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297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户使用MBTI人格标签在社交媒体上的自我呈现
1
作者 王俪澍 《视听》 2025年第1期90-94,共5页
伴随着MBTI人格测试在社交媒体的爆火,一种单纯的人格属性测试逐渐从中剥离出来,演变成一种社交符号和自我定位的方式,对人的自我认知和对外呈现形象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剖析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呈现的有关MBTI的内容来分析他们如... 伴随着MBTI人格测试在社交媒体的爆火,一种单纯的人格属性测试逐渐从中剥离出来,演变成一种社交符号和自我定位的方式,对人的自我认知和对外呈现形象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剖析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呈现的有关MBTI的内容来分析他们如何借助人格标签来定位自我并进行圈层社交,可以发现,MBTI人格测试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用户的社交行为和自我呈现,使他们不自觉地在社交媒体上进行表演行为。从拟剧理论的视角分析这种通过MBTI人格测试所呈现出的表演及在前台的印象管理得出结论:MBTI人格测试会影响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呈现内容,他们进行无意识的表演和想象,造成刻板印象的加深,从而反作用于自我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ti人格 拟剧理论 自我呈现 社交媒体
下载PDF
身份建构还是身份危机?MBTI的流行与青年的自我认同
2
作者 陈新民 曹畅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24年第6期27-39,共13页
近年来,MBTI在社交媒体中的热度不断攀升,成为现代社会中独特的网络亚文化现象。在现代社会个体身份危机的背景下,MBTI为年轻人的自我认同和自我建构提供了新的途径。个体通过回忆自身经历、对照他人经验来验证测试结果,形成确定的自我... 近年来,MBTI在社交媒体中的热度不断攀升,成为现代社会中独特的网络亚文化现象。在现代社会个体身份危机的背景下,MBTI为年轻人的自我认同和自我建构提供了新的途径。个体通过回忆自身经历、对照他人经验来验证测试结果,形成确定的自我认同,并努力将自己的MBTI类型融入现实生活中,进而巩固和确认自我。不过,MBTI的流行可能再次导致自我认同危机的出现,使个体对自我产生表面化理解,对自我认同感到混乱和困惑。MBTI的过度使用还可能使个体受到人格类型的规训,加深自我认同的不确定性。使用者应该对MBTI测试结果持审慎态度,结合更广泛的观察和经验进行自我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ti 自我认同 自我建构
下载PDF
大学英语学习策略与MBTI人格类型浅谈
3
作者 康雪荣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0期94-96,共3页
该研究基于MBTI人格类型量表,探讨不同人格类型与英语学习策略选择之间密切的关联性与深层动因。理解不同类型个体在英语学习中的策略偏好,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策略,提升学习效果和成就感。通过对学生MBTI人格... 该研究基于MBTI人格类型量表,探讨不同人格类型与英语学习策略选择之间密切的关联性与深层动因。理解不同类型个体在英语学习中的策略偏好,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策略,提升学习效果和成就感。通过对学生MBTI人格类型的了解,教师能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制定更有效的教学计划,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ti人格类型 英语学习策略 关联性研究
下载PDF
i人,e人?:青年“MBTI热”现象的分析与审思 被引量:3
4
作者 游志纯 赵玥颖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3-92,共10页
以心理学人格测试量表属性问世的MBTI,在当下主要以青年社交娱乐方式的属性走红网络。青年的“MBTI热”现象反映了青年渴望认识自己、寻求归属和认同、释放情绪和压力等客观现实需求,青年借助MBTI,希望实现深度认识自己、找到社会认同... 以心理学人格测试量表属性问世的MBTI,在当下主要以青年社交娱乐方式的属性走红网络。青年的“MBTI热”现象反映了青年渴望认识自己、寻求归属和认同、释放情绪和压力等客观现实需求,青年借助MBTI,希望实现深度认识自己、找到社会认同、进行高效交往、衍生话题乐趣的功能。然而,在“万物皆可MBTI”的集体意识下,青年容易走向MBTI的过度沉迷,存在固化自我认知、形成刻板偏见、陷入资本裹挟的潜在危害。因此,须理性对待青年MBTI话题,破除青年群体的“MBTI迷信”,谨防MBTI的过度娱乐和滥用,引导青年以合理娱乐、理性参考的态度提升认识自我和人际交往的能力,不做“装在MBTI里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亚文化 社交 mbti 网络流行语
