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Theory of the Nanzhao Thai Kingdom:Its Origin and Bankruptcy
1
作者 贺圣达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1995年第3期74-89,222,共17页
关键词 PR III The Theory of the nanzhao Thai Kingdom
原文传递
活态遗产视角下南诏洞天福地景观场域建构
2
作者 唐孝祥 徐应锦 +2 位作者 舒畅 白颖 王鑫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5-61,共7页
洞天福地场域的持续建构过程充分展现了活态遗产的时空整体性特征。以南诏洞天福地巍宝山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场域理论的梳理与活态遗产特征的对应整合,构建由场域本体建构、场域系统结构、场域空间呈现三方面组成的景观场域研究框架。结... 洞天福地场域的持续建构过程充分展现了活态遗产的时空整体性特征。以南诏洞天福地巍宝山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场域理论的梳理与活态遗产特征的对应整合,构建由场域本体建构、场域系统结构、场域空间呈现三方面组成的景观场域研究框架。结合历史文献和现状遗存,梳理其作为一个典型少数民族崇拜洞天福地的场域建构。研究表明:源于自然地理的圣显传说被广泛传播,推动了巍宝山宫观建筑群本体场域的建构,维系了信众与宗教信仰关系的活跃;少数民族信仰与道教祭祀活动的互动融合从本体尺度的景观序列、聚落尺度的空间共生、区域尺度的仪式空间拓展了场域系统、结构与标志性;以巍宝山为中心的文本记述从艺术的角度映射了神圣场域的建构规律与秩序,代代相传的建设行为、祭祀活动与文本记忆引导信众维持场域的活态。通过场域线索对巍宝山的物质、非物质及其关系结构开展系统研究,以期多层次阐释洞天福地的活态遗产特征,为全面理解中国洞天福地空间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活态遗产 南诏洞天福地 场域本体 场域结构 场域呈现
下载PDF
南诏国的两个地震神话
3
作者 高继宗 《地震科学进展》 2024年第5期353-358,共6页
南诏国(738—902)有两个地震神话传世:一为观音大士镇伏巨鳌,令其长眠不醒,但允其七十至九十春可醒片时。巨鳌醒时眨眼,仍会地动山摇,以致每七十余年地震一次,每四百年大震一次。因此,在望海台树立地震碑,告诫后人要警惕震害。二为洱海... 南诏国(738—902)有两个地震神话传世:一为观音大士镇伏巨鳌,令其长眠不醒,但允其七十至九十春可醒片时。巨鳌醒时眨眼,仍会地动山摇,以致每七十余年地震一次,每四百年大震一次。因此,在望海台树立地震碑,告诫后人要警惕震害。二为洱海河神段赤诚预报地震:今夜亥时,地将大动,十室九倒。为保民平安,遂与两位山神、河东渔夫分工合作:两山神分别变化为鸡与犬,狂鸣、惊跳,以警醒万民;河东渔夫向洱海东部村民报告,洱海河神变化为老叟向西部村民报告。十有九成的村民离开房舍,避于平坦之地,人畜皆安;不相信预报的百余人,皆遭震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 南诏地震碑 洱海河神 预报地震
下载PDF
南诏体育之“六术”“二渡”挖掘保护研究
4
作者 李莹 黄百庆 陈康 《武术研究》 2024年第1期7-9,17,共4页
南诏是统治西南边疆五百多年的地方民族政权。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史料搜集等研究方法,挖掘梳理南诏历史中的体育形态。南诏统治者为取得战争胜利,维护主权,主动利用当地的白族传统体育进行军事训练,产生了“六术”(拳术、刀术、剑术、... 南诏是统治西南边疆五百多年的地方民族政权。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史料搜集等研究方法,挖掘梳理南诏历史中的体育形态。南诏统治者为取得战争胜利,维护主权,主动利用当地的白族传统体育进行军事训练,产生了“六术”(拳术、刀术、剑术、射术、骑术、象术)以及“二渡”(龙舟竞渡、竞速泅渡)等具有白族特色的南诏军事体育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诏体育 “六术”“二渡” 挖掘保护
下载PDF
2021年河南南召新发现的旧石器
5
作者 崔祚文 王春雪 +2 位作者 陈全家 曾庆硕 张楠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3-864,共12页
