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9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of Seedling Density and Line Spacing to Leaf-stem Ratio, DW/FW Ratio and Grass Yield of Forage Sweet Sorghum
1
作者 Hanzhang ZHOU Huan LIU +4 位作者 Haiyan JIA Zhimin WEI Shuhong YUAN Shunguo LI Shenglin HOU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17年第6期17-21,25,共6页
[ Objectives ] The aim was to optimize the configuration of seedling density and line spacing of forage sweet sorghum ( Sorghum blcolor ( L. ) Moench) and explore its high-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 Methods] ... [ Objectives ] The aim was to optimize the configuration of seedling density and line spacing of forage sweet sorghum ( Sorghum blcolor ( L. ) Moench) and explore its high-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 Methods] Effects of such two influencing factors as line spacing and seedling density on the leaf-stem ratio, DW/FW ratio and grass yield of forage sweet sorghum were analyzed by using split-plot experiment design experiment method and LSD method of IBM. SPSS. Statis- tics. v22 stati, stics software. [ Results ~ Seedling density and line spacing had no obvious effect on the leaf-stem ratio and DW/FW ratio of forage sweet sorghum but had obvious influences on the grass yield. Moreover, the optimal combination of seedling density and line spacing for high yield of forage sweet sorghum was A2 B4, that is, seedling density was 225 000 plants/hm2, and line spacing was 40 cm. [ Conclusions] The results provided a theoretical basis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high-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forage sweet sorgh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age sweet sorghum Seedling density Line spacing leaf-stem ratio DW/FW ratio Grass yield
下载PDF
鱼腥草叶斑病及茎斑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2
作者 张重梅 谢杰 +8 位作者 张蕾 杨潇湘 黄小琴 邓越 胡孜进 余垚颖 鲜赟曦 马凡 刘勇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2期119-125,共7页
为了明确引起四川省广汉市鱼腥草新型叶斑及茎斑类病害的病原菌种类,为该病的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对采自广汉市的鱼腥草病茎叶通过组织消毒分离、离体接种、形态学观察与基于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延长因子(tef1)、钙调蛋白(cal)和... 为了明确引起四川省广汉市鱼腥草新型叶斑及茎斑类病害的病原菌种类,为该病的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对采自广汉市的鱼腥草病茎叶通过组织消毒分离、离体接种、形态学观察与基于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延长因子(tef1)、钙调蛋白(cal)和组蛋白(his3)基因的分子鉴定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结果表明,病原菌菌丝呈灰白色到浅褐色,其分生孢子器可产生纺锤形到椭圆形的α型分生孢子以及丝状或钩状β型分生孢子。多基因联合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病原菌在大豆间座壳(Diaporthe sojae)和菜豆间座壳(D.phaseolorum)分枝外单独聚为一枝,并且3枝一起聚为一个大枝,因此建议成立一个新种—鱼腥草间座壳(D.houttuynia)来容纳此类病菌。结合形态学和分子鉴定结果,将引起广汉市鱼腥草新型叶斑及茎斑类病害的病原菌鉴定为鱼腥草间座壳(D.houttuyn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叶斑病 茎斑病 分离鉴定 鱼腥草间座壳
下载PDF
银州柴胡茎叶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3
作者 周亚福 韩桂军 +4 位作者 蔺泽涛 赵思瑶 刘之蕊 刘予涵 李勃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3-909,共7页
