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tteo Ricci之中文名字“利玛窦”新释 被引量:1
1
作者 谭树林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0-126,共7页
利玛窦是中国天主教史的奠基者,也是第一个取中国式名字的外国人。对于其中文名字"利玛窦"来源及涵义,自晚明至今存在多种诠释。本文认为,"利玛窦"="利玛+窦":"利玛"乃Matteo Ricci各取前两个... 利玛窦是中国天主教史的奠基者,也是第一个取中国式名字的外国人。对于其中文名字"利玛窦"来源及涵义,自晚明至今存在多种诠释。本文认为,"利玛窦"="利玛+窦":"利玛"乃Matteo Ricci各取前两个字母"Ma"和"Ri"之音译;"窦"本应为"老窦",取自粤方言"老(豆)窦",原意为"父亲",用来称谓神职人员,可以引申为"神父",这恰与利氏之"神父"身份契合,"利玛老窦"即"利玛神父"之意。同时依中国人名用字习惯,将"老"字去掉,即为"利玛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稣会士 利玛窦 利玛 老窦 神父
下载PDF
From Text to Field:Study on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of Music in Collection of Chinese Works and Translations by Matteo Ricc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itime Silk Road
2
作者 Yaoshen Liang 《Review of Educational Theory》 2020年第2期37-41,共5页
In this paper,with Collection of Chinese Works by Matteo Ricci written by Zhu Weizheng and A summary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of Matteo Ricci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ritten by Tang Kaijian as major res... In this paper,with Collection of Chinese Works by Matteo Ricci written by Zhu Weizheng and A summary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of Matteo Ricci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ritten by Tang Kaijian as major research texts and historical basis,as well a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s the major research method,the aesthetic adaptation of native music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etiquette,sacrifice and religious customs under the description of Matteo Ricci is discussed and interpre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pread of musical culture of the Maritime Silk Road,four stages of field investigation are planned,and related musical activities and local musical phenomena appearing in his literature have an on-site visit.In this way,the vital position a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Matteo Ricci’s cultural missionary activities in the music communication on the Maritime Silk Road are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teo ricci Chinese works and translation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Maritime Silk Road Music communication Field investigation
下载PDF
Resolving the“Matteo Ricci Puzzle”:Top-Level Design of the Grand Canal of China Based on the Ternary Leadership Theory
3
作者 LI Jing TIAN Dexi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2023年第1期1-16,共16页
Guided by the ternary leadership the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psychology,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mpacts of authoritarian,benevolent,and moral leadership on the top design of the Grand Canal of China in terms... Guided by the ternary leadership the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psychology,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mpacts of authoritarian,benevolent,and moral leadership on the top design of the Grand Canal of China in terms of its water management practice,while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resolving the“Matteo Ricci Puzzle”.The research findings are threefold:first,authoritarian as it is,the central government of China formulates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provide legal system insur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Grand Canal Cultural Belt,thus providing the blueprint for constructing the“bright cultural belt,green ecological belt and colorful tourism belt of the Grand Canal”.Second,l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sticking to benevolent and moral leadership,China