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 with 4th-generation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 in assessment of oncologic patients 被引量:2
1
作者 Davide Ippolito Alessandra Silvia Casiraghi +3 位作者 Cammillo Talei Franzesi Davide Fior Franca Meloni Sandro Siron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Oncology》 SCIE CAS 2017年第10期423-430,共8页
AIM To compare radiation dose and image quality of 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CT) protocol combined with hybrid-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 with standarddose CT examinations for follow-up of oncologic patients... AIM To compare radiation dose and image quality of 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CT) protocol combined with hybrid-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 with standarddose CT examinations for follow-up of oncologic patients. METHODS Fifty-one patients with known malignant diseases which underwent, during clinical follow-up, both standarddose and low-dose whole-body CT scans were enrolled. Low-dose CT was performed on 256-row scanner, with 120 kV and automated m A modulation, and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 Standard-dose CT was performed on 16-rows scanner, with 120 kV, 200-400 m As(depending on patient weight). We evaluated density values and signal-to-noise ratio, along with image noise(SD), sharpness and diagnostic quality with 4-point scale.RESULTS Density values in liver, spleen and aorta were higher in lowdose images(liver 112.55 HU vs 103.90 HU, P < 0.001), as SD values in liver and spleen(liver 16.81 vs 14.41). Volumetric-Computed-Tomographic-Dose-Index(CTDIvol) and Dose-Length-Product(DL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low-dose CT as compared to standard-dose(DLP 1025.6 m Gy*cm vs 1429.2 m Gy*cm, P < 0.001) with overall dose reduction of 28.9%. Qualitative analysis did not reve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image noise and diagnostic quality.CONCLUSION Automatic tube-current modulation combined with hybriditerative algorithm allows radiation dose reduction of 28.9% without loss of diagnostic quality, being useful in reducing dose exposure in oncologic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uted tomography 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 tube current modulation Oncologic imaging Radiation dose
下载PDF
化疗患者行个体化低流率腹部增强CT:双源CT低管电压高管电流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杰 张怡存 +7 位作者 李林峰 原典 齐珂 张梦圆 张炜珽 魏楠楠 高剑波 吕培杰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3期119-122,共4页
目的 探讨在癌症患者中使用双源CT结合低流速和低管电压方案的可行性。方法 共纳入90名进行上腹部增强CT扫描的患者,并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人)。在A组中,患者使用120kVp和448mgl/kg对比剂量进行扫描。B组患者以100kVp和336 mgl... 目的 探讨在癌症患者中使用双源CT结合低流速和低管电压方案的可行性。方法 共纳入90名进行上腹部增强CT扫描的患者,并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人)。在A组中,患者使用120kVp和448mgl/kg对比剂量进行扫描。B组患者以100kVp和336 mgl/kg对比剂量进行扫描。C组患者以70kVp和224mgI/kg对比剂量进行扫描。对CT值、标准差、信噪比、对比噪声比、主观评分、对比剂剂量和流速进行测量。结果 在三组中,除了肾脏外,主观图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与其他组相比,C组在大多数感兴趣区域(ROIs)中显示出显著更高的CT值、更低的噪声水平以及更高的SNR和CNR值(P<0.05)。与A组相比,C组所用对比剂剂量减少了47.3%(79.2±13.7 vs.41.7±8.9,P<0.01),对比剂注射速率降低了19.2%(2.6±0.5 vs.2.1±0.4,P<0.01)。结论 在化疗后血管受损的患者中使用70kVp管电压结合高管电流的方法,在保证图像质量和诊断信心的同时降低流速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流速 低管电压 低对比剂剂量 高管电流 上腹部CT