2021年,在南召县发现8处旧石器地点,石制品400余件。通过地层比对,小余坪西山、余坪、瓦房庄西山、杏花山猿人、沈家庄东山和南坡根6处地点暂归为中更新世中期,距今50~60万年;钟店西南山和白果树西南山2处地点暂归为中更新世晚期。对各... 2021年,在南召县发现8处旧石器地点,石制品400余件。通过地层比对,小余坪西山、余坪、瓦房庄西山、杏花山猿人、沈家庄东山和南坡根6处地点暂归为中更新世中期,距今50~60万年;钟店西南山和白果树西南山2处地点暂归为中更新世晚期。对各地点的石器工艺流程复原、技术特点等比对发现,均体现石核—石片技术。从石器大小上分析,钟店西南山、小余坪西山、白果树南山、瓦房庄西山和沈家庄东山地点属于华北小石器工业,余坪和南坡根地点显示出南北方过渡的工业特征。这几处地点的石器工艺比1980、1987年小空山上洞和下洞遗址的更为原始。从石制品原料利用率、器类组合、石器加工技术等方面分析,钟店西南山、余坪、白果树西南山3处地点与上洞遗址更为接近;从剥片技术和石器大小上分析,又比上洞遗址更为原始,可能具有发展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召县 白河支流 石制品 中更新世
下载PDF
征服还是同盟:南诏政权属性考论
6
作者 姜丹 《昆明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16-124,共9页
文章运用文献考据、比较、统计等历史研究法,结合旨在文化意义解释的民族学研究方法,基于对历史文献的深度阅读与分析,认为:“南诏武力征服或兼并‘白蛮’”,或“南诏基于武力胁迫‘白蛮’放弃领导权力”的传统研究结论与以《南诏图传... 文章运用文献考据、比较、统计等历史研究法,结合旨在文化意义解释的民族学研究方法,基于对历史文献的深度阅读与分析,认为:“南诏武力征服或兼并‘白蛮’”,或“南诏基于武力胁迫‘白蛮’放弃领导权力”的传统研究结论与以《南诏图传》为代表的某些云南地方历史文献在实际叙事语境及文本内涵上存在明显差异,与历史事实也存在逻辑上的抵牾,不能反映南诏与“白蛮”真实的历史关系和南诏政权的真实属性。南诏政权并未通过武力征服或兼并洱海地区的“白蛮”。南诏的缔造者蒙氏家族与洱海区域“白蛮”具有相互联合的经济、文化基础和相似的发展诉求,以及互补的政治、经济优势;南诏政权是蒙氏家族与“白蛮”在相对平等的基础上结成的同盟。该同盟确认并保全了“白蛮”在洱海地区长期以来既有的文化主导地位,令“白蛮”业已衰微的政治、社会地位得以巩固和强化。《南诏图传》等云南地方历史文献中的相关祭铁柱场景就是南诏与“白蛮”双方缔结同盟的写照。南诏方参与结盟的是南诏二代王逻盛,南诏与“白蛮”的结盟时间当是7世纪晚期的最后10年。南诏、“白蛮”同盟的缔结及其所确认的文化发展方针对南诏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形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诏 政权更迭 南诏图传 同盟关系
下载PDF
南诏兵制渊源初探
7
作者 高迎翀 《文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1-76,共6页
南诏兵制之渊源大致可分为三元。其中,南诏内部多元文化为根本因素;以唐朝为代表的中原军政文化为直接因素;吐蕃告身、器物等制度文化对南诏兵制的影响则最小,是为表层因素。在南诏与唐、吐蕃的不断交往中,这种既荟萃了多种文化因子,又... 南诏兵制之渊源大致可分为三元。其中,南诏内部多元文化为根本因素;以唐朝为代表的中原军政文化为直接因素;吐蕃告身、器物等制度文化对南诏兵制的影响则最小,是为表层因素。在南诏与唐、吐蕃的不断交往中,这种既荟萃了多种文化因子,又凝聚了本土特色的多元军事制度逐渐形成。究其实质,是云南地区多元文化走向一体化格局的反映,亦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诏 兵制 渊源 多元一体
下载PDF
三叠纪鄂尔多斯盆地东南边缘的扩张——来自南召地区沉积及碎屑锆石年代学的证据 被引量:7
8
作者 刘溪 李艳广 +4 位作者 杨喜彦 韩伟 马瑶 张乔 李文厚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20-628,共9页
为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纪时期东南边缘的延伸范围,对其东南方向的南召地区太山庙剖面三叠系地层进行实测,利用层序地层学及沉积学原理划分沉积旋回、判断沉积环境;同时,运用LA-ICP-MS碎屑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方法,探讨南召地区三叠系... 为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纪时期东南边缘的延伸范围,对其东南方向的南召地区太山庙剖面三叠系地层进行实测,利用层序地层学及沉积学原理划分沉积旋回、判断沉积环境;同时,运用LA-ICP-MS碎屑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方法,探讨南召地区三叠系地层物质来源。