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溪字义》在日本江户时代的传播、理解与演变
1
作者 肖月 《国际汉学》 CSSCI 2024年第5期49-58,156,共11页
陈淳的《北溪字义》在江户时代初期便传入日本,各版本广泛传播,受到日本众多儒者的关注。本文以江户时代著名儒者林罗山、新井白石和伊藤仁斋对《北溪字义》接受和讨论为例,从传播、理解、演变的三个维度系统性考察《北溪字义》在江户... 陈淳的《北溪字义》在江户时代初期便传入日本,各版本广泛传播,受到日本众多儒者的关注。本文以江户时代著名儒者林罗山、新井白石和伊藤仁斋对《北溪字义》接受和讨论为例,从传播、理解、演变的三个维度系统性考察《北溪字义》在江户日本的具体面貌和演变轨迹。本文指出,儒学在日本传播必然要经历模仿、吸收、改变,甚至是批判的过程。儒学在日本的发展历程体现出它的灵活性、流动性和可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溪字义》 林罗山 新井白石 伊藤仁斋 海外儒学
下载PDF
从伊藤仁斋“道论”的重构来看德川儒学“反朱子学”之特色 被引量:6
2
作者 吴震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16,共10页
伊藤仁斋为17世纪日本"古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是德川早期"反朱子学"思潮的重要推手。他以复原儒学古义为方法,通过批判宋儒形上学,以重建儒学"道论",形成了独特的仁斋学。他认为"理本死字"... 伊藤仁斋为17世纪日本"古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是德川早期"反朱子学"思潮的重要推手。他以复原儒学古义为方法,通过批判宋儒形上学,以重建儒学"道论",形成了独特的仁斋学。他认为"理本死字"而"道本活字",提出了"一乎生故也之理"、"一乎生故也之道"的命题,将理和道视作宇宙生生化化之过程本身,其道论思想的特质在于:道在事中、俗中,强调"道"的人伦日用性、平常可行性,反对宋儒将"理"或"道"解释为"来历根原"的形上存在。仁斋学之"反朱子学"的案例表明,近世日本儒学已开启了"日本化"进程,仁斋学便是儒学日本化的典型形态;而这一形态又充分说明,儒学在东亚完全有可能产生新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藤仁斋 仁斋学 反朱子学 道论 儒学日本化
下载PDF
浅析伊藤仁斋的朱子学观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景彦 王玉强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8-63,共6页
江户时代是日本大量吸收中国儒学的时期,此间中国朱子学在日本获得了广泛传播。随着朱子学在日本传播的不断深入,由于日本儒学者对朱子学的理解和取舍的不同,因而在日本知识界产生了各种学派。伊藤仁斋(1627-1705)是古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江户时代是日本大量吸收中国儒学的时期,此间中国朱子学在日本获得了广泛传播。随着朱子学在日本传播的不断深入,由于日本儒学者对朱子学的理解和取舍的不同,因而在日本知识界产生了各种学派。伊藤仁斋(1627-1705)是古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在他的思想历程中,朱子学观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其对朱子学的观念的变化中可以揭示出伊藤仁斋创建和发展古学的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藤仁斋 朱子学 日本
下载PDF
伊藤仁斋的古学思想形成脉络探析 被引量:9
4
作者 董灏智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9-102,共4页
