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唾液腺腺泡细胞癌中NR4A3基因重排及NOR-1蛋白表达分析
1
作者 王敏 钱佳骏 +4 位作者 薛俊青 顾挺 胡宇华 陈颖 夏荣辉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49-254,共6页
目的:探讨NR4A3基因重排和NOR-1蛋白表达在唾液腺腺泡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5月—2024年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病理科诊断的唾液腺癌119例,包括腺泡细胞癌(acinic cell carcinoma,... 目的:探讨NR4A3基因重排和NOR-1蛋白表达在唾液腺腺泡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5月—2024年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病理科诊断的唾液腺癌119例,包括腺泡细胞癌(acinic cell carcinoma,AciCC)63例,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31例,分泌性癌(secretory carcinoma,SC)25例。分别使用荧光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NR4A3基因重排和NOR-1蛋白表达情况,采用SPSS 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ciCC主要发生于大唾液腺。与MEC和SC相比,AciCC好发于女性(P=0.006)。NR4A3基因重排在AciCC、MEC和SC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6.2%(48/63)、0%(0/10)和0%(0/7),NOR-1蛋白表达在AciCC、MEC和SC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2.1%(58/63)、9.7%(3/31)和0%(0/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独使用NR4A3基因重排诊断AciCC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2%和100%。单独使用NOR-1蛋白表达诊断AciCC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1%和94.6%。联合使用NR4A3基因重排和NOR-1蛋白表达诊断AciCC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8%和94.6%,曲线下面积为0.896,诊断价值最优。结论:AciCC好发于女性,主要发病部位为大唾液腺。NR4A3基因重排仅见于AciCC中,在诊断工作中具有100%的特异性,但敏感性较低。NOR-1蛋白表达检测具有很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作为鉴别AciCC、MEC和SC的初筛和替代方法。联合使用NR4A3基因重排和NOR-1蛋白表达检测具有最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泡细胞癌 唾液腺 NR4A3 基因重排 nor-1 蛋白表达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检测发酵豆酱中黄曲霉毒素相关基因nor-1 被引量:3
2
作者 晏丽 孙秀兰 +2 位作者 张银志 赵建新 王淼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7-182,共6页
建立了TaqMan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产黄曲霉毒素曲霉菌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发酵豆酱中。以黄曲霉毒素合成相关结构基因nor-1基因作为靶标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及TaqMan探针,以含nor-1基因的质粒为模板建立标准曲线,将其应用于豆酱发酵过程... 建立了TaqMan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产黄曲霉毒素曲霉菌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发酵豆酱中。以黄曲霉毒素合成相关结构基因nor-1基因作为靶标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及TaqMan探针,以含nor-1基因的质粒为模板建立标准曲线,将其应用于豆酱发酵过程中nor-1基因的动态监测,并与传统平板培养法测定产毒曲霉菌结果相比较。结果显示,两检测方法呈较好的相关性,Pearson等级相关系数为0.808,P=0.098。灵敏度及特异性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灵敏度达10CFU/mL,特异性针对含nor-1基因的曲霉菌。所建立的方法检测时间短,仅6h即能完成整个过程,相比传统平板培养法,具有优势。该研究在国内首次建立了快速、灵敏、准确的荧光定量检测方法检测豆酱中黄曲霉毒素相关基因nor-1,能够在黄曲霉毒素产生前期,对产毒曲霉菌污染状况进行监测以更好控制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提高食品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1基因 荧光定量PCR 产毒曲霉菌 快速 安全性
下载PDF
The Synthesis of 19-Nor-1a , 25-dihydroxy-22-oxo-vitamin D_(3)
3
作者 Yong WU Mei GUAN +2 位作者 Pei Jie LI Cheng XU Xiao Chun WU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9-20,共2页
Nor-1α, 25-dihydroxy-22-oxo-vitamin D3 4 was synthesized by the coupling of known compound 5 and the A-ring phosphine oxide 6 followed by deprotection of the hydroxy functions.
