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 of the Landsat-5TM Image Data in the Feasibility Study of Mudflow Hazards in the Southern Taihang Mountains 被引量:2
1
作者 QIAO Yanxiao LI Miwe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2期334-338,共5页
The Taihang Mountains area is an area in North China where serious mudflow hazards take place frequently. The hazards often obstrust traffic and make it difficult to carry out conventional ground investigations of the... The Taihang Mountains area is an area in North China where serious mudflow hazards take place frequently. The hazards often obstrust traffic and make it difficult to carry out conventional ground investigations of the mudflow hazard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feasibility study of mudflow hazards by using Landsat-5TM data. The study has achieved a great success through adopting both the faint spectral enhancement technique for mudflow fans (or other depositional areas) and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of pregnant mudflows. Thus, remote sensing as a fast, convenient, low-cost and effective technical method can be used to recognise the situation of mudflow hazards so that effective rescue can be provi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5TM mudflow HAZARD image processing 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feasibility study Taihang Mountains
下载PDF
Initiation Mechanism of Loess Mudflows by Flume Experiments 被引量:5
2
作者 Penghui Ma Jianbing Peng +4 位作者 Jianqi Zhuang Xinghua Zhu Cong Liu Yuxiang Cheng Zuopeng Zhang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5期1166-1178,共13页
The structure of loess is loose,and the shear strength of loess drops sharply after contact with water.Therefore,loess mudflows have become a common geological disaster o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In order to study t... The structure of loess is loose,and the shear strength of loess drops sharply after contact with water.Therefore,loess mudflows have become a common geological disaster o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In order to study the initiation mode and mechanism of loess mudflows,in this study,seven sets of flume experiments were designed by controlling the slope angle and rainfall intensity.The results show that(1)when the slope angle is between 10°and 20°,there are two initiation mechanisms of loess mudflows:mudflow(large scale)and retrogressive toe sliding,and mudflow(small-scale)and retrogressive toe sliding.(2)The main method by which water infiltrates into the soil accumulation is mainly vertical infiltration,which is not affected by the slope angle and the seepage direction of the accumulation soil.