下载PDF
网络社交平台传播中MBTI人格测试趣缘群体的形成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彭雨佳 刘竺岩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79-85,共7页
在网络社交平台传播中,MBTI正日渐脱离作为心理学测量工具的初始功能,成为一种有效凝聚趣缘群体的工具,并在平台方言的作用下迅速传播。它依托社交媒体平台的内容生产技术,尽可能影响更多受众,并为在虚幻影像中陷入迷茫的青年提供了自... 在网络社交平台传播中,MBTI正日渐脱离作为心理学测量工具的初始功能,成为一种有效凝聚趣缘群体的工具,并在平台方言的作用下迅速传播。它依托社交媒体平台的内容生产技术,尽可能影响更多受众,并为在虚幻影像中陷入迷茫的青年提供了自我建构与认同的新途径,成为效率至上的社会缩影之一。与作为社交标签的星座相比,它更受到受众的信赖,但其自我形象建构功能与星座的社交运作原理相类。由于MBTI相对的科学属性吸引以青年为主的网民群体,并与当前平台方言各异的网络社交平台相适应,故而体现了网络社交货币的一种时代趋向,需要使用者警惕并理性看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ti人格测试 趣缘群体 网络社交平台 传播
下载PDF
青年群体MBTI媒介消费行为的现象透视与现实审思 被引量:2
6
作者 秦小雅 王琳 《新媒体研究》 2024年第1期37-40,共4页
以MBTI为代表的媒介内容生产消费是青年群体自我认知与社会交往的观察样本。以青年MBTI爱好者为研究对象,以媒介消费的四个环节为基本框架,通过具体分析青年群体基于MBTI人格测试的媒介消费行为过程,试图理解该行为背后复杂的社会心理... 以MBTI为代表的媒介内容生产消费是青年群体自我认知与社会交往的观察样本。以青年MBTI爱好者为研究对象,以媒介消费的四个环节为基本框架,通过具体分析青年群体基于MBTI人格测试的媒介消费行为过程,试图理解该行为背后复杂的社会心理因素。研究发现,在现代社会中,青年群体基于个体身份困惑的内在信息需求,在近乎“零负反馈”的信息环境下进行信息符号的占有,在社会交往中利用MBTI作为社交名片来完成信息吸收,最终通过互动仪式实践实现信息再生产。经过媒介消费,青年逐渐完成自我身份的锚定以及价值感的提升,但在该行为中也伴随着自我异化的潜在风险与刻板印象下的群体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ti 青年群体 媒介消费 人格测试 身份困惑
下载PDF
社交货币视角下MBTI在青年社交中的传播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吕岩松 《新闻世界》 2024年第8期12-14,共3页
传播技术发展赋予了青年全新的社交模式,MBTI(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作为青年追求高效和精准交友的社交货币受到大量追捧,MBTI凭借文本形式多样化,传播过程游戏化以及测试反馈精准等特点成为青年社交新型模式。但无论使用哪一种交友... 传播技术发展赋予了青年全新的社交模式,MBTI(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作为青年追求高效和精准交友的社交货币受到大量追捧,MBTI凭借文本形式多样化,传播过程游戏化以及测试反馈精准等特点成为青年社交新型模式。但无论使用哪一种交友模式,青年在享受MBTI带来的社交便利的同时,也需警惕其带来的刻板印象与社交鄙视链等弊端。任何交友都需传播双方抱着平等友善的态度,才能为彼此创造更多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货币 mbti测试 青年社交 传播研究
下载PDF
小红书平台MBTI社交热的传播特点与心理溯源
8
作者 颜妍 《河北画报》 2024年第12期171-173,共3页
随着网络文化的流行,人们已不再满足于星座等性格分类方式,而能从四个维度判断性格偏好的MBTI测试风靡,衍生出一系列新的社交符号,MBTI也逐渐发展成一种新的青年亚文化。MBTI作为一种新型社交货币,其内容和形式在小红书平台的传播过程... 随着网络文化的流行,人们已不再满足于星座等性格分类方式,而能从四个维度判断性格偏好的MBTI测试风靡,衍生出一系列新的社交符号,MBTI也逐渐发展成一种新的青年亚文化。MBTI作为一种新型社交货币,其内容和形式在小红书平台的传播过程中也不断得到发展和丰富,吸引更多的用户群体聚集。用户在获得社交满足与归属满足的同时,也不知不觉被设定了身份符号和刻板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ti 小红书 符号化 社交货币
下载PDF
如何让AI叙事更生动?——以MBTI人物设定打磨为例
9
作者 李皓颖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96,共8页
本文以ChatGPT为例,探讨了如何通过打磨AI所扮演的人物设定,使AI生成叙事变得更生动。针对AI生成的文本内容往往十分平庸的问题,让ChatGPT扮演特定的MBTI人设(如ENTP),并反复调整、优化提示词,从而使AI生成的叙事内容更加丰富和细腻,体... 本文以ChatGPT为例,探讨了如何通过打磨AI所扮演的人物设定,使AI生成叙事变得更生动。针对AI生成的文本内容往往十分平庸的问题,让ChatGPT扮演特定的MBTI人设(如ENTP),并反复调整、优化提示词,从而使AI生成的叙事内容更加丰富和细腻,体现了AI在人物设定和叙事创作中的协同潜力。AI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通过人机协同的方式,帮助创作者打磨和完善叙事中的角色设定,为未来的文学创作提供新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AI叙事 人物设定 mbti