下载PDF
评估高浓度对比剂联合低管电流在克罗恩病CTE检查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
3
作者 王晓红 郭庆强 宋曼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1期144-146,共3页
目的这项研究通过比较不同浓度对比剂联合不同管电流在克罗恩病患者的腹部CT血管成像质量及肠壁相对强化值,从而探讨高浓度对比剂联合低管电流扫描方式在克罗恩病患者小肠CT造影的应用价值。方法52例连续患者随机分为低浓度组(A组)和高... 目的这项研究通过比较不同浓度对比剂联合不同管电流在克罗恩病患者的腹部CT血管成像质量及肠壁相对强化值,从而探讨高浓度对比剂联合低管电流扫描方式在克罗恩病患者小肠CT造影的应用价值。方法52例连续患者随机分为低浓度组(A组)和高浓度组(B组),两组患者均行CTE检查,扫描时应用相同的管电压、注射速率、对比剂用量,将动脉期扫描数据作为研究对象,A组(碘浓度为300mg/mL的碘普罗胺)使用自动mAs,B组(碘浓度为400mg/mL的碘美普尔)使用0.6倍自动mAs;比较A组和B组有效辐射剂量及肠系膜上动脉起始段的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指标(强化程度、信噪比、对比噪声比)、主观评价指标,病灶区域肠壁强化进行以CT值测量为基础的客观评价。结果B组较A组有效剂量降低约40%;B组在动脉期肠系膜上动脉起始段的CT值(366.9±56.5)及相对强化值(321.4±56.4)均高于A组在动脉期肠系膜上动脉起始段的CT值(286.1±36.2)及相对强化值(240.9±3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组在动脉期肠系膜上动脉起始段的CNR(30.4±8.9)及SNR(36.4±10.0)均高于A组在动脉期肠系膜上动脉起始段的CNR(22.0±5.4)及SNR(27.3±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组在动脉期病变肠壁的CT值(111.7±13.8)及相对强化值(72.5±12.8)均高于A组在动脉期病变肠壁的CT值(94.1±18.2)及相对强化值(48.2±20.7),并且B组在动脉期病变肠壁的相对强化CT值>50HU;A、B两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分别为(4.04±0.445)、(4.15±0.464),A、B两组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克罗恩病患者CTE检查中应用高浓度对比剂注射方案联合低管电流,能大幅度降低了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对肠系膜上动脉起始段强化程度更高、图像质量更佳,对病变肠壁强化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对比剂 低管电流 克罗恩病 小肠CT造影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下载PDF
CT机低管电压联合高管电流技术用于肾癌术前诊断的价值
4
作者 秦基烨 王潇偲 杨岚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2214-2216,2302,共4页
目的:探讨X射线计算机体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机低管电压联合高管电流技术应用于肾癌术前诊断的价值。方法:将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肾癌患者103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的所有患者均接受全腹多期增强CT检查,并根据... 目的:探讨X射线计算机体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机低管电压联合高管电流技术应用于肾癌术前诊断的价值。方法:将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肾癌患者103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的所有患者均接受全腹多期增强CT检查,并根据扫描参数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2),对照组多期增强CT扫描的管电压为120 kV,管电流选择300 mA,观察组多期增强CT扫描管电压为90 kV,管电流为550 mA。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图像质量、图像清晰度以及辐射剂量。结果: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实质期(Nephrographic phase,NP)和皮髓质期(Corticomedullary phase,CMP)的肿瘤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对比度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以及肾实质ROI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NP、CMP图像清晰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NP、CMP期的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总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DLP)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采用低管电压高管电流扫描方案对肾癌患者进行术前诊断取得的扫描图像清晰度较高、图像质量较好,且能够有效减少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计算机体层成像 低管电压 高管电流 辐射剂量
下载PDF
