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卢坤“五家评本”《杜工部集》考论 被引量:2
1
作者 孙微 王新芳 《新世纪图书馆》 CSSCI 2011年第2期83-85,共3页
卢坤是清末名臣,其"五家评本"《杜工部集》是中国刻板印刷史上最为精美的五色套印本,具有较高的版本价值和文物价值。从集评内容来看,该本辑录的王世贞、王慎中、王士禛、邵长蘅、宋荦五家评语,和此前刘浚的《杜诗集评》相比... 卢坤是清末名臣,其"五家评本"《杜工部集》是中国刻板印刷史上最为精美的五色套印本,具有较高的版本价值和文物价值。从集评内容来看,该本辑录的王世贞、王慎中、王士禛、邵长蘅、宋荦五家评语,和此前刘浚的《杜诗集评》相比互有优劣,不过它硕果仅存地保存了明人"严驳杜诗"之批语,显得弥足珍贵,具备很高的文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坤 五家评本 《杜工部集》 套印本
下载PDF
《呻吟语》:吕坤人生感悟及其民本思想的集中体现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民服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8-112,共5页
吕坤是明后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政治家,长期在地方和中央任职。《呻吟语》是其众多著述中的一种,旨在探讨人生哲理。该书共分礼、乐、射、御、书、数六卷,涉及宇宙、自然、人性、命运、修身、治学、品德、治道、人情、物理等多方... 吕坤是明后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政治家,长期在地方和中央任职。《呻吟语》是其众多著述中的一种,旨在探讨人生哲理。该书共分礼、乐、射、御、书、数六卷,涉及宇宙、自然、人性、命运、修身、治学、品德、治道、人情、物理等多方面内容,具有深邃的思想性和哲理性,充满智慧之光。在该书中,吕坤提出民是国之根本,是国家赖以生存的衣食之源;民重于君,应体察民众的冷暖疾苦,减轻民众负担。这种民本主义观点,具有早期启蒙思想的色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吕坤不仅有着强烈的经世济民思想,还努力将之付诸施政之中,以收一时之成效。这在明王朝国势衰微、大厦将倾的时代背景下,尤为难能可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坤 《呻吟语》 精神文化遗产
下载PDF
屈辞“悬圃”再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汤洪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51-56,共6页
《离骚》"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与《天问》"昆仑县圃,其尻安在"句,俱涉"悬圃"。"县"、"悬"为古今字,意为"悬挂的花园"。"悬圃"在《楚辞》各版本及其他... 《离骚》"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与《天问》"昆仑县圃,其尻安在"句,俱涉"悬圃"。"县"、"悬"为古今字,意为"悬挂的花园"。"悬圃"在《楚辞》各版本及其他典籍中,与昆仑都有着紧密联系。典籍记载之"县圃"、"悬圃"与"玄圃",其所指实同,但这并不是传统注疏家们所言之通假,而是由昆仑兼具黑色之文化意象所决定。"悬圃"初或借用两河流域古代之"空中花园",由于花园具有通天功能,后借以描摹神话昆仑大山之通天高境。通过解析"悬圃"之文化意象,《天问》句当作"其尻",而不作"其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圃 县圃 玄圃 昆仑 通天
下载PDF
明代大儒吕坤的女性观及实践
4
作者 赵秀丽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23-28,共6页
吕坤在明代中后期女性教化方面作出重大贡献,他对女教书籍的大胆革新使《闺范》风靡一时,被誉为"闺壶箴鉴"、"闺门至宝"。吕坤通过点评女性在困厄之际的抉择,强调女性"闺智"与"权变"的重要性,... 吕坤在明代中后期女性教化方面作出重大贡献,他对女教书籍的大胆革新使《闺范》风靡一时,被誉为"闺壶箴鉴"、"闺门至宝"。吕坤通过点评女性在困厄之际的抉择,强调女性"闺智"与"权变"的重要性,主张"贞"行与"烈"行"心一道同"。此外,吕坤还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女性追求道德情操的实现,从而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他的改革与努力被后世广为颂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大儒 吕坤 女性观 闺范
下载PDF
卢泰坤教授治疗肺系疑难病思路探析
5
作者 万文蓉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年第2期79-80,共2页
  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福建中医学院附属厦门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卢泰坤教授,业医30余年,治学严谨,学验俱丰,在治疗内科疑难病方面具有独到的见解.现将其治疗肺系疾病的思路介绍如下.……
关键词 肺系疾病 临床经验 卢泰坤
下载PDF
日本藏《近思录标题释义》真伪辨
6
作者 程水龙 曹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6-102,共7页
日本国立公文书馆所藏明万历刊本《近思录标题释义》十四卷,云"汪道昆"校订。刻本中的汪道昆《释义》序文,与嘉靖十七年刘世贤《重刊近思录序》基本相同;从版式、编排体例、各卷类目、内容等方面比较考察,此刻本与明代万历年... 日本国立公文书馆所藏明万历刊本《近思录标题释义》十四卷,云"汪道昆"校订。刻本中的汪道昆《释义》序文,与嘉靖十七年刘世贤《重刊近思录序》基本相同;从版式、编排体例、各卷类目、内容等方面比较考察,此刻本与明代万历年间吴勉学校阅本《分类经进近思录集解》基本相同,源头相同,极可能是同一版本。史料记载未见明代文学家汪道昆撰写过《近思录标题释义》,题为"新安汪道昆撰"的序文宜是伪作。此刻本采用汪道昆大名,或书贾有意为之,冒作汪道昆校订;或改名作"近思录标题释义",以求得标目新颖,借助名人校订的效应,便于流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道昆 《近思录标题释义》 《分类经进近思录集解》
