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转子后半截骨入路与标准Kocher-Langenbeck入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疗效比较
1
作者 张津 申建军 +3 位作者 海祥 刘川源 周文杰 陈志伟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8期786-792,共7页
目的:比较大转子后半截骨入路与标准Kocher-Langenbeck(K-L)入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更优入路。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47例髋臼后壁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大转子后半截骨组(... 目的:比较大转子后半截骨入路与标准Kocher-Langenbeck(K-L)入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更优入路。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47例髋臼后壁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大转子后半截骨组(试验组)及标准K-L入路组(对照组)。试验组24例,男16例,女8例,年龄(42.00±4.5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6.75±1.15)d。对照组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41.00±5.8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7.09±1.20)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总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复位质量(Matta标准)、髋关节外展肌力、髋关节功能(Merle d'Aubigne-Postel评分)、术后两组并发症及异位骨化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获得6个月随访,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两组术后6个月骨折复位质量、髋关节功能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髋关节外展肌力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异位骨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标准K-L入路法,大转子后半截骨入路可缩短手术时间,对术后髋关节外展肌力恢复更好,术中对涉及髋臼后壁较为粉碎的骨折或臼顶骨折暴露视野更加,提高骨折解剖复位率,为临床治疗髋臼后壁骨折提供新的思路令另患者可早期行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转子后半截骨 kocher-Langenbeck入路 髋臼后壁骨折 围术期指标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股骨大转子截骨联合Kocher-Langenbeck入路治疗髋臼高位后壁骨折
2
作者 王晓盼 陈笑天 +5 位作者 李仁杰 刘乐予 代秀松 官建中 吴敏 陈晓东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7期706-712,共7页
目的:评价股骨大转子截骨技术联合Kocher-Langenbeck入路治疗髋臼高位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髋臼高位后壁骨折患者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8~75岁。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10例采用股... 目的:评价股骨大转子截骨技术联合Kocher-Langenbeck入路治疗髋臼高位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髋臼高位后壁骨折患者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8~75岁。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10例采用股骨大转子截骨联合Kocher-Langenbeck入路为观察组,男5例,女5例,年龄18~75岁;10例单纯Kocher-Langenbeck入路为对照组,男7例,女3例,年龄18~71岁。使用Matta复位标准评价两组骨折的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采用Harri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24个月。根据Matta骨折复位质量评价标准,观察组获解剖复位6例,满意复位3例,不满意复位1例;而对照组仅3例获解剖复位,满意复位3例,不满意复位4例。末次随访时,观察组髋关节Harris评分为71.4~96.6分,对照组为65.3~94.5分。根据Harris评分结果,观察组髋关节功能优6例,良3例,可1例;对照组,优2例,良3例,可3例,差2例。观察组术中出血量300~700 ml,手术时间120~180 min;对照组术中出血量300~650 ml,手术时间100~180 min。观察组创伤性关节炎1例,异位骨化1例;对照组创伤性关节炎3例,异位骨化3例,髋外展无力1例。结论:通过对结果数据的分析,与单纯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相比,将股骨大转子截骨技术用于高位后壁骨折的治疗,能够有效提高骨折解剖复位率,提升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同时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但因样本量较少,未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论仍需要进一步的临床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高位后壁骨折 大转子截骨 kocher-Langenbeck入路
下载PDF
Kocher-Langenbeck入路加大转子截骨治疗髋关节后脱位并髋臼后柱(壁)骨折 被引量:5
3