CT球管参数设定对腰椎骨折3D打印模型影响的体模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肖梦强 张萌 +4 位作者 许英浩 刘金丰 胡小露 雷鸣 赵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66-1171,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CT球管参数设定对腰椎骨折3D打印模型的影响,探讨适合腰椎骨折术前3D打印模型的低剂量CT扫描参数。方法:利用东芝640层CT对L1-L2椎体棘突骨折腰椎模型进行扫描,A、B两组的扫描管电压分别为120、100 kV,管电流均依次设定为... 目的:分析不同CT球管参数设定对腰椎骨折3D打印模型的影响,探讨适合腰椎骨折术前3D打印模型的低剂量CT扫描参数。方法:利用东芝640层CT对L1-L2椎体棘突骨折腰椎模型进行扫描,A、B两组的扫描管电压分别为120、100 kV,管电流均依次设定为160、140、120、100、80、60、40、20 mA。由两位高年资影像诊断主治医师对骨折线的可发现、可诊断和整体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另由两位高年资骨科主治医师对3D打印模型清晰度、手术指导情况进行主观评价,均采取3分评价法,评分≥2分为可接受。结果:两位医师对骨折线及3D打印模型的主观评价一致性均较好,各组3D打印模型评价均为3分。管电流为20 mA时,A、B两组L2棘突骨折线评分均为1分,图像质量差,其余骨折线评分均为2分或3分。不同参数L1-L5双侧椎弓根左右径宽度均值范围为9.42~10.19 mm,不同参数腰椎3D打印模型L2-L5双侧椎弓根上下径长度均值范围为12.15~12.52 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组管电流为20 mA,B组管电流为40 mA时,噪声最低,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最高,分别为11.7、15.31、95.72和8.62、30.97、165.10;随着辐射剂量降低,噪声降低,SNR、CNR升高。结论:采用低管电压、低管电流CT扫描能够满足3D打印模型的临床需求和腰椎骨折诊断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骨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3D打印 低管电压 低管电流 辐射剂量
下载PDF
CT低剂量冠状动脉成像的管电流与管电压参数优化现状 被引量:9
6
作者 李若梅 王嗣伟 晋丹丹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12年第3期515-520,共6页
随着64排以上多层螺旋CT(MSCT)和双源CT(DSCT)的飞速发展,CT冠状动脉成像(CTCA)以其无创、便捷、低风险和低费用等优越性,在临床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应用。但较复杂的心脏血管成像,往往伴随着较高的辐射剂量,因此这就大大地增加了患恶性... 随着64排以上多层螺旋CT(MSCT)和双源CT(DSCT)的飞速发展,CT冠状动脉成像(CTCA)以其无创、便捷、低风险和低费用等优越性,在临床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应用。但较复杂的心脏血管成像,往往伴随着较高的辐射剂量,因此这就大大地增加了患恶性肿瘤的几率。近年来,CTCA辐射量的问题得到了不少学者的关注,对如何低剂量CTCA做了大量的研究,而管电流与管电压的调节在CT低剂量冠状动脉成像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当前管电流与管电压参数优化应用的总体状况,并认为在保证CTCA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对于体重指数正常、心率稳定、冠状动脉钙化总评分在100AU以下的患者,采用降低管电压扫描可明显减少辐射剂量,若再联合应用ECG调制电流曝光技术,将进一步减少辐射剂量。但对于肥胖体重、心律不齐及钙化较多者则不适用低剂量CTCA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冠状动脉成像 低剂量 管电流 管电压
下载PDF
低管电压联合管电流自动调节技术降低下肢动脉CTA辐射剂量 被引量:10
7
作者 华海琴 康德强 +6 位作者 徐晓娟 王岩 彭楠 刘冰 李超 王玲璞 郭鹏德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66-370,共5页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结合管电流自动调节技术实现下肢动脉CTA低剂量扫描的可行性。方法将64例患者分为3组行下肢动脉CTA检查,A组管电压120kV,管电流自动调节范围50~250mA;B组管电压100kV,管电流自动调节范围50~350mA;C组管电压80kV,管电流...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结合管电流自动调节技术实现下肢动脉CTA低剂量扫描的可行性。方法将64例患者分为3组行下肢动脉CTA检查,A组管电压120kV,管电流自动调节范围50~250mA;B组管电压100kV,管电流自动调节范围50~350mA;C组管电压80kV,管电流自动调节范围100~350mA;获得腹主动脉、股动脉及腘动脉CT值、图像噪声、SNR、扫描长度(SL)、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及剂量长度乘积(DLP)。并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结果3组间腹主动脉、股动脉及腘动脉CT值、图像噪声、S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间S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DIvol、DL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B、C组图像均可满足诊断要求,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2.50±0.51)分、(2.44±0.63)分及(2.41±0.5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管电压结合管电流自动调节技术,可在获得符合诊断要求图像的同时,降低下肢动脉CTA扫描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低管电压 管电流自动调节 辐射剂量
下载PDF
低电压及自动管电流调节低剂量CT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张鹏 赵英杰 李振龙 《医学综述》 2015年第16期3000-3002,共3页
随着多层螺旋CT的快速普及和发展,CT检查频率正逐渐提高,CT辐射剂量越来越受到关注。许多低剂量CT扫描技术可以在保证CT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的前提下,降低辐射剂量。该文旨在介绍低电压及自动管电流调节低剂量CT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并... 随着多层螺旋CT的快速普及和发展,CT检查频率正逐渐提高,CT辐射剂量越来越受到关注。许多低剂量CT扫描技术可以在保证CT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的前提下,降低辐射剂量。该文旨在介绍低电压及自动管电流调节低剂量CT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并对低剂量CT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电压 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 低剂量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下载PDF
