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Preliminary Survey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ssociated with Marsh Plants in Lhalu Wetland,Suburban Lhasa,South Tibet
1
作者 YANG Fuyu Peter Christie +3 位作者 LI Xiaolin DAI Yan LI Guizhen GAI Jingping 《湿地科学》 CSCD 2010年第1期28-36,共9页
A survey was made of the spore community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 and root colonization by AMF in 16 plant species in Lhalu wetland on the outskirts of Lhasa city in Tibet. It was found that 13 of the 16 ... A survey was made of the spore community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 and root colonization by AMF in 16 plant species in Lhalu wetland on the outskirts of Lhasa city in Tibet. It was found that 13 of the 16 plant species investigated (81. 5% ) formed arbuscular mycorrhizal structures and dark septate endophytic fungi colonized the roots of most species. Total AMF colonization ranged from 0 to 82. 6% in dicots and 0 to 54. 5% in monocots. Both total AMF and arbuscular colonization were greater in dicots than that in monocots. A total of 48 taxa representing 7 genera of AMF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Of these,9 species belonged to Acaulospora,2 to Appendicispora,34 to Glomus,and 1 each to Pacispora,Paraglomus and Scutellospora. Spores of Glomus aggregatum,G. deserticola and G. etunicatum were most common and abundant in the spore survey. Spores of 8 to 26 AMF specie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rhizosphere soil of individual plant species. Spore densities in soil associated with the 16 plant species ranged from 20 to 475 per 20 g soil,with an average of (92. 3 ± 14. 6). Species richness of AMF ranged from 6 to 12. 7.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dicots and monocots in AMF spore density or species richness. Future work directed towards under- standing the response of the wetland plants to AMF may provide some insight into the role that these fungal symbionts may play in influencing plant diversity in this important urban wetl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halu wetland arbuscular mycorrhiza root colonization spore density
下载PDF
西藏拉鲁湿地浮游植物群落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驱动因子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洋 安瑞志 +4 位作者 杨号 张艳秋 陈俊霖 马文强 巴桑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3-415,共13页