以伞形科柴胡属植物银州柴胡(Bupleurum yinchowense)为研究对象,采用石蜡切片结合组织透明法对银州柴胡茎和叶的结构发育进行研究,以期为柴胡属植物的分类和鉴定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银州柴胡茎的发育可分为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 以伞形科柴胡属植物银州柴胡(Bupleurum yinchowense)为研究对象,采用石蜡切片结合组织透明法对银州柴胡茎和叶的结构发育进行研究,以期为柴胡属植物的分类和鉴定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银州柴胡茎的发育可分为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初生生长以及次生生长4个阶段,茎尖顶端分生组织分为原套和原体;茎的初生分生组织包括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和原形成层,原表皮发育为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发育为皮层、髓射线和髓,原形成层发育为维管束(由初生韧皮部、形成层和初生木质部组成);茎的初生结构包括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维管柱包括维管束、髓射线和髓;银州柴胡茎有微弱的次生生长,髓射线位置细胞的细胞壁常明显加厚。叶的发育分为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初生生长3个阶段;叶为异面叶,上下表皮由一层细胞组成,有气孔分布,为无规则型;栅栏组织由1层细胞组成,海绵组织由6~8层细胞组成;叶脉维管束为外韧维管束,其上下方均未观察到纤维分布;茎棱角的皮层、初生韧皮部、髓周围以及叶脉韧皮部均分布有分泌道;叶脉维管束木质部上方的组织中,分泌道有或无;银州柴胡茎和叶分泌道均为裂生型。结果表明,银州柴胡茎和叶的结构特点明显,有别于其他柴胡属植物,可为柴胡属药用植物的分类和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州柴胡 发育解剖学 分类鉴定
下载PDF
黄芪茎叶提取物对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4
作者 刘燕 蒋明琴 李进杰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44,共4页
文章旨在探究添加不同水平黄芪茎叶提取物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免疫机能的影响。试验将120头健康的体重(25±0.5)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组10头,试验分别在基础... 文章旨在探究添加不同水平黄芪茎叶提取物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免疫机能的影响。试验将120头健康的体重(25±0.5)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组10头,试验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组)、1.0%(2组)、1.5%(3组)、2.0%(4组)黄芪茎叶提取物,预饲期10d,整个试验为期56d。结果表明:(1)试验3、4组平均日增重较1组分别显著提高11.6%、10.1%(P <0.05),其料重比较1组分别显著降低9.4%、7.0%(P <0.05);(2)试验3、4组粪便中的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的养分表观消化率较1组分别显著提高10.9%、10.8%、10.8%、11.2%、16.5%、15.9%(P <0.05);(3)试验3、4组血清中IgA、IgG、IL-2含量较1组分别显著提高10.8%、11.7%、12.0%、13.7%、22.9%、25.1%(P <0.05),其血清中TNF-α含量较1组分别显著降低20.8%、22.1%(P <0.05)。综上所述,添加1.5%黄芪茎叶提取物可以提高“杜×长×大”二元杂交仔猪的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免疫机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茎叶提取物 仔猪 生长性能 养分表观消化率 免疫机能
下载PDF
不同微生物添加剂对辣木茎叶青贮感官评价、营养成分及发酵品质的影响
5
作者 周昊 况丹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17-121,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微生物添加剂对辣木茎叶青贮感官评价、营养成分及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以辣木茎叶为底物,对照组中不添加微生物制剂,试验组分别添加植物乳杆菌(A组)、酵母菌(B组)、枯草芽孢杆菌(C组)、植物乳杆菌+酵母菌(D组)、酵母菌...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微生物添加剂对辣木茎叶青贮感官评价、营养成分及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以辣木茎叶为底物,对照组中不添加微生物制剂,试验组分别添加植物乳杆菌(A组)、酵母菌(B组)、枯草芽孢杆菌(C组)、植物乳杆菌+酵母菌(D组)、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E组)、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F组)、植物乳杆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G组),每组3个重复,青贮30 d,测定辣木茎叶青贮的感官、营养成分及发酵品质。结果显示:对照组辣木茎叶青贮感官评价分数最低,为12分,D组、E组、F组、G组辣木茎叶青贮得分为18~19分,等级为一级优良。与对照组比较,除A组外,其余微生物添加剂组辣木茎叶青贮的粗蛋白(CP)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D组、E组、F组和G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降低(P<0.05),所有微生物添加剂组木质素(ADL)含量均显著降低,相对饲喂价值(RFV)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所有微生物添加剂组辣木茎叶青贮的pH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低于4.2,D组、E组、F组和G组青贮饲料的氨态氮(NH3-N)含量显著降低(P<0.05),所有微生物添加剂组辣木茎叶青贮的乳酸(L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所有微生物制剂组辣木茎叶青贮中的植酸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辣木茎叶青贮过程中添加植物乳杆菌、酵母菌及枯草芽孢杆菌均可不同程度地改善感官评分、营养品质及发酵品质,且以植物乳杆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添加剂 辣木茎叶 感官评价 营养成分 发酵品质