关键词 nor-1α 25-dihydroxy-22-oxo-vitamin D3 DEVICE synthesT
下载PDF
Efficient Synthesis of 2-Ethyl-A-ring Analogues of 19-Nor-1α,25-dihydroxy Vitamin D_3 被引量:1
4
作者 WangQiu-an ZHAOYu-rui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65-173,共9页
The novel 19 nor l α ,25 dihydroxy vitamin D 3 analogues possessing an ethyl at the 2 position(4 and 5), were synthesized by coupling 25 hydroxy Windaus Grundmann ketone derivative 20 with A ring syntho... The novel 19 nor l α ,25 dihydroxy vitamin D 3 analogues possessing an ethyl at the 2 position(4 and 5), were synthesized by coupling 25 hydroxy Windaus Grundmann ketone derivative 20 with A ring synthons(15 and 19) respectively. The enant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substituted bicyclic hexanes structure A ring synthons, started from all cis 3,5 dihydroxy 4 ethyl 1 (methoxycarbonyl)cyclohexane via lipase catalyzd asymmetrization, was demonstr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hyl 19 nor 1 α 25 dihydroxy vitamin D 3 Synthesis Lipase catalyzed Asymmetrization
下载PDF
肝X受体对获得性免疫反应及NOR-1的调节作用
5
作者 戴卓娅 龚建平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5期455-458,共4页
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LXRs)是核受体超家族成员,能被氧化的胆固醇衍生物结合并激活,在胆固醇逆向转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LXRs在人体的代谢和炎症中都有重要作用。现从获得性免疫反应中LXRs通过调控胞膜的重要组成物质-胆... 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LXRs)是核受体超家族成员,能被氧化的胆固醇衍生物结合并激活,在胆固醇逆向转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LXRs在人体的代谢和炎症中都有重要作用。现从获得性免疫反应中LXRs通过调控胞膜的重要组成物质-胆固醇胞内水平,从而抑制T细胞增殖的方向,在硫转移酶2B-肝X受体-膜转运体G1(SULT281-LXR—ABCG1)轴线上探讨LXRs对获得性免疫的调节作用,以及LXRs对神经元衍生孤核受体(NOR-1)的调控作用,以进一步认识LXRs的调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X受体 获得性免疫 胆固醇 SULT281-LXR—ABCG1 nor-1
原文传递
T_4 DNA连接酶介导的5’RACE法克隆大鼠Nor 1全长cDNA 被引量:2
6
作者 银巍 黄奕俊 +3 位作者 苏兴文 赵灵芝 邱鹏新 颜光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7-321,共5页
目的:克隆75AEST全长cDNA序列。方法:抽提在25mmol/L KCl条件下培养7d的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的总RNA后,用DNA连接酶介导的5’RACE法克隆75A表达序列标签(EST)cDNA5’端未知序列,其产物亚克隆到pGEM-Teasy后进行序列测定以及同源性分性。... 目的:克隆75AEST全长cDNA序列。方法:抽提在25mmol/L KCl条件下培养7d的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的总RNA后,用DNA连接酶介导的5’RACE法克隆75A表达序列标签(EST)cDNA5’端未知序列,其产物亚克隆到pGEM-Teasy后进行序列测定以及同源性分性。结果:首轮5’RACE扩增出2.5kb序列后,75A EST鉴定为神经来源孤儿受体1(Nor1)基因的部分序列;再经过二次轮5’RACE,我们首次克隆Nor-1的全长cDNA序列。结论:T_4DNA连接酶介导的5’RACE是一种效率较高的克隆mRNA5’端未知序列的好方法,为进一步研究Nor1在小脑颗粒神经元存活或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4DNA连接酶 5’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 Nor1 小脑 神经元
下载PDF
强啡肽A_(1-13)在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洪新如 卢晓欣 陈新民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9-11,14,共4页