为了解西藏拉鲁湿地浮游植物群落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驱动因子,于2021年7月、10月和2022年5月在拉鲁湿地主要水系进行定性和定量样品采集,共采集浮游植物水样126个,从不同季节和不同生境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多样性等方面入手,探讨拉鲁湿地... 为了解西藏拉鲁湿地浮游植物群落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驱动因子,于2021年7月、10月和2022年5月在拉鲁湿地主要水系进行定性和定量样品采集,共采集浮游植物水样126个,从不同季节和不同生境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多样性等方面入手,探讨拉鲁湿地浮游植物群落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驱动因子,为研究拉鲁湿地生态系统和稳定发展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1)拉鲁湿地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32种(含变种和变型),隶属于8门13纲36目74科130属,物种组成表现为硅藻-绿藻-蓝藻型。2)拉鲁湿地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参数在不同季节和不同生境之间存在差异。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秋季和春季,Simpson优势度指数显著高于秋季。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的Pielou均匀度指数显著低于夏季和春季。春季浮游植物群落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显著低于夏季和秋季。沼泽生境的浮游植物群落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显著高于湿草甸生境。3)季节是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差异的关键因素,生境对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的影响较弱,夏季的距离衰减模式比秋季和春季更强。4)拉鲁湿地不同的浮游植物群落参数与不同环境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5)空间因素在解释浮游植物群落变异方面具有显著贡献,而快速变化的水质变量在决定浮游植物的季节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季节和缓慢变化水质因子的解释能力相对较弱,但仍对浮游植物群落的变异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鲁湿地 浮游植物 时空分布 环境因子 西藏
下载PDF
西藏拉鲁湿地浮游植物优势种时空动态及其生态适应性
3
作者 刘洋 张艳秋 +5 位作者 宋文涛 龚秋丽 刘傲 陈俊霖 安瑞志 巴桑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64-1878,共15页
高寒城市湿地是研究全球环境变化下湿地生态系统的天然实验室,对西藏拉鲁湿地浮游植物优势种的时空分布及其生态适应性进行深入研究,对有效保护和管理这一脆弱的生态系统至关重要。根据拉鲁湿地的地理特征和水流状况,设置42个采样点,于2... 高寒城市湿地是研究全球环境变化下湿地生态系统的天然实验室,对西藏拉鲁湿地浮游植物优势种的时空分布及其生态适应性进行深入研究,对有效保护和管理这一脆弱的生态系统至关重要。根据拉鲁湿地的地理特征和水流状况,设置42个采样点,于2021年7月(丰水期)、2021年10月(枯水期)和2022年5月(平水期)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采集水样126个,鉴定浮游植物和识别优势种,通过运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值、相对资源占有率和生态响应速率计算生态位,并结合总体联结性、χ^(2)检验、联结系数(AC)、共同出现百分率(PC)及点相关系数(φ)等方法计算种间联结性,从时间、空间和时空3个维度对浮游植物优势种的生态位和种间联结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拉鲁湿地丰水期共鉴定出浮游植物309种,枯水期为294种,平水期为284种,其中优势种8种,隶属2门7属,中型脆杆藻为3个水情期均出现的优势种。2)优势种生态位宽度值差异较大,通过生态位宽度聚类分析可分为三大生态位类群,且时空生态位宽度的变化幅度受时间维度生态位宽度影响比较明显。3)在时间维度上,达到有意义的生态位重叠值(O_(ik)>0.3)种对比例较高,具有明显的时间同步性;在空间维度上,达到有意义的生态位重叠值(O_(ik)>0.3)种对比例较低,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在时空维度上,达到有意义的生态位重叠值(O_(ik)>0.3)种对比例较低,具有明显的时空交互性。4)拉鲁湿地浮游植物群落优势种生态响应速率在时间维度上显示出正反馈,在空间和时空维度上表现为负反馈,表明拉鲁湿地浮游植物群落存在群落多稳态,在空间和时空维度上的群落稳定性明显优于时间维度。5)拉鲁湿地浮游植物群落总体处于正向演替的稳定阶段,正联结种对多,显示出较为稳定的分布格局。本研究增强了对高寒城市湿地浮游植物优势种时空动态及其生态适应性的理解,为进一步研究拉鲁湿地浮游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和时空分布格局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时空生态位 优势种 种间联结 拉鲁湿地