(3)The liquefaction of loess is the root cause of loess mudflows.Water infiltrates into the area with an uneven density and a large amount of water accumulates in this area.Thus,the water content of the loess increases and the pore water pressure increases quickly and cannot dissipate in time,so the loess liquefies and the liquefacted area continues to spread and become larger.Thus,loess mudflows(large scale)occur.The increase in pore water pressure was captured in the seven sets of experiments.However,the order of the rising positions in the accumulation were different.This requires us to carry out tracking of the particle displacement inside the soil and the spatial changes in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soil in future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me tests loess mudflow loess liquefaction initiation modes initiation mechanism engineering geology
原文传递
2023年积石山Ms6.2级地震同震地质灾害初步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为乐 许强 +6 位作者 李雨森 单云锋 韦春豪 巨袁臻 郁文龙 王运生 卢佳燕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5,90,共14页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发生Ms6.2级地震,触发了大量同震地质灾害,亟需查明同震地质灾害的基本特征、发育分布规律和成因机制,为震后恢复重建与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支撑。本文基于多源高分辨率遥感解译和已有研究成...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发生Ms6.2级地震,触发了大量同震地质灾害,亟需查明同震地质灾害的基本特征、发育分布规律和成因机制,为震后恢复重建与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支撑。本文基于多源高分辨率遥感解译和已有研究成果对比分析,初步揭示了此次地震地质灾害的基本特征和发育分布规律,并探讨了草滩村液化滑坡—泥流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此次地震Ⅶ度及以上烈度区内共发育1 535处同震地质灾害,主要为中小规模黄土滑坡和浅表层岩质崩塌,集中分布于黄土梁和黄土塬内冲沟两侧、单薄黄土梁两侧以及大型历史滑坡后壁等局部地形较陡峭的部位。地震因素控制了同震地质灾害的区域分布规律,而地形因素控制了同震地质灾害的局部分布规律。同震地质灾害在0.1~0.3 g震峰值加速度区域、发震断层下盘区域、南东坡向、30~60 m坡高范围、斜坡中部以上20~40 m范围分布数量最多。受广泛关注的草滩村“砂涌”灾害本质是饱水黄土在地震作用下发生的液化滑坡。2016年完成的填沟造地工程改变了滑源区地表和地下水流通条件,地下水通道被堵塞,导致地下水位抬升和下部土体饱和可能是该处发生液化滑坡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石山地震 同震地质灾害 分布规律 黄土滑坡 液化滑坡—泥流 填沟造地工程
下载PDF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M_(S)6.2地震触发次生灾害快速评估 被引量:3
4
作者 徐岳仁 窦爱霞 +3 位作者 李智敏 梁朋 梁泽毓 陆玲玉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9-215,共7页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县发生M_(S)6.2地震,该次地震触发官亭盆地中川乡金田泥流灾害,造成严重的破坏和人员伤亡。通过震前、震后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对比分析,初步判断此次地震没有引发大型同震滑坡与密集砂土液化,但是震前震中区发...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县发生M_(S)6.2地震,该次地震触发官亭盆地中川乡金田泥流灾害,造成严重的破坏和人员伤亡。通过震前、震后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对比分析,初步判断此次地震没有引发大型同震滑坡与密集砂土液化,但是震前震中区发育的大量大型黄土滑坡和密集液化砂脉是由更老的地震事件触发。金田泥流灾害是物源区高含水量黏性土在强震动条件下沿沟谷发生流动所致,其发生可能与人类的耕作方式(引黄灌区震前冬季灌溉导致浅表土层含水量提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田泥流 积石山 青藏高原 地震灾害链
下载PDF
甘肃积石山强震诱发同震滑坡-泥流灾害链联动耦合致灾效应 被引量:1
5
作者 宿星 魏万鸿 +7 位作者 张满银 董耀刚 张连科 周自强 安亚鹏 何雄伟 文智远 张晓明 《冰川冻土》 CSCD 2024年第3期763-779,共17页