作者 牛会彬 刘中国 邓岗西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4年第1期51-52,55,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加大转子截骨手术治疗髋关节后脱位并髋臼后柱(壁)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收集14例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结合大转子截骨手术治疗的髋关节后脱位并髋臼后柱(壁)骨折病例,分析其手术方法、术... 目的探讨应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加大转子截骨手术治疗髋关节后脱位并髋臼后柱(壁)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收集14例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结合大转子截骨手术治疗的髋关节后脱位并髋臼后柱(壁)骨折病例,分析其手术方法、术中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105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600 mL。术后解剖复位5例,良好复位8例,复位不满意1例。临床效果优7例,良4例,可3例。3例出现异位骨化,4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髋臼后柱(壁)、大转子截骨断端均骨性愈合,无医源性坐骨神经损伤及股骨头缺血坏死。结论应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加大转子截骨治疗髋关节后脱位并髋臼后柱(壁)骨折,术中显露情况良好,有利于骨折、脱位的复位及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ocher-Langenbeck入路 大转子截骨 髋关节后脱位 髋臼骨折
下载PDF
改良Kocher-Langenbeck入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临床观察
4
作者 宋炎成 刘杰 +3 位作者 曾春 温小粤 庄泽 蔡道章 《临床医学工程》 2011年第7期1005-1007,共3页
目的旨在探讨改良Kocher-Langenbeck入路对于髋臼后壁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09年2月通过改良入路治疗的12例髋臼后壁骨折患者,依据Matta制定的标准,术后3个月的X线片上对骨折的残余移位进行测量以评估骨折复位情... 目的旨在探讨改良Kocher-Langenbeck入路对于髋臼后壁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09年2月通过改良入路治疗的12例髋臼后壁骨折患者,依据Matta制定的标准,术后3个月的X线片上对骨折的残余移位进行测量以评估骨折复位情况,以及Merled'Aubigne及Postel评分系统对随访时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并注意观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随访2~5年,平均为3.1年,依据Matta制定的X线分级标准,优良11例(91.7%),可1例(8.3%)。根据Merled'Aubigne及Postel评分系统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估,优(18分)9例(75%),良(15~17分)2例(16.7%),可(12~14分)1例(8.3%)。患者均无术后神经功能损害,1例术前有神经功能损害的患者在术后得以改善。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深部感染,内固定物松动,复发性脱位,肺栓塞以及固定手术翻修等情况,也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结论该入路对单纯、移位性、非粉碎性髋臼后壁骨折,手术时间较短,可防止股骨头血供的进一步损害和骨化性肌炎的发生,不失为较好的一种手术入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ocher-Langenbeck入路 后壁 骨折 髋臼
下载PDF
改良K-L入路与腹直肌外侧入路手术在骨盆髋臼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5
作者 陈武林 阮成群 李光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8期1455-1458,共4页
目的比较改良Kocher-Langenbeck(K-L)入路与腹直肌外侧入路手术在骨盆髋臼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80例完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骨盆髋臼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入路将80... 目的比较改良Kocher-Langenbeck(K-L)入路与腹直肌外侧入路手术在骨盆髋臼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80例完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骨盆髋臼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入路将80例患者分为改良K-L组(40例)和腹直肌外侧组(4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3 d时骨折复位质量,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直肌外侧组手术时间短于改良K-L组,术中出血量少于改良K-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直肌外侧组骨折复位优良率高于改良K-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K-L入路和腹直肌外侧入路手术应用于骨盆髋臼骨折患者各有优劣,两种手术方式均可较好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腹直肌外侧入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质量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髋臼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改良kocher-Langenbeck入路 腹直肌外侧入路
下载PDF
前外侧入路结合Kocher入路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疗效观察
6
作者 邓伟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6年第7期769-772,共4页
目的观察前外侧入路结合Kocher入路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患者40例,根据骨折类型等临床资料按照配对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取肘前入路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前外侧入路结合Koc... 目的观察前外侧入路结合Kocher入路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患者40例,根据骨折类型等临床资料按照配对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取肘前入路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前外侧入路结合Kocher入路螺钉内固定治疗,均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多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时,观察组疼痛、运动功能、稳定性、日常活动及Mayo肘关节功能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外侧入路结合Kocher入路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疗效较佳,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更优,但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大,临床应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外侧 kocher入路 肱骨 冠状面 骨折 疗效