目的 :探讨强啡肽A1-13 在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 7d龄新生鼠左侧颈总动脉结扎并在低氧环境下制成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 ,伤后即刻向小脑延髓池注射强啡肽A1-13 抗血清或阿片κ受体拮抗剂nor-BNI,给药后不同时... 目的 :探讨强啡肽A1-13 在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 7d龄新生鼠左侧颈总动脉结扎并在低氧环境下制成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 ,伤后即刻向小脑延髓池注射强啡肽A1-13 抗血清或阿片κ受体拮抗剂nor-BNI,给药后不同时间比较其对幼鼠一般状况、脑含水量、乳酸含量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给予强啡肽A1-13 抗血清或nor-BM均可改善幼鼠伤后的一般状况 ,降低伤后 4 8h左侧脑含水量和乳酸含量 ,而以前者作用更为明显 ;强啡肽A1-13 抗血清可显著减轻皮层 ,海马细胞凋亡 ,nor -BMI此作用较弱。结论 :强啡肽A1-13 对新生鼠缺氧、缺血脑损伤的影响 ,除通过阿片途径外 ,尚可能通过其它非阿片途径共同作用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啡肽类 脑缺氧 脑缺血 抗强啡肽血清nor-BNI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下载PDF
中枢去甲肾上腺素和强啡肽A(1-17)在痛觉调制中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董艺娜 明晓云 韩济生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38-41,共4页
大鼠以辐射热甩民法测痛。应用脊髓蛛网膜下腔(i。t.)连续累加注射法观察药物的镇痛作用。(1)i.t.单独注射强啡肽A(1-17)2.5μg本身无镇痛作用,但与去甲肾上腺素(NE)合用时却能产生协同镇痛作用;该作用既能被i.t.注射α... 大鼠以辐射热甩民法测痛。应用脊髓蛛网膜下腔(i。t.)连续累加注射法观察药物的镇痛作用。(1)i.t.单独注射强啡肽A(1-17)2.5μg本身无镇痛作用,但与去甲肾上腺素(NE)合用时却能产生协同镇痛作用;该作用既能被i.t.注射α受体括抗剂酚妥拉明30μg所对抗,也能被k阿片受体桔抗剂Nor-BNI9μg所对抗。(2)强啡肽A和NE的协同镇痛提示在两种受体激动剂协同作用时,阻断其中一种受体,即能据抗其协同镇痛作用。(3)酚妥拉明可对抗强啡肽镇痛,Nor-BNI可对抗NE镇痛,表明强啡肽与NE的脊髓镇痛机制并非简单的串联或并联关系,两者有可能存在一个环路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肾上腺素 强啡肽A 镇痛 痛觉
下载PDF
重组人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7-36)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3
9
作者 方翼 柴栋 +2 位作者 郑专杰 王锡萍 王睿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50-253,共4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胰高血糖素类多肽-1(7-36)[rhGLP-1(7-36)](促胰岛素生成药)在健康志愿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选择12,9名健康志愿者,分别单次(0.1,0.15,0.2 mg)和多次(0.2 mg)皮下注射rhGLP-1(7-36),连续5日,用荧光酶联免疫分... 目的研究重组人胰高血糖素类多肽-1(7-36)[rhGLP-1(7-36)](促胰岛素生成药)在健康志愿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选择12,9名健康志愿者,分别单次(0.1,0.15,0.2 mg)和多次(0.2 mg)皮下注射rhGLP-1(7-36),连续5日,用荧光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其血药浓度,用DAS软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单次:药-时曲线符合一房室模型,Cmax、AUC0-t随剂量增加而增加,tmax约为19~21 min,ti/2为10~14min.多次:首次与末次给药后的Cmax分别为(726.76±94.07),(737.15±72.12)ng·L-1;tmax为18min左右;t1/2为15~17 min.结论在0.1~0.2 mg内,过程呈一级线性动力学特征,体内无蓄积,耐受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胰高血糖素类多肽-1(7-36)冻干粉 药代动力学 荧光酶联免疫分析法
下载PDF
黑参中的去甲基单萜苷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冲 张承忠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482-484,共3页
从黑参根中分得 2个去甲基单萜苷, pedicularis-lactone-1-O-β-D-glucoside(I); ning-pogoside B(Ⅱ)。上述化合物系首次从马先蒿属植物中分得。其中I为新化合物。它们的... 从黑参根中分得 2个去甲基单萜苷, pedicularis-lactone-1-O-β-D-glucoside(I); ning-pogoside B(Ⅱ)。上述化合物系首次从马先蒿属植物中分得。其中I为新化合物。它们的结构以及其相对构型主要通过IR、MS、NMR光谱,包括2DNMR和NOEsy技术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参 去甲基单萜基 有效成分
下载PDF
A Novel Non Radioactive PCR-DNA Probe for the Detection of Aflatoxin Producing <i>Aspergillus</i>Species from Major Food Crops Grown in India
11
作者 S. R. Priyanka M. Venkata Ramana +2 位作者 K. Balakrishna H. S. Murali H. V. Batra 《Advances in Microbiology》 2012年第4期577-586,共10页