下载PDF
形象建构、理性选择与利弊相权:符号互动论视域下青年MBTI求偶行为研究
10
作者 李白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2-29,共8页
青年群体使用MBTI求偶已然成为一种时尚。这一问题关涉青年婚恋观念、社会交往、生育意愿等问题。从符号互动论视域出发探究青年使用MBTI求偶的行为发现,在求偶前期,青年群体运用MBTI建构起理想的自我形象和他者形象,缩小了主体间的“... 青年群体使用MBTI求偶已然成为一种时尚。这一问题关涉青年婚恋观念、社会交往、生育意愿等问题。从符号互动论视域出发探究青年使用MBTI求偶的行为发现,在求偶前期,青年群体运用MBTI建构起理想的自我形象和他者形象,缩小了主体间的“社会距离”。求偶过程中,他们充分发挥MBTI的“社交货币”效益,通过工具理性优化求偶路径。求偶的“社会互动”结果呈现两种分野。这种方式有助于提高求偶成功的概率,加深对自我的认知;但是对MBTI的不当使用和过分依赖会使主体陷入主体物化和标签困境的泥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ti 求偶行为 婚恋 青年 符号互动论
下载PDF
MBTI视角下中学生化学学习的人格因素研究
11
作者 王军锋 徐瑞敏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3-87,共5页
采用MBTI人格类型量表,对284名九年级学生十六种人格类型、四个维度及八种人格偏好分布进行深入分析。探究中学生人格类型与化学学习的关键要素、学习成绩之间的内在关联。研究不同MBTI人格类型的学生在化学学习的动机、态度、行为及偏... 采用MBTI人格类型量表,对284名九年级学生十六种人格类型、四个维度及八种人格偏好分布进行深入分析。探究中学生人格类型与化学学习的关键要素、学习成绩之间的内在关联。研究不同MBTI人格类型的学生在化学学习的动机、态度、行为及偏好的学习模式上的差异,以及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以人格类型为基础,为中学化学教师因材施教,提升教学成效提供策略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ti 人格因素 化学学习 因材施教
下载PDF
MBTI Assessment as Social Currency:A New Digital Cultural Phenomenon in the Meta-media Era
12
作者 Rao Quan Chen Rui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24年第4期53-67,共15页
The MBTI assessment has become a hot topic online and a common method for netizens to identify themselves across China’s social platforms.These netizens generally consider the results of their MBTI assessments as per... The MBTI assessment has become a hot topic online and a common method for netizens to identify themselves across China’s social platforms.These netizens generally consider the results of their MBTI assessments as personal emblems suitable for public display,leading to a remarkably widespread cultural phenomenon.Through structured interviews,this study has found that Internet users are experiencing a psychological crisis of identity due to the dual influences of technological embodiment and the meta-media ecology revolution.Moreover,their behavior on social platforms can be regarded as an invisible form of affective labor.To date,researchers have not paid adequate attention to the immense popularity of MBTI assessment in China,and they have not fully investigated whether MBTI assessment is a symbol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current identity crisis in the context of meta-media and digital labor.This study has two purposes:First,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whether the dynamic interactions of the MBTI assessment are a form of social currency.Second,it aims to construct an MBTI topic production chain to help understand MBTI’s underlying mechanisms regarding the interactions,the reasons behind its popularity,and the reflection on broader social phenome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ti meta-media digital labor social currency