下载PDF
西藏拉鲁湿地水质净化功能研究
4
作者 王祝 邵蓓 +5 位作者 周会东 冯源强 邱豪 李梁婷 胡亚燕 苏思强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4年第2期34-38,44,共6页
为研究拉鲁湿地对水环境的净化效果,本文通过对拉鲁湿地入水口、出水口不同污染物的浓度对比,分析了不同季节拉鲁湿地对感官指标、氮磷营养盐、金属元素、阴离子等的去除率。结果表明:枯水期拉鲁湿地对水体中悬浮物、浊度、色度的最大... 为研究拉鲁湿地对水环境的净化效果,本文通过对拉鲁湿地入水口、出水口不同污染物的浓度对比,分析了不同季节拉鲁湿地对感官指标、氮磷营养盐、金属元素、阴离子等的去除率。结果表明:枯水期拉鲁湿地对水体中悬浮物、浊度、色度的最大去除率分别达46.4%、91.9%、100%,丰水期最大去除率分别达86.2%、95.7%、42.9%。拉鲁湿地水体在不同季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盐污染,枯水期总氮、氨氮、硝酸盐氮、总磷的最大去除率分别达60.7%、77.6%、74.6%、100%,丰水期分别达84.2%、100%、84.9%、100%。拉鲁湿地水体暂未受到重金属污染,但对金属元素仍具有显著的净化作用,其综合去除率从大到小依次为:Pb(100%)>Fe(96.4%)>Mn(91.0%)>As(83.3%)>Cu(82.4%)>Zn(79.8%)>Co(53.6%)>V(49.0%)>Mo(38.7%)>Ni(36.4%)。拉鲁湿地对水体中阴离子也有一定的净化作用,枯水期氟化物、硫酸盐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20.0%、3.28%,丰水期最大去除率分别为20.0%、27.1%。由于水温、植物及微生物丰度的影响,丰水期拉鲁湿地的净化能力明显优于枯水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鲁湿地 水质 净化 去除率 西藏
下载PDF
西藏拉鲁湿地水系水质评价及污染源分析
5
作者 苏思强 冯源强 +4 位作者 周会东 邵蓓 李永林 李梁婷 王祝 《西藏科技》 2024年第8期20-30,共11页
以西藏拉鲁湿地及补、排水干渠为研究对象,分枯水期和丰水期对拉鲁湿地水系8个点位的水质进行监测,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对2个时期的水质综合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拉鲁湿地水系不同季节均存在不同程度污染,枯水期拉鲁湿地水系水质等级... 以西藏拉鲁湿地及补、排水干渠为研究对象,分枯水期和丰水期对拉鲁湿地水系8个点位的水质进行监测,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对2个时期的水质综合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拉鲁湿地水系不同季节均存在不同程度污染,枯水期拉鲁湿地水系水质等级为Ⅲ类、Ⅳ类和劣Ⅴ类,主要污染因子为总氮、总磷和氨氮,最大超标倍数分别达到11.20倍、2.67倍和1.29倍;丰水期拉鲁湿地水系水质等级为Ⅳ类、Ⅴ类和劣Ⅴ类,主要污染因子为总氮、石油类和总磷,超标倍数分别达到6.90倍、2.80倍和1.10倍。通过污染源分析,确定污染来源主要是城市居民生活污水排放进入拉鲁湿地上游干渠,此外,枯水期、丰水期拉鲁湿地水体溶解氧下降严重,主要是湿地内水生动植物及微生物消耗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鲁湿地 水质评价 单因子指数法 污染源
下载PDF
西藏拉萨市拉鲁湿地的生态特征与退化机理的探讨 被引量:17
6
作者 宗浩 王成善 +5 位作者 黄川友 徐恒 张永泽 郑鸽 欧阳玉荣 张翔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72-78,共7页
西藏拉鲁湿地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湿地,该湿地对改善拉萨市的生态环境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前湿地受到严重的破坏,人为干扰强烈,湿地面积大量减少,沙化严重,生产力降低,生物多样性减低.为此,西藏自治区于2000年在此建立了拉鲁湿地自... 西藏拉鲁湿地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湿地,该湿地对改善拉萨市的生态环境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前湿地受到严重的破坏,人为干扰强烈,湿地面积大量减少,沙化严重,生产力降低,生物多样性减低.为此,西藏自治区于2000年在此建立了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期间作者通过对水文、土壤、沙化、植被、动物等方面的野外调查、测量和实验研究,探讨湿地退化的机制,为该湿地的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拉鲁湿地 生态退化 生态恢复
下载PDF
拉鲁湿地水中主要金属元素分布分析评价 被引量:9
7
作者 白永飞 黄伟 +3 位作者 罗笑娟 刘路 吴坚扎西 布多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4-178,共5页