下载PDF
Kocher入路联合前内侧切口内固定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 被引量:1
7
作者 宋俊杰 王铁锤 郭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第6期65-68,共4页
目的探究Kocher入路联合前内侧切口内固定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晋城大医院2016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肘关节恐怖三联征60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30例,Kocher入路)与联合组(30例,Kocher入路+前内侧切口... 目的探究Kocher入路联合前内侧切口内固定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晋城大医院2016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肘关节恐怖三联征60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30例,Kocher入路)与联合组(30例,Kocher入路+前内侧切口内固定手术),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随访获得术后肘关节活动度(伸肘角度、屈肘角度、屈伸范围及前臂旋转范围)、切口愈合、骨折愈合、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评价术后肘关节功能。结果60例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3~38个月,平均(18.40±3.17)个月。联合组手术时间长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联合组伸肘角度、屈肘角度、屈伸范围及前臂旋转范围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切口均为一期愈合,骨折获得临床愈合,未发生切口感染、骨折延迟愈合、骨折不愈合、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内固定稳定性良好。末次随访联合组ME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ocher入路联合前内侧切口内固定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可获得满意术野,便于修复损伤骨与韧带组织,便于术后重建肘关节功能,预后良好,值得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ocher入路 前内侧切口入路 内固定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 并发症 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
下载PDF
改良Kocher-Langenbeck入路在复杂髋臼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章吉林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0年第3期183-186,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Kocher-Langenbeck (K-L)入路在复杂髋臼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恒生医院骨科收治的84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将48例行改良Stoppa入路联合改良K-L入路手术... 目的探讨改良Kocher-Langenbeck (K-L)入路在复杂髋臼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恒生医院骨科收治的84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将48例行改良Stoppa入路联合改良K-L入路手术治疗者设为观察组,36例行改良Stoppa入路联合传统K-L入路手术治疗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复位效果、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14.660,P=0.000),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t=22.930,P=0.000),骨折愈合时间及骨折复位效果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t=0.449,P=0.655;Z=-0.103,P=0.918),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Z=-2.412,P=0.016),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χ~2=1.393,P=0.238)。结论在复杂髋臼骨折手术治疗中,与传统K-L入路相比,保护髋外旋短肌群的改良K-L入路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局部组织损伤,改善术后髋关节功能,且不影响手术复位效果及骨折愈合时间,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改良kocher-Langenbeck入路 髋外旋短肌群 改良STOPPA入路 骨折复位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Kocher-Langenback入路手术治疗髋臼骨折
9
作者 史彤 冯建立 +1 位作者 席志彬 杨伟正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360-362,共3页
目的:总结髋臼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在26例髋臼骨折病人中,22例采用Kocher-Langenback入路治疗。结果:经12~36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解剖复位20例,复位满意1例,不满意1例,临床效果优良率为95.45%,并发坐骨神经不全性牵拉损伤... 目的:总结髋臼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在26例髋臼骨折病人中,22例采用Kocher-Langenback入路治疗。结果:经12~36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解剖复位20例,复位满意1例,不满意1例,临床效果优良率为95.45%,并发坐骨神经不全性牵拉损伤1例。结论:采用Kocher-Langenback入路手术治疗涉及髋臼后壁或后柱的骨折,可取得满意的骨折复位和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kocher-Langenback入路