advocates scientific water management concepts and methods,and gives long-term and comprehensive care to the well-being of the people along the banks of the Grand Canal.Finally,the top-level design of the Grand Canal of China is based on the ternary leadership theory rooted in social psychology and has formulated a set of properly-scheduled,reasonably-coordinated,and flexibly-operated management system for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and long-term goals of the coun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ial psychology ternary leadership theory top design management of the Grand Canal of China matteo ricci’s puzzle
下载PDF
再论Matteo Ricci之汉名“利玛窦”及尊名“西泰” 被引量:2
4
作者 叶君洋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9-125,共7页
耶稣会传教士Matteo Ricci(1552-1610)进入中国后,为了适应本土文化,替自己起了汉名"利玛窦"和尊名"西泰"。但"利玛窦"这一中文名出现的时间、来源和意义,以及尊名"西泰"到底是字还是号,历来... 耶稣会传教士Matteo Ricci(1552-1610)进入中国后,为了适应本土文化,替自己起了汉名"利玛窦"和尊名"西泰"。但"利玛窦"这一中文名出现的时间、来源和意义,以及尊名"西泰"到底是字还是号,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利学资料》中的一些细节、方济会士利安定神父的一封信以及意大利语语音规则,并通过查阅三类中西文史料:明朝宫廷记录、利玛窦友人为其汉文作品所作的序言以及利氏本人的记载,证明"利玛窦"这一汉名取自1585年之前,是由其原名"Matteo Ricci"根据意大利语发音音译而来,并参照中国姓名文化而最终确定的。其中,"利"为姓,"玛窦"为名。其尊名"西泰"为号,取自1585年8月到11月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玛窦 西泰 音译
下载PDF
晚明利玛窦形象的双向调适及其方法论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恩维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4年第1期93-110,共18页
利玛窦在晚明中国的形象,不是单方面文化适应的产物,而是中西文化双向调适的结果。利玛窦以西僧形象进入中国,是基于中国官员给出的建议,同时也受到了早期耶稣会士在日本经验的直接启发,是进入中国扬教所采取的权宜之计。利玛窦到韶州... 利玛窦在晚明中国的形象,不是单方面文化适应的产物,而是中西文化双向调适的结果。利玛窦以西僧形象进入中国,是基于中国官员给出的建议,同时也受到了早期耶稣会士在日本经验的直接启发,是进入中国扬教所采取的权宜之计。利玛窦到韶州以后主动改着儒生衣冠、并尝试以中文著述合儒,由此建构了其“西儒”形象。这同样是接受了中国文人的建议,也获得了耶稣会的批准。利玛窦最终所欲塑造的自我形象其实是“畸人”。借助这一形象,中西双方在“天学”与“超性学”所对应的儒家事天敬天学与基督教神哲学,“人学”与“性学”所对应的中西天文历算之学这两个维度上展开互动与对话。中国正统儒家和佛教徒,将利玛窦视为异人、妖人,是对利玛窦“阳辟佛而阴贬儒”的反拨,以“他者化”的书写反向强化了利玛窦非儒非僧的畸人形象。利玛窦形象,作为表征“利玛窦规矩”的文化符号,在当代中西文化交流互鉴和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语境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玛窦 形象调适 文化适应
下载PDF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Idea of the Hypothetical Magellanica Continent into China during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6
作者 FEI Jie 《Chinese Annals o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4年第1期35-56,共22页
The idea of the hypothetical Magellanica Continent(Terra Australis Incognita)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by the Jesuit missionaries during the seventeenth century.While not accepted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it was affi... The idea of the hypothetical Magellanica Continent(Terra Australis Incognita)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by the Jesuit missionaries during the seventeenth century.While not accepted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it was affirmed and transmitted to the public by a few Chinese scholars,including Feng Yingjing,Cheng Bai'er,Zhang Huang,Xiong Mingyu,Xiong Renlin,You Yi,Zhou Yuqi,Jie Xuan,Wang Honghan,and Ye Zipei.Most of them communicated closely with the Jesuit missionaries,and several even helped the missionaries compose the maps.The concept was updated progressively by Matteo Ricci,Giulio Aleni,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Francesco Sambiasi,and Ferdinand Verbiest.Chinese scholars copied the missionaries'relevant maps and textual introductions without much modification.However,they paid little attention to advancements in the idea,and many of them circulated outdated knowledge.It was not until the middle-and late-nineteenth century that Chinese scholars reexamined the correctness of this hypothetical contin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ellanica Continent hypothetical Jesuit missionary matteo ricci world map