伊藤仁斋是日本德川时代的思想巨擘,他开创的"古义学派"为古学派的重要构成部分。观其一生,他的思想围绕着中国舶来的朱子学,发生了"崇朱"、"疑朱"、"反朱"的演变轨迹,这一过程也是仁斋古学的... 伊藤仁斋是日本德川时代的思想巨擘,他开创的"古义学派"为古学派的重要构成部分。观其一生,他的思想围绕着中国舶来的朱子学,发生了"崇朱"、"疑朱"、"反朱"的演变轨迹,这一过程也是仁斋古学的形成过程,因而,对仁斋思想转变因素的分析,不但有助于了解仁斋古学思想形成的复杂过程,还可以从"长时段"的视角中折射出仁斋古学思想在古学派及德川思想中的关键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学 朱子学 伊藤仁斋
下载PDF
伊藤仁斋对《大学》与《中庸》的“去四书化” 被引量:6
5
作者 董灏智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3-116,共4页
伊藤仁斋是日本江户古义学派创始人,他的思想由朱子学转为古学之后,开始对其早期信奉不已的朱子学进行了质疑、批判、否定,对日本江户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原始文献入手,针对仁斋对朱子学结晶——"四书"经典结构的... 伊藤仁斋是日本江户古义学派创始人,他的思想由朱子学转为古学之后,开始对其早期信奉不已的朱子学进行了质疑、批判、否定,对日本江户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原始文献入手,针对仁斋对朱子学结晶——"四书"经典结构的解构过程展开的研究,不但有助于了解仁斋古义学的特质,更有益于凸显"东亚思想"互动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藤仁斋 “四书” 东亚
下载PDF
孔孟抑或圣王:伊藤仁斋与荻生徂徕的复古选择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晓霏 景栋花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39,共4页
伊藤仁斋与荻生徂徕是日本德川时期古学派的两位代表人物。他们在思想上既有相似性,更有差异性。他们在复古对象的选择上存在着重大区别:仁斋推崇孔子和孟子,认为《论语》和《孟子》是一切学问的根基;徂徕则贬斥孔孟,将古代七位圣王(尧... 伊藤仁斋与荻生徂徕是日本德川时期古学派的两位代表人物。他们在思想上既有相似性,更有差异性。他们在复古对象的选择上存在着重大区别:仁斋推崇孔子和孟子,认为《论语》和《孟子》是一切学问的根基;徂徕则贬斥孔孟,将古代七位圣王(尧、舜、禹、汤、文、武、周)推向至高无上的"圣人"地位,同时认为记录"圣王之道"的六经高于《论语》和《孟子》。导致这种差别的诸多因素中,既有两位学者对中国古代圣贤、儒家经典的不同理解与诠释,也有他们对德川时期社会现实的不同体会,以及各自建立新学派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藤仁斋 荻生徂徕 孔孟 圣王 复古选择
下载PDF
朱舜水在日活动再考 被引量:5
7
作者 韩东育 《古代文明》 CSSCI 2009年第3期94-105,共12页
朱舜水在日期间,除了一些翔实可考的典型事迹外,也留下了许多难以破解的疑点。由于这些疑点多散落在复杂隐微的生活背景中,也浮现于当事人矛盾苦恼的精神世界里,因此,钩沉和破解这些疑点,或许能为人们了解朱氏本身的复杂性和中日... 朱舜水在日期间,除了一些翔实可考的典型事迹外,也留下了许多难以破解的疑点。由于这些疑点多散落在复杂隐微的生活背景中,也浮现于当事人矛盾苦恼的精神世界里,因此,钩沉和破解这些疑点,或许能为人们了解朱氏本身的复杂性和中日关系的复杂性,提供经典历史叙事之外的观察可能。这种可能,对于立体把握特定时期历史人物的本然状态,当有补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舜水 忠孝节义 伊藤仁斋 亲情乡谊 历史疑点
下载PDF
伊藤仁斋的德本主义
8