结果表明,南召地区三叠系地层可划分出5个沉积旋回,其中包括1个Ⅱ级层序与5个Ⅲ级层序,与鄂尔多斯东南部延长组有较好的对应,但几乎全部为深水沉积环境。碎屑锆石的年龄范围为1 654~230 Ma,大致可分为4个年龄段:1 400~1 600 Ma,640~1 100 Ma,400~550 Ma,200~334 Ma,均有明显峰值。与周缘地体年龄数据进行对比发现,碎屑岩主要来源于北秦岭,少量印支期锆石应来自于南秦岭印支期花岗岩,没有来自华北克拉通内部的物源。将沉积特征及锆石年龄谱与鄂尔多斯东南部金锁关地区延长组及北秦岭柳叶河盆地三叠系地层进行对比分析,推测三叠纪鄂尔多斯盆地向南扩张到北秦岭,且华北板块南缘和北秦岭带之间存在一个以宽坪群为主体的隆起带,自南召地区向西至金锁关地区以南逐渐降低,至柳叶河盆地消失。因此,三叠纪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可扩展至南召地区,两者的演化同时受到秦岭造山带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旋回 锆石U-PB年龄 三叠纪 南召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南召发现的人类和哺乳类化石 被引量:29
9
作者 邱中郎 许春华 +3 位作者 张维华 王汝林 王建中 赵成甫 《人类学学报》 1982年第2期109-117,209,共10页
本文记述的人类化石是一枚右下第二前臼齿,发现于河南省南召县鸡河右岸第二级阶地的堆积中。一起发现的哺乳类化石有剑齿虎、中国鬣狗、肿骨鹿、剑齿象、三门马和巨等二十一种。时代为中更新世。
关键词 南召 直立人 哺乳动物化石 中更新世
下载PDF
秦岭南召岩体中花岗岩脉的锆石U-Pb定年:对燕山期构造环境的约束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昕 吴才来 陈红杰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38-958,共21页
通常认为,花岗岩体中的花岗岩脉与岩体是同一次岩浆活动的产物,是深部演化的岩浆沿着岩体的裂缝侵入后冷凝形成的。南召岩体位于北秦岭东部,近年来在岩体中发现一条宽约5 m的花岗岩脉。岩脉呈紫红色,斑状结构,斑晶为石英。LA-MC-ICP-MS... 通常认为,花岗岩体中的花岗岩脉与岩体是同一次岩浆活动的产物,是深部演化的岩浆沿着岩体的裂缝侵入后冷凝形成的。南召岩体位于北秦岭东部,近年来在岩体中发现一条宽约5 m的花岗岩脉。岩脉呈紫红色,斑状结构,斑晶为石英。LA-MC-ICP-MS锆石U-Pb定年得出该岩脉的形成时间为(119.6±0.7)Ma,与岩体的年龄(452.3±6.2)Ma相差很大。锆石Hf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岩脉的源岩可能主要是新生地壳,结合地球化学研究分析得出该岩脉呈现I型花岗岩的特性。该岩脉的年龄、Hf同位素和地球化学特征同邻近的伏牛山岩体相近,推测岩脉的源岩可能和伏牛山岩体的源岩相同。根据研究结果及区域地质构造分析,认为燕山期由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和陆內拉张作用,导致扬子板块及华北板块沿秦岭造山带形成一系列断裂。岩浆沿着断裂上侵,大部分形成了伏牛山岩体,小部分沿着周围的裂隙侵入形成岩脉,并在侵位的过程中与寄主岩发生物质交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脉 锆石U-Pb定年 Hf同位素分析 岩石成因 南召
下载PDF
河南南召县地质灾害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 被引量:15
11
作者 曾琳洁 张涛 冯文凯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14年第1期82-89,共8页
由于南召县境内断裂构造发育,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区内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导致该地区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对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采用遥感解译、地面测绘、野外调查、详细勘察和室内试验... 