In the present study, a novel non radioactive digoxigenen labelled PCR-DNA probe was developed targeting nor-1 gene to assess the contamination of aflatoxigenic Aspergillus species in food grain samples from Southern ... In the present study, a novel non radioactive digoxigenen labelled PCR-DNA probe was developed targeting nor-1 gene to assess the contamination of aflatoxigenic Aspergillus species in food grain samples from Southern parts of India. The sensitivity of developed PCR-DNA probe was determined to be 10 pg of genomic DNA and 1 pg of purified PCR product. The specificity of the DNA probe was validated by testing against an array of Aspergillus, Fusarium and Penicillium spp. A total of 89 Aspergillus isolates were recovered from 152 grain samples of maize, paddy, and groundnut. Among them, maize had the highest (90%) incidence of toxigenic Aspergillus species. When developed PCR-DNA probe was evaluated onto pure cultures of toxigenic and nontoxigenic Aspergillus species, 60 samples were positive for the nor-1 gene probe. DNA probe results unequivocally matched with the HPLC analysis. In conclusion, the novel PCR-DNA probe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may find its application in rapid detection of aflatoxin-producing Aspergillus isolates from contaminated cereal gra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B1-Aflatoxin B1 HPLC-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nor-1 Norsolorinic Acid SYNTHASE 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下载PDF
关于用加边矩阵方法求广义逆的注记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忠鹏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1990年第3期20-23,共4页
本文证明了求A的广义逆A〔1.t4〕和A〔1,2,t4〕的加边条件是一样的。我们指出〔1〕〔2〕的加边条件仅仅是充分的,尽管〔3〕的关于求A〔1,2,3〕的矩阵行的结果是错的,但其加边条件对[1]和[2]而言是不能减弱的了。
关键词 加边矩阵 广义逆矩阵 极小范数解
下载PDF
Nafion修饰碳纤维微电极测定去甲肾上腺素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满栋 《山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年第3期47-51,共5页
本文研究了去甲肾上腺素在Nafion膜修饰碳纤维微电极上的电分析化学行为,找出了用碳纤维微电极1.5次微分伏安法测定去甲肾腺素的最佳实验条件。发现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在1.0×10^(-6)~5.0×l0^(-8)mol/L范... 本文研究了去甲肾上腺素在Nafion膜修饰碳纤维微电极上的电分析化学行为,找出了用碳纤维微电极1.5次微分伏安法测定去甲肾腺素的最佳实验条件。发现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在1.0×10^(-6)~5.0×l0^(-8)mol/L范围内和1.5次微分伏安法的氧化峰电流成正比,并依次建立了测定去甲肾上腺素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肾上腺素 碳纤维微电极 修饰 行为 实验条件 测定 研究 次微分 电分析化学 伏安法
下载PDF
Two new glycosides from the seeds of Cassia obtusifolia 被引量:5
14
作者 Cun Zhang Gui Liu Li Yong Qing Xiao Li Li Zhen Pang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9期1097-1099,共3页
Two new glycosides, nor-rubrofusadn-6-O-β-D-(6'-O-acetyl)glucopyranoside (1) and 1-desmethylaurantio-obtusin-2-O-β-D- glucopyranoside (2) were isolated from the seeds of Cassia obtusifolia and their structure... Two new glycosides, nor-rubrofusadn-6-O-β-D-(6'-O-acetyl)glucopyranoside (1) and 1-desmethylaurantio-obtusin-2-O-β-D- glucopyranoside (2) were isolated from the seeds of Cassia obtusifolia 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established by chemical and spectral evidences. 2009 Yong Qing Xiao. Published by Elsevier B.V. on behalf of Chinese Chemical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sia obtusifolia nor-rubrofusarin-6-O-β-D-(6'-O-acetyl)glucopyranoside 1-Desmethylaurantio-obtusin-2-O-β-D-glucopyranoside