近年来黄土区强震和极端天气诱发的典型滑坡-泥流灾害链事件呈多发态势,链式地质灾害较单一灾害隐蔽性更强、波及范围更大、破坏程度更高、损失更严重,因此链式地质灾害防控研究一直是防灾减灾的热点和难点。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 近年来黄土区强震和极端天气诱发的典型滑坡-泥流灾害链事件呈多发态势,链式地质灾害较单一灾害隐蔽性更强、波及范围更大、破坏程度更高、损失更严重,因此链式地质灾害防控研究一直是防灾减灾的热点和难点。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Ms 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 km,已造成151人死亡。此次强震诱发青海省民和县中川乡草滩村—金田村滑坡-泥流链式灾害,共造成20人死亡,灾害链致死率占地震遇难总人数的13.5%。灾后通过遥感影像处理解译、文献资料整理甄别、无人机摄影航测、野外详细勘查访问、现场采样分析测试等手段方法,对滑坡-泥流链式灾害开展了较全面系统研究,恢复和重现滑坡-泥流灾害链的启动-滑动-流动-堆积过程,探讨提出“滑源区地表冻结阻隔滞水效应、滑源区沟谷整平回填滞水效应、滑源区台地灌溉渗流饱水效应、滑源区振动液化筛选启动效应、滑源区漏斗收口增速启动效应、流通区土体差异流动分选效应、流通区沟岸坍塌补给增流效应、流通区沟底冰封饱水加速效应、堆积区上游渗水补给增程效应”等9大联动耦合致灾效应。该研究可为链式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与防控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石山地震 滑坡-泥流灾害链 联动耦合 黄河上游 青藏高原东北缘
下载PDF
Field and Laboratory Study of Accumulated Debrisflow-Forming Solid Mass Sediment on the Example of River Chokheltkhevi (Mtskheta-Mtianeti Region, Georgia)
6
作者 Zurab Varazashvili Zurab Kakulia +2 位作者 George Gaprindashvili Goga Chakhaia Irakli Ramishvili 《Journal of Geoscienc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24年第6期151-160,共10页
The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the field and laboratory research carried out in the Chokheltkhevi river basin, according to which the sediment-forming solid mass accumulated in the bed of the Chokhelthkhevi river w... The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the field and laboratory research carried out in the Chokheltkhevi river basin, according to which the sediment-forming solid mass accumulated in the bed of the Chokhelthkhevi river was recorded and its granulometric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as well as physical-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studied.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it can be said that in the debrisflow channel of the Chokheltkhevi River, coarse and sandy-clay soils are mainly accumulated, which represent an unstable mass for the expected debrisflow in the gorge, which, together with other geological, hydrological and climatic factors, helps to increase the scale of the expected ecological danger.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laboratory research,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soil accumulated in the drainage channel is low in ion concentration, and the humus content in it is minimal, which indicates the possibility of easy displacement of the solid mass accumulated in the drainage channel and, accordingly, the risk of a catastrophic debrisfl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rgia GEOLOGY Debrisflow mudflow LABORATORY
下载PDF
积石山地震诱发金田-草滩村滑坡-泥流灾害链过程与成因 被引量:8
7