由于南召县境内断裂构造发育,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区内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导致该地区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对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采用遥感解译、地面测绘、野外调查、详细勘察和室内试验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区进行了大比例尺的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并采用Mapgis等软件对野外调查结果进行了矢量化和耦合分析,对地质灾害的发育情况有了全面了解。该区共发育地质灾害232处,其中崩塌92处,滑坡75处,不稳定斜坡52处,泥石流5条,地面塌陷8处,以崩塌、滑坡和不稳定斜坡为主要地灾类型。同时结合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类型、降雨条件和工程活动等条件对地灾发育和地质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对该区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和发育分布规律形成了全面系统的认识,也为经济发展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召县 地质灾害 形成条件 分布规律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南召地区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研究——来自低温热年代学的证据 被引量:4
12
作者 韩伟 李玉宏 +2 位作者 刘溪 陈高潮 张云鹏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834-2843,共10页
有关鄂尔多斯三叠纪原型盆地的东南向展布情况不是非常明确,之前有研究表明其东南缘可能位于南召地区,对该区构造演化过程开展研究,可为鄂尔多斯三叠纪原型盆地研究提供重要信息。因此,为了研究南召地区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史及其与鄂... 有关鄂尔多斯三叠纪原型盆地的东南向展布情况不是非常明确,之前有研究表明其东南缘可能位于南召地区,对该区构造演化过程开展研究,可为鄂尔多斯三叠纪原型盆地研究提供重要信息。因此,为了研究南召地区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史及其与鄂尔多斯盆地之间的关系,本文对研究区3条野外剖面上3件三叠系样品开展锆石、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其锆石裂变径迹年龄为270±15~181±8Ma,与地层年龄相近或大于地层年龄,不能很好地反映地层经历的构造改造时限,可能更多地代表了物源区的信息。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为57±3~47±5Ma,结合裂变径迹年龄和热史模拟,本文认为南召地区自三叠纪以来经历了4期较大规模的构造改造,早期是三叠纪末遭受了秦岭造山带强烈逆冲推覆对本区的影响;中期是中晚侏罗世到晚白垩世初;晚期是晚白垩世;末期是喜马拉雅期,4期构造改造均与秦岭造山带的构造演化息息相关。此外,通过与鄂尔多斯盆地周缘地区展开对比,发现二者构造演化过程具有相似的时限性,从构造演化的角度支持南召地区属于鄂尔多斯原型盆地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召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低温热年代学 构造演化 中生代
下载PDF
河南南召盆地上三叠统碎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示踪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艳鹏 杨文涛 郑德顺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3-245,共13页