下载PDF
MBTI人格测试在预防犯罪领域的可能性探索
13
作者 赵天枢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41-46,共6页
MBTI人格测试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能够较为准确地实现对于不同人格类型的界分。犯罪分子存在着有别于非犯罪人群的特殊人格,且该人格能够一定程度上在MBTI人格测试中得到体现。将MBTI应用至累犯和再犯可能性判断时,综合考量被测试者... MBTI人格测试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能够较为准确地实现对于不同人格类型的界分。犯罪分子存在着有别于非犯罪人群的特殊人格,且该人格能够一定程度上在MBTI人格测试中得到体现。将MBTI应用至累犯和再犯可能性判断时,综合考量被测试者所属的MBTI人格类型和其在该类型中表现出的倾向幅度,从而为实现更妥当的刑罚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ti 犯罪预防 犯罪人格
下载PDF
青年社会交往“MBTI热”的成因、表现与引导
14
作者 范馨文 《运城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20-24,共5页
MBTI测试作为一种心理学人格测试量表,当前主要作为社会交往的工具在青年群体中引起热潮。青年群体中的“MBTI热”是社会发展变化的客观结果,也源于青年对社会关系的认同和归属的渴望,更少不了商家和媒体的推动。青年群体对“MBTI测试... MBTI测试作为一种心理学人格测试量表,当前主要作为社会交往的工具在青年群体中引起热潮。青年群体中的“MBTI热”是社会发展变化的客观结果,也源于青年对社会关系的认同和归属的渴望,更少不了商家和媒体的推动。青年群体对“MBTI测试”的过度沉迷容易出现对自我和他人认知的片面化,以及社会交往的异化危机。加强对青年“MBTI热”的疏导,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经济,为青年发展营造更加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引导青年破除“MBTI迷信”,正确认识自我,提升人际交往的能力,找到正确的人生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ti 青年 社会交往 异化 疏导路径
下载PDF
文本主体与具身主体的互动:对“MBTI群体”符号化自我认知的动态考察
15
作者 方致法 方朝 《新媒体研究》 2024年第17期65-69,共5页
以“MBTI群体”为研究对象,从“符号自我”和“解释社群论”的理论视角出发,使用网络民族志和半结构访谈的研究方法,探究这一群体围绕MBTI人格符号文本展开的传播交往实践与自我认知的关系。研究发现:“MBTI群体”将自我对象化来理解自... 以“MBTI群体”为研究对象,从“符号自我”和“解释社群论”的理论视角出发,使用网络民族志和半结构访谈的研究方法,探究这一群体围绕MBTI人格符号文本展开的传播交往实践与自我认知的关系。研究发现:“MBTI群体”将自我对象化来理解自身,对人格符号文本的解读从倚重文本意义到倚重解释意义;个体通过试推和自我反思建构“试推自我”;但由于MBTI符号文本“正向修辞暗示”和“笼统性分类”的特征易导致自我认知失衡甚至“失真”,引发身份-自我危机;而围绕MBTI形成的线上线下解释社群有助于解释意义纠偏,但也容易带来媒介文本主体对具身主体的规训和交往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ti 符号自我 解释社群 自我认知 主体间性
下载PDF
MBTI性格与大学生农业就业意愿研究
16
作者 陈耀斌 周旭旭 +3 位作者 崔素玲 刘美玲 姚柳 卢信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20期40-44,49,共6页
该研究通过对大学生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不同MBTI性格类型在农业领域就业意愿上的显著差异。结果显示,ENFJ类型的人最愿意从事农业领域的职业,其次是ESTP、ESFP、ESFJ、INFJ和ISFJ等类型。这表明不同性格类型在农业就业意愿上的多... 该研究通过对大学生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不同MBTI性格类型在农业领域就业意愿上的显著差异。结果显示,ENFJ类型的人最愿意从事农业领域的职业,其次是ESTP、ESFP、ESFJ、INFJ和ISFJ等类型。这表明不同性格类型在农业就业意愿上的多样性。ENFJ类型的人通常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理想主义,倾向于选择能够影响社会发展的职业,而其他类型的人也在农业领域中可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然而却未发现ESTJ类型在农业领域就业意愿上的显著表现,这可能与他们更偏向于传统职业领域有关。综合而言,该文的研究结果可为作者提供深入解不同性格类型在农业领域就业意愿上的洞见,为个人提供职业发展的指导。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性格类型在农业领域就业中的表现和影响,以促进该领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ti 大学生 职业意愿 农业领域 人才发展 就业导向
