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CAP理论在中职项目教学中的适用性分析
1
作者 王华恒 《教育进展》 2024年第6期1166-1173,共8页
中职学校的教育功能应向“升学与就业并重”转变,培养学生“就业有能力、升学有基础”,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学习能力。作为职业教育的主导教学模式,项目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中职项目教学... 中职学校的教育功能应向“升学与就业并重”转变,培养学生“就业有能力、升学有基础”,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学习能力。作为职业教育的主导教学模式,项目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中职项目教学仍存在着教学设计缺乏理论支撑、教学实施往往流于形式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中职项目教学的质量与成效。ICAP理论是一种带有行为特征的认知参与理论,旨在通过转变学习方式,让课程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内在需求,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基于中职项目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文章分析了ICAP理论在中职项目教学中的适用性,以期为中职项目教学的革新与优化提供相应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 项目教学 icap理论 适用性
下载PDF
基于ICAP理论的翻转课堂学习参与度提升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崔佳 张昕 王海旭 《中国成人教育》 2021年第23期51-56,共6页
随着信息技术和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翻转课堂成为国内外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教学改革的开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更加凸显了学生全面参与学习的价值,间接地为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起了重要的助推作用。但是审视当前翻... 随着信息技术和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翻转课堂成为国内外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教学改革的开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更加凸显了学生全面参与学习的价值,间接地为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起了重要的助推作用。但是审视当前翻转课堂的应用现状,仍存在学生学习参与度较低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以ICAP理论下的学习方式分类学为重要依据,构建翻转课堂学习参与度提升模型,分别阐释了混合式交互环境下学生课前和课堂学习参与度提升稳定化和自动化的学习过程,并且认为翻转课堂学习参与度提升是一个动态的渐进迭代过程,为学习参与度的提高提供理论指导。此外,研究提出翻转课堂学习参与度提升策略,为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提供科学、可行的操作建议,为学习参与度的提高提供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icap理论 教学交互 学习参与度
下载PDF
促进计算思维发展的编程投入机制研究:基于ICAP理论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琪 姜强 赵蔚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8-95,共8页
编程作为计算思维培养的主要载体已经逐渐成为K12教育关注的重点课程之一,但缺乏对编程投入的关注往往会加剧学生在理解编程时面临的困难,从而阻碍计算思维的发展。ICAP理论根据外显行为来区分学生投入程度,能够为促进编程投入提供可操... 编程作为计算思维培养的主要载体已经逐渐成为K12教育关注的重点课程之一,但缺乏对编程投入的关注往往会加剧学生在理解编程时面临的困难,从而阻碍计算思维的发展。ICAP理论根据外显行为来区分学生投入程度,能够为促进编程投入提供可操作性指导。因此,文章依据ICAP理论,提出了编程投入机制,以编程活动为支撑、编程工具为动力、编程同伴为牵引以及编程策略为手段,并在小学课堂进行了不插电编程实证以探究该机制对学生计算思维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基于ICAP理论的编程投入机制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技能,并且从不同计算思维水平学生的参与行为模式可以看出,三组学生的交互协作参与行为占比最高,但高分组学生偏向高阶参与行为,中分组和低分组表现出了更多的辅助行为。此外,文章依据实证结果针对编程投入机制展开进一步讨论,为未来一线教师和相关研究者提供了编程教育发展计算思维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程投入 投入机制 计算思维 icap理论 不插电编程
下载PDF
“双减”背景下基于ICAP理论的地理习题处理模型研究
4
作者 徐宜青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24年第31期58-61,共4页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基于ICAP理论提出以被动学习、主动学习、建构学习和交互学习四个学习层次构建地理习题处理的应用模型,并结合具体案例,展示以精准选题为起点,以分析、追问为过程,以问题链为搭手,以情境拓展为延伸的习题处理设计...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基于ICAP理论提出以被动学习、主动学习、建构学习和交互学习四个学习层次构建地理习题处理的应用模型,并结合具体案例,展示以精准选题为起点,以分析、追问为过程,以问题链为搭手,以情境拓展为延伸的习题处理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icap理论 学习层次 习题处理
原文传递
手势追踪效应及其理论解释 被引量:1
5
作者 左跟梅 林立甲 庞维国 《心理学进展》 2021年第9期2119-2128,共10页
手势追踪效应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手势追踪有助于提升学习效果的现象。对于这一效应,可以从认知负荷理论、具身认知和ICAP理论三个视角来进行解释。根据认知负荷理论,手势追踪可以帮助心理表征组块和充当注意引导的线索,促进认知资源... 手势追踪效应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手势追踪有助于提升学习效果的现象。对于这一效应,可以从认知负荷理论、具身认知和ICAP理论三个视角来进行解释。根据认知负荷理论,手势追踪可以帮助心理表征组块和充当注意引导的线索,促进认知资源优化。从具身认知角度看,手势追踪不仅可以激活多种工作记忆通道,促进心理表征的构建,还可以帮助将认知工作转移到环境中,促进图式的构建和学习效果的提升。根据ICAP理论,手势追踪本质上是一种对学习材料的主动操控,它有助于激活学习者的相关背景知识,从而促进认知加工。目前,关于手势追踪效应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数学学习领域,对于该效应发生的边界条件尚需进一步探究;对于观看他人手势追踪与学习者自己进行手势追踪对学习产生的不同影响,也有待深入探讨。关于手势追踪效应的未来研究,应重点考虑这种效应发生的边界条件、潜在心理机制、与电子学习媒介的交互以及在真实课堂情境中的应用等四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势追踪效应 认知负荷理论 具身认知 icap理论
下载PDF
ICAP视域下表现性学习任务卡的设计理路——以“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为例
6
作者 赵士祥 《历史教学(上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54,共9页
ICAP框架结合了可观察到的学生身体动作与教学互动,定义了四种学生参与模式,得出认知参与度影响学习效果的结论。ICAP理论为学习任务卡的设计,提供了可操作的、在学习环境中容易应用的启发式方法,对课堂重组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文章阐... ICAP框架结合了可观察到的学生身体动作与教学互动,定义了四种学生参与模式,得出认知参与度影响学习效果的结论。ICAP理论为学习任务卡的设计,提供了可操作的、在学习环境中容易应用的启发式方法,对课堂重组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文章阐述了任务卡的情境组织,建构了多种类任务卡的设计元素,从改进提问、优化活动、运用指令三个方面提出任务卡的绘制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ap学习理论 历史学习任务卡 课堂实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