80 kV管电压下迭代重建算法联合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在低剂量头颈部CT血管造影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9
作者 黄涛 马隆佰 +5 位作者 陆玉敏 毛一朴 官晓晖 余水莲 李传 刘愈明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18期2364-2368,共5页
目的探讨80 kV管电压下迭代重建算法联合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在低剂量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行头颈部CTA检查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CTA扫描时管电压120 kV,固定管电流250 mAs,采用滤波... 目的探讨80 kV管电压下迭代重建算法联合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在低剂量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行头颈部CTA检查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CTA扫描时管电压120 kV,固定管电流250 mAs,采用滤波反投影法重建图像;观察组进行CTA扫描时管电压80 kV,自动管电流调制,采用iDose 43级迭代算法重建图像。对比两组患者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图像质量客观评价及辐射剂量。结果两组患者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右颈总动脉、左右颈内动脉、基底动脉及左右大脑中动脉的CT值、基底动脉CT值的标准差、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及有效剂量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有效剂量较对照组下降约55.7%。结论采用迭代重建算法联合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行低剂量头颈部CTA检查,可以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被检者的辐射剂量,实现辐射剂量个体化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成像 迭代重建 自动管电流 低剂量
下载PDF
低千伏结合自动管电流技术在下肢CTA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海波 郭晓玲 付传明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9期1301-1303,共3页
目的探讨80 k V结合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在下肢CTA中的可行性。方法将7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为80 k V,开启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对照组为常规120 Kv,300 m A。分析两组不同扫描参数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80 k V结合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在下肢CTA中的可行性。方法将7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为80 k V,开启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对照组为常规120 Kv,300 m A。分析两组不同扫描参数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及辐射剂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各层面动脉内CT值(SI)、图像背景噪声(BN)、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图象诊断可接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满足诊断要求。与对照组ED[(23.9±5.9)m Sv]比较,观察组ED[(8.5±1.3)m Sv]明显减少(15.4±3.4)m Sv,降低了约64%(P<0.05)。结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图像质量能满足诊断要求的同时,可显著降低下肢CTA检查的辐射剂量,提高合理使用低剂量原则的效率,值得借鉴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像 低千伏 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 计算机体层摄影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19
11
作者 王倩 赵心明 《医学综述》 2013年第4期702-706,共5页
随着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技术的普及,CT扫描的高辐射剂量日益得到广泛关注。CT低剂量研究也成为了CT研究的热点领域。目前,降低CT扫描剂量的方法众多,而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ATCM)作为一项通过实时曝光控制优化辐射剂量兼顾图像质量的... 随着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技术的普及,CT扫描的高辐射剂量日益得到广泛关注。CT低剂量研究也成为了CT研究的热点领域。目前,降低CT扫描剂量的方法众多,而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ATCM)作为一项通过实时曝光控制优化辐射剂量兼顾图像质量的先进技术已在临床工作中应用。不同的设备各有其技术基本原理及指标。对ATCM技术在头颈、胸、腹、盆腔部位应用及其影响因素和局限性等尚需更多的临床研究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扫描 自动管电流技术 低剂量