拉鲁湿地位于西藏拉萨市西北角,海拔3 650 m,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湿地之一。该文将拉萨市拉鲁湿地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了17个采样点采集了17份水环境样品,利用ICP-OES、ICP-MS、AFS等仪器对水环境样品中的Mn、V、Be、Ti、Ni、As、Se、T... 拉鲁湿地位于西藏拉萨市西北角,海拔3 650 m,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湿地之一。该文将拉萨市拉鲁湿地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了17个采样点采集了17份水环境样品,利用ICP-OES、ICP-MS、AFS等仪器对水环境样品中的Mn、V、Be、Ti、Ni、As、Se、Tl、Cu、Pb、Mo、Cd、Co、Cr、Fe、Zn、Ba等17种金属元素进行了分析检测。结果发现:拉鲁湿地不同区域水环境中p H值、电导率和金属元素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p H值范围为6.75-9.43,电导率范围为0.22-129.49μS/L,p H值和电导率相关性不明显。水环境金属元素中Fe元素平均含量最高,高达129.49μg/L,水环境中Cd元素平均含量最低,仅为0.011μg/L。除Cr元素达到Ⅱ类水标准及个别采样点外,其他金属元素总体含量都达到了Ⅰ类水标准要求。上游区域水环境中金属元素含量明显高于下游区域,其中水环境中Cu元素含量差别最为显著,在东片区水环境中Cu元素平均含量为1.94μg/L,在西片区水环境中Cu元素平均含量为0.46μg/L,拉鲁湿地对水环境中的大部分金属元素具有较大的去除作用,对水环境中Cd元素的去除率高达88.2%,说明湿地仍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鲁湿地 水环境 金属元素 分析评价
下载PDF
西藏拉萨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脊椎动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普布 拉多 +1 位作者 巴桑 次仁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1-7,共7页
2001年至2003年,对西藏拉萨市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脊椎动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记录了7种鱼类、1种两栖类、2种爬行动物、62种鸟类和6种哺乳动物。7种鱼类中有2种在拉鲁湿地属外来物种。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相比,有不少珍稀物种... 2001年至2003年,对西藏拉萨市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脊椎动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记录了7种鱼类、1种两栖类、2种爬行动物、62种鸟类和6种哺乳动物。7种鱼类中有2种在拉鲁湿地属外来物种。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相比,有不少珍稀物种已消失,包括草原雕(Aquila nipalensis)、草原鹞(Circus macrourus)、燕隼(Falco subbuteo)、彩鹳(Mycteria leucocephalus)等鸟类以及水獭(Lutra lutra)、兔狲(Feris manu)l等哺乳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鲁湿地 脊椎动物 物种多样性 拉萨
下载PDF
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放线菌组成分析及生物活性测定 被引量:11
9
作者 何建清 张格杰 岳海梅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6-10,共5页
探究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放线菌组成及其抑菌和酶活性,为放线菌新药物先导化合物和高活性酶的筛选提供资源。从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不同土壤类型、不同优势植被采集25份土样,用分散差速离心法分离了拉鲁湿地中温放线菌和低温放线菌。从... 探究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放线菌组成及其抑菌和酶活性,为放线菌新药物先导化合物和高活性酶的筛选提供资源。从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不同土壤类型、不同优势植被采集25份土样,用分散差速离心法分离了拉鲁湿地中温放线菌和低温放线菌。从中温放线菌中选择15株代表菌株进行了初步分类鉴定。采用打孔法检测了其对2株细菌和4株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1)拉鲁湿地放线菌数量从水生环境向陆地生态系统递增,中温放线菌数量显著多于低温放线菌;(2)拉鲁湿地土壤中分离到链霉菌属、小单孢菌属、诺卡氏菌属、马杜拉菌属、小链孢菌属5个放线菌属。其中以链霉菌属和小单孢菌属为优势属。链霉菌属以金色类群、白孢类群和粉红孢类群为主,小单孢菌分离到黄橙类群和黑褐类群;(3)供试菌株分解纤维素能力较强,分解蛋白质活性较低,具有抗菌活性的菌株很少,且抗菌活性较弱;(4)供试菌株耐毒性物质的能力较强,这些菌可用于毒害有机物污染物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鲁湿地 放线菌区系 生物活性