作者 张晓霏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5年第3期59-63,共5页
德本主义是伊藤仁斋全部哲学思想的核心和精髓,通过它可以管窥仁斋创立的古义学。在仁斋看来,德是万善之源,是人生存之必须,对此他身体力行,在历史上留下了"道德家"的美名。仁斋的德本主义体现在人性论、政治论和教育论三个... 德本主义是伊藤仁斋全部哲学思想的核心和精髓,通过它可以管窥仁斋创立的古义学。在仁斋看来,德是万善之源,是人生存之必须,对此他身体力行,在历史上留下了"道德家"的美名。仁斋的德本主义体现在人性论、政治论和教育论三个方面。其中人性论是基础,仁斋坚信人性有善的潜能,但是需要存养才能最终实现道德;在政治论中,仁斋崇尚王道,贬斥霸道,认为人类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实现王道政治;在教育论中,仁斋认为教育的目标在于道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藤仁斋 王道
下载PDF
周敦颐《太极图说》哲学阐释的三条路径——以朱熹、黄宗羲、伊藤仁斋为代表 被引量:1
9
作者 连凡 《衡水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85-96,共12页
在宇宙本体论阐释上,朱熹以太极为理,黄宗羲以太极为元气,伊藤仁斋以无极为理、以太极为元气,表明周敦颐的太极说处于汉唐的太极元气说与宋代的太极理本论间的过渡阶段。在修养工夫论阐释上,仁斋父子批判了朱熹的理性论及其以四德曲解... 在宇宙本体论阐释上,朱熹以太极为理,黄宗羲以太极为元气,伊藤仁斋以无极为理、以太极为元气,表明周敦颐的太极说处于汉唐的太极元气说与宋代的太极理本论间的过渡阶段。在修养工夫论阐释上,仁斋父子批判了朱熹的理性论及其以四德曲解中正仁义的失误,指出朱熹掩盖无欲说的异端本质,同时也不符合孟子的寡欲说,并依据先秦儒学否定了宋儒基于体用论观点的主静说;黄宗羲则认为中正仁义是指性情发而中节,并依据理欲一元论解释了周敦颐的无欲说,进而以循理为静与不妄动说解释了主静。总之,朱熹对《太极图说》的阐释可称为反汉唐古训的理学阐释路径,黄宗羲的阐释可称为反朱学的心学阐释路径,伊藤仁斋的阐释可称为复古反宋学的朴学阐释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敦颐 《太极图说》 朱熹 黄宗羲 伊藤仁斋
下载PDF
伊藤仁斋《论语古义》对朱子学的异化
10
作者 李少鹏 郑毅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65-68,共4页
在探究朱子学对日本近世思想形成的影响时,将伊藤仁斋的《论语古义》与《四书集注》比较是其关键节点之一。若以朱子学为背景,仁斋对以朱子学的否定主要体现在:经典上改重《论语》;强调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对具体事务的指导。若以古学派甚... 在探究朱子学对日本近世思想形成的影响时,将伊藤仁斋的《论语古义》与《四书集注》比较是其关键节点之一。若以朱子学为背景,仁斋对以朱子学的否定主要体现在:经典上改重《论语》;强调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对具体事务的指导。若以古学派甚至整个日本儒学为背景,则仁斋对朱子学的继承体现在:尊孔、训诂和诠释观。故伊藤仁斋对朱子学的异化主要是从原儒的角度瓦解朱子学和突出的实学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藤仁斋 日本儒学 古学派 朱子学 《论语》
下载PDF
日本江户时期伊藤仁斋《大象解》探析
11
作者 史少博 《阅江学刊》 2015年第3期124-130,共7页
日本江户时代的思想家、哲学家伊藤仁斋肇始了日本古学易学。《大象解》中虽然继承了程颐《程氏易传》以及朱熹《周易本义》的某些思想,但也对程颐《程氏易传》以及朱熹《周易本义》对《周易·象》的解释进行了超越,故而伊藤仁斋的... 日本江户时代的思想家、哲学家伊藤仁斋肇始了日本古学易学。《大象解》中虽然继承了程颐《程氏易传》以及朱熹《周易本义》的某些思想,但也对程颐《程氏易传》以及朱熹《周易本义》对《周易·象》的解释进行了超越,故而伊藤仁斋的《大象解》显示了日本儒学界对《周易》的热衷,也显现了日本学者对《周易》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藤仁斋 《大象解》 《周易》