下载PDF
赤裸的人格:青年MBTI社交背后的交往异化
17
作者 吕梓剑 刘汀芷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期1-11,共11页
如今,MBTI人格测试走红网络,“你的MBTI是什么”“你是I人还是E人”成为当代青年社交圈的新型谈资。基于此现象,立足社会加速的时代背景,通过网络民族志与半结构式访谈,对MBTI社交语言背后的人格赤裸化现象展开批判性分析。研究发现,青... 如今,MBTI人格测试走红网络,“你的MBTI是什么”“你是I人还是E人”成为当代青年社交圈的新型谈资。基于此现象,立足社会加速的时代背景,通过网络民族志与半结构式访谈,对MBTI社交语言背后的人格赤裸化现象展开批判性分析。研究发现,青年会出于追求效率、精准决策、形塑认同等目的,在交往过程中将MBTI作为社交名片、聊天话题与行动参照。这一现象背后潜藏着赤裸式交往、考核型交往、包袱型交往等交往异化问题,继而青年会陷入社交茧房、期望落差、人格自证的窘境,衍生情感隔阂、情感浅薄化、情感负担等情感症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ti 社会加速 交往异化 人格赤裸化 人际关系
下载PDF
互联网社群成员自我认同建构过程及隐患分析——基于豆瓣MBTI类小组的分析
18
作者 赵宏宇 《新媒体研究》 2024年第5期97-100,共4页
研究以豆瓣MBTI类小组为例,运用参与式观察法与半结构式访谈法,探究互联网社群成员的自我认同建构过程。研究发现,在现代社会普遍存在身份认同危机的背景下,个体会将理想自我投射到MBTI人格类型之上,在社群互动中参照他人的评价,进而实... 研究以豆瓣MBTI类小组为例,运用参与式观察法与半结构式访谈法,探究互联网社群成员的自我认同建构过程。研究发现,在现代社会普遍存在身份认同危机的背景下,个体会将理想自我投射到MBTI人格类型之上,在社群互动中参照他人的评价,进而实现自我认同的建构;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很容易出现自我迷失感,也会对他人形成刻板印象,导致群体间的矛盾激化;个体应平衡好真实身份与虚拟身份的关系,理性看待他人,开展良性互动,推动互联网社群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社群 mbti 豆瓣 自我认同 半结构访谈法 人格测试
下载PDF
媒介化社会中现实焦虑的虚拟表征——基于MBTI的思考
19
作者 邵梓晟 丑越豪 《视听》 2024年第7期95-99,共5页
MBTI人格测试风靡于各个网站与社交媒体,成为新一代的社交名片。媒介化社会中,网络用户对效率的追逐更甚,MBTI对于性格的量化行为相较于简历更能直击人心。基于趣缘在社交媒体上形成的圈层也希望在大体量、快流变的用户中直接定义自己... MBTI人格测试风靡于各个网站与社交媒体,成为新一代的社交名片。媒介化社会中,网络用户对效率的追逐更甚,MBTI对于性格的量化行为相较于简历更能直击人心。基于趣缘在社交媒体上形成的圈层也希望在大体量、快流变的用户中直接定义自己与他人,找到同类、加入群体,从而获得认同感。但随着使用群体的扩大,少部分对于内容质疑的用户陷入了表达失语的困境。随着大部分人对于MBTI中“糖衣文案”的消费,逐渐形成了对于刻板印象不断消费的螺旋。这恰恰反映了当代青年群体难以疏导自身对于现实的焦虑,从而通过网络中的米姆传播进行消解。这种焦虑则以新的形式呈现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形塑了媒介化社会中新的景观拼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ti 媒介化社会 米姆 现实焦虑
下载PDF
传播游戏理论视角下MBTI人群的自我认同与社交选择
20
作者 何杉 《传播与版权》 2024年第13期72-74,78,共4页
文章通过分析MBTI人格特质与社交语境,梳理传播游戏过程展现的互动仪式研究,发现传播游戏行为测试对社交行为具有以下共同作用。在认知方面,测试结果偏差下产生自我认同危机;在情感方面,指引理想自我实现途径;在行为方面,传播过程中主... 文章通过分析MBTI人格特质与社交语境,梳理传播游戏过程展现的互动仪式研究,发现传播游戏行为测试对社交行为具有以下共同作用。在认知方面,测试结果偏差下产生自我认同危机;在情感方面,指引理想自我实现途径;在行为方面,传播过程中主观进行游戏。同时,文章结合集体狂欢下自我认同和圈层传播的反思,总结传播游戏理论下个体心态的自我主导实践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强化基于个体愉悦诉求的正向描述;二是淡化符号营造的社交边界,打通群体交流路径;三是构建理性公共领域,完善社交新型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ti 传播游戏理论 社交行为 自我认同 社交选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