作者 李亚军 岳东霞 +6 位作者 陈冠 张毅 郭富赟 赵岩 祁天君 曾润强 孟兴民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2023年12月18日23:59在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发生6.2级地震,地震在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金田及草滩村引发了一处滑坡-泥流灾害链事件.利用无人机摄影测量、激光雷达扫描和电阻率层析成像等技术,结合详细现场... 2023年12月18日23:59在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发生6.2级地震,地震在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金田及草滩村引发了一处滑坡-泥流灾害链事件.利用无人机摄影测量、激光雷达扫描和电阻率层析成像等技术,结合详细现场调查及访问对该灾害链事件展开勘查分析,发现地震诱发台塬面下饱水黄土层液化是本次灾害链的主要原因.该饱水黄土层的形成与区域长期的农业灌溉有关,冬季地下水出口被冻结导致的地下水位上涨增加了液化的可能性.黄河上游类似中川乡地质地貌条件的引水灌溉区域有很多,未来地震条件下发生区域液化滑坡-泥流灾害链的风险性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石山地震 液化 灌溉 滑坡-泥流灾害链
下载PDF
甘肃积石山地震液化型泥流特征、成因及其对黄河上游盆地地震次生灾害风险评估的启示
8
作者 刘港 贾俊 +5 位作者 张戈 洪勃 董英 裴赢 薛强 高波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0-229,共10页
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8日23点59分30秒,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Ms 6.2级浅源地震,地震在青海省民和县中川乡诱发了一处同震特大型规模泥流灾害,造成了特大型灾难事件的发生。笔者采用现场调查、无人机摄影测量、现场取样及室内测试等... 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8日23点59分30秒,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Ms 6.2级浅源地震,地震在青海省民和县中川乡诱发了一处同震特大型规模泥流灾害,造成了特大型灾难事件的发生。笔者采用现场调查、无人机摄影测量、现场取样及室内测试等研究方法对此次泥流灾害发育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该泥流具有典型沟谷型泥石流平面特征,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分界明显,泥流主要物源为山前洪积粉质黏土。②地震、降雪消融、农田冬灌、低温冻结,为泥流提供了初始动力并抬升了局部地下水位,是该泥流灾害的主要诱因;地形坡度、地层岩性,为泥流提供了后续运动势能和振动液化条件,是该泥流灾害的内因。③泥流运移过程中存在侧向和底部铲刮效应,尤其在3处流向改变区侧向铲刮、局部堆积显著,最终快速流入沟口金田村和草滩村。分析结果可为官亭盆地乃至黄河上游沉积盆地地震次生灾害风险评价工作提供思路与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石山地震 振动液化 雪融 冬灌 粉质黏土 泥流灾害
下载PDF
2023年甘肃积石山M_(S)6.2地震中川乡泥流成因及破坏性分析
9
作者 白卓立 季灵运 +6 位作者 朱良玉 程宏宾 徐晶 边宗攀 王金烁 李岩 唐红涛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8-777,共10页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并诱发了大量地质灾害,其中,中川乡砂土液化泥流灾害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亟需对其特征、成因、破坏性进行分析厘定。根据已有文献资料,利用获取的高精度、高分辨...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并诱发了大量地质灾害,其中,中川乡砂土液化泥流灾害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亟需对其特征、成因、破坏性进行分析厘定。根据已有文献资料,利用获取的高精度、高分辨率数字成果,借助影像解译、地面调查,对震后泥流灾害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易滑且饱水黄土在地震的震动载荷作用下,土体内孔隙水压力迅速升高导致砂土液化,最终土层失稳破坏,导致台地边缘垮塌与地震滑坡。土水混合物在重力作用下,顺着高差沿沟谷、冲沟前进形成液化型滑坡-泥流灾害。(2)此次灾害现象并非泥流单一作用,而是砂土液化导致的泥流和砂涌同时存在,二者同时发生的概率很低,破坏性极大。(3)此次地震为典型的“小震、中震大灾”情况,相比其他相似成因液化滑坡灾害,其规模更大;相比其他相近震级地震,其造成的破坏及伤亡更大。此次地震诱发的地质灾害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异常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石山M_(S)6.2地震 液化泥流成因 破坏性分析 砂涌
下载PDF
2023年积石山M_(S)6.2地震诱发中川乡滑坡-泥流滑动过程与成因机理研究
10
作者 王辽 谢虹 +3 位作者 蒲小武 李智敏 郭晓 姚赟胜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1-801,共11页