下载PDF
Kocher-Langenbeck手术入路配合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
10
作者 王云 《大医生》 2019年第1期46-47,共2页
目的观察Kocher-Langenbeck(K-L)手术入路配合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髋臼后壁骨折患者21例,均实施K-L手术入路,AO重建钢板,克氏针、螺纹钉做内固定处理。分析患者年龄、内... 目的观察Kocher-Langenbeck(K-L)手术入路配合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髋臼后壁骨折患者21例,均实施K-L手术入路,AO重建钢板,克氏针、螺纹钉做内固定处理。分析患者年龄、内固定手术时间、骨折损伤程度对术后恢复质量影响。结果按照患者年龄、内固定手术时间、骨折损伤程度进行分组比较,年龄> 55岁、内固定手术时间超过7 d,骨折损伤程度较复杂时,髋臼后壁骨折恢复效果相对较低(P <0.05)。结论髋臼后壁骨折采取K-L手术入路配合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良好,且结合患者伤情合理调整手术复位内固定时机,可提高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后壁骨折 kocher-Langenbeck手术入路 重建钢板内固定
下载PDF
K-L入路在髋臼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11
作者 汪正宇 韦山 +6 位作者 胡旭峰 袁建敏 黄元声 陶周善 薛刚 张欣 王林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217-220,共4页
目的:探讨Kocher-Langenbeck入路(K-L入路)手术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6月应用K-L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23例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23例患者中有18例为髋臼后壁后柱骨折,2例合并前壁骨折,1例合... 目的:探讨Kocher-Langenbeck入路(K-L入路)手术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6月应用K-L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23例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23例患者中有18例为髋臼后壁后柱骨折,2例合并前壁骨折,1例合并前柱骨折,2例横断伴后壁骨折。合并前壁和前柱骨折病例联合应用髂腹股沟入路(1例因后壁骨折涉及髋臼顶部并偏前,采用大粗隆截骨术)。采用改良的Merled′Aubigné和Postel评分系统评价手术后临床效果,Matta放射学标准评价影像学结果。结果:23例患者随访时间3~33(16.5±3.6)个月。影像学评分优11例(48%),良8例(35%),可3例(13%),差1例(4%),优良率83%。临床效果优12例(52%),良8例(35%),可2例(9%),差1例(4%),优良率87%。结论:完善的影像学资料、精准的髋臼骨折分型、细致的术前设计、多种手术技巧的合理使用和并发症的积极预防,皆有助于提升K-L入路手术方案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内固定 kocher-Langenbeck入路
下载PDF
单一Kocher-Langenbeck入路结合顺行经皮通道螺钉技术治疗髋臼横形伴后壁骨折
12
作者 徐学鹏 刘晋珲 +1 位作者 费林聪 叶俊武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单一Kocher-Langenbeck入路结合顺行经皮通道螺钉技术治疗髋臼横形伴后壁骨折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3月—2022年10月采用单一Kocher-Langenbeck入路联合前柱顺行经皮通道螺钉内固定治疗的17例髋臼横形伴后壁骨折患者临... 目的探讨应用单一Kocher-Langenbeck入路结合顺行经皮通道螺钉技术治疗髋臼横形伴后壁骨折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3月—2022年10月采用单一Kocher-Langenbeck入路联合前柱顺行经皮通道螺钉内固定治疗的17例髋臼横形伴后壁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11例,女6例;年龄42~64岁,平均53.6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2例,高处坠落伤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4~16 d,平均8.8 d。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透视次数;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记录并发症;末次随访时,采用Matta评分标准评价骨折复位、髋关节Harris评分及改良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150~230 min,平均185.9 min;术中出血量385~520 mL,平均446.2 mL;术中透视18~34次,平均27.5次。术后发生1例切口脂肪液化,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3例出现肢端麻木,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无泌尿生殖系统及肠道等损伤发生。1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8个月,平均19.9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8~14周,平均10.8周。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根据Matta评分标准骨折获解剖复位12例、满意复位3例、复位可2例,满意率88.2%;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获优12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88.2%;改良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获优11例、良3例、可3例,优良率82.4%。结论采用单一Kocher-Langenbeck入路结合前柱顺行经皮通道螺钉技术治疗髋臼横形伴后壁骨折微创、并发症较少、操作简便,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横形伴后壁骨折 kocher-Langenbeck入路 顺行经皮通道螺钉技术 微创
原文传递