下载PDF
自动管电流调制范围选择对头颈动脉CTA的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华海琴 康德强 +5 位作者 徐晓娟 李超 刘冰 刘明 傅瑶 王志群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7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探讨相同管电压和噪声指数(NI)条件下,自动毫安调制范围的选择对头颈动脉CTA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进行头颈动脉CTA检查。A组管电压为120 k V,管电流调制范围为150~600 m A;B组管电压为120 k V,管... 目的探讨相同管电压和噪声指数(NI)条件下,自动毫安调制范围的选择对头颈动脉CTA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进行头颈动脉CTA检查。A组管电压为120 k V,管电流调制范围为150~600 m A;B组管电压为120 k V,管电流调制范围为150~400 m A。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测量主动脉弓、颈总动脉分叉部、基底动脉中部的CT值和噪声,并计算信噪比(SNR),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对血管后处理图像进行评分,包括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曲面重组(CPR)等。记录并统计辐射剂量参数,包括CTDIvol和DLP,同时记录主动脉弓、颈4椎体、齿状突、垂体窝水平层面管电流的值。结果两组主动脉弓、颈总动脉分叉部、基底动脉腔内信噪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两组图像主观质量评分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两组辐射剂量比较,A组CTDIvol、DLP显著大于B组。A、B组在主动脉弓水平组织较厚,管电流均保持为最大值;主动脉弓、颈4椎体水平、齿状突,A组管电流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垂体窝水平管电流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合理适当的选择管电流调节范围,有效利用管电流自动调节技术,有助于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降低头颈CTA的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头颈动脉CTA 自动管电流 低剂量
下载PDF
自动管电流调制扫描及ASIR重建下胸部CT噪声指数的优化 被引量:15
13
作者 陆锐 何健 +4 位作者 周科峰 秦国初 胡安宁 杨尚文 朱斌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6期1012-1016,共5页
目的研究自动管电流调制扫描及50%权重自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算法(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ASIR)重建时,不同噪声指数(noise index,NI)的设定对胸部CT扫描图像质量的影响,探索合适的NI以降低辐射剂量。方法... 目的研究自动管电流调制扫描及50%权重自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算法(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ASIR)重建时,不同噪声指数(noise index,NI)的设定对胸部CT扫描图像质量的影响,探索合适的NI以降低辐射剂量。方法前瞻性地连续纳入193例行胸部CT扫描的患者,随机分为6组,各组NI预设为15、18、21、24、27、30,并进一步根据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为三个亚组:偏瘦及正常组(BMI≤23.9)、超重组(24≤BMI≤27.9)、肥胖组(BMI≥28)。所有患者均采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扫描,50%权重的ASIR重建。由2位放射科医师采用盲法分别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13分,良好;13~15分,临界;〉15分,不能接受),测量肺重建及纵隔重建图像的噪声(脂肪)、信噪比(大血管-脂肪)、对比噪声比(大血管-脂肪)。记录各患者CT容积剂量指数(CT does index volume,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另外记录每位患者纵隔重建图像管电流小于50m A的层面占所有层面的百分比。结果随着NI的升高,图像主观评分增高(质量下降),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降低。各NI预设条件下胸部CT图像主观评分均≤15分,仅NI=30时,4例(4/34)患者图像主观评分为13~15分。NI=30时图像主观评分显著高于、信噪比低于NI为15~27图像(P〈0.05)。NI为24~30的辐射剂量显著低于NI为15~21(P〈0.05)。NI为27及30时,随着BMI增加,出现电流低于50m A层面百分比降低(P〈0.05)。在NI为30时,随着BMI增加,辐射剂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自动管电流调制扫描及50%ASIR重建下,胸部CT扫描可以预设NI为30,在大幅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图像质量也能满足诊断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 低剂量 自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算法 自动管电流调制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64层双源CT管电流自动调节技术配合降噪处理在胸部低剂量CT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淑君 徐裕金 +2 位作者 王维军 李贤兴 江海涛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10期113-116,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64层双源螺旋CT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配合降噪处理在胸部低剂量C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7月参加我院胸部CT检查的健康人群受检者200名,抽取其中100名,接受低剂量螺旋CT检查,作为A组;另100名接受常规CT平扫检查,作... 