下载PDF
西藏拉鲁湿地表层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和风险评价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伟 孙晶 +4 位作者 熊健 张娜 高海涛 张强英 吕学斌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2-100,共9页
拉鲁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为支撑该湿地生态修复与保护,该研究系统开展了研究区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在拉鲁湿地采集了23个表层土壤样品,测试其理化性质和元素Cu、Zn、Ni、Cd、Cr、Pb、As的浓度,分析了重金属的分... 拉鲁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为支撑该湿地生态修复与保护,该研究系统开展了研究区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在拉鲁湿地采集了23个表层土壤样品,测试其理化性质和元素Cu、Zn、Ni、Cd、Cr、Pb、As的浓度,分析了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并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拉鲁湿地土壤p H均值为7.05,为偏中性土壤,有机质和总氮含量均值分别为64.67、2.92 g/kg,均属于一级水平,总磷和总钾的均值分别为0.62、19.61 g/kg,均属于三级水平;元素Cr和Ni的浓度均值低于城市土壤背景值,Cu、Zn、Pb、Cd和As的平均浓度为34、94、39.9、0.25和22.3 mg/kg,分别是城市土壤背景值的1.55、1.45、1.29、2.05和1.12倍,但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6.5≤pH≤7.5)中的风险筛选值;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表明Cd为主要风险因子,其风险贡献率显著高于其他6种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均值为92.49,整体为低风险区;研究区土壤中Ni、Cr和As元素的累积主要受自然因子控制,而Cu、Zn、Pb和Cd元素累积主要受到交通源的影响。拉鲁湿地整体土壤肥沃,环境质量优良,但存在重金属污染的风险,Cd元素的富集尤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分布特征 风险评价 拉鲁湿地
下载PDF
拉鲁湿地土壤理化因子与酵母菌多样性及产胞外酶活性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郭小芳 熊宁 +2 位作者 郝兆 梁泽鹏 拉巴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5期1-9,共9页
采用稀释倒平板法从拉鲁湿地土壤中分离酵母菌,结合经典分类法及26S rDNA D1/D2区域序列分析,对获得的83株酵母菌菌株进行系统分类,并对土壤的基本理化因子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拉鲁湿地土壤酵母菌分属于隐球酵母属Cryptococcus、假丝... 采用稀释倒平板法从拉鲁湿地土壤中分离酵母菌,结合经典分类法及26S rDNA D1/D2区域序列分析,对获得的83株酵母菌菌株进行系统分类,并对土壤的基本理化因子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拉鲁湿地土壤酵母菌分属于隐球酵母属Cryptococcus、假丝酵母属Candida、原囊菌属Protomyces、红酵母属Rho-dotorula及Cystofilobasidium 5个属16个种,其中隐球酵母属Cryptococcus包括8个种。多样性指数比较结果表明,6号样点酵母菌多样性最丰富,9号样点最低。理化因子测定结果显示,不同样点所测的6种理化因子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其中6号样点水分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样点(P<0.05),3号样点铵态氮、速效磷以及速效钾含量最高(P<0.05),9号样点则最低(P<0.05);3、4、5、6号样点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几个样点(P<0.05)。酵母菌多样性与理化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两者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而有机质含量与酵母菌总丰度相关性系数较高。产不同胞外酶活性菌株比例与土壤理化因子间不呈现显著相关性,果胶酶活性菌株比例与水分呈现显著负相关性(P<0.05),速效磷与产脂肪酶活性菌株比例则呈现显著正相关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鲁湿地 土壤 酵母菌多样性 理化因子 26SrDNAD1/D2区域序列分析