三叠纪是秦岭造山带全面碰撞造山的关键时期,随着扬子、秦岭和华北板块分别沿勉略、商丹缝合带的汇聚拼合,秦岭造山带逐渐形成并从板块构造体制向陆内造山体制转化,同时强烈的造山作用控制着周缘盆地的形成与演化。文章通过研究区的碎... 三叠纪是秦岭造山带全面碰撞造山的关键时期,随着扬子、秦岭和华北板块分别沿勉略、商丹缝合带的汇聚拼合,秦岭造山带逐渐形成并从板块构造体制向陆内造山体制转化,同时强烈的造山作用控制着周缘盆地的形成与演化。文章通过研究区的碎屑岩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对河南南召盆地上三叠统的物源区及构造背景特征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上三叠统源岩成分主要为上地壳长英质火山岩;源岩经历了中等的化学风化强度,校正后CIA值指示其形成于温暖潮湿的气候和相对较强的构造活动环境;太山庙组源区构造背景主要为大陆岛弧与活动大陆边缘,太子山组源区构造背景主要为大陆岛弧与被动大陆边缘。根据南召盆地近源沉积特征和秦岭造山带构造演化过程推断,秦岭造山带和华北南缘是南召盆地晚三叠世的重要物源区,前期太山庙组物源主要由北秦岭隆升基底提供,后期太子山组物源可能来自南秦岭、北秦岭和华北南缘沉积再循环。南召盆地上三叠统物源区的转变是晚三叠世秦岭造山带逆冲推覆作用逐渐增强的体现,对研究恢复秦岭构造带造山隆升过程和周缘盆地盆山系统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源分析 构造背景 秦岭造山带 南召盆地 上三叠统
下载PDF
河南宜阳、南召钾长石矿石特征与铁的赋存状态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武慧君 李珍 +3 位作者 吴剑芳 金成国 黄焱球 郝小非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27-432,共6页
对河南宜阳、南召两地区的伟晶岩型钾长石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微区化学成分等进行分析,系统地研究了河南宜阳、南召地区钾长石矿石特征与铁的赋存状态。研究表明,两地区伟晶岩矿中氧化钾含量均在7%以上,氧化铁含量在1%以下,南召... 对河南宜阳、南召两地区的伟晶岩型钾长石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微区化学成分等进行分析,系统地研究了河南宜阳、南召地区钾长石矿石特征与铁的赋存状态。研究表明,两地区伟晶岩矿中氧化钾含量均在7%以上,氧化铁含量在1%以下,南召地区伟晶岩型钾长石矿石品位明显好于宜阳地区。两地区矿石中铁元素的赋存状态主要有2种形式:一类是以氧化物形式赋存于褐铁矿中;一类是以类质同象方式存在于矿物中,代替晶格中的其他阳离子,主要赋存于白云母、黑云母中,少量存在于钾长石、钠长石、金红石和钙质胶结物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宜阳、南召 钾长石 矿物成分 赋存状态 工艺矿物学
下载PDF
南召宝天曼地区野生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与保护 被引量:3
15
作者 魏高明 张霖 尚富德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3期77-80,共4页
南召宝天曼地区含有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有维管植物173科,878属,2696种.按其经济用途,可分为12类:食用植物、药用植物、园林绿化与观赏植物、用材植物、纤维植物、淀粉植物、油脂植物、饲用植物、蜜源植物、芳香油植物、鞣料植物、有毒... 南召宝天曼地区含有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有维管植物173科,878属,2696种.按其经济用途,可分为12类:食用植物、药用植物、园林绿化与观赏植物、用材植物、纤维植物、淀粉植物、油脂植物、饲用植物、蜜源植物、芳香油植物、鞣料植物、有毒植物.最后提出了对野生植物资源进行保护、发展和利用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召 宝天曼 野生植物资源 开发利用与保护
下载PDF
试论南诏大理国的佛教源流与“阿姎白”的文化内涵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世丽 杨晓坚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3-87,共5页
 有关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第八号窟内的女性生殖器造像"阿白"的问题一直为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所关注。有的学者认为"阿白"是原始的生殖器崇拜;也有学者认为是窟内主像观音菩萨被毁之后所补刻,"阿白"...  有关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第八号窟内的女性生殖器造像"阿白"的问题一直为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所关注。有的学者认为"阿白"是原始的生殖器崇拜;也有学者认为是窟内主像观音菩萨被毁之后所补刻,"阿白"之说是后人附会。南诏时期,该地盛行的是佛教的阿吒力派,其修行内容、当时的历史状况及民间习俗无疑对"阿白"的最终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诏 大理国 剑川石窟 佛教 密宗 “阿姎白”