下载PDF
西番莲茎叶提取物对热应激下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刘磊 卢冰霞 +5 位作者 莫红芳 莫文湛 蒙翠萍 吴健平 蒋玲艳 彭健波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68-73,共6页
试验旨在了解西番莲茎叶提取物对夏季热应激下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试验于夏季选取210日龄海兰褐蛋鸡2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在基础日粮... 试验旨在了解西番莲茎叶提取物对夏季热应激下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试验于夏季选取210日龄海兰褐蛋鸡2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50、500、1000 mg/kg的西番莲茎叶提取物,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低、中、高剂量组蛋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产蛋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中剂量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料蛋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中剂量组鸡蛋的蛋白高度和哈夫单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鸡蛋的蛋壳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蛋黄重、蛋黄比例、蛋形指数和蛋黄颜色无显著差异(P>0.05)。高、中剂量组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中、高剂量组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总抗氧化能力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西番莲茎叶提取物可提高夏季热应激条件下海兰褐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和抗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番莲茎叶提取物 蛋鸡 产蛋性能 蛋品质 抗氧化性能
下载PDF
机器学习结合高光谱植被指数与SPAD值估算冬小麦氮含量 被引量:3
7
作者 冯惠芬 李映雪 +1 位作者 吴芳 邹晓晨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7-237,共11页
冬小麦叶片氮含量与叶片光合作用和营养状况密切相关,直接影响植株生长发育,而茎秆中的氮含量与茎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比例和含量密切相关,直接影响茎秆质量及植株的抗倒伏能力。然而,有关对冬小麦茎秆氮含量估算研究较为有... 冬小麦叶片氮含量与叶片光合作用和营养状况密切相关,直接影响植株生长发育,而茎秆中的氮含量与茎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比例和含量密切相关,直接影响茎秆质量及植株的抗倒伏能力。然而,有关对冬小麦茎秆氮含量估算研究较为有限,限制了从氮含量角度判断茎秆质量及对倒伏的预测能力。为精准估算冬小麦不同器官(叶片、茎秆)氮含量,该研究通过2年田间试验,获取冬小麦4个关键生育期(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和3种施氮水平条件下(N1、N2和N3)的冠层光谱反射率、叶片、茎秆氮含量及叶片SPAD(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SPAD)值。分析了不同生育期和施氮水平条件下高光谱植被指数对叶片和茎秆氮含量的敏感性,并结合5种常用的机器学习算法:随机森林回归(random forest regression,RFR)、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高斯过程回归(gaussian process regression,GPR)、深度神经网络回归(deep neural networks,DNN)构建冬小麦叶片和茎秆氮含量估算模型。结果表明:高光谱植被指数对叶片和茎秆氮含量的敏感性受到生育期和施氮水平的影响。在灌浆期,最佳植被指数双峰冠层植被指数DCNI(double-peak canopy nitrogen index)对叶片氮含量的敏感性最高,R^(2)为0.866。对茎秆氮含量,在抽穗期的敏感性最高,最佳植被指数归一化叶绿素比值指数NPQI(normalized phaeophytinization index)与氮含量决定系数R^(2)=0.677。施氮水平的提升增加了光谱植被指数对茎秆氮含量的敏感性。结合SPAD值的机器学习算法提升了氮含量的估算精度,对叶片氮含量,在不同生育期和施氮水平条件下估算精度提升了1%~7%,其中在全生育期的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从0.254降低到0.214,抽穗期的NRMSE提升最大,从0.201降低到0.128。对茎秆氮含量,全生育期的NRMSE从0.443降低到0.400,抽穗期的NRMSE变化最大,从0.323降低到0.268。在全生育期,结合SPAD值的DNN模型对叶片(R^(2)=0.782、NRMSE=0.214)和茎秆(R^(2)=0.802、NRMSE=0.400)氮含量的估算精度最佳。研究说明,SPAD值与光谱植被指数结合有利于提升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和施氮水平条件下叶片和茎秆氮含量的估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机器学习 叶片 茎秆 氮含量 SPAD 高光谱植被指数