下载PDF
日本朱子学与反朱子学之关系--伊藤仁斋及其周边 被引量:4
12
作者 许家晟(译) 吴震(校)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41,共7页
江户时代朱子学与反朱子学的正式对抗,始于伊藤仁斋。在这一时期日本出现了两股思潮:对朱子学纯粹化的真正追求与反朱子学的思潮兴起,即朱子学与反朱子学同时并行。其中反朱子学有一共同的思想特征,即否定朱子学的理气论而以气为核心,又... 江户时代朱子学与反朱子学的正式对抗,始于伊藤仁斋。在这一时期日本出现了两股思潮:对朱子学纯粹化的真正追求与反朱子学的思潮兴起,即朱子学与反朱子学同时并行。其中反朱子学有一共同的思想特征,即否定朱子学的理气论而以气为核心,又以"性"为"气质之性"。仁斋与素行皆以朱子学为基础,同时又对朱子学展开批判。仁斋及益轩受到明代吴廷翰及郝敬等"气思想家"的影响,然而仁斋将天道与人道加以分离,主张人道的独立性,故而与"气思想家"在思想结构上存在着差异。仁斋与荻生徂徕都否定以理、气、心等观念为共同前提的天道人道一以贯之的主张。在江户时代前,日本人难以对日常价值观进行思想性的表达,而古学派思想家在以朱子为敌之同时,利用朱子学的问题意识以及思想表现的手段,最终实现了思想表达的理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日本 朱子学 反朱子学 伊藤仁斋 本土化
下载PDF
江户时期伊藤仁斎《易经古义》之探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史少博 《哲学分析》 2013年第5期13-26,197,共14页
日本江户時代的著名哲学家伊藤仁斎,在日本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著有多部著作,其中著名的易学著作《易经古义》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纲领,第二部分解说了乾坤两卦,第三部分阐释了对文言的理解,但只是解说了针对《乾》卦的一部分,... 日本江户時代的著名哲学家伊藤仁斎,在日本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著有多部著作,其中著名的易学著作《易经古义》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纲领,第二部分解说了乾坤两卦,第三部分阐释了对文言的理解,但只是解说了针对《乾》卦的一部分,对其他部分并没有言及。伊藤仁斎注重周易的义理,对卜筮持否定态度,这未免太过偏颇,故而对伊藤仁斎的观点,在日本也有许多著名学者对其进行了批判。但伊藤仁斎被认为肇始了日本古学易学之端,在日本的易学史上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藤仁斎 易经古义 分析
下载PDF
王夫之和伊藤仁斋《易经》研究之比较
14
作者 瞿莎蔚 董可 王冰菁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02-106,共5页
《易经》在古代中国被奉为六经之首,经过翻译而东传日本,历经一千多年的受容、流播而发展至今。同处东亚两国同一时期的日本江户时期古义派代表人物伊藤仁斋与中国明末清初的著名经学大师和思想家王夫之的易学研究,有实证主义倾向的共性... 《易经》在古代中国被奉为六经之首,经过翻译而东传日本,历经一千多年的受容、流播而发展至今。同处东亚两国同一时期的日本江户时期古义派代表人物伊藤仁斋与中国明末清初的著名经学大师和思想家王夫之的易学研究,有实证主义倾向的共性,同时又各具特色。关于乾卦和坤卦的关系,王夫之主张"乾坤并建",伊藤仁斋认为"乾元一气";关于义理和象数的问题,王夫之兼顾二者,评价更为客观、全面。而伊藤则认为"义理"主"义","象数"主"利";关于卦的某些解释、义理的阐发以及论述方法上,二者虽有相似之处但也各有见解,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经》 王夫之 伊藤仁斋