下载PDF
从《交泰韵》看吕坤之宫商观 被引量:1
7
作者 白秀红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81-85,共5页
根据吕坤的音韵学著作《交泰韵》对宫商的论述,吕坤的宫商观与传统的音韵学观点宫商表音不同,吕书中宫商用来表韵。但是吕坤的改革是不彻底的,有许多与旧韵书的观点夹缠不清的地方。
关键词 《交泰韵》 吕坤 宫商 音韵学
下载PDF
吕坤慈善思想初探
8
作者 王安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4-7,共4页
在吕坤看来,行善的目的就是为了善本身。他希望通过劝导、奖励以及乡约的规定来鼓励人们从事慈善事业,但是坚持以自愿为原则。吕坤主张:官府、村社以及百姓个人联合起来以应对灾荒,实现自我救助和他人施善的结合。同时吕坤还注重对残疾... 在吕坤看来,行善的目的就是为了善本身。他希望通过劝导、奖励以及乡约的规定来鼓励人们从事慈善事业,但是坚持以自愿为原则。吕坤主张:官府、村社以及百姓个人联合起来以应对灾荒,实现自我救助和他人施善的结合。同时吕坤还注重对残疾人的救助,由官府与善人义士共同参与,采取收养与学艺结合的方式,因才施教,因材就业,使残疾人能够自己生活。吕坤的慈善思想还有着强烈的道德教化色彩,这也体现了当时慈善事业以意识形态的灌输为目标的时代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吕坤 慈善思想
下载PDF
《秦疆治略》的价值和特点
9
作者 赵海霞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88-90,共3页
《秦疆治略》是一部地方志书,对当时陕西各政区的基本情况作了简要的记述,保存了不少珍贵的经济资料、人口资料,并对当地的治理提出了一些对策,特别是在每个厅、州、县名下标注该政区的分等,是此书不同于一般志书之处。通过《秦疆治略》... 《秦疆治略》是一部地方志书,对当时陕西各政区的基本情况作了简要的记述,保存了不少珍贵的经济资料、人口资料,并对当地的治理提出了一些对策,特别是在每个厅、州、县名下标注该政区的分等,是此书不同于一般志书之处。通过《秦疆治略》,可以对道光初年陕西各地情形有一个大体了解,虽然简略,却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坤 《秦疆治略》 地方经济 政区分等
下载PDF
试论吕坤的乡村建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10
作者 戚文闯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18-22,共5页
吕坤是明代中后期一位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吕坤在其著作《实政录》中阐明了自己的乡村建设思想,其乡村建设思想又分为富民、育民、安民三个部分。吕坤的乡村建设思想对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尤其是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吕坤是明代中后期一位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吕坤在其著作《实政录》中阐明了自己的乡村建设思想,其乡村建设思想又分为富民、育民、安民三个部分。吕坤的乡村建设思想对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尤其是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凸显了其思想的当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坤 《实政录》 乡村建设思想 当代价值
下载PDF
聊斋诗文中的淄川邱氏族人
11
作者 孙启新 《蒲松龄研究》 2018年第2期100-109,共10页
依据《淄川邱氏世谱》和蒲松龄的有关诗文,对蒲松龄与淄西邱氏族人的重要交游作一梳理:蒲松龄曾代孙蕙写信,与邱璐商议买卖土地房屋事宜;蒲松龄与邱希潜诗词酬唱、游览胜景,友谊终其一生;邱翊圣字勷宸,是邱希潜的叔弟;邱辅圣字寀宸,也... 依据《淄川邱氏世谱》和蒲松龄的有关诗文,对蒲松龄与淄西邱氏族人的重要交游作一梳理:蒲松龄曾代孙蕙写信,与邱璐商议买卖土地房屋事宜;蒲松龄与邱希潜诗词酬唱、游览胜景,友谊终其一生;邱翊圣字勷宸,是邱希潜的叔弟;邱辅圣字寀宸,也是邱希潜的叔弟,邱采臣草堂不是邱希潜的清梦楼;"九如昆仲"是邱启岗、邱启峦兄弟二人,他们是邱希潜的儿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诗文 邱璐 邱希潜 邱翊圣 邱辅圣 九如昆仲 考证
下载PDF
吴佩孚与洛阳巡阅使署述论(1920-1924)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巧霞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1-147,共17页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国家的中心权力严重虚化,地方性军阀势力愈来愈坐大。为安置强大的军阀实力人物,北京政府不得已设置了巡阅使这一非常置的地方军政制度。这一制度介于中央和省之间,掌管两到三省军政事务大...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国家的中心权力严重虚化,地方性军阀势力愈来愈坐大。为安置强大的军阀实力人物,北京政府不得已设置了巡阅使这一非常置的地方军政制度。这一制度介于中央和省之间,掌管两到三省军政事务大权。直鲁豫巡阅使无疑是北洋政府时期所设各巡阅使的典型,1920-1924年,吴佩孚于洛阳开府,先后任直鲁豫巡阅副使与正使,利用此职,不仅操纵地方军政、民政、财政等,还经常干预中央政权,对北洋政局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课题不仅可以弥补北洋政府时期巡阅使制研究的不足,也可以完善该时期的人物史研究,还可以深化中国近代地方政治制度史乃至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政府时期 直鲁豫巡阅使 吴佩孚 洛阳 曹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