下载PDF
590份燕麦种质资源营养器官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凤宇 梁国玲 刘文辉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8-167,共10页
为明确燕麦(Avena sativa)种质资源营养器官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和各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而为燕麦育种和种质资源创新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国内外收集的590份燕麦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对其从地上器官质量性... 为明确燕麦(Avena sativa)种质资源营养器官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和各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而为燕麦育种和种质资源创新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国内外收集的590份燕麦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对其从地上器官质量性状、茎部性状、叶部性状和分蘖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进行评价分析,并利用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评价其营养器官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水平。结果表明:590份燕麦种质资源质量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以茎节绒毛最高(1.026),苗期株型最低(0.162);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以第三茎节茎粗最高(2.09),旗叶叶面积最低(1.87);变异系数以无效分蘖数(54.92%)最大,茎节数最小(12.20%);茎部性状和倒二叶长、倒二叶叶面积是影响燕麦种子和饲草产量的重要因子。590份燕麦资源可分为4大类群,其中类群Ⅲ可作为饲草型育种目标的亲本材料,类群IV可作为抗倒伏育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燕麦 茎部性状 叶部性状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马铃薯茎叶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周远平 罗文娇 +2 位作者 周平 王琼 郭华春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5-153,共9页
【目的】探究马铃薯茎叶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基于土壤理化分析和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比分析马铃薯茎叶还田(处理组R)与不还田(处理组NR)土壤理化指标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差异。【结果】与处理CK相比,... 【目的】探究马铃薯茎叶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基于土壤理化分析和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比分析马铃薯茎叶还田(处理组R)与不还田(处理组NR)土壤理化指标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差异。【结果】与处理CK相比,马铃薯茎叶还田提高土壤pH及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其中速效钾含量增幅最大,达42.36~141.53 mg/kg。马铃薯茎叶还田显著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在第45、90天时,还田处理土壤中12个细菌类群丰度显著提高,且还田处理较不还田处理土壤细菌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显著提高。各处理土壤细菌群落的种间互作关系主要发生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和变形菌门,且马铃薯茎叶还田处理较不还田处理,土壤细菌群落种间互作强度显著提高。相关性分析表明,Latescibacterota、脱硫菌门(Desulfobacterota)与有效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碱解氮、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粘球菌门(Myxococcota)、Bdellovibrion⁃ota、髌骨菌门(Patescibacteria)、肠杆菌门(Entotheonellaeot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ota)、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ot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与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马铃薯茎叶还田处理可以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显著提高土壤细菌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物种互作强度,土壤速效钾、有效磷、碱解氮及有机质含量等理化指标与土壤细菌群落物种组成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茎叶还田 土壤理化性质 细菌群落
下载PDF
茎段和穴盘大小对北方叶用甘薯越冬育苗的影响
10