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发生M_(S)6.2地震。该地震在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引发了一次严重的滑坡-泥流灾害事件。通过详细的地质调查、低空摄影测量、现场工程地质测绘,以及含水率实验... 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发生M_(S)6.2地震。该地震在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引发了一次严重的滑坡-泥流灾害事件。通过详细的地质调查、低空摄影测量、现场工程地质测绘,以及含水率实验等综合手段,对该滑坡的基本特征、动态发展过程及成灾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此次滑坡事件经历了分级和分块启动,呈现出渐退式的滑移特征。滑坡产生的原因如下:村民长期灌溉活动导致地下形成了饱水黄土层,在地震作用下这些饱水黄土层的孔隙水压力急剧增加,导致黄土液化,随后液化的饱水黄土层携带着上覆的非饱和土层迅速向沟道滑移;此外,滑坡体与地下冒水及干渠补给水混合,进一步促进了滑坡-泥流灾害的形成。研究区域附近多分布类似的灌溉区,因此未来地震发生时,对这类滑坡事件的预防与治理将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石山地震 黄土液化 滑坡-泥流灾害链 灌溉 滑动过程
下载PDF
青海喇家遗址极可能由地震导致的砂土液化泥流造成:“12·18”积石山地震的启示
11
作者 李俊磊 张绪教 +5 位作者 鱼海麟 王一凡 张向格 李秋蓉 李彩虹 张丽蕾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8-259,共12页
形成于3900年前的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号称“东方庞贝”,是一处举世闻名的灾难遗址,但其成因争论由来已久、悬而未决。学者提出的多种“洪水成因”之说,已深入民众之心,但这次灾难事件真的和洪水有关么?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县的... 形成于3900年前的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号称“东方庞贝”,是一处举世闻名的灾难遗址,但其成因争论由来已久、悬而未决。学者提出的多种“洪水成因”之说,已深入民众之心,但这次灾难事件真的和洪水有关么?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县的6.2级地震的震中距喇家遗址仅16 km,不仅使喇家遗址博物馆损坏严重,而且触发的泥流在离遗址仅5 km处的民和县中川乡金田村和草滩村,造成了民房和村民被直接掩埋的灭顶之灾,可能是喇家灾难遗址形成过程的重现,成为对比研究喇家遗址成因的重要实证材料。通过对此次地震灾害的野外实地调查和综合研究,或许能解开喇家遗址成因之谜。积石山地震使黄土之下古河床砾石层中地下水沿地表破裂喷出上涌,进而造成黄土液化并顺冲沟快速往下游流动形成泥流,流经草滩村、金田村时泥流遇阻,漫出冲沟将部分房屋冲毁甚至导致村民被掩埋。特殊的地层结构及富集的地下水,在地震的触发之下造成砂土液化并形成泥流,是造成中川乡地震灾害的重要原因。现场调查表明,草滩村一家五口被掩埋的悲剧,并非典型的“砂涌”造成,更无“洪水”的痕迹,而是地震的次生泥流灾害所致。将今论古,结合喇家遗址的文化遗存保存状况及沉积物特征进一步推断,喇家遗址的形成可能与强降雨形成的山间洪流无关,更不是由所谓的“大洪水”造成的。3900年前的古地震及其造成的砂土液化和快速流动的泥流,极可能是造成喇家遗址瞬时灾难的主要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喇家遗址 积石山地震 液化泥流 瞬时灾难 拉脊山北缘断裂 黄河
下载PDF
Visual Modflow在地下水污染物运移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2
作者 尉鹏翔 《水资源保护》 CAS 2011年第4期19-21,41,共4页
建立北京某污染场区水文地质概化模型,运用国际通用可视化标准软件Visual Modflow对研究区地下水污染物运移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污染物在地下水迁移过程中,由于弥散和对流的共同作用,其污染范围形状由最初近似圆形逐渐变为近似椭圆... 建立北京某污染场区水文地质概化模型,运用国际通用可视化标准软件Visual Modflow对研究区地下水污染物运移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污染物在地下水迁移过程中,由于弥散和对流的共同作用,其污染范围形状由最初近似圆形逐渐变为近似椭圆形,其长轴方向与水流流向一致。模拟结果可以为该污染场区地下水环境评价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污染物 数值模拟 VISUAL mudflow软件
下载PDF
辽西晚三叠世末—中侏罗世崩塌-滑坡-泥石流沉积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9
13
作者 胡健民 刘晓文 +2 位作者 徐刚 刘健 张拴宏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3-464,i0005-i0006,共13页
燕山板内造山带东部辽西、冀北地区,晚三叠世末—中侏罗世期间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滑坡、泥石流沉积和成群的巨大岩块崩塌事件。辽西晚三叠世—早侏罗世邓杖子组是一套以碳酸盐岩砾岩为主的崩塌、泥石流、滑坡及深水浊积岩序列,邓杖子组... 燕山板内造山带东部辽西、冀北地区,晚三叠世末—中侏罗世期间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滑坡、泥石流沉积和成群的巨大岩块崩塌事件。辽西晚三叠世—早侏罗世邓杖子组是一套以碳酸盐岩砾岩为主的崩塌、泥石流、滑坡及深水浊积岩序列,邓杖子组中砾岩的砾石成分自下而上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即邓杖子组下部砾岩砾石时代新而上部砾岩砾石时代老。其中最新的砾石成分是来自于邓杖子组之下的晚三叠世水泉沟组的安山岩,砾石时代的倒序显示同构造剥蚀-沉积的特点。同时,邓杖子组沉积组合也反映出伸展盆地的沉积特点。邓杖子组沉积后不久,在辽西—冀北的其他地区,还发育许多早—中侏罗世巨大的崩塌岩块,野外见到的最大岩块延伸长度超过4km。崩塌、滑坡、泥石流及成群发育的巨大崩塌岩块都是在地壳快速隆升过程中发生的同构造沉积记录,这从构造-沉积学的角度显示燕山地区在早中生代曾经发生过强烈快速隆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塌-滑坡-泥石流-浊流沉积 削顶构造 晚三叠世末—中侏罗世 燕山板内造山带 沉积特点 晚三叠世 中侏罗世 构造意义 泥石流 崩塌