下载PDF
拉鲁湿地夏季昆虫群落组成特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普布 孙扩 +3 位作者 张二豪 庞亚南 王婷 仁青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7-11,共5页
利用黄盘采集法(诱捕法)和网扑法对拉鲁湿地昆虫群落进行了初步研究,共获得标本1582号,隶属于9目38科,其中双翅目为绝对优势目,其优势度指数为74.91。脉翅目为稀有目,其优势度指数为0.07;麻蝇科、摇蚊科为优势科,其优势度指数分别为36.3... 利用黄盘采集法(诱捕法)和网扑法对拉鲁湿地昆虫群落进行了初步研究,共获得标本1582号,隶属于9目38科,其中双翅目为绝对优势目,其优势度指数为74.91。脉翅目为稀有目,其优势度指数为0.07;麻蝇科、摇蚊科为优势科,其优势度指数分别为36.35、14.29;蜓科、草蛉科、凤蝶科等8科为稀有科;其它为常见科。在不同功能类群中,中性昆虫占优势,捕食性和寄生性昆虫个数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群落 夏季 拉鲁湿地
下载PDF
拉鲁湿地土壤细菌多样性初探 被引量:5
13
作者 德吉 吴小妮 +2 位作者 索朗德庆 多吉卓玛 韦恩喜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5期44-50,共7页
采用稀释倒平板法对西藏拉鲁湿地不同季节、不同深度采集的土壤进行细菌数目测定,并观察记录了细菌的菌落特征和显微形态等,计算了土壤细菌辛普森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从拉鲁湿地土壤中共分离到26株细菌,其中春季土壤中分离出12株细菌... 采用稀释倒平板法对西藏拉鲁湿地不同季节、不同深度采集的土壤进行细菌数目测定,并观察记录了细菌的菌落特征和显微形态等,计算了土壤细菌辛普森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从拉鲁湿地土壤中共分离到26株细菌,其中春季土壤中分离出12株细菌,夏季土壤中分离出13株细菌,秋季土壤中分离出8株细菌,冬季土壤中分离出9株细菌;可培养的细菌数目显示,秋季土壤中的细菌数目最多,冬季最少;辛普森多样性指数显示,夏季及冬季多样性指数比较高,春季及秋季则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鲁湿地 土壤 细菌 辛普森多样性指数
下载PDF
拉鲁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及其退化原由的分析 被引量:20
14
作者 黄薇 陈叙图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8年第3期41-45,共5页
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拉鲁湿地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湿地,具有调节局地气候、固碳补充氧气、净化空气、净化污水以及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价值等诸多生态服务功能,对改善拉萨市的生态环境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当前其生态功能的发挥却受到... 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拉鲁湿地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湿地,具有调节局地气候、固碳补充氧气、净化空气、净化污水以及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价值等诸多生态服务功能,对改善拉萨市的生态环境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当前其生态功能的发挥却受到湿地面积减少、水环境变差和草场质量下降等3大因子的威胁。分析认为,自然环境脆弱、区域气候变暖两大自然因素和过度放牧、工程失当、湿地周边挖沙采石、城市建设和管理缺位等6大人为因素是致使其生态功能退化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鲁湿地 生态服务功能 退化原由分析
下载PDF
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有壳肉足虫物种多样性与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4
15
作者 巴桑 普布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1-7,共7页