下载PDF
利玛窦传播西学的文化适应策略——以《坤舆万国全图》为中心 被引量:8
7
作者 梅晓娟 周晓光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716-721,共6页
基于对《坤舆万国全图》的细致分析,探讨利玛窦在传播西学过程中采用的文化适应策略。这种将西方科学知识和中国本土文化融合的文化适应策略有助于知识阶层接受西学,从而间接地促进了天主教在中国的发展。
关键词 《坤舆万国全图》 利玛窦 西学传播 文化适应策略
下载PDF
利玛窦对中国地图学发展的贡献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复刚 毕明岩 +2 位作者 张立人 苏凤彦 王永洁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29-31,共3页
利玛窦到中国传教 ,带来了西方的地理知识 ,尤其是对地图制图知识的传播 ,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地图制图技术的发展 ,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他绘制的《山海舆地全图》成为明末以后中国地图史上极为重要的地图作品。
关键词 利玛窦 地图制图 中国 山海舆地全图
下载PDF
利玛窦《交友论》的译刊与传播 被引量:7
9
作者 邹振环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9-55,共7页
《交友论》是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 1 5 95年在华编译的第一部汉文西书 ,也是明清之际由耶稣会士译著的第一部世俗内容的汉文西书。该书通过百则西方哲言的编译 ,向中国人展示了西方的友谊观。在明末清初重儒家的“四伦”而忽视友谊的... 《交友论》是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 1 5 95年在华编译的第一部汉文西书 ,也是明清之际由耶稣会士译著的第一部世俗内容的汉文西书。该书通过百则西方哲言的编译 ,向中国人展示了西方的友谊观。在明末清初重儒家的“四伦”而忽视友谊的伦理系统中 ,《交友论》使士大夫相信 ,在遥远的西方也有着像中国人一样对友谊的认识 ,甚至有的见解还在中国圣人的认识之上。因此《交友论》在明末清初曾被多次刊刻 ,编入各种丛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玛窦 《交友论》 伦理道德 内容 体现 传播 思想影响 中国 西学东渐
下载PDF
新发现的《坤舆万国全图》及其学术价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龚缨晏 梁杰龙 《海交史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1-13,共13页
2016年10月,在美国拍卖市场上,出现了两条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摹绘本的残图。我们可按这件拍卖品的编号,称其为"6084号残图"。由于残图上有"大明海",而"大明一统"则被改作"大清一统",因此,... 2016年10月,在美国拍卖市场上,出现了两条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摹绘本的残图。我们可按这件拍卖品的编号,称其为"6084号残图"。由于残图上有"大明海",而"大明一统"则被改作"大清一统",因此,可以确定,它是明代摹绘的,清朝建立后还被人使用过。但"6084号残图"不可能直接摹自利玛窦原版《坤舆万国全图》,上面的图画也不是利玛窦绘上去的。这幅新发现的《坤舆万国全图》残图,为深入研究利玛窦世界地图及其影响提供了新的实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 “6084号残图” 大明海
下载PDF
研究明末清初官话基础方言的廿三年历程——“从字缝里看”到“从字面上看” 被引量:25
11
作者 鲁国尧 《语言科学》 2007年第2期3-22,共20页
在明清官话的研究中,基础方言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作者在1984年写成《明代官话及其基础方言问题——读〈利玛窦中国札记〉》,1985年正式发表,此文首次提出明代官话的基础方言是南京话的假说,这是起点。此后作者继续利用其他资料作纵深的开... 在明清官话的研究中,基础方言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作者在1984年写成《明代官话及其基础方言问题——读〈利玛窦中国札记〉》,1985年正式发表,此文首次提出明代官话的基础方言是南京话的假说,这是起点。此后作者继续利用其他资料作纵深的开掘,学术观点也随之有一些改变,于今二十三年。文章前四节陈述作者多年来上下求索的历程,取以“史”带“论”的方式。作者认为,考据须与义理结合,故第五节对有关明清官话基础方言的多种论点,逐一述评,仿效先哲,故取对话录的体裁。末节则呼吁决破罗网,突破数十年的凝固化的研究范式,提倡“文史语言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官话 基础方言 文史语言学 利玛窦 金尼阁 瓦罗
下载PDF
明代利玛窦世界地图传播史四题 被引量:15
12
作者 汤开建 周孝雷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4-315,共22页
明代利玛窦世界地图研究是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中的一个最热门的课题,在这一研究领域中,杰出的研究成果大批涌现,但是,由于以往的研究囿于中文资料的难以全备,故对利玛窦世界地图传播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未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文章... 明代利玛窦世界地图研究是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中的一个最热门的课题,在这一研究领域中,杰出的研究成果大批涌现,但是,由于以往的研究囿于中文资料的难以全备,故对利玛窦世界地图传播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未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文章主要依据新见利玛窦的中文资料,结合根据意大利原文重新翻译的利玛窦回忆录和书信集,对利玛窦肇庆绘制的首幅世界地图的名称、赵可怀《山海舆地图》序言的发现及其价值、吴中明刊刻《山海舆地全图》的时间及两幅小型世界地图的刊刻者为谁等4个问题,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考证,得出了与前贤研究不同的结论,将利玛窦世界地图研究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玛窦 明代 世界地图 传播史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传统科学向近代科学转变的时间坐标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祖林 周勇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3期427-432,共6页
中国古代传统科学向近代科学转变是从何时开始的?这是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史分期问题的进一步考察和研究,论述了把1582年利马窦来华作为中国近代科学史起点的理论原则、历史依据和历史合理性.