下载PDF
东亚政治文明思辨中的古学之兴——朱舜水、山鹿素行、荻生徂徕 被引量:1
15
作者 吕玉新 《政治思想史》 2014年第1期124-152,199-200,共29页
17世纪在日本出现的儒学新学派古学长久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孤立的本土自生的。这不但有悖历史真实,更有走向建构狭隘地域民族主义之危。通过对原始文献的交叉求证可以发现,在明末事古学办昌古社、后成为德川幕府水户藩主德川光国宾师的朱... 17世纪在日本出现的儒学新学派古学长久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孤立的本土自生的。这不但有悖历史真实,更有走向建构狭隘地域民族主义之危。通过对原始文献的交叉求证可以发现,在明末事古学办昌古社、后成为德川幕府水户藩主德川光国宾师的朱舜水对日本古学创始人山鹿素行与荻生徂徕从宋儒转向古学有重大影响。山鹿素行与舜水有密切的交往,在古学方面的主张与舜水雷同。荻生徂徕转向儒学,则受到朱舜水的著述、伊藤仁斋的启发、仁斋门生及舜水门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古学 朱舜水 山鹿素行 荻生徂徕 伊藤仁斋
下载PDF
日本接纳《易经》的一个侧面——以伊藤仁斋的《易经》解释为中心 被引量:2
16
作者 土田健次郎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39-43,共5页
伊藤仁斋是日本江户时代最著名的儒者之一。他在批判朱子学的同时,主张直接回到孔子和孟子。此外,他否认了朱熹将《易经》视为卜筮之书的看法。仁斋认为卜筮的存在本身是与儒家的原则相悖的,因此他坚持,根据卜筮的结果比如"吉"... 伊藤仁斋是日本江户时代最著名的儒者之一。他在批判朱子学的同时,主张直接回到孔子和孟子。此外,他否认了朱熹将《易经》视为卜筮之书的看法。仁斋认为卜筮的存在本身是与儒家的原则相悖的,因此他坚持,根据卜筮的结果比如"吉"或者"凶"来改变未来的行动是一种功利主义。因为孟子主张行为应当以从利中彻底区分出来的义为依据,因此他认为卜筮是与义相对立的。然而,朱熹在仁斋的批判之前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认为应当无视卜筮的结果,道理不当为,自是不可做。但是另一方面,朱熹认为只有在无法抉择何为道德上的当为之时,卜筮才能被允许。仁斋对此表示反对,因为他认为道是易知的。他否认朱熹,但是实际上却极大地延展了朱熹已经注意到的问题。如前所述,仁斋拓宽了朱熹之学,同时批判了整个朱子学。在江户时代有许多的反理学,它们以朱熹之学为基础却反过来否定朱子学。总之,受益于朱熹之学的存在,日本的古学(以回归古代儒学为主旨的学派)开始发轫。此外,如对卜筮的观点一样,仁斋表示出了对动机纯粹性的尊崇,这恰是日本理性思维中一贯流动的特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藤仁斋 朱子学 易经 卜筮 动机纯粹性
下载PDF
江户时期伊藤仁斋与山崎暗斋儒学之异同 被引量:1
17
作者 史少博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8-41,共4页
日本江户时代的伊藤仁斋儒学派和山崎暗斋儒学派,是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儒学而形成的两大派别,二者之间既有共同点,又有很大的思想分歧。即伊藤仁斋儒学派和山崎暗斋儒学派都重视儒家学派,都关注了儒学中的朱子学,具有重视人伦道德等共同点... 日本江户时代的伊藤仁斋儒学派和山崎暗斋儒学派,是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儒学而形成的两大派别,二者之间既有共同点,又有很大的思想分歧。即伊藤仁斋儒学派和山崎暗斋儒学派都重视儒家学派,都关注了儒学中的朱子学,具有重视人伦道德等共同点,并尝试为中国儒学日本本土化做出了努力。尽管如此,两大学派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上也存在诸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户时期 伊藤仁斋 山崎暗斋 儒学派 朱子学