2009年7月~2011年7月,用定点随机采样、非淹没培养皿法和活体观察法,对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有壳肉足虫物种多样性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到有壳肉足虫61种(包括7个未定名种),隶属于3纲3目11科17属。其中表壳目44种,占有壳肉... 2009年7月~2011年7月,用定点随机采样、非淹没培养皿法和活体观察法,对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有壳肉足虫物种多样性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到有壳肉足虫61种(包括7个未定名种),隶属于3纲3目11科17属。其中表壳目44种,占有壳肉足虫物种总数的72.13%,为优势类群;网足目16种,占26.23%,为次优势类群;单室目1种,占有壳肉足虫总数的1.63%,为罕见类群。优势种类仅为盘状匣壳虫(Centropyxis discoides)。结果表明:拉鲁湿地有壳肉足虫群落结构较为复杂,各样点有壳肉足虫的物种相似性系数在0.44~0.70之间,为中等相似,有壳肉足虫群落特征区域差异性不明显;多样性指数在2.40~5.42之间,多样性指数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壳肉足虫 物种多样性 空间分布 拉鲁湿地
下载PDF
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冬季鸟类物种多样性初报 被引量:7
16
作者 次仁 刘项宇 +1 位作者 谷永鹏 仁青旦增 《高原科学研究》 CSCD 2019年第4期1-11,共11页
本研究于2017年11月—12月采用系统取样法对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冬季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43种,分属8目22科36属,其中雁形目和鹤形目占有绝对优势。各科中,鸭科种类最多,有9种。采样点与公路之间的距离对鸟类物种多... 本研究于2017年11月—12月采用系统取样法对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冬季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43种,分属8目22科36属,其中雁形目和鹤形目占有绝对优势。各科中,鸭科种类最多,有9种。采样点与公路之间的距离对鸟类物种多样性有显著的作用(F1,10=9.150,P=0.012,R2=0.477);样地与建筑物的距离和鸟类物种多样性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F1,10=7.695,P=0.019,R2=0.434);栖息地植被高度对鸟类多度有明显的影响(F1,10=13.56,P=0.004,R2=0.575)。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冬季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H)为2.098,在各栖息地之间有明显的差异(F3,8=10.65,P=0.003),均匀度在拉鲁湿地各样地之间有明显的差异(F3,8=17.52,P=0.0007)。湿地植被覆盖度对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有明显的影响(P=0.028)。栖息地植被高度对香浓指数有明显的作用(P=0.029),且呈正相关。斑头雁、赤麻鸭和渔鸥为拉鲁湿地冬季鸟类指示物种。文章获得的鸟类数据有效补充了保护区生物数据,为保护区的长期监测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鲁湿地 鸟类 物种多样性 环境因子
下载PDF
美国牛蛙(Lithobates catesbeianus)在西藏拉鲁湿地中的体质指标及主要行为特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米玛旺堆 落桑旺秋 +1 位作者 宋璇紫 卓嘎 《高原科学研究》 CSCD 2021年第2期1-4,共4页
入侵物种对生态系统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美国牛蛙作为典型的入侵物种,在拉萨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已发现其踪迹。基于对高原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原则,文章采用样线法、标志重捕法和瞬时扫描法,研究了美国牛蛙在拉鲁湿地中的体质... 入侵物种对生态系统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美国牛蛙作为典型的入侵物种,在拉萨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已发现其踪迹。基于对高原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原则,文章采用样线法、标志重捕法和瞬时扫描法,研究了美国牛蛙在拉鲁湿地中的体质指标和主要行为特征。研究结果发现,美国牛蛙在一年之内可能繁殖两次,在体质指标方面,美国牛蛙的体重与体长之间存在正相关(ρ=0.87,S=196.49,P<0.0001);在行为方面,通过近似t检验发现捕食与休息之间存在显著差异(t=-4.584,df=136.28,P<0.000001)。美国牛蛙的体质指标和行为均表明,该物种在拉鲁湿地内没有天敌,生长状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牛蛙 生态系统 外来物种 拉鲁湿地
下载PDF
西藏拉鲁湿地土壤酵母菌多样性及产胞外酶活性菌株分布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郝兆 梁泽鹏 +3 位作者 熊宁 拉巴 德吉 郭小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4期99-107,共9页