目的:探讨64层双源螺旋CT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配合降噪处理在胸部低剂量C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7月参加我院胸部CT检查的健康人群受检者200名,抽取其中100名,接受低剂量螺旋CT检查,作为A组;另100名接受常规CT平扫检查,作为B组,由两名胸部专业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对肺尖、中肺、下肺图像进行图像质量评分(IQS),测量图像标准差(SD)值,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尖、中肺、下肺的图像标准差SD值,A组分别是(34.34±2.17)、(30.63±0.74)、(30.74±1.21);B组分别是(36.82±2.51)、(34.15±1.98)、(31.69±1.93)。肺尖,中肺,下肺的图像质量评分的IQS值,A组分别是(1.83±0.36)、(1.59±0.38)、(1.64±0.34);B组分别是(2.31±0.47)、(1.68±0.42)、(1.73±0.48)。在肺尖,A组的SD值和IQS低于B组(P〈0.05)。结论在低剂量肺部CT检查中应用管电流自动控制技术并配合降噪处理,将使辐射剂量分布趋于合理化,更有利于观察肺尖的结构,提高该部位疾病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自动管电流调节 图像质量
下载PDF
64层CT手动和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在骨盆创伤中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潘旭红 陈锋 +3 位作者 唐小锋 崔程凯 隋旭蕾 冯佩佩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12期1884-1886,1891,共4页
目的:探讨64层CT手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在骨盆外伤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对87例骨盆外伤患者采用64层CT进行手动和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两种方法扫描,由2名具有资质的影像医师采用双盲法分别对两种扫描方法所获取图像的图像质量... 目的:探讨64层CT手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在骨盆外伤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对87例骨盆外伤患者采用64层CT进行手动和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两种方法扫描,由2名具有资质的影像医师采用双盲法分别对两种扫描方法所获取图像的图像质量、骨折显示情况及辐射剂量进行评价,详细记录所有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手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对骨折线、盆部软组织、VR图像质量和MPR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00±0.00,2.72±0.44,4.00±0.00,4.00±0.00;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对骨折线、软组织、VR和MPR评分分别为4.00±0.00,3.72±0.44,4.00±0.00,4.00±0.00;两种扫描方法对软组织评分有统计学差异(t=9.06,P=0.00);②手动与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剂量加权指数CTDIVOL分别为9.05±1.59,15.50±2.74;手动较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降低约41.61%,具有统计学差异(t=17.91,P=0.00)。结论:在骨盆外伤患者中,64层CT手动管电流调节技术能确保图像质量满足诊断需求,并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管电流调节技术 骨盆骨折 低剂量 辐射剂量
下载PDF
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在胸部低剂量CT筛查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3
16
作者 张晓锦 董健 +3 位作者 崔斌 李剑颖 史燕杰 刘玉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69-1172,共4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自动管电流调节(ATCM)技术在胸部低剂量CT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94名常规体检人员分为两组:A组45名,扫描方案为固定噪声指数(NI)为14,应用ATCM技术自动调节管电流(20~200mA);B组49名,扫描方案为固定管电流40mAs。...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自动管电流调节(ATCM)技术在胸部低剂量CT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94名常规体检人员分为两组:A组45名,扫描方案为固定噪声指数(NI)为14,应用ATCM技术自动调节管电流(20~200mA);B组49名,扫描方案为固定管电流40mAs。两名医师采用双盲法对肺尖、中肺、下肺图像进行图像质量评分(IQS),测量图像标准差(SD)值,记录加权CT剂量指数(CTDIw),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尖、中肺、下肺SD值:A组为13.62±2.07、11.70±0.85、11.89±1.26,B组为17.20±2.66、11.29±2.32、12.82±2.49;IQS:A组为1.82±0.36、1.58±0.38、1.66±0.34,B组为2.30±0.47、1.67±0.42、1.74±0.48。在肺尖,A组的SD值和IQS低于B组(P<0.05)。A、B两组CTDIw比较:受检者体质量指数(BMI)≤27kg/m2时,A、B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MI>27kg/m2时,A组高于B组(P<0.05)。结论胸部低剂量CT筛查中,应用ATCM技术可在更大的密度衰减范围和体质量较大的人群中得到更高质量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噪声指数 自动管电流调节 图像质量