经K-L入路治疗髋臼骨折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建 刘建 +2 位作者 何维栋 霍永峰 顾光学 《河北医学》 CAS 2011年第2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讨K-L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5年6月至2008年8月手术治疗18例髋臼骨折。采用重建钢板和螺钉内固定。结果:10例(55%)达到解剖复位,5例(27%)复位满意,3例(18%)复位欠佳。18例中有完整随访结果者16例,平均随访30月... 目的:探讨K-L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5年6月至2008年8月手术治疗18例髋臼骨折。采用重建钢板和螺钉内固定。结果:10例(55%)达到解剖复位,5例(27%)复位满意,3例(18%)复位欠佳。18例中有完整随访结果者16例,平均随访30月,13例骨折全部愈合,未发生感染,异位骨化率12.5%,坐骨神经损伤6.25%。根据Matta的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8例(50%),良7例(43%),差1例(7%)。优良率80%。结论:髋臼骨折中,后壁骨折,后柱骨折,后柱伴后壁骨折,大部分横型骨折,及某些T型骨折可以通过单一K-L入路完成骨折的复位及内固定,手术中能达到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术后功能良好。单一手术入路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早期可以髋关节功能锻炼,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手术入路 K-L入路
下载PDF
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剪切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俊 鲁宏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58-61,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剪切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9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肱骨远端冠状面剪切骨折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肘前外侧入路,观...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剪切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9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肱骨远端冠状面剪切骨折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肘前外侧入路,观察组采取肘关节前外侧联合Kocher入路。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长于或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日常活动、稳定性、运动功能、疼痛及Mayo肘关节功能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肘关节前外侧联合Kocher入路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剪切骨折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冠状面剪切骨折 肘前外侧 kocher入路
下载PDF
经联合的髂腹股沟和K-L入路治疗累及前后柱的髋臼骨折 被引量:3
15
作者 安智全 谢孝兴 +1 位作者 姜朝来 曾炳芳 《临床骨科杂志》 2010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累及前、后柱的髋臼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前侧髂腹股沟联合后侧的K-L入路切开复位,重建带或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25例累及前、后柱的髋臼骨折。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用Ma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程度。采用改良Harri... 目的探讨累及前、后柱的髋臼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前侧髂腹股沟联合后侧的K-L入路切开复位,重建带或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25例累及前、后柱的髋臼骨折。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用Ma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程度。采用改良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和d′Aubigne-Postel标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180~495(322.6±85.4)min,术中出血量400~5000(1402.0±908.4)ml,输血400~4000(1104.0±663.0)ml。其中9例采用自体血回输,输血量119~750(322.3±206.8)ml。根据Matta骨折复位标准:完全解剖复位23例,满意复位2例。24例得到12~61(32±15.8)个月随访。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Brooker Ⅲ型异位骨化和股骨头坏死各2例。改良Harris评分74~120(112.5±15.1)分。根据d′Aubigne-Postel标准:优16例,良4例,可3例,差1例。结论采用经髂腹股沟和髋关节后侧联合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累及前后柱的髋臼骨折可获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髂腹股沟入路 kocher-Lengenbeck入路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单一K-L切口配合前柱钛板螺钉复位技术治疗严重髋臼双柱骨折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观明 刘少华 +2 位作者 陈希聪 杨匡洋 卢绍燊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5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严重髋臼双柱骨折手术治疗的复位技巧以及术中如何尽可能减少手术对软组织的再次损伤。方法:2005年1月~2008年3月我院对24例24髋被确诊为髋臼双柱骨折的患者进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术,全部采用单一的K-L入路并应用钛板螺钉复位技... 目的:探讨严重髋臼双柱骨折手术治疗的复位技巧以及术中如何尽可能减少手术对软组织的再次损伤。方法:2005年1月~2008年3月我院对24例24髋被确诊为髋臼双柱骨折的患者进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术,全部采用单一的K-L入路并应用钛板螺钉复位技术对前柱进行复位固定,术后进行36个月以上的随访并分别在第3、6、12、18、24、36个月记录Harris评分和拍摄X线片。结果:本组24例24髋平均手术时间为82 min,平均出血量480 ml,术后所有患髋皆获得了良好头臼匹配,第36个月Harris评分平均为91分。结论:运用单一的K-L入路并应用钛板螺钉复位技术对前柱进行复位固定治疗严重髋臼双柱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前柱复位固定容易的优点,远期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双柱骨折 K-L入路 前柱钛板螺钉复位技术