采用平板稀释法从西藏拉鲁湿地土壤中分离酵母菌,开展城市湿地酵母菌多样性研究。结合经典分类法及26S rDNA D1/D2区域序列分析,对获得的酵母菌菌株进行系统分类,并进行产胞外酶活性菌株的皿内初筛。结果显示,分离得到的83株酵母菌分属... 采用平板稀释法从西藏拉鲁湿地土壤中分离酵母菌,开展城市湿地酵母菌多样性研究。结合经典分类法及26S rDNA D1/D2区域序列分析,对获得的酵母菌菌株进行系统分类,并进行产胞外酶活性菌株的皿内初筛。结果显示,分离得到的83株酵母菌分属于隐球菌属Cryptococcus、假丝酵母属Candida、原囊菌属Protomyces、红酵母属Rhodotorula及孢囊线黑粉酵母Cystofilobasidium等5个属16个种,其中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相对丰度最高,约26%,其次为维多利亚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victoriae和山杨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aspenensis;多样性分析表明,LhWS6样点的酵母菌多样性最丰富,LhWS9样点则最低;产胞外酶活性菌株初筛结果表明,25℃下产脂肪酶活性菌株比例最高,为67%,而4℃下产淀粉酶活性菌株数最多,为49株。另外,低温条件下产淀粉酶、果胶酶、纤维素酶和几丁质酶的活性菌株比例均高于常温条件。结果表明拉鲁湿地土壤酵母菌总体种类较丰富,但每个样点的种类相对单一,说明湿地生境或人为活动一定程度影响到该生态环境酵母菌的种群分布,开发青藏高原耐低温、产胞外酶等活性菌株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鲁湿地 土壤 酵母菌多样性 26 SrDNA D1/D2
下载PDF
拉鲁湿地沉积物碳氮磷分布及污染风险评价 被引量:10
19
作者 任静雯 王佳俊 +2 位作者 周磊 徐德福 张建伟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2-181,共10页
拉鲁湿地是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城市天然湿地,为研究其沉积物污染的变化规律,于2018年12月(枯水期)和2019年5月(丰水期)分别采集了拉鲁湿地中59和48个点位的沉积物,分析总氮(TN)、总磷(TP)和总有机物(OM)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化学计... 拉鲁湿地是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城市天然湿地,为研究其沉积物污染的变化规律,于2018年12月(枯水期)和2019年5月(丰水期)分别采集了拉鲁湿地中59和48个点位的沉积物,分析总氮(TN)、总磷(TP)和总有机物(OM)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化学计量比,并运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有机污染指数法对其进行污染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枯水期拉鲁湿地TN、TP和OM含量总体高于丰水期。枯水期沉积物TN、TP和OM含量分别为0.18~6.35、0.33~2.88和27.18~268.98 g·kg^(-1);TN和OM含量高的区域主要出现在拉鲁湿地的中西部和东部,而TP含量高的区域主要在西部和中西部。枯水期沉积物碳氮比(C/N)为15.04~85.31,北部显著高于其他区域(P<0.05);丰水期沉积物C/N比为3.09~97.46,西部显著低于其他区域(P<0.05)。枯水期和丰水期沉积物C/N比>10,说明沉积物中有机质都是以外源为主,且丰水期沉积物具有矿化作用。拉鲁湿地北部没有有机污染,其他区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鲁湿地 枯水期和丰水期 沉积物 碳氮磷 污染评价
下载PDF
拉鲁湿地芦苇不同部位金属元素富集规律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白永飞 吕学斌 +2 位作者 吴坚扎西 旦增 布多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9年第2期35-39,共5页
通过在拉鲁湿地布设7个采样点,采集湿地植物芦苇,检测分析K、Na、Ca、Mg、Cu等23种元素在其根、茎、叶、花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同一元素在芦苇不同部位及同一部位不同元素的含量、转移能力、富集能力等均差异较大。元素平均质量比... 通过在拉鲁湿地布设7个采样点,采集湿地植物芦苇,检测分析K、Na、Ca、Mg、Cu等23种元素在其根、茎、叶、花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同一元素在芦苇不同部位及同一部位不同元素的含量、转移能力、富集能力等均差异较大。元素平均质量比范围为0.055 mg/kg(Tl)~2.20×10~4 mg/kg(Na),大部分元素在芦苇不同部位的分布符合根>花>叶>茎这一规律;芦苇对Ca转移能力最强,对Fe的转移能力最弱;芦苇对Fe富集能力最强,特别是根部对Fe的富集系数高达506万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 金属元素 转移系数 富集系数 拉鲁湿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