作者 毛思帅 裴志超 +3 位作者 李仁崑 孙丹 曹跃 杨立国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1期45-51,共7页
为探索北方叶用甘薯越冬穴盘育苗,设置4个茎段大小(4、6、8、10 cm,用D1、D2、D3、D4表示)和5种穴盘规格(32、50、72、105、128孔),搭配14个处理,研究不同搭配对种苗成活率、幼苗长势(茎粗、株高等)和鲜重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 为探索北方叶用甘薯越冬穴盘育苗,设置4个茎段大小(4、6、8、10 cm,用D1、D2、D3、D4表示)和5种穴盘规格(32、50、72、105、128孔),搭配14个处理,研究不同搭配对种苗成活率、幼苗长势(茎粗、株高等)和鲜重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穴盘下,随着茎段增长,幼苗的成活率、叶片数、基部茎粗和株高呈现增加的趋势,进而地上部鲜重和整株鲜重也随之增加,以D4处理最高。相同茎段下,随着穴盘孔数增加,幼苗的叶片数、基部茎粗、株高、地上部鲜重和全株鲜重减少,源于穴盘对地下部的影响,以32孔处理最高。不同茎段和穴盘搭配下,D4-32处理的生长情况最好,3月中旬,对于地上部鲜重而言,D2-72处理(9.79 g)可达到与D4-32处理相同的效果(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其叶片数、基部茎粗和株高等指标满足移栽水平;对于整株鲜重而言,D2-105处理(10.21 g)可达到与D4-32处理相同的效果,且可节省228.1%的育苗面积,参考其重量,1月中旬,D3-72处理下的地上部和整株鲜重接近上述两个处理的水平,可节省125.0%的育苗面积。综合秧苗生长情况与经济效益,3月中旬移栽时,推荐D2-105,即含2个腋芽茎段与105孔穴盘的搭配,如有生产条件在1月中旬移栽,推荐D3-72,即含3个腋芽茎段与72孔穴盘的搭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用甘薯 北方 越冬育苗 茎段大小 穴盘大小
下载PDF
芫花叶片和茎段离体再生体系的构建
11
作者 冯晓涛 戴小英 +3 位作者 李康琴 于丽欣 高丽琴 邓绍勇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8-647,共10页
【目的】芫花(Daphne genkwa Sieb.et Zucc.)是野生名优乡土花木和传统药用植物,具有很高的生态、观赏和药用价值。研究和解决芫花的快速繁殖技术,是对其进行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首要条件。【方法】以芫花健壮植株的叶片和茎段为外植体... 【目的】芫花(Daphne genkwa Sieb.et Zucc.)是野生名优乡土花木和传统药用植物,具有很高的生态、观赏和药用价值。研究和解决芫花的快速繁殖技术,是对其进行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首要条件。【方法】以芫花健壮植株的叶片和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消毒方法对芫花外植体的消毒效果,以及不同激素配比对其愈伤组织的诱导、不定芽增殖和生根的影响,从而构建其高效的离体组织再生体系。【结果】分别用75%乙醇溶液消毒25~35 s,2%NaClO、0.1%HgCl_(2)溶液处理芫花外植体15 min,芫花茎段外植体的污染率为52.7%,芫花叶片外植体的污染率为49.0%。MS+0.8 mg/L 6-BA+0.35 mg/L NAA为芫花茎段外植体最佳初代诱导培养基,愈伤组织诱导率达79.7%,不定芽诱导率达96.4%;MS+0.8 mg/L IBA+0.85 mg/L NAA为芫花叶片外植体最佳初代诱导培养基,愈伤组织诱导率达99.8%,不定芽诱导率达94.5%。MS+0.35 mg/L 6-BA+0.35 mg/L IBA为芫花茎段和叶片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增殖系数最高达7.36,平均芽高最高为2.47 cm;MS+0.6 mg/L IBA+1.0 mg/L NAA+0.08 g/L抗坏血酸为芫花茎段外植体最佳生根培养基,平均生根3.67条,根长2.16 cm;MS+0.6 mg/L IBA+0.6 mg/L NAA+0.07 g/L抗坏血酸为芫花叶片外植体最佳生根培养基,平均生根1.33条,根长1.95 cm。【结论】建立了以芫花叶片和茎段为外植体的离体组织再生体系,其愈伤组织诱导率、不定芽诱导率、增殖系数和生根率均较高,有效的解决了芫花的苗木高效繁殖技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培养 叶片 茎段 再生体系 芫花
下载PDF
黄芩茎叶发酵黄酮的体外抑菌及抗炎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林钧艺 宋春莲 +3 位作者 张莹 张智慧 全伟 舒相华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6,共6页
试验旨在探究黄芩茎叶发酵黄酮的抗菌抗炎效果,以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试验菌种,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及抑菌圈大小。50只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Con组)各组小鼠... 试验旨在探究黄芩茎叶发酵黄酮的抗菌抗炎效果,以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试验菌种,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及抑菌圈大小。50只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Con组)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脂多糖(LPS,4 mg/kg),Con组灌胃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阳性药物组(LPS+DM组)灌喂0.5 mg/kg地塞米松,原药组(LPS+SBSL组)和发酵药物组(LPS+FSBSL组)灌喂8 mg/kg原药和发酵黄酮。试验期7 d。结果显示,发酵黄酮MIC、MBC值最低的分别是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250 g/L条件下,发酵黄酮对大肠杆菌、痢疾志贺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中等敏感性。