下载PDF
河南南召盆地上三叠统太山庙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及其古地理意义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文涛 王敏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7-128,共12页
河南南召盆地上三叠统太山庙组中发现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包括同沉积断层、液化均一层与泄水脉、底劈构造、塑性变形层、碎裂岩及大型负载构造。它们集中保存在太山庙组中段深湖环境中,以该层段为界,其下水体渐深,其上水体渐浅。多数软... 河南南召盆地上三叠统太山庙组中发现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包括同沉积断层、液化均一层与泄水脉、底劈构造、塑性变形层、碎裂岩及大型负载构造。它们集中保存在太山庙组中段深湖环境中,以该层段为界,其下水体渐深,其上水体渐浅。多数软沉积物变形构造与浊流沉积砂体相伴生,也可保存在泥岩层中,其形成可能与浊流沉积过程相关,但古地震活动是主要的触发机制。软沉积物变形的类型包括液化变形、塑性变形和脆性变形,指示了高强度的古地震活动,记录了秦岭造山带印支期一次强烈的造山活动。造山带逆冲推覆作用造成南召盆地的抬升,代表了前陆盆地系统中的楔顶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沉积物变形构造 古地震 南召盆地 秦岭造山带 晚三叠世 华北南缘古地理
下载PDF
边疆少数民族地方高校学报特色之路:《大理学院学报》办刊实践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明 张焕 +2 位作者 蒋康 董杰 袁登学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08年第11期89-92,共4页
结合《大理学院学报》的办刊实践,阐述突出学校优势学科,挖掘优秀的地方民族文化资源,办好特色栏目,探索创新管理之路,逐步形成边疆少数民族地方高校学报地方特色的经验和做法。
关键词 高校学报 特色栏目 生物医药 南诏·大理历史文化
下载PDF
南召宝天曼地区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魏高明 尚富德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44-49,共6页
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召宝天曼辖区,位于伏牛山南坡,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区域.该区有野生维管植物173科,878属,2696种.对该区野生植物区系进行初步研究,发现其植物区系以温带成分、华中成分为主,区系地理成分多样、起源古老.
关键词 南召 宝天曼 植物区系 分布类型
下载PDF
妇幼保健干预效果评价及对策 被引量:4
20
作者 时先锋 冯占春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3330-3332,共3页
目的:探索促进妇幼健康状况改善的有效干预措施。方法:现场访谈和收集报表资料。结果:河南省南召县借助卫Ⅷ项目开展了妇幼保健干预,使住院分娩率由1998年的26.87%增至2004年的72.00%,新生儿死亡率由1998年的23.62‰减至2004年的13.82‰... 目的:探索促进妇幼健康状况改善的有效干预措施。方法:现场访谈和收集报表资料。结果:河南省南召县借助卫Ⅷ项目开展了妇幼保健干预,使住院分娩率由1998年的26.87%增至2004年的72.00%,新生儿死亡率由1998年的23.62‰减至2004年的13.82‰,孕产妇死亡率由2001年的133.5/10万下降到2004年的63.5/10万,有效地提高了南召县的妇幼保健水平。结论: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强化政府在妇幼保健中的责任;加强农村三级网网底建设,以提高妇幼保健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Ⅷ项目 妇幼保健 效果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