下载PDF
经K-L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7
作者 吴国锋 孙晓亮 《临床骨科杂志》 2014年第6期673-676,共4页
目的:探讨经K-L入路内固定治疗髋白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髋臼骨折患者采用K-L入路内固定治疗。随访观察固定效果。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12(4.2±1.1)年。骨折均获愈合,时间12.5-14.6(14.2±0.5)周。末次随... 目的:探讨经K-L入路内固定治疗髋白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髋臼骨折患者采用K-L入路内固定治疗。随访观察固定效果。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12(4.2±1.1)年。骨折均获愈合,时间12.5-14.6(14.2±0.5)周。末次随访依据Merle d′Aubigne-Postel髋关节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优15例,良11例,可4例,差5例,优良率达74.3%。参照Ma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解剖复位22例,满意复位10例,不满意复位3例。术后1例伤口感染,1例坐骨神经损伤,1例泌尿系统结石,1例异位骨化,4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例创伤性关节炎。其中合并股骨头(颈)骨折患者易发生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与术前无股骨头(颈)骨折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K-L入路内固定手术治疗部分髋臼骨折可取得较良好结果,保护股骨头血供可预防术后并发症进而提高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内固定 K-L入路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三种手术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若强 刘有玉 隋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7期145-146,共2页
目的:探讨三种手术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23例,髂腹股沟入路19例,前后联合入路4例。结果:患者全部得到随访,时间4~48个月。关节功能按D′Aubigne和Postel6分法评分标准评分,优27例,良16例,可3例... 目的:探讨三种手术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23例,髂腹股沟入路19例,前后联合入路4例。结果:患者全部得到随访,时间4~48个月。关节功能按D′Aubigne和Postel6分法评分标准评分,优27例,良16例,可3例,优良率为93.5%。4例出现创伤性关节炎,2例出现异位骨化,1例合并坐骨神经损伤者术后6个月恢复。结论:术前准确分析骨折类型,选择正确的手术入路,对骨折进行解剖复位,并采用有效内固定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kocher—Langenbeck入路 髂腹股沟入路 前后联合入路
下载PDF
髋臼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方式及疗效评价
19
作者 赵猛 徐圣康 +1 位作者 刘家国 党红胜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32-35,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髋臼粉碎性骨折的手术入路、内固定方式及疗效。方法:对52例髋臼粉碎性骨折根据骨折不同类型分别采用髂腹股沟入路及后方Kocher-Langenbeck入路,并行重建钢板、拉力镙钉等内固定术。结果:全部患者随访5-60个月,平均13个... 目的:探讨髋臼粉碎性骨折的手术入路、内固定方式及疗效。方法:对52例髋臼粉碎性骨折根据骨折不同类型分别采用髂腹股沟入路及后方Kocher-Langenbeck入路,并行重建钢板、拉力镙钉等内固定术。结果:全部患者随访5-60个月,平均13个月。根据Matta评价标准,解剖复位39例,基本满意10例,不满意3例。髋关节功能按HHS标准进行评估:优38例、良6例、可4例、差4例。结论:手术是髋臼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根据不同类型骨折选择相应的手术入路、注重复位质量、牢固固定及早期功能锻炼是获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粉碎性骨折 髂腹股沟入路 kocher-Langenbeck入路
下载PDF
双入路内固定手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分析
20
作者 庄科雄 《河北医学》 CAS 2011年第9期1166-1169,共4页
目的:探讨经K-L入路联合骼腹股沟入路切开复位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联合2种手术入路治疗的33例复杂髋臼骨折;骨折按Letournel分型方法分型,评估术后复位质量,骨盆关节评分标准,异位骨化率按Brooker标准评... 目的:探讨经K-L入路联合骼腹股沟入路切开复位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联合2种手术入路治疗的33例复杂髋臼骨折;骨折按Letournel分型方法分型,评估术后复位质量,骨盆关节评分标准,异位骨化率按Brooker标准评价。结果:全部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6-2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本组所有病例均获临床治愈,复位成功率为87.9%。骨盆关节功能评分显示23例为优7,例为良,3例为可,优良率90.9%。骼腹股沟入路未见异位骨化,K-L入路I-II度异位骨化及III-IV度异位骨化各1例。结论:经K-L入路联合骼腹股沟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髋臼骨折 内固定术 K-L手术入路 髂腹股沟入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