,共7页
基于最大周向应力和Seweryn-Novozhilov准则,用线弹性奇异应力场,给出Ⅰ-Ⅱ复合型尖V形切口的脆性断裂准则;并把裂纹作为切口张角为零的V形切口,这样就把V形切口问题与裂纹问题的断裂准则统一起来.为了验证该准则,本文采用有机玻璃板材... 基于最大周向应力和Seweryn-Novozhilov准则,用线弹性奇异应力场,给出Ⅰ-Ⅱ复合型尖V形切口的脆性断裂准则;并把裂纹作为切口张角为零的V形切口,这样就把V形切口问题与裂纹问题的断裂准则统一起来.为了验证该准则,本文采用有机玻璃板材加工多种V形切口试件进行了拉伸实验;同时,应用该准则对文献[16]中复合载荷下双边切口试件进行了起裂方向和临界载荷预测,并与其实验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所给出的Ⅰ-Ⅱ复合型尖V形切口脆性断裂准则与实验是相吻合的,适合于实际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Ⅱ复合型 脆断准则 V形切口 切口强度因子 实验验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