下载PDF
ECG管电流调制技术在大体重前瞻性冠脉CTA序列扫描中的剂量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何桂茹 刘晓蓓 +2 位作者 王炜 刘艳 柯志良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年第2期44-46,59,共4页
目的大体重患者在冠脉CTA前瞻性序列扫描中运用ECG管电流调制技术评价X线吸收剂量及临床应用。方法40例体重指数(BMI)>24的患者在冠脉CTA检查中随机分为两组:A组20例采用ECG管电流调制技术(ATCM),心率<70次/分时,扫描范围为20%-80... 目的大体重患者在冠脉CTA前瞻性序列扫描中运用ECG管电流调制技术评价X线吸收剂量及临床应用。方法40例体重指数(BMI)>24的患者在冠脉CTA检查中随机分为两组:A组20例采用ECG管电流调制技术(ATCM),心率<70次/分时,扫描范围为20%-80%R-R间期,设60%-80%R-R间期组为全剂量扫描范围;心率>70次/分时,扫描范围为20%-80%R-R间期,设35%-55%R-R间期组为全剂量扫描。B组20例均选用20%-80%R-R间期组为全剂量扫描;比较两组病例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 A组平均辐射剂量(6.91±2.78),B组为(10.43±3.36),A组比B组减少了33.77%的辐射剂量;辐射剂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别。结论在前瞻性序列扫描中运用ECG管电流调制技术可以明显降低大体重患者的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低剂量 冠状动脉 ECG管电流调制技术 序列扫描 大体重
下载PDF
锅炉水冷壁管缺陷检测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任海燕 丁克勤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25,63,共4页
对锅炉水冷壁管低频涡流检测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建立了低频涡流检测的有限元模型,仿真分析了水冷壁管的三维有限元计算,给出了2种典型的缺陷对应的响应结果,得出了感应信号随缺陷形状改变的大致规律,可用于锅炉水冷壁管低频涡流检测探... 对锅炉水冷壁管低频涡流检测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建立了低频涡流检测的有限元模型,仿真分析了水冷壁管的三维有限元计算,给出了2种典型的缺陷对应的响应结果,得出了感应信号随缺陷形状改变的大致规律,可用于锅炉水冷壁管低频涡流检测探头设计和实际检测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冷壁管 低频涡流检测 ANSYS电磁仿真软件 相位差
下载PDF
双源CT低剂量技术对恶性肿瘤患者随访的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凤娇 张艳 吴建伟 《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电子版)》 2016年第2期23-27,共5页
目的探讨双源CT低千伏和自动管电流技术对恶性肿瘤患者的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0月~2014年6月行CT随访的93例恶性肿瘤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100 k V自动管电流组)、B组(100k V组固定电流组)、C组(120 k V自动管电流组)和D组(12... 目的探讨双源CT低千伏和自动管电流技术对恶性肿瘤患者的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0月~2014年6月行CT随访的93例恶性肿瘤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100 k V自动管电流组)、B组(100k V组固定电流组)、C组(120 k V自动管电流组)和D组(120 k V固定电流组,标准条件)行胸腹盆增强检查,计算4组每次CT检查的CTDLvol、DLP和ED,比较它们在各组间的差异。测量4组图像的SNR和CNR,并比较它们在各组间的差异,肉眼主观评估4组的解剖结构和病灶图像质量并进行评分。结果 A、B、C和D组CTDLvol、DLP、ED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F=1114.203,P〈0.001;F=106.174,P〈0.001;F=106.163,P〈0.001),经两两比较,CTDLvol在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LP和ED,除B组与D组外,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和C组、C组和D组SNR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C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42,P=0.299),4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07,P=0.351)。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行胸腹盆部双源CT增强扫描随访,应用自动管电流技术和低千伏(100 k V)技术,在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的同时,辐射剂量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管电流技术 低千伏 辐射剂量 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 恶性肿瘤
下载PDF
CT低剂量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列印 《华夏医学》 CAS 2017年第1期172-175,共4页
医源性辐射越来越被关注,在不影响诊断效能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辐射剂量已成为业界共识。CT低剂量技术相关研究已成为当前热点,笔者就低管电压、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关键词 辐射 低剂量 低管电压 自动管电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