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R联合Lead-DBS在帕金森病患者术后程控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刘明辉 杨新超 +2 位作者 路小奇 田海港 郭效东 《临床研究》 2024年第7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微电极记录(MER)联合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Lead-DBS)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在帕金森病患者术后程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2018年10月至2023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 目的探讨微电极记录(MER)联合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Lead-DBS)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在帕金森病患者术后程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2018年10月至2023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根据脑深部电刺激术(DBS)专家程控共识逐个触点程控,观察组患者根据MER联合术后Lead-DBS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进行程控。比较两组术中操作时间、术后症状改善情况、生活质量评分、不良情绪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操作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帕金森症状评分、帕金森病生活质量评分、不良情绪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帕金森症状评分、帕金森病生活质量评分、不良情绪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MER联合术后Lead-DBS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结合患者症状针对性选择开机触点方法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可提高手术效率、改善患者预后,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R lead-dbs 帕金森病 术后程控
下载PDF
MER联合Lead-DBS在帕金森病患者术后程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梁立志 孙玉玺 +4 位作者 周金山 程哲 代凤 束汉生 王大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5期548-554,共7页
目的探索帕金森病患者术中微电极记录(MER)联合术后Lead-DBS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结合患者症状针对性选择开机触点方法的可行性。方法依照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术后程控方式的差异,分析80例接受DBS治疗的帕金森病(PD)患者病例资料,随机分... 目的探索帕金森病患者术中微电极记录(MER)联合术后Lead-DBS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结合患者症状针对性选择开机触点方法的可行性。方法依照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术后程控方式的差异,分析80例接受DBS治疗的帕金森病(PD)患者病例资料,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患者术中MER联合术后Lead-DBS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结合患者症状针对性选择开机触点进行程控;对照组患者根据DBS专家程控共识逐个触点程控。结果首次开机时间:对照组(136.30±11.81)min,实验组(86.05±7.05)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开机时间明显缩短;首次程控不良反应次数:实验组(0.90±0.50)次,对照组(3.03±1.00)次,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次数显著减少;药物“关”期情况下,术后开机与关机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评分改善率:实验组术后开机UPDRS-Ⅲ平均改善率为47.60%,对照组平均改善率为46.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临床运动功能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帕金森病生活质量评分(PDQ-39)改善率:实验组术后开机平均改善率为47.60%,对照组平均改善率为46.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6个月内门诊程控次数:实验组(2.20±0.85)次,对照组(4.08±1.89)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半年内门诊程控次数较对照组减少。结论患者术中MER联合术后Lead-DBS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结合患者症状针对性选择开机触点的方法,具有安全,高效,开机不良反应少的优点,更倾向个体化治疗,可作为DBS术后程控新的尝试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极记录 脑深部电极植入术 lead-dbs 帕金森病 程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