与LPS组相比,LPS+FSBSL组小鼠死亡率明显降低;LPS+SBSL组小鼠肝脏指数极显著高于LPS+FSBSL组(P<0.01),LPS组脾脏指数极显著高于Con组(P<0.01)。与LPS组比,LPS+DM组和LPS+SBSL组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与LPS+DM组比,LPS+SBSL组和LPS+FSBSL组小鼠血清IL-6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与Con组比,LPS组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LPS组相比,LPS+FSBSL组小鼠肺脏组织中IL-6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LPS+SBSL组相比,LPS+FSBSL组小鼠肺脏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黄芩茎叶发酵黄酮对痢疾志贺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安全剂量为8 mg/kg,对LPS感染后小鼠的死亡率具有抑制作用,同时可以调节LPS感染后小鼠血清和肺脏中炎症因子IL-6、IL-1β及TNF-α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茎叶 发酵 黄酮 体外抑菌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干酪乳杆菌发酵人参茎叶提取物对锦鲫免疫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孟欣 于鹏 +1 位作者 单晓枫 钱爱东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7-130,共14页
为了研究干酪乳杆菌发酵人参茎叶提取物对锦鲫的免疫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实验先用3%、4%、5%、6%(记为L3、L4、L5、L6)的干酪乳杆菌菌液发酵人参茎叶提取物,再分别添加到基础饲料(记为L0)中,对初始平均体重为(25.00±0.05)g的锦鲫... 为了研究干酪乳杆菌发酵人参茎叶提取物对锦鲫的免疫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实验先用3%、4%、5%、6%(记为L3、L4、L5、L6)的干酪乳杆菌菌液发酵人参茎叶提取物,再分别添加到基础饲料(记为L0)中,对初始平均体重为(25.00±0.05)g的锦鲫进行为期5周的饲喂实验。周期性取样,采集锦鲫血清、肝胰脏、中肾、脾脏和全肠,以检测相关免疫指标的变化。在饲喂实验结束后进行嗜水气单胞菌攻毒保护性实验。结果显示,与L0组相比,L5组碱性磷酸酶(AKP)、免疫球蛋白M(IgM)、溶菌酶(LZM)、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显著升高,L5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L0组。各组织中IL-10、TNF-α、TGF-β、IFN-γ、IL-1β基因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表现出时空差异,其中IL-10的基因水平表达升高更为敏感。在攻毒保护性实验中,L5组的存活率达到30%,相较于其他组而言存活率最高。研究表明,本实验条件下,当干酪乳杆菌的接种量为5%时,人参茎叶提取物发酵对锦鲫的应用效果最好,能够提高锦鲫抗氧化能力及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并对降低嗜水气单胞菌的感染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鲫 人参茎叶提取物 干酪乳杆菌 嗜水气单胞菌 抗氧化 免疫调节
下载PDF
核桃焦叶病诱导的形态响应
14
作者 郭桐 阿地力·沙塔尔 +3 位作者 王世伟 郝洪龙 赵莎莎 张翠芳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8-196,共9页
【目的】探明焦叶病发生进程中核桃Juglans regia的形态学变化。【方法】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核桃主栽品种‘温185’Juglans regia‘Wen185’1年生结果枝为研究对象,定量测量核桃焦叶病发生进程中1年生结果枝在枝条长度、基径... 【目的】探明焦叶病发生进程中核桃Juglans regia的形态学变化。【方法】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核桃主栽品种‘温185’Juglans regia‘Wen185’1年生结果枝为研究对象,定量测量核桃焦叶病发生进程中1年生结果枝在枝条长度、基径生长速率和木质部茎比导水率;显微定性观察核桃焦叶病发生进程中叶片、叶柄及枝条的结构变化特征。【结果】焦叶病严重影响‘温185’核桃1年生结果枝的生长和结构。感病枝长度增量(健康枝条63.42 mm,感病枝条48.68 mm)、基径增量(健康枝条2.98 mm,感病枝条2.17 mm)及木质部导水率(健康枝条9.00 kg·m^(-1)·s^(-1)·MPa^(-1)、感病枝条2.55 kg·m^(-1)·s^(-1)·MPa^(-1))显著降低(P<0.05)。叶片解剖结构的多重比较结果显示,随着叶片焦叶病病级的升高,叶片、栅栏组织、海绵组织以及上表皮的厚度均呈现下降趋势。健康叶片细胞结构完好,无空洞和表皮损伤。感病叶片叶肉细胞破裂、海绵组织出现空洞、游离细胞破损。随叶片焦叶病病级的升高,叶片表皮细胞扭曲变形,严重时上表皮严重扭曲,海绵组织空洞增多,叶肉细胞破损加剧,下表皮出现断裂。同时感病叶片叶柄纹孔膜表面变得粗糙,出现白色颗粒物,并在严重情况下出现破裂。此外,感病枝条木质部螺纹导管内出现颗粒物和絮状结构,导致导管堵塞,影响水分和养分运输。【结论】核桃焦叶病发病过程中,‘温185’核桃1年生结果枝枝条生长受阻,叶片结构受损,木质部螺纹导管堵塞,导致木质部茎比导水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焦叶病 生长 木质部茎比导水率 叶片结构
下载PDF
品种和种植密度对木薯茎叶生物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15
作者 宋记明 刘光华 +5 位作者 段春芳 姜太玲 李月仙 肖明昆 沈正松 严炜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18-124,共7页