下载PDF
泥流型黄土滑坡的特征与成因 被引量:17
14
作者 吴玮江 王国亚 +3 位作者 任路滨 刘兴荣 姚正学 叶伟林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8-146,共9页
黄土地区一些小型沟谷的沟脑和沟岸常发生黄土滑坡,并沿沟远程滑动数百米至千余米,有时大量滑体滑出沟口形成大面积的扇状堆积体,造成严重的灾害损失.虽然此类滑坡的平面形态与粘性泥流类似,但其发生除由暴雨直接引发外,也可能由滞后降... 黄土地区一些小型沟谷的沟脑和沟岸常发生黄土滑坡,并沿沟远程滑动数百米至千余米,有时大量滑体滑出沟口形成大面积的扇状堆积体,造成严重的灾害损失.虽然此类滑坡的平面形态与粘性泥流类似,但其发生除由暴雨直接引发外,也可能由滞后降水、地震、冻融、灌溉等引发.泥流型黄土滑坡沿沟道的运动具有明显的相对固定的滑动面和滑动带,与一般的粘性泥流差异较大,更具滑坡的特征,属于一种特殊的黄土滑坡.暴雨引发的泥流型黄土滑坡的前缘部分滑体可转化为泥流,形成滑坡-泥流灾害链.通过对近年来发生的典型泥流型黄土滑坡实例分析,论述了该类滑坡的特征、成因和灾害属性,为此类滑坡的研究与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流型黄土滑坡 黄土 滑坡 泥流 沟道 远程滑动
下载PDF
黄土高原泥流灾害成因及特征 被引量:22
15
作者 马东涛 崔鹏 +1 位作者 张金山 李鸿琏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5-440,共6页
黄土泥流是黄土地区一类重要的灾害地貌过程,是泥石流的一个特殊类型,是水土流失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山地环境恶化、水土流失极严重的标志。本文在对黄土泥流这一黄土高原特有的严重水土流失现象的分布、成因、物质组成、动静力学性质... 黄土泥流是黄土地区一类重要的灾害地貌过程,是泥石流的一个特殊类型,是水土流失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山地环境恶化、水土流失极严重的标志。本文在对黄土泥流这一黄土高原特有的严重水土流失现象的分布、成因、物质组成、动静力学性质、堆积形态等全面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和一般泥石流与高含沙水流做了初步对比和分析,揭示了黄土泥流灾害的形成规律、运动机制和沉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泥流 形成条件 特征
下载PDF
陕西泾阳“3·8”蒋刘黄土滑坡成因及运动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马鹏辉 彭建兵 +3 位作者 李同录 汪发武 王启耀 朱兴华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63-672,共10页
2016年3月8日上午泾阳南塬蒋刘村附近发生一起黄土滑坡-泥流。调查发现:滑坡区地下水位已经到达了坡脚,多处出现冒水点,地表垂直溶蚀裂缝发育,同时后缘深部多处可见贯通的裂隙,为水流入渗提供了优势通道。测试了滑源区土体体积含水量,... 2016年3月8日上午泾阳南塬蒋刘村附近发生一起黄土滑坡-泥流。调查发现:滑坡区地下水位已经到达了坡脚,多处出现冒水点,地表垂直溶蚀裂缝发育,同时后缘深部多处可见贯通的裂隙,为水流入渗提供了优势通道。测试了滑源区土体体积含水量,发现滑坡区古土壤的隔水效应很强,导致古土壤层形成滞水层,黄土层开始积水,形成高含水量带,从而形成易滑层,导致"3·8"蒋刘黄土滑坡失稳。利用LS_RAPID软件对滑坡的运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整体运动过程分为4个阶段:0~4.0 s为滑坡的启动阶段,坡体迅速坍塌,最大速度达到了10.3 m·s^(-1);4.0~4.9 s为坡体与地面的接触碰撞阶段,滑体开始减速,在4.9 s的时候减到了7.3 m·s^(-1);4.9~6.7 s为二次加速阶段,滑坡体在平坦的阶地上形成了泥流,加速前行,最大速度达到了18.4 m·s^(-1);6.7~29.5 s为减速停止阶段,滑坡动能逐渐散尽,运动停止。滑坡最终滑动距离达到275 m,滑动时间29.5 s,滑动距离与堆积范围和野外调查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泾阳南塬 滑坡-泥流 “3·8”蒋刘黄土滑坡 优势通道 LSRAPID
下载PDF
北京地区泥石流灾害临界雨量阈值分析 被引量:23
17
作者 白利平 孙佳丽 南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74-680,共7页
对历史上北京市泥石流灾害发生时前3日的雨量、当日激发雨量和最大1小时雨量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临界雨量闽值。参照山洪灾害与降雨频率分析法,分3种方案对北京市的泥石流灾害与降雨频率进行分析,计算了各地区不同时段(最大10分钟、最大3... 对历史上北京市泥石流灾害发生时前3日的雨量、当日激发雨量和最大1小时雨量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临界雨量闽值。参照山洪灾害与降雨频率分析法,分3种方案对北京市的泥石流灾害与降雨频率进行分析,计算了各地区不同时段(最大10分钟、最大30分钟、最大60分钟、最大360分钟、最大24小时、最大3天及最大7天)的临界雨量;并利用历史上泥石流灾害发生时的雨量值对3种方案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和对比,最后确定了准确度较高的一种计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灾害 临界雨量 北京市