下载PDF
红大戟中的1个新降碳三萜 被引量:7
15
作者 赵峰 马丽 +3 位作者 孙居锋 韩景田 王垣芳 张树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研究茜草科植物红大戟Knoxia valerianoides根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半制备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MS、NMR等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红大戟干燥根的95%乙醇提取... 目的研究茜草科植物红大戟Knoxia valerianoides根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半制备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MS、NMR等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红大戟干燥根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个降碳三萜,结构鉴定为3-氧代-2,19-二羟基-24-降乌苏-1,4,12-三烯-28-酸(1)。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红大戟酸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大戟 茜草科 降碳三萜 3-氧代-2 19-二羟基-24-降乌苏-1 4 12-三烯-28-酸 红大戟酸A
原文传递
强啡肽A_(1-13)在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16
作者 洪新如 卢晓欣 陈新民 《福州总医院学报》 2002年第2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强啡肽A_(1-13)在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d龄新生鼠左侧颈总动脉结扎并在低氧环境下制成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伤后即刻向小脑延髓池注射强啡肽A_(1-13)抗血清或阿片κ受体拮抗剂nor-BNI,给药后不同时... 目的:探讨强啡肽A_(1-13)在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d龄新生鼠左侧颈总动脉结扎并在低氧环境下制成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伤后即刻向小脑延髓池注射强啡肽A_(1-13)抗血清或阿片κ受体拮抗剂nor-BNI,给药后不同时间比较其对幼鼠一般状况、脑含水量、乳酸含量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给予强啡肽A_(1-13)抗血清或nor—BNI均可改善幼鼠伤后的一般状况,降低伤后48h左侧脑含水量和乳酸含量,而以前者作用更为明显;强啡肽抗A_(1-13)血清可显著减轻皮层、海马细胞调亡,nor-BNI此作用较弱。结论:强啡肽A_(1-13)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影响,除通过阿片途径外,尚可能通过其它非阿片途径共同作用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啡肽A1-13 新生鼠 缺氧缺血性 脑损伤 作用机制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马甲子的三萜类成分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晨 罗观堤 付宏征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6-41,共6页
目的研究鼠李科马甲子属植物马甲子Paliurus ramosissimus中三萜类化学成分。方法通过开放硅胶柱色谱、反相ODS柱色谱、凝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制备,并通过化合物的理化性质、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波... 目的研究鼠李科马甲子属植物马甲子Paliurus ramosissimus中三萜类化学成分。方法通过开放硅胶柱色谱、反相ODS柱色谱、凝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制备,并通过化合物的理化性质、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波谱等方法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和解析。结果从马甲子地上部分的95%乙醇水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分中分离得到6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2β,24-二羟基-A(1)-去甲-2,20(29)-羽扇豆二烯-27,28-二羧酸(1)、大枣烯酸(2)、3-O-原儿茶酰美洲茶酸(3)、美洲茶三酸(4)、2-O-咖啡酰麦珠子酸(5)、3-O-咖啡酰麦珠子酸(6)。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马甲子酸A,化合物2~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且首次报道化合物3的完整核磁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甲子 三萜 22β 24-二羟基-A(1)-去甲-2 20(29)-羽扇豆二烯-27 28-二羧酸 马甲子酸A 大枣烯酸 3-O-原儿茶 酰美洲茶酸 美洲茶三酸 2-O-咖啡酰麦珠子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