研究旨在探讨品种和种植密度对木薯茎叶产量、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的影响。以木薯桂热891、云热薯2号、华南205为试验材料,选择品种(A)、种植密度(B)两个因素进行随机区组设计,在云南干热河谷区进行7个种植密度的田间比对试验。结果显示... 研究旨在探讨品种和种植密度对木薯茎叶产量、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的影响。以木薯桂热891、云热薯2号、华南205为试验材料,选择品种(A)、种植密度(B)两个因素进行随机区组设计,在云南干热河谷区进行7个种植密度的田间比对试验。结果显示,木薯茎叶产量随种植密度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按B6、B5种植可收获较高的茎叶产量,低种植密度比高种植密度更适合茎叶干物质的积累。株高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升高趋势,而茎粗则逐渐下降。根据平均隶属函数结果可知,A1、A3按B4种植营养品质最佳,A2按B2种植营养品质最佳,且粗蛋白含量相对较高。不同品种间,A2、A3的产量、农艺性状、营养品质优于A1。研究表明,云热薯2号为适宜云南干热河谷区种植品种,其适宜种植密度为50 000株/hm2,可收获较高的茎叶生物产量,且营养品质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种植密度 木薯 茎叶产量
下载PDF
修枝强度对刺槐林木生长、干形及花叶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一鸣 彭祚登 +3 位作者 解锡泽 王少明 孟淑霞 邢秀霞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44-55,共12页
为通过修枝科学高效地培育刺槐林并实现全面利用,以刺槐实生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修枝抚育措施,选取6种修枝强度进行随机区组试验,以生长指标、干形指标及花叶形态与生物量为监测指标,分析比较不同修枝强度下刺槐的响应。从生长指标来... 为通过修枝科学高效地培育刺槐林并实现全面利用,以刺槐实生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修枝抚育措施,选取6种修枝强度进行随机区组试验,以生长指标、干形指标及花叶形态与生物量为监测指标,分析比较不同修枝强度下刺槐的响应。从生长指标来看,刺槐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材积在1/2修枝强度下生长更好且存在显著差异;修枝对平均树高、平均冠幅影响不大;随着修枝强度的增大,枝下高也随之增大。从干形指标来看,各修枝强度对尖削度无显著影响;形率上除常规修枝外,其他修枝强度均与对照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对高径比的分析表明,1/2修枝强度下干形更加细长,对照则更粗壮;随着修枝强度的增加,活冠高逐渐降低,对照与常规修枝二者存在显著差异。从单株叶数量与重量看,1/3修枝强度下收获最多。从刺槐复叶形态上看,不同修枝强度下的刺槐复叶长无显著差异,修枝强度对刺槐复叶宽与小叶长宽都有显著影响。单株花数量与重量则是对照收获最多。对于刺槐花的形态,不同修枝强度对花序长宽无显著影响,不同修枝强度下龙骨瓣、翼瓣、旗瓣与花萼在不同的花期会有不同的表现。刺槐林分对不同修枝强度的响应具有显著差异性,可通过修枝科学高效地培育刺槐林并实现全面利用。为实现能源林培育,1/2修枝强度下生长指标最好,且修下的枝同样可作为薪炭燃烧。为培育无节、饱满、通直的优质建筑材,采用1/2修枝强度对刺槐林生长、干形的促进效果最好。叶的生物量与形态指标对饲料林培育十分关键,以1/3修枝强度最佳;花的生物量与形态指标对蜜源林培育十分关键,以不修枝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修枝 生长 干形 花叶
下载PDF
贵州烟田杂草防控除草剂筛选与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涛 余知和 +7 位作者 薛原 姜超英 陈丽莉 王莹 汪汉成 陈立 林木森 高贵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122,共11页
为了解贵州烟田杂草种类,筛选安全高效的杂草防控除草剂并评价其安全性,调查贵州烟田杂草的危害状况,评价8种除草剂(960 g/L精异丙甲草胺EC、480 g/L嗪草酮SC、30%草甘膦AS、81.5%乙草胺EC、30%二氯吡啶酸AS、20%敌草快AS、108 g/L高效... 为了解贵州烟田杂草种类,筛选安全高效的杂草防控除草剂并评价其安全性,调查贵州烟田杂草的危害状况,评价8种除草剂(960 g/L精异丙甲草胺EC、480 g/L嗪草酮SC、30%草甘膦AS、81.5%乙草胺EC、30%二氯吡啶酸AS、20%敌草快AS、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EC和36%草铵·草甘膦AS)对烟田杂草芽前和茎叶处理的防效及烟草的安全性。结果显示,烟田共有杂草26科43属49种,以蓼科、菊科和禾本科杂草种类居多,常见有尼泊尔蓼、藜、野苋、繁缕、荠菜、牛膝菊、马唐、稗和香附子等9种。供试除草剂表现出不同的杂草防控效果,其中乙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和嗪草酮芽前土壤封闭处理及草甘膦、草铵·草甘膦、敌草快和嗪草酮芽后茎叶处理对烟田杂草群体的防效在90.41%~97.71%,二氯吡啶酸和高效氟吡甲禾灵对杂草防除具选择性,分别对菊科和禾本科杂草有一定的防效。乙草胺和精异丙甲草胺以推荐剂量进行土壤处理时对烟草安全,但高倍剂量会产生药害;高效氟吡甲禾灵、草甘膦、敌草快和草铵·草甘膦在定向喷雾杂草茎叶时对烟草相对安全;嗪草酮和二氯吡啶酸土壤处理和茎叶处理均对烟草产生严重药害。综上所述,精异丙甲草胺和乙草胺适合在推荐剂量下用于土壤封闭处理控制草害,高效氟吡甲禾灵适用于茎叶处理防除禾本科杂草,草甘膦、敌草快和草铵·草甘膦可用于烟田垄间严格定向喷雾杂草茎叶防控除草,嗪草酮和二氯吡啶酸不适用于烟田杂草防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田 杂草种类 除草剂 防效 药害 芽前处理 茎叶喷施
下载PDF
甘薯茎叶收获仿垄型割台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18
作者 谭营 尚书旗 +5 位作者 王东伟 何晓宁 朱浩 郑超 李绪 邹茂茂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5-73,共9页