下载PDF
降雨诱发浅层黄土泥流的研究进展、存在问题与对策思考 被引量:6
18
作者 辛鹏 吴树仁 +2 位作者 石菊松 王涛 石玲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85-493,共9页
降雨诱发的浅层黄土泥流规模小、流速快、冲击力强、发育范围广、难以防御、致灾频率高,近两年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急需开展其形成机制与强度的研究。黄土物质组成与水敏性、坡体形态对降雨入渗—积水的响应、黄土斜坡对降水入渗的力学... 降雨诱发的浅层黄土泥流规模小、流速快、冲击力强、发育范围广、难以防御、致灾频率高,近两年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急需开展其形成机制与强度的研究。黄土物质组成与水敏性、坡体形态对降雨入渗—积水的响应、黄土斜坡对降水入渗的力学响应机制、富水黄土粘滞性流动特性是制约浅层黄土泥流形成的四种主要因素,分析这四种因素的对浅层黄土泥流形成的制约作用需解决斜坡降雨入渗的水文过程、非饱和土的力学效应及水土耦合的机制等前沿问题。本文对影响泥流形成的各因素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讨论了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方案,认为可从三方面开展研究:(1)定量描述泥流体积扩容特征,建立浅层黄土泥流启动与流动模式;(2)分析泥流与原状黄土物质成分、组成结构差异,开展黄土非饱和增湿力学变形试验,监测0°~60°单面坡与坡肩平缓斜坡的降雨入渗过程,研究坡体形态对雨水汇聚、入渗及基质吸力变化的控制特征,揭示泥流流体运动过程中水土响应机制;(3)对浅层黄土泥流物理力学模型进行解析,讨论泥流流动能量转化特征,建立降雨诱发泥流灾害的强度计算模型,为降雨泥流灾害危险性定量计算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浅层黄土 泥流 力学机制 活动强度
下载PDF
喜马拉雅山东南地区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初步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童立强 祁生文 刘春玲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7年第6期721-729,共9页
利用遥感手段,结合MapGis,研究了喜马拉雅山东南地区地质灾害的发育情况,发现本区发育的主要地质灾害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冰湖以及堰塞湖.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斜坡地质灾害是本区最重要的地质灾害类型,占到总灾害数量的95.3%.在... 利用遥感手段,结合MapGis,研究了喜马拉雅山东南地区地质灾害的发育情况,发现本区发育的主要地质灾害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冰湖以及堰塞湖.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斜坡地质灾害是本区最重要的地质灾害类型,占到总灾害数量的95.3%.在此基础上对喜马拉雅山东南地区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初步研究,发现本区地质灾害的发育在空间上的分布并非均匀,而是具有丛集性的特点.滑坡灾害主要发育在隆子和朗县.泥石流灾害比较严重的有米林、隆子和洛扎3县,而崩塌则主要集中在隆子县.研究发现,本区滑坡发育与地层、地形坡度以及土地类型关系密切,其中修康群、日当组和念青唐古拉群是本区的'易滑地层'.涅如组由于面积大,其中发育的滑坡较多,但是滑坡的发育率只略高于本区的平均水平.统计表明,16°~30°的坡度范围是滑坡最容易发生的.大于45°以上的坡段很少发生滑坡.灌木林和天然草地这两种土地类型滑坡发育率最高.对于泥石流,研究表明,涅如组中泥石流发育面积最大,发育率也最高.泥石流发育的最适宜坡度也是16°~30°这样一个坡度范围.冰川和永久积雪区则最易发生泥石流.崩塌发育与地层类型、坡度的关系较为密切,崩塌主要发育在涅如组中,并且集中在坡度大于60°以上的陡坡段中.这些初步成果的取得,是以后进行该区地质灾害空间预测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地理信息系统 滑坡 泥石流 崩塌 西藏
下载PDF
黄土高原泥流灾害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9
20
作者 马东涛 崔鹏 +1 位作者 张金山 李鸿琏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9-21,共3页
泥流既是泥石流的一种特殊类型,也是水土流失极严重的一种形式。我国泥流主要分布于晋西北、陕北、陇东及陇西等黄土高原腹地。泥流在将大量泥沙搬运出黄土高原,输向黄河引起下游河床严重淤积的同时,对农业生产、城镇工矿、交通运输、... 泥流既是泥石流的一种特殊类型,也是水土流失极严重的一种形式。我国泥流主要分布于晋西北、陕北、陇东及陇西等黄土高原腹地。泥流在将大量泥沙搬运出黄土高原,输向黄河引起下游河床严重淤积的同时,对农业生产、城镇工矿、交通运输、水利水电工程、山地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等也造成严重危害。提出了泥流灾害防治中应遵从的6项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泥流 灾害 防治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