下载PDF
德非性与性趋善——从德·性论探析伊藤仁斋古义学之返古开新
18
作者 贾晰 《日本问题研究》 2022年第5期47-61,共15页
东亚复古思潮中的代表人物伊藤仁斋,以自觉性批判的方式试图跨越朱子学而直返孔孟之道,创建了返古开新的古义学。位于古义学核心纲领“性道教”中的德·性论,在批判朱子学与会通孔孟方面别具一格。其反对宋儒将“德”训为“得于心”... 东亚复古思潮中的代表人物伊藤仁斋,以自觉性批判的方式试图跨越朱子学而直返孔孟之道,创建了返古开新的古义学。位于古义学核心纲领“性道教”中的德·性论,在批判朱子学与会通孔孟方面别具一格。其反对宋儒将“德”训为“得于心”,而将之看作仁义礼智之总名,并与“道”之意涵相勾连,从而诠释出具有超越性、本体意味的“本然之德”;又批判宋儒以仁义礼智为性、将性分为气质之性与本然之性,以及将孟子之性善论看作性皆善的观点,而融贯孔子之“性相近”与孟子之“性善”,得出性具有“不齐”与“趋善”两个特征。由伊藤仁斋之德·性论,既可窥见其独特的古义学建构,亦可反思宋儒的理学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藤仁斋 本然之德 性善论 古义学
下载PDF
日本古义学派之易学特色及其对朱子学的吸收与转化
19
作者 廖海华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49-57,共9页
朱子的“《易》本卜筮之书”命题在近世东亚易学史上影响深远。在朱子卜筮说的基础上,日本儒者伊藤仁斋结合其所创“古义学”中严斥卜筮的观念,试图将《周易》分割为“卜筮家之易”与“儒家之易”,进而甚至质疑《周易》的经典地位。伊... 朱子的“《易》本卜筮之书”命题在近世东亚易学史上影响深远。在朱子卜筮说的基础上,日本儒者伊藤仁斋结合其所创“古义学”中严斥卜筮的观念,试图将《周易》分割为“卜筮家之易”与“儒家之易”,进而甚至质疑《周易》的经典地位。伊藤东涯继承仁斋易学观,但对其观点的过激与疏略之处多有调整与完善,他认为卜筮之《易》有一逐步义理化的演变过程,据此重建了古义学派易学体系。古义学派易学一方面将朱子易学作为最重要的对话资源,加以吸取及转化,另一方面,却促成了德川初期反朱子学思潮的形成及其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藤仁斋 伊藤东涯 古义学 卜筮 朱子易学
下载PDF
从“真实无妄”到“真实无伪”——由“诚”之新解探析伊藤仁斋古义学之诠释突破
20
作者 贾晰 《日本学研究》 2024年第1期193-211,369-370,共21页
朱子以“真实无妄”训解《中庸》之“诚”的诠释方式为学界普遍接受,但伊藤仁斋提出应以“真实无伪”代替“真实无妄”,削弱“诚”的“合理性”而强调其“真实性”,以面对存在失常的天道。并且这种“合理性”的弱化随着仁斋“圣人之道... 朱子以“真实无妄”训解《中庸》之“诚”的诠释方式为学界普遍接受,但伊藤仁斋提出应以“真实无伪”代替“真实无妄”,削弱“诚”的“合理性”而强调其“真实性”,以面对存在失常的天道。并且这种“合理性”的弱化随着仁斋“圣人之道诚而已矣”的论断,转移到了圣人身上。相良亨称之为“过”,而认为天道与圣人皆贵“改过”。天道亦作为对圣人之行的描述退居于后。仁斋此解展现的不仅是对“诚”之字义训解的转变,更是其从朱子学到古义学的转变。其对天道与圣人之“真实性”的关注、对天人关系的分离、对“诚”之意涵的提纯以及对朱子学易沦于佛老的批判,在解构朱子学形而上学的尝试中,为儒学经典诠释带来了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藤仁斋 真实无妄 真实无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