为解决甘薯茎叶相互交错缠绕、难以分离导致收获困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甘薯秧蔓收获机拨禾割台,并对锯齿形圆盘刀、拨禾轮式仿垄型割刀切割甘薯茎秆的过程进行力学和运动学分析,得到其作业参数范围。利用ANSYS和SolidWorks分别建立甘薯... 为解决甘薯茎叶相互交错缠绕、难以分离导致收获困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甘薯秧蔓收获机拨禾割台,并对锯齿形圆盘刀、拨禾轮式仿垄型割刀切割甘薯茎秆的过程进行力学和运动学分析,得到其作业参数范围。利用ANSYS和SolidWorks分别建立甘薯茎秆的柔性体和拨禾轮式仿垄型割台模型,将建立好的模型在ADAMS仿真软件中进行植株与割台之间的刚-柔耦合模型分析,得到割刀切割茎秆时所产生的切割力大小。以机组前进速度、割台转速、切割角度作为田间试验因素,甘薯秧蔓回收率为验证指标进行田间试验,并利用Design-Expert 13.0软件中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研究各试验因素交互作用对甘薯秧蔓回收率的影响,建立回归模型,得到最优工作参数组合。结果表明,当机组前进速度为0.801m/s、割台转速为50.037r/min,切割角度为123.309°时,甘薯秧蔓的回收率达到91.524%。根据最优工作参数组合为作业参数进行田间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甘薯秧蔓回收率的平均值为92.83%,相对误差小于5%,最优参数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茎叶 仿垄型割台 收获
下载PDF
莴笋红叶基因图位克隆及分子标记开发
19
作者 李春 何振 +7 位作者 刘小俊 梁根云 李艺凡 杨楠 蔡鹏 李跃建 房超 刘独臣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3-528,共6页
【目的】研究莴笋叶色变异的遗传基础,加速莴笋新品种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方法】通过构建红叶和绿叶莴笋杂交群体,分析遗传规律,利用混池分组分析法(BSA-seq)和图位克隆法精细定位并克隆了莴笋红叶基因Lactuca sativa Red Leaf 1(... 【目的】研究莴笋叶色变异的遗传基础,加速莴笋新品种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方法】通过构建红叶和绿叶莴笋杂交群体,分析遗传规律,利用混池分组分析法(BSA-seq)和图位克隆法精细定位并克隆了莴笋红叶基因Lactuca sativa Red Leaf 1(LsRL1),根据变异位点设计了分子标记用于红叶莴笋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结果】遗传分析结果显示F2分离群体中红叶个体与绿叶个体的分离比为3∶1,说明研究中莴笋叶色表型受一个基因控制,且红叶相对于绿叶为显性性状。混池分组分析法(BSA-seq)将莴笋叶色基因LsRL1初步定位在莴笋第5染色体336.00 Mb到339.64 Mb的范围内。利用图位克隆的方法进一步将LsRL1基因的范围缩小至2个Indel分子标记ls06和ls12之间的85.17 kb区间内,这一区间内包含2个基因LOC111892298和LOC111892911。亲本间差异位点分析将LsRL1的候选基因确定为LOC111892911,该基因在拟南芥中的同源基因编码一个bHLH转录因子,参与花青素合成途径的调控。【结论】基于LsRL1基因在2个亲本间的插入缺失变异,我们开发了一个可用于红叶莴笋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Indel标记,以加速红叶莴笋的育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莴笋 红叶 图位克隆 分子标记
下载PDF
不同微生境毛尖紫萼藓形态结构性状差异性与协变特征
20
作者 代玲 张梦玉 +1 位作者 邱东 马晓东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6-735,共10页
【目的】毛尖紫萼藓(Grimmia pilifera)是典型的石生耐旱藓类,广布于我国南北各省,其生长往往受到干旱和贫瘠生长环境的限制,是自然界的拓荒者之一。研究不同微生境中毛尖紫萼藓形态结构性状的差异性与协变特征,为开展藓类植物耐旱机理... 【目的】毛尖紫萼藓(Grimmia pilifera)是典型的石生耐旱藓类,广布于我国南北各省,其生长往往受到干旱和贫瘠生长环境的限制,是自然界的拓荒者之一。研究不同微生境中毛尖紫萼藓形态结构性状的差异性与协变特征,为开展藓类植物耐旱机理研究及深入揭示石生耐旱藓类在不同微环境的适应机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3种不同遮荫程度微生境(竹林开放式遮蔽岩石S_(1)、向阳裸岩E、薜荔完全遮蔽岩石S_(2))下的毛尖紫萼藓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15个形态结构性状,即7个单株性状(中部叶片夹角、中部叶长度、中部毛尖长度、上部毛尖长度、植株高度、带毛尖的植株宽度、不带毛尖的植株宽度)和8个茎叶微结构性状(茎横截面长、茎横截面宽、茎中部细胞长、茎中部细胞宽、茎细胞密度、叶中肋宽、叶细胞长、叶细胞宽),计算各性状的变异系数,探究其形态结构性状在不同微生境间的差异性与协变特征。【结果】在单株性状中,株高、植株宽度、植株宽度(带毛尖)、叶片夹角和中部叶长最大值均出现在S_(1)生境,最小值多出现在E生境,而中部毛尖长为S_(2)>E>S_(1)。无论何种微生境,毛尖长度的变异性均较高。在茎叶微结构性状中,茎细胞长、叶细胞长及叶细胞宽均表现为S_(1)生境显著高于E生境,其他5个茎叶微结构性状在3个微生境间无显著差异(P>0.05)。叶细胞在S_(1)生境中最大,S_(2)生境中次之,E生境中最小。所有性状均属于中等以下程度变异,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微生境下毛尖紫萼藓15个性状间的协变特征不完全一致,且呈现较明显的分异特征,其中S_(1)生境的毛尖紫萼藓综合生长性能相对较好。【结论】在3种不同微生境下,毛尖紫萼藓形态结构性状所反映的生长性能表现为:S_(1)>S_(2)>E。毛尖紫萼藓功能性状间具有一定的协变趋势,但出现了微生境间的差异化,这是对不同微环境长期响应和适应的结果。该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探讨藓类植物这类特殊植物类群对不同微生境的响应与适应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尖紫萼藓 微生境 功能性状 协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