关键词 中国近代科学史 分期 1582年 利玛窦来华
下载PDF
数学文化传播的利玛窦模式及其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曾峥 孙宇锋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16,共4页
中国近代数学文化传播的"利玛窦模式"的主要内涵包括:把传播数学文化作为一种工具为传播天主教义服务;在上层社会的士大夫和知识分子范围内广交朋友并传播数学;将西方数学名著翻译成中文,使国人更好地了解西方的数学思想;重视数学概... 中国近代数学文化传播的"利玛窦模式"的主要内涵包括:把传播数学文化作为一种工具为传播天主教义服务;在上层社会的士大夫和知识分子范围内广交朋友并传播数学;将西方数学名著翻译成中文,使国人更好地了解西方的数学思想;重视数学概念的中文译名,创造了许多措辞达意的数学术语和中西文化交流的科学名词.利玛窦为中国带来了先进的西方演绎数学理论和数学计算技术,"利玛窦模式"也为欧洲输送了中国古代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文化 利玛窦 数学传播模式 中国现代数学 影响
下载PDF
利玛窦与庞迪我关系辨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林中泽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1-46,共6页
利玛窦与庞迪我之间的矛盾曾被认为是当时意大利与西班牙间民族矛盾的体现。民族矛盾固然是影响利、庞关系的重要因素 ,但更潜在的原因应是二人在思想观念上的本质差异 :利玛窦不是一名狭隘的民族主义者 ,他之所以不见容于庞迪我 ,主要... 利玛窦与庞迪我之间的矛盾曾被认为是当时意大利与西班牙间民族矛盾的体现。民族矛盾固然是影响利、庞关系的重要因素 ,但更潜在的原因应是二人在思想观念上的本质差异 :利玛窦不是一名狭隘的民族主义者 ,他之所以不见容于庞迪我 ,主要是因为他那种具有浓烈人文主义背景的工作方式与庞氏的传统中世纪传教模式格格不入 ;与人们的假设相反 ,利氏至死都未曾原谅过庞氏 ,而在利氏生前 ,庞氏对其不满也蓄积已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玛窦 庞迪我 民族矛盾 思想歧异 意大利 西班牙 传教模式 工作方式
下载PDF
利玛窦创译西洋术语及其引发的文化论争 被引量:11
16
作者 冯天瑜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8-103,共6页
明末入华耶稣会士利玛窦与中国士人结合,创译一批术语,确立了意译、音译并举,意译为主的范式,而在意译时又尽力借用汉语古典旧词,以便于中国人理解,这又引起围绕基督教至上神可否译作“上帝”、“天主”的论战,构成长达百年的“中国礼... 明末入华耶稣会士利玛窦与中国士人结合,创译一批术语,确立了意译、音译并举,意译为主的范式,而在意译时又尽力借用汉语古典旧词,以便于中国人理解,这又引起围绕基督教至上神可否译作“上帝”、“天主”的论战,构成长达百年的“中国礼仪之争”的核心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玛窦 几何 上帝 天主
下载PDF
中西数学会通的尝试——以《同文算指》(1614年)的编纂为例 被引量:11
17
作者 潘亦宁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5-226,共12页
明万历年间,西方数学随着利玛窦等耶稣会士的到来而传入中国;同时,徐光启等士人也向传教士学习,并提出了“会通以求超胜”的思想,试图融合中西数学;《同文算指》正是在这种氛围中产生的。在进一步发掘史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同文算... 明万历年间,西方数学随着利玛窦等耶稣会士的到来而传入中国;同时,徐光启等士人也向传教士学习,并提出了“会通以求超胜”的思想,试图融合中西数学;《同文算指》正是在这种氛围中产生的。在进一步发掘史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同文算指》的编纂过程及其资料来源,指出《同文算指》不仅翻译了丁先生《实用算术概论》的部分内容,同时还参考了明代算学家周述学的《神道大编历宗算会》和程大位的《算法统宗》,是李之藻试图会通中西数学的一部著作。这对认识明清之际中西数学会通的历程不无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文算指》 《神道大编历宗算会》 李之藻 利玛窦 丁先生 周述学方程
下载PDF
《葡华辞典》中的散页文献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西平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6-128,共13页
现藏在罗马耶稣会档案馆的《葡华辞典》是中国与欧洲文化交流史上最早、最重要的一份历史档案,本文首次全面公布了《葡华辞典》的档案散页,并依据这些散页确定《葡华辞典》的作者主要应是罗明坚,而不是利玛窦,并对学界所讨论的《葡华辞... 现藏在罗马耶稣会档案馆的《葡华辞典》是中国与欧洲文化交流史上最早、最重要的一份历史档案,本文首次全面公布了《葡华辞典》的档案散页,并依据这些散页确定《葡华辞典》的作者主要应是罗明坚,而不是利玛窦,并对学界所讨论的《葡华辞典》和《汉葡辞典》的关系做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明坚 利玛窦 《葡华辞典》 散页
下载PDF
神和乃囮:利玛窦世界地图的在华传播及其本土化 被引量:8
19
作者 邹振环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7,共13页
在西学东渐史上,利玛窦是一个标志性的人物。他不仅在中国用汉语编写《天主实义》和《交友论》,阐释基督教神学和伦理思想,提出对儒佛的独到分析;与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前六卷;并多次译绘汉文世界地图,为中国乃至东亚世界首次完整地... 在西学东渐史上,利玛窦是一个标志性的人物。他不仅在中国用汉语编写《天主实义》和《交友论》,阐释基督教神学和伦理思想,提出对儒佛的独到分析;与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前六卷;并多次译绘汉文世界地图,为中国乃至东亚世界首次完整地展示了世界的面貌。该图见之于明确文字记载的自刻、他人翻刻和摹绘版本多达十余种。笔者根据利玛窦世界地图刊刻和传播的实况,将其版本分为《大瀛全图》与《山海舆地图》、《坤舆万国全图》、《两仪玄览图》三个系列和木刻本、彩绘绢本两种形式;并就"地圆说"与地球知识、"五大州"与"万国"的概念、西方人文地理知识点的介绍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对话等诸多方面,讨论了利氏世界地图中所传送的新知识、新方法和新词汇,指出该图是明清士人理解整个世界的一个重要的窗口。论文还通过熊明遇的《格致草》、熊人霖的《地纬》、王在晋的《海防纂要》以及晚清的《海国图志》和《瀛寰志略》等,分析了利氏世界地图在晚明至晚清二度本土化的过程,指出该地图在晚清西学知识重建过程中所产生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玛窦 世界地图 地圆意识 万国 五大洲 本土化
下载PDF
利玛窦世界地图在日本 被引量:7
20
作者 江静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7-54,共8页
利玛窦在华期间曾绘制世界地图数幅,这些地图的原刊本全世界仅存五件,其中有三件藏于日本。利氏地图经由传教士、中国商人和士人传到日本后,受到了日本社会的广泛欢迎,它不仅被江户时代的文献广泛征引和摹绘,而且还出现了许多以它为原... 利玛窦在华期间曾绘制世界地图数幅,这些地图的原刊本全世界仅存五件,其中有三件藏于日本。利氏地图经由传教士、中国商人和士人传到日本后,受到了日本社会的广泛欢迎,它不仅被江户时代的文献广泛征引和摹绘,而且还出现了许多以它为原型制作的世界地图。利玛窦在地图中宣扬的"地圆说"、"五大洲说"等观点,受到了以佛教徒为首的传统势力的抵抗,同时也得到包括兰学者在内的开明人士的欢迎,它对江户时代人们世界观的改变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利氏地图还将许多崭新的地理学理论与世界知识带到了日本,对日本地理学的发展以及人们认识世界水平的提高有着颇为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玛窦 世界地图 日本